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4至6课知识点
- 格式:docx
- 大小:24.68 KB
- 文档页数:5
第四课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1、为什么要实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1)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国与国的关系越来越紧密。
(和平与发展)(2)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
(历史教训).(3)中国要发展、要进步、要富强,就要吸收和借鉴国内外一切先进的文明成果。
总之: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的特征和世界经济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2、怎样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1)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2)既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腐朽的东西。
(3)“全方位,宽领域”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4)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做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同时又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3、为什么要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任何时候都不能依靠别人搞建设,始终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
同时,又必须打开国门搞建设,把对内搞活和对外开放结合起来。
4、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是什么?(1)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2)其他特点: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人口分布不平衡,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等。
5、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的影响是什么?(危害)(为什么)(1)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影响人口素质的提高;(3)加大对社会就业、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4)人口问题就是发展问题6、实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意义?(为什么)(1)计划生育符合中国国情,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2)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3)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7、计划生育的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8、现阶段,我国的环境现状: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本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第四课学会合作第一课时生活处处有合作1、合作的含义?合作,是人们为了达到某一共同目标而想互配合、相互协作进行的一种活动。
2、合作产生的原因?合作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客观要求。
3、合作与分工的关系?分工是合作的前提,分工要求合作,合作是分工的必然结果。
★★4、合作价值?(1)合作可以使人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增强团结。
(2)合作可以扬长避短,最充分、最有效地使用人力和资源,做到人尽其能,物尽其用。
合作可以减少冲突或排他性竞争,求得整体优化;合作可以集思广益,优势互补,不断产生新的思想、新的成果。
(3)合作可以互惠互利,共享成果。
合作有利于倡导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社会风尚。
5、我国的发展为什么离不开合作?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要把有限的人力、物力集中起来,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只有依靠合作才能成功。
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因此,国家能够做到把人民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团结合作,集中力办大事。
★6、东西部合作发展的原因及意义?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建设中,必须切实加强地区经济合作,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西部地区有着丰富的资源优势,东部地区有着自己的资金优势、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
通过加强区城合作,西部地区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东部地区能寻到更大的发展空间,从而实现优势互补。
7、当今世界各国为什么十分重视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合作交流?(1)在当代,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各国都努力扬长避短,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不断加强国际合作,以达到更快、更好地发展自己的目的。
(2)同时,各国也面临着许多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在各个领域加强合作与交流,这样既能实现自身的发展,又以自身的发展更好地促进全球共同发展。
(3)现代社会,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社会分工更加明细,相互依存程度更高。
个人与个人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都紧密了解、相互影响,只有加强合作,才能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和发展。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人教版九年级历史知识点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一课古代埃及一.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1.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
每年尼罗河定期泛滥,当洪水退去后,两岸留下肥沃的黑色淤泥,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
因此,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2.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在尼罗河下游陆续出现了若干个小国家。
