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 第三节 大气压强》教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47.50 KB
- 文档页数:3
教案:人教版2020年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3节大气压强》一、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人教版2020年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3节《大气压强》2. 详细内容:(1) 大气压强的概念及其意义(2) 气压计的使用与测量大气压强(3) 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4) 气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二、教学目标1. 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掌握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2. 能够运用大气压强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及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
2. 重点:大气压强的概念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气压计、水银柱、实验器材(如气球、水杯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表格。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讲解生活中的实例,如吸管喝饮料、抽水机工作原理等,引出大气压强的概念。
2. 讲解:详细讲解大气压强的定义、测量方法及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
3. 实验:安排学生进行实验,使用气压计测量大气压强,观察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
4. 讨论:引导学生运用大气压强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如为什么高压锅能煮饭等。
5. 练习:随堂练习,解答与大气压强相关的问题。
六、板书设计1. 大气压强的概念2. 气压计的使用与测量大气压强3. 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4. 气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七、作业设计(1) 为什么吸管能吸饮料?(2) 为什么在高山上要用高压锅煮饭?2. 答案:(1) 吸管能吸饮料是因为吸管内部的气压小于外部大气压,大气压将饮料推入吸管。
(2) 在高山上要用高压锅煮饭是因为高山上的大气压较低,水的沸点降低,高压锅能提高水的沸点,使饭煮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验,学生是否掌握了大气压强的概念和测量方法?是否能够运用大气压强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2. 拓展延伸:探讨大气压强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如气象预报、航空事业等。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三节《大气压强》的主要内容有:大气压强的概念、大气压强的测量、大气压强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知道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了解大气压强的应用。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探究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大气压强的应用。
2. 重点:大气压强的概念,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气压计、水银柱、气球等)。
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用吸管吸饮料,引出大气压强的概念。
2. 讲解:讲解大气压强的概念,介绍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如水银柱法、电子气压计等。
3. 实验:进行大气压强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如吹气球、气压计实验等。
4. 应用:讲解大气压强的应用,如呼吸、血压计等。
5. 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大气压强、分析生活中的大气压强现象等。
六、板书设计1. 大气压强的概念2. 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3. 大气压强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大气压强的概念,并给出一个生活中的实例。
(2)描述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并简述其原理。
(3)列举两个大气压强的应用实例,并解释其原理。
2. 答案:(1)大气压强是指大气对物体表面的压力。
生活中的实例:用吸管吸饮料时,吸走的是管内的空气,大气压强将饮料推入管内。
(2)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有水银柱法和电子气压计法。
水银柱法是利用水银在管内的高度来表示大气压强,电子气压计法是通过电子传感器测量大气压强。
(3)大气压强的应用实例:呼吸过程中,肺部扩张时,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强,大气压强将空气推入肺部;血压计则是通过测量血管内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来间接测量大气压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讲解了大气压强的概念和测量方法?学生是否能理解并运用大气压强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 拓展延伸: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其他气压测量方法的研究和发展,如固体气压计、液体气压计等。
《大气压强》仪器械料:塑料瓶、水杯、硬纸片、杯子、鸡蛋、塑料挂钩的吸盘、长度不一样的几个试管、空可乐瓶、注射器、钩码【教课目的】1.知识与技术(1)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知道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过程和结论;(2)认识大气压强产生的原由;(3)知道大气压强与高度和天气相关;(4)经过演示实验,培育学生的察看能力和剖析能力;(5)经过对托里拆利实验的学习,培育学生的思想能力。
2.过程与方法(1)学生进行实验研究,估测大气压的大小,领会科学研究的过程;(2)经过对托里拆利实验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用液体压强来研究大气压强的等效替代法。
3.感情、态度和价值观(1)经过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2)运用大气压强知识解说生活和生产中的相关现象,使学生领会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亲密关系,拥有将物理知识用于解说平时生活现象的意识;(3)经过对托里拆利实验的学习,培育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课要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强的测定。
【教课难点】理解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
【教课过程】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教师演示实验,由实验设置疑问,惹起学一、大气压强学生:纸片会掉下来。
