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国际商事仲裁
- 格式:rtf
- 大小:220.14 KB
- 文档页数:9
什么是国际商事仲裁国际商事仲裁国际商事仲裁是解决跨国商事争议的一种非司法争端解决机制。
它是商事主体之间通过双方同意,将争议提交给第三方仲裁庭进行处理和裁决的方式。
与传统的司法诉讼相比,国际商事仲裁具有快速、灵活和具有保密性等特点。
一、国际商事仲裁的定义和特点国际商事仲裁是指在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商事争议中,由仲裁庭按照相关法律规则和国际商事仲裁条例进行审理和裁决的一种争端解决方式。
国际商事仲裁的特点包括:1. 快速高效:相比于传统的司法诉讼程序,国际商事仲裁通常能够更快速地解决争议。
仲裁庭的程序相对简洁,不同于繁琐的法庭审理过程。
同时,仲裁庭也更加专业化,由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能够更快速地作出决定。
2. 灵活性:仲裁庭的程序和规则可以根据争议双方的具体需求进行调整。
相比于司法诉讼,国际商事仲裁更具灵活性,可以更好地适应商事争议的特点和实际情况。
3. 保密性:国际商事仲裁的程序和庭审过程通常是保密的。
这样可以保护商业秘密和商事争议的敏感信息,同时也有助于维护商事主体的声誉和商业关系。
4. 地域中立性:国际商事仲裁一般会在第三国或中立地区进行,确保争议得以公正地解决。
争议双方可以通过选择仲裁地点,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仲裁庭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二、国际商事仲裁的适用范围和程序国际商事仲裁适用于跨国商事争议,主要包括合同纠纷、知识产权争议、国际投资争端等。
一般来说,商事争议双方在签订合同时可以预先约定将争议提交仲裁庭解决。
国际商事仲裁的程序可以根据具体的仲裁规则进行,常见的仲裁规则包括联合国国际商会国际仲裁院的仲裁规则(ICC仲裁规则)、联合国贸易法委员会的UNCITRAL仲裁规则等。
程序通常包括仲裁申请、选择仲裁庭、庭审、裁决等环节,具体可根据仲裁规则和双方约定进行调整。
三、国际商事仲裁的优势和发展趋势国际商事仲裁相比传统的司法诉讼有着诸多优势。
首先,国际商事仲裁的裁决具有强制执行力,各国根据《纽约公约》的规定对仲裁裁决提供司法援助。
国际商法(第十章国际商事仲裁法)第八章国际商事仲裁法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概述国际商事仲裁协议仲裁员和仲裁庭仲裁程序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第一节概述一、国际商事仲裁的概念和特征是指国际商事交易中的当事人按照协议的方式自愿地将他们之间商事方面的权利与义务的争议交给他们选定的第三人审议,义务的争议交给他们选定的第三人审议,并由该第三人作出对争议各方皆有约束力裁决的活动。
裁决的活动。
特征如下:特征如下:1、强制性2、自愿性3、快速、简单、灵活性快速、简单、二、国际商事仲裁的类型(一)一般仲裁和友谊仲裁一般仲裁又称依法仲裁,即依照法律进行仲裁。
一般仲裁又称依法仲裁,即依照法律进行仲裁。
友谊仲裁又称事实仲裁,友谊仲裁又称事实仲裁,是指仲裁员有权根据自认为公平合理的原则(而非法律),),作出对各当事人皆有公平合理的原则(而非法律),作出对各当事人皆有约束力裁决的仲裁(二)临时机构仲裁和常设机构仲裁由临时设立机构受理的仲裁称临时机构仲裁。
由临时设立机构受理的仲裁称临时机构仲裁。
临时机构是指由商事争议各方临时指定的人员组成的仲裁机构。
常设机构仲裁是指由常设性的机构受理的仲裁。
常设机构仲裁是指由常设性的机构受理的仲裁。
常设仲裁机构长期存在,仲裁机构长期存在,它们拥有固定的地址和一定的组织机构,并制定了仲裁程序规则。
织机构,并制定了仲裁程序规则。
三、规范国际商事仲裁关系的仲裁法(一)国际公约1、《关于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公约》关于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公约》该公约又称《纽约公约》签订于1958该公约又称《纽约公约》,签订于1958年6月10日,共有一百1958年10日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入了此公约,我国也加入了。
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入了此公约,我国也加入了。
主要规定了对仲裁裁决的承认或执行所应具备的条件及所应提交的证明文件、仲裁裁决的承认或执行所应具备的条件及所应提交的证明文件、拒绝承认或执行仲裁裁决的情形等等。
