2019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4单元 自然界的水 4.1 爱护水资源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129.50 KB
- 文档页数:3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爱护水资源【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地球上水的存在和水在自然界的分布情况。
(2)认识水体污染的来源、危害以及防治水体污染的措施。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归纳等方式开启学生的心智,激发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快乐学习、有效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强烈感受到爱护水资源人人有责。
(2)学生初步形成关心社会、关心生态环境的意识。
(3)学生自觉产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学习重点】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学习难点】如何防治水体的污染。
【课前准备】《精英新课堂》:预习学生用书的“早预习先起步”。
《名师测控》:预习赠送的《提分宝典》。
学习笔记:情景导入生成问题1.导语:观看水资源的现状视频。
俗话说“人可三日无食,但不可一日无水”这是什么原因呢?2.明确学习目标,由教师出示学习目标。
合作探究生成能力知识模块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阅读课本P68~P70的内容。
提出问题:水对人类有哪些用途?地球上的总储水量很大,我们担心缺水吗?讨论交流:阅读教材分析数据、讨论归纳。
归纳总结:地球上水的储量是丰富的,地球又称“水球”,但地球上淡水资源短缺且分布不均匀。
知识模块二爱护水资源阅读课本P70~P72的内容,思考以下问题:由于人口增多,工业、生活用水量增大,水污染也比较严重,造成水资源缺乏。
1.如何节约用水?如何预防和治理水污染?2.爱护水资源从哪些方面入手?知识模块三防治水体污染提出问题:淡水资源缺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我们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讨论交流:阅读教材,结合日常生产、生活实例讨论归纳。
了解水体污染及防治。
归纳总结1.节约用水。
(节约用水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1)农业:改变灌溉方式,推广喷灌、滴灌技术;改变作物品种,种植耐旱、耗水量少的作物。
(2)工业:重复使用、循环使用,降低生产耗水。
(3)生活:采取一水多用,使用节水器具,少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等措施节水。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标要求1.知识与技能(1)知道地球上水的存在和分布情况,知道水资源短缺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初步懂得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从而形成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良好品德;了解天然水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其常规处理方法。
(2)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和软水的区别;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操作。
(3)认识水的组成,知道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及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能对一些常见物质进行简单分类。
(4)掌握化学式及其含义;知道一些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熟悉化合价的一般规律;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物质的组成,并能利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
(5)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并能利用相对分子质量计算物质的组成;根据某一新物质的化学式,会求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质量比或某种元素的质量分数等。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分析图表等形式来了解水资源情况。
(2)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自来水的一系列净化过程,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及使用硬水带来的危害;了解水的净化方法。
(3)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及实验现象的观察,归纳总结出水的组成。
(4)通过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原子有一定的数目比说明化合价的含义;利用化合价规律指导化学式的书写并通过化学式推断未知元素的化合价。
(5)通过对化学式所表示的意义的分析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及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通过对元素的质量分数的确定寻找元素质量分数有关应用的计算方法和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增强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意识,并能在生活中以实际行动来关心、保护我们的环境,珍惜水资源,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2)从卫生、健康的角度正确选择饮用水,感受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3)利用电解水实验的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实验现象的能力和习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4.1 爱护水资源一、学习目标1、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学习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2、初步懂得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从而形成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良好品德。
3、强化学生的爱水、节水意识。
