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通信与监控系统
- 格式:pptx
- 大小:2.26 MB
- 文档页数:31
煤矿监测监控六大系统有哪些1. 安全监测系统安全监测系统是煤矿监控系统中最关键的一部分,用于实时监测矿井中的各种安全指标,包括瓦斯浓度、通风状况、温度、湿度等。
该系统通过传感器和数据采集仪器来收集数据,并通过数据传输技术将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
监控中心会对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并发出报警信号,以确保煤矿的安全运行。
2. 视频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用于监测煤矿生产区域和关键区域的情况。
通过摄像头和图像传输技术,该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矿井的各个角落,并将图像传输到监控中心。
监控中心可以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实时观察矿井的生产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3. 通信系统通信系统是煤矿监控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用于保障煤矿内的通信畅通。
该系统主要包括地下无线通信和地面通信两部分。
地下无线通信主要通过无线电波传输技术,保障矿工之间的通信。
地面通信主要通过电话、对讲机等传统通信方式,用于煤矿内外人员之间的通信。
4. 灭火系统煤矿灭火系统用于防止和处理煤矿事故中的火灾。
该系统包括自动灭火系统和手动灭火系统两部分。
自动灭火系统通过传感器检测到火灾后,会自动启动灭火装置,及时扑灭火灾。
手动灭火系统主要是由矿工通过灭火器等工具进行灭火。
5. 供电系统供电系统是煤矿监控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用于保证煤矿内各个设备的供电稳定。
该系统主要包括煤矿的电源线路、变压器、配电装置等。
供电系统需要具备高可靠性和稳定性,以确保煤矿的正常生产和监控系统的运行。
6. 信息管理系统信息管理系统是煤矿监控系统中的核心组成部分,用于对各个子系统所得到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和管理。
该系统主要包括数据存储、数据分析和数据可视化等功能。
信息管理系统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提供给矿井管理人员全面的信息,以帮助他们做出准确的决策和管理措施。
总结煤矿监测监控系统主要包括安全监测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通信系统、灭火系统、供电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
这些系统相互配合,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煤矿监控系统,以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和高效。
煤矿监控系统方案1. 简介煤矿作为一种危险性极高的工业环境,需要定期监测各种参数以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性。
煤矿监控系统旨在通过监测和分析煤矿环境中的各种参数来提供实时的安全预警和管理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个煤矿监控系统方案,该方案将运用现代传感器技术、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以实现全面的煤矿安全检测和管理。
2. 系统架构煤矿监控系统包括以下组件:•传感器网络:部署于煤矿中的传感器网络用于收集各种环境参数数据,如温度、湿度、气体浓度、风速等。
•数据传输系统:将传感器数据传输到系统中央服务器,可以使用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进行。
•中央服务器:接收和存储传感器数据,并进行实时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数据可视化界面:用于展示煤矿的实时环境参数数据和安全预警信息。
•安全预警系统:通过实时监测和分析数据,触发相应的安全预警信息,如声音警报、短信通知等。
•数据存储和分析:将传感器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用于后续数据分析和挖掘。
3. 系统工作流程1.传感器网络实时采集环境参数数据,如温度、湿度、气体浓度等。
2.数据传输系统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中央服务器。
3.中央服务器接收并存储传感器数据。
4.数据处理和分析模块对传感器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
5.数据可视化界面展示实时环境参数数据和安全预警信息。
6.安全预警系统通过实时监测和分析数据,触发相应的安全预警信息。
7.数据存储和分析模块将传感器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并进行后续的数据分析和挖掘。
4. 技术方案4.1 传感器网络传感器网络采用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技术,部署在煤矿中的关键位置,用于收集环境参数数据。
传感器节点采用低功耗的无线传输技术,可以实现长时间的自主工作。
4.2 数据传输系统数据传输系统利用煤矿内部的有线或无线通信网络,将传感器数据传输到中央服务器。
可以使用无线传输技术(如蓝牙、Wi-Fi)或有线传输技术(如以太网)。