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念。
实验①:将硬纸片平放在平口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
提出问题:松手后,会看到什么现象?有的学生以为纸片会掉下来,有实验②:将玻璃杯装满水,仍用硬纸片盖的以为不会,有的思虑、踌躇,住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
不知会有什么状况。
问:松手后,会看到什么现象?学生察看,脸上露出吃惊的表教师松开手,硬纸片没有掉下来。
情。
实验③:在刚盛过热水的密闭空塑料瓶上,浇上冷水,瓶子被压扁。
实验④:瓶吞蛋。
提出问题:硬纸片为何不会掉下来呢?塑料瓶怎么会被压扁?杯子为何会紧紧地吸在气球上呢?学生议论、回答:①硬纸片遇到一个向上的力;②空气对塑料瓶有压力;③鸡蛋被空气压了进去。
教师用投影仪投影大气层的构造,对照液体压强产生的原由,剖析大气压产生的原因:地球四周被厚厚的空气层包围着,这学生观看图片,听教师剖析大气层空气又叫大气层。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内容属于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的第三节,主要涉及大气压强的概念、大气压强的测量以及大气压强的应用。
教材中通过引入马德堡半球实验和托里拆利的实验,使学生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及其量度方法。
具体内容涵盖:1. 大气压强的定义与测量2. 气压与高度的关系3. 大气压强的应用实例4. 气压计的制作原理和使用方法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验和生活实例认识大气压强的存在,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
2. 学会使用气压计,并能够观察并解释气压与高度之间的关系。
3. 通过实例分析,了解大气压强的应用,并能够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大气压强的概念及其存在。
气压与高度的关系。
大气压强的应用实例分析。
难点:气压计的制作原理。
利用气压变化解释复杂的生活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气压计马德堡半球模型托里拆利实验器材学具:实验记录表笔记本测量工具(如尺子)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展示生活中涉及大气压强现象的图片,如吸管喝饮料、抽水机工作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
2. 实验探究1. 介绍并演示马德堡半球实验,明确实验结果说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2. 讲解并演示托里拆利实验,引导学生理解气压的测量方法。
3. 知识讲解1. 讲解大气压强的概念,解释气压与高度的关系。
2. 介绍气压计的制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4. 应用分析分析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如深水潜水员、高原反应等,让学生理解大气压强对生活的影响。
5.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相关的计算题和思考题,如根据给定的高度计算气压值,或是分析某种现象与大气压强的关系。
6.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应包括:大气压强的定义气压与高度的关系公式气压计的制作原理简图生活实例分析框架七、作业设计1. 简述大气压强的概念及其意义。
2. 根据气压与高度的关系,计算某海拔处的气压。
3. 分析生活中一个你认为与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并解释其原理。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3节《大气压强》。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大气压强的概念、大气压强的测量、大气压强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强的基本知识,掌握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并能够应用大气压强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知道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2. 能够运用大气压强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2. 重点:大气压强的概念,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气压计、水银柱、气球等);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播放天气预报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大气压强的概念;2. 知识讲解:讲解大气压强的概念,介绍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如水银柱法、电子气压计等;3. 实验演示:进行大气压强的测量实验,如气压计实验、气球实验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大气压强的存在;4. 例题讲解:分析生活中与大气压强相关的问题,如吸管喝饮料、钢笔吸墨水等,引导学生运用大气压强的知识解决问题;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7.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大气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气象预报、登山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大气压强1. 概念:大气对单位面积的压力2. 测量方法:水银柱法电子气压计3. 应用:吸管喝饮料钢笔吸墨水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解释大气压强的概念;描述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举例说明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大气压强是指大气对单位面积的压力;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有水银柱法和电子气压计;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吸管喝饮料、钢笔吸墨水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大气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气象预报、登山等。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9.3大气压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三节“大气压强”。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大气压强的测量工具——气压计以及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知道大气压强的测量工具和单位。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对大气压强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大气压强的概念、大气压强的测量工具和单位。
难点: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气压计、实验器材。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用吸管吸饮料,引导学生思考大气压强的存在。
2. 探究大气压强的概念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气压计的示数变化,引导学生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
