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水泄露现场处置方案
- 格式:docx
- 大小:11.16 KB
- 文档页数:2
氨水泄漏的应急处置氨水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常用于制冷系统、水处理、药品制造等工业生产中。
然而,氨水泄漏可能会对周围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因此,正确的应急处置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为您介绍氨水泄漏的应急处置措施,以确保安全和保护环境。
一、事故现场的处理1. 立即采取措施阻止泄漏源:首先,要安全迅速地确定泄漏源,并立即向相关负责人报告,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在此过程中,应注意自己的安全,尽量避免直接接触泄漏的氨水。
2. 隔离事故现场:将事故现场隔离,避免他人进入,确保安全。
根据具体情况,可以设置警戒线或封锁道路,以减少对周围环境和人员的影响。
3. 启动事故应急预案:根据企业的事故应急预案,合理启动预定的应急措施,如疏散人员、启动事故报警系统、联系专业清洁团队等。
同时,向相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以便得到及时的支持和协助。
二、人员的防护措施1. 确保自身安全:在处理氨水泄漏事故时,个人的安全是首要考虑因素。
应穿戴好适当的防护设备,如防护服、口罩、手套和安全鞋等。
同时,应避免直接吸入氨气,以免对呼吸系统造成伤害。
2. 疏散人员:对于事故现场的人员,尤其是与泄漏源直接接触的人员,应立即疏散到安全区域,避免受伤。
在疏散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使用电器和明火等可能会引发火灾或爆炸的设备。
3. 提供急救措施:对于受伤的人员,应及时提供必要的急救措施。
如皮肤接触氨水后,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受伤部位;如吸入氨气,应立即脱离现场并接受医疗救治。
此外,对于可能中毒的人员,应尽快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三、泄漏源的控制和清理1. 控制泄漏源:在处理氨水泄漏事故时,首先要尽力控制泄漏源,避免泄漏继续扩散。
可以采用堵漏剂、气体柱和滚筒等方式,尽量减少氨气的扩散范围。
同时,要尽量保持泄漏源的稳定,避免引发更大的事故。
2. 进行泄漏清理:一旦泄漏源得到控制,就要立即对泄漏物进行清理工作。
在清理过程中,应充分利用防护设备,尽量避免直接接触氨水。
氨水泄漏的应急处置1、发生氨水泄漏、爆炸或人员伤害等情况,现场岗位人员应立即向上级领导汇报,报告的主要内容:人员中毒及氨水泄漏情况,发生的地点有无人员伤亡,设备有无损坏,救援物资人员需求等;并立即采取紧急措施,紧急停机排放管道压力,关闭压力容器所有进汽阀门、切断电源,以防事态扩大;2、现场岗位人员在报告事件的同时立即组织运行人员对泄漏点采取措施进行隔离。
及时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3、根据现场事故情况,相关领导应立即组织运行和维修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或熟悉现场的人员关闭输送氨水的管道阀门,切断事故源,对泄漏点采取措施进行隔离和抢修。
作业人员必须穿戴好防化服、橡胶手套、橡胶雨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用品,并使用专用器材和工具;4、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用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也可以用沙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后以少量加入大量水中,调节至中性,再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消防人员在上风口负责用喷雾水枪进行掩护、协助操作;5、切断氨泄漏点周边电源和取消任何有可能产生火花的作业,防止发生氨气火灾或爆炸事故;6、在泄漏无法控制时,拨打119、120向地方消防部门报警并请求支援,地方消防部门到场后,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立即将漏泄点、泄漏原因、泄漏情况、采取措施情况及周边建筑、人员情况向消防部门汇报,并配合消防部门开展抢险救灾工作;7、事故现场出现伤员时的急救(1)现场救援人员要本着时间就是生命,先救命后治伤,先救重后救轻的原则,对受伤人员实施现场急救措施,进行固定及心肺复苏等紧急处理;(2)现场自救和互救时不熟悉现场情况的人员不得盲目进入危险区域,救人前先确认自己的能力和现场情况是否能够满足对他人施救的需要;(3)如有人员灼伤时,快速将伤员撤离事故现场,面积较小的灼伤可用大量冷水冲洗至少30分钟,保护好灼伤创面,避免污染,有利于以后的院内治疗;(4)面积较大或程度较深的灼伤应以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并用干净的纱布敷盖患部简单包扎,尽快转送医院或拨打120;(5)如有因爆炸引起对人员造成的物体打击等伤害,立即将伤员撤离到安全地带,用干净纱布或衣物对伤口进行压迫止血和简单包扎,并密切观察伤员生命体征(呼吸、脉搏),然后紧急转送医院或拨打120;(6)如有在救援过程中发生中毒、窒息的人员,立即将伤者撤离到通风良好的安全地带,给予氧气吸入;如呼吸心跳骤停者立即给予胸外心脏按压或人工呼吸,直到病人清醒或医院、医疗组接手为止;(7)现场伤员如神志不清醒者,应就地仰面躺平,且确保气