4.3 中央服务器中央服务器用于接收和存储传感器数据,并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
第十一章监控与通信第一节一般规定第四百八十七条所有矿井必须装备安全监控系统、人员位置监测系统、有线调度通信系统。
第四百八十八条编制采区设计、采掘作业规程时,必须对安全监控、人员位置监测、有线调度通信设备的种类、数量和位置,信号、通信、电源线缆的敷设,安全监控系统的断电区域等做出明确规定,绘制安全监控布置图和断电控制图、人员位置监测系统图、井下通信系统图,并及时更新。
每3个月对安全监控、人员位置监测等数据进行备份,备份的数据介质保存时间应当不少于2年。
图纸、技术资料的保存时间应当不少于2年。
录音应当保存3个月以上。
第四百八十九条矿用有线调度通信电缆必须专用。
严禁安全监控系统与图像监视系统共用同一芯光纤。
矿井安全监控系统主干线缆应当分设两条,从不同的井筒或者一个井筒保持一定间距的不同位置进入井下。
设备应当满足电磁兼容要求。
系统必须具有防雷电保护,入井线缆的入井口处必须具有防雷措施。
系统必须连续运行。
电网停电后,备用电源应当能保持系统连续工作时间不小于2h。
监控网络应当通过网络安全设备与其他网络互通互联。
安全监控和人员位置监测系统主机及联网主机应当双机热备份,连续运行。
当工作主机发生故障时,备份主机应当在5min内自动投入工作。
当系统显示井下某一区域瓦斯超限并有可能波及其他区域时,矿井有关人员应当按瓦斯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切断瓦斯可能波及区域的电源。
.安全监控和人员位置监测系统显示和控制终端、有线调度通信系统调度台必须设置在矿调度室,全面反映监控信息。
矿调度室必须24h有监控人员值班。
第二节安全监控第四百九十条安全监控设备必须具有故障闭锁功能。
当与闭锁控制有关的设备未投入正常运行或者故障时,必须切断该监控设备所监控区域的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电源并闭锁;当与闭锁控制有关的设备工作正常并稳定运行后,自动解锁。
安全监控系统必须具备甲烷电闭锁和风电闭锁功能。
当主机或者系统线缆发生故障时,必须保证实现甲烷电闭锁和风电闭锁的全部功能。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技术要求1.视频监控系统(1)视频监控系统应包括矿井地面和井下两部分,能够实时监测矿井各个区域的状况。
(2)视频监控系统应具备高清晰度和全天候的监控能力,能够在夜间、潮湿环境等特殊情况下正常运行。
(3)视频监控系统应具备远程监控功能,矿井负责人和监控人员可以通过互联网或其他通信方式实时查看矿井情况。
2.传感器监测系统(1)传感器监测系统应能够监测煤矿内部和周围的气体浓度、温度、湿度等参数,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传感器监测系统应具备高精度和高灵敏度,能够对微小变化做出快速反应。
(3)传感器监测系统应可以与视频监控系统和报警系统实现联动,及时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3.数据传输和存储系统(1)数据传输系统应具备高可靠性和高稳定性,能够实现井下数据传输到地面的快速和准确。
(2)数据存储系统应能够长时间保存监测数据,并具备查询和回放功能,方便事故发生后的事后分析。
(3)数据传输和存储系统应具备安全性保障措施,以确保数据不被非法窃取或破坏。
4.告警系统(1)告警系统应能够根据传感器监测到的异常情况及时发出警报。
(2)告警系统应具备声音、灯光、震动等多种告警方式,以提高警报的可见性和可闻性。
(3)告警系统应具备自动化的处理能力,不仅能够自动发警报,还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5.快速应急措施(1)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应具备紧急通信系统,能够实时传达紧急信息,并与救援指挥中心进行有效的联络。
(2)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应具备应急救援设备,包括排毒装置、救生装备等,以应对突发情况。
(3)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应具备自动化的安全疏散指引,能够根据矿井内部的监测数据和事故情况,提供最佳的安全疏散路径。
综上所述,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技术要求包括视频监控系统、传感器监测系统、数据传输和存储系统、告警系统以及快速应急措施等多个方面。
这些技术要求旨在提高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以确保矿井工人的生命安全和矿产资源的有效开采。
浅谈煤矿“六大系统”中关于监测监控、人员定位、通讯联络系统【摘要】我国是一个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然而,受到煤矿生产人员认识缺陷,安全措施缺乏等现实和历史因素的影响,煤矿生产过程中安全事故在我国的发生率仍然偏高,并造成了较为严重的财产和生命损失。
随着各项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和逐渐完善,其在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也发挥出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大降低了人员伤亡率和经济损失程度,因此,煤矿“六大系统”建设的重要意义也逐渐收到了人们的认可和关注,有序运行、管理到位、系统可靠和设备完善的“六大系统”也是煤矿生产安全程度提高的主要措施。
