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数学复习
- 格式:doc
- 大小:399.50 KB
- 文档页数:16
四年级数学下各单元复习题第⼀单元《⼩数的意义与加减法》测试题:⼀、⼩⼩知识窗看谁本领⾼! (25 分)1、0.78 ⾥⾯有( )个0.01 ,3.6 ⾥⾯有( )个0.12、4个百、5 个⼗、3个⼗分之⼀,组成的数是( )3、0.050 的计数单位是( ),它含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4、58 厘⽶=( )⽶540 克=( )千克7 元8⾓3分=( )元9吨40 千克=( )吨5、⼩数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
6、10.1 千克、1000克、1.1 吨、1千克10克按从⼤到⼩的顺序排列是(>( )>( )>( )。
7、在O⾥填上“v”、“〉”、“ =”。
7.9 O8.2 0.09 O0.12 5.7 O5.83.61⽶O 362厘⽶284克O0.284千克 5.3⽶O 532厘⽶8、0.8 不改变⼤⼩,写成三位⼩数是( )。
9、⼀个⼩数,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 )位,⼩数部分的最⾼位是(10、⼝5. □ 5,使这个数最⼩是( ),使这个数最⼤是( )。
、⽕眼⾦睛辨对错。
( 10 分)1、0.3 与0.300 ⼤⼩相同,计数单位也相同。
( )2、⼩数点的后边添上“ 0”或去掉“ 0”,⼩数⼤⼩不变。
( )3、 4.4 ⽶=4⽶40厘⽶。
( )4、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于⼩数加法。
( )5、 2.7 和2.9 之间只有⼀个⼩数。
( )、选择。
( 10 分)1、0.9 ⽐10少( )A、0.1B、9.1C、92、由2、4、5 三个数字组成的最⼤的两位⼩数是( )A、4.25B、2.54C、5.423、⼤于4.35 ⼩于5.35 的⼩数有( )个A 9 B、10 C、⽆数4、8080.80 这个数( )位上的零可以去掉。
A、百B、⼗C、百分5、⼩红在计算⼩数减法时, 将减数3.8 错看成38 ,得1 08 ,那么正确的结果是 (A、66.2B、142.2C、10.8四、计算。
共三部分(11页)一、题型与考点。
(一)选择题(10题、20分)、(二)判断题(5题、5分)、(三)填空题(12题、25分)、(四)解答题(50分)。
解答题中计算题包括口算、笔算(验算、小数)、怎样算简便就怎样计算(能简便计算的没有用简便计算要适当扣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重视课本和课本习题,抓好课本P125---P131部分的复习。
(2)折线统计图部分,要求只是会识图,能够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数学问题,并发现问题提数学问题并解答(有意义的);(3)重视三角形的分类,按角和边分类;画高(用铅笔,画虚线,标垂足,标高和底),画三角形(直角三角形要标直角符号),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求角的度数,课本P131第11题复合图形求角的度数;(4)在位置与方向部分,以教材P20第二题为基本题进行复习,明确两个参数决定物体位置的方法;(5)课本上已经给孩子们标出要读的记的内容(课本内容+笔记内容)和重点题目,请督促孩子们认真复习。
二、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复习点三、计算题练习四年级下册计算题练习一学号姓名一、直接写出得数2.7+6.3= 0.58+3.5= 6-2.2= 5.6-2.8=25×12= 6.68-2.1= 6.38+5.62= 3.92-0.9=0.25×10= 100×2.003= 62÷10= 123.5÷100=9.025×100= 9-2.3-3.7= 4×31×25= 28×0÷54=65+37×0= 5.5+2.81+4.5= 25×4÷25×4=二、竖式计算并验算:12.65+3.5= 85.6-3.21=三、计算,有些能简便的要简便计算:89×99+89 2.63+5.8+7.37+4.2 52×15-5×5255×102 2.58-1.6+3.42 125×6445×25+75×45 23.5-2.8-7.2 58.65-(3.2+8.65)99×125×8 3200÷25÷4 250÷8×480+(146-46×3) 48-(5.2+2.03×10) 32×15+(32.6+8.09)学号姓名一、直接写出得数:3.7+8.4= 0.58+3.2= 6-3.3= 5.4-2.8=25×16= 6.68-2.5= 6.38+8.62= 3.92-0.2=0.225×10= 100×2.03= 6.2÷10= 123÷100=0.025×100= 13-2.3-3.7= 4×28×25= 36×0÷2.55=2.8+58×0= 5.5+4.52+4.5= 100×3÷100×3=二、竖式计算并验算:12.65+7.5= 83.6-4.35=三、计算,有些能简便的要简便计算:99×85+85 5.63+8.8+4.37+1.2 36×19-9×3655×101 2.38-2.4+3.62 125×2475×55+75×45 27.5-6.8-3.2 55.83-(3.2+5.83) 29×125×8 5600÷25÷4 250÷8×4学号姓名一、直接写出得数3.7+7.3= 0.56+3.4= 6-3.22= 5.4-4.5=25×28= 6.88-2.8= 0.91+0.09= 3.92-0.2=0.225×10= 100×2.03= 61.5÷10= 6.5÷100=0.005×100= 16-5.3-4.7= 4×2.7×25= 36×0÷55=6.8+58×0=7.5+5.52+2.5= 50-25÷5=二、竖式计算并验算:32.7+7.52= 55.6-5.75=三、计算,有些能简便的要简便计算:(270-30×9)÷5.5 36×19-19×26 25×45+75×4538×101 5.63+8.8+4.37+1.2 750-(550-300)÷256.38-2.4+5.62 125×16 2100÷25÷425×(40+4) 55.83-(8.2+5.83) 99×8.5+8.527.5-9.8-0.2 58+(124-24×3) 8157-(103+157+597) 32.3-(5.02+2.03×10) 32×18+(32.6+18.09)四年级下册计算题练习四学号姓名一、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然后列出综合算式:25 + 55 450-130 3.6+7.412×( ) ( ) ÷( )( ) ( )综合算式: 综合算式:二、计算,有些能简便的要简便计算:44×12-88 89×32+89×68 6.91-3.4+5.09125×24 75+360÷(20-5) 1880-(59+21)×12 (75+240)÷(20-5) 25×(40+4) 64.56-(8.2+4.56)72×99+72 30.5-5.3-1.7三、列式计算。