道通畅,并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背部,以判定伤员是否意识清醒,禁止摇动伤员头部,如果伤者神志不清,判断意识无,呼吸和心跳微弱时,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急救,并根据伤情迅速联系医疗部门救治,在医护人员到达之前不得延误或中断;(8)对昏迷较深的患者不应立足于就地抢救,而应尽快送往医院,但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人工呼吸绝不可停止;8、在消防水幕的掩护下,查找泄漏发生的部位及形态,寻找和抢救伤员;根据地形、风向、风速、事故设备内液氨量、泄漏程度、以及周边道路、重要设施、建筑情况和人员密集程度等,对泄漏影响范围进行评估,在专家的指导下设定危险区域、缓冲区域、疏散区域,实施必要的交通管制和交通疏导;9、经有关部门、专家对事故现场的安全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允许人员进入事故现场清理、维修设备、恢复生产等。
一、预案背景氨水作为一种常见的化学试剂,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养殖等行业。
然而,氨水泄漏事故一旦发生,会对环境、人员健康和财产造成严重危害。
为有效应对氨水泄漏事故,降低事故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减少事故伤亡;2. 降低氨水泄漏对环境的污染;3. 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4. 提高应急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氨水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的泄漏事故。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和调度应急处置工作。
成员包括:(1)总指挥:企业主要负责人;(2)副总指挥:企业分管安全、环保、生产等部门的负责人;(3)成员: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应急队伍负责人。
2. 应急队伍应急队伍负责现场应急处置工作,包括:(1)现场处置组:负责现场泄漏物质的隔离、转移、中和等;(2)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的救治;(3)环境监测组:负责现场环境监测,评估泄漏物质对环境的影响;(4)交通保障组:负责现场交通管制,确保应急救援车辆畅通;(5)物资保障组:负责应急救援物资的供应;(6)信息联络组:负责现场信息的收集、汇总和上报。
五、预案流程1. 事故报警(1)发现氨水泄漏事故后,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2)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现场处置(1)现场处置组立即对泄漏点进行隔离,设置警戒区域,防止无关人员进入;(2)对泄漏物质进行转移、中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3)对泄漏区域进行通风,降低氨水浓度;(4)对泄漏物质进行收集、处理,防止二次污染。
3. 伤员救治(1)医疗救护组对伤员进行现场救治,对危重伤员进行紧急转移;(2)对伤员进行心理疏导,减轻心理负担。
4. 环境监测(1)环境监测组对泄漏区域进行监测,评估泄漏物质对环境的影响;(2)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环境治理措施。
5. 交通保障(1)交通保障组对泄漏区域周边道路进行交通管制,确保应急救援车辆畅通;(2)对受影响的车辆进行疏导,确保道路畅通。
氨水应急预案引言概述:氨水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品,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农业领域。
然而,由于其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和毒性,一旦发生泄漏或事故,将对人员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制定一套完善的氨水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氨水应急预案的内容和措施。
一、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置1.1 快速切断氨水供应:当发生氨水泄漏事故时,第一步是迅速切断氨水供应,以防止泄漏继续扩大。
操作人员应熟悉氨水供应系统,并掌握切断氨水供应的紧急措施。
1.2 疏散人员:在发生氨水泄漏事故时,应立即启动疏散预案,将人员迅速撤离到安全区域。
同时,为了避免二次伤害,应将周围区域进行封锁,防止其他人员靠近事故现场。
1.3 使用适当的防护装备:处理氨水泄漏事故的人员应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包括防护服、面罩、手套等。
这些装备可以有效地保护人员免受氨水的腐蚀和毒性。
二、事故现场的处理措施2.1 封堵泄漏源:一旦氨水泄漏,必须迅速采取措施封堵泄漏源,以减少泄漏量和扩散范围。
可以使用合适的堵漏剂或物理封堵方法,如堵住泄漏管道或容器的出口。
2.2 中和处理:氨水泄漏后,应立即进行中和处理,以降低其腐蚀性和毒性。
可以使用中和剂将氨水中和为中性或弱酸性,减少对环境和人员的危害。
2.3 清理和处理废物:在事故现场清理过程中,应注意收集和处理泄漏的氨水和中和剂,以防止二次污染。
