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蚕学复习
- 格式:docx
- 大小:43.55 KB
- 文档页数:7
三年级养蚕知识点总结一、蚕的生活习性蚕是一种昆虫,可以生活在槐树、桑树等植物上。
蚕的生活习性主要是以桑树的叶子为食,经过蜕变,最终成为蚕蛹,再经过一段时间,变成蛾。
二、蚕的生长发育过程1. 产卵期:蚕的产卵期一般为5-7天,雌蚕每次可产200-500枚卵。
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经过7-10天,蚕卵就会孵化。
2. 幼虫期:蚕幼虫主要以桑叶为食,经过4-6次蜕皮,大约在30-40天后,蚕幼虫体长咸130-150毫米,重约2克。
此时的蚕体色呈浅黄色,体壮,活泼。
3. 蛹化期:蚕幼虫在食物充足的条件下,大约在幼虫期结束时,就会停止进食,通过抽丝结茧,进入蛹化期。
蚕蛹期一般为10-20天。
4. 羽化期:蚕蛹经过一段时间的蛹化后,就会羽化成蛾,而蛾的寿命一般为5-7天,这个时候雄蚕和雌蚕会进行交配,然后雌蚕产卵。
以上就是蚕的生长发育过程,需要注意的是,蚕的生长发育受养殖条件、饲料食品以及疾病虫害的影响很大,所以在养蚕过程中,需要对这些方面有所了解和掌握。
三、蚕的养殖技术1. 繁殖蚕种:蚕种是养蚕的基础,繁殖出的蚕种种质要好,产量要高,抗病能力要强。
通常可以到正规的养蚕基地或者专业的种养殖场购买。
2. 给蚕喂食:蚕幼虫的主要食物是桑叶,要选择新鲜的桑叶给蚕幼虫喂食,每天要定时给蚕换新的桑叶,保持其新鲜度。
3. 控制养殖密度:在养蚕过程中,要控制蚕的养殖密度,保持蚕的生长环境的通风透气,温度适宜。
4. 预防疾病害虫:养蚕过程中,要定期给蚕虫进行消毒,预防疾病害虫的侵害,以保证蚕的生长健康。
以上就是蚕的养殖技术,养蚕过程需要综合考虑许多方面,通过技术的积累和不断地实践,才能掌握养蚕的技巧,使养蚕的收益最大化。
四、蚕丝的加工利用蚕丝是蚕蛹吐丝后形成的茧丝,它是制造丝绸的原料。
蚕丝的加工利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茧的采集:在蚕蛹羽化后,就要及时采集蚕茧。
2. 茧丝取丝:取出蚕茧后,进行脱丝加工,将茧丝取出。
3. 织造:将取出的蚕丝进行织造,制成丝绸织品。
养蚕练习题一、选择题1. 养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A. 蚕丝B. 蚕卵C. 蚕粪D. 蚕蛾A. 桑叶B. 柳叶C. 枫叶D. 桃叶3. 蚕宝宝在哪个阶段会吐丝结茧?A. 蚕卵期B. 幼虫期C. 茧期D. 蛾期A. 蚕卵B. 蚕幼虫C. 蚕蛹D. 蚕蛾5. 养蚕过程中,适宜的湿度是多少?A. 30%40%B. 40%50%C. 50%60%D. 60%70%二、填空题1. 蚕的完全变态发育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阶段。
2. 蚕宝宝在______期会进行蜕皮。
3. 蚕丝的主要成分是______。
4. 为了保证蚕宝宝健康成长,需要定期进行______和______。
5. 在养蚕过程中,温度控制在______℃左右为宜。
三、判断题1. 蚕宝宝在幼虫期不需要进食。
()2. 蚕丝可以用来制作丝绸、服饰等产品。
()3. 养蚕过程中,蚕室温度越高越好。
()4. 蚕蛾是蚕的一个发育阶段。
()5. 蚕宝宝在结茧过程中会停止进食。
()四、简答题1. 简述蚕的完全变态发育过程。
2. 养蚕过程中,如何预防病虫害?3. 为什么要给蚕宝宝提供新鲜、干净的桑叶?4. 蚕丝的生产对环境有哪些影响?5. 请列举三种与蚕相关的文化习俗。
五、匹配题请将下列蚕的发育阶段与相应的描述进行匹配:A. 蚕卵B. 蚕幼虫C. 茧期D. 蚕蛾1. 需要大量进食桑叶的阶段2. 开始吐丝结茧的阶段3. 从茧中羽化出来的阶段4. 蚕生命的起始阶段六、名词解释1. 蚕蜕皮2. 茧丝3. 蚕蛹4. 蚕蛾羽化5. 桑叶选摘标准七、计算题1. 如果一个蚕宝宝从孵化到结茧需要25天,每天喂食4次,每次喂食需要10片桑叶,请计算在整个发育过程中,一只蚕宝宝大约需要多少片桑叶。
2. 一个养蚕户有1000只蚕宝宝,每天需要喂食3次,每次喂食每只蚕宝宝需要5片桑叶。
请计算这个养蚕户每天需要准备多少片桑叶。
八、案例分析题1. 蚕宝宝生长缓慢,体色发黄。
第二单元养蚕复习题一、填空题1、(春天)是养蚕的季节,我们为蚕准备的桑叶要(新鲜、干燥),没有桑叶可临时用(莴笋叶)替代。
2、蚕是由(蚕卵)孵化出来的,孵化蚕卵要适宜(温度)与(湿度),蚕卵由(淡黄色)变为(紫黑色)。
3、蚕卵孵化时间约为(10)天,前(8)天采用自然光线,打开门窗换气,最后(2)天要把蚕卵用干净的黑布包上,进行黑暗保护,直至蚁蚕孵化出来。
4、蚕宝宝出生后就要(吃东西)了,蚕宝宝吃东西的地方叫(口器),刚出生的蚕宝宝是(紫黑色)的,长得像蚂蚁因此叫(蚁蚕),蚁蚕吃的桑叶要切成(碎片)或(条),不仅要保持蚕宝宝“房间”的(清洁)还要将蚕宝宝放在(温暖、通风)的地方,养蚕的地方不能喷洒(杀虫剂)。
5、蚕一生要蜕皮(4)次,普通是每隔(7)天蜕一次皮。
每蜕一次皮蚕龄增加(1)。
6、蚕宝宝身体分为(头部)、(胸部)、(腹部)三部分。
胸部分为(3)节,每节长有(1)对(胸足);腹部分为(10)节,(3、4、5、6)节分别长有(1)对(腹足),第(10)节长有(1)对(尾足),第(8)节长有(尾角);蚕宝宝每节上面的黑点是(气孔)。
7、蚕宝宝的身体由紫黑色(逐步变淡)最后变为(青白色),蚕宝宝长到(一定程度)后就不再(吃食物)了,停止吃食后,蚕就要开始(吐丝结茧)了,蚕茧的颜色普通有(白色)、(黄色)和(粉红色)。
8、蚕结茧后里面有(蚕蛹),蚕茧中钻出来的小虫子叫(蚕蛾),它是由(蚕蛹)变成的。
9、蚕蛾从蚕茧里出来就开始(交配),蚕卵是由(雌蚕)产出来的。
10、蚕的一生要经历(卵)(蚕宝宝)(蛹)(蚕蛾)四个阶段,几个阶段的形态变化,人们常把它称为(变态)。
二、判断题1、浅灰色的蚕卵阐明蚕即将出生,白色的蚕卵阐明蚕已经跑出来了。
()2、对没有孵化出来的卵应继续进行黑暗保护。
()3、一种蚕茧里面只有一种蛹。
()4、蚕蛾全身披着白色的鳞片。