四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资料1第一单元、乘法1、三位数乘两位数,所得的积不是四位数就是五位数。
2、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的每一位相乘,乘得的积和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的每一位相乘,所得的积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3、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先把两个乘数不是零的部分相乘,再看两个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零,就在积的末尾加几个零。
4、25×4=100,25×8=200,25×16=400,125×8=1000,125×16=2000,24×5=120,11×11=121,12×12=144,13×13=169,14×14=196,15×15=225,16×16=256第二单元、升和毫升1、容量: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多少叫做这个容器的容量。
2、1升(L)=1000毫升(ml 、mL)3、从里面量长、宽、高都是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正好是1升。
从里面量长、宽、高都是1厘米的正方体容器正好是1毫升。
(正方体的长、宽、高都称为棱长)4、生活中一杯水大约250毫升;一个高压锅大约盛水6升;一个家用水池大约盛水30升,一个脸盆大约盛水10升;一个浴缸大约盛水400升;一个热水瓶的容量大约是2升,一个金鱼缸大约有水30升,一瓶饮料大约是400毫升,一锅水有5升,一汤勺水有10毫升,一瓶眼药水大约15毫升。
5、一个健康的成年人血液总量约为4000--5000毫升。
义务献血者每次献血量一般为200毫升。
6、1升水重1千克,1毫升水大约20滴。
第三单元、三角形1、围成三角形的条件(三边关系):较短两条边长度的和一定大于第三条边。
2、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
3、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也就是当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确定后,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都不会改变),生活中很多物体利用了这样的特性。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1.整数加法(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在加法里,相加的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加数是部分数,和是总数。
(3)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2.整数减法(1)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2)在减法里,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已知的加数叫做减数,未知的加数叫做差。
被减数是总数,减数和差分别是部分数。
(3)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
3.整数乘法(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在乘法里,相同的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都叫做因数。
相同加数的和叫做积。
(3)在乘法里,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4)1和任何数相乘都的任何数。
(5)一个因数×一个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4.整数除法(1)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2)在除法里,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所求的因数叫做商。
(3)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
(4)在除法里,0不能做除数。
因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所以任何一个数除以0,均得不到一个确定的商。
(5)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5.整数加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6.整数减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