废物应按照相关法规和规定进行妥善处理,以确保环境的安全。
三、事故后的善后工作3.1 事故调查和分析:事故发生后,必须进行详细的事故调查和分析,找出事故的原因和责任。
通过分析事故原因,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3.2 事故报告和通知:事故发生后,应及时向相关部门和当地政府报告,并通知相关单位和人员。
报告和通知的内容应包括事故的情况、处理过程和善后措施等,以便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
3.3 事故经验总结和培训:事故发生后,应对事故进行经验总结,并将总结的经验应用于培训和教育中。
一、目的为及时控制和消除氨水泄露事故的危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依据《公司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公司突发环境污染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范围内氨水储存、输送、使用等环节发生氨水泄露事故时的应急处理。
三、事故应急处理人员及职责1. 现场指挥人员:当班工长职责:(1)指挥或协助本车间应急处理人员按处置程序进行应急处理,视事故类别指挥操作人员开、关相关阀门,停止运转设备、切断气源、适量放空,确保本工段不超压。
(2)迅速指派人员向当班调度报告情况。
(3)视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按下全厂紧急停车按钮。
(4)指挥员工迅速检查阀门,紧急处理完毕后,清理现场,清点人数,到安全地方待命。
(5)组织人员对被困人员和伤者进行抢救。
(6)组织人员针对某种火灾进行正确有效的扑救。
2. 当班操作工职责:(1)绝对服从当班工长指挥,不得慌乱、无组织地盲目逃离现场。
(2)正确判断事故发生的原因,迅速进行正确处理,消除事故。
3. 当班维修工和其他人员职责:绝对服从指挥人员的统一指挥,积极协助扑救火灾,抢救被困人员和伤员。
四、报告程序操作人员→当班工长→当班调度→相关车间→厂部→相关职能部门→厂部应急领导小组五、事故应急处理措施1. 事故发生时,立即切断泄漏源,停止设备运转,关闭相关阀门。
2. 设置警示标志,提醒周围人员注意安全。
3. 疏散事故现场周围人员,确保安全距离。
4. 对泄漏的氨水进行围堵、收集,避免扩散。
5. 派遣专业人员穿戴防护装备进行泄漏源处理。
6. 对受氨水污染的区域进行清洗、消毒。
7. 如有人员中毒、受伤,立即进行救治,并拨打急救电话。
8. 事故处理完毕后,对现场进行检测,确保安全。
六、日常预防措施1. 车间加强业务知识培训和安全教育,提高员工操作水平和安全意识。
2. 加大巡检力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汇报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力争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下。
3. 坚守岗位,不脱岗,不串岗。
氨水泄漏的应急处置
1. 发现泄漏后,立即通知相关人员。
包括安全管理员,环保部
门等。
2. 周围人员立即撤离事故现场,确保人员安全。
如果需要进行
疏散,应根据气象条件和人口密度,制定安全逃生方案,指导人员
撤离。
3. 关闭氨水泄漏的阀门或开关,并立即切断电源。
4. 穿戴好相应的防护装备,应急工作人员检查泄漏区域,评估
泄露物质的性质、量和扩散范围。
5. 如果泄漏量较小,应采取吸附剂、沙子等方法将氨水泄漏物
进行覆盖,利用吸附剂将其吸收,最后用合适的工具进行妥善处理。
6. 如果泄漏量较大,应采用喷淋降温或将氨水泄漏物喷洒清洗、远离人员密集区域,设置警示标志,防止意外接触。
7. 若泄漏物质的扩散已经影响到周围环境,有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应通知环保部门进行应急处置。
8. 事故现场得到控制后,进行再生处理,将氨水泄漏的污染物
清理干净,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废物处理。
9. 在事故调查中,必须确定事故原因,并提出相应的纠正和改
进措施,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10. 急救措施:如果有人员中毒,应迅速用清水冲洗眼睛及皮肤,将中毒者送往医院治疗。
如果中毒情况特别严重,采取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
11. 向相关管理部门及社会公众及时、准确地通报事故情况,以便于公众了解事故危害和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氨水泄露应急预案发生泄漏或泄漏火灾事故时应同时进行以下处置: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抢险救援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一、报警。
通知管理、维修、应急抢险等相关人员到场处置。
向公司调度室汇报,发生人员伤亡时,拨打120向医务等部门请求支援。
二、现场操作值班长或熟悉现场的人员联系关闭进入氨水槽的管道阀门,切断事故源。
用水稀释、吸收泄漏的氨气。
消防人员在上风向负责用开花或喷雾水枪掩护、协助操作。
关阀人员防护用品必须穿戴齐全。
停运事故现场周边电气设备电源,避免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稳定燃烧的气体。
喷水冷却设备,如有可能,将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三、现场救援,抢救伤员、设定区域、疏散人员。
