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媒体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3.27 MB
- 文档页数:57
流媒体服务解决方案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流媒体服务逐渐成为人们娱乐、学习和工作的重要方式。
为了提供高质量的流媒体服务,解决方案需要综合考虑网络带宽、内容分发和用户体验等多种因素。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见的流媒体服务解决方案,并分析其优缺点。
一、内容分发网络(CDN)CDN是流媒体服务中常用的解决方案之一。
它通过将内容缓存到离用户最近的边缘节点,提供快速的内容分发服务。
CDN可以减少网络拥塞,提高用户对流媒体内容的访问速度和观看体验。
CDN的优点在于它可以将流媒体内容存储在多个边缘节点,使得用户可以从离自己最近的节点获取内容,提高了访问速度和稳定性。
然而,CDN的缺点是需要大量的运营成本和基础设施投资。
同时,由于CDN节点的数量有限,当用户需求突然增加时,可能导致节点的负载过高,影响用户的访问体验。
二、多媒体流分发协议(MPEG-DASH)MPEG-DASH是一种适用于流媒体服务的分发协议。
它可以根据用户的网络状况和设备情况,自动选择合适的码率和文件格式进行流媒体内容的传输和播放。
MPEG-DASH可以提供高质量的流媒体服务,适用于各种网络环境和设备。
MPEG-DASH的优点在于它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和网络状况动态调整流媒体内容的传输方式,提供更好的观看体验。
但是,MPEG-DASH的缺点是对服务端和客户端的要求较高,需要支持协议的设备和系统才能正常播放流媒体内容。
三、实时传输协议(RTSP)RTSP是一种常用的流媒体传输协议。
它可以实现在客户端和服务端之间进行实时的流媒体内容传输和控制。
RTSP可以提供较低的延迟和高质量的流媒体播放体验,适用于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如视频会议和直播等。
RTSP的优点在于它可以实现实时的流媒体传输和控制,满足了某些特殊场景对于实时性的要求。
然而,RTSP在跨网络和设备兼容性方面存在一定的挑战,需要更多的定制开发和配置才能使其正常工作。
综上所述,流媒体服务解决方案有多种选择,每种方案都有其优缺点。
流媒体系统总体方案发布时间:2022-06-21T09:28:26.147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2月第4期作者:章长荪[导读] IPTV系统主要包括运营支撑系统、DRM系统、EPG系统、内容处理系统章长荪深圳市三诺数字科技有限公司1.IPTV系统体系结构IPTV系统主要包括运营支撑系统、DRM系统、EPG系统、内容处理系统、内容管理系统、片库系统、分布式流媒体系统、增值服务系统和CDN等九个子系统。
本方案主要完成分布式流媒体系统的设计。
分布式流媒体系统包括:分布式流媒体内容分发(DSS-CDN)系统和媒体服务。
DSS-CDN负责分布式流媒体内部的内容管理、内容缓存、业务管理、计费、资源上报、告警、配置等功能。
媒体服务负责点播、直播、轮播、时移电视等媒体服务功能。
DSS-CDN系统由中心节点和边缘节点组成:基本设计思路:(1)每个节点的软件都是相同的,节点内部的每台服务器的软件也都是相同的,不管是哪个层次的服务器,也不管是节点内的哪个服务器,软件都是相同的,统一成为流媒体服务器软件。
(2)流媒体服务器的分工不同,是由业务控制软件动态决定的,流媒体服务器软件启动时,会分配一台服务器做写操作服务器,如果运行过程中写操作服务器出现故障,业务控制软件将命令第2台服务器接管而成为写操作服务器。
(3)每个节点有一台服务器可以写共享磁盘,其他服务器可以读,负责写操作的服务器完成Push功能。
内容保存都需要业务控制软件发出命令或经过业务控制软件同意。
每台服务器有一个私有的存储磁盘空间,Pull的内容暂时保存在私有存储空间,Pull完成后,经过业务控制软件的同意,则通过网络文件系统,由Push服务器完成向共享磁盘的存储。
Push分成FTP方式、RTSP方式、网络拷贝方式3种。
(4)流媒体服务器对外只有1个业务接口,完成直播存储、内容分发、频道发布等功能。
(5)频道发布:可以在任何一个服务器上完成,支持小区内的频道直播。
引言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流媒体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流媒体技术允许用户通过互联网即时观看和传输音视频内容,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娱乐方式和工作体验。
本文将介绍流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并针对不同应用场景提出了几种流媒体技术方案。
流媒体技术概述流媒体技术是一种通过网络传输音视频内容的技术,它将音视频数据切割成一系列小的数据包,通过网络即时传输到用户设备,并在用户设备上实时解码和播放。