4、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为社会作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二、自主预习(1)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但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是__。
(2)保护水资源包括和。
三、学习过程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自主学习】阅读课本,回答下列问题:1.地球上总储水量约为1.391×1018m3,地球表面约被水覆盖,全球海水、陆地水储量比为:(如图)2.地球上的总水储量很大,但淡水很少,只约占全于水储量的,可利用的只约占其中的,即1.07×1016m3。
3.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位,但人均水量,只有2048m3,许多地区已出现因水资源短缺影响人民生活、制约经济发展的局面。
4.海水淡化能否作为人类应对淡水短缺的重要途径,为什么?二、爱护水资源1.水体污染是指排入水体,超过水体的使水质恶化,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有工业污染、和。
2.爱护水资源包括、。
3.造成水污染的原因有哪些?5.水体污染有哪些危害?6.如何防治水污染?【交流讨论】1.节约用水,从我做起,你能说出哪些节约用水的例子?2.下图为节水标志你能说说它所表达的含义吗?【知识巩固】1.下列关于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目前人们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D.冰川水是目前人类开发利用的重点C.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主要属于水质型缺水D.水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人类可随意加以利用【答案】A【解析】目前人类利用的水资源,只占水体中淡水资源的很小比例,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故A正确。
占淡水主体的冰川,一方面由于其所处位置、人类目前的技术水平等原因,不便于人类利用;另一方面,冰川在整个地理环境中的作用非常重要,而由于“温室效应”所导致的全球变暖已经让冰川的分布范围和面积明显缩小,且有加剧的趋势,故从长远来看对冰川应采取保护而非利用,故B错误。
九年级化学上册4.1爱护水资源学案(新版)新人教版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专题1保护水资源学习目标1.了解世界和中国水资源状况,学会辩证对待水资源的丰富性和局限性。
2.初步懂得合理利用及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迫切性,从而形成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良好品德。
3.学会利用身边的报纸、网络等资源获取信息,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处理和整理。
4.强化学生爱水、节水意识。
培养学生关心社会、贡献社会的社会责任感。
自主研学仔细阅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1.水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是什么?2.水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哪些用途?3.水污染的来源是什么?4.爱护水资源的途径有哪两条?5.你的生活中有哪些节水方法?合作探究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1地球水存储183地球总蓄水量约为1.39×10m,地表被水覆盖。
2.水资源概况总水量,可直接利用的淡水量。
3.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量仅为世界人均水量的四分之一左右,分布不均。
2、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提高水的,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习惯以减少用水量。
2.防止水体污染(1)水污染是指大量污染物排入水体,超过水体,使水质恶化的现象。
(2)水污染源:。
(3)水污染危害:损害、影响工农业和渔业生产,危害人类健康。
(4)水污染防治措施①工业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对污染的水体进行处理。
②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和。
③ 实施生活污水处理。
反思交流1.阅读教科书《人类拥有的水资源》,解决以下问题:思考和沟通:通过看课本上的图片43、48、49,你有何感想?2.阅读教科书中的“关心水资源”部分,思考以下问题:(1)谈谈你的节水经验。
(2)说说今后你将在“爱护水资源”方面如何去做?学以致用1.自然界中储水量最多的是()a、气态淡水B.陆地淡水C.陆地盐水D.海水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b、水是一种有限的宝贵资源c.人类需要的淡水可通过海水蒸馏来补充d.雨水是天然蒸馏水,所以是纯净物3.湖泊富营养化导致藻类和植物的快速繁殖和生长。
课题1 爱护水资源教学过程情景导入首届山东济南泉水节拟于2013年8月28日开幕。
节水环保、杜绝水污染、建设美丽泉城,是每个人的职责。
水是人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的重要物质。
合作探究探究点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提出问题水对人类有哪些用途?地球上的总水储量很大,我们担心缺水吗?讨论交流阅读教材分析数据、讨论归纳。
归纳总结1.地球上水的储量是丰富的,地球又称“水球”,但地球上淡水资源短缺且分布不均匀。
2.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水资源的总储量约为1.39×1018m3,但人类所能利用的淡水仅约为1.07×1016m3。
3.世界上有80个国家约20多亿人口面临淡水危机,其中26个国家的3亿多人口生活在严重缺水状态。
4.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地域分布也不均匀,西北、华北部分地区居民饮用水都有困难。
知识拓展地球上的水不断蒸发到高空中,遇冷转变成雨或雪,返回地面,不断地为地球上的生物补充淡水资源。
探究点二爱护水资源提出问题淡水资源的缺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我们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讨论交流阅读教材结合日常生产、生活实例讨论归纳。
了解水的污染及防治。
归纳总结1.节约用水。
节约用水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
⑴农业:改变灌溉方式,推广喷灌、滴灌技术;改变作物品种,种植耐旱、耗水量少的作物。
⑵工业:重复使用、循环使用,降低生产耗水。
⑶生活:一水多用、使用节水器具、少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等措施节水。
知识拓展节水徽记,它由水滴、人手和地球变形而成。
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