本文就对煤矿“六大系统”中关于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和通讯联络系统的构建方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煤矿;监测监控;人员定位通讯联络系统1 监测监控系统煤矿监测监控系统是煤矿生产过程中安全性、有效性和高产性提高的基础,矿井安全监测系统的设计,会对主扇负压、回风巷风速、掘进工作面局扇开停、采掘工作面瓦斯等通风参数产生直接影响,连续地、实时地监测门开关的状态,同时闭锁掘进工作面风电,对采掘工作面进行瓦斯超限断电处理,从而实现矿井生产安全水平的逐步提高。
保证矿井管理人员全面、准确、及时地了解和掌握煤矿监测监控系统运行状况,是煤矿生产有效性和产量提高的主要措施,有助于实现安全事故的自动处理和早期预警,以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为煤矿的安全生产与人员安全提供保证。
煤矿监测监控系统自身具备雷电防护能力,使用阻燃光缆或电缆将各个煤矿安全监测设备连接在一起,避免与动力电缆及调度电话电缆同时使用。
井下和井上线路之间通过总站监控数据传输接口相互分离,并将避雷器设置在电缆的入井口处,以避免井上雷电对井下设施造成影响。
选择获得MA标志认可的矿用信号电缆作为煤矿的传输电缆。
地面应向地面中心站提供所需的双回路电源,且各个井下分监控站应选择660V的电力供给,并通过专用隔爆开关进行系统控制,而无需受到设备开关的控制。
矿山六大系统概述矿井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是根据矿井生产企业的安全要求和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进行设计开发的,由监测监控系统、人员管理系统、通信联络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紧急避险系统组成。
其中,监测监控系统、人员管理系统、通信联络系统(含有线调度、无线通信、应急广播)和紧急避险系统,四个系统属自动化控制系统,各系统既可以独立成系统,也可以多个系统集中传输,实现“多网合一”,地面监测软件无缝集成;避免了井下线路的重复敷设,降低了应用和维护管理成本。
矿山六大系统结构示意图六大系统中,我公司自主研发的系统包括:KT191矿用无线通信系统、KT370矿用无线通信系统、KT304矿用广播通信系统、KJ694矿用人员管理系统、环境监测系统,以公司自主开发的“KJJ175(百兆)、KJJ175(C)(千兆)环网系统为载体,真正实现了井下数据多网合一集中传输,地面监测软件无缝集成。
所开发的五大类30余种产品,均已取得煤矿“安全标志证书”、“防爆合格证”、金属非金属“安全标志证书”、“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
各系统及产品在山西省的五大煤业集团均有应用,且得到用户的一致好评。
KJJ175矿用本安型网络交换机是用于连接井下工业以太网本安终端设备,各终端设备可以通过交换机相互传输数据。
交换机通过光纤收发器接收地面中心站的数据。
交换机对数据进行优化解环处理,把经过交换处理的数据传输到更远的网络交换机或者中心站。
额定工作电压:DC12V;工作电流:≤900mA;接口数量:4对;连接方式:FC接口;传输方式:1310nm单模光纤;传输速率:100Mbps;光发射功率:≤-2dBm;光接收灵敏度:-40dBm;最大传输距离:10km(采用MGTSV(2~72)B煤矿用阻燃通讯光缆)。
接口数量:4个;传输方式:TCP/IP以太网电信号传输速率:10Mbps/100Mbps自适应;信号工作电压峰峰值:1.0V~5.0V;最大传输距离:100m(采用MHY32煤矿用聚乙烯绝缘钢丝铠装聚氯乙烯护套电缆)。
煤矿六大系统煤矿六大系统是指:监测监控、人员定位、通信联络、紧急避险、压风自救、供水施救。
1、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主要用来监控和预警瓦斯、火、冲击地压等特大事故。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检测甲烷浓度、风俗、风压、馈电状态、风门状态、风筒状态、局部通风机开停、主通风机开停等,当瓦斯超限或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行或掘进巷道停风时,自动切断相关区域的电源并闭锁,同时报警。
系统还具有煤与瓦斯突出预警、火灾监控与预警、矿山压力检测与预警等功能。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在应急救援和事故调查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煤矿井下发生瓦斯(煤尘)爆炸等事故后,系统的检测记录是确定事故时间、爆源火源等重要依据之一。
根据检测数据突变等信息分析爆炸时间。
根据检测的设备状态分析火源。
根据检测的局部通风机、风门、主通风机、风俗、风压、瓦斯浓度等分析瓦斯积聚原因。
根据检测的瓦斯浓度变化,分析及范围等。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一般由传感器、执行机构、分站、电源箱、主站、主机、系统软件、服务器、打印机、大屏幕、UPS电源、远程终端、网络接口和电缆等组成。
传感器、执行机构、分站、电源箱等放置在井下,其他设备放置在地面。
瓦斯检测是放置瓦斯爆炸和煤与瓦斯突出预警的重要参数。
因此,采煤工作面及回风巷、掘进工作面及回风流峰地点必须设置甲烷传感器。
当甲烷浓度达到或超过报警浓度时,声光报警、提醒领导、生产调度等及时将人员撤离至安庆处,及时处理事故隐患,放置瓦斯爆炸等事故发生。
当甲烷浓度达到或超过断电浓度时,去额段被控区域电源,避免或减少由于电气设备失爆、违章作业、电气设备故障电火花或危险温度引起瓦斯爆炸;避免或减少采、掘、运等设备运行产生的摩擦撞击火花及危险温度等引起瓦斯爆炸。
局部同等级及其风筒风量检测是防治局部通风机停风和风筒漏风造成积聚的有效措施。
因此,局部通风机必须设置设备开停传感器。
煤矿必须设置风速、风压、风门状态、主通风机等传感器,及时发现通风系统隐患,防治瓦斯积聚和瓦斯爆炸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