3. 学习大气压强的测量工具和单位介绍气压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强的测量工具。
同时,介绍大气压强的单位——帕斯卡。
4. 应用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如登高时感觉呼吸困难、吸管吸饮料等,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
5.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大气压强的概念、测量工具和单位,以及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要描述大气压强的概念。
(2)介绍气压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3)举例说明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1)大气压强是指大气对单位面积的压力。
(2)气压计由一个玻璃管、一个橡胶球和一个刻度盘组成。
使用时,先将玻璃管充满水银,然后将橡胶球挤出一定体积的水银,使水银柱停留在玻璃管中。
当外界大气压变化时,水银柱的高度也会发生变化,通过刻度盘读取水银柱的高度,即可知道大气压强的数值。
(3)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有:吸管吸饮料、登高时感觉呼吸困难、气压计测量大气压强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了大气压强的概念、测量工具和单位,以及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3大气压强教案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9.3节“大气压强”是学生在学习了力的作用效果、液体的沸点等知识后,对大气压强的认识。
本节内容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测量方法及其应用。
教材内容丰富,实例贴近生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力的作用效果、液体的沸点等知识,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实验能力。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大气压强的概念、测量方法及应用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例进行分析、讨论。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测量方法及其应用。
2.能运用大气压强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大气压强的概念及其测量方法。
2.大气压强的应用,能用大气压强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实验验证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气压计、水银柱、气球等)。
2.学具:笔记本、实验报告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与大气压强相关的现象,如吸管喝饮料、抽水机工作等,引导学生关注大气压强的存在。
2.呈现(10分钟)介绍大气压强的概念、测量方法及其应用。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强的作用。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测量大气压强。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及其应用。
教师点评讨论成果,进行知识巩固。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运用大气压强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如为什么不能用吸管吸金属瓶里的饮料、飞机如何飞行等。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大气压强的概念、测量方法及其应用。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大气压强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并进行总结。
教案:人教版物理八下9.3 大气压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物理八下的第九章第三节,主要内容包括:1. 大气压强的概念:介绍大气压强的定义、单位以及计算方法。
2. 大气压强的测量:讲解气压计的原理和构造,以及如何正确使用气压计。
3. 大气压强的应用:介绍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呼吸、吸管喝饮料、抽水机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掌握大气压强的计算方法。
2. 学会使用气压计测量大气压强,并能够对测量结果进行正确判断。
3. 了解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识和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大气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气压计的使用。
难点:大气压强的应用实例以及原理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气压计、水、吸管、饮料瓶等。
学具:笔记本、尺子、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过的一些与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如呼吸、吸管喝饮料等。
2. 知识点讲解:(1) 介绍大气压强的定义、单位以及计算方法。
(2) 讲解气压计的原理和构造,以及如何正确使用气压计。
(3) 介绍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呼吸、吸管喝饮料、抽水机等,并解释其原理。
3. 随堂练习:(1) 请用所学知识解释为什么我们在高山上会感到呼吸困难。
(2) 请计算海拔3000米处的标准大气压强。
4. 例题讲解:给出一个实际问题,如一个饮料瓶的容积为500ml,求在海拔3000米处的气压下,瓶内所受的大气压强。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分享讨论成果。
6. 作业布置:(1) 请用所学知识解释为什么我们在高山上会感到呼吸困难。
(2) 请计算海拔3000米处的标准大气压强。
(3) 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并描述一个大气的应用实例,并解释其原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1. 大气压强的定义、单位以及计算方法。
2. 气压计的原理和构造。
教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9.3大气压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9.3节,主要讲述大气压强的概念、大气压强的测量工具——气压计以及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大气压强的概念:介绍大气压强的定义、单位以及大气压强对生活的影响。
2. 气压计:讲解气压计的原理、种类以及使用方法。
3. 大气压强的应用:介绍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吸管喝饮料、离心式水泵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单位,认识气压计及其使用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气压计的使用。
2. 教学重点:大气压强的概念、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气压计、玻璃瓶、吸管等。
