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策略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3
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高校计算机实验室是学生进行计算机相关实践和教学的重要场所,实验室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效果。
目前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设备老化、使用效率低、安全隐患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实验室的正常运行和教学质量。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对策来改善实验室管理,提升实验室的教学效果和服务水平。
一、存在的问题1. 设备老化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更新换代非常快,而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设备更新却相对缓慢,导致实验室内的设备老化严重,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和实践需求。
2. 使用效率低由于实验室设备较少,使用效率低下,经常出现学生排队等待使用设备的情况,导致学生的实践时间受到严重影响,影响了实验室的教学效果。
3. 安全隐患一些实验室存在着安全隐患,如电路老化、设备线路混乱、网络安全问题等,这些都对学生的安全和实验室的正常运行带来了潜在的风险。
二、对策建议1. 设备更新为了解决实验室设备老化的问题,高校应该制定设备更新换代的计划,按照一定的周期进行设备更新,尽快淘汰老化设备,更新实验室的硬件和软件设备。
2. 增加设备数量为了提高实验室的使用效率,高校应该增加实验室设备的数量,合理规划实验室的布局,确保每位学生在实践时都能够得到充分的支持和帮助,提高实验室的使用效益。
3. 加强安全管理为了保障学生和实验室设备的安全,高校应该加强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定期对实验室内的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及时排查安全隐患,保障实验室的安全运行。
4.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高校应当建立完善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包括设备借用和使用规定、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实验室值班制度等,确保实验室的正常运行和设备的良好使用。
5. 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高校应该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为学生和实验室管理员提供相关的技术培训和支持,提高他们对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水平,提高实验室的整体管理水平。
6. 增强实验室卫生管理实验室内的卫生情况对于设备的运行和维护至关重要,高校应该加强对实验室的卫生管理,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和卫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资源优化管理高校计算机实验室是学生进行计算机实验、学习和科研的重要场所,也是高校数字化教育的基础设施之一。
为提高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资源利用率和整体管理水平,必须通过资源优化管理来改进实验室的教学服务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和科研能力。
一、资源调配和分配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资源调配和分配是资源优化管理的重点。
针对实验室内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配置,必须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科学调配。
首先,要确保实验室配备的计算机配置能够满足教学和科研需要,如配备多款操作系统和软件,保证学生的计算机素养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其次,为了防止时间和空间浪费,必须精确、合理地分配计算机使用时间和任务。
除了合理的开放时间安排,还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预约系统,使用者在选择计算机设备和预约时间时,必须遵守实验室规则,按照规定时间完成实验和任务。
而为了合理地分配计算机,不可避免地需要设定网络访问权限,以确保特定用户或用户组能够顺畅地访问实验室内各种资源。
二、设备维护管理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设备维护管理是保障实验室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
实验室设备维护包括对计算机和网络设备在日常使用中的维护和维修,如定期巡视、硬件和软件升级、驱动更新等,以确保实验室内软硬件设备能够保持最新版本的稳定运行。
此外,需要建立并严格执行实验室清洁卫生和环境管理制度,保持实验室空气新鲜、设备整洁、避免灰尘或杂物进入机内等。
还需要加强数据管理,对系统日志和关键数据定期备份和保留记录。
这些维护工作,能够有效地延长实验室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后期的维修和更换成本,提高实验室的运行效率。
三、学生培训和服务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学生培训和服务,是考核和推广本实验室实力的重要环节。
首先,应当定期培训实验室指导老师和技术员,不断提升技能和水平,以便更好地面向学生开展实验课程、教学和服务工作。
其次,要积极开展计算机技能竞赛、讲座和公开课,为学生提供专业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培训,让学生能够更加灵活地使用计算机,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校电脑实验室管理规定学校电脑实验室是学生日常学习和科研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场所,为了保证实验室的正常运行,维护学生的权益和安全,学校对电脑实验室的管理制定了规定。