国际商事仲裁教案第一章:国际商事仲裁概述1.1 学习目标:了解国际商事仲裁的定义和特点掌握国际商事仲裁的基本机构和程序了解国际商事仲裁的优势和局限性1.2 教学内容:国际商事仲裁的概念和定义国际商事仲裁的特点和优势国际商事仲裁的机构和程序国际商事仲裁的局限性和挑战1.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仲裁的定义和应用场景教师讲解:国际商事仲裁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案例分析:比较国际商事仲裁和法院诉讼的优缺点小组讨论:研究国际商事仲裁的局限性和挑战1.4 作业与评估:课堂评估:参与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第二章:国际商事仲裁协议2.1 学习目标:理解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性质和形式掌握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订立和效力了解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内容和条款2.2 教学内容: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定义和性质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订立和效力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内容和条款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范本和示例2.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仲裁协议的作用和重要性教师讲解: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订立和效力案例分析:研究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范本和示例小组讨论:分析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内容和条款2.4 作业与评估:学生作业:编写一个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案例分析报告课堂评估:参与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第三章:国际商事仲裁程序3.1 学习目标:熟悉国际商事仲裁的程序和步骤掌握国际商事仲裁的申请和受理了解国际商事仲裁的审理和裁决3.2 教学内容:国际商事仲裁程序的概述和步骤国际商事仲裁的申请和受理国际商事仲裁的审理和裁决国际商事仲裁的程序规则和标准3.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仲裁程序的基本步骤和流程教师讲解:国际商事仲裁的申请和受理案例分析:研究国际商事仲裁的审理和裁决小组讨论:分析国际商事仲裁的程序规则和标准3.4 作业与评估:课堂评估:参与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第四章: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4.1 学习目标:理解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的意义掌握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的程序和条件了解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的法律规定和实践4.2 教学内容: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的概念和意义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的程序和条件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的法律规定和实践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的挑战和解决方案4.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的重要性教师讲解: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的程序和条件案例分析:研究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的法律规定和实践小组讨论:分析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的挑战和解决方案4.4 作业与评估:学生作业:编写一篇关于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的报告课堂评估:参与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第五章:国际商事仲裁的实践和案例分析5.1 学习目标:掌握国际商事仲裁的实际操作和流程分析国际商事仲裁案例的解决方法和结果了解国际商事仲裁的最新发展和趋势5.2 教学内容:国际商事仲裁的实际操作和流程国际商事仲裁案例的解决方法和结果国际商事仲裁的最新发展和趋势国际商事仲裁案例分析的技巧和方法5.3 教学活动:第六章:国际商事仲裁的实际操作和流程6.1 学习目标:学会国际商事仲裁的实际操作步骤理解仲裁过程中的关键文件和材料掌握仲裁庭的组成和仲裁地点的选择6.2 教学内容:国际商事仲裁的操作流程仲裁申请和仲裁条款的具体规定仲裁过程中的重要文件,如仲裁请求、答辩、证据提交等仲裁地点选择的影响因素6.