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之后经历了古王国时代、中王国时代和新王国时代三个时代。
在新王国时代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版图向北延伸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和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3.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后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占领古埃及,古埃及近3000年的文明没有延续下去。
4.古埃及的科学和文化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中天文学、数学和医学最为突出。
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二.金字塔1.在尼罗河西岸,漫漫黄沙吹拂下的金字塔,就像一群饱经风霜的历史老人,默默诉说着古埃及文明的悠深久远。
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三.法老的统治1.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
古埃及的国王称法老。
法老作为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
在宗教上,法老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
大臣见国王时,要匍匐在地上,吻国王脚下的土地。
国王发起怒来,还经常亲自用王仗责打大臣。
2.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多方面的挑战。
胡夫金字塔之后,古王国时代的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逐渐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1.“两河”,是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意即“两河之间的地方”,大体上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目录1.第一课同住地球村2.第二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3.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4.第四课与世界共发展5.第五课少年得担当6.第六课我得毕业季7.第七课从这里出发温馨提示:目录已做超链接第一课同住地球村1.当今世界得特征(1)这是一个开放得世界。
国家间相互开放得程度不断加深,在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得开放范围也在不断扩展。
(2)这是一个发展得世界。
世界正经历着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
与此同时,贫富差距、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依然困扰着人类社会。
(3)这是一个紧密联系得世界。
现代交通、通信、贸易把全球各地得国家、人们联系在一起,彼此影响,休戚相关。
2.世界得变化既给国家得发展带来深远影响,也与我们得生活息息相关。
3.经济全球化得表现和影响(1)表现:①商品生产在全球范围内完成。
②商品贸易在全球范围内进行。
(2)影响:①能够充分发挥生产者各自得优势,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
(优势互补)②经济全球化促进商品、资本和劳动力在全球流动,有利于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促进资源利用更加合理有效。
同时,经济全球化也使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得程度不断加深。
4.经济全球化下得机遇和挑战:一方面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得机会,另一方面也使风险与危机跨国界传递。
5.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应有得积极态度既要顺应历史潮流,保持积极、开放得心态,主动参与竞争;也要居安思危,增强风险意识,注重国家经济安全,为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做好充分准备。
6.文化多样性得意义(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得基本特征,是世界文化充满活力得表现,也是人类文明进步得重要动力。
多样得文化提供了更为广泛得选择,让人们得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让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姿。
(2)文化多样性是实现文化创新与发展得前提和基础。
不同特质得文化相互交融,能够为彼此增添新得元素,激发新得活力。
7.不同文化背景得人们产生误解与冲突得原因人们往往从自身得文化视角、用自己得价值观来理解和判断事物,有时会导致彼此误解与冲突。
历史新九年级下每课知识点1. 第一课: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的定义:指15世纪中叶至16世纪中叶,欧洲发生的一场政治、经济、文化和艺术领域的变革运动。
- 主要特点:人文主义思想的兴起、艺术与科学的繁荣、宗教改革的兴起等。
- 代表人物:达·芬奇、米开朗基罗、莎士比亚等。
2. 第二课:近代欧洲的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的定义:18世纪欧洲兴起的一场哲学和思想解放运动,倡导以理性和科学为基础,反对封建专制和迷信。
- 主要思想:理性主义、自由主义、平等主义等。
- 代表人物: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
3. 第三课:美国独立战争与法国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美国殖民地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最终取得独立的战争。
- 法国大革命:法国封建社会的崩溃和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资产阶级的政治权力确立。
- 两者共同点:追求民主、自由和平等,对传统封建制度进行了颠覆。
4. 第四课: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定义:源自英国的一场以机器制造和工厂体制为特征的生产方式变革。
- 影响:农民纷纷进城工作、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阶级分化、科学技术进步等。
- 代表人物:詹姆斯·瓦特、亨利·福特等。
5. 第五课:殖民扩张与民族独立运动- 殖民扩张:欧洲列强通过殖民地政策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形成殖民帝国。
- 民族独立运动:殖民地人民为争取独立而进行的抗争和解放运动。
- 代表事件:印度民族独立运动、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等。
6. 第六课:现代主义文化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现代主义文化:20世纪初欧洲兴起的一种反传统、追求个性和创新的文化运动。
-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至1918年,欧洲爆发的一场全球性大战,对世界格局和文化产生重大影响。
- 代表人物:毕加索、荣格等。