()5、蚕在孵化后两周内,长得很快,颜色越来越白。
()6、蚕只吃桑叶。
第二单元养蚕5 .蚕出生了1.世界上最早养蚕的国家是中国。
2.蚕卵是扁扁的,似圆形,中心处一般是凹下去的,长约1毫米。
刚产下的蚕卵是淡黄或黄色,即将孵化的蚕卵是紫黑或灰绿色。
3.蚕卵是有生命的。
4.孵化蚕卵的方法:孵化蚕卵时,要先在蚕卵上喷洒少量水,再把蚕卵放到孵化盒里。
孵化盒应干净、无异味。
孵化时要防雨淋、防日晒和高温,切忌接触有毒物质。
温度控制在25c左右, 并保持一定的湿度。
5.刚从卵中孵化出来的蚕宝宝,黑黑的像蚂蚁,称为蚁蚕。
蚁蚕身上长满了细毛,如果想要挪动一下地方,应该用毛笔或羽毛帮助它。
6 .怎样养蚕1.蚕喜欢生活在25℃左右、通风的环境中,但要避免阳光直射。
2.蚕最喜欢吃新鲜的桑叶。
3.养蚕注意事项:a.保证桑叶新鲜、干净。
b.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喂养方法。
c.注意蚕室的环境卫生。
4.温度、湿度、空气、光线、和桑叶是影响蚕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
7 .蚕的生长变化1.蚕的外部形态:蚕的身体呈长圆筒形,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共有13个体节。
头部较小,两侧各有6只单眼,下方是咀嚼式口器,下唇中间有一个小孔,为吐丝孔。
胸部由3个体节组成,共3对胸足。
胸足的作用:a.协助口器把持桑叶取食;b.吐丝时用于结茧;c.对爬行起辅助作用。
腹部由10个体节组成,第3到第6节各生一对腹足,共4对腹足。
第8节背面有一个尾角,第10节有1对尾足。
蚕共有有8对足,9对气门(蚕的呼吸器官)。
2.在蚕的生长过程中,要经过4次蜕皮。
第4次蜕皮成为五龄蚕后,开始吐丝结茧。
3.蚕茧呈椭圆形或纺锤形,一般长3-5厘米,有黄色的,也有白色的,表面有不规则皱纹,并附有蚕丝,呈绒毛状。
4.剪开蚕茧后,只要没伤到蛹,蛹是能正常发育的。
5.蚕蛾像蝴蝶一样,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这是昆虫的共同特征,因此蚕蛾是昆虫。
6.蚕蛾已失去飞行的能力。
7.怎样抽丝?a.去掉蚕茧表面的乱丝;b.将蚕茧放到盛水的锅内加热,水中加入少量的小苏打;c.水沸腾后,继续煮10T5分钟,直到茧壳变松软;d.向锅内加入一些凉水,是水温保持在60℃左右。
小学科学养蚕知识点总结养蚕是小学科学中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养蚕,学生可以了解蚕的生长发育过程,培养动手实践的能力。
以下是关于小学科学养蚕的知识点总结。
一、蚕的生命周期蚕的生命周期可分为四个阶段:卵、幼虫、蛹、成虫。
蚕通过产卵、孵化、蜕皮、成长和蛹化来完成整个生命周期。
1. 卵期:蚕的产卵一般在春季,蚕父母会选择适合的环境,如桑树叶上,产下卵。
卵期一般持续7-10天。
2. 幼虫期:蚕孵化后,会进入幼虫期,这个阶段也是蚕生长最快的阶段。
幼虫期一般持续25-30天,期间蚕会经历四次蜕皮。
3. 蛹期:幼虫期结束后,蚕会经过蜕皮变成蛹。
蛹期一般持续10-15天,在这期间蛹会进行内部的变化,待变化完成后,成为真蚕。
4. 成虫期:蛹期结束后,成蚕会破茧而出,展翅飞翔。
成蚕寿命较短,只能维持2-10天,期间会进行交配和产卵。
二、蚕的饲养和环境要求1. 饲养箱:蚕的饲养需要使用专门的饲养箱,饲养箱内要放适量的桑叶,桑叶要保持新鲜,便于蚕吃食。
饲养箱要保持通风良好,温度适宜。
2. 温度要求:蚕的饲养温度要在24-27摄氏度之间,同时要避免蚕受到直射阳光的照射,因为过高的温度会影响蚕的生长发育。
3. 湿度要求:蚕对湿度的要求较高,要保持饲养箱内的湿度在70-80%之间,可使用喷水器喷水增加湿度。
4. 空气流通:蚕的饲养箱内要保持空气流通良好,可以放置通风设备或者定期开启箱盖。
三、蚕的食物和喂养方法1. 桑叶:蚕的主要食物是桑叶,桑叶富含营养,对蚕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
在喂食桑叶时,要注意桑叶的新鲜程度,及时更换。
2. 喂食规律:蚕对食物的需求量不同,刚孵化出来的幼虫需要小量的食物,随着幼虫生长,需求量逐渐增加。
喂食要均匀分散,避免拥挤聚集。
3. 喂食时间:蚕的每日喂食时间为早晨和傍晚,这两个时段蚕的食欲较高,喂食效果较好。
四、蚕的疾病防治1. 疾病观察:在养蚕的过程中,要时刻观察蚕的健康状况,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
第二单元《养蚕》复习纲要(一)我们来养蚕一、填空1、蚕卵是(椭圆形)的,呈(淡灰色),中间有些凹下去。
2、刚孵出的小蚕叫(蚁蚕),颜色黑黑的,像蚂蚁,只有(两三毫米)长。
3、蚕吃的食品主假如(桑叶)。
蚕是靠(气门)来呼吸的。
4.刚出壳的蚁蚕很小,不可以用手去捏。
假如想让它挪地方,能够用洗净的(干毛笔)或(羽毛)轻轻帮助。
二、判断1、为了让蚕吃饱吃好,要常常向桑叶上喷洒清水。
(×)(二)给蚕宝宝记日志一、填空1、蚕宝宝是从(头部)开始蜕皮的,蚕蜕皮的原由是(旧皮阻挡身体长大)。
2、蚕蜕皮时有约一时节间不吃也不动,这叫(休眠)。
3、在蚕成长的过程中,要经过(4)次蜕皮。
4、蚕从吐丝到结茧达成大概需要(两)时节间。
5、蚕茧的形状是(椭圆形)的,大概(5)厘米长,( 3)厘米宽,一只茧的重量约(—)克。
6、剪开茧子后的蛹还可以(正常发育)。
二、判断1、蚕马上吐丝时,不再吃食品,身体洁白、几乎透明,达到最大。
(√)2、在蚕的各个阶段所喂的桑叶都应是新鲜干燥的。
(√)3、蚕蜕皮时,不可以将蚕身体上的细丝弄断,不然,蚕有可能死亡。
(√)4、蚕身体的外面比较柔嫩,保护能力强。
(×)三、问答1、你会辩认蚕蛾的雌雄吗?答:能够从以下四个方面辩认:特点腹部翅膀振动状况其余触角性别较小,直筒状, 8雄蚕蛾较大两翅不停振动身体颜色较深个环节较大,圆筒状, 7身体颜色白,尾雌蚕蛾较小两翅振动少而慢个环节部拥有香水囊(三)我们来抽丝一、填空1、世界上最初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是(中国)。
