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地理人教版: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86.00 KB
- 文档页数:3
人不可以只想着不劳而获,应当努力奋斗,用自己的勤劳汗水为自己争取一片天空。
下面是为您推荐高一地理教案:《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一、教学内容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难点。
同时本节内容又是重要的基础性部分,为人文地理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教材分三部分:城市形态、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其中,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是重点,而要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必须了解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的基本知识。
考虑到本章讨论的是城市与城市化的问题,因此,作为基础知识,也为了温故知新,本节教材把与自然地理关系较为密切的“城市形态”放在本节的第一部分。
三部分内容相互联系,使学生对城市的有关理论知识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三、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已经学习了不少关于城市的知识,日常接触的媒体中或日常生活或旅游等活动过程中,学生也积累了一定的城市感性认识。
高中阶段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引导学生在大量的感性知识的基础上,对城市进行理性的思考,进而理解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关系,形成正确的人地关系观。
四、教学目标2.了解城市重要功能区如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的特点和区位五、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城市的几个重要功能区(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的特征和区位;教学难点:形成城市空间结构的经济原因六、教学准备比较分析法、图示法、讲述法、列表对比七、教学过程导入给出大脑功能区分布图,以此启发学生理解功能区的概念,说明功能区的分布不是随意的而是有规律的,从而让学生理解空间结构的概念即功能区有规律的组合。
读大脑功能区分布图,理解功能区及空间结构的概念为教学目标1打下基础过渡提问:参照大脑功能区的含义,联系日常生活,北京是否有功能区?你能说出几个?联系日常生活,说出北京的几个功能区知识联系生活,使学生对功能区的认识更加深刻介绍城市功能区在学生说出或由教师启发得出的功能区中,重点介绍CBD、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
課題 2.1城市內部空間結構設計教師授課教師時間第周月日課型課時1課時教學目標1、瞭解城市地域形態的特點及形成原因;2、理解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形成和變化;3、掌握影響城市功能區的因素及區位因素。
重點難點重點:影響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主要因素難點:影響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綜合因素分析教法教具教學過程設計教材處理師生活動第一步:嘗試練習嘗試練習學案上的試題第二步:考點掃描:考點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區考點二: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形成和變化第三步:寫學案記知識點知識點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區1.城市土地利用類型:包括商業用地、工業用地、政府機關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綠化用地、交通用地和農業用地等。
2.城市功能分區(1)形成:不同類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裡的集中。
(2)特點:各功能區之間並無明確的界線。
(3)主要功能分區先學後教,先試後導(3分鐘)目標定向(1分鐘)學生說出考點教師補充第一課時主要以記憶知識點為主,學生限時記憶,然後馬上驗收默寫知識點二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形成和變化1.含義: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區的分佈與組合,也叫城市地域結構。
2.主要模式:同心圓模式、扇形模式和多核心模式。
3.形成因素(1)經濟因素(主要因素):影響地租的因素:交通便捷程度和距離市中心遠近。
(2)社會因素:收入導致住宅區的分化;知名度; 種族或宗教(3)歷史因素:早期的土地利用方式對日後功能分區有深遠影響。
4.發展變化:隨城市的發展而逐漸形成和變化第四步:變式訓練學案上例題作為變式訓練題讓學生自己產生疑問,設置相關問題,自己鋪設道路,達到水到渠成的目的,讓學生學會圖文轉換。
第五步:解惑答疑該環節為學生討論探究本節課知識點和變式訓練以及嘗試訓練的習題,通過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生生質疑,師生質疑把本節課知識真正掌握。
第六步:構建網路第七步:當堂檢測教師及時把握學生動態,對記憶和理解有困難的知識點進行及時的講解和點評變式拓展,感悟實踐,質疑互動(15分鐘)合作探究,視導討論,穿插鞏固(3分鐘)總結昇華,回扣目標(5分鐘)。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NO.5一、学习目标1. 理解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与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地域结构之间的关系。
2. 掌握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主要因素。
运用实例,能够说出该城市的空间结构,并解释其形成原因。
3.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待城市的发展及其地域结构的变化。
