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册第二章细胞及组织背诵知识点
- 格式:docx
- 大小:15.17 KB
- 文档页数:1
以下是一份七上生物第二单元的超全笔记,供您参考: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一、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1.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 细胞的发现和研究历程:(1)显微镜的发明和使用,使人类从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
(2)细胞的发现: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通过显微镜观察软木切片,发现了细胞。
(3)细胞的命名:19世纪30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细胞学说,指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 细胞学说:(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二、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1. 细胞壁:位于细胞的最外层,起保护作用。
2. 细胞膜:位于细胞壁的内侧,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3. 细胞质:位于细胞膜和细胞核之间,含有多种细胞器。
4. 细胞核:位于细胞的中央,是遗传信息库。
5. 叶绿体:存在于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中,能进行光合作用。
6. 线粒体:存在于活细胞的细胞质中,与呼吸作用有关。
三、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1. 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相似,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2. 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3. 动物细胞的细胞质中没有各种细胞器,只有一些与代谢相关的酶。
4. 动物细胞的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四、植物细胞的分裂和分化1. 植物细胞的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一种比较普遍的细胞分裂方式。
无丝分裂在低等植物中比较常见。
2. 植物细胞的分化是指由一个或一种类型的细胞经分裂形成具有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差异的多种不同类型的过程。
这种分化过程是不可逆的。
3. 植物组织包括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薄壁组织等。
其中分生组织具有分裂、增生和发育的能力;保护组织起保护作用;输导组织能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机械组织具有支持作用;薄壁组织具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第1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考点1:细胞的生长1.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的原因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分不开的。
2.细胞生长构成生物体的细胞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会由小变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
3.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细胞的生长不是无限的,细胞生长到一定的程度后,就不再长大,一部分细胞生长到一定的大小,就会进行细胞分裂。
考点2:细胞分裂1.定义:一个细胞分成2个细胞,结果使细胞数目增多。
2.分裂规律:一个细胞分裂n次,产生的细胞数为2n个。
3.分裂过程:细胞核一分为二(最先变化)→细胞质一分为二→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植物细胞),或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动物细胞)→形成两个新细胞。
动物细胞分裂过程如图所示:植物细胞分裂过程如图所示:4.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的变化:(1)染色体的变化:在细胞核即将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染色体先进行复制,随后又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因此,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相同,每个新细胞和原细胞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是相同的。
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
DNA是遗传物质,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相同。
(2)其他的变化:新细胞的体积比原细胞的体积小。
5.细胞分裂的意义(1)单细胞生物可通过细胞分裂进行繁殖,多细胞生物的细胞分裂不仅与繁殖新个体有关,而且能促进个体由小长大,还能起到更新衰老、死亡细胞的作用。
(2)细胞分裂时染色体的复制加倍保证了遗传的稳定性。
细胞分裂实质上是完成了遗传物质的复制和均分,使遗传物质能准确无误地从上一代细胞传给下一代细胞,而且下一代与上一代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这就保证了生物物种正常、稳定地延续。
第2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考点1: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1.细胞分化(1)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分化。
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第一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1、生物体由小长大,细胞的变化有:细胞的生长(体积由小长大)、分裂(一个分裂成两个,数目增多)和分化(形态功能变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