7. 第七课:二战与冷战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至1945年,全球性大战,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格局。
- 冷战时期:1945年至1991年,以美国和苏联为代表的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对立和冲突。
九年级历史每个课时知识点历史学科是一门极具触动人心的学科,它通过讲述和分析过去的事情来帮助我们理解现实和未来。
在九年级历史课程中,我们将学习关于古代文明、近代历史以及世界历史的知识。
以下是每个课时的知识点概述。
1. 第一课时:古代希腊城邦在这一课时中,我们将学习希腊城邦的发展及其对现代政治体系的影响。
我们将了解古代雅典和斯巴达城邦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特点,并探究他们在历史上留下的重要遗产。
2. 第二课时:古代罗马帝国这一课时中,我们将探索古代罗马的功绩和陷阱。
我们将学习罗马帝国的扩张与统治方法,以及它在法律、政治和基础设施方面的重要贡献。
同时,我们也将仔细研究罗马帝国内外部分的压力,例如贫富差距和蛮族入侵。
3. 第三课时:中世纪欧洲在这一课时中,我们将重返中世纪欧洲,探讨封建制度和封建主义的特点。
我们将研究农民、骑士和君主之间的关系,以及宗教在社会和政治中的作用。
我们还将讨论十字军东征、黑死病和城市化等因素对中世纪欧洲产生的影响。
4. 第四课时:文艺复兴这一课时中,我们将探究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文化和艺术浪潮。
我们将学习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等艺术家的作品,并了解他们对文艺复兴运动的贡献。
我们还将探究人文主义思潮和印刷术的兴起,以及它们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5. 第五课时:大航海时代在这一课时中,我们将研究大航海时代的探险家和贸易帝国。
我们将学习哥伦布、麦哲伦和德•伽马等航海家的壮举,以及他们如何改变了地理学和全球贸易。
同时,我们也将探讨欧洲殖民主义在非洲、亚洲和美洲的后果。
6. 第六课时:法国大革命在这一课时中,我们将深入探究法国大革命的起因、进程和结果。
我们将学习三大纲领的内容和原则,以及君主制度的终结和共和制度的建立。
我们还将分析拿破仑的崛起与巩固,以及法国大革命对世界范围内政治格局的影响。
7. 第七课时:工业革命这一课时中,我们将探讨工业革命对社会、经济和政治的深刻影响。
我们将了解工业化的原因,研究工厂制造业、城市化和劳工运动的兴起,以及新技术对生活方式的改变。
★第1课俄十月革命一、二月革命1.时间:1917年3月2.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3.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4.革命后形势: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
二、十月革命(1917年11月)1.背景:临时政府对内镇压革命,对外继续进行一战。
2.领导人及地点:列宁,彼得格勒。
3.经过:彼得格勒起义胜利,建立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苏维埃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4.性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5.政权巩固:粉碎了外国武装干涉、国内反革命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6.意义:⑴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⑵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
⑶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7.巩固政权:经过三年国内战争,1920年苏俄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获胜的无产阶级政权。
此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8.对中国的影响:十月革命后,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开始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新经济政策1.背景:⑴国内战争结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经济。
⑵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强烈不满。
2.时间:1921年3.领导人:列宁4.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5.作用: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政权。
6.评价:是列宁从俄国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二、苏联成立1.时间:1922年底2.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3.最初的四个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
4.扩大:后来扩大到15个加盟共和国。
5.解体:1991年底。
三、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领导人:斯大林2.1928-1937年实施两个五年计划,使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
初三历史知识点总复习上册(4-6 课)第4 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1、5 世纪,奴隶制国家大和统一日本本土,最高统治者称天皇。
2、7 世纪日本仿照隋唐制度,进行大化改新。
改新的主要内容有: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经济上,土地收归国有,国家定期分给农民耕种,收取赋税。
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此后,大和国正式改名为日本。
3、7 世纪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伊斯兰教,号召大家都信仰真主,放弃本部落的神,这种一神教的宣传,有利于促进民族统一。
Unit 4 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Section A一、重点单词1. shy—shyness (n.)2. help—helpful (adj.)3. speak—speech (n. )4. Asia—Asian (adj.)5. Africa—African (adj.)6. silent—silence (n.)—silently (adv.)7. humor—humorous (adj.)8. Europe—European (adj.)9. crowd—crowded (adj.)10. deal—dealt (过去式)—dealt (过去分词)11. Britain—British (adj.)二、重点短语1. be afraid of害怕2. not enough to do sth.不足以做某事3. get good grades in…在……方面取得好成绩4. be more interested in…对……更感兴趣5. from time to time时常;有时=sometimes6. talk to /with…和……谈话=communicate with7. see sb. doing sth.看见某人在做某事8. take up doing sth.开始做某事= start to do sth.9. deal with应对;处理=do with10. dare (not) to do sth.(不)敢做某事11. not…anymore不再…… = no more12. all the time一直;总是=always13. worry about…担心…… =be worried about=be nervous about /of14. be very careful about…非常注意……15. be prepared to do sth.准备好做某事16. give up doing sth. 放弃(做)…… = stop doing sth.17. fight on继续战斗18. require a lot of talent需要很多天赋19. make it to the top能成功到达顶峰= reach the top successfully20. a very small number of一小部分21. eat a lot of vegetables吃大量的蔬菜22. listen to pop music听流行音乐23. watch scary movies看恐怖片24. in public公开地;在别人(尤指生人)面前25. at least至少三、重点句子1. 他过去个子真矮。