二、导学提纲自主学习1.一般可以将城市用地分为、、、、、、等不同类型。
2. 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里的集中,就形成了不同的。
最基本的功能区有、、,有些大城市里还有、等。
功能区之间明确的界线。
3. 住宅区是城市中一种土地利用方式。
随着住宅区的分化还出现了和0。
4. 商业区在分布上多位于、或,形状多为,即商业区在布局时多按照或者原则进行布局。
在有些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市中心,还会形成一个特殊的商业区——,简称。
商业区白天人口流动性,夜晚数量。
5. 工业区是由城市内部工业而形成的。
这些工业企业程度较高,且它们之间往往有很强的。
由于工业生产的过程中有大量的运输需求,这就决定了工业企业布局时要靠近、、等的地带。
6.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做。
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结构有、和。
7. 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在市场竞争环境下,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的高低。
8.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和。
阅读P23图2.7“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探究1-2小题。
1.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市中心远近的变化有何异同?2.如果由各类用地的付租能力来决定土地的用途,那么图中OA最有可能称为哪一类功能区?AB和BC呢?影响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因素除了经济因素外,是否还存在其他因素呢?试举例说明。
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是否永久不变呢?举例说明。
一.单项选择题:1.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A.商业用地B.工业用地C.住宅用地D.公共用地2.受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影响最大的是()A.文化区B.商业区C.工业区D.住宅区3.城市商业区分布的特点是()A.大多呈集团式分布于某一街区B.大多呈点状或条带状分布于城市街道两侧C.大多位于城市边缘区D.大我呈不固定分布4.城市功能区是指()A.提供城市职能的地区B.城市人口生活和工作的区域C.相同功能活动集中的建筑区D.由交通线路分隔出的各类区域5.城市空间的40%~60%属于()A.商业区用地B.工业区用地C.住宅区用地D.由交通线路分隔出的各类区域6.各类城市所共有的功能区是()A.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B.商业区、工业区、教育区C.工业区、教育区、行政区D.工业区、住宅区、行政区7.城市各项功能区的形成主要是()A.城市规划的结果B.同类活动在空间上的高度聚集C.不需要竞争的结果D.同类活动造成的企业相互分离下图为我国某大城市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与市中心距离递减示意图。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案【教学目的】1.了解城市地域形状的构成与天文环境的关系。
2.熟习城市地域功用分区的类型,结合实例剖析各功用区的构成、开展进程以及它们的区位特征。
3.剖析历史要素、经济要素、社会要素和行政要素等在城市地域功用分区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从而愈加深上天看法城市地域功用分区的普通规律。
【教学重点】城市的地域形状;城市地域结构特点;经济要素在城市地域功用分区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城市地域形状的构成与天文环境的关系。
经济要素在城市地域功用分区中的作用。
【教具预备】多媒体教室、教学挂图、自制图表等【教学方法】比拟剖析法、图示法、讲述法、列表对比法【课时布置】2课时【教学进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中心。
目前,世界上有近50%的人口寓居、生活在城市里。
从城市集体来看,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外部形状,而且在每个城市外部不同部位都有不同的作用,以及各具特征的外部空间结构。
这就是我们明天要学习的2.1城市外部空间结构一、城市形状1.概念:在大比例尺地图上,我们看到的每个城市特定的外部轮廓外形。
2.城市形状的构成与它所处的天文环境的关系:城市用地较为规整,构成集中开展的城市形状——平原地域;分分开展的城市形状——山区或丘陵地域〔由于城市用地比拟破碎〕(图2.1)。
3.类型划分:国的华盛顿昌等。
成都城市形状图兰州城市形状图重庆城市形状图二、城市土地应用和功用分区1.城市土地应用类型: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
2.功用分区〔1〕构成:不同的城市土地应用方式有着各自的特点,而同一种土地应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往往是相反的,这就会招致同一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
而不同类型的土地应用在城市里的集中,就构成了不同的功用区构成功用区。
(图2.2)〔2〕功用分区的特点①功用区之间无明白的界限②某一种功用区以某种土地应用方式为主,能够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2.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学案年级:高一地理设计人:王建华审核人:李丽编号:【地】04班级:学习小组:姓名:日期:2013.3.07【学习目标】1.理解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与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地域结构之间的关系。
2.理解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形成及区位特点。
3.掌握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主要因素,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并解释其形成原因。