相比传统的下载方式,流媒体技术具有即时性和交互性,用户可以边下载边观看,无需等待下载完成。
流媒体技术方案基于HTTP的流媒体传输协议(HTTP Live Streaming)HTTP Live Streaming (HLS) 是一种基于HTTP协议的流媒体传输协议。
它将音视频内容切割成10秒左右的小片段,并通过HTTP协议传输到用户设备。
用户设备接收到这些小片段后,以播放列表的形式进行顺序播放,实现流媒体的播放功能。
HLS技术具有广泛的兼容性,在几乎所有的有网页浏览器的设备上都可以使用。
实时传输协议(Real-Time Streaming Protocol)实时传输协议 (RTSP) 与HLS相似,也是一种流媒体传输协议。
RTSP技术通过建立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连接,实现实时的音视频传输。
当用户发起请求时,服务器会将音视频数据推送给用户设备,实时播放音视频内容。
RTSP技术适用于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场景,如视频会议、直播等。
分发网络方案(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分发网络 (CDN) 是一种将音视频内容存储在多个服务器上,并将内容分发到离用户最近的服务器上的技术。
通过CDN技术,用户可以从离自己最近的服务器上获取音视频内容,减少了数据传输的延迟,提高了播放的流畅性。
CDN技术适用于大规模用户同时观看同一音视频内容的场景,如热门直播活动。
点播技术方案点播技术是一种将音视频内容事先录制好,并存储在服务器上的技术。
流媒体解决方案
《流媒体解决方案:打造高效观影体验》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观看视频内容的方式也在不断变化,人们更倾向于使用流媒体平台来观看他们喜爱的电影、电视剧和其他视频内容。
然而,流媒体平台在面对不同设备、网络环境和观众需求时,也面临着各种技术挑战。
所以,如何打造一个高效的流媒体观影体验成为了该行业的关键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流媒体公司和技术团队提出了一些创新的解决方案。
首先,他们致力于提高内容的可用性和稳定性,确保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观看视频内容。
这需要他们建立强大的后台技术支撑,包括高性能的服务器、智能的内容分发网络(CDN)以及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以便及时发现和
解决潜在问题。
其次,他们也注重提升观影体验。
传统的流媒体平台往往只提供标准的视频播放功能,而现在人们对视频质量和交互性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因此,一些公司开始尝试引入更先进的视频编解码技术、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等技术,为
用户提供更丰富的观看体验。
同时,他们也在用户界面和交互设计上下功夫,让用户可以更轻松地找到自己喜爱的内容,以及与其他用户分享观影感受。
除此之外,流媒体平台还在不断提升内容的个性化推荐能力。
通过对用户行为数据的深度分析,他们可以更准确地了解用户的兴趣和喜好,从而为他们推荐更符合其口味的内容,增强用
户粘性和忠诚度。
总的来说,流媒体解决方案的核心在于整合先进的技术和不断改进用户体验,以满足不断变化的观众需求。
只有在这些方面做得更好,流媒体平台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视频流媒体平台建设方案项目背景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宽带网络的普及,视频流媒体平台在当前市场中越来越受欢迎。
为了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我们决定建设一套视频流媒体平台。
项目目标我们的目标是建设一个稳定、高效、用户友好的视频流媒体平台,提供以下功能:1. 用户注册和登录:用户可以注册账户并使用账户登录平台,以便享受更多的功能和特权。
2. 视频上传和分享:用户可以上传自己的视频内容,并与其他用户分享。
3. 视频播放和观看:用户可以浏览和观看平台上的各种视频内容。
4. 评论和互动:用户可以对视频进行评论和点赞,与其他用户进行互动。
5. 分类和搜索:视频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进行归类,用户可以通过关键词搜索来寻找感兴趣的视频。
技术架构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技术架构:1. 后端技术:采用Java语言和Spring框架进行后端开发,使用MySQL作为数据库存储数据。
3. 视频存储和传输:使用云存储服务提供商进行视频的存储和传输,确保高可用性和稳定性。