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仲裁过程中实际操作的难点和重点教师讲解:仲裁操作流程的详细步骤案例分析:分析实际仲裁案例中的操作问题小组讨论:讨论仲裁地点选择的重要性6.4 作业与评估:学生作业:模拟一份仲裁请求和答辩文件课堂评估:参与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第七章:国际商事仲裁案例的解决方法和结果7.1 学习目标:理解不同类型的国际商事仲裁案例掌握案例解决的方法和策略分析案例的最终结果和影响7.2 教学内容:国际商事仲裁案例的类型和特点案例解决的方法,如调解、和解、裁决等案例结果的分析,包括胜诉、败诉或和解的情况案例的后续影响和执行情况7.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仲裁案例解决的重要性和影响教师讲解:不同类型案例的解决方法和策略案例分析:分析具体仲裁案例的解决过程和结果小组讨论:讨论案例的后续执行问题7.4 作业与评估:学生作业:分析一个具体的仲裁案例,并提出自己的解决建议课堂评估:参与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第八章:国际商事仲裁的最新发展和趋势8.1 学习目标:了解国际商事仲裁领域的最新动态掌握仲裁规则和仲裁法的发展趋势分析新兴仲裁机构和仲裁方式的出现8.2 教学内容:国际商事仲裁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主要仲裁机构的新规则和改革仲裁法的新发展和判例法的更新新兴的仲裁方式和在线仲裁的应用8.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仲裁领域的发展和创新教师讲解:国际商事仲裁的最新动态和趋势案例分析:分析新兴仲裁机构和方式的案例小组讨论:讨论仲裁规则和仲裁法的发展对实践的影响8.4 作业与评估:课堂评估:参与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第九章:国际商事仲裁的伦理和职业责任9.1 学习目标:理解国际商事仲裁员和律师的伦理规范掌握仲裁过程中的职业责任和要求分析伦理冲突和解决伦理问题的方法9.2 教学内容:国际商事仲裁员的伦理规范和职业责任仲裁律师的职责和行为准则伦理冲突的类型和解决方法国际商事仲裁的伦理案例分析9.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仲裁过程中的伦理和职业责任的重要性教师讲解:国际商事仲裁员和律师的伦理规范和要求案例分析:分析具体伦理冲突案例和解决方法小组讨论:讨论伦理问题对仲裁过程的影响9.4 作业与评估:课堂评估:参与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第十章:国际商事仲裁的综合案例研究10.1 学习目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复杂的国际商事仲裁案例分析案例中的关键问题和解决策略评估案例的解决方案和结果10.2 教学内容:综合案例研究的方法和技巧案例分析的关键问题和解决策略案例解决方案的评估和反思国际商事仲裁案例研究的实际应用10.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综合案例研究的意义和挑战教师讲解:案例分析的方法和技巧案例分析:研究一个复杂的仲裁案例,并提出解决方案小组讨论:评估案例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10.4 作业与评估:学生作业:完成一个综合案例研究的项目,包括案例分析和解决方案课堂重点和难点解析1.2 教学内容中的“国际商事仲裁的特点和优势”:国际商事仲裁的特点包括自愿性、保密性、专业性和国际性。
国际商事仲裁教案第一章:国际商事仲裁概述1.1 课程目标:了解国际商事仲裁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国际商事仲裁的历史和发展理解国际商事仲裁的优势和局限性1.2 教学内容:国际商事仲裁的定义和特点国际商事仲裁的历史和发展国际商事仲裁的优势和局限性国际商事仲裁的适用范围和适用法律1.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国际商事仲裁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深入理解国际商事仲裁的优势和局限性第二章:国际商事仲裁机构2.1 课程目标:了解主要的国际商事仲裁机构及其组成掌握国际商事仲裁机构的运作程序和规则理解国际商事仲裁机构的选择和仲裁地的选择的重要性2.2 教学内容:主要的国际商事仲裁机构及其组成国际商事仲裁机构的运作程序和规则国际商事仲裁机构的选择和仲裁地的选择的重要性2.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主要的国际商事仲裁机构及其组成比较分析法:比较不同国际商事仲裁机构的运作程序和规则第三章:国际商事仲裁协议3.1 课程目标:掌握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类型和内容了解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有效性和效力理解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作用和重要性3.2 教学内容: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类型和内容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有效性和效力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作用和重要性3.