4.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待城市的发展及其地域结构的变化。
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城市地域功能分区形态特征位置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高级住宅区低级住宅区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变化1.城市地域结构: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构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也叫做城市地域结构。
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结构模式有三种、、2.影响因素①最主要的因素:。
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每一块土地利用于哪一种活动,主要取决于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有、。
②除了经济因素以外,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如:、、、3.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1)经济因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交通便捷程度: (2)历史因素:①继承与创新;②完全改变(3) 社会因素:①收入、②知名度、③种族与宗教、④行政因素 (4)环境因素—功能区的合理布置 ①要有便利的交通Ⅰ:工业要沿交通线布置 Ⅱ:在工业区与生活居住区之间也要有方便的联系 ②合理安排工业用地的位置,以减少对生活居住区的污染Ⅰ:布置在城内或居民区内(如小型食品、轻纺、服装、印刷、精密仪表等 )Ⅱ:布置在城市近、远郊(如钢铁联合企业、石化企业、煤气、木材加工和砖瓦石灰等 )对水源有污染的工业:布置在河流的下游盛行单一风向——下风向季风——与季风方向互相垂直的郊外多种风向——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③居住区和工业区之间应布置适当的卫生防护带 读图2.7完成表格功能区 距市中心距离对应地租直线地租 成因 商业区住宅区 工业区4.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城市发展初期 城市发展的中后期 城市地域范围狭小扩大 各类功能用地的关系 混杂布置,无明确功能分异 分异明显工业发展方向 在市中心形成工业自然团聚市区工厂企业纷纷外迁原因分析 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引引起 为降低成本,保护环境【课后练习】1.一般城市都具有的功能区是( )地租对大气有污染的工业A.商业区、文化区、交通区B.工业区、农业区、商业区C.行政区、仓库区、娱乐区D.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2.市中心的远近,对下列活动影响最大的是()A.住宅B.商业C.工业D.文娱3.市商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商业区占城市用地面积比重较大,大多呈点状或条状分布B.商业区的经济活动繁忙程度仅次于工业区C.影响商业区的营业额的直接原因是交通的便捷性D.中心商务区的高层建筑中,其中,低层主要是商业活动场所4.城市工业区不断向市外移动是为了()①靠近交通干道②拓展城市范围③降低生产成本④保护城市环境A.①③B.③④C.②③D.①④5.在该城市市中心附近也会出现住宅,原因是()A.在市中心,住宅的付租水平最高B.住宅首先选择交通便捷,最繁华的地段C.市中心某些地段远离公路,交通不便D.在市中心地理位置好,适宜建设高级住宅区6.关于商业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多呈点状、带状分布,在城市用地中占小部分B.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街角路口处C.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方D.商业区的区位不一定要有广阔的市场7.)盛行风向A B C D8.美国许多大城市出现唐人街,这是因为()A.收入不同B.知名度不同C.宗教团体占优势D.华人影响较大9.商业区靠近市中心布局的主要原因是()A.市中心的地租最高B.市中心环境较好C.市中心交通最便利,便于商业职员上、下班D.市中心可以接近最大的消费群体10.城市内部职能分区中,一般来地价最高的是()A.成片住宅区B.中心商务区C.大型绿地区D.招商引资的工业小区11.有关城市功能区的正确叙述是( )A.每种功能区以一种功能为主,无其他功能B.同类活动在空间上的分布,形成了功能区C.一个城市通常只有一个工业区D.商业区的区位需求是要有便捷的交通。
城内部空间构造图3:的不同功能区举例住宅区1引导学生读图5“的中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即教材P20图〕,2通过读图5,让学生讨论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分布的位置特点,从而得出:高级住宅区多分布在城的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联络;低级住宅区多分布在内城和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联络。
进而得出:在位置上,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出现背向开展的趋势。
图5“的中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学生观察图5,从图中两种住宅区的居住环境、单位面积房屋售价、公一一共设施的装备是否齐全等方面对城住宅区的类型进展判断,从而得出:在建筑质量上,城住宅区出现了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的分化。
培养学生利用图片信息全面分析问题的才能商业区1读图5“的中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分析商业区分布在城的什么位置。