数据处理为了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和精准的推荐功能,我们将进行以下数据处理:1. 视频推荐算法:采用机器研究和数据挖掘算法,对用户的历史行为和兴趣进行分析,为用户推荐个性化的视频内容。
2. 用户行为统计:对用户在平台上的行为进行统计和分析,为运营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安全和隐私保护为了保护用户的安全和隐私,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1. 登录和注册信息加密:使用安全的加密算法对用户的登录和注册信息进行保护,防止信息泄露。
2. 视频内容审核:采用人工审核和机器智能审核相结合的方式,对上传的视频内容进行审核,确保内容的合法性和健康性。
3. 隐私保护政策:制定并公布隐私保护政策,明确用户的个人信息使用和管理规则,保障用户的隐私权益。
项目规划我们计划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项目建设:1. 需求分析和规划:明确项目的需求和目标,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
2. 技术选型和架构设计:选择合适的技术和架构,进行系统设计和数据库设计。
流媒体直播方案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流媒体直播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娱乐和互动的重要方式之一。
无论是体育赛事、音乐演唱会还是游戏竞技等活动,流媒体直播都为观众提供了更加真实、即时的体验。
然而,要实现高质量、流畅的直播,需要一个科学的流媒体直播方案。
1. 基础设施与网络首先,在搭建流媒体直播方案前,需要具备稳定、高速的网络环境和强大的基础设施支持。
流媒体直播所需的带宽较大,因此要确保网络能够满足大量用户同时访问的需求。
同时,服务器和存储设备需要具备高性能,以确保快速而稳定的数据传输和存储。
2. 视频编码与传输在传输高质量视频时,编码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流媒体直播方案中,常用的视频编码标准有H.264、H.265等。
H.264编码标准具有较好的效率和压缩性能,而H.265可以进一步提高编码效率和保真度。
选择合适的编码方式,可以在降低带宽和存储成本的同时,确保视频质量不受明显损失。
3. CDN加速与缓存为了保证直播信号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传播和稳定播放,流媒体直播方案通常采用内容分发网络(CDN)加速。
CDN能够将媒体内容缓存在离用户较近的服务器上,从而降低媒体内容的传输时间和网络延迟。
通过CDN的分发,可以实现用户就近访问,保证直播时的稳定和流畅。
4. 数据压缩与优化为了更好地应对网络波动和带宽限制,流媒体直播方案通常需要对数据进行压缩和优化。
压缩可以减小数据传输的大小,优化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从而保证观众在带宽有限的情况下,仍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直播。
此外,还可以通过分层传输、错误纠正等技术手段,提高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 多平台兼容与交互随着终端设备和操作系统的日益多样化,流媒体直播方案需要支持跨多种平台的兼容性。
无论是PC、手机、平板还是智能电视等设备,都应该能够无缝地观看直播。
同时,流媒体直播方案也需要提供相应的交互功能,如弹幕评论、分享互动等,增强用户参与感和娱乐体验。
流媒体方案流媒体方案流媒体方案是一种用于实时传输、处理和提供音频和视频内容的技术方案。
随着互联网带宽的增加和移动设备的普及,流媒体方案越来越受欢迎,成为了许多企业和个人提供音视频内容的首选方式。
1. 流媒体的基本概念流媒体是一种基于互联网传输的多媒体数据,它可以在接收端实时播放而不需要等待完整的下载。
与下载和播放方式不同,流媒体允许用户在接收内容的同时进行播放,提供了更好的用户体验和更低的等待时间。
流媒体根据传输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直播流媒体和点播流媒体。
- 直播流媒体:直播流媒体是实时传输的音视频数据,用户可以在内容发布时实时收看。
直播流媒体常用于体育赛事、新闻报道、音乐会等需要实时观看的场合。
- 点播流媒体:点播流媒体是提前生成并保存在服务器上的音视频数据,用户可以在需要时进行播放。
点播流媒体常用于在线教育、影视娱乐、公司培训等场景。
2. 流媒体方案的架构流媒体方案的架构包括三个基本组件:流媒体服务器、流媒体客户端和网络传输。
- 流媒体服务器:流媒体服务器是用于存储和传输音视频数据的服务器。
它需要具备高性能的计算和存储能力,并能够处理大规模并发请求。
常见的流媒体服务器软件包括Nginx-RTMP、Wowza Streaming Engine、Adobe Media Server等。
- 流媒体客户端:流媒体客户端是用于接收和播放音视频数据的应用程序或设备。