1、救援小组:穿好全封闭防化服,戴上氧气呼吸器,在消防水幕的掩护下,查找泄漏发生的部位及形态,寻找和抢救伤员。
2、疏散小组:根据地形、风向、风速、事故设备内液氨量、泄漏程度、以及周边道路、重要设施、建筑情况和人员密集程度等,对泄漏影响范围进行评估,在专家的指导下设定危险区域、缓冲区域、疏散区域,实施必要的交通管制和交通疏导。
3、堵漏1)实施堵漏人员必须经过专门训练,并配备专门的堵漏器材和工具,作业时必须严格执行防火、防静电、防中毒等安全技术要求。
2)工作时佩戴防毒面具、空气呼吸器、穿全密封阻燃防化服。
堵较大泄漏时,应穿棉衣裤,外穿防化服,在处理液态氨泄漏时佩戴防冻伤防护用品。
3)无防护用品时,可以用湿毛巾捂住鼻嘴,向上风方向转移。
4)根据现场情况确定堵漏方案。
如现场情况变化,应重新制定方案,不得随意蛮干。
根据救援小组现场侦察获得的信息,会同专家组确定堵漏方案。
如果设备有爆炸危险须迅速撤离。
四、伤病员的处理医护职员及相关职员负责事故现场接触人群的检伤分类,分类类别为:表症呼吸停止;重度中毒;轻度中毒;重伤;重伤等。
1、对表症呼吸停止者,事故现场给予吸氧、人工呼吸及心脏挤压术,并立即由120急救转送医院;重度中毒、重伤者现场作简易清洗,并立即由120急救转送医院。
热电车间氨水泄漏岗位现场处置方案氨水泄漏现场处置方案1事故风险分析1.1危险性分析1.1.1介质特性:有强烈刺激性氨味,有毒。
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
氨溶于水大部分形成一水合氨,是氨水的主要成分(氨水是混合物),易挥发逸出氨气,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能与乙醇混溶。
呈弱碱性,能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与硫磺或其他强酸反应时放出热,与挥发性酸放在近处能形成烟雾。
1.1.2危险特性:不燃、不爆。
易分解放出氨气,温度越高,分解速度越快,可形成爆炸性气氛。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氨水具有挥发性和不稳定性,具有碱通性,易分解放出氨气,温度越高,分解速度越快,可形成爆炸性气氛。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稳定性:不稳定;禁忌物:酸类;1.1.3健康危害溢出的氨气吸入后对鼻、喉和肺有刺激性引起咳嗽、气短和哮喘等;可因喉头水肿而窒息死亡;可发生肺水肿,引起死亡。
氨水溅入眼内,如不采取急救措施,可造成角膜溃疡、穿孔,并进一步引起眼内炎症,最终导致眼球萎缩而失明。
皮肤接触可致灼伤。
反复低浓度接触,可引起支气管炎。
皮肤反复接触,可致皮炎,表现为皮肤干燥、痒、发红。
由于呈碱性,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对鱼类和哺乳动物应给予特别注意。
低浓度的氨气对粘膜有刺激作用。
高浓度的氨气可引起组织溶解性坏死、皮肤及上呼吸道粘膜化学性炎症及烧伤、肺充血、肺水肿及出血等。
1.1.4中毒症状轻度中毒:眼、口有辛辣感,流涕、咳嗽,声音嘶哑、吐咽困难,头昏、头痛,眼结膜充血、水肿,口唇和口腔、眼部充血,胸闷和胸骨区疼痛等。
重度中毒:吸入高浓度的氨时,可引起喉头水肿、喉痉挛,发生窒息。
外露皮肤可出现II度化学灼伤,眼脸、口唇、鼻腔、咽部及喉头水肿,粘膜糜烂、可能出现溃疡。
2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应用2%的硼酸液或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要特别注意清洗腋窝、会阴等潮湿部位,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脸,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氨水泄露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 事故风险分析1.1 事故类型公司现有氨水储罐3个,储存氨水50T,对水泥生产线进行脱销处理。
1.2 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3条生产线都配备了用于脱硝处理的氨水房。
1.3影响范围及危害程度氨水储罐泄露事故,会产生的有毒气体严重污染空气、造成人员中毒、窒息等人身伤亡事故。
2 应急组织和职责2.1应急救援小组组长:熟料车间主任或值班长成员:事发单位班长、现场作业人员、安全员、事发单位在岗员工2.2应急救援小组职责2.2.1组长的职责:全面指挥储油罐火灾爆炸的现场处置工作。
2.2.2班长职责:汇报部门领导,值班长、组织现场人员进行先期处置。
2.2.3现场作业人员职责:发生事故后,及时汇报班长或值班长,将受伤人员转移至安全区域,做好受伤人员的先期急救处置工作。
2.2.4安全员职责:接到通知后迅速赶赴事故现场进行急救处理,并监督安全措施落实和人员到位情况。
2.2.5值班长职责:接到通知后迅速赶赴事故现场进行现场急救、人员调配和汇报协调工作。
2.2.6事发单位在岗员工:部门在岗人员在接到通知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应急救援3 应急处理3.1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3.1.1最早发现火情者应立即向值班长报告,值班长迅速报告应急指挥部,急指挥部启动本方案;报告的主要内容:事故情况、有无人员伤亡、已采取措施、救灾物资人员需求等。
3.1.2救援小组成员到达事故现场后,根据事故状态及危害程度做出相应的应急决定,指挥疏散现场无关人员,各应急救援队立即开展救援。
3.1.3事故扩大无法有效控制时,迅速报告公司应急救援总指挥部,启动上一级应急预案进行处置,并可以根据总指挥部指示拨打119请求市消防队支援。