2、细胞分裂的步骤:①细胞核一分为二②细胞质分成两份③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
3、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
DNA是遗传物质,因此可以说染色体就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4、细胞分裂过程染色体经历:(1)复制加倍(2)平均分配。
5、细胞分裂染色体变化的意义:①完成了遗传物质的复制和均分②使遗传物质能准确无误地从上一代细胞传给下一代细胞。
③保证了生物物种正常、稳定地延续。
6、癌细胞最初是由正常细胞变化而来,其特点:①分裂速度快,②容易转移。
②遗传物质改变。
第二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1、新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多细胞动物和人体的生长发育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这个细胞就是受精卵。
)2、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3、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组织的形成:细胞分化的结果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4、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一起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5、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
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6、动物器官一般由四种基本组织构成,并且以某种组织为主。
器官的结构特点与它的生理功能相适应。
第三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1、植物体与动物体相似,生长发育也是从受精卵开始的。
2、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3、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1)分生组织: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再分化形成其他组织。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章必背知识点生物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门科学,也是中学生物课程的重点之一。
七年级上册的生物第二章内容涉及到很多的生物学知识点,其中许多知识是关键的,需要特别重视和掌握。
下面是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章必背知识点:一、生物多样性1. 生物的分类:真核生物、原核生物。
2. 怎样进行生物分类:共性、特性、亚类和种。
3. 青藻和细菌的特征:在原核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
4.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二、细胞结构与功能1. 细胞的组成: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部分组成。
2. 细胞的功能:构成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保持生物的遗传信息。
3. 细胞的分类: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4. 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等。
5. 细胞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6. 蛋白质的作用。
三、遗传规律1. 现代遗传学的基础:DNA。
2. 生命的基础:遗传基因。
3. 遗传基因的分类:显性基因、隐性基因。
4. 遗传变异的原因:突变、基因重组。
5. 遗传规律:Mendel遗传。
6.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四、植物生长发育1. 植物生命的基础:细胞分裂。
2. 植物的有性生殖方式:花和果实。
3. 植物的无性生殖方式:根茎、分株、叶片生殖。
4.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5. 植物的休眠与恢复。
以上是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章必背知识点。
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要认真钻研,广泛阅读,多练习,这样才能真正掌握这些知识点,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生物学的基本知识,为接下来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第二章:植物细胞和组织第一节: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一、植物细胞植物体的结构,即由细胞构成组织,由同一或不同组织构成器官,由器官构成植物体。
因此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一)细胞学说是由德国植物学家M. J. Schleiden. 和T. Schwann二人于1838—1839年间提出的。
(二)细胞的形态:细胞的大小,主要受到下列三因素控制:(1)细胞核的控制能力;(2)细胞表面积的限制;(3)细胞代谢速率的影响。
显微结构: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0.1毫米——0.2微米)超微结构: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0.2微米——1.4埃)又称亚显微结构。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各部分的功能:生活的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1)原生质体: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2)细胞壁:包围在原生质体的外围。
二、原生质体:原生质体:一个细胞内分化了的原生质 。
原生质:构成细胞的生活物质的总称。
1.细胞膜(质膜):生活细胞的原生质体表,都有一层由脂类和蛋白质等构成的具有选择透性的薄膜包围,它将细胞与外界分开,在植物细胞中它和它外围的细胞壁紧密相连。
