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地区专业化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104.00 KB
- 文档页数:3
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导学案第一课时季风水田农业【学习目标】(1)理解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和形成的区位因素,了解其发展措施。
(2)学会分析农业的区位。
【学习过程】【活动探究一】季风水田农业的分布1、请在图上标出水稻的主要分布区并具体说说我国水稻的集中分布区。
探究二: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②请你根据所给材料分析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
③请总结农业区位分析的一般方法。
探究三: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1、阅读教材或查阅资料或结合亲身经历谈谈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
2、这些特点之间有什么联系探究四:季风水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结合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以及在实际生产中的一些问题、探讨为促进水稻可持续发展采取的措施。
【课堂小节】课外探究题:探究五:结合材料分析我市安岳县能大规模生产柠檬的原因?材料一:尤力克柠檬适应栽培的气候条件:年平均温度170C左右,年降水量12021m,冬季能耐-40C的低温。
材料二:安岳县是中国唯一的柠檬商品生产基地材料三:安岳交通图,是"中国柠檬之乡",现正全力打造"中国柠檬之都",力争将安岳建设成全国柠檬的种植、加工、销售、科研、文化"五大中心"。
生产开发柠檬油、柠檬果胶、柠檬发酵果酒、柠檬发酵果醋、柠檬茶、柠檬饮料等系列产品十多个。
鲜果及其加工产品远销德国、、俄罗斯、、港、澳、台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北京、、、广州等五十多个大、中城市。
课后作业:并结合家乡农业发展现状,为促进家乡农业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导学案
【学习重难点】
重点: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生产的特点与分布
难点: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的分析
【知识梳理】
一.季风区水田农业:
1、概况: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洲的季风气候区,农业以为主,作物以为主,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家。
2、特点:①,②,
③,④。
二.商品谷物农业:
1、分布:商品谷物农业是一种面向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等国。
这些国家的商品谷物农场一般是以经营的,而我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和等地,经营方式是的。
2、农作物:以和为主。
3、区位条件:①,②,
③,④,⑤,⑥。
4、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国,商品谷物农场主要分布在,主要气候类型为,这里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商品化农业生产地区。
主要特点是、和。
5
小结:商品谷物农业和季风区水田农业的特点的比较。
第二节农业导学案(第二课时)【学习目标】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学习重点】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问题引领】一、预习课本,完成下列问题:1、农业生产与光、热、水、土等条件关系密切。
2、每个地区都有发展农业的和。
3、发展农业生产,还要考虑当地的。
4、根据因地制宜原则,我国形成了比较稳定的部门和生产对象。
【互动探究】活动一农业的地区分布阅读课本93页第2段文字部分内容,整理我国不同农业部门的地区分布并完成下列内容。
1.西部地区降水较少,天然草场广布,是我国业的主要分布区2.种植业主要分布在和的地区。
3.林业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和。
4沿海地区是我国渔业基地;南方地区降水多河湖密布,渔业发达。
活动二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因地制宜”是指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农业生产要做到因地制宜主要受自然和社会经济两个条件的影响。
阅读课本95-97页图文,完成下列内容。
1.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包括、、和等。
2.发展农业的经济条件包括、、和等。
3.为下图中的四个地区选择合适的农业,并说明理由A地:农业类型理由B地:农业类型理由C地:农业类型理由D地:农业类型理由【达标检测】1、解决我我国粮食问题的主要途径是①在所有的土地上都种植粮食②科学种田,提高单位面积粮食的产量和质量③要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④多开荒地、山地、扩大种植面积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2、农业生产力不断提高必须依靠A、充足的劳动力B、优越的自然条件C、科学技术D、精耕细作3、在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的地方应发展A、林业B、畜牧业C、渔业D、种植业4、造成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农业生产差异的最主要的原因是A、气候条件B、土壤条件C、地形条件D、生产技术条件5.兰兰的家乡第十平坦,土壤肥沃,夏季高温多雨。
从自然条件考虑,她的家乡最适宜发展A.畜牧业B.林业C.渔业D.种植业6、贯彻“因地制宜”的方针,山区农业发展应侧重于A.林业B.种植业C.畜牧业D.机械化【总结提升】(★)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农业走科技强农之路。
题目: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和发展班级:姓名:小组:【学习目标】1.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
2.从个案分析中掌握混合农业的区位因素和生产特点。