2、( 2000 多)年前,我国西汉的(张骞)用(丝绸)翻开了中国通往西域各国的贸易通道。
3、一个蚕茧的蚕丝约为(1500)米长,最长的可达(3000 米)。
4、抽丝要经过这样几道程序:(1)摘掉蚕茧表面乱丝(2)把蚕茧在开水中浸泡(3)细刷搅动,找出丝头( 4)抽丝、丈量,环绕在线板上。
(四)养蚕经验沟通会一、填空1、蚕的一世分为以下四个阶段:(蚕卵)、(幼虫)、(蚕蛹)、(成虫蚕蛾)。
养蚕学知识点总结一、蚕的基本介绍蚕(学名为家蚕),又名家蚕蛾,是一种重要的蚕蛾科昆虫,属于鳞翅目。
人们对蚕的驯化和利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早的家养昆虫之一。
蚕是生丝和衣料的主要原料之一,也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业产业。
蚕的育种和养殖,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需要丰富的知识和技能。
二、蚕的生命周期1.卵期蚕的生命周期从卵开始。
雌蚕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产卵,卵的大小和颜色取决于蚕的品种。
卵孵化需要大约7-10天,在这段时间里,卵会经历变色等过程。
2.幼虫期幼虫期是蚕的生命周期中最长的一个阶段。
蚕会在这个阶段经历四次蜕皮,每次蜕皮之后身体都会增大。
蚕会不停地吃桑叶,迅速长大,形成蚕茧。
3.蛹期蚕在长大至一定程度后就会停止进食,开始吐丝并且将自己包裹在丝中,形成蚕茧。
在蚕茧内,蚕会经历蜕皮变成蛹,然后在蛹内完成变态,变成成虫。
4.成虫期成虫期是蚕的生命周期中最短的一个阶段。
成蚕具有短暂的成虫期,并很快就会结束生命周期,雌蚕也会产卵为下一代继续繁衍。
三、养蚕的方法1.挑桑叶挑选健康的桑叶,去掉病虫害和老叶。
2.日照和通风蚕房应当保持良好的日照和通风,保持室内环境相对湿度在70%左右,并保持空气流通,以降低传染病发生的机会。
3.饲养密度蚕的饲养密度也是很重要的,一般来说,饲养密度过高会导致蚕之间的竞争,增加疾病的传播机会,饲养密度过低又会影响蚕的生长发育。
4.疾病防治蚕在饲养过程中容易患上一些疾病,如桑叶霉病、白桑锈病等,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以免影响养蚕效益。
5.蚕茧采集蚕茧采集一般在成蚕交尾后的第三天开始采集。
采集后应及时晒干或者进行煮茧以防止蚕茧内成虫的出丝。
四、蚕的育种1.育种目标蚕的育种目标通常是提高蚕的产茧量和丝的质量,同时提高蚕的抗病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2.选种选种是育种工作的重要环节。
通常选取产茧量高、丝质量好、抗病能力强的蚕种作为亲本,进行人工配种。
3.育种方法蚕的育种方法主要包括家系纯选法、杂交育种法和对症育种法。
蚕桑系、蚕学、养蚕学考试必考题库适用于各高校所用蚕桑专业一、名词解释(3分一道,5道题,15分)1、适熟叶;是指在物理性质上组织软硬和厚薄适当,蚕喜食,便于蚕食下和容易消化。
在化学性质上要具有蚕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之间的比例适当,这种适合于各种不同成熟的桑叶2、人工饲料;是根据蚕桑的食性特点和营养要求,采用适当的材料,经人工配制而成,以代替藏掖作为桑蚕的饲料3、催青;即把已经活化的蚕卵,保护在合理的环境条件下,使胚胎顺利地向着生长所需要的方向发展,直至孵化。
由于蚕卵在孵化前一天卵色变青4、将眠(休眠);各种蚕过了盛食期后,食桑量逐渐减少,体壁紧张而发亮,略吐丝缕,这就是就眠的前兆5、提青;在就眠不齐的情况下,应把迟眠蚕和眠蚕分开,把青头提出来这一操作过程称为提青6、适熟蚕;发育正常的蚕,到了5龄末期,食欲减退,体躯缩短,胸部透明,身体发软,并排出绿色软粪,前半身昂起,左右摆动,7、活化的蚕卵:指经过越冬解除了滞育以后的蚕卵,或经人工孵化法处理后的蚕卵,以及不越年卵。
8、补催青:蚕种仍要继续进行合理的温度保护。
9、上簇适期:发育正常的蚕,到5龄末期,食欲减退,体驱缩短,胸部透明,身体发软,并排出绿色软粪,前半身昂起,左右摆动,这是蚕老熟的特征,称为适熟蚕。
10、二、填空题(每空1分,20题,20分)1、蚕室的微气象主要是温度湿度空气和气流以及光线2、中国蚕业已有5000余年的历史3、簇中一般湿度保持在70%~75%4、春蚕6~7夏蚕5~6早秋蚕、中秋蚕、晚秋蚕7~85、不良茧;双宫茧柴印茧黄斑茧死笼茧畸形茧棉茧穿头茧多层茧6、上簇的方法可分为人工拾取法自动上簇法振条上簇法方格簇上簇法7、一般方格簇每只簇上放熟蚕150头左右进空率达到80%~85%,折簇每平方米上熟蚕350~400 头8、生产上采用的大蚕饲养型有普通育条桑育屋外育9、给桑时可采用一撒二匀三补的方法10、春蚕收蚁的时间一般是上午八点夏秋蚕一般是7点11、收蚁的方法网收法棉纸引蚁法12、蚕卵的发育一共有15个个阶段,丙2、戊3、己3、己4这四个重点胚胎一定要抓好丙2 (先15°再20°)是催青加温的起始胚胎,戊 3 (24° )是发育上的重要阶段,必须用较高温度保护己4是点青期13、消毒物理消毒日光消毒煮沸消毒蒸汽消毒化学消毒漂白粉消毒=甲醛石灰水消毒石灰消毒毒消散消毒蚕康宁消毒防消散消毒优氯净消毒14、蚕室的种类小蚕室大蚕室兼用蚕室附属室15、湿度一龄为90%,以后逐渐降低5%,到五龄时大致为70%。
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期末复习资料第三单元养蚕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饲养家蚕和缫丝织绸的国家,丝绸约有5000年的历史。
家蚕的生活在温暖、通风的环境里。
它的主要食物是桑叶。
蚕宝宝的家要___温暖___、__通风_。
15、家蚕的生活在温暖、通风的环境里。
它的主要食物是桑叶。
它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在幼虫阶段要经过四次蜕皮。