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类型和内容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深入理解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有效性和效力第四章:国际商事仲裁程序4.1 课程目标:掌握国际商事仲裁程序的基本步骤和时间安排了解国际商事仲裁程序中的当事人权利和义务理解国际商事仲裁程序的灵活性和调解性4.2 教学内容:国际商事仲裁程序的基本步骤和时间安排国际商事仲裁程序中的当事人权利和义务国际商事仲裁程序的灵活性和调解性4.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国际商事仲裁程序的基本步骤和时间安排模拟仲裁法:组织学生模拟仲裁程序,增强对当事人权利和义务的理解第五章: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5.1 课程目标:掌握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的条件和程序了解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的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理解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的重要性和限制5.2 教学内容: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的条件和程序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的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的重要性和限制5.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的条件和程序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深入理解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的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第六章:国际商事仲裁中的证据规则6.1 课程目标:掌握国际商事仲裁中的证据规则及其与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区别了解国际商事仲裁中证据的提交、审核和采纳过程理解国际商事仲裁中证据规则的应用和对当事人的影响6.2 教学内容:国际商事仲裁中的证据规则概述证据的提交和审核证据的采纳和排除证人和专家证人的证言国际商事仲裁中的证据规则与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比较6.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国际商事仲裁中的证据规则及其与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区别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深入理解证据的提交、审核和采纳过程第七章:国际商事仲裁中的法律适用7.1 课程目标:掌握国际商事仲裁中适用法律的原理和方法了解国际商事仲裁中合同法、国际贸易法等法律领域的具体适用理解国际商事仲裁中法律适用对案件结果的影响7.2 教学内容:国际商事仲裁中适用法律的原理和方法合同法在国际商事仲裁中的适用国际贸易法在国际商事仲裁中的适用国际商事仲裁中法律适用的问题与解决途径7.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国际商事仲裁中适用法律的原理和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深入理解合同法和国际贸易法在国际商事仲裁中的适用第八章:国际商事仲裁中的调解与和解8.1 课程目标:掌握国际商事仲裁中的调解与和解的原理和过程了解调解与和解在国际商事仲裁中的优势和应用理解调解与和解对国际商事仲裁案件的影响和作用8.2 教学内容:国际商事仲裁中的调解与和解概述调解与和解的原理和过程调解与和解在国际商事仲裁中的优势和应用调解与和解对国际商事仲裁案件的影响和作用8.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国际商事仲裁中的调解与和解的原理和过程模拟调解法:组织学生模拟调解过程,增强对调解与和解的理解和应用第九章:国际商事仲裁的伦理与职业责任9.1 课程目标:掌握国际商事仲裁员和仲裁秘书的伦理规范和职业责任了解国际商事仲裁中的公正性、中立性和保密性要求理解国际商事仲裁中的潜在利益冲突和回避程序9.2 教学内容:国际商事仲裁员和仲裁秘书的伦理规范和职业责任国际商事仲裁中的公正性、中立性和保密性要求国际商事仲裁中的潜在利益冲突和回避程序国际商事仲裁的伦理和职业责任在实践中的应用9.