3.培养分析、归纳、运用地理基础知识的能力。
4.懂得农业区位的选择须按照自然和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布局农业,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以实现最大经济效。
【学习重点】1.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2.明确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会对农业的区位选择产生影响。
3.学会利用农业区位理论分析具体案例。
【学习难点】正确运用农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分析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现代农业意识。
【导学过程】深化预学一.中国及世界主要农作物的分布种类自然条件我国主要分布区世界主要分布区粮食作物水稻气候条件商品粮基地:成都平原、、平原、平原、江淮地区、平原、珠江三角洲、、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小麦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春小麦:长城以北带冬小麦:长城以南带、带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法国玉米夏季高温多雨,生长期长东北平原美国、拉美糖料甜菜喜温凉,耐盐碱干旱,带北方:、、、等省区。
俄罗斯、欧洲甘蔗的热带地区南方:、、、、云,以及。
中美洲,西印度群岛,东南亚,南亚。
古巴油料花生带丘陵区、沙土区山东丘陵,河北、河南大豆(我国东北)、油橄榄(地中海沿岸)、油棕(东南亚)油菜分布广流域为主,分布广纤维棉花晴天多,光照;夏季温,收摘期雨;土质、土壤肥沃、灌溉的平原地区。
、中下游平原以及下游沿江平原印度西北部、中亚、埃及、美国东南部水果温带:苹果、梨、桃、葡萄带中下游(黄土高原,山东半岛),新疆、盆地等。
美国等亚热带水果高温湿润的气候秦淮以南丘陵低山区,以(水果)为主。
地中海地区(葡萄、柑橘、柠檬)热带:香蕉、荔枝、芒果、菠萝、龙眼、椰子等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与气候区。
岛、南、、台湾部南亚、东南亚、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刚果盆地、几内亚湾沿岸热带气候区。
热带经济作物天然橡胶、油棕可可、咖啡二.农业地域类型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典型地区区位条件生产特点或经验水稻种植业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分布区东亚、南亚、东南亚自然条件气候:地形:大河的平原,地势土壤:土层,土壤水源:水源经营,单产,商品率,机械化水平,水利工程量,科技水平人文条件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市场:习惯吃米饭,市场种植技术:种植历史悠久,丰富大牧场放牧业大面积、气候区。
《农业》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农业的定义和作用;2. 掌握农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3. 了解农业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4. 探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措施。
二、导学内容:1. 农业的定义和作用:农业是指人类利用土地、水资源和气候条件,通过种植农作物、饲养畜生等活动,生产粮食、蔬菜、水果、畜禽产品等食品和原料的经济活动。
农业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产业,是维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2. 农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1)农业的起源和发展:农业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经过农耕、农牧民族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2)农业的现状: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农业生产方式不息改进,农业机械化、化肥农药的应用广泛普及,农业生产水平不息提高,但也面临着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
3. 农业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1)经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生产直接干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农民的生计问题。
(2)社会:农业是农民的主要职业,直接干系到农民的生活水平宁社会稳定。
(3)环境:农业生产对土壤、水资源和空气质量等环境都会产生影响,需要采取措施珍爱环境。
4.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措施:(1)可持续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兼顾生态环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2)措施:采用科学种植、合理施肥、水资源管理等措施,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导学问题:1. 什么是农业?农业的作用是什么?2. 农业的发展历程有哪些?农业现状存在哪些问题?3. 农业对经济、社会和环境有何影响?4.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是什么?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哪些措施?四、拓展延伸:1. 请调查一下你所在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和畜禽养殖情况,了解当地农业生产的特点。
2. 请分析一下当前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3. 了解一些农业科技的应用,如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农业》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农业的定义和进步历史;2. 精通农业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3. 理解农业生产的基本因素和生产方式;4. 了解农业摩登化进步的趋势和挑战。
