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指标计算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248.50 KB
- 文档页数:19
常用开发指标的计算方法在油田开发过程中,油田开发指标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它是评价、衡量油田开发效果是否科学合理的重要依据与参数,因此,各项开发指标的正确计算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章简单介绍动态分析中一些常用的开发指标计算方法。
共分为四个部分:一是采油方面开发指标计算;二是注水方面的开发指标计算;三是压力指标开发的计算;四是其它开发指标计算。
一、采油方面的开发指标计算1、采油速度:年采油量除以油田地质储量,它表示每年有多大一部分地质储量被采到地面上来,它也是衡量油田开发速度的一个很重要指标。
采油(液)速度=年产油(液)量/地质储量×100%折算年产量=(月实际产量/该月日历天数)×365折算采油速度=折算年产油量/地质储量×100%例如:某油田地质储量800×104t,2005年生产原油20×104t。
求2005年采油速度?采油速度=20/800×100%=2.5%2、采出程度:是指一个油田任何时间内累积产油占地质储量的百分比。
代表一个油田储量资源总的采出情况,用以检查各阶段采收率完成效果。
采出程度=截止到某一时间的累计产油量/地质储量×100%例如:某油田地质储量1000×104t,截止到2003年累积生产原油280×104t。
求截止到2003年的采出程度?采出程度=280/1000×100%=28%3、产油指数:指单位采油压差下油井的日产油(液)量,它代表油井生产能力的大小,可用来判断油井工作状况及评价增产措施的效果。
产油指数=日产油量/生产压差例如:某采油井日产油量12t,地层压力10.2 MPa,流动压力4.2 MPa。
求该井产油指数?产油指数=12/(10.2-4.2)=2t/ MPa.d4、产油强度:指单位有效厚度的日产油量,它是衡量油层生产能力的一个指标。
产油强度=日产油量/射开有效厚度例如:某采油井日产油量18t,射开有效厚度9.0m。
油田开发指标定义计算方法1. 采收率(Recovery Factor)采收率是指油藏或油田从勘探和开发阶段到停产时的期间,所产出的可采石油占原始可采储量的比例。
采收率是油田可开发资源的重要参数,它反映了油田的生产能力和储量利用程度。
采收率的计算方法是将实际采出的石油量除以原始可采储量。
2. 产能(Production Capacity)产能是指油田所能提供的石油或天然气年产量的最高限度。
产能的计算方法是将实际产出的石油量除以生产周期(一般以年为单位)。
产能是评估油田生产效益的指标,它可以用来判断油田在一定时间内能够生产多少资源。
3. 产量(Production Rate)产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油田产生的石油或天然气量。
产量的计算方法是将实际产出的石油量除以生产周期中的时间。
产量是评估油田生产能力的重要指标,它可以用来确定油田在一段时间内的生产状况,以协助进行生产计划和调整。
4. 综合资费(Overall Production Cost)综合资费是指单位产量的生产成本。
综合资费的计算方法是将从勘探、开发到停产的所有费用总和除以总产量。
综合资费是评估油田开发效益的重要指标,可以帮助判断油田的经济效益和可行性。
复杂度指数是衡量油田开发的技术难度和复杂程度的指标。
它考虑了开发过程中的技术和工程要求,包括地质、岩石性质、工艺流程等因素。
复杂度指数可以通过综合考虑不同因素的权重和评分来计算,从而帮助评估油田的开发难度和挑战。
综上所述,油田开发指标是用于描述和评估油田开发情况的重要工具。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评估油田的开发效益、生产能力和经济可行性,为油田规划、生产管理和决策制定提供依据。
通过计算采收率、产能、产量、综合资费和复杂度指数等指标,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油田开发的情况,提高油田的开发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房地产开发规划指标计算建筑面积密度、容积率、建筑密度的计算公式1.建筑面积密度建筑面积密度是反映建筑用地使用强度的主要指标。
计算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时,通常不包括±0以下地下建筑面积。