2. 学具:笔记本、课本、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述一个关于大气压强的生活实例,如用吸管喝饮料。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用吸管能喝到饮料?饮料是被什么力量吸上去的?2. 知识讲解:介绍大气压强的概念、单位,讲解气压计的原理、种类及使用方法。
3. 例题讲解:利用气压计测量教室内的气压值,并解释测量结果。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一些大气压强现象,如离心式水泵的工作原理。
5. 知识拓展:介绍大气压强在科技、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如飞机的飞行、气象预报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1. 大气压强的定义、单位。
2. 气压计的原理、种类、使用方法。
3. 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要描述大气压强的概念及其单位。
(2)介绍气压计的原理、种类及使用方法。
(3)举例说明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
2. 作业答案:(1)大气压强是指大气对单位面积的压力,单位为帕斯卡(Pa)。
(2)气压计的原理:根据气体分子的碰撞产生的压力来测量气压。
第三节大气压强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由于大气压强的客观存在而产生的现象。
(2)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了解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
(3)了解抽水机的工作原理。
(4)了解生活中利用大气压强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1)观察跟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感知大气压强一种客观存在。
(2)观察演示实验现象,感知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
(3)通过观察感知人类是如何利用大气压强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大气压强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大气压的存在、测量、现象解释教学难点:大气压的测量教具:空饮料盒或罐、弹簧测力计、吸盘、托里拆利实验装置、金属盒气压计、抽水机模型的图片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通过介绍马德堡半球实验、吸盘、用吸管吸饮料、吸墨水、注射器吸药水等,引导学生思考,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这是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
空气也能流动,我们周围是否存在大气的压强?这节课就来研究大气压强。
二.新课教学新| 课|标| 第|一|网(一)大气压的存在1.演示吸盘、用吸管吸饮料、吸墨水、注射器吸药水、纸板托水。
2.介绍马德堡半球实验3.得出结论:大气压强确实存在。
强调: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二)大气压强的测量1.估算大气压强的数值:学法大视野P45页“能力提升”9题2.通过演示介绍“托里拆利实验”(1)强调第一个用实验方法测出大气压数值的是意大利的科学家托里拆利。
(2)观看托里拆利实验提出问题:大气压的数值是多大?为什么实验中换用不同大小的管来测,结果是否相同?将管提起一些(始终未露出液面)、压入一些,结果是否相同?将管倾斜,结果是否相同?分析大气压强的数值等于这段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
把760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叫做标准大气压。
(海平面上)P0 = 760mmHg =1.013×105P a。
3.大气压的变化(1)大气压受天气的变化而变化;(2)大气压随大气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在海拔3000m以内,大约每升高10m,大气压减小100Pa。
文档: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9.3大气压强》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 大气压强的概念:介绍大气压强的定义、单位以及表示方法。
2. 测量大气压强:讲解气压计的原理和构造,以及如何正确使用气压计测量大气压强。
3. 大气压强的应用:介绍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吸管喝饮料、抽水机工作原理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掌握大气压强的表示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讨论问题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以及大气压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重点:大气压强的概念、单位以及表示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气压计、多媒体设备。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讲解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用吸管喝饮料,引导学生思考大气压强的概念。
2. 讲解大气压强的概念:介绍大气压强的定义、单位以及表示方法。
3. 演示实验:使用气压计测量大气压强,让学生亲身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
4. 讲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讲解气压计的原理和构造,以及如何正确使用气压计测量大气压强。
5. 应用实例分析:分析大气压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抽水机工作原理等。
6.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与大气压强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9.3大气压强》一、大气压强的概念1. 定义:2. 单位:3. 表示方法:二、测量大气压强1. 气压计原理:2. 气压计构造:3. 使用方法:三、大气压强的应用1. 吸管喝饮料:2. 抽水机工作原理: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用所学知识解释为什么可以用吸管喝饮料。
答案:可以用吸管喝饮料是因为大气压强将饮料推入吸管,然后通过吸力将饮料吸入口中。
2. 题目:请举例说明大气压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第3节大气压强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源于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第3节大气压强。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大气压强的概念、大气压强的测量以及大气压强的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大气压强的概念:介绍大气压强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大气压强是由于大气分子的不断碰撞所产生的。
2. 大气压强的测量:介绍托里拆利实验,让学生了解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如何通过实验测量大气压强。
3. 大气压强的应用:介绍大气压强的应用实例,如吸管喝饮料、抽水机等,让学生理解大气压强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大气压强的概念,了解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以及大气压强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大气压强的概念、测量方法及应用。