蚕蛹的体形像一个纺棰,蚕蛾的形状像蝴蝶,全身披着白色鳞毛。
雌蛾体大,爬动慢;雄蛾体小,爬动较快,一只雌蛾可产400~500粒蚕卵。
2.为了更好地了解蚕宝宝的生活,我们可以用放大镜、温度计等工具帮助观察,在观察的时候要作好记录。
3.刚出生的蚕宝宝是褐色的,还长着很多细毛,大小和蚂蚁差不多。
4.饲养蚕宝宝时,要经常清除粪便和残叶,保持蚕宝宝的“房间”的清洁,并保持通风,杜绝与杀虫剂接触,病蚕要及时隔离。
5.蚕的一生总共要蜕6次皮,其中幼虫期要蜕4次皮。
6.蚕宝宝最爱吃的食物是桑叶。
7.养蚕时,我们可以做一个蚕山来帮助蚕宝宝结茧。
8.蚕蛾是()的,蚕蛾(昆虫)的身体分为__头__、_胸_、腹_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_胸部有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膀。
9.像蚕、蜻蜓、蚂蚁这样的动物,成虫(昆虫)的身体分为_头_、_胸___、__腹___三部分,头部有_口器_和一对__触角_,胸部有三对_足_,一般有两对翅膀__,有两对翅的动物叫做昆虫。
目前全球已识别的昆虫种类约100万种,占已知动物种类的三分之二到四分之三。
10.像蚕、蝴蝶等动物一生中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的这种变化叫做变态。
11.我认识的昆虫有__蜻蜓、蝴蝶、_蚕蛾、蝗虫、蚂蚁、蜜蜂_。
12.远在5000多年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已经开始养蚕,利用蚕丝织成华丽的丝绸和各种丝织品,并远销国外。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和缫丝的国家。
13、蚕的生命是从(蚕卵)开始的,一个((蚕卵)就是一个生命。
14、小蚕爱吃(嫩桑叶),它一出卵就要及时用(丝棉)或()轻轻地把它刷到(桑叶上)。
种桑养蚕知识点总结一、桑养蚕的基本知识1. 桑养蚕的基本原理桑养蚕是指利用桑树叶子饲养蚕蛹,培育出蚕丝生产蚕茧的一种养殖方式。
桑养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桑树叶子中的营养物质以及桑树叶片的适宜含水量,为蚕蛹提供养分,使蚕蛹逐渐发育成熟,形成蚕茧,最终得到蚕丝。
2. 桑养蚕的优势桑养蚕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桑树叶子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对蚕蛹的生长发育有利;(2)桑树叶子的适宜含水量能够保持蚕蛹体内的水分平衡,有利于蚕蛹的成长;(3)桑树叶子的采集和处理比较方便,成本较低,适合大规模养殖。
3. 桑养蚕的适宜环境桑养蚕的适宜环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气候条件:桑养蚕适宜生长的气候条件为温暖湿润,昼夜温差适宜;(2)土壤条件:桑养蚕适宜生长的土壤条件为富含有机质和微量元素,排水性良好的土壤;(3)光照条件:桑养蚕喜欢光照充足的环境。
二、桑养蚕的培育方法1. 桑养蚕的种蚕桑养蚕的种蚕主要包括种蛹和种子两种形式。
种蚕的选择要选择身体健康,体型较大,无明显疾病的蚕蛹或者蚕种,以保证后代蚕蛹的优良品质。
2. 桑养蚕的设施桑养蚕的设施主要包括蚕房、饲养仓和蚕茧垒放场等。
蚕房应该保持通风、光照和保温等功能,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饲养仓应该装设饲养设备,用于喂养蚕蛹。
蚕茧垒放场应该做好卫生防疫工作,以确保蚕茧的质量。
3. 桑养蚕的饲养管理桑养蚕的饲养管理主要包括对蚕蛹的饲养、防疫和保健等方面的管理。
对蚕蛹的饲养管理主要是通过控制桑叶的供应量、提高桑叶的质量等方式进行管理。
防疫和保健管理主要是通过对蚕房、饲养仓和蚕茧垒放场等设施进行消毒、清洁等方式进行管理。
4. 桑养蚕的收获桑养蚕的收获主要是指蚕茧的采摘和垒放工作。
蚕茧的采摘应该在蚕茧完全成熟之后进行,采摘后应该尽快进行垒放,以确保蚕茧的质量。
三、桑养蚕的产业化发展1. 桑养蚕的产业链桑养蚕的产业链主要包括桑树的种植、桑养蚕的养殖、蚕茧的加工等环节。
桑树的种植主要是为了提供桑叶,桑养蚕的养殖主要是为了获得蚕茧,蚕茧的加工主要是为了生产蚕丝。
人教鄂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第二单元 养蚕5、蚕出生了1、我们的祖先很早以前就开始种桑、养蚕、缫s āo丝、织绸了。
2000 多年前,西汉的张骞qi ān 开通了著名的“丝绸之路”。
2、蚕通过蚕卵lu ǎn 孵f ū化产生下一代。
蚕卵是圆形的,灰绿色或紫z ǐ色,和芝麻粒大小差不多,长约1.3毫米,宽约1毫米,厚约0.5毫米。
3、在蚕卵上喷p ēn 洒s ǎ少量水后放到孵化盒里,再把孵化盒放到最适宜养蚕的25℃左右的通风环境中。
4、蚕从蚕卵中孵化出来后,我们不能再喷洒水,要用羽毛或毛笔将刚孵出的蚁蚕扫到铺p ū有新鲜、干净桑叶的养蚕盒里。
刚出生的蚕身体呈褐色或黑色,极细小,且多细毛,样子有点像蚂蚁,所以叫蚁蚕。
蚁蚕长约2毫米,体宽约0.5毫米,它从卵壳中爬出来后,经过2-3小时就会进食桑叶。
5、接触蚕卵和蚕后,要把手洗干净。
6、怎样养蚕1、蚕除了喜欢吃桑叶,还吃莴w ō苣j ù嫩叶,蒲p ú公英叶子、生菜叶子等,不吃白菜、枫树等叶子,不吃大蒜su àn 、辣l à椒ji āo、西瓜、花草等。
2、养蚕注意事项:(1)保证桑叶新鲜、干净。
●保证桑叶的来源卫生,不要轻易采摘绿化带中的桑叶。
●为了保证新鲜,要把桑叶放在冰箱里存放。
●把桑叶从冰箱里拿出来后,要静置一会儿,让桑叶的温度上升到室温,并让桑叶上的水珠自然变干或用纸中擦干后,再喂给蚕吃。
●蚕在生长过程中不需要喂水。
(2)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喂养方法。
●喂养蚁蚕时,要选用黄中带绿的嫩桑叶。
每天喂4次,每隔4-5小时喂1次。
●喂幼蚕时,要选用较嫩的桑叶。
每天上午和下午各喂1次。