第四课学会合作第一课时生活处处有合作1、合作的含义?合作,是人们为了达到某一共同目标而想互配合、相互协作进行的一种活动。
2、合作产生的原因?合作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客观要求。
3、合作与分工的关系?分工是合作的前提,分工要求合作,合作是分工的必然结果。
★★4、合作价值?(1)合作可以使人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增强团结。
(2)合作可以扬长避短,最充分、最有效地使用人力和资源,做到人尽其能,物尽其用。
合作可以减少冲突或排他性竞争,求得整体优化;合作可以集思广益,优势互补,不断产生新的思想、新的成果。
(3)合作可以互惠互利,共享成果。
合作有利于倡导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社会风尚。
5、我国的发展为什么离不开合作?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要把有限的人力、物力集中起来,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只有依靠合作才能成功。
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因此,国家能够做到把人民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团结合作,集中力办大事。
★6、东西部合作发展的原因及意义?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建设中,必须切实加强地区经济合作,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西部地区有着丰富的资源优势,东部地区有着自己的资金优势、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
通过加强区城合作,西部地区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东部地区能寻到更大的发展空间,从而实现优势互补。
7、当今世界各国为什么十分重视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合作交流?(1)在当代,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各国都努力扬长避短,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不断加强国际合作,以达到更快、更好地发展自己的目的。
(2)同时,各国也面临着许多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在各个领域加强合作与交流,这样既能实现自身的发展,又以自身的发展更好地促进全球共同发展。
(3)现代社会,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社会分工更加明细,相互依存程度更高。
个人与个人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都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只有加强合作,才能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和发展。
8、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是怎样参与合作的?国内:切实加强地区经济合作,特别是东西部合作,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国外:我国积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加强和扩大同世界各国的经济、科技合作,通过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实现自身的发展,又以自身的发展更好地促进全球共同发展。
第二课学会与人合作★★1、怎样学会与人合作?(1)合理分工、科学计划(2)有效指挥、相互配合(3)承担责任、履行义务(4)相互沟通、真诚合作(5)公平公正、合作共享2、怎样做合理分工、科学计划?有效合作首先要分析各自的优势和不足,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分工,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长;同时还必须对合作事宜制订出科学、合理的计划,对各项工作妥善安排,落实各自的责任,这样才能使合作取得成功。
3、指挥是团队的核心和灵魂。
指挥得当,协调有方,就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的积极性,集中各方的智慧,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
4、在合作中出现矛盾和分岐是难免的。
关键是及时沟通,消除隔阂。
5、合作需要公平,公平是良好合作的前提。
坚持合作公正也是促进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条件。
第三课时正确对待和参与竞争1、竞争的含义。
竞争就是不同的个人或群体为了达到同一目标,按同一标准或规则与对方展开的竞赛与较量。
2、竞争的分类竞争有正当竞争和不正当竞争。
有排他性竞争和非排他性竞争。
3、竞争的新内涵:竞争不再是利益互相冲突的对手间的简单拼杀,也不再是一种损人利己行为,而更像一场高水平、高质量、高风格的友谊赛,是强者、勇者、智者之间的较量。
★4、人是竞争的主体,各种竞争归根到底是人的竞争。
5、竞争的积极作用(1)对个人来说:竞争能激发个人的潜能,提高个人的素质,培养人的进取心,锤炼人的意志力,增强人的创造力。
因此竞争能促进个人的成长、进步和全面发展。
(2)对集体来说:竞争可以使集体的生活变得更富有生气,可以增强学习与工作的乐趣。
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3)对企业来说:竞争能够进企业增强活力。
企业为了不断改善经营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改进生产技术,从而增强创新力,提高经济效益。
(4)对国家来说:建立良好的竞争机制,有利于加速各项事业发展,有利于加速社会进步,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提升国际地位,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
6、竞争的消极作用竞争是一种促进创新的机制,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盲目的竞争会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特别是许多不正当的竞争,会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激烈的竞争会引起人们过分紧张和焦虑。
经常失败,可能会使人产生挫折感和自卑感;而经常成功也可能使人骄傲自满,固步自封。
★★7、怎样正确参与竞争?(1)参与竞争必须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既要有敢为人先的胆识和勇气,又要有一颗平常心,胜不骄败不馁,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2)竞争中必须审时度势、扬长避短。
