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煤业公司各矿井调度通信改造工程技术要求与技术参数(审定稿)
- 格式:doc
- 大小:127.00 KB
- 文档页数:10
山西晋煤集团临汾晋牛煤矿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综掘机技术规格书目录1总则 (1)2遵循的标准 (1)3煤层特性 (2)4使用条件 (2)5设备规格型号、数量: (3)6综掘机各整体要求 (3)7切割机构主要参数 (3)8装运机构 (3)9边双链刮板运输机(第一运输机) (4)10桥式转载机DZQ80/30/11 (4)11行走机构 (4)12液压系统 (5)13喷雾冷却系统 (5)14电气系统 (6)15随机配件 (6)16技术培训 (7)17质量要求 (7)18运输 (7)19随机资料 (7)1总则1.1、本规格书适用于山西晋煤集团临汾晋牛煤矿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掘进工作面机组。
它提出了该设备的功能设计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本规格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投标方应提供符合本规格书和有关规程、规范的优质产品。
1.3、如果投标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规格书的条文提出异议,则意味着投标方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规格书的要求。
如有异议,不管多么微小,都应在报价书中以对规格书的意见和同规格书的差异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
1.4、投标方应保证招标方不因使用了投标方提供的设备的设计、工艺、方案、技术资料、商标、专利等而产生侵权。
若有任何侵权行为,投标方应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索赔和责任。
1.5、合同签订后,招标方有权提出因标准、规程和规范发生变化而产生的修订要求,具体事宜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1.6、本规格书经供、需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效力。
2遵循的标准MT/T238.3-2006-----【悬臂式掘进机第三部分通用技术条件】Q/01SM118-2007-----【EBZ160悬臂式掘进机产品企业标准】GB/T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3766-2001------【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3836.1-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GB3836.2-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2部分:隔爆型“d”】GB3836.3-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3部分:隔爆型“e”】GB3836.4-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4部分:本质安全型“i”】GB/T7935-2005------【液压元件通用技术条件】GB9969.1-1998-------【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GB/T12718-2001-----【矿用高强度圆环链】GB/T13306-1991-----【标牌】GB/T13384-1992-----【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AQ1043-2007-------- 【矿用产品安全标志标识】AQ6203-2006---------【煤矿用低浓度载体催化式甲烷传感器】JB/T5936-1991------【工程机械机械加工件通用技术条件】JB/T5943-1991------【工程机械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JB/T5945-1991------【工程机械装配通用技术条件】MT/T71-1997--------【矿用圆环链用开口式连接环】MT/T98-2006--------【液压支架用软管及软管总成检验规范】MT221-2005----------【煤矿用防爆灯具】MT/T238.3-2006-----【悬臂式掘进机第3部分通用技术条件】MT/T249-1997-------【矿用隔爆型双速三相异步电动机】MT/T291.1-1998-----【悬臂式掘进机传动齿轮箱检验规范】MT/T291.2-1995-----【悬臂式掘进机液压缸检验规范】MT428-1995----------【煤矿用隔爆型电铃】MT477-1996----------【YBU系列掘进机用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MT/T579-1996-------【悬臂式掘进机履带板及销轴】MT624-2007----------【煤矿用隔爆型控制按钮】MT/T682-1997-------【悬臂式掘进机电控设备系列与参数】MT818-1999----------【煤矿用阻燃电缆】MT/T910-2002-------【悬臂式掘进机履带行走机构设计导则】Q/SM188-2004-------【CXJ1-24E矿用防爆兼本质安全型掘进机操作箱】Q/SM216-2005-------【KXJ1-200/1140E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掘进机控制箱】Q/SM301-2000--------【产品涂装通用技术条件】3煤层特性山西组和太原组为本区主要含煤地层,山西组共平均总厚2.14m,含煤系数6.1%,平均可采总厚1.10m,平均可采含煤系数3.2%。