●蚕长大后,可适当选用较老的桑叶喂养。
(3)注意蚕室的环境卫生。
●每天做好蚕室的打扫工作。
打扫时不能喷洒空气清新剂、杀虫剂等可能导致蚕死亡的东西。
●要及时清理病蚕、死蚕,以免感染其他蚕。
●清扫时,不要用手抓蚕,要用蚕夹小心地轻轻夹取或用羽毛、毛笔等工具赶蚕。
适熟叶;是指在物理性质上组织软硬和厚薄适当,蚕喜食,便于蚕食下和容易消化。
在化学性质上要具有蚕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之间的比例适当,这种适合于各种不同成熟的桑叶人工饲料;是根据蚕桑的食性特点和营养要求,采用适当的材料,经人工配制而成,以代替藏掖作为桑蚕的饲料催青;即把已经活化的蚕卵,保护在合理的环境条件下,使胚胎顺利地向着生长所需要的方向发展,直至孵化。
由于蚕卵在孵化前一天卵色变青将眠(休眠);各种蚕过了盛食期后,食桑量逐渐减少,体壁紧张而发亮,略吐丝缕,这就是就眠的前兆提青;在就眠不齐的情况下,应把迟眠蚕和眠蚕分开,把青头提出来这一操作过程称为提青适熟蚕;发育正常的蚕,到了5龄末期,食欲减退,体躯缩短,胸部透明,身体发软,并排出绿色软粪,前半身昂起,左右摆动,蚕卵的发育一共有15个个阶段,丙2、戊3、己3、己4这四个重点胚胎一定要抓好丙2(先15°再20°)是催青加温的起始胚胎,戊3(24°)是发育上的重要阶段,必须用较高温度保护己4是点青期消毒物理消毒日光消毒煮沸消毒蒸汽消毒化学消毒漂白粉消毒=甲醛石灰水消毒石灰消毒毒消散消毒蚕康宁消毒防消散消毒优氯净消毒蚕室的种类小蚕室大蚕室兼用蚕室附属室三专一远对每一批蚕都要有专用的蚕室和蚕具并由专人负责饲养小蚕室必须远离上蔟室这样才能减少疾病传染机会保证蚕作安全湿度一龄为90%,以后逐渐降低5%,到五龄时大致为70%。
50%以下的干燥对任何龄期都是不利的蚕的适育室温20°~28°中国的蚕区1四川蚕区2浙江、江苏蚕区3 广东蚕区4 其他蚕区(山东安徽湖北湖南广西)不结茧蚕的发生1 微量农药中毒引起的不结茧蚕2 蚕病引起的不结茧蚕3 生理的影响产生的不结茧蚕4 不良环境引起的不结茧蚕5 蚕品种关系引起的不结茧蚕6 受机械损伤造成的不结茧蚕不良叶1 萎凋叶和蒸热叶2 过老叶和旱害叶3 煤炭叶、泥叶和农药附着叶4 病虫害叶5 日照不足叶人工饲料的四个条件1 合乎蚕的嗜好蚕爱吃2 能满足蚕的营养要求3 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质4 具有防腐性不易变质催青中的技术处理1 蚕种领到后的处理2 解剖蚕卵3 调节温湿度4 调钟摇卵5 换气6 防病卫生7 卵化日期的预测延迟收蚁的处理1 改变催青温度2 转青卵冷藏3 蚕蚁冷藏蚕的生理特性1 小蚕对高温多湿的适应性较大蚕强2 小蚕生长发育较大蚕快3 小蚕对CO2的抵抗力较大蚕强4 小蚕对有毒气体的病原体的抵抗力较大蚕弱5 小蚕期的移动范围较大蚕小6 小蚕期眠起比大蚕期快而齐蚕蔟具备的条件1 营茧方便,营茧的位置多,簇枝分布均匀,疏密适当,不易倒伏2 多结横营茧,茧色干净,上茧多3 簇中空气流畅,易于排湿,能提高解舒率,改善茧质4 体积小,便于贮藏保管,成本低,能多次利用5 上蔟和采茧方便,又便于蔟的消毒夏秋蚕的饲养技术1适时的分批饲养夏秋蚕2 蚕品种的选择3 彻底消毒防病,消灭病原4 调节气候环境5 提高饲料的质量6 加强饲养的管理如何做好夏秋蚕的饲养首先气候叶质病虫害及农药中毒1.蚕的体温来源:主要是体内物质进行生物氧化所产生的热能,同时蚕体亦受太阳辐射热和人工加温的影响。
小学科学养蚕知识点总结一、蚕的生长发育过程1. 卵的孵化:蚕的生命周期从卵开始,卵一般在15-20天内孵化成幼虫。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可以观察到卵的颜色和形状的变化,了解到卵胚胎的发育过程。
2. 幼虫期:孵化后的幼虫需要不断地吃桑叶来生长和发育,这个阶段一般持续25-30天。
孩子们可以观察到幼虫的吃食习性、生长速度和颜色的变化,了解到幼虫的生长发育过程。
3. 蛹期:幼虫在长大后会停止进食,找到适合的场所结茧化蛹,这个过程一般持续10-15天。
孩子们可以观察到幼虫结茧的过程和茧的颜色、形状等变化,了解到幼虫蜕皮成蛹的过程。
4. 成虫期:在蛹内发育成熟后,蛹内的成虫会破茧而出。
孩子们可以观察到蛹的外形、颜色和大小的变化,了解到成虫从蛹中出来的生长发育过程。
二、养蚕的注意事项1. 饲料的准备:养蚕需要准备新鲜的桑叶作为蚕的食物,需要定期给蚕更换桑叶,保持桑叶的新鲜。
2. 温度和湿度的控制:蚕的生长发育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一般来说,蚕室的温度应该保持在25-28摄氏度,湿度要控制在80%以上。
3. 疾病和害虫的防治:养蚕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止蚕的疾病和害虫的侵害,定期清理蚕房和管理蚕的卫生,及时发现并处理蚕的疾病和害虫。
4. 观察和记录:养蚕过程中,孩子们可以观察蚕的生长发育情况,并记录下蚕的变化,比如卵的颜色、幼虫的大小、蛹的形状等,以便了解蚕的生长发育过程。
三、养蚕的意义1. 增加科学知识:通过养蚕,孩子们可以了解蚕的生长发育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和记录能力,增加对自然界的认识。
2. 提高动手能力:养蚕需要孩子们不断地给蚕喂食、清理蚕房等,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责任感。
3.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养蚕一般需要团队协作,孩子们可以在养蚕的过程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互助精神。