功能:控制胞内外物质交换;稳定胞内环境;接受信息等。
细胞质:是质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
它由半透明的胞基质和分布其中的细胞器组成。
它包括:(1)胞基质:细胞质中除了细胞内膜结构单位和非膜结构的实体以外,其余没有分化的均质的胶体部分。
(2)细胞器:细胞质内具有特定形态结构与功能的亚细胞结构。
根据是否具有生物膜及组成生物膜的单位膜层数,可将细胞器分为:具双层膜结构﹑单层膜结构和无膜结构三种类型。
(一)双层膜结构:1.质体:(1)概念:是植物细胞中特有的细胞器之一,它具有自主的遗传物质。
(2)功能:合成和积累同化物质,是细胞的光合作用中心。
(3)分类:质体按所含色素与行使的功能不同,可分为:①叶绿体:含叶绿素和少量类胡萝卜素,绿色,进行光合作用, 制造有机物。
生物第二单元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第一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分不开的。
细胞不能无限制的长大,一部分细胞长到一定的大小时,就会进行分裂。
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
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中各含有一个细胞核。
动物细胞分裂: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缢裂为两个细胞。
植物细胞: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新的细胞壁?染色体:细胞中那些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称作染色体。
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
DNA是遗传物质,因此可以说染色体就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在细胞分裂时染色体会进行复制,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均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
也就是说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也相同。
由于染色体内具有遗传物质DNA,因此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一个细胞分裂n次得到2的n次方个新细胞。
“脱缰之马”——癌细胞特点:1、分裂非常快,可以不断分裂,形成肿瘤。
2、癌细胞还可以侵入邻近的正常组织,并通过血液、淋巴等进入远处的其他组织和器官,这就是癌的转移。
第二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分裂分化)——组织——器官——系统——人体动物和人体的发育都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这个细胞就是受精卵。
细胞通过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人体有四种基本组织,他们分别是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
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
肌肉组织: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
神经组织:能够感受刺激,传导神经冲动,起着调节和控制作用。
结缔组织:具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和运输等功能。
有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
第二单元第2章复习2.2.1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一、细胞的生长:细胞不断从周围环境吸收营养,转变为自身物质,体积由小变大的过程。
细胞不能无限增长,一部分细胞长到一定大小就会分裂。
二、细胞的分裂: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
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
三、分裂过程:1.动物细胞:①1个细胞核分为2个;②细胞质分成2份,每份各1个细胞核;③细胞膜从细胞中部内陷,缢裂成2个细胞。
2.植物细胞:①1个细胞核分为2个;②细胞质分成2份,每份各1个细胞核;③细胞中央形成新细胞膜和细胞壁,形成2个细胞。
四、染色体的结构:由DNA和蛋白质构成。
DNA是遗传物质,所以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五、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变化: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先复制,然后均分成完全相同的2份进入2个新细胞,使每个新细胞染色体与原细胞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相同,从而保证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遗传物质相同。
六、细胞、细胞核、染色体、DNA关系:细胞内有细胞核,细胞核中含染色体,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构成。
2.2.2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动物体发育起点是受精卵,受精卵经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形成动物体。
一、细胞分化: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变化的过程叫细胞分化。
细胞分化的结果是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
二、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叫组织。
人体有4种基本组织:三、器官:不同组织按一定次序结合在一起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器官。
如:大脑由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构成,胃由上皮、肌肉、结缔和神经组织构成。
四、系统:能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一定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系统。
人体八大系统:消化、运动、呼吸、循环、泌尿、神经、内分泌、生殖系统。
五、系统构成个体:各系统既分工又合作,共同完成个体各复杂生命活动。