难点: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和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托里拆利实验装置、吸管、饮料等)。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利用大气压强的例子,如吸管喝饮料、抽水机等,引发学生对大气压强的兴趣。
2. 知识讲解:介绍大气压强的概念,讲解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如托里拆利实验,并展示相关实验现象。
3. 例题讲解:分析生活中的实例,如抽水机的工作原理,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大气压强的练习题,让学生即时巩固所学知识。
6.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有关大气压强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大气压强的概念、测量方法、应用实例等。
七、作业设计1. 完成课本上的相关练习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对大气压强的概念、测量方法及应用是否掌握到位,有哪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第九章第三节大气压强》教学案
【教学目标】
1.大气压的存在,证明气体压强的一些现象。
2.大气压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测得一标准大气压相当于760mm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大小等于1.013×105Pa。
3.气体压强受质量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在气体质量一定时,温度越高,气体压强越大;当温度一定时,气体质量越大,气体压强越大。
4.知道一些常见的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和利用大气压的实例,并注意证明和利用的区别【教学重难点】
大气压强的应用
【预习提示】
1.大气压。
2.大气压数值。
3.托里拆利实验。
4.大气压数值变化。
【教学流程】
一、学生展示
1.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最早准确测出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_________
2.1标准大气压=________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__________Pa。
3.抽水机是利用_____________的原理工作的。
4.医生打针时,先把针管里的活塞推到下端,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然后把针头插入药
液中,担起活塞后,由于管内没空气,在管外_____________的作用下药液就被压入针管里。
5.做托里拆利实验时,用一根长约1米、一端开口的玻璃管,充满水银后,将开口堵住倒
插于水银槽内,则管中的水银液面会下降,降到一定高度时水银柱将。
如果将玻璃管倾斜,管中水银柱的长度将,但水银柱液面所在的高度将。
若用粗一点或细一点的玻璃管作这个实验,水银柱的高度将,这是因为在一定条件下,同一地区的大气压强如果管顶破一小洞,管内水银将。
6.大气压是由于而产生的,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变。
随着海拔的升高,
大气压强将,随着海拔的降低,大气压强将。
液体的沸点随大气压强的降低而。
7.平原上生活的人在登山时,常会发生高山反应或叫高山病,在3千米以上会头晕、头痛、
恶心、呕吐、呼吸加快。
四肢麻木,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8.有关大气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气压强等于760厘米水银柱高
B.大气压强的值在不同的地方是不同的
C.同一地方的大气压的值总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D.大气压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大
9.将托里拆利实验中的玻璃管倾斜30º,则玻璃管中水银柱的长度变化情况是( )
玻璃管中水银柱的高度变化情况是( )
A.不变
B.变长
C.变短
D.无法确定
10.在冬天,装有一定量水的热水瓶过了一段时间后,软木塞不易拔出,这主要是由( )
A.瓶内气压小于大气压
B.瓶内气压大于大气压
C.瓶塞遇冷收缩
D.塞子与瓶口间的摩擦力增大
二、目标定向
演示实验:由实验设置疑问,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1)将硬纸片平放在平口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
(2)将玻璃杯装满水,仍用硬纸片盖住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暂不放手,问:如果放手,会出现什么现象?先请同学们猜一猜)。
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
三、学生自学
阅读课本完成以下填空
一、大气压
1. 叫大气压。
大气压产生的原因
是。
2.学生实验:学生把两个皮碗口对口挤压。
然后两手用力往外拉,不容易拉开
(用较大的力才能拉开)。
3.马德堡半球实验,充分证明了的存在。
4.演示瓶子吞蛋的实验(演示后,由学生举手发言,说明鸡蛋为什么会挤进广口瓶内)。
二、大气压的测量
1.演示:介绍托里拆利实验装置
提出问题:大气压的数值是多大?为什么实验中换用不同大小的管来测,结果是否相同?将管提起一些(始终未露出液面)、压入一些,结果是否相同?将管倾斜,结果是否相同?分析大气压强的数值等于这段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
把760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叫做标准大气压。
P0 = mmHg = Pa。
自读课本,学习以下内容
三、大气压的变化
1.大气压受天气的变化而变化;
2.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在海拔3000m以内,大约每升高10m,大气压减小100Pa。
3.大气压与沸点的关系。
大气压越大,沸点越低。
四、气压计
介绍测量大气压的仪器叫气压计。
出示金属盒气压计的实物和挂图,介绍其结构和原理。
五、大气压的应用
出示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抽水机的挂图和模型,介绍并演示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工作过程。
四、合作探究
1.大气压强的数值:
(1)演示教材图实验:杯内的水产生不产生压强?水为什么不流出去呢?那么大气压强
到底有多大呢?大气压强能支持多高的水柱呢?
(2)托里拆利实验。
①开始水银为什么下降? 后来水银柱为什么静止而不再继续下降?
②试管内水银柱的上方是真空还是空气?
③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是多少? 大气压的值是多少帕?
结论:大气压强等于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大气压强能支持高水银柱。
五、答疑解惑
1.如图所示,将试管口朝下放在酒精灯火焰上方加热几秒后,立
即竖直插入盛水的容器中某处不动。
⑴你猜想可能产生的现象是怎样的?
⑵你猜想的依据的什么?
六、反馈评价
1.将杯子里装满水,用纸片把杯口盖严,按住纸片,把杯子倒过
来(如图甲),放手后,纸片不会掉下来,杯子里的水也不会流出来,这表明_____________。
把杯子转到如图乙、丙所示的位置,纸片仍然不会掉下来,这说明_____________ 。
2.如图所示,往矿泉水瓶中装入一些热水,摇晃几下使整个瓶子变热、倒掉热水后迅速将
瓶盖拧紧,不漏气,过一会儿,瓶子就被压扁变形了,这说明我们周围的
大气存在_____________。
3.在海拔2000m范围内,可近似地认为每升高12m,大气压减小1mm水银柱,用水银气压计
在山脚下测量地结果是758mm水银柱,在山顶测量的结果是648mm水银柱,则山的
高度大约是_________m。
4.在大气压为760mm水银柱的房间里做托里拆利实验,测出管内水银柱的高度为755mm,
可能的因为是( )
A.玻璃管太长了
B.玻璃管放斜了
C.管内水银面上方进入少量空气
D.玻璃管比较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