通过养蚕这个科学活动,可以帮助孩子们了解蚕的生长发育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和记录能力,增加对自然界的认识,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我们来养蚕知识点总结一、蚕种的选育蚕种的选育是养蚕的第一步,对于蚕的生长发育、产茧量和丝质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蚕种的选育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饲料适应性:蚕种应该对饲养的桑树叶有良好的适应能力,能够在桑树叶上正常生长发育。
2. 产茧量:优良的蚕种应该有高产茧量的特点,确保养蚕的经济效益。
3. 丝质质量:蚕茧的丝质质量是衡量蚕种好坏的重要指标,应优选丝质优良的蚕种。
二、桑树的种植桑树是蚕的唯一食物来源,桑叶的质量和数量都会直接影响着蚕的生长发育和产茧量。
因此,在养蚕之前,务必要对桑树的种植进行一定的了解。
1. 地理环境选择:桑树生长的地理环境首先要选择阳光充足、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地方。
2. 品种选择:选择适合本地气候和土壤的桑树品种,提高桑树的抗病虫能力。
3. 栽植管理:桑树的栽植要选择适宜的季节,保证桑苗的成活率,并对桑树进行适当的灌溉和施肥。
三、蚕的饲养蚕的饲养是养蚕的核心环节,它直接影响着蚕的生长发育和产茧的质量。
蚕的饲养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点:1. 温度管理:蚕的适宜生长温度是25℃~30℃,要保持环境温度的稳定,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对蚕的生长产生不良影响。
2. 饲料与水的供给:蚕在饲养期间需要大量的桑树叶进行食用,同时还需要注意为蚕及时补充足够的水分。
3. 疾病防治:蚕在饲养期间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需加强卫生管理,注意对蚕进行疾病预防和治疗。
四、蚕茧的收取蚕茧是丝绸的原料,它的收取对最终的丝绸品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蚕茧的收取应该在蚕茧完全吐丝闭壳后及时进行,同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点:1. 蚕茧的质量:蚕茧的质量取决于蚕的生长情况和饲养管理,收取时要选择健康而完整的蚕茧。
2. 蚕茧的储存:蚕茧需放入通风干燥的地方储存,避免潮湿和发霉影响丝质质量。
3. 蚕茧的加工:蚕茧收取后需要进行加工处理,去除蚕茧外的杂质,使丝绸更纯净。
五、丝绸的加工丝绸的加工是最后的环节,直接决定了丝绸的品质和用途。
整理养蚕知识点总结一、蚕的品种不同种类的蚕有着不同的生长特性和用途。
按照蚕的用途可以将蚕分为家养蚕和野生蚕。
家养蚕用来生产丝绸,主要有家蚕和野蚕两个品种。
而野生蚕则是原始状态的蚕种,不用来生产丝绸。
家蚕主要分为白蚕、僵蚕和黑蚕三种,分别具有不同的生长特性和生产适应性。
二、蚕的生长环境蚕的生长环境是蚕的主要生长依赖,它直接影响到蚕的生长发育和产丝能力。
蚕主要生长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室温一般在20-30摄氏度左右为宜,相对湿度保持在60%-70%之间。
同时,蚕的生长环境还需要保持一定通风量,以便于蚕的呼吸和排泄。
三、蚕的饲料蚕的饲料主要是桑叶和桑枝,其中桑叶是蚕的主要食物,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维生素等,是蚕生长发育所必需的。
蚕在饲料上的嗜好性比较强,通常应选择茎叶完整、嫩绿柔软的桑叶,以确保蚕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四、蚕的养殖技术1. 选蚕:选择优质种蚕,以保证后续的丝绸产量和质量。
2. 筛选种桑:种植桑树,确保桑树的生长环境和饲料质量。
3. 控温控湿:保持蚕室的温湿度,以促进蚕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4. 养蚕盆洁净:蚕盆的卫生和洁净直接影响到蚕的健康状况。
5. 饲料管理:合理供给优质饲料,以供蚕的正常生长发育。
6. 疾病防治:定期检查蚕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蚕的疾病。
7. 丝绸蚕的采茧:在蚕完成饲养后,采集其茧并进行制茧,以获得丝绸。
五、蚕的疾病防治养蚕过程中,蚕的疾病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蚕的常见疾病主要有蚕眼病、蚕瘟病、蚕痣病等。
这些疾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防治,会导致蚕的死亡和丝绸产量的减少。
因此,对蚕的疾病防治是非常重要的,通常可以采取卫生防疫、疾病防治药剂、病虫害防治网等措施。
六、蚕的丝绸产出蚕的丝绸产出主要是通过采茧来完成的。
蚕完成饲养后,就会开始产丝,这时需要及时将蚕茧采集下来,并进行制茧加工。
制茧技术是一个重要环节,影响到最终丝绸的质量和产量。
总结:养蚕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农业养殖活动,需要对蚕的品种、生长环境、饲料、养殖技术等方面做到全面了解。
科学第二单元复习1.蚕的生命是从蚕卵开始的,一个蚕卵就是一个生命2.蚕卵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3.养蚕小窍]:の小蚕爱吃桑叶。
它一出卵就要及时用毛笔或羽毛轻轻地把它刷到桑叶上。
②要让小蚕吃饱吃好,桑叶要新鲜保持干燥,切成碎片或条。
③经常清除蚕的便和吃剩的残叶,保持小蚕房间的清洁④把小蚕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不要在养蚕的房间里喷酒杀虫剂。
4.蜕皮是蚕生长过程中的显著特点,蚕每次蜕皮后身体都会发生变化。
蚕在幼虫阶段会蜕4次皮,还有2次在蛹期(茧内),一生共6次蜕皮。
5.蚕在阴暗、干燥、温暧的环境中生长得好。