六、动物体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2.2.3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一、植物体发育起点是受精卵,受精卵经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进而形成植物体。
第二章细胞如何构成生物体第一节细胞经过分裂产生新细胞1、生物体由小长大,细胞的变化有:细胞的生长(体积由小长大)、分裂(一个分裂成两个,数量增加)和分化(形态功能变化,产生了不一样的细胞群)。
2、细胞分裂的步骤 :①细胞核一分为二②细胞质分红两份③形成新的细胞膜 (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
3 、染色体是由 DNA 和蛋白质两种物质构成的。
DNA 是遗传物质,所以能够说染色体就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4 、细胞分裂过程染色体经历:(1)复制加倍( 2 )均匀分派。
5、细胞分裂染色体变化的意义:①达成了遗传物质的复制和均分②使遗传物质能正确无误地从上一代细胞传给下一代细胞。
③保证了生物物种正常、稳固地持续。
6、癌细胞最先是由正常细胞变化而来,其特色:①分裂速度快,②简单转移。
②遗传物质改变。
第二节动物体的构造层次1、新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多细胞动物和人体的生长发育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这个细胞就是受精卵。
)2、动物和人的基本构造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3、组织:由形态相像,构造、功能同样的细胞联合在一同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组织的形成:细胞分化的结果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能够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4、器官:由不一样的组织依据必定的序次联合一同构成的拥有必定功能的构造。
5、系统:能够共同达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依据必定的序次构成在一同构成系统。
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6、动物器官一般由四种基本组织构成,而且以某种组织为主。
器官的构造特色与它的生理功能相适应。
第三节植物体的构造层次1、植物体与动物体相像,生长发育也是从受精卵开始的。
2、植物构造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3、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1)分生组织:能够不停分裂产生新细胞,再分化形成其余组织。
生物第二单元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第一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分不开的。
细胞不能无限制的长大,一部分细胞长到一定的大小时,就会进行分裂。
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
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中各含有一个细胞核。
动物细胞分裂: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缢裂为两个细胞。
植物细胞: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新的细胞壁?染色体:细胞中那些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称作染色体。
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
DNA是遗传物质,因此可以说染色体就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在细胞分裂时染色体会进行复制,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均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
也就是说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也相同。
由于染色体内具有遗传物质DNA,因此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一个细胞分裂n次得到2的n次方个新细胞。
“脱缰之马”——癌细胞特点:1、分裂非常快,可以不断分裂,形成肿瘤。
2、癌细胞还可以侵入邻近的正常组织,并通过血液、淋巴等进入远处的其他组织和器官,这就是癌的转移。
第二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分裂分化)——组织——器官——系统——人体动物和人体的发育都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这个细胞就是受精卵。
细胞通过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人体有四种基本组织,他们分别是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
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
肌肉组织: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
神经组织:能够感受刺激,传导神经冲动,起着调节和控制作用。
结缔组织:具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和运输等功能。
有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
七年级上册生物2章知识点生物学是一门探讨生命现象的科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
在七年级的生物学中,我们学习了许多知识点,其中就包括了第二章的内容——“生命的特征”。
一、生命的特征1.由细胞构成所有的生命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生命体的基本单位,它能够自我复制并保持生命活性。
2.具有新陈代谢能力生命体具有新陈代谢能力,也就是说它们可以转化、吸收、释放能量。
3.能够适应环境生命体能够适应环境中的变化,也可以通过自身改变来适应环境。
4.能够生长和发育生命体能够通过细胞分裂和增多来实现生长和发育。
5.能够繁殖后代生命体能够通过基因遗传来繁殖后代。
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细胞膜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层,它具有选择性通透性,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