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字母“JS”的变形,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人们从自我做起,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又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
知识拓展水体富营养化:由于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过高,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使得原本清澈透明的水面随藻类颜色的不同,而呈现蓝色、红色、红褐色等。
爱护水资源知识与技能1.了解水资源的分布和现状。
2.认识保护水资源的重大意义。
3.了解如何合理利用、保护水资源。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一些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用辩证的观点看待水资源的丰富与短缺。
重点让学生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难点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及探究活动的开展。
关于水的相关图片以及影像、文字材料一、导入新课(展示图片)师:请问哪位同学知道这是什么图标?生:节约用水的图标。
师:我们为什么要节约用水?生:一切生命都离不开水。
师:一切生命活动都起源于水,人体内的水分大约占到体重的65%,连坚硬的骨骼里也含水22%。
师:地球上的水虽然储存量很大,但是真正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并不充裕。
有很多国家和地区长期处于缺水状态。
我国人均水资源大约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一些地区严重缺水。
水体的污染,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危机。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
今天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地球上的水资源状况。
二、推进新课(一)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68~70页,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的表面积有多少被水覆盖?2.淡水约占全球总水储量的多少?3.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是什么?4.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几位?5.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大约有多少种?6.世界人均水量最多的国家是哪个?7.我国人均水量最少的省是哪个?8.世界水日是几月几日?9.世界上有多少人口处于缺水状态?组织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1.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水球”2.海洋水:(1)储量约全球总储水量的96.5%;(2)作用:繁衍水生生物;蕴藏化学资源(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其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元素;海水的含盐量很高,人们可从海水中提取出大量无机盐。
)(3)探究方向:淡化海水3.由于人口增多、工业、生活用水量增大,水污染也比较严重,造成水资源缺乏。
(二)爱护水资源师:爱护水资源,首先要做到的是节约用水,所以希望大家在今后生活中要注意节约用水,并向周围的人宣传,使越来越多的人行动起来,共同爱护我们的水资源。
课题1 爱护水资源1.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学习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2.了解水污染、水枯竭等水危机问题,了解水污染的防治、节水方法等应对水危机的措施。
3.认识到水资源与学生个人的生活和本学科的学习密切相关,提高关注社会问题、自觉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重点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强化学生爱水、节水意识。
难点水资源和水污染资料的收集;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并对所得信息进行加工、整理的能力。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播放自然界中几种水的声音:海水、海潮、瀑布、河水、溪水、滴水等。
2.展示自然界中有关水的图片:海水、瀑布、河水、滴水。
3.展示有关水的用途的资料的影片。
设问:(1)你们听到了什么物质发出的声音?(2)看到了什么物质的图片?(3)你能说出它对我们人类有什么用途吗?既然水对我们如此重要,没有水就没有我们身边的一切。
那么你了解我们的水资源状况吗?知道如何保护我们的水资源吗?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观看课本中的图片,让学生利用资料、图片、获取信息并加工、整理信息,掌握获取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水资源。
然后提出下列问题:(1)地球上的水资源丰富吗?(2)可被人类利用的水资源是无限的吗?(3)世界上储水量最多的是海洋、湖泊还是河流?回答:(1)地球上的水资源非常丰富,地球表面的71%被水覆盖。
(2)可被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是非常有限的。
(3)世界上储水量最多的是海洋。
2.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其储水量约占全球总储水量的96.5%。
浩瀚的海洋不仅繁衍着无数的水生生物,还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按目前测定,海水中含化学元素有80多种。
展示资料: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海水所含主要化学元素。
学生阅读图表,了解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海水所含主要化学元素的含量。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利用资料、数据、图表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一、学习目标1.了解世界和中国的水资源状况,辩证的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2.学会利用数字、图表和网络等资源获取信息并对其进行加工和整理。
学习重点: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
学习难点:水体的污染。