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矿通信联络系统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煤矿使用的矿井通信联络系统(以下简称系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GB/T 2887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 3836.1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GB 3836.2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2部分:隔爆型“d”GB 3836.3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3部分:增安型“e”GB 3836.4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4部分:本质安全型“i”GB/T 17626.3-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3:1995)GB/T 17626.4-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4:1995)GB/T 17626.5-1999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5:1995)MT 209-90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通用技术要求MT 210-90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基本试验方法MT 211-90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质量检测规则MT 286 煤矿通信、自动化产品型号编制方法和管理办法MT 401 煤矿生产调度通信系统通用技术条件MT/T 722-1998 煤矿监控主要性能测试方法MT/T 899 煤矿用信息传输装置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合本标准。
3.1 煤矿通信联络系统煤矿在生产、调度、管理等各环节能够实现直接通信联络的系统。
3.2 矿井有线调度通信系统使调度与设在生产各环节的被调度之间能实现直接通话联系,实现全矿井生产调度指挥的有线通信系统。
3.3 矿井无线通信系统能够实现矿井无线通信的系统。
3.4 矿井广播系统能够实现矿井中地面对井下语音广播的系统。
3.5 组呼输入组呼编号呼叫该组的所有终端设备。
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技术方案》的通知正文:----------------------------------------------------------------------------------------------------------------------------------------------------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技术方案》的通知煤安监函〔2016〕5号各产煤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局,有关中央企业,安标国家中心,有关单位:为提高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准确性、灵敏性、可靠性、稳定性和易维护性,增强煤矿安全保障能力,国家煤矿安监局组织制定了《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技术方案》,现予印发。
请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局将此方案转发至辖区煤矿企业,请安标国家中心将此方案转发至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生产企业和矿用产品检测检验中心等相关单位。
各部门、各单位、各煤矿企业要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联系人及电话:牛军、余博龙,************。
国家煤矿安监局2016年12月29日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技术方案一、目标任务(一)促进安全监测监控新技术新装备的推广应用,提高安全监控系统技术性能和安全可靠性,适应煤矿安全生产的需要。
(二)促进安全监测监控多元融合和信息共享,提高煤矿安全预测预警水平,实现安全监测监控信息的深度分析和综合利用。
(三)支持安全监管监察,促进煤矿企业合理有效使用安全监控系统,充分发挥安全监控系统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提升井下日常安全生产技术保障水平。
二、基本原则1.统筹规划、试点先行、有序推进。
统一技术方案,示范先行、稳步推进,针对不同的矿井类型分步实施。
2.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协同配合。