(3)竞争中要相互理解,相互宽容。
(4)竞争中还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合作与竞争的关系。
★8、我们要树立怎样的正确竞争观念?既要有敢为人先的胆识和勇气,“相信我能行”,勇敢地参与竞争;也要正确对待竞争中的成功与失败,要有一颗平常心,胜不骄败不馁。
要克服竞争中的自私心理和妒忌心理,正确对待别人取得的成绩,特别是当自己遭遇挫折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认真分析,及时总结,调整方法,战胜困难,努力进取。
★★9、合作与竞争有什么样的关系?(1)合作与竞争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
(2)合作之中仍然存在着各自不同的利益,存在着相互竞争。
同时竞争也需要合作。
在竞争过程中,人们需要互相帮助,需要交流信息需要相互鼓励需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3)只有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
第5课与诚信同行第一课时人贵诚信★1、诚信的含义诚信也就是诚实守信。
讲诚信,就是要忠诚老实、言行一致、实事求是,就是要遵守信用、履行诺言。
★★2、诚信的重要性。
(1)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精神财富。
(2)诚信是为人做事的基本准则。
(3)诚信是协调公共关系的重要条件。
(4)诚信是公民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5)诚信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6)诚信也是从政执政的基本要求,是人民拥护和支持政府的重要精神支撑。
(7)诚信不仅是一种品行,更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一种声誉,更是一种资源。
就个人而言,诚信是高尚的人格魅力;就企业而言,诚信是资本,是财富,是竞争力;就社会而言,诚信是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就政府而言,诚信是良好的政府形象。
第二课时做个诚实的人★★1、怎样做诚实的人?(1)做一个诚实的人不仅要有正确的思想认识,更要付诸行动。
(2)做一个诚实的人,培养良好品德应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
(3)做诚实的人必须对人重诺守信。
(4)做诚实的人必须做到对事负责。
(5)做诚实的人必须说老实话,但说老实话要讲技巧、讲艺术、要尊重隐私保守秘密。
2、诚实守信品质的基本要求:说老实话,做老实事。
3、诚实守信是现代人必备的品质,诚信品质需要从小培养,重在行动,诚实地对待每一件事,防止和远离各种不诚实的行为。
★4、抄袭作业、请人代做作业、考试作弊等都是缺乏诚信的表现。
这些行为看似小事,但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这些行为是对自己的不负责。
第三课时尊重隐私保守秘密1、隐私的含义隐私也就是个人心理、生理以及社会交往过程中的秘密。
★2、隐私权的含义。
所谓隐私权指公民隐瞒不危害社会的个人私事,未经本人允许不得将其公开的权利。
3、尊重和保护他人隐私实际上也是尊重他人人格的表现。
★★4、对偷看日记、QQ聊天、电话等行为的评析。
这些行为是不道德的,是不尊重他人人格的表现,是一种违法行为,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如造成严重后果,应受到法律的制裁。
5、国家机密包括的范围:包括国家不能公开的政治、经济、军事、金融、科技等方面的信息。
★6、严守国家机密的重要性:(1)严守国家机密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利益。
(2)严守国家机密是法律规定的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3)也是我们每个公民热爱祖国、捍卫国家利益的基本要求。
★★7、我们在与外国朋友的交往中,为了严守国家机密应注意些什么?(1)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科技窃密以及互联网泄密等案件时有发生,我们要增强保密意识,自觉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利益。
(2)在对外交往中,既要热情友好,又要遵守有关纪律;(3)既要珍惜真诚友谊,更要维护国家利益。
(4)对一切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的人和事,只要发现,都要及时举报。
8、商业秘密被侵犯的危害:会损害企业的利益,影响企业的发展,对企业的生存至关重要。
★9、如何正确理解“善意的谎言”?(1)“善意的谎言”的目的是出于爱心、真心,为了不伤害对方和自己。
(2)这种“善意谎言”有时能使人们的感情变得更融洽,能使复杂的问题得到妥善的解决。
(3)这种“善意谎言”虽然出于良好的愿望,但在特定的条件下,不一定会产生好的结果,有时甚至会造成不良后果。
(4)所以即使出于真心爱心,隐瞒事实的真相也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六课做守法公民第一课时认识依法治国1、我国实行什么治国的基本方略?1997年党的十五大,明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我国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2、依法治国的含义。
实行依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3、依法治国的本质: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
★★、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5、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6、依法治国的前提:有法可依。
也就是建立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前提。
★★7、如何实行依法治国?(1)依法治国的前提是建立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做到有法可依。
(2)实行依法治国,国家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政,依法办事。
(3)司法机关必须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4)任何公都必须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任何违法行为都必须承担法律责任,受到法律追究。
★★8、依法治国的重要性?(1)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治国基本方略。
(2)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
(3)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4)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人民群众的最高利益的保证,是打击犯罪活动、治理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的保证,从根本上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9、评析现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造假的行为?★造假的行为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损害了社会主义法律权威,损害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