6.蚕蜕皮四次后变成五蚕,即将叶丝的蚕身体缩短,发黄而透明、套是8字形叶丝的。
7.蚕蛹被茧包要,茧能起到保护的作用。
蚕茧的形状、大小、顔色也是各种各样的8.蚕茧是由一根蚕丝组成的,蚕丝可织成丝绸或被加工成各种丝织品9.蚕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大部分,头部有发达的咀嚼式口器:部有三个体节,长有三足,叫作胸足,用来把持桑叶;腹部长有五对腹足,用来爬行;蚕的身体两例长有气门,气门是蚕用来呼吸的通道。
10.剪开蚕茧观察,蚕蛹的体形粗短,像一个纺锤,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头部很小,长有复眼和触角,胸部长有胸足和翅。
11.蚕蛹平时不动,受到外界刺激时会动。
12.蚕蛹经过10~15天会变成蚕蛾13.变成的过程叫羽化。
14.蚕蛾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长有一对触角,形状像羽毛;胸部长有三对足和两对翅,腹部是一节一节的。
一只雄蝦能产400~500粒卵,刚产下的卵是黄色的。
5.如何分辩雌雄蚕蛾:雌蛾,腹部肥大,爬行慢:雄蛾,腹部狭长,翅膀振动飞快。
16.蚕的一生要经历卵一一幼虫一一蛹一一成虫四个不同的形态变化。
17.影响蚕的生命和变化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因素,如气温、混度、食物、病虫害、环境的污染等。
18.蚕的一生经历出生ー一生长发育一繁殖一一死亡四个阶段,这就是蚕的生命周期,时间约56天。
9.蚕蛾、蚂蚁、蜒虽然外形差异很大,但它们都有头、胸、腹,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它们都是昆虫。
养蚕学复习1.蚕的体温来源:主要是体内物质进行生物氧化所产生的热能,同时蚕体亦受太阳辐射热和人工加温的影响。
蚕室内的微气象只要是温度、湿度、和气流以及光线等因素。
2.温度的高低,所以能影响蚕的发育速度是由于温度能加强货减弱蚕体内各种酶的活力,从而改变了新陈代谢的速度而引起的。
(小蚕3.蚕的适育温度,在20―28度之间,该温度范围内,发育良好,生命力强,产茧量高,丝质好,1―2龄为26―27度,3龄为25―26度,4―5龄为23―24度4.蚕在多湿环境中饲养时,血液循环加快,脉搏凑出增加,呼吸旺盛,体温上升,食下量,消化量,消化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多湿时饲育经过时间缩短,其中以小蚕期较为显著。
一般湿度>70%空气湿度直接影响到蚕体水分代谢的平衡。
一龄为90%,二龄85%,三龄80%。
四龄75%。
五龄70%(逐龄递减5%) 5.CO2浓度不超过1%无影响。
SO2浓度在0.1%―0.2%时就会有影响,对蚕有害,且蚕茧的解舒不良。
CO浓度超过0.5%时,蚕受害中毒。
NH3有害浓度在0.05% 有害丝质 HF 有害气体6.叶质:桑叶的品质,由桑叶的种类,树形养成法,土壤,肥培法,叶位桑叶发育时期以及采摘技术,气象等大有差异。
(影响叶质的因素:1,桑珠品种2.桑树的树形养成3.土壤4.施肥5.桑叶着生位置6.气候) 7.蚕病微生物(真菌类,细菌类,病毒类,原虫类)对于各种病源微生物的抵抗力,蚕龄越小,抵抗力越弱。
8.蚕室的制造①.地形地势:蚕室宜选择在地势较高,地下水位低,通风良好,交通方便,距离水源和桑园较近的地点为好②.蚕室的朝向:应当更多从隔热,降温的需求出发,以朝南偏西5―15度为好,忌西和西北向。
因为这种蚕室傍晚阳光直射,是室内温度改变。
③.蚕室周围环境及布置:蚕室宜建在村庄和南面地段蚕室前后有空旷地蚕室周围有绿化9.蚕室结构上应具备的条件:①.便于室内的微气象调节,使之符合蚕生理上的需求②.便于清洁消毒,能防止蚕病的发生于蔓延及外敌的危害。
③.便于操作,提高功效。
④.坚固耐用,经济实惠。
10蚕室种类蚕室在建筑上有平房式,楼房式,在结构上有砖木结构,泥墙结构,砖砌拱顶结构,由于要求和用途的不同分为小蚕室,大蚕室,上蔟室及其他附属室 11.蚕具在用材结构上必须注意到一下几点:① 适合蚕的胜利卫生,便于清洁消毒② 材料坚实,耐用,勇士轻便③ 取材容易,制作简单,价廉物美,最好还能兼做日常生活和其他生产用具。
④便于搬运,收藏及保管12.蚕具种类:消毒用具,收蚁用具,饲育用具,采桑,贮桑,切桑用具,簇具 13.养蚕计划:养蚕前对今年饲养的次数,时期,比例等应进行合理的布局安排,并对每时期的蚕所需要的饲料,蚕室,蚕具以及劳动力,物品等安排统筹的计划安排。
14,养蚕准备:选用适当的蚕种前搞好环境卫生及蚕具消毒等,保证生产安全。
15.养蚕生产计划的制定首先要确定后一年养几期蚕,什么时候饲养,每期养多少蚕,这就是养蚕生产的布局问题。
春蚕,夏秋蚕…… 16.春蚕每千克茧用叶14―15kg,每盒蚕种用叶650―750kg(芽叶)秋蚕每千克茧用叶13―14kg,每盒蚕种用叶450―500kg(片叶) 17.各龄用桑量1―3龄4%―5% 4龄11%―12% 5龄 85%左右 18.劳动力:一个劳动力承载2―3张蚕种一亩桑园养3―4张蚕种19.消毒室应用物理、化学方法来消灭未接环境中得各种病原物,控制和预防各种传染性蚕病的发生 20.消毒的意义:引起蚕发病的各种病原体广泛的存在于饲养环境中,凡是养过蚕或者上蔟用过的蚕室,蚕具以及周围环境,会遗留下各种病原物,而这种病原体在自然环境下能活很久,若不进行消毒,容易引起传染性蚕病大量发生,对蚕茧生产造成严重损失。
为使养蚕生产安全,必须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季节,针对各种蚕病的发生规律,采取全面的综合防治蚕病措施,确保养蚕无病高产。
21.消毒的种类:物理消毒:日光消毒,煮沸消毒,蒸汽消毒化学消毒:漂白粉消毒,甲醛石灰水消毒23.漂白粉消毒原理:有效氯,所谓有效氯,是指在这个化合物中含氯的数量或在酸的作用下,从次氯酸钙放出氯的数量。
目前市售的漂白粉的有效率含量为25%-30%。
蚕室蚕具消毒时,用含有效氯1%的漂白粉溶液。
24.漂白粉注意事项:① 蚕室,蚕具要在养蚕之前7天全部消毒完毕,同时要选择在阴天或者早晚进行,切勿在日光下或者通风的场所消毒,消毒后务必保持0.5h的湿润状态② 漂白粉有漂白与腐蚀作用,消毒时金属性用具要用油纸包好或涂油防腐。