报警内容:单位名称、地址、着火物质、火势大小、着火范围;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和姓名告诉对方,以便联系;同时还要注意听清对方提出的问题,以便正确回答;打完电话后,要立即派人到路口等候消防车,以便引导消防车迅速赶到火灾现场3.2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3.2.1 隔离、疏散3.2.1.1 事故发生后,应根据油品泄漏扩散的情况或火焰热辐射所涉及到的范围建立警戒区。
氨水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确定泄漏情况:首先,应在第一时间确定氨水泄漏的具体情况,包括泄漏源的位置、泄漏量和泄漏速度等。
同时,要评估泄漏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程度,以及可能引发的火灾、爆炸等次生灾害的风险。
2.疏散人员和封锁区域:如果泄漏威胁到人员安全,应立即疏散人员到安全区域,并在泄漏源附近设置警戒线,封锁危险区域,确保周围居民和其他人员的安全。
3.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在处置氨水泄漏事故时,操作人员必须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呼吸防护面具、护目镜、防护服、防化手套和防化靴等。
这些装备能够有效保护操作人员免受氨水的直接接触。
4.采取控制措施:针对氨水泄漏,需要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以防止泄漏进一步扩散。
例如,可以使用吸收剂或干燥剂吸收泄漏物质,或者在泄漏源周围设置堤坝,以阻止泄漏的蔓延。
此外,还可以利用风向预测和喷雾降温等手段控制氨水蒸气的扩散。
5.处理泄漏物质:一旦成功控制泄漏,下一步是进行泄漏物质的处理。
如果泄漏物质尚未稀释到环境可接受范围内,可以选择将其转运到安全的储存容器中。
而如果泄漏物质已进入地下水或其他水体中,需要立即采取应急措施,避免进一步污染水源。
6.清洁与修复:事故现场应进行彻底清洁和修复。
将泄漏物质和吸收剂等完全清理,并对泄漏源所在的容器和设备进行检修或更换。
此外,如果事故造成了土壤或水源的污染,还需要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修复和恢复。
7.安全检查和复查:在处理氨水泄漏事故后,需要进行安全检查和复查,确保事故已得到有效处理,并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此外,还需要对事故的原因和处理过程进行彻底的调查与分析,以便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以上是一份针对氨水泄漏事故现场的处置方案,但由于每个具体的事故情况可能各不相同,因此,在实际处置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在处理化学事故时,必须高度重视安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确保事故对人员和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氨水泄漏专项应急处理预案》(实施范本)一、总则1、编制目的为了规范企业水泥烟气脱硝系统突发氨水泄露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维护全体员工的生命安全。
2、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____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3、适用范围烟气脱硝项目现场及生产车间。
二、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1、氨水卸车、使用过程中阀门、管道发生氨水泄漏,造成人员中毒和窒息事故;2、氨罐贮存过程中因罐体可能开裂发生泄漏,造成中毒等事故。
三、组织机构1、应急救援指挥机构为了便于指挥、协调各部门和全体人员在应急反应过程中的行动,公司成立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全公司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指挥。
2总指挥:总经理副总指挥:副总经理和总经理助理成员:安全环保部和各部门负责人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设在安全环保部办公室,发生重大危害事故时,若总指挥不在公司时,由副指挥任总指挥;若总指挥和副总指挥都不在公司时,由安全环保部负责人为临时总指挥,全权负责应急救援工作。
指挥部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____组织机构及职责2.1为了便于指挥、协调各部门和人员的应急处置行动,公司成立压力容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
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设在调度室,发生事故时,若总指挥不在公司,由副总指挥任总指挥;若副总指挥不在公司时,则按排名顺序授权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行政人事处处长、安全环保处处长为临时总指挥,全权负责应急救援工作。
总指挥:生产副总;副总指挥: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行政人事处处长、安全环保处处长成员:安全环保处副处长、车间负责人、车间主管总指挥职责:组织指挥专项应急救援工作;负责应急救援组与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保持有效沟通;负责在本部门范围内紧急调用抢险救援物资副总指挥职责。