7.整数乘法计算法则先用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尾就对齐哪一位,然后把各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8.整数除法计算法则先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如果哪一位上不够商1,要补“0”占位。
每次除得的余数要小于除数。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课教案8篇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一教学内容:第33页~34页的内容。
活动目标:1.通过收集信息、操作实验、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验一亿的大小,发展数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初步获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获得成功的体验,初步树立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活动重点: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操作,从而能主动总结研究方法。
活动难点:形成1亿有多大的空间观念。
活动准备:纸张、书、大米、黄豆等。
活动过程:包括四个阶段:设计方案──动手实际──获得结论──表达交流阶段一:确立问题设计方案1.明确活动目的、要求。
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创设现实情境,结合具体素材描述。
一亿的大小,从中体会一亿的大小。
2.确立研究的问题。
例:一亿粒大米有多少?一亿个学生在一起占用多大面积?口算一亿道口算题需要多少时间?一亿个硬币摞在一起有多高?步行(汽车、飞机行驶)一亿米需要多少时间?几滴血中有一亿个红细胞?一亿滴水有多少?一亿双一次性筷子需要砍伐多少棵大树?3.制定活动方案。
(1)活动步骤。
(2)活动准备和分工安排。
并把活动步骤、活动准备和分工安排填写在活动记录表中。
阶段二:动手实践各小组依据方案开展活动,并将获得的数据、推算过程补充记录在记录表中。
教师参与到学生活动中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
阶段三:获得结论学生根据对信息、数据的分析,结合具体情境描述出一亿的大小。
阶段四:表达交流1.各小组陈述整个活动过程。
2.活动小结。
A进一步想象一亿有多大。
B对小组的活动过程进行评价。
四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下册篇二本人继续担任四年一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共有学生68人,大部分学生身心健康,活泼好动。
在新学期开始,要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继续培养学生认真书写、按时完成各类作业、课堂认真听讲的良好学习习惯,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自觉学习的意识,创造情景开拓学生的视野,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精选5篇)小学数学总复习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分类活动,整理与疏通运算定律、性质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弄清简便计算的来龙去脉,体悟到凑整思想。
2.通过错例诊断、跟进练习,在真实场景中查漏补缺、自我反省,提高简便计算能力。
3.通过另眼鉴赏,从另一个视野体验运算定律的应用价值。
教学流程:一、激活知识、整理疏通1.收集课前学生出的可以简便计算的试题。
并校对反馈1259872+93+2821254(3/8+4/12)24546+541/53/8+5.36+4.642.对试题按一定标准分类。
(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等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索分类。
)3.全班反馈。
预计学生会出现如下几种请款(1)按照各种运算定律各一类。
(五类,在黑板上贴出来)(2)按照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分成三类。
二、查漏补缺、跟进练习1.猜测前测题中哪些题错误的人数最多?762.50.44.4252/53.6-2/52.125641253/5+2/53/5+2/52.出示全班每题出错的统计数据,说一说感受。
3.错例诊断:通过让学生圈一圈、想一想、评一评等诊断与反思手段,达到对知识的查漏补缺,进一步完善运算定律与性质。
4.渗透简便计算的策略多样化与优化。
5.跟进练习(1)怎样简便就怎样算2-5/7+2/7(0.7+0.7+0.7+0.7)255.80.125+11.6(11+14)7.60.4(2)选一选1/381/38的正确答案选()(3/7+7/11)711的简便计算方法是()三、回顾整理,提炼思想。
对复习方法以及简便计算的思想作梳理与提炼四、另眼鉴赏,拓展提升小学数学复习教案篇二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
复习共分为七部分: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的加、减法,克和千克,图形与变换,解决问题,统计。
本学期所学的“找规律”内容,目的是开括学生的思路,不作为基本要求。
因此,在总复习中没有单独安排学习,只是在练习中带着练习。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知识
点
一、整数
1. 整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 整数的比较和大小
3. 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4. 整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二、小数