2.细胞质细胞质是细胞内的液体和细胞器组成的复合物,它是细胞内许多生命现象的发生基础。
3.线粒体线粒体是细胞中的一种细胞器,它是细胞内发生呼吸作用的场所。
4.叶绿体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特有的器官,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5.细胞核细胞核是控制细胞生命活动和遗传信息传递的重要器官。
三、细胞的分裂和增殖1.有丝分裂有丝分裂是细胞的一种分裂方式,它发生在有细胞核的细胞中,其中包括了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
2.无丝分裂无丝分裂是细胞的另一种分裂方式,它发生在没有细胞核的原核细胞中。
四、植物的组织器官1.维管组织维管组织是植物体内输送水分和养分的重要组成部分。
2.根根是植物体中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器官。
3.茎茎是植物体中负责支撑和输送养分的器官。
4.叶叶是植物体中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也是气体交换的重要场所。
以上就是七年级上册生物学的第二章的知识点总结。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对生命的本质和组成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也能更好地理解我们身边的生物。
初一上册生物必背知识点生物是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科学课程,通过学习生物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然界万物的奥秘。
在初一上册的生物学习中,有一些必背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初一上册生物必背的知识点。
一、细胞与组织篇1.细胞的结构: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组成部分。
2.细胞的功能:掌握细胞的基本功能,如营养摄取、分泌排泄、运动等。
3.组织的概念:理解组织的含义,了解动植物细胞组织的特点和功能。
4.植物的结构:认识植物的基本构造,如根、茎、叶等部分。
5.动物的结构:掌握动物的常见器官,如心脏、肺、胃等。
二、遗传与进化篇1.遗传的基本规律:了解遗传的基本原理,包括显性和隐性遗传、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遗传等。
2.基因与DNA:认识基因在遗传中的作用,了解DNA的结构和功能。
3.变异与进化:理解变异在物种进化中的重要性,了解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的原理。
三、生态与环境篇1.生态系统:了解生态系统的构成和特点,包括生物群落、生态位、食物链等。
2.生态平衡:认识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了解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的影响。
3.环境保护:了解环境保护的意义和方法,提倡环保意识。
四、人体与健康篇1.人体的结构:掌握人体的主要器官,如头脑、胸腔、腹腔等。
2.健康与疾病:了解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性,认识一些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3.营养与健康:认识不同营养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了解均衡饮食的重要性。
五、植物学常识篇1.植物的繁殖:了解植物的不同繁殖方式,如种子繁殖、营养繁殖等。
2.植物的生长:掌握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
3.植物的适应性:认识植物的适应性和抗逆性,了解不同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方式。
总结:初一上册生物必背知识点包括细胞与组织、遗传与进化、生态与环境、人体与健康以及植物学常识等内容。
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笔记一、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在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中,我们学习了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这一重要概念。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生物体内组织结构的基本单元。
我们了解到,所有生物体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
而细胞的结构又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重要组成部分。
对细胞进行了系统的认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生物体内部的结构和功能。
二、细胞的结构1. 细胞膜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围结构,它控制物质的进出,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
通过对细胞膜的学习,我们了解到生物体是如何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传递的。
2. 细胞质细胞质是细胞膜与细胞核之间的全部物质的总称,其中包括细胞器和细胞器外液等。
细胞质是细胞内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储存、运输和分解等重要功能。
3. 细胞核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其中包含着遗传物质DNA,对细胞的生长、分裂和代谢等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细胞核的学习,我们了解到遗传物质的传递和细胞的再生机制。
三、细胞的功能1. 营养摄取细胞通过细胞膜对外界物质进行摄取,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平衡,确保细胞正常的代谢和生长。
2. 氧气的摄取和二氧化碳的排出细胞需要氧气进行有氧呼吸,产生能量,并产生二氧化碳废物。
通过细胞膜和细胞器等结构,细胞实现了与外界环境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3. 细胞分裂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等过程,实现了细胞的再生和生长。