二、自主学习案1.我们要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认为地球水资源丰富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资源宝贵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此,我们必须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_________________,另一方面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节约用水,一方面要_______________,另一方面要通过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____________来减少大量工农业和生活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
3.造成水资源紧缺的原因是:一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当堂检测1.保护环境,防止空气和水体的污染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职责,下列做法中,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①控制工业生产中废气和废水的直接排放;②增大绿地面积;③开发生产无汞电池;④分类回收垃圾⑤生活污水处理后排放⑥禁止含磷洗涤剂的使用⑦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⑧在水库周边兴建造纸厂A.全部 B.②④⑥⑧ C.①②③④⑦⑧ D.①②③④⑤⑥⑦2. 在现实生活中所观察到的下列现象主要是由于水被污染而产生的是()A.城市地表逐渐下沉B.河流断流或干枯C.河中的鱼虾稀少或绝迹D.沙尘暴肆虐3.某学校组织同学们对水资源状况进行调查,下述观点中错误的是()A.水的污染加剧了淡水资源危机B.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C.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十分丰富D.可以考虑对海水进行淡化来解决淡水危机4. 今年,我国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为“转变用水观念,创新发展模式”。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课题1 爱护水资源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让学生初步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分布情况,了解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及其危害。
二、能力目标:
通过调查研究、社会实践、主题报告等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探究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三、德育目标:
对学生进行关心水、爱护水、保护水环境资源的人文教育,运用科学的辩证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的两重性,加深对节约用水和爱护水资源的认识,以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义务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
理解保护水资源的重大意义。
教学难点
学生汇报:语言准确性的把握、节奏的控制。
教学方法
多媒体展示。
教学用具
电脑、投影仪、实验器材(略)。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利用学校现有的多媒体设备播放“水的新生”配乐诗风景片。
学生听着优美的音乐,看着壮观的水画面对本课题产生无限的遐想。
师:大自然的水景是多么壮观、多么变化莫测。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水资源。
教师可引出课题──爱护水资源。
二、新课教学:
三、小结:
1.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但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
2.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人都应关心水,爱惜水,保护水。
四、布置作业:
课本P64页的习题
五、板书设计:
一、水的用途.
二、水资源缺乏:①淡水缺少②分布不均③人口增长④水污染严重
三、水资源的保护:①节约用水②预防和治理水的污染③退耕还林。
课题1 爱护水资源一、学习目标1、了解世界和中国的水资源状况。
2、通过统计调查水资源和水污染的状况,培养学生的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通过设计家庭节水计划,使学生牢固地树立“节水从我做起”的信念。
二、知识准备提前一星期让学生搜集有关水资源和节水的资料。
可以通过书籍、报刊杂志、互联网等途径搜集,尤其是互联网上丰富的信息资源。
三、学习研讨【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第59页至61页内容,思考以下问题:1、地球的表面积约有__________被水覆盖着;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是______;淡水约占全球总水储量的______;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大约有_____种;2、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_____位,世界人均水量最多的国家是_____,中国人均水量约占世界均值的_______,我国人均水量最多的省(地区)是______。
3、世界水日是__月___日;我国人均水量最少的省是____。
4、世界上有多少人口处于缺水状态____,南水北调工程将使我国北方44座大中型城市摆脱缺水困难,请问是将_____水调往北方。
【交流学习】小组内交流讨论,明确以上问题。
师生共同小结下列知识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1、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水球”2、海洋水:(1)储量约占全球总储水量的96.5%;(2)作用:繁衍水生生物;蕴藏化学资源(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其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元素;海水的含盐量很高,人们可从海水中提取出大量无机盐。
)(3)探究方向:淡化海水3、由于人口增多、工业、生活用水量增大,水污染也比较严重,造成水资源缺乏。
4、将学生课前准备的资料展示,并与教师准备的材料一起进行交流总结。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第61页至63页内容,思考以下问题:爱护水资源从哪些方面入手?水体污染是指什么?水体污染源主要有哪些?如何节约用水?预防和治理水污染?【交流学习】小组内交流讨论,明确以上问题师生共同小结二、爱护水资源1、节约用水: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习惯可以减少大量工农业和生活用水。
2019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4单元自然界的水 4.1 爱护
水资源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一、课前准备(课前预习):
提前一周搜集有关世界和中国水资源分布及污染、节水的资料。
可以通过书籍、报刊杂志、互联网等途径搜集,尤其是互联网上丰富的信息资源。
并完成下列预习内容:1.水的用途有哪些?