协助总指挥处理应急救援的具体工作;负责对对事故现场及道路进行警戒,保障抢险救援工作正常开展。
氨泄漏应急处置措施近年来,氨泄漏事故在国内时有发生,做好氨泄漏应急措施尤重要。
下面就由店铺为大家推荐氨泄漏应急处置措施的范文,欢迎阅读。
氨泄漏应急处置措施篇1(1)少量泄漏。
撤退区域内所有人员。
防止吸入蒸气,防止接触液体或气体。
处置人员应使用呼吸器。
禁止进入氨气可能汇集的局限空间,并加强通风。
只能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堵漏。
泄漏的容器应转移到安全地带,并且仅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才能打开阀门泄压。
可用砂土、蛭石等惰性吸收材料收集和吸附泄漏物。
收集的泄漏物应放在贴有相应标签的密闭容器中,以便废弃处理。
(2)大量泄漏。
疏散场所内所有未防护人员,并向上风向转移。
泄漏处置人员应穿上全封闭重型防化服,佩戴好空气呼吸器,在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后,用喷雾水流对泄漏区域进行稀释。
通过水枪的稀释,使现场的氨气渐渐散去,利用无火花工具对泄漏点进行封堵。
向当地政府和“119”及当地环保部门、公安交警部门报警,报警内容应包括事故单位;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化学品名称和泄漏量、危险程度;有无人员伤亡以及报警人姓名、电话。
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的液氨,防止泄漏物进入阴沟和排水道,增强通风。
场所内禁止吸烟和明火。
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要堵漏或翻转泄漏的容器以避免液氨漏出。
要喷雾状水,以抑制蒸气或改变蒸气云的流向,但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的液氨或泄漏源。
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
禁止进入氨气可能汇集的受限空间。
清洗以后,在储存和再使用前要将所有的保护性服装和设备洗消。
氨泄漏应急处置措施篇2一、发生少量泄漏撤退区域内所有人员。
防止吸入蒸气,防止接触液体或气体。
处置人员应使用呼吸器。
禁止进入氨气可能汇集的局限空间,并加强通风。
只能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堵漏。
泄漏的容器应转移到安全地带,并且仅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才能打开阀门泄压。
可用砂土、蛭石等惰性吸收材料收集和吸附泄漏物。
收集的泄漏物应放在贴有相应标签的密闭容器中,以便废弃处理。
二、发生大量泄漏疏散场所内所有未防护人员,并向上风向转移。
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氨水泄漏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降低事故对环境的影响,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单位所有涉及氨水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的氨水泄漏事故。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2.1 组织机构成立氨水泄漏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氨水泄漏事故的应急管理工作。
2.2 指挥部组成应急指挥部由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总指挥,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担任副总指挥,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3 职责分工(1)总指挥:负责全面指挥、协调和决策,确保事故得到及时、有效处理。
(2)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开展工作,负责现场指挥、协调和决策。
(3)各成员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在事故应急过程中的职责履行,确保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应急工作顺利开展。
三、应急响应3.1 事故报告发现氨水泄漏事故时,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泄漏物质、泄漏量、事故原因、人员伤亡情况等。
3.2 事故预警应急指挥部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向相关部门发布事故预警。
3.3 事故处置(1)现场处置:应急指挥部组织相关人员迅速到达现场,采取以下措施:①立即关闭泄漏点附近设备阀门,切断泄漏源;②设置警戒区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③组织人员穿戴防护装备,进行泄漏物质的收集、清理和中和;④对泄漏物质进行安全处理,防止环境污染。
(2)人员疏散:根据事故现场情况,组织人员迅速撤离至安全区域,确保人员安全。
(3)医疗救护: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并协助医疗机构进行后续治疗。