发挥省级煤矿安全监察局的作用,突出煤矿企业在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中的主体地位,引导生产企业积极进行产品研发和升级,督促检测检验机构和安标中心积极配合开展产品检验和MA认证。
5G通信技术推进煤矿智能化工作面改造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5G也被广泛的应用,中国煤矿智能化建设,更新的煤炭开采和运输设备的更换,煤炭生产安全问题,以及加速建造体系在煤矿安全管理,促进煤矿没有工作人员,最终目标已经成为当今行业的焦点。
一直以来,井下和地面的通信问题以及井下复杂的开采环境是煤矿行业的难题,5G技术通过将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应用到煤炭产业中,极大地提高了煤炭的生产安全性及便利性。
目前,我国煤炭行业正处于从机械化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转变的重要时刻,其中5G技术的应用在加快煤矿产业变革,推动无人煤矿的进一步发展,提高煤炭生产安全性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优势和作用,成为当前煤矿行业的重要发展目标。
关键词:5G通信技术;煤矿智能化;改造引言为实现我国现阶段产业转型的目标,各行各业的提档升级都面临着各种风险和挑战。
作为我国传统产业代表的煤矿生产,如何提高其技术水平、科技含量和推动智慧矿山的建设,是每个从业者尤其是高层管理需要考虑的问题。
由于历史原因煤矿的机械化程度不高,智能化水平已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1智能煤矿的概念智慧矿山的中心就是在矿山数字化信息的基础上,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通信技术、“互联网+”等技术让煤矿具备全方位的智能感知能力,可以自主研判与智能决策,确保煤矿中的“人、机、环、管”等在统一的综合体内高效自主运行。
无人矿山属于智慧矿山的最终目的。
然而因为技术水平方面的制约,当前煤矿存在作业环境差、生产条件非常复杂且多变、大型设施不容易协调、影响因素多等问题,很多工作仍需依靠人的经验处理,如采煤机参数调节、安全巡检等工作。
因此,当前与“智慧矿山”的标准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目前,可行性最强的办法是分阶段、分步将人员经验与智慧赋予各组高度智能化与自动化的机械设备,同时打造出人员、设备能够联通的高效网络,在确保智能化设备安全工作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实时监控与调整。
然后搜集汇总相关数据信息,实现对煤矿环境的全方位感知,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5G通信加以调控,实现煤矿生产、运输、销售、应急管理、安全保障、决策等整个过程的智能化管理。
煤矿调度质量标准化标准一、必备条件(一)完成年、季原煤、精煤产量、开拓进尺生产指标考核计划。
(二)原煤产量不超当月计划的10%,全年不超过矿井核定生产能力。
(三)原煤生产百万吨死亡率不超过上级下达的控制指标,无瞒报事故。
本季度内出现重大幸免事故(如:冒顶堵人、埋人、透水、着火、瓦斯突出等事故)季内取消评比资格,本季发生死亡事故不达标,年内死亡率可累计计算,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事故,年内取消评比资格。
(四)组织指挥生产及处理重伤以上人身事故、三级以上的非人身事故无调度指挥失误。
(五)有独立的调度室,并实行24小时应急值守。
(六)调度值班人员的配备应满足本单位调度管理职能的需要。
值班调度人员每班不少于2人,并配备专门的调度统计人员和调度信息化管理人员。
二、标准化调度室三个等级(一)一级调度室总分90分以上(不含90分)。
(二)二级调度室总分85分以上(不含85分)。
(三)三级调度室总分80分以上(不含80分)。
三、考核验收及定级(一)矿级调度室每月自检一次,并报集团公司备案(以公司存档记录为准)。
- 1 -(二)集团公司对矿调度室每季进行一次检查验收,并报省局。
(三)检查采取日常工作考核、动态检查和季度检查相结合的原则,每次检查考核的记录存档。
动态检查按30%比例折算,季度检查按70%比例折算,二者相加为季度评定分数。
(四)对煤矿调度不达标的,按不具备煤炭生产条件处理。
申报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调度专业不得低于同等级别。
- 2 -矿名:年月总分:等级:必备条件项目计划实际+-%备注(一)完成年、季原煤、精煤产量、开拓进尺生产指标的考核计划。
(二)原煤产量不超当月计划的10%,全年不超过矿井核定生产能力。
(三)原煤生产百万吨死亡率不超过上级下达控制指标,无瞒报事故。
本季度内出现重大幸免事故(如:冒顶堵人、埋人、透水、着火、瓦斯突出等事故)季内取消评比资格,本季发生死亡事故不达标,年内死亡率可累计计算,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事故,年内取消评比资格。