导学内容:一、农业的定义和进步历史1. 农业是人类利用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进行生产的经济活动,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
2. 农业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产业,是人类最早的经济活动之一。
3. 农业的进步历史可以分为原始农业、古代农业、中世纪农业、近代农业和摩登农业等阶段。
二、农业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1. 农业是人类生存和进步的基础,为人类提供粮食、衣食住行等生活必需品。
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国家经济进步和社会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3. 农业是农夫的生计来源,干系着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农夫的生活水平。
三、农业生产的基本因素和生产方式1. 农业生产的基本因素包括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等。
2. 农业生产方式包括传统农业、集约化农业、有机农业、摩登农业等。
3. 农业生产方式的选择取决于土地资源、劳动力水平、技术水对等因素。
四、农业摩登化进步的趋势和挑战1. 农业摩登化是农业进步的必定趋势,包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产品质量、保卫环境等方面。
2. 农业摩登化面临的挑战包括土地资源短缺、气候变化、市场波动等问题。
3. 农业摩登化需要政府、企业、农夫等各方共同尽力,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和可持续进步。
导学活动:1.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农业的定义和进步历史,做简要介绍。
2. 分组谈论农业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总结并汇报。
3. 观看农业生产的视频,了解农业生产的基本因素和生产方式。
4. 小组展开谈论,探讨农业摩登化的趋势和挑战,提出解决方案。
导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同砚们对农业有了更深度的了解,明白了农业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农业摩登化的进步趋势和挑战。
期望同砚们能够关注农业问题,乐观参与农业摩登化建设,为实现农业可持续进步贡献自己的力气。
地理学案4.2农业【学习目标】1.知道农业及其重要性。
2.能够结合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地安排农业生产。
3.能够运用地图分析我国农业存在的东西差异和南北差异,掌握主要农作物的分布。
【学习活动】【课前预习】农业及其重要性1.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农业的劳动对象是,获得的劳动产品也是生物本身。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
2.农业主要包括、林业、、渔业等部门。
【学习任务1】自主学习1因地制宜发展农业1.农业生产与、、、等自然条件关系密切,发展农业生产,还要考虑当地的社会经济条件:、、、、。
2、因地制宜发展农业(1)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的地方适宜发展林业,叫作“”。
(2)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利于耕作的地方适宜发展种植业,叫作“”。
(3)降水较少,但是牧草生长良好的地方适宜发展畜牧业,叫作“”。
(4)河湖较多的地区和沿海地区适宜发展渔业,叫作“”。
【学习任务2】合作探究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1.我国农业的东西部差异农业部门东部地区种植业分布在东部湿润和半湿润的平原地区林业主要分布在、的天然林区及的人工林区渔业沿海地区:海洋渔业基地,南方地区:淡水渔业发达。
分界线西部地区以为主四大牧区:、、、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和。
差异原因海陆位置导致的差异主备人:赵讷时间:初二地理2.我国农业的南北差异【学习任务3】自主学习2走科技强农之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农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农业科技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很大,必须依靠科技的优势,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安全农业加快我国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迈进的步伐。
【学后反思】绘制农业地区分布的思维导图【课堂检测】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
读图完成1-2小题。
1.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气候B.地形C.水源D.土壤2.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
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A.菜地花圃B.鱼塘C.稻田D.果园2023年4月29日,我国首个“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海水制氢”融合项目正式进入风机安装阶段,该项目是我国近海深水区离岸最远项目。
第四节农业导学案【知识与技能】:1.了解农业的概念,我国农业的发展现状。
2.认识我国农业地区的分布差异。
3.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4.了解我国科技兴农取得的成就。
【重点】:1.我国农业在地区上的差异。
2.农业生产的各种部门。
【难点】:1.气候对农业分布的影响。
2.影响农业的发展因素【自主学习】:1、农业主要包括。
2、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
3、我国农业地区的分布主要表现为、的差异。
4、西部地区主要以为主,我国的四大牧区分别是。
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
5、东部地区主要以为主。