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国际商事仲裁员和仲裁秘书的伦理规范和职业责任角色扮演法:组织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模拟处理潜在利益冲突和回避程序的情境第十章:国际商事仲裁的当前趋势与挑战10.1 课程目标:掌握国际商事仲裁的最新发展趋势和挑战了解数字化、在线仲裁等新兴仲裁方式的影响理解国际商事仲裁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机遇和挑战10.2 教学内容:国际商事仲裁的最新发展趋势数字化和在线仲裁对国际商事仲裁的影响国际商事仲裁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机遇和挑战国际商事仲裁的未来展望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国际商事仲裁的最新发展趋势和挑战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数字化、在线仲裁等新兴仲裁方式的影响和国际化商事仲裁的应对策略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一章至第五章的内容为基础知识部分,主要介绍了国际商事仲裁的基本概念、机构、协议、程序以及裁决的承认与执行。
第十章国际商事仲裁第五十三课时在国际商事活动中,发生争议是难免的。
采取什么方式来解决国际商事争议,历来是商业界和法律界重要的研究课题和实践平台。
根据国际惯例,解决商事争议的方式主要有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
上述四种商事解决方式中,有民间性质的;也有通过法院实行国家强制管辖的方式,即诉讼的方式。
目前,在国际上人们又把协商、调解和仲裁统称为非诉讼解决方式或称可选择的争议解决方式,即ADR方式〖ZW(〗ADR的英文全称为Alternative Disputes Resolution。
依直译应为可选择的争议解决方式。
对这个新概念,目前有两种不同的解译方式:一种认为,ADR应是指没有强制力的争议解决方式,即只包括协商和调解,不应包括仲裁,因仲裁属于其裁决必须被强制接受的一种解决争议的方式;另一种意见认为,ADR应指诉讼之外的所有民间的争议解决,仲裁不仅应包括在内,而且是ADR中的一种主要方式。
〖ZW)〗。
本章则集中阐述通过仲裁方式解决国际商事争议的问题。
由于仲裁及国际商事争议本身的特点,决定了越来越多的商人(企业)愿意通过此种方式来解决其商事争议。
第一节国际商事仲裁的概念及其特点一、仲裁的定义及其特点 仲裁,是指当事人通过仲裁协议的方式,自愿将其之间的争议交给仲裁协议所确定的第三人予以裁决的一种争议解决方式〖ZW(〗关于仲裁的定义,可以说有成千上万,王生长同志的专著《仲裁与调解相结合的理论与实务》一书,专门对此作过概括介绍,请见该书第52~55页,法律出版社,2001年8月。
对于这个定义,我们特别要强调,仲裁本身所具有的三个基本特性:1. 仲裁的合意性,当事人之间通过仲裁协议,达成自愿仲裁的合意;2. 第三人,即仲裁员的必备性,不管是常设仲裁机构的仲裁员,还是临时仲裁(ad hoc)中由当事人指定的仲裁员,都是仲裁必不可少的必备条件;3. 裁决的强制性,即作为仲裁成果的裁决,可以在法院中申请强制执行。
第十章国际商事仲裁仲裁也叫公断,是合同当事人通过协议将争议提交第三者,由其对争议的是非曲直进行评判,并作出裁决的一种解决争议的办法。
国际上有许多国际性仲裁机构,并且确立了明确的仲裁规则。
仲裁协议是双方当事人表示愿意将其之间发生的争议提交仲裁解决的书面协议,包括仲裁条款和提交仲裁的协议两种形式。
仲裁条款具有独立性。
1958年的《纽约公约》是关于承认与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主要国际公约。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2005版)》具有中国特色。
中国已经有了新的仲裁法。
重点问题仲裁法的概念、种类与特点仲裁协议仲裁程序仲裁裁决的执行中国的仲裁机构、仲裁规则与仲裁法第一节国际商事仲裁的概念及其特点一、仲裁(arbitration)的概念国际商事争议的解决主要有四种办法:协商、调解、仲裁、诉讼。
前面三种办法是非司法解决,后面一种办法是司法解决。
请同学们注意ADR这个概念。
第一节国际商事仲裁的概念及其特点仲裁与调解的异同相同之处是两者都是以双方当事人的协议或同意为基础而进行的。
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调解的进行,自始至终都需要双方当事人的同意,如果有一方不同意,那么,调解就无法进行;仲裁是只要双方合意达成仲裁协议,就对其产生法律约束力,即使一方反悔,不同意仲裁,另一方仍然可以根据仲裁协议提起仲裁程序,仲裁庭就可以受理案件,进行仲裁。
第一节国际商事仲裁的概念及其特点(2)调解人只能对当事人进行说服劝导,无权自己作出决定,这样经过调解达成的协议,完全是基于双方当事人的相互同意;仲裁人是以裁判者的身份出现,可以独立自主地对有关争议的问题进行裁决,这种裁决不必经过双方当事人的同意,一般对他们是具有约束力的。
二、仲裁与诉讼的区别(重点内容)教材P441,六点主要区别。
第一节国际商事仲裁的概念及其特点三、仲裁的特点仲裁自身的主要特点有三个:(1)自愿。
仲裁必须经双方当事人协商同意,未经当事人同意,任何人不能将争议提交仲裁。
(2)保密。
仲裁审理大多秘密进行,其裁决未经当事人同意一般不得公开。