以下将从多个角度展开,探讨学校电脑实验室管理规定的内容。
一、安全管理学校电脑实验室是集中大量电子设备和敏感信息的地方,为了防止意外事故和信息泄露,学校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管理规定。
首先,任何人进入电脑实验室都需要进行身份验证,确保只有合法人员进入。
其次,禁止将食品、饮料等有可能对电子设备造成损坏的物品带入实验室。
此外,学校还规定禁止在实验室内任何形式的吸烟,以保证室内空气质量和学生的身体健康。
二、设备使用规定电脑实验室提供了各种设备供学生使用,但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学校制定了设备使用规定。
首先,学生需要预约使用电脑,并在规定的时间段内使用,以充分利用设备资源。
其次,学生需要遵守设备使用的时间限制,不得超出规定时间。
另外,使用设备时需要注意操作规范,不得私自更改设备设置或者下载未经许可的软件。
对于损坏设备的情况,学生还需要及时向相关管理人员报告。
三、网络使用规定在电脑实验室提供的设备上,学生可以访问互联网,但为了维护网络的安全和稳定,学校制定了网络使用规定。
学生在上网前需要进行登录并接受网络使用规定,不得违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散布谣言、传播淫秽信息等。
此外,学生也不能进行网络攻击行为,不得尝试入侵他人账号或者破坏网络系统。
学校还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了相应的处罚措施,以保证网络环境的安全和良好。
四、学生行为规范学校电脑实验室是公共场所,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和工作环境,学校制定了学生行为规范。
首先,学生在实验室内要保持良好的仪态和行为,不得大声喧哗或者与他人争吵。
其次,学生需要注意保持实验室整洁,不得乱丢垃圾或者破坏设备和桌椅等公共物品。
此外,学生在使用电脑实验室时需要互相尊重,不得干扰他人的学习活动。
五、违规行为处罚为了强化学生对电脑实验室管理规定的遵守和认识,学校制定了相应的违规行为处罚措施。
浅谈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和维护摘要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和维护包括设备、技术、人员、安全等方面的管理。
高校计算机实验室是一个面向全校学生的窗口,不仅关系到相关课程的教学质量,也体现了一个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水平。
因此,如何管理和维护计算机实验室,提高机房使用率,更好地为全校师生服务,具有重大意义。
对实验室管理人员来说,也是个值得探讨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计算机实验室;硬件维护;软件维护;人员管理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39-0081-02随着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计算机实践教学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计算机实验室是计算机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不仅承担全校各专业的计算机课程的实验教学,还承担着毕业设计、考证培训、学生自学等方面的任务。
—个公用机房的最大特点就是计算机数量多、人员流量大、开放时间长、使用频率高。
机房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及各类学习应用软件必须包罗万象,才能满足各种上机任务;网络病毒泛滥,学生的破坏力强,这些都给机房的管理维护增加了难度,也对机房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
因此,如何有效地进行实验室管理,最大程度发挥机房的作用,更好地为实践教学服务,是值得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者探讨的重要课题。
1硬件设施的维护和管理1.1引起硬件故障的原因实验室主要面向学生全天候开放,为满足教学需求安装了多种软件,机器经常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学生私自将可移动设备接入计算机,安装私人文件甚至带进感染病毒,或者大量的不正当操作都是造成硬件故障的重要原因。
外部环境包括温度、湿度、灰尘、光线、供电质量等也可能对硬件产生很大影响:过高的温度会严重影响cpu、显卡的稳定性,使机器频繁死机;湿度过大能使硬件生锈腐蚀导致硬件接触不良;由于学生进出机房几乎不脱鞋,容易带进灰尘;阳光直射会加速显示器的老化;电压不稳容易使电源跳闸,次数过多会损坏硬盘。
如果学生在实验室吃零食会污染环境,容易引来老鼠啃咬电线,或者私自移动机器,将电源线碰松。
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策略分析
标签: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策略
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涵盖的内容较多,包括网络建设、应用系统建设、硬件设备维护、运行故障排除、实验室安全管理等方面,使得管理工作呈现出技术要求高、工作量大、涉及面广的特点。
从当前情况来看,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不容乐观,在一些方面暴露出严重不足,具体表现为:
1.实验室规划建设不合理
在计算机实验室的规划建设阶段存在着诸多不合理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高校不同专业课程对计算机实验室的建设需求有所不同,需要实验室安装不同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
但是,在同一台计算机上存在着无法同时安装不同软件的情况,若强行安装则有可能导致计算机系统瘫痪;高校受办学资金紧缺的限制,没有投入充足的资金建设不同类型的实验室,难以满足高等教育多样化的使用需求;高校对计算机软硬件设备采购缺乏合理的规划,使得多品牌、多配置增加了管理难度;部分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电源、网络布线不合理,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2.实验室管理制度不健全
高校尚未针对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建立起完善的规章制度体系,使得诸多管理环节出现真空状态,缺乏可执行的管理依据。