1. 小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 小数的比较和大小
3.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4. 小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三、分数
1. 分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 分数的比较和大小
3.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4. 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四、长度单位换算
1. 厘米、分米、米的换算
2. 千克、克的换算
3. 升、毫升的换算
五、面积和体积
1.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2. 立方体和长方体的体积计算
六、图形的认识和画法
1. 了解圆、直线、曲线、角、三角形、四边形等图形
2. 能够用尺规作图的工具画出简单的图形
七、时间和日历
1. 时钟的读法和时间的表达
2. 日历的使用和日期的计算
八、数据统计
1. 了解调查和统计的基本概念
2. 能够用图表展示数据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以上是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的主要知识点。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复习,掌握这些知识,取得好成绩!。
四年级数学(下)期末复习(运算定律、四则混合运算)一、填空:1、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是先算( ),如果括号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 ),再算( )。
2、算式645×(800-350÷35)先算( )法,再算( )法,最后算()法。
3、如果把算式258+152÷19×8的运算顺序改成先算除法,再算加法,最后算乘法,那么算式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根据500÷125=4 4+404=408 804-408=396组成一个综合算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两个数( )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6、检验378+529=907的计算是否正确,可以用加法进行验算,这种验算方法是根据加法( )律。
7、已知两个数的( )与其中一个( ),求另一个( )的运算,叫做减法。
减法是( )的逆运算。
8、求几个( )加数的( )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9、140÷5表示( )。
10、一个加数=( )○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差○减数除数=( )○( )一个因数=( )○( )11、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 )12、用字母a、b、c表示加法结合律( )用字母a、b表示乘法交换律( )用字母a、b、c表示乘法分配律( )13、一个数加上或减去( ),结果仍是原数。
一个数乘以或除以( ),结果仍是原数。
14、在除法中,( )不能作除数。
15、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 )对齐,也就是把( )上的数对齐。
16、计算小数加减法,所得数的( )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
二、判断:1、求几个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任何数除0都得0。
()3、52+83+48=83+(52+48)这一步计算只运用了加法交换律。
()4、因为5×6=30,所以5和6分别叫做因数。
()5、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小数加法同样适用。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复习第一单元四那么运算1、加、减法的意义及各局部之间的关系:〔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加数+ 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和-加数=加数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2、乘、除法的意义及各局部之间的关系:〔1〕求几个一样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因数×因数=积被除数÷除数=商积÷因数=因数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3〕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与商、除数和余数之间的关系: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3、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那么运算。
4、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假如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5、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6、算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7、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8、有关0的运算:①一个数加上0等于原数。