建筑面积密度的表示公式为:建筑面积密度=(总建筑面积÷ 建筑用地面积)(m2/hm2)2.容积率容积率是衡量建筑用地使用强度的一项重要指标。
容积率的值是无量纲的比值,通常以地块面积为1,地块内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对地块面积的倍数,即为容积率以公式表示如下:容积率= 总建筑面积÷ 建筑用地面积3.建筑密度建筑密度是反映建筑用地经济性的主要指标之一。
计算公式为:建筑密度= 建筑基底总面积÷建筑用地总面积4.道路红线规划的城市道路路幅的边界线反映了道路红线宽度,它的组成包括:通行机动车或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所需的道路宽度;敷设地下、地上工程管线和城市公用设施所需增加的宽度;种植行道树所需的宽度。
任何建筑物、构筑物不得越过道路红线。
根据城市景观的要求,沿街建筑物可以从道路红线外侧退后建设。
5.人口净密度人口净密度是居住区规划的重要经济技术指标之一,反映居住区住宅用地的使用强度,公式为:人口净密度= 居住总人口÷居住宅用地总面积(人/hm2)6.建筑间距建筑间距主要根据所在地区的日照、通风、采光、防止噪声和视线干扰、防火、防震、绿化、管线埋设、建筑布局形式,以及节约用地等要求,综合考虑确定。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住宅布置,通常以满足日照要求作为确定建筑间距的主要依据:确定公共服务设施中的托儿所、幼儿园、医院病房等建筑的正面间距,也适用这一原则。
7.日照标准日照标准中的日照量包括日照时间和日照质量两个标准。
日照时间是以住宅向阳房间在规定的日照标准日受到的日照时数为计算标准。
日照质量是指每小时室内地面和墙面阳光照射积累计的大小以及阳光中紫外线的效用高低。
1993年7月,我国国家技术监督局和建设部联合发布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__ 93)对住宅建筑日照标准已作了明确规定;其中,规定日照标准日采用冬至日和大寒日两级标准。
1、折算年采油速度=当月日产油水平*365/动用地质储量*100%2、含水上升速度是只与时间有关而与采油速度无关的含水上升数值。
如月含水上升速度、年含水上升速度。
年平均月含水上升速度=年含水上升值(%)/12(月)某月含水上升速度=当月综合含水-上月综合含水年含水上升速度=当年12月末综合含水-上年12月末综合含水3、注采比=注入水体积/[(采油量*原油体积系数/原油相对密度)+产出水体积] 累计亏空体积=累积注入水体积-[(累积产油量*原油体积系数/原油相对密度)+累积采出水体积]4、总递减率=1-当年产油量/去年产油量综合递减率=1-(当年产油量-新井产量)/去年产油量自然递减率=1-(当年产油量-措施增油量-新井产量)/去年产油量标定递减率=1-(当年标定产量-去年标定产量)/去年标定产量5、水驱指数指每采1吨原油在地下的存水量水驱指数=(累积注水量-累积产水量)/累积产油量=(注入水侵+累积注入水-累积产水)/(累积产油量*体积系数/相对密度)注入水侵指如边入推进,底水锥进等。
6、储采比=剩余可采储量/年产油量*100%7、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年产油量/剩余可采储量*100% (储采比的倒数)8、总压差是目前地层压力减原始地层压力,为负值总压降是原始地层压力减目前地层压力,为正值水驱控制程度=水井厚度/油井厚度9、弹性产率为阶段累计产油量除以总压差,表示每采出1%的地质储量的压降值。
等于总压差除以采出程度。
10、储量动用程度=油水井的油层有效厚度/油水井的油层厚度之和*10011、下泵深度的计算,实际上就是确定预定产量下的动液面深度及沉没度。
L泵=L动+H沉采液指数J1=Q/△P=Q/(P静-P流) 单位t/(d·MPa)采液指数J2=Q/△L=Q/(L动-L静) 单位t/(d·m)两者之间的单位换算t/(d·m)化成 t/(d·MPa)可用J2=J1*ρ液/10012、液面曲线计算L液=V*t/2 V为音速 t/2为时间(井口至液面时间)V=2L音/t音 L音为音标深度 t音为声波从井口到音标再返回到井口所用的时间L液=L2/L1 *L音 H液=L液/L音 *H音 t1=L ab/2V O t2=L ac/2VOt1为液面曲线,音标走纸时间 t2为液面曲线,液面走纸时间L ab为音标走纸距离 L ac为液面走纸距离 V O为记录纸走纸速度13、量油计算Q=86400*H水*ρ水*πD2/4t分离器有人孔时,公式为Q=(86400*H水*ρ水*πD2+V人孔)/4t14、抽油井的载荷计算P最大=P,L+P,r+P r*Sn2/1440 P最大=(P L+P r)*(1+Sn2/1790)P最小=P,r- P r*Sn2/1440 P最小= P r*(1-Sn2/1790)第一套公式把抽油机悬点运动看做曲柄滑块运动,并取曲柄旋转半径为连杆长度之比为1/4,它只考虑了液柱和抽油杆重量以及抽油杆柱的惯性载荷.