矿智能调度指挥中心初步设计方案目录一、前言 (2)1.1 编写目的 (2)1.2 背景介绍 (3)1.3 设计范围与目标 (4)二、需求分析 (5)2.1 矿山生产特点 (6)2.2 智能调度需求 (7)2.3 安全要求 (9)2.4 其他需求 (10)三、总体设计 (11)3.1 总体架构 (12)3.2 功能模块划分 (13)3.3 信息流设计 (15)四、详细设计 (16)4.1 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 (17)4.2 数据处理与存储系统 (19)4.3 控制与调度系统 (21)4.4 人机交互界面 (22)4.5 安全防护措施 (24)五、技术实现 (26)5.1 技术选型 (27)5.2 系统集成 (28)5.3 软件开发 (29)5.4 硬件配置 (30)六、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 (32)6.1 技术风险 (33)6.2 运营风险 (34)6.3 安全风险 (35)6.4 应对措施 (36)七、项目实施计划 (37)7.1 项目阶段划分 (38)7.2 任务分配与时间安排 (38)7.3 关键里程碑事件 (39)八、总结与展望 (40)8.1 设计成果总结 (41)8.2 发展前景展望 (42)8.3 存在问题与改进方向 (44)一、前言随着现代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对于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的要求越来越高,矿山作为资源开采的重要领域,其智能化调度指挥中心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矿智能调度指挥中心能够实现对矿山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智能调度和应急处理,提高矿山的生产效率和安全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本方案旨在对矿智能调度指挥中心的初步设计进行阐述,包括其总体架构、功能需求、技术选型、设备配置、施工计划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方案的实施,为矿山企业构建一个高效、智能、安全的调度指挥中心,提升矿山的生产管理水平,促进矿业的现代化发展。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详细介绍矿智能调度指挥中心的设计思路、实施方案和预期效果,为矿山企业的智能化升级提供有力支持。
河北省煤矿通信联络系统建设标准(试行)为进一步提高煤矿安全防护和应急救援水平,保障矿工生命安全,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结合我省煤矿安全生产实际,制定我省煤矿通信联络系统建设标准。
一、编制依据1.《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2.《煤矿安全规程》(第444条、第459条、第467条、第469条、第478条、第481条)3. MT 401-1995 煤矿生产调度通信系统通用技术条件二、建设要求1. 电话安装要求(1)矿井通信联络系统必须保证矿内各部门及井上、下通信畅通。
(2)生产调度通信系统主机能与矿行政通讯、移动通讯组网,同时具备强拆、强插功能和紧急呼叫功能,并符合《煤矿生产调度通信系统通用技术条件》(MT 401-1995)。
(3)矿井通信联络系统的电气设备和电缆等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444条、第467条要求;井下防爆型的通信、信号和控制等装置,应优先采用本质安全型。
(4)井下必须安装应急广播系统,实现广播和分区广播(调度可以对井下进行分区广播或对全体进行广播)、双向通话(调度既可以广播指挥,井下又可以向调度报警)、报警定位与记录(地面调度可以定位报警区域,并进行录音记录等)以及分区警报(调度可以对不同区域播放不同的警报声音,以示对不同区域不同的危险程度的警报);设备内置本安可充电电池,保证停电后不少于2小时的通话时间。
(5)通信系统应有备用电源,与主电源能实现自动切换,备用电源的容量保证系统连续运行不少于2小时。
2. 通信线路安装要求(1)通信线路要保持畅通,悬吊要整齐,与动力电缆间距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469条要求,接口连接要规范,严禁出现明接头等失爆现象。
(2)通信线路必须在入井处装设熔断器和防雷电装置。
(3)井下电话线路严禁利用大地作回路。
(4)井下通信线路要采取保护措施,防止灾变破坏。
3. 安装位置要求(1)在主副井绞车房、井底车场、运输调度室、采区变电所、上下山绞车房、水泵房、带式输送机集中控制硐室等主要机电硐室和采掘工作面以及采区、水平最高点,应安装电话。
煤炭公司调度大屏施工方案目录:• 1. 引言• 2. 施工目标• 3. 施工步骤– 3.1 调研和规划– 3.2 设计和开发– 3.3 测试和优化– 3.4 上线和维护• 4. 施工要点– 4.1 界面设计– 4.2 数据接入– 4.3 功能实现• 5. 结论1. 引言煤炭公司是一种大型企业,需要进行调度来管理生产、运输和销售等工作。
为了更好地实现调度工作的可视化和信息化,现有许多煤炭公司选择通过搭建调度大屏来展示相关数据和指标。
本文将介绍煤炭公司调度大屏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目标、施工步骤和施工要点。
2. 施工目标煤炭公司调度大屏的施工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实时展示关键指标:展示煤炭企业的生产、运输和销售等关键指标,如产量、运输量和销售额等,以帮助管理层了解企业的运营情况。
2.优化调度决策:通过对关键指标的可视化展示和数据分析,为调度员提供实时的运营数据和统计分析,帮助他们做出更加科学和准确的调度决策。
3.提升工作效率:通过集成各个系统和模块的数据,减少数据的多次输入,提高调度员的工作效率。
4.支持多终端展示:煤炭公司调度大屏应支持多种终端的展示,包括电脑、平板和手机等,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3. 施工步骤3.1 调研和规划在施工前,需要进行调研和规划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调研现状:了解目前市场上已有的煤炭公司调度大屏产品,分析其特点和不足,为自身的施工工作做出参考。