种植业分布在;林业主要分布在;渔业主要分布在。
6、我国农业南、北方地区差异【合作探究】:分组讨论P97活动:因地制宜的必要性。
【课后巩固】:1.哪一种经济作物,是我国南方和北方都有较大面积种植的呢?()A.甜菜 B.油菜 C.棉花 D.水稻2.下列哪个地区,农作物仅能一年一熟呢?()A.成都平原B.华北平原C.东北平原D.珠江三角洲3.位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普遍种植小麦和玉米,且是全国三大棉区之一。
你知道这是哪个地区吗?()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D.新疆南部4.我国农业的分布特点是A.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B. 东密西疏C. 西牧东耕、南稻北麦D. 东部高、西部低5.以下四位学生对家乡因地制宜利用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 我家住在华北平原,这里地势平坦,热量条件好,农作物种类多,甘蔗是我们这里主要的糖料作物B. 我家住在山区,这里地形崎岖适宜耕作业的发展C. 我的家乡在内蒙古草原,这里土壤肥沃,是重要的小麦产区D. 我家在新疆,这里绿洲农业发达,瓜果特别甜“南果北种”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普遍趋势。
目前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南方的火龙果、香蕉、荔枝、杨桃、木瓜等水果不断在京、津、鲁、新疆等地种植。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6.“南果北种”得以成功实施,主要依赖于A. 全球气候变暖B. 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C. 国家政策的支持D. 现代农业科技的进步7.与新疆塔里木盆地北缘相比,在京津发展“南果北种”产业园的突出优势在于A. 光热充足B. 土地廉价C. 接近市场D. 空气质量好8.我国四大牧区在自然条件方面的共同特征是()A.湿润、半湿润的平原,水源丰富B.河湖众多C.降水较少,有广阔的天然草场D.地形陡峭,水土易流失9、请为下列地区选择最适宜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1)、水土流失严重的坡地____________;(2)、土壤肥沃,水源丰富的平原_____________;(3)、降水较少的西部草原________________;(4)、河湖众多的水乡________________。
农业地区专业化导学案
一、单元导入明确目标
1、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美国的位置和领土组成以及人口和种族构成,请回答以下问题——1、美国领土由哪三部分组成?本土部分的海陆位置和所处温度带?
2、美国土著居民是什么人?什么人种?人数最多的是什么人种?人口增长快的主要原因?
3、本节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和图表分析美国地形、气候、河湖特点
2、了解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和主要农作物带的分布
3、理解农业地区专业化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学习重点】美国农业特点、农业带成因分析
【学习难点】农业带成因分析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二、自主合作展示点拨
二、农业地区专业化
(一)世界上的农业强国(学习方法:观察思考、提问检测)
1、观察表格“2003年美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和出口量占世界的百分比及其在世界的位次”,说明美国农业在世界上的地位。
(二)美国农业生产特点
【学习方式:独立自学,完成学案,展示点拨,重点勾划】
自学课本77页第二段和课本78页图9.7、图9.8及“阅读材料”
1、美国的农业生产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实现了地区生产
的,形成了一些带,生产规模。
农业生产的各个过程和环节都实现了和。
2、美国农业发达的最主要原因(即最主要的特点)是实现了农业生产的
和。
(三)自然条件概况
(学习方式:读图观察,提问检测、重点勾划,完成学案,展示点拨)
1、据77页“图9.6美国的地形”,完成78页活动题1,分析美国农业发展的地形和热量条件。
美国本土绝大部分位于带,热量条件比较充足,地形呈分布,平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以上,广大,约占世界耕地面积的% 。
2、观察图9.9,完成78页活动题2,分析美国农业发展的降水条件
美国本土面临海洋,降水比较,(填“丰富”或“贫乏”),其分
布是从向递减,西北部洋沿岸较多。
3、继续观察图9.6,分析美国美国农业的灌溉条件
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为、等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4、综合分析美国农业发展的优越自然条件
(四)主要农作物带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独立完成,教师指导点拨,提问检测,统一答案)
1、完成课本79页活动题3
2、小组探究:农业地区专业化的好处
三、总结反思单元回归
归纳总结这节课所学内容,想想你还有哪些不解的问题?(独立完成,个别展示)
四、当堂检测达标反馈
【学习方式:独立完成,对照答案小组互判,统计错题,交流解决,堂堂清】
1(1)据图填注
①带、
②带
③带
④带
⑤带
⑥带
(2)影响美国乳畜带分布
的原因是()
A、高温多雨的气候
B、位置偏北,气候冷湿,
适宜牧草的生长
C、土壤贫瘠,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
D、附近城市和人口密集
(3)美国农业区(带)的分布都是考虑了、、、等多个因素,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结果。
(4)美国农业专业化的好处是()
A、便于机械化生产
B、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C、提高农业商品率
D、可以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
(5)美国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但有的农产品仍需要大量进口,主要是()A、玉米 B、大豆 C、烟草 D、热带经济作物
附2003年美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和出口量
占世界的百分比及其在世界的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