小蚕网等棉织品不宜用漂白粉消毒,以免褪色或腐烂③ 漂白粉澄清液应在消毒前2―3小时配置好,不可过早,以免有效氯挥发损失④ 蚕具用漂白粉溶液消毒,不要用浸渍法,如用浸渍法消毒,则必须不断更换药液,否则消毒效果很低。
25.甲醛石灰水消毒原理:甲醛有强烈的还原作用,能夺取病原体内的氧而杀灭之。
宜在2%甲醛中加入0.5%新鲜石灰粉。
26.甲醛石灰水消毒注意事项:① 甲醛消毒要在催青或养蚕前10天消完。
否则残留的甲醛气味对蚕卵或蚕有不良的影响。
② 升温火源,要安置妥善。
火缸加温时要盖上铁皮盖,以防火灾。
③ 甲醛原液有强烈的刺激性,消毒时应戴防毒面具或用湿毛巾罩住口鼻轮流操作。
④ 甲醛原液应密封储于阴凉,干燥处,防治高温,日晒,严寒等,以免挥发或产生沉淀而降低药效。
⑤ 石灰粉需新鲜风化石灰,陈石灰消毒效果差。
27.催青:又叫暖种,即把已经活化的蚕卵,保护在合理的环境条件下,使胚胎顺利地向着生产所需的方向发育,直至孵化。
28.催青时间:春季蚕种一般需要10―11天,夏,秋蚕需9―10天。
29.活化的蚕卵:指经过越冬解除了滞育以后的蚕卵,或经人工孵化法处理后的蚕卵,以及不越年卵。
30.春蚕种催青日期的确定:①按照当地的桑树发芽情况②参考当地历史资料③当地养蚕时期气候特点31.在催青开始时,从冷库取出蚕种,当胚胎有丙1发育至丙2时开始催青。
(丙2,戊3,己3,己4这四个重点胚胎)丙2:最长期,体驱更长,头褶发达,凹陷稍深,18个环节明显,5―7环节略膨大,约现纵沟,尾褶稍长圆。
戊3:缩短期,身躯显著缩短,前端4环节开始缩合成头部,后端2环节缩合成尾部。
10―13和末节上的突起发达成腹部。
腹部其他突起消失。
己3:气管显现期,气管开始着色,单眼呈现淡红色。
胚胎从口部吞下乱黄,消化管前后贯通。
在胚胎外缘开始出现刚毛,尾部刚毛呈喷气式。
蚁蚕形态略备。
己4:点青期,头部呈褐色,透过卵壳显现一个黑点。
羊膜,浆膜及卵黄膜解离,与卵黄一起被胚胎吞下。
因此,在前,中消化管内有浆膜色素,但胚胎体表仍未着色。
32.催青过程中的技术处理:① 蚕种领到后的处理② 解剖蚕卵③ 调节温度④ 调种摇卵⑤ 换气⑥ 防病卫生 7、孵化时间的预测参考以下几点一:以胚胎发育程度为主要根据,在上述标准温度催青下,从胚胎缩短期开始见点需要5天,见点后第三天大批收蚁。
二:从蚕卵外表的色泽观察,胚胎气管明显,头部着黑色(即点青期),然后整个蚕卵色转青。
转青后1天见蚁苗,再过一天就大批收蚁。
三:根据各品种的催青积温进行预测,凡是对每一品种能正确掌握积温的,必须能在预预订日期孵化,且孵化整齐。
33.补催青:蚕种仍要继续进行合理的温度保护。
34.收蚁:把孵化的蚁蚕,收集到蚕匾里开始饲养,这一操作称为收蚁。
35.延迟收蚁的处理:①改变催青温度②转青冷藏③蚁蚕冷藏35、收蚁的适当时刻:刚从卵内孵化出的蚁蚕,体躯伸长而静止,不立即求食,约经1-2小时发生食欲,开始徘徊觅食,到大部分蚁蚕具有食欲时,为收蚁的适当时刻,春蚕收蚁一般在上午8时前后进行,夏秋期因气温高,以7时左右收蚁为好。
收蚁方法:网收发、棉纸引蚁法35.蚕的生理特性(★)①小蚕对高温多湿的适应性较大蚕强②小蚕生长发育较大蚕快③小蚕对CO2的抵抗力较大蚕强④小蚕对有毒气体和病原体的抵抗力较大蚕弱⑤小蚕期移动范围较大蚕小⑥小蚕期眠起比大蚕快而齐 36.桑叶的贮藏:①贮藏的目的和要求:桑叶越新鲜,营养价值越高。
②贮藏时间和叶质变化的关系③贮藏方法:小蚕期贮藏:缸贮法、浅坑贮桑、领条贮桑法大蚕期贮藏:畦贮法、竖立法④贮藏室的管理 37.给桑:①给桑前的准备:剔除不良桑叶、叠叶、切叶②给桑时间:小蚕期通常以上次给桑将近吃完或剩余的桑叶已经不宜作饲料之时,就为给桑适时。
大蚕掌握在上次桑食尽1-2小时后再行给桑。
③给桑次数:小蚕期每昼夜给桑2-3次,大蚕期给桑4-5次为宜。
④给桑量:生产1KG蚕茧,需用桑15KG左右⑤给桑方法:给桑要求均匀而且迅速。
小蚕期在给桑前应做好蕴座、整座工作。
给桑时可采用一撒、二匀、三补的方法。
由于蚕架的温度有高有低而需要调匾时,可以在给桑结束前调匾。
给桑厚薄要均匀,给桑后,检查有无遗漏。
38.眠起处理(★)蚕的眠起,是龄期增进的转变过程,眠中外观上虽然呈静止状态,而体内则进行着积极的蜕皮活动,对外界环境条件极为敏感。
因此,眠起处理是饲养技术上重要的一环,加之群体处理的复杂性,如果处理不当,会影响到蚕的正常发育,带来操作上的麻烦。
眠前处理:适时加眠网、饱食就眠、提青:在就眠不齐的情况下,应把迟眠蚕和眠蚕分开,把青头提出来这一操作过程。
眠中保护:从停食到晌食前这段时间的环境保护饷食处理:39.保幼激素类似物:桑蚕应用保幼激素类似物所引起幼虫生理的变化,主要表现在5龄期延长,即食桑时间延长,增加食下量,增产茧丝。
40.保幼激素类似物使用注意事项:① 缺叶和蚕发病时不要喷,以免延长龄期,增加损失② 严格配准药量,不要随意增加药量和更动喷布时间。
药液应现配现用,以防失效。
③ 在体喷保幼激素类似物后2天左右时间内,桑食桑稍慢,食下量稍减,此时应当适当减少给桑量。
其后食桑量又增加,仍应掌握饱食上蔟,但又要防止浪费桑叶。
④ 掌握熟蚕上蔟,使用保幼激素类似物后,化蛹较迟,严禁早采茧,以免发生内映茧和毛脚茧。
⑤ 仍应坚持添食灭蝇,可以在体喷前后12h进行。
41.蜕皮激素:从植物中提炼蜕皮激素类似物,一般称为植源性蜕皮激素,能使蚕的龄期缩短,促进老熟变态。
在蚕见熟5%左右时添加,能缩短龄期半天左右,蚕老熟齐一,吐丝结茧速度快,可作催化剂,能节约劳动力和桑叶。
如果和保幼激素类似物配合使用,可以克服单独使用保幼激素类似物后出现蚕老熟不齐和吐丝结茧缓慢的缺点。
在5龄后期缺叶或者发生蚕病时添加,能提早老熟上蔟,减少一些损失,可作为应急措施之用。
42.蜕皮激素类似物:① 添食剂量:没头蚕1―2微克,即每盒蚕种用20―40微克② 添食时间:为了促进老熟齐一,作为上蔟整齐剂使用,一般在见熟5%左右添食为好。
过早会影响蚕茧的产量和质量。
(5龄末期)③ 配药和添食方法43.蜕皮激素类似物使用注意事项:① 添食时刻,一般在傍晚时添食,第二天捉熟蚕,或早晨添食,下午捉熟蚕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