2.收集需求:与煤炭公司的管理层和调度员沟通,了解他们对调度大屏的期望和需求,确定要展示的指标和功能。
3.制定计划:根据需求和预算等考虑因素,制定施工计划,包括阶段性目标和工期等。
3.2 设计和开发在调研和规划的基础上,进行调度大屏的设计和开发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界面设计:根据煤炭公司的公司形象和用户体验等要求,进行调度大屏的界面设计,包括页面布局、色彩搭配和图表设计等。
2.数据接入:根据需求确定需要接入的数据源,如企业生产管理系统、运输管理系统和销售管理系统等,通过数据接口或数据同步等方式,将相关数据导入到调度大屏中。
川南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南矿、北矿、石屏一矿调度通信改造工程
技术要求及技术参数
一、技术要求:
1、主要功能
1.1专用调度功能:
◆一键到位、一机多号◆多优先级强插、强拆
◆单呼、组呼、轮呼◆应答、选答、群答
◆优先级保护◆呼叫转移
◆会议组织、会议管理◆普通呼叫、紧急呼叫区别显示
◆分机来电显示◆分机自动交换
◆分机可单键直呼调度◆分机拨外线
◆中继多方出局◆中继多方汇接
◆分机忙闲状态显示◆强插、强拆、监听
◆分机多方通话◆强接代答
◆键权自动跟踪◆键盘灯多态显示
◆数据断电电保护
◆等位拨号◆音频转脉冲、脉冲转音频兼容
◆可设多个分调◆首长设置
◆分机、中继会议◆会议
◆席位监视◆席位间呼叫
◆后备分机,值班分机◆调度台主、副手柄并机
◆主机可设成指令对讲◆主机冗余、接口冗余
◆通话历史记录◆程序自动复位
◆扩音对讲◆语音音箱
◆防爆话机接口◆有线、无线接口设备
◆大容量簿◆调度台查号
◆故障诊断◆耳机/扬声/外接音箱设备接入
◆数据集中维护、远端维护◆远端调度主机、交换机集中维护
◆自动录音功能◆扩音功能
可以接入任何通讯附属设备。
1.2调度功能:
a.调度按键呼叫用户分机;
b.调度应答用户分机呼叫;
c.调度强插监听用户间通话;
d.调度强拆用户间通话;
e.调度与用户间的相互紧急呼叫;
f.调度对用户的会议、扩音、录音、同播功能。
2、主要技术参数及要求
1、部交换结构:
程控:模拟制式,采用8×16的模拟开关列2的交换网络。
供电:A、B话务两条附加两条绳路网络。
2、传输特性:
用户――用户≤2dB;用户――中继≤1.8dB。
3、衰耗频率失真:
300~400Hz -0.6+20dB;400~2400Hz -0.6+1.5dB;2400~3400Hz -0.6+3.0dB 。
4、输入电平增益变化:
输入信号电平为:-403.0dBm;
电平输出非线性变化围:≤0.56dB
5、串音衰减:
衡重杂音:≤-67dB;非衡重杂音:≤-40dB;
话务量:用户0.2erl 中继0.7erl;
6、呼损:本线局<1%出线局<0.5%。
7、对地不平衡度:
300~600Hz≥40dB;600~3400Hz≥46dB
8、电源杂音≤2.4;用户馈电电流>20mA;
环路电阻R≤1k;绝缘电阻R≥20k;线路电容Cxydy0.5uF。
9、拨号方法:脉冲,音频
脉冲接收时,脉冲速度814脉冲/秒,脉冲断续比(1.32~5):1;
脉冲转送时,脉冲速度10±1脉冲/秒,脉冲断续比(1.6±0.25):1;
中继用户二次拨号脉冲速度1012脉冲/秒,加速度<10%
10、接收电平:
双音频输出时单音频接收电平围-423dBm,双音频电平差≤6dB,音频接收时,接收电
平如下表:
11、软件配制要求:
本系统在Microsoft简体中文版Windos98、Windos2000下运行。
12、PC连接距离:
普通距离<30m,配制422接口可达1Km。
13、供电电源:
AC220V±10% 50Hz±2Hz ;备用电源免维护蓄电池,停电自动工作8小时以上。
14、本质安全参数(本安输出)
a. 直流最大开路电压30V
b. 直流最大短路电流36mA
c. 铃流最大开路电压42V
d. 铃流最大短路电流30mA
e. 振铃频率42V 1200Hz或 45V 25Hz
f.调度机最大通讯距离大于10公里。
15、环境条件:0C0~40C0
16、相对温湿度≤80%
17、大气压力80~110Kpa
18、环境空气中不得有腐蚀性气体。
二、矿用调度机配置明细
1、南矿矿用调度机(128门)配置明细
2、北矿矿用调度机(128门)配置明细
3、石屏一矿矿用调度机(256门)配置明细
三、系统供货商应提供以下图纸及技术资料:
a、系统布置平面图
b、系统设备连接接线图
c、安装、操作、维护和使用说明书
d、系统防雷接地连接图
e、系统的设备清单(含单价),软/硬件及用户手册等
f、以上资料提供电子版二套及一套纸质文档
四、改造后达到的功能
1、达到的功能
(1)调度单键直呼用户
(2)调度强插用户
(3)调度强拆用户
(4)调度监听用户
(5)调度中继转接
(6)调度中继汇接
(7)调度多方通话
(8)调度会议
(9)调度广播群呼叫
(10)调度分组控制
(11)调度分级控制
(12)/外线来电中文信息显示(主叫及主叫资料信息)
(13)来电信息语音自动播报
(14)当交换机出现故障时在5min自动切换到备机工作
(15)重要机房等分机能实现一键拨通总机
五、其它
1、设备到矿后厂方应派出技术人员到矿免费对用户的操作、维护、检修、管理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并对现场设备指导安装、调试及操作等(三矿同时施工)。
2、保修期为投入正式运行验收后24个月,保修期结束后,供方应以优惠的价格提供所需的硬件,并长期免费对软进行升级。
3、交货时间:2010年12月10日;交货地点:省市筠连县巡司镇鲁班山南矿、北矿;省市古蔺县石屏矿。
4、地面机可利用现有的机与新的调度机连接实现通讯。
5、井下防爆通讯可利用现有的机和线路与新的调度机连接实现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