3.4 事故信息发布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发展情况,及时向相关部门、社会公众发布事故信息。
四、应急保障4.1 人员保障(1)应急指挥部成员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应熟悉预案内容,提高应急处置能力;(2)加强应急队伍培训,提高应急队伍的实战能力。
氨水泄漏现场处置方案1. 确定泄漏源在开始处理之前,必须先确定泄漏源的位置和规模。
这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确保自身安全。
在接近泄漏源之前,必须要戴上防护口罩、手套和护目镜等防护设备。
•观察氨水泄漏的颜色和气味。
氨水一般呈现出淡蓝色,并且具有强烈的刺鼻气味。
•知道氨水的泄漏来源。
氨水泄漏可能来自于管道、容器或设备。
•尽可能远离泄漏源。
在确定到泄漏源的位置之前,应该尽可能远离泄漏源,以免受到氨水的危害。
2. 紧急处理措施氨水泄漏是一种十分危险的情况,需要紧急处理措施。
以下措施可以帮助应对氨水泄漏:•立即通知安全负责人。
当发生氨水泄漏时,立即通知安全负责人,并向属地环保部门报告。
•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置。
不同单位和区域应该制定不同的应急预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置。
•将泄漏源隔离。
尽量防止泄漏的扩散,可以使用沙土、湿布、泥土等方法对泄漏源进行覆盖和封堵。
•清除泄漏物。
尽可能将泄漏物清除干净,可以使用专业的氨水吸收剂或者其他化学品进行处理。
3. 危险提示在处理氨水泄漏时,必须时刻注意危险提示。
以下行为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事故:•不要直接触摸氨水。
氨水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直接接触皮肤,可能会导致灼伤或者化学烧伤。
•不要吸入氨水。
氨水具有刺激性气味,如果长时间吸入,可能会导致喉咙肿胀、呼吸困难等症状。
•不要随意处理氨水。
氨水具有一定的毒性,随意处理可能会引起火灾、爆炸等严重后果。
4. 现场清理在完成初步现场处置后,还需要对现场进行彻底的清理工作。
以下工作可以帮助完成现场清理:•使用清洁剂进行清洁。
通过使用清洁剂对泄漏区域进行清洁,可以有效去除氨水的刺鼻气味。
•做到全面彻底。
不仅对泄漏物表面进行清理,还要对泄漏物的周围地面、设备等都进行彻底清洁。
•定期检查。
在清理完成后,应该定期检查,以确认是否已经完全清理干净。
5. 总结在如今的化学工业领域中,氨水泄漏的事件时有发生。
为了更好地掌握应急处置技能,必须要熟悉化学物质的本质、特性和相应的危害。
《氨水泄漏专项应急处理预案》范文1、演练预备会:____月____日____点30分在中控会议室,参演人员全部参加。
演练场景2、运行方式:2#窑运行,氨区a、b罐分别存储____吨,b罐备用,由a罐向2#窑供氨。
3、情景设置。
氨区a罐出口阀门门芯漏氨,在隔离过程中漏点突然扩大,人员无法隔离,在撤离过程中有一人晕倒在氨罐围堰外,按营救伤员—警戒疏散—现场倒罐—隔离冲洗—检修设备、警戒解除的顺序进行演练。
4、演练步骤演练时间演练内容演练实施过程____月____日上午9:00协调会议在会议室召开应急演练协调会,各参加部门对相关事宜、分工进行讨论,方案定稿____月____日上午9:30预备会议召开应急演练预备会议,主持人刘总。
演练领导小组听取演练准备及布置计划,进一步布置和说明演练方案月日准备阶段09:30∣09:40演练准备1、事先指定好救护车辆和救护人员;并提前通知熟料车间主任演习事宜,安排好监护人员,防止引发混乱。
2、技术部成立氨区设备泄漏抢修组,组长和组员明确到人,准备个人安全防护用品、准备充足的工具,编制现场抢修方案。
3、安全环保部成立应急演练操作组,按照假想故障点编写操作票,并准备创伤急救用的包扎物品、清洗用____%硼酸药水放置到现场,准备个人防护用品和操作用工具。
4、保卫部成立疏散组,根据风向设置疏散人员集结地点。
同时,成立警戒组,准备警戒用绳,实施现场警戒。
5、演练人员做好进入事故现场侦察的准备工作,熟料车间准备演练器材(微正压呼吸器、防化服、防毒面具、担架、水带、消防栓扳手等)和装备。
6、宣传报道组准备好摄像器材,提前进入演练现场。
7、成立救援现场指挥部,指挥部设在上风头合适的位置。
演练时间演练内容演练实施过程8、各小组向指挥部汇报准备情况“救援总指挥,各小组准备完毕”后,总指挥下达“原地待命”。
实施阶段09:50∣09:55报警接警出警程序1、假设运行人员在巡视过程中,发现氨区a罐出口阀门门芯漏氨。
氨水应急池现场处置方案一、背景氨水是一种常用的清洗剂和消毒剂,但在运输、存储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泄漏事故,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威胁。
特别是在氨水储存设施出现泄漏时,需要采取应急措施进行及时处置,保障人身安全和环境安全。
二、应急处置1. 停电切断电源发生氨水泄漏时,应第一时间切断泄漏源周围的所有电源,以避免火花或静电引发爆炸。
2. 避免直接接触和吸入在进行氨水泄漏现场处置时,应佩戴防护服、眼罩、口罩等防护装备,以避免直接接触和吸入氨水。
3. 利用清洁剂或稀酸中和当氨水泄漏量不大时,可以利用清洁剂或稀酸进行中和,遵循先弱后强的原则,先使用浓度较低的中和剂进行中和,逐渐增加中和剂浓度,直到完全中和。
4. 利用氨水应急池进行暂存和处理当氨水泄漏量较大时,可以利用氨水应急池进行暂存和处理,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迅速设置氨水应急池:在泄漏源附近迅速搭建氨水应急池,选用地势较高的地方进行搭建,以避免泄漏物流入水源、下水道等敏感地区。
(2)调整氨水流向:指定专人对泄漏源进行封堵和调整,尽量减少泄漏量,将氨水调整为向应急池处流动。