2. 自然界中哪些地方有水?
3.是地球上最大的咸水库,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有80多种。
4. 地球上总水量非常丰富,但淡水很少,仅占全球水储量的。
5. 阅读教材P60图3—27世界人均水量和一些国家人均水量图,你可以获得什么信
息?
6.阅读教材P61图3—28我国各省市人均水量图,你又是可以获得什么信息?
7.生活中有哪些浪费水的现象?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避免水的浪费?
⑴⑵
⑶⑷
⑸⑹
8.我们身边有哪些水污染的现象?水污染的来源有哪些?如何防止水体污染?二、课堂练习:
⒈节约用水,保护水源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生活污水经阴沟排放
B.用喷灌的方法浇灌农田
C.将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D.政府给每户居民发放节水龙头
⒉下列用水方式不提倡的是 ( )
A.园林喷灌
B.不间断的放水洗衣
C.口杯接水刷牙
D.工业用水重复使用
3、水污染主要来源于 ( )
A.天然水和土壤接触
B.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农业不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
C.水生植物大量繁殖
D.海水大量蒸发
⒋ 1998年,科学家在南极洲发现大量企鹅死亡,经检验发现其体内含大量有毒物
质,造成此后果的原因不是 ( )
A.工业废水大量排放
B.生活污水大量排放
C.全球天气变暖
D.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
⒌如果一只坏的水龙头每秒钟漏一滴水,假设平均20滴水为1mL,试计算一只坏水龙
头一昼夜漏水的体积?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三、反思与交流:
学完本课题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建议和要求?
四、课堂检测:
⒈水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江、河、湖、海、大气、生物体内都含有;地球表面
有被水覆盖;虽然地球上总水量很大,但淡水量不到总水量的。
⒉爱护水资源要做到::一、二。
3.水体污染包括、、。
⒋对水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B. 我国水资源丰富,因此不会发生水危机
C. 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
D.工业生产中的废水、废气、废渣任意排放造成对水
的污染
⒌据报道:甘甜清澈的长江源头水到入海口,水下能见度不到10 cm。
其主要原因是
沿途大量流入①工业废水;②生活污水;③泥沙;④雨水。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④
⒍下面关于水的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工业上要用大量的水来洗涤、溶解、加热和冷却
B.水可以用来发电,作为原料来制造化肥等产品
C.工农业生产用被污染的水并不会降低产品的质量
D.交通运输离不开水,故称长江是水上运输的“黄金渠道”
⒎随着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现象日趋突出,局部地区水体污染的现象也较为
严重。
因此人们采取了种种措施来保护水资源,不让其受到污染。
下列措施中可以采用的是()
①控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②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③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④
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再予以排放⑤控制能产生酸雨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②④⑤
⒏一些大型化工企业选择在远离城市的长江下游沿岸建厂,下述理由错误是()
A.化工企业需要大量的水
B.便于向长江内大量排污水
C.便于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
D.减少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三废对人口稠密
地区的危害
⒐面对湖水被严重污染,有人建议:①建立拦污闸,对入湖污水预先进行治理②将长
江水引入冲洗,使死水变活;③恢复湖中藕、菱、水葫芦的种植,利用植物的净水作用,并将植物叶茎回收,经沼气池发酵产生沼气。
从长远观点看,你同意(填序号)方案。
请说出不同意有关方案的理由
是。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