细胞分裂是细胞生物学中的重要过程,对于生物体的生长和繁殖具有重要意义。
四、生物学的意义和个人理解通过对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学习,我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细胞作为生物体内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在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认为,对细胞的深入学习不仅有助于我更好地理解生物的内部结构和功能,还能够为我将来的学习和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结回顾: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笔记通过对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学习,我深入了解了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这一重要概念。
一、生物的基本特征1、能繁殖后代、能生长,发育、能进行新陈代谢(需要营养,需要排泄废物)、能对外界环境不同刺激做出不同反应2、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单细胞层次例:草履虫多细胞层次例:鱼、狗、鸭)初中阶段特别注意:病毒是生物,但其不具有细胞结构二、蜗牛习性特征1、蜗牛常栖息于温暖阴暗潮湿的环境中,足腺上分泌黏液,为害虫2、蜗牛有四种感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但没有听觉第2节细胞一、细胞史1665年,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了细胞(人类第一次发现细胞)。
从软木塞上切下的薄片,制成裝片观察到的细胞实则为细胞壁19世纪40年: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
细胞学说内容: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最基本的结构单位--细胞构成的二、细胞结构动植物的细胞结构有较大差别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 (书本P39页,划出即可)1、细胞膜:主要作用:保护细胞并控制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保持细胞独立性2、细胞质:能流动,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3、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细胞核相当于人的大脑植物细胞特有结构1、细胞壁:由纤维素组成,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作用 ,使细胞具有一定形状 动物细胞胞 细胞质 细胞核细胞膜 细胞壁液泡叶绿体植物细胞 胞2、叶绿体:内含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因为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植物不需要摄食,直接自身产生能量物质)3、液泡:成熟植物细胞有较大液泡,内含细胞液,西瓜,苹果的汁液来自于细胞液关于植物细胞除了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外,不一定同时具有叶绿体,液泡,细胞壁。
比如一般植物的根细胞不具有叶绿体,比如洋葱表皮细胞不具有叶绿体三、显微镜的使用1、显微镜有关结构注意点(1)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低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高(注意区别目镜和物镜有螺纹的是物镜)(2)反光镜作用:反射光线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
遮光器作用:调节光线强弱大光圈小光圈(3)粗准焦螺旋向内(后)(逆时针)旋转时镜筒大幅度上升细准焦螺旋向外(前)(顺时针)旋转时镜筒小幅度下降粗准焦螺旋与细准焦螺旋区别在于调焦步骤时找物像用粗准焦螺旋,要使找到的物像更加清晰用细准焦螺旋。
第二章组织、器官、系统和生物体第一节细胞的分裂知识点1 细胞的分裂注:(1)细胞分裂的过程可以概括为核先质后,膜壁最后。
(2)细胞分裂前后,变化最大的是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染色体先复制加倍,再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可以用公式表达为分裂时,因此,细胞分裂前后遗传物质(染色体数量)不变。
(3)大多数细胞在分裂一定次数后就会停止分裂。
人体中某些细胞如果不受机体控制无限分裂,就会形成肿瘤。
知识点2 细胞的生长1. 细胞的生长2. 生物个体由小长大的原因:通过细胞的不断分裂,细胞的数目增多,通过细胞的生长,细胞的体积增大。
生物个体一天天长大与细胞的分裂和生长有关。
第二节组织的形成知识点1 细胞分化形成组织1. 细胞分化: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叶原基的部分细胞失去分裂能力,形态、结构和功能逐渐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分别形成了表皮、叶肉、叶脉等结构,这个变化过程就是细胞分化。
2. 组织: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细胞群,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群叫作组织。
3. 细胞通过分裂和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
注:细胞分化只是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发生了变化,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并未发生变化。
知识点2 植物体的主要组织知识点3 动物体的主要组织注:人体皮肤表层起保护作用的称为上皮组织,西红柿的外表皮起保护作用的称为保护组织。
知识点4 植物组织培养知识点5 区分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细胞分化注:人和大多数动物的发育都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这个细胞就是受精卵。
(新生命的起点是受精卵。
)第三节器官和系统知识点1 器官1. 器官:由多种组织构成的、能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单位,叫作器官。
2. 绿色开花植物的器官营养器官(根、茎、叶)繁殖器官(花、果实、种子)3. 动物的心脏、肺、肝脏、肾脏、胃、唾液腺、大脑、皮肤等都是器官。