第二套公式和第一套公式区别在于,把抽油机的悬点看作简谐运动,并考虑了液柱的惯性载荷,具体选用哪一套公式应该根据实测结果对比后确定.15、储量公式N=100A O HΦ(1-S Wi)ρO/B OiN为石油地质含量万吨 A O为含油面积Km2 H为油层有效厚度米Φ为油层有效孔隙度 S Wi为原始含油饱合度 B Oi为地层原油体积系数ρO为地面原油密度g/㎝3注采比计算时,累计产液为地下体积,等于累计产油体积加上累计产出水体积,累计产出油(吨)一定要乘以体积系数再除以密度。
油田主要开发指标计算油田主要开发指标是评估一个油田开发效果的重要工具,主要包括油田储量、产能、采收率、水驱指数以及生产效率等。
这些指标是评估油田开发效果的基本要素,通过计算这些指标可以帮助油田管理者判断油田开发的可行性和效益,并制定相应的开发计划和管理策略。
首先,油田储量是评估一个油田潜在产油能力的重要指标。
油田储量主要包括原油储量和可采储量。
原油储量是指油田地质构造中所含有的原油总量,通常以吨或桶为单位进行计量。
可采储量是指油田地质构造中经过现有采油技术可被开采出来的原油总量,通常以可采储量比例来表示,即可采储量与原油储量之比。
其次,产能是评估一个油田开发效果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产能主要包括年产量和日产量两个维度。
年产量是指油田每年可生产的原油量,通常以吨或桶为单位进行计量;日产量是指油田每天可生产的原油量,通常以吨或桶为单位进行计量。
采收率是评估一个油田开发效果的第三个重要指标。
采收率是指油田从可采储量中实际开采出来的原油量与可采储量之比。
采收率是评价油田开采效果的重要指标,其高低直接影响到油田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开发能力。
水驱指数是评估一个油田开发效果的第四个重要指标。
水驱指数是指油田由注水改造后的产品结构中原油比例,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水驱指数的大小可以表示油田的开发程度和注水效果,其高低与油藏开发水平和经济效益密切相关。
最后,生产效率是评估一个油田开发效果的最后一个重要指标。
生产效率是指油田每单位能源消耗下所生产的原油量。
生产效率高低直接影响到油田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开发能力,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可以降低开采成本,提高开发效益。
综上所述,油田主要开发指标是评估油田开发效果的重要工具,通过计算油田储量、产能、采收率、水驱指数以及生产效率等指标可以全面评估油田开发的可行性和效益。
油田管理者可以根据这些指标的计算结果制定相应的开发计划和管理策略,提高油田开发的效果和效益。
油⽥开发动态分析主要技术指标及计算⽅法指标及计算⽅法1.井⽹密度油⽥(或区块)单位⾯积已投⼊开发的总井数即为井⽹密度。
f=n/A02.注采井数⽐注采井数⽐是指⽔驱开发油⽥(或区块)注⽔井总数和采油井总数之⽐。
3.⽔驱控制程度注⽔井注⽔能够影响到的油层储量占油层总储量的百分数。
⽔驱控制程度=注⽔井联通的厚度/油层的总厚度*100%由于⾯积注⽔井⽹的⽣产井往往受多⼝注⽔井的影响,因此,在统计井⽹对油层的⽔驱控制程度时还要考虑联通⽅向。
不同注⽔⽅式,其注采井数⽐不同,因⽽注⽔井对油层的⽔驱控制程度也不同。
⼀些分布不稳定,形态不规则,呈透镜状分布的油层,在选择注⽔⽅式时,应选择注⽔井数⽐较⼤的注⽔⽅式,以取得较⾼的⽔驱储量控制程度。
该指标的⼤⼩,直接影响着采油速度,含⽔上升率,最终采收率。
中⾼渗透油藏(空⽓渗透率⼤于50*10-3 um2)⼀般要达到80%,特⾼含⽔期达到90%以上;低渗透油藏(空⽓渗透率⼩于50*10-3 um2)达到70%以上;断块油藏达到60%以上。
4.平均单井有效厚度油⽥(或区块、或某类井)内属同⼀开发层系的油⽔井有效厚度之和与油⽔井总井数的⽐值为平均单井有效厚度。
5.平均单井射开厚度油⽥(或区块、或某类井)内属同⼀开发层系的油⽔井射孔总厚度与油⽔井总井数的⽐值为平均单井射开厚度。
6.核实产油量核实产油量由中转站、联合站、油库对管辖范围内的总⽇产油量进⾏计量,由此获得的产油量数据为核实产油量。