从图中可以看出,商业区位于中环和尖沙咀及维学生读图5,分析中高级住宅区和低级学以致用影响因素意图,边讲边分析PPT展示影响城地域构造形成的其他因素构造形式,并总结出影响三个城地域构造形成的因素学生观察三条曲线形成的过程,并掌握其变化规律通过板画展示,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培养学生读图才能城地域构造的变化列表比照分析城地域构造的变化学生观察表格,阅读教材完成表格学生通过阅读,自己完成表格,加深对城地域构造变化的认识,培养自觉才能总结利用PPT展示本节内容思维导图学生边观察思维导图,边回忆本节内容的知识、重难点帮助学生稳固所学知识,构建知识构造体系课堂练习PPT展示精选练习题,并讲解完成习题检验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稳固知识,查漏补缺,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方法、思路和答题技巧。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学案班级姓名学号核心素养目标:1.从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环境因素等方面综合分析城市各功能区的形成原因;2.从不同的空间尺度理解功能区布局的理由及空间组合形式的变化。
【知识点一】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1.城市形态城市形态是指城市的外部轮廓特点,通常受城市所处的地理环境的制约。
山区城市外部形态多呈条带状,平原城市外部形态多呈团块状。
读我国某城市外部形态示意图(下图),完成1~3题。
1.该城市位于 DA. 宁夏平原B. 河套平原C. 河西走廊D. 华北平原2.该城市外部形态主要受制于 BA. 铁路、河流B. 河流、地形C. 铁路、地形D. 耕地、林地3.与同纬度的郊区相比,该城市市中心夏季气温偏高,其原因可能是 AA. 改为:位于夏季风背风坡B. 深居内陆,植被稀疏C. 海拔高,光照强D. 位于河谷,不易散热2.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和功能区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包括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等。
土地利用类型在功能上具有独立性,一种土地利用类型常只有一种用途。
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位置需求是相同的,导致同一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集聚。
例如,商业用地通常被规划布局在人流密集,交通便利的市中心,是因为商业需要便利的交通吸引人流,通过集聚效应,吸引其他具有相同需求的服务进入,渐渐形成了商业区。
研读课本图2.1,回答问题(1)北京市王府井步行街布局在北京城区的什么部位?为什么在这里?位于北京市几何中心右侧。
经济原因:交通便利,人流量大,周边有大量历史文化建筑,国内外知名度高。
(2)王府井步行街除了百货商店,还有哪些商家进驻?这些商家为什么会集聚在一起?银行、餐饮、书店等。
它们都需要大量人流,都需要布局在交通便利的,有消费需求的地区。
归纳总结练习:下图是某城市功能区附近地铁站一天中部分时段进出站人数统计图。
据图完成1~2题。
1.该功能区是 BA. 中心商务区B. 住宅区C. 工业区D. 文化区2.该功能区的特点是 DA. 经济活动最为繁忙B. 一般分布在城市的外围C. 人口数量昼夜差别最大D. 占地面积最为广泛海港城市秦皇岛市为响应北京城市功能的拓展,调整城市空间布局,致力于发展成为北京的又一出海大通道。
高一地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探究教案一、教学内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探究二、教学目标:1.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组成要素和形态。
2.掌握城市内部不同功能区的组成、分布、特点。
3.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对城市全局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组成和形态。
四、教学难点:不同功能区的组成、分布、特点。
五、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
六、教学过程:1.教师通过地图、PPT和图片等多媒体工具,向学生介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组成要素和形态。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组讨论,深入了解城市内部不同功能区的组成、分布、特点。
并在讨论结束后,向全班汇报。
3.教师选取一个典型城市案例,进行详细讲解,并逐一分析城市内部不同功能区的组成、分布、特点。
4.学生分组,自行选择一个城市,并就其内部空间结构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进一步加深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理解。
七、教学评价:1.通过小组讨论和汇报,评价学生对城市内部不同功能区的理解深度和分析能力。
2.评价学生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研究和分析能力。
3.综合考评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八、教学资源:1.PPT2.地图3.图片4.典型城市案例九、教学拓展:1.配置更加丰富的案例,进行多样化的教学。
2.加深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培养学生对城市内部不同功能区的分析和研究能力。
十、教学总结: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探究是地理学科的重要分支,本次教学活动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全面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组成和形态,掌握城市内部不同功能区的组成、分布、特点。
通过实际操作、讨论、汇报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分析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使他们成为能够独立进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研究和分析的科学研究者。
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结构有第 1 页共 4 页第2页共4页第 3 页 共 4 页 第 4页 共4页(2)高级住宅区和工业区的分布是否相邻?为什么?(3)试画简图归纳香港功能区分布的特点。