A+0=A②一个数减0等于原数。
A—0=A③一个数减本身等于0。
A—A =0④任何一个数乘0等于0。
A×0=0⑤0除以一个非0的数等于0。
0 ÷A=0〔A≠0〕⑥一个非0的数除以本身等于1。
A÷A=1〔A≠0〕⑦0不能做除数。
9、租船问题共有32人,租小船每条24元,限乘4人;租大船每条30元,限乘6人,怎样租最省钱?〔1〕比拟哪种船的租金廉价小船:24÷4=6〔元/人〕大船:30÷6=5〔元/人〕经比拟大船廉价方案一:全租大船应租大船只数:32÷6=5〔条〕……2〔人〕这2人还要租一条小船,那么总租金就为:5×30+24=174〔元〕方案二:如租5大船和1条小船,小船没有坐满,还空2人这时不是最省钱的,还可在调整成租4条大船和2条小船,这时大小船刚好坐满租金为4×30+2×24=168〔元〕答:租4条大船和2条小船最省钱。
数的整除练习(总复习一)班级姓名一、填空题:..3.最小的自然数是. 4.最小的正整数是.5.小于3的自然数有6.能被2整除的两位数有 . 7.既能被2整除,又能被5整除的最小的正整数是.8.20以内能被3整除的数有.9.写出所有能整除18的整数:.10.个位上是的整数,一定能被2整除.11.能被2整除的整数叫做数,不能被2整除的整数叫做数.12.自然数中最小的奇数是,最小的偶数是.13.在连续的正整数中,与奇数相邻的两个数一定是,与偶数相邻的两个数一定是.(填“奇数”或“偶数”)14.与4相邻的两个奇数是,与4相邻的两个偶数是. 15.在1到20的自然数中,能被2整除的是,能被5整除的是.16.写出两个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数.17. 个位上是数的整数是奇数,即奇数的个位上一定是数字.18.19、五个连续偶数的和是90,这五个偶数分别是()()()()()()。
20.两个奇数的积一定是,两个偶数的积一定是,一个奇数与一个偶数的积一定是.。
(填“奇数”或“偶数”).二、选择题:21.下列算式中表示整除的算式是………………………( )(A )0.8÷0.4=2; (B )16÷3=5……1; (C )2÷1=2; (D )8÷16=0.522、下列各数中既能被3整除又能被5整除的数是………………………( )(A )12; (B )15; (C )2; (D )130.23.既能被2整除又能被3、5整除的最小三位数是………………………………( )(A )102; (B )105; (C )120; (D )100.三、简答题24.从下列数中选择适当的数填入相应的圈内.-200、 17、 -6、 0、 1.23、 76、 2006、 -19.6、 9、负整数 自然数 整数25.下面各组数中,如果第一个数能被第二个数整除,请在( )内打“√”.① 27和3( ) ② 3.6和1.2( )③ 12和24( ) ④ 91和7 ( )26.把下列各数填入适当的圈内(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36、 90、 75、 102、 10、 22、 210、 185、 234.2的倍数 5的倍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数的整除练习(总复习二)班级 姓名一、填空题1. 15的因数有 .3. 40以内6的倍数有 .4.100以内15的倍数有 .5.一个正整数的因数中最小的是 ,最大的是 .二、选择题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任何正整数的因数至少有两个 (B )1是所有正整数的因数(C )一个数的倍数总比它的因数大 (D )3的因数只有它本身三、简答题7.请在下图中标出表示12的因数的点.8.按要求把下列各数填入圈中:1、 2、 3、 4、 6、 8、 9、 12、 15、 18、21、 24.36的因数 3的倍数9.上题中既是36的因数,又是3的倍数的数有哪些?如果我们让两个圈重叠,用相交的部分表示既是36的因数,又是3的倍数的数,那么按上题要求完成下图(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 36的因数 3的倍数既是36的因数又是3的倍数的数一、填空题1.正整数可以分为 、 和合数三类.2.素数有 个因数,合数至少有 个因数,1有 个因数.3.1到30的正整数中,素数有 .4.最小的素数是 ,最小的合数是 .5.1既不是 也不是 ,唯一的一个既是偶数又是素数的数是 .二、选择题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合数都是偶数 (B )素数都是奇数(C )自然数不是素数就是合数 (D )不存在最大的合数三、填图题7.把1到20的正整数按要求填入下图奇数 素数 偶数 合数8.把下列数按要求填入下图1,2,9,10,21,23,29,31,39,51,91,97素数 合数五、把一个长36厘米,宽24厘米的长方形分割成边长为整厘米数的正方形,共有( )种不同的分发,每种分法的边长分别为( )。
用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若干个拼成正方形,要使拼成的正方形边长不超过100厘米,共有( )种拼法,每种拼法的边长分别为( )。
既是奇数又是质数的数既是偶数又是合数的数素数、合数与分解素因数(总复习三)班级姓名学号一、填空题1. 36的全部素因数是.3. 把24分解素因数得.4.把32分解素因数得.5.24和32公有的素因数有,公有的因数有.二、选择题6.下列分解素因数正确的是……………………………………………()(A)42=2×21 (B)48=1×2×2×2×2×3(C)24=4×6 (D)62=2×317.A=2×2×3×5,B=2×2×3×7,A与B相同的素因数是………()(A)2 (B)2和3(C)2,3,5,7 (D)2,2和3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是素数;(B)1是合数;(C)1即是素数又是合数;(D)1即不是素数也不是合数.三、分解素因数9.用“短除法”分解素因数:18、24、42、72.一、填空题1.18的因数有,其中奇数有,偶数有 ,素数有 ,合数有 .2.素数中唯一的偶数是 .3.最小的奇素数是 ,最小的合数是 .4.把60分解素因数得 .二、选择题5.凡9的倍数一定是……………………………………………………( )(A )奇数 (B )偶数 (C )素数 (D )合数6.下列是12的素因数的是……………………………………………( )(A )1,2,3,4 (B )2,3 (C )2,2,3 (D )1,2,3,4,6,12三、填图题7.把下列数按要求填入下图1,2,9,10,21,23,29,31,39,51,91,97素数 合数四、简答题8.分解素因数32 54 68五、(1)用1155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有多少种不同的拼法?(2)把30,33,42, 52,65,66, 77,78, 105 九个数分成三组,使每组的乘积相等。