它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OTT设备等。
流媒体客户端需要支持流媒体协议,并具备解码和播放音视频数据的能力。
- 网络传输:网络传输是流媒体方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负责将流媒体数据从服务器传输到客户端。
由于实时性的要求,网络传输需要具备较高的带宽和稳定的传输性能。
3. 流媒体方案常用的协议流媒体方案常用的协议有多个,每种协议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 RTSP(Real Time Streaming Protocol):RTSP是一种实时流媒体传输协议,它基于客户端/服务器模型,通过RTSP协议控制和管理音视频流的传输。
流媒体技术解决方案一、引言流媒体技术在当今的数字时代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带宽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通过互联网来观看视频、电影和直播内容。
然而,流媒体技术的应用并不仅限于娱乐领域,许多企业和组织也开始探索将流媒体技术应用于教育、会议和远程工作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流媒体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常见的解决方案,帮助读者了解如何实现高质量的流媒体传输和播放。
二、流媒体技术原理流媒体技术基于网络传输和实时解码的原理,将音频和视频数据流通过互联网传输到终端设备上,并实时解码播放。
流媒体技术与传统的下载播放方式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实时性:流媒体技术能够实时传输和播放音视频内容,无需等待全部数据下载完毕。
2.适应性:根据网络带宽和终端设备的性能,自动调整音视频的质量和分辨率。
3.流式传输:音视频数据以流的形式传输,可以边接收边播放,不需要占用大量存储空间。
三、常见的流媒体解决方案1. RTSP/RTP协议RTSP/RTP(Real-Time Streaming Protocol / 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是实现流媒体传输的核心协议之一。
RTSP用于控制流媒体的传输和播放,而RTP则负责在网络上传输音频和视频数据。
RTSP/RTP协议的优点是可以进行实时流媒体传输和控制,支持动态码率调整和实时录制等功能。
它广泛应用于视频监控、视频会议和在线教育等领域。
2. HTTP流媒体HTTP流媒体是基于标准的HTTP协议实现的流媒体传输方式。
相比于RTSP/RTP协议,HTTP流媒体更易于部署和管理,支持基于HTTP的各种安全性和鉴权机制。
常见的HTTP流媒体解决方案包括HLS(HTTP Live Streaming)和DASH (Dynamic Adaptive Streaming over HTTP)。
HLS主要用于苹果设备上的流媒体播放,而DASH则是一种优秀的跨平台解决方案。
北京尚为视讯科技有限公司网站流媒体系统建设方案2010-04-01[本方案仅限于北京尚为视讯科技有限公司与被呈供方内部使用,未经许可请勿扩散至第三方。
]目录目录第1章公司简介 (1)第2章方案摘要 (2)2.1 概述 (2)2.2 建设目标 (2)2.3 尚为视讯的优势 (3)2.3.1 坚实可扩展的管理技术架构 (3)2.3.2 全面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 (4)2.3.3 产品完全自主产权 (4)2.3.4 强大的实施队伍与大项目维护经验 (4)2.4 名词与缩略语 (5)第3章系统总体设计 (6)3.1 设计原则 (6)3.2 方案设计技术路线 (8)3.2.1 采用多层B/S结构 (8)3.2.2 采用JavaEE体系结构 (9)3.2.3 面向服务架构(SOA) (10)3.2.4 采用MVC设计模式 (10)3.3 总体体系架构设计 (12)3.4 整体拓扑图 (13)3.5 集成接口设计 (14)第4章平台功能设计 (15)4.1 内容管理与发布系统 (15)4.1.1 系统介绍 (15)4.1.2 整体结构 (15)4.1.3 功能设计 (19)4.1.4 功能列表 (21)4.1.5 系统特点与技术优势 (24)4.2 视频播客系统 (25)4.2.1 应用概述 (25)4.2.2 整体结构 (26)4.2.3 功能设计 (28)4.2.4 功能特点 (34)4.2.5 系统部署 (34)4.3 互动访谈系统 (35)4.3.1 应用概述 (35)4.3.2 整体结构 (37)4.3.3 功能设计 (39)4.3.4 功能特点 (45)4.3.5 系统部署 (46)第5章系统部署方案 (48)5.1 基础软硬件选型 (48)5.1.1 基础硬件设备 (48)5.1.2 基础软件平台 (51)5.2 项目平台的部署 (52)5.2.1 硬件配置(参考) (52)5.2.2 运行环境 (53)第1章公司简介北京尚为视讯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主要致力于流媒体技术的开发与市场拓展。