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计算机实验室的学生管理制度缺失,导致教学秩序混乱,学生在上机操作过程中自由散漫,经常出现不正确的操作行为;计算机实验室的卫生管理制度形同虚设,在使用完实验室后,教师没有派学生清扫实验室,导致实验室的环境偏差;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责任不明确,尚未建立起管理责任体系,导致管理人员、任课教师和学生不重视实验室管理。
3.实验室安全管理不到位
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安全管理不到位,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实验室内的计算机电路老化严重,电压不稳,经常处于超负荷运行的状态;实验室内的防水、防潮、防火措施不到位,易使计算机设备遭受损坏;学生在使用计算机时,存在着随意删除系统文件、修改系统设置、格式化应用程序、浏览非法网站等行为,导致计算机面临着巨大的安全风险,破坏了计算机的正常运行。
4.实验室设备维护管理缺失
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在投入使用的过程中,缺乏规范化的维护管理,未能及时诊断和排除设备故障,严重影响到了计算机设备的使用寿命。
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高校招生数量逐年递增,但是计算机实验室的设备数量却没有跟上扩招的步
伐,使得实验室的设备经常超负荷运转,造成设备频繁出现运行故障;高校对实验室维护人员的配备不足,没有定期开展软硬件设备检查工作,也没有及时更换出现问题的配件;任课教师不重视计算机实验室的软硬件设备管理,只负责组织安排实验操作活动,而缺乏对学生不正当操作行为的约束,甚至有部分学生私自拆除计算机配件,严重影响了实验室设备的正常使用。
二、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策略
1.科学规划实验室建设
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建设要结合计算机公共课、专业课、实践操作、辅助设计以及等级考试的需求,科学规划建设内容,投入充足资金建成计算机硬件实验室、软件实验室、网络实验室、考试中心、应用实验室,以满足高等教育的需求。
同时,高校还要针对计算机实验室建立起淘汰机制,按照规定淘汰超过年限的计算机,及时采购新计算机。
为了提高旧计算机的使用效益,可将其用于计算机组装维护实验教学中。
此外,在建设计算机实验室时要处理好电源布置、网络布线、硬件设备摆放等问题,为实验室设置独立的供电线路,安装触电保护器、专用保险开关以及地线,根据电脑桌的结构设计电源线的走向,避免学生轻易踢到电源线造成设备断电。
2.建立健全实验室制度体系
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要以完善的规章制度体系推进管理工作步入规范化、系统化的运行轨道,不断提高实验室管理质量。
具体制度如下:首先,健全实验室上机管理制度。
在上机管理制度中明确规定学生不允许携带与课程无关的物品进入实验室,不允许在实验室内大声喧哗,不允许在上课时间打游戏和聊天,不允许擅自拆卸计算机设备,同时在下课时要正常关闭主机和显示器,将座椅摆回原位。
其次,健全实验室管理责任制。
在责任制中要明确实验室管理人员、任课教师和学生各方的职责,一旦出现问题,则要准确界定责任归属。
最后,健全实验室卫生管理制度。
实验室卫生要由管理者和使用者共同负责,任课教师要安排学生清理干净实验室环境,在每次使用完实验室后要恢复实验室原本干净整洁的面貌。
3.加强实验室安全管控
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要加强安全管控,防范安全隐患的发生,确保实验室的软硬件设备得以安全稳定运行。
一是环境安全管理。
高校应当加强对计算机实验室的环境安全管理,在实验室建设之初,应做好环境调查与考核工作,根据相关规范标准的规定要求对计划进行合理编制,如实验室的耐火等级应当在二级以内,不得使用易燃和有毒性的材料进行装饰装修等,所有配套设施应当齐全完备,电气线路应当分开设置。
对实验室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应做好防雷接地,确保弱电设备的安全,室内的温度应控制在18~24℃左右,可在机房内安装监控设备,学生必须通过身份凭证验证,才能登录计算机。
二是日常安全管理。
实验室的管理人员应当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避免隐患扩大造成安全事故。
同时实验室应配置灭火装置,并定期对其进行检查,防止材料过期。
三是
设备安全管理。
可在计算机实验室安装防盗门、防盗窗等安全设施,确保室内计算机设备的安全性,实验室的钥匙应由专人负责管理,不得随意外借。
4.加强实验室设备维护管理
高校要加强对计算机实验室软硬件设备的维护管理,确保设备安全运行,减少故障发生频率,提高计算机设备的使用效率。
在软件设备维护方面,实验室应使用还原卡,使计算机随时可恢复到原有的软件程序设置,并且自动安装与更新漏洞补丁,避免学生不规范的上机行为破坏计算机系统。
同时,实验室维护人员还要在计算机中安装杀毒软件,定期查杀病毒,切断病毒来源。
在硬件设备维护方面,高校应建立起备用耗材库,由维护人员对计算机硬件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及时更换坏损的配件。
三、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要投入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强化计算机实驗室管理,为师生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提高计算机相关课程的实践教学质量。
高校应做好计算机实验室的前期规划建设,健全实验室管理制度,强化实验室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和维护管理,从而不断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卉霞.高校机房与实验室计算机管理与维护的有效措施[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4):103-104.
[2]姜学东,王昊欣.分析高校机房和实验室的计算机管理维护措施的优化[J].电子世界,2017(10):78-79.
[3]李薇.云计算技术在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中的运用分析[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7(10):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