质数(也叫素数)和合数练习题(总复习四)A组一、填空。
1、最小的自然数是(),最小的质数是(),最小的合数是(),最小的奇数是()。
2、写出两个都是质数的连续自然数()。
3、20以内的数中不是偶数的合数有(),不是奇数的质数有()。
4、下面是一道有余数的整数除法算式:A÷B=C……R若B是最小的合数,C 是最小的质数,则A最大是 ( ),最小是( ).5、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87,这三个连续的奇数分别是()、()、()。
6、两个质数的和是18,积是65,这两个质数分别是()()。
7、用10以内的质数组成一个三位数,使它能同时被3、5整除,这个数最小是(),最大是()。
8、下面的数中,哪些是合数,哪些是质数。
13、24、29、41、57、63、79、87合数有:质数有: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写“√”,错的写“×”。
(1)任何一个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2)偶数都是合数,奇数都是质数。
()(3)7的倍数都是合数。
()(4)20以内最大的质数乘以10以内最大的奇数,积是171。
()(5)两个质数的积,一定是质数。
()(6)2是偶数也是合数。
()(7)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8)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B组1、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素数①15= _ + _②90=_ + _③102=_ + _④100=_ + _2、写出50以内的素数中加2还是素数的数()3、一个两位质数,交换个位与十位上的数字,所得的两位数仍是质数,这个数是()。
4、选择题(1)下列四个数中,三个是素数,只有一个是合数,这个合数是()。
A、97B、113C、223D、323(2)1234567891011121314是()。
A、素数B、合数C、不是素数也不是合数D、不能确定(3)边长为自然数,面积为165的形状不同的长方形共有()种。
A、2B、3C、4D、无数5、三张卡片上分别写着5、7、9三个数字,选取其中的一张或两张或三张,可以组成一位数、两位数、三位数。
这些数中,素数有哪几个?6、把33拆成四个不同素数之和,有哪些分拆方法?如果要使这些素数的乘积最大,这四个素数分别是多少?分数与除法练习一(总复习五)姓名:1.判断:(1)真分数一定小于假分数。
( ) (2)假分数都大于1。
( )(3)小于1的分数都是真分数。
( )2.填一填:(1)把( )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 )的数叫( )。
(2)( )的分数叫真分数。
真分数( )1。
(3)( )的分数叫假分数。
假分数( )1。
(4)带分数包括( )和( )两部分。
带分数( )1。
(5)分子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可以化成( )。
分子不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可以化成( )。
(6)被除数÷除数= —— (除数不为0)(7)98 的分数单位是( )。
再添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成为最小的素数。
(8)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 ),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 ),分数线相当于除法中的( )。
3.写出分母是7的所有真分数( )。
写出2个等于1的假分数( )写出分子是7的所有假分数( )。
写出2个大于1的假分数( )4.3个41是( ) 73含有( )个( ) 94含有( )个( ) 33含有( )个( ) 1含有( )个41 2含有( )个515.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式的商或把分数改成除法算式。
3÷4= 16÷49= 25÷24= 12÷25= 8÷8=3730=( )÷( ) 7833=( )÷( ) 511=( )÷( ) 54=( )÷( ) 6、8厘米=( )米 146千克=( )吨23时=( )日 41平方分米=( )平方米7.分数转化(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整数化成假分数) 1093= 7110= 873= 434= 1073=617= 6= 735= 46= 319=8.解决问题:(1)把5米的铁丝平均分7份,每份长多少米?(2) 把一个5 平方米的圆形花坛分成大小相同的6 块,每一块是多少平方米?(用分数表示)(3)把10克盐溶解在100克水中化成盐水,盐占盐水的几分之几?水占盐水的几分之几?(4)把2 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3 段,每段长多少米?每段占全长的几分之几?(5)一袋米重50千克,吃掉39千克,剩下的是这袋米的几分之几?分数与除法二(总复习六)班级 姓名 得分一.填空:1. 35分钟=( )小时 250千克=( )吨2.85是1米的( ),也是5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