公司拥有包括网络电视、视频播客、视频富互动、手机电视在内的流媒体最新技术,为广电、政府、企业、电信、教育等不同行业客户提供丰富的网络视音频产品和解决方案。
尚为视讯自主研发的SV-MMS流媒体媒资管理平台产品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能有效的解决多媒体内容难于储存,不易传播,格式混乱等复杂问题,同时为网络多媒体增值服务的多元化整合提供了核心业务平台。
公司以“务实、创新、团结”为宗旨汇聚了国内流媒体领域的顶尖人才,具有丰富的软件开发和项目实施经验,并形成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及技术服务团队,在全国多个地区设有办事处和代理机构。
公司从成立一开始就引入科学的管理理念,加强成本控制,提高企业执行力,以市场需求为核心提供优质的技术服务,并且积极鼓励技术创新。
“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企业文化,使得团队既具备很强的战斗力也保持了很强的凝聚力。
尚为视讯着眼于长远发展,全心全意打造自身品牌,本着共赢的原则,尚为视讯愿以高品质的产品和专业服务,与广大客户和合作伙伴一起共同打造流媒体的美好明天。
第2章方案摘要为了便于文档的阅读,文档中涉及的公司单位名称作以下说明:“北京尚为视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尚为视讯”。
2.1概述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由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网为我们编织的信息传播体系,而以因特网为代表的网络媒体发展最为迅猛,令其他媒体望洋兴叹。
随着我国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新闻的竞争开始从电视等传统媒体转向网络,而网络互动社区、论坛、网络视音频的建设已成为大势所趋,也顺应了世界信息产业的发展潮流。
网络上的信息形态多样,不仅有文字,也有数据、图形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多媒体技术打破了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各种媒介之间的界限,集各种媒体的优势于一身,所以网络媒体必将成为同等与或者超过传统媒体地位的主流媒体。
网络媒体极大地丰富了传播的手段,而其中互动功能对于电视媒体来说,可用来弥补自己在传播上的不足和缺憾,并形成一个新的传播生态链条,将媒体的传播从单向变为多向,从被动变成主动。
目前在新技术条件下的网络互动,主要以论坛、嘉宾访谈和播客/博客等应用为代表。
2.2建设目标本次项目建设目标是构建新媒体平台的整体框架,为今后发展提供系统管理、升级、扩充平台。
网站建设能够满足建立一体化地区门户网站应用平台的需求,依托视频优势、注重服务功能,逐步建立向周边城市辐射的综合型地域性门户网站平台,以实用性为基准,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体系,将其打造成地方门户。
网络平台不能仅仅定位为简单的新闻宣传和视频播报,更要从中获取效益,就必须将网络平台作为运营型门户来建设。
平台构建形成以信息中心主控管理者、各部门分控管理、最终客户、浏览者的多层用户结构,以管理功能强大、级别控制严格、高度安全稳定、操作简便易用为功能实现目标。
平台结构主要是以下需求:●网站内容管理平台●视频点播系统●嘉宾访谈系统●站内检索系统●投票管理2.3尚为视讯的优势2.3.1坚实可扩展的管理技术架构尚为的系统架构建立在对流媒体应用与互动平台的充分认知,以及对先进技术的合理运用基础之上。
●系统采用JA V AEE体系结构,MVC设计模式,整个系统采取模块化设计,支持分布式部署,尚为视讯还为用户提供页面的规划与设计。
这些因素保证了系统可随时进行服务能力、功能模块的动态扩展。
●通过SOA(面向服务)的技术框架,搭建了以媒体资产管理为核心的技术服务平台,不仅在理论上拥有强大的扩展性和集成性,而且在实际中也多次进行了实践应用,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旗下的中宽传媒一、二、三期新媒体应用系统建设,人民网宽频和播客系统。
尚为视讯流媒体系统把音视频资料、文献、节目当作门户网站的内容资产进行妥善的管理和保存,通过各种服务与应用让这些媒体资产产生价值,让应用和业务在部署、操作、扩展等方面变得简单、易掌控。
2.3.2全面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尚为视讯充分了解用户的需求,在细致分析用户对流媒体系统的业务需求、功能需求后为用户量身打造专业的流媒体系统。
尚为公司产品线丰富,流媒体资源管理系统、视频播客系统、嘉宾访谈系统与互动社区系统充分满足用户的需求。
●流媒体资源管理系统以平台建设理念支撑了系统未来扩展应用需求,可根据用户需求提供接口,与各系统进行对接(如嘉宾访谈、播客等)。
●节目管理,能够对流媒体音视频内容进行编目,如:标题、简介、分类等,编目条目符合《广播电视音像资料编目规范》要求。