注:不是所有植物都有六个器官,只有绿色开花植物有。
知识点2 系统1. 系统:由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次序组合在一起,就构成系统。
第二章知识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细胞的概念: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所有生物体都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
2.细胞的分类:a.原核细胞:最简单的细胞类型,没有真核膜的核和细胞器,如细菌。
b.真核细胞:包括原生动物、动物、植物和真菌等,具有真核膜的核和多种细胞器。
3.细胞的结构:a.细胞膜:包裹着细胞的外部,控制物质的进出。
b.细胞质:细胞膜和细胞核之间的区域,包含细胞器和细胞液。
c.细胞核:细胞的控制中心,含有遗传物质DNA。
d.线粒体:主要参与细胞的能量代谢,是细胞内的“动力站”。
e.内质网:产生蛋白质和脂质的地方。
f.高尔基体:对蛋白质进行修饰和运输归位。
g.溶酶体:参与消化、吸收和排泄等功能。
h.叶绿体:植物细胞中的特殊细胞器,参与光合作用,制造养分。
4.细胞的功能:a.营养摄取:细胞通过吸收和分解有机物质获得能量和营养。
b.分裂繁殖: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实现生物体的生长和繁殖。
c.物质转运:细胞内外的物质和信息通过细胞膜进行交换和调节。
d.能量代谢:细胞通过新陈代谢过程产生和利用能量,维持细胞的正常生活活动。
5.细胞的特点和功能关系:a.细胞具有自由生长和分裂的能力,可以繁衍后代继续生长。
b.细胞内外的物质通过细胞膜进行交换,维持细胞内外物质平衡。
c.细胞可以通过新陈代谢过程产生和利用能量,维持细胞的正常生活活动。
d.细胞能够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并调节自己的生长和分裂。
6.细胞的多样性:a.形态多样性:细胞形态各异,有球状、长条状、扁平状等。
b.结构多样性:不同类型的细胞具有不同的细胞结构和细胞器。
c.功能多样性:细胞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可以具备不同的细胞器和分子机制。
以上为七年级科学上第二章知识点的总结,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七年级上生物第二章知识点生命的基础生命的基础是由细胞组成的。
细胞是生命体唯一的组成单位。
细胞是组成物质基础、结构相似和具有功能相同或类似的基本单位。
原核细胞只有一个简单的细胞结构,其中有核,但没有内膜分离;真核细胞有更复杂的结构,其中核被一个薄膜包裹着。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
其中,细胞膜是由双层脂质、蛋白质和糖类组成的。
细胞膜起到了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交换。
细胞质是机体内各种物质的集合,包括了细胞器、细胞骨架、溶液等。
细胞核是控制遗传信息的核心。
除了细胞核以外,真核细胞还有许多其他的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生物基因的传递生物的基因是由DNA控制的。
DNA是由脱氧核糖核酸构成的。
它是基因的物质基础。
通过核糖核酸的串联排列,呈现不同的基因。
DNA的遗传信息通过遗传密码来传递。
遗传密码是由核酸三个碱基数码组成的。
遗传信息的传递与生物的繁殖密切相关。
细胞分裂和基因的遗传细胞的生长和繁殖都要经历分裂过程。
细胞的分裂是由肥大的母细胞分裂成许多细胞的过程。
细胞分裂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两种。
有丝分裂是非常普遍的细胞分裂方式。
减数分裂只在繁殖器官中的细胞中发生。
通过细胞分裂,生物种群开始繁衍和演化。
生物群落及其相互关系生物群落是指生物群集和非生物环境的总体,包括了地理和气候因素。
生物群落的整体性质受到各种生物物种的影响和控制。
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也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相互关系包括共生、捕食、竞争、交配等。
因此,了解生物群落中的各个生态因素是研究生态系统演化的重要途径。
2.3.1-2.3.2背诵知识点
1.人体与许多生物一样,都来自于一个细胞——受精卵,人体复杂的结构是受精卵不断分裂、生长和分化的结果。
2.细胞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
经过1次细胞分裂,得到2个子细胞,经过2次细胞分裂,得到4个子细胞,经过n次细胞分裂,得到2n个子细胞。
细胞分裂的结果是使多细胞生物的细胞数目增多,单细胞生物的个体数目增多。
3.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会出现染色体,最终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母细胞相同,形态、结构和功能也都没有发生改变。
4.刚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大小只有母细胞的一半。
它们能吸收营养物质,合成自身的组成物质,不断地长大,这个过程就是细胞生长。
细胞生长使细胞的体积增大。
5.细胞分化是指子细胞发生变化,形成具有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的过程。
6.细胞分裂是相对独立的,细胞分化和细胞生长通常是同时进行的。
7.细胞分化后,形成各种不同形态和不同功能的细胞群,这些细胞群就是组织。
植物的基本组织包括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又称薄壁组织)、机械组织、分生组织,动物的基本组织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8.植物组织:(1)叶的表皮,属于保护组织,细胞排列整齐,具有保护作用;(2)叶肉,属于营养组织,细胞壁薄,具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3)叶脉属于机械组织,细胞壁增厚,对植物体起支撑和保护作用;(4)叶脉中及根、茎中的导管和筛管属于输导组织,细胞呈管状,具有运输功能;(5)植物的幼嫩部位如根尖和茎尖有分生组织,细胞排列紧密,无细胞间隙,具有持续性或周期性分裂能力。
9.动物组织:(1)人的表皮、内脏器官的表皮等属于上皮组织,由密集的上皮细胞组成,主要具有保护功能,有些部位的上皮细胞还具有分泌和吸收物质的功能;(2)血液、软骨、肌腱等属于结缔组织,细胞间隙较大,细胞间质较多,具有运输和支持等功能;(3)心肌、骨骼肌、平滑肌等属于肌肉组织,由肌细胞组成,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4)脑、脊髓和周围神经中有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构成,能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