(3)启动应急池泵站:启动氨水应急池泵站,将泄漏的氨水通过管道输送到应急池中。
(4)中和处理:利用中和剂中和氨水,并按要求进行处置,以保障环境安全。
5. 报告有关部门在处理完氨水泄漏事故后,应立即向环境保护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等有关部门进行报告,并汇报应急处置情况和处理结果,接受相关部门监督和调查。
三、应急处理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氨水泄漏事故处置是一项危险的工作,人身安全是首要考虑问题,应注意保护个人安全和生命安全。
2. 操作熟悉、快速在发生氨水泄漏事故时,处置人员应当操作熟悉、迅速,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将氨水泄漏事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3. 善用处置工具和器材在氨水泄漏现场处置中,处置人员应善用现场的处置器材和工具,合理分配工作任务,协同作战,以提高处置效率。
4. 获取及时信息处置人员在处理氨水泄漏事故时,需要及时获取有关氨水泄漏事故的信息,根据信息科学合理地制定处置方案。
氨水泄漏事故及处置措施概述氨水泄漏事故是指氨水在工业或实验室中意外泄漏造成的突发事件。
由于氨水具有刺激性气味和有害性质,泄漏事故可能对人员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及时有效地处置氨水泄漏事故至关重要。
处置措施以下是对氨水泄漏事故的常见处置措施:1. 首先,确保人员安全。
任何人发现氨水泄漏时都应立即远离泄漏区域,并向其他人员发出警报。
呼叫急救人员和紧急救援团队,并在安全的位置等待指示。
2. 隔离泄漏区域。
使用合适的防护装备(如防毒面具、化学防护服等)进入泄漏区域,确保没有其他人员进入该区域。
尽量封闭泄漏源,防止氨水进一步泄漏。
3. 风向评估。
确定氨水泄漏物质的风向,以避免毒性气体扩散到人员密集区域。
根据风向选择安全的撤离路径,并确保人员远离可能受到毒性气体影响的地方。
4. 接触伤害处理。
对于接触到氨水的人员,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受影响的皮肤部位,确保彻底清除氨水。
如有需要,立即就医。
5. 泄漏物处理。
使用合适的吸附剂(如干燥沙子或氨水专用吸附材料)吸附和收集泄漏的氨水。
将收集的氨水严格按照当地法规进行处理或交由专业机构处理。
6. 通风处理。
确保泄漏区域得到良好的通风,以防止氨水蒸气在空气中堆积。
如果环境允许,使用通风设备加速氨气的扩散和稀释。
7. 后续处置和修复。
一旦泄漏事件得到控制,应进行事故调查,找出泄漏的原因,并采取适当的措施预防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修复泄漏源,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总结氨水泄漏事故是一种潜在的危险情况,但通过采取正确的处置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和环境的受到伤害的风险。
在处理氨水泄漏事故时,必须始终确保人员安全,并遵循适当的处置程序。
及时的反应和有效的应对能力对于处理氨水泄漏事故至关重要。
氨水泄露现场处置方案
一、背景介绍
氨水是一种常用的化学物质,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环境卫生等领域。
但是,如果氨水泄露,可能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因此必须采取正确的处置措施。
二、现场处置方案
2.1 确认泄露范围
在氨水泄露时,应尽快确定泄露范围,并避免人员进入泄露区域。
如果泄露范
围过大,应立即报警,并通知相关部门前来协助处理。
2.2 采取控制措施
如果泄露范围较小,可以适当采取控制措施,如向泄漏物周围洒上干燥剂或试
图将泄漏物收集在容器中等。
但是在使用任何控制措施之前,应确保人员的安全。
2.3 疏散人员
氨水泄露是一种危险事件,可能会对人员造成危害。
因此,应立即疏散附近的
人员,并将其移离危险区域。
2.4 通风消除
在泄漏控制和人员疏散之后,应尽快进行通风消除。
消除氨水污染的最佳方法
是使用专业的抽风设备。
但是,如果没有专业设备,可以采取开窗通风等简单措施来加速污染物的消除。
2.5 泄漏物处理
泄漏物处理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处理时注意安全,佩戴个人防护装置,避免接
触泄漏物。
处理方法包括:
1.使用稀酸稀碱中和法,在加液-搅拌的过程中逐步加入酸碱稀溶液,
在pH值达到6-9的范围内,将氨水中和
2.使用活性炭处理法将氨水吸附
3.将溶液先行蒸发到10,15倍,再与活性炭相同量混合吸附,处理后
形成干颗粒,渣饼直接放入污染处理装置,进行高温烧脱。
2.6 安全检查
在处理完泄露物的过程后,应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没有任何安全隐患。
任何隐患都应及时解决。
三、氨水泄漏时的注意事项
在氨水泄漏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坚守岗位,不要离开现场;
•停止一切火源和电器设备,以免产生火灾或爆炸;
•保持沉着冷静,确保自己不受伤害;
•不要用水直接冲洗泄漏物,以免污染更广范围;
•携带必要的防护装备,如防毒面具、耐酸碱服等。
四、结论
在氨水泄露时,及时、正确地处置非常重要。
通过学习并遵守本文提到的氨水泄漏现场处置方案和注意事项,可以更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并保障人员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