●智能录制功能采用中心控制与节目单模板的方式进行制作,便于节目的修改,同时支持各种突发事件的优先直播。
有效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及操作的准确性。
●提供虚拟直播,采用模板方式对播出节目单管理,无须针对每套播出频道建立自由节目单,节目单发布到流媒体服务器,然后加载节目源并对外播出。
●系统的流媒体服务器监控模块随时监控服务器的工作状态,负载均衡模块可以在产生大并发时为系统提供负载均衡,认证授权管理模块有效的防止非法盗链与下载,有效的保护了网站的网络资源。
2.3.3产品完全自主产权尚为视讯的流媒体资源管理平台、内容管理信息发布系统、视频播客系统与嘉宾访谈系统等产品拥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
2.3.4强大的实施队伍与大项目维护经验尚为视讯有强大的实施队伍和大项目的维护经验。
由于尚为视讯的定位是服务型公司,所以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实施与日后的项目维护、升级等服务是公司业务的重点。
公司有多名在流媒体行业有着多年实施经验的工程师和项目经理。
在奥运期间,我们参与了中央广播电台、首都之窗等国内重点网站的奥运保障工作;还参与过人民网、cctv、中国广播网、中国网、中国经济网、金农网、文明网、吉林电视台、山西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福建电视台、常州电视台、泰州电视台、无锡太湖明珠、盐城电视台、首都之窗、湖南省政府、青岛新闻网、中宽资讯(51bo)、海峡传媒网、厦门网(海峡网)、你好台湾网、邯郸市信息中心、大连天健网等多个项目的事实和维护工作,受到了用户的好评。
尚为视讯还拥有在视频领域专业的商务、开发、实施、保障团队,该团队多次承接各种大型项目,为客户搭建各种视频综合应用平台,满足用户各种个性化的需求。
并可在各种突发事件、大型会议活动中为用户保驾护航,提供技术支持。
2.4名词与缩略语◆J2EE:Java 2 Enterprise Edition,Java2企业级◆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扩展标记语言◆SOA: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面向服务的架构◆MVC:Modal View Controler,模型-视图-控制器◆AJAX: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L,一种创建交互式网页应用的网页开发技术◆P2P:Peer to Peer,点对点的对等联网◆SV-MMS:尚为流媒体资源管理系统◆CMS: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内容管理系统◆BBS:Bulletin Board System,电子公告板◆CMM: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for Software,能力成熟度模型第3章系统总体设计3.1设计原则整个系统设计要遵从现有工作流程出发,充分考虑到实际工作要求,满足操作人员的简捷性、灵活性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采用先进的主流技术,保证系统的强壮性和可升级性。
整个系统应该是模块化、构件化设计,面向对象的。
在结构设计上,应具备强大的集成和扩展能力,能够整合各种不同的资源。
本项目具体在技术实现上应坚持以下原则:1)先进性采用目前国际流行的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和体系架构,基于B/S 结构的软件平台,确保系统的先进性。
2)易用性原则要求使用人员不用精通技术便能熟练操作系统,具有友好的人机界面,系统应易于操作,易于使用。
网站设计制作使用的技术不对浏览者使用的浏览器有特殊要求。
方便上网个人和企业的使用,做到部分业务的完全或部分自动化处理。
网站的维护均基于对服务器和数据库的维护。
3)开放性支持跨平台运行的体系架构,系统可以运行在Linux、UNIX 平台上或者运行在Windows2003 SERVER平台。
系统具备互操作性和可扩展性,具有兼容性,可以将各种应用系统集成在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上。
实现网站的统一规划、统一平台和统一建设,避免重复投资、分散建设和各自为政的现象,提高网站的投资效率与管理水平,为实现信息化建设提供平台和基础。
4)稳定性原则服务器采用高可靠性的容错技术,保证系统能长期稳定的不间断运行。
系统采用成熟稳定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网络协议等,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5)安全性原则对于基于网络的应用,其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是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