7.输差输差是指井⼝产油量和核实产油量之差与井⼝产油量之⽐。
K=(q ow-q or)/q ow8.核实产⽔量核实产⽔量⽤井⼝产⽔量和输差计算。
q wr=q ww(1-K)9.综合含⽔油⽥(或区块)的综合含⽔是指采出液体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数。
f w=(100*q wr)/(q wr+q or)-1- 低含⽔期(0<含⽔率<20%):该阶段是注⽔受效、主⼒油层充分发挥作⽤、油⽥上产阶段。
开发指标计算说明开发指标计算是指根据一定的方法和公式,对开发项目的各种指标进行计算和分析,以评估项目的进展情况和效果,并为项目决策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开发指标的计算包括多个方面,如时间指标、成本指标、质量指标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开发指标的计算方法和说明。
一、时间指标计算时间指标是指开发项目所需的时间。
常用的时间指标包括:1.开发工期:指开发项目的整个工作完成所需的日历时间,通常以天、周、月为单位进行计算。
2.开发进度:指开发项目已经完成的工作进度占总工作量的百分比。
可以通过计算已完成工作量除以总工作量再乘以100%得到。
3.开发速度:指开发项目每个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可以通过计算工作量除以时间得到。
4.开发延期率:指开发项目实际完成工作与计划完成工作的时间差与计划完成工作的时间差之比,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二、成本指标计算成本指标是指开发项目所需的成本。
常用的成本指标包括:1.总开发成本:指开发项目的总成本,包括人力成本、设备成本、材料成本等。
2.单位开发成本:指开发项目每个单位的开发成本,可以通过计算总开发成本除以完成工作量得到。
3.开发成本控制率:指实际开发成本与计划开发成本之比,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4.开发成本效益:指开发项目的产出与投入的比例,可以通过计算产出值除以投入值得到。
三、质量指标计算质量指标是指开发项目的质量水平。
常用的质量指标包括:1.产品质量:指开发项目交付的产品符合用户需求和规范的程度。
可以通过用户满意度调查、产品功能测试等方法进行评估。
2.缺陷率:指开发项目中出现的缺陷数量与总工作量之比,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3.开发项目的关键任务完成率:指开发项目中关键任务的完成率,可以通过计算已完成关键任务数量除以总关键任务数量再乘以100%得到。
4.完成工作的一次性通过率:指开发项目中完成工作的一次性通过数量与总工作量之比,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总结起来,开发指标计算是通过对开发项目的各种指标进行计算和分析,来评估项目的进展情况和效果。
含水上升率=
1212R R fw fw --=阶段采出程度阶段综合含水
吸水指数=
水井静压水井流压日注水量- 水驱指数=原油相对密度
体积系数累计产油累计产水累计注水÷⨯-
面积权衡法求油层平均厚度
厚度=
.........21......2211+++⨯+⨯面积面积两等高线之间的厚度面积两等高线之间的厚度面积 产水量=
综合含水产油量-1
综合递减率=
()[]n q Q Q n q ⨯--⨯21=()[]时间年底标定的日产油新井产油量某一时间累计产油时间年底标定日产油⨯--⨯
自然递减=()[]n
q Q Q Q n q ⨯---⨯321 =
()[]时间年底标定的日产油老井措施产油量新井产油量某一时间累计产油时间年底标定日产油⨯---⨯
存水率=()%累计注水累计产水累计注水100⨯⎥⎦
⎤⎢
⎣⎡- 注采比R IP =
W o O O Q r B Q Q W +⨯-=产水量原油密度原油体积系数产油量溢流量注水量+⨯- 生产水油比F WO =
o
w q q (m 3/t )=日产油量日产水量
地层系数=kh =有效渗透率×有效厚度
流动系数=μh
k ⨯(µm 2·m/mPa ·s )
水线推进速度=油水井距/见水天数=油水井距/(见水时间-注水时间) 水驱油压力梯度=注采井井底压差/注采井距
水淹面积S 水=η
φ⨯⨯水h V =驱油效率孔隙度水淹厚度注水体积⨯⨯ h 水=h а а水淹系数
产能系数I O =
P K Q ∆⨯⨯μ=生产压差渗透率粘度产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