3、读图2.7,结合P22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市中心远近的变化有何异同?(2)如果由各类图例的付租能力来决定土地的用途,那么途中0A 、AB 、BC 各分别最可能成为哪一类功能区?(3)除了距离市中心远近外,地租高低还要受哪个因素影响?请举例说明。
4、读图2.8和P24“案例1 纽约市的少数民族区”,说出除了经济因素外城市地域结构还受哪些因素影响?5、结合P24活动,完成下列要求:(1)城市地域结构的合理规划应如何处理居住区和工业区之间的关系?(2)试评价图2.9中城市布局的两种方案较为合理,说明理由。
(3)如果你有更好的修改意见,标注在图上,并说明理由。
【拓展提升】训 练 案下图为华北某城市功能分区和等时线示意图。
图中等时线是指汽车从城市P 点向外行驶所用时间相等点的连线。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P 点出发,车速最快的去向是A .东B .南C .西D .北2、与图中甲、乙、丙、丁四类城市功能区依次对应的是 A .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绿地B .商业区、住宅区、绿地、工业区C .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绿地D .工业区、住宅区、绿地、商业区3、对该城市环境质量影响较大的是 ( )A .钢铁厂B .印染厂C .化肥厂D .服装厂读“某城市地价空间分布示意图”,回答4~5题。
4、图中哪一处交通通达性最高 ( ) A.甲 B.乙 C.丙 D.丁5、该处最有可能位于( ) A.高级住宅区B.工业区C.商业中心D.辐射道路与外环道路交会点6、.下图是我国华北某城市各功能区设置示意图,从环保角度考虑,其中合理的是( )7、读“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回答下面问题。
(1)土地租金高低取决的主要因素有( ) A .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B .土地利用方式 C .交通通达度 D .企业的支付能力(2)在竞争环境下,城市的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经济活动, 取决于各种活动的( )A .规模的大小B .重要的程度C .付出租金的高低D .由政府的决策(3)市中心应为图中A 、B 、C 中的 ;这里最适合的城 市功能用地应为 区,此处地租最高的原因是 。
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变化
1.城市地域结构: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构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也叫做城市地域结构。
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结构模式有三种、、
2.影响因素
①最主要的因素:。
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每一块土地利用于哪一种活动,主要取决于
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有
、。
②除了经济因素以外,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如:、、、
3.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
(1)经济因素
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交通便捷程度:
(2)历史因素:①继承与创新;②完全改变
(3) 社会因素:①收入、②知名度、③种族与宗教、④行政因素
(4)环境因素—功能区的合理布置
①要有便利的交通
Ⅰ:工业要沿交通线布置Ⅱ:在工业区与生活居住区之间也要有方便的联系
②合理安排工业用地的位置,以减少对生活居住区的污染
Ⅰ:布置在城内或居民区内(如小型食品、轻纺、服装、印刷、精密仪表等)
Ⅱ:布置在城市近、远郊(如钢铁联合企业、石化企业、煤气、木材加工和砖瓦石灰等)
盛行单一风向——下风向
季风——与季风方向互相垂直的郊外
多种风向——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③居住区和工业区之间应布置适当的卫生防护带
读图2.7完成表格
4.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
【课后练习】
1.一般城市都具有的功能区是()
A.商业区、文化区、交通区
B.工业区、农业区、商业区
C.行政区、仓库区、娱乐区
D.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
2.市中心的远近,对下列活动影响最大的是()
A.住宅
B.商业
C.工业
D.文娱
3.市商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商业区占城市用地面积比重较大,大多呈点状或条状分布
B.商业区的经济活动繁忙程度仅次于工业区
C.影响商业区的营业额的直接原因是交通的便捷性
D.中心商务区的高层建筑中,其中,低层主要是商业活动场所
4.城市工业区不断向市外移动是为了()
①靠近交通干道②拓展城市范围③降低生产成本④保护城市环境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5.在该城市市中心附近也会出现住宅,原因是()
A.在市中心,住宅的付租水平最高
B.住宅首先选择交通便捷,最繁华的地段
C.市中心某些地段远离公路,交通不便
D.在市中心地理位置好,适宜建设高级住宅区
6.关于商业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多呈点状、带状分布,在城市用地中占小部分
B.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街角路口处
C.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方
D.商业区的区位不一定要有广阔的市场
7.)
盛行风向
8.美国许多大城市出现唐人街,这是因为()
A.收入不同
B.知名度不同
C.宗教团体占优势
D.华人影响较大
9.商业区靠近市中心布局的主要原因是()
A.市中心的地租最高
B.市中心环境较好
C.市中心交通最便利,便于商业职员上、下班
D.市中心可以接近最大的消费群体
10.城市内部职能分区中,一般来地价最高的是()
A.成片住宅区
B.中心商务区
C.大型绿地区
D.招商引资的工业小区
11.有关城市功能区的正确叙述是( )
A.每种功能区以一种功能为主,无其他功能
B.同类活动在空间上的分布,形成了功能区
C.一个城市通常只有一个工业区
D.商业区的区位需求是要有便捷的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