(3)迅速。
仲裁一般比司法诉讼的时间更短、更迅速。
第一节国际商事仲裁的概念及其特点与司法诉讼相比,仲裁具有下列五个方面的优点或特点:1.中立性;2.自主性;3.专业性;4.保密性;5.终局性。
四、国际商事仲裁的概念及常设机构国际商事仲裁是解决跨国性商事争议的仲裁。
国际性体现在:双方当事人具有不同国籍、营业地分处不同国家、争议的标的或者法律关系具有国际性。
第一节国际商事仲裁的概念及其特点(一)国际性仲裁机构及仲裁规则1、《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仲裁规则》1976年,在第三十一届联合国大会上正式通过了《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仲裁规则》(UNCITRAL Arbitration Rules)。
这套规则是供双方当事人自愿选择使用的,它在任何国家都不具有普遍的法律约束力。
第一节国际商事仲裁的概念及其特点由于联合国没有成立常设的仲裁机构,因此,这项仲裁规则是供临时仲裁使用的,即适用于没有常设仲裁机构管理的仲裁(non-administered arbitration)。
根据《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仲裁规则》的规定,仲裁员的人数必须由双方当事人事先约定。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仲裁规则》的特点之一是,它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由于双方当事人不能就仲裁人员人选达成协议而影响仲裁的进行。
第一节国际商事仲裁的概念及其特点(二)国际商会仲裁院及其仲裁规则国际商会仲裁院成立于1932年,是一个处理国际性商事争议的仲裁机构。
该仲裁院本身并不直接处理争议案件,它的主要任务是:(1)保证该院所制定的仲裁规则与调解规则(Rules of Conciliation)的适用;(2)指定仲裁员或确认当事人所指定的仲裁员;(3)对仲裁员的异议是否正当作出决定;(4)批准仲裁裁决的形式。
第一节国际商事仲裁的概念及其特点有关的仲裁规则:当事人如果申请仲裁,则既可以根据仲裁协议或仲裁条款直接向设在巴黎的国际商会仲裁院秘书处提出,也可以通过申诉人所在国的国际商会国别委员会(National Committee)转交该院秘书处。
根据《国际商会仲裁规则》的规定,如果双方当事人已商定由1名独任仲裁员处理他们之间的争议案件,则双方当事人应共同规定1名仲裁员,并提请仲裁院予以确认。
第一节国际商事仲裁的概念及其特点当事人如果申请仲裁,则既可以根据仲裁协议或仲裁条款直接向设在巴黎的国际商会仲裁院秘书处提出,也可以通过申诉人所在国的国际商会国别委员会(National Committee)转交该院秘书处。
根据《国际商会仲裁规则》的规定,如果双方当事人已商定由1名独任仲裁员处理他们之间的争议案件,则双方当事人应共同规定1名仲裁员,并提请仲裁院予以确认。
第一节国际商事仲裁的概念及其特点如果一方当事人拒绝仲裁,则仲裁仍然应当根据仲裁规则的规定进行。
在开始审理案件以前,仲裁员必须就其职责范围(terms of reference)提出一份报告,送交仲裁院批准。
裁决必须以书面作成,除经双方当事人明示排除外,还应附具理由。
仲裁裁决是终局性的,当事人应当自动执行裁决,并放弃任何形式的上诉权。
第一节国际商事仲裁的概念及其特点(二)外国的常设仲裁机构许多西方国家都有常设的仲裁机构,这些仲裁机构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全国性的仲裁机构,例如,英国伦敦仲裁院、美国仲裁协会、瑞典斯德哥尔摩商会仲裁院、瑞士苏黎世商会仲裁院、日本商事仲裁协会、意大利仲裁协会与澳大利亚国际商事仲裁中心等。
第二类是设立在特定行业内的专业性的仲裁机构,例如,伦敦油籽协会、伦敦谷物贸易协会、伦敦羊毛终点市场协会与伦敦黄麻协会等行业协会所设立的仲裁机构。
这类仲裁机构的仲裁员在处理争议案件时,可以直接适用该行业的有关惯例。
第一节国际商事仲裁的概念及其特点伦敦仲裁院成立于1892年,是英国最重要的仲裁机构,仲裁院成员由伦敦商会与伦敦市指定的委员组成,其行政管理权由伦敦商会负责。
美国仲裁协会成立于1926年,它是由1922年成立的美国仲裁协会与1925年成立的美国仲裁基金会合并组成的。
该协会总部设在纽约,在美国其他城市设有分会。
斯德哥尔摩仲裁院成立于1917年,是瑞典全国性的仲裁机构。
由于瑞典在政治上是中立国,该仲裁院已逐渐发展成为东、西方国际贸易仲裁的中心。
中国从西欧、北美进口的成套设备合同,有相当一部分是规定在瑞典进行仲裁的。
第一节国际商事仲裁的概念及其特点(三)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简称:CIETAC网址:现行仲裁规则是2005版规则。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审理案件的基本原则是,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参考国际惯例,独立公正地解决争议。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的主要特点是,调解与仲裁相结合,调解应以双方当事人自愿为基础,同时进行联合调解。
第一节国际商事仲裁的概念及其特点五、中国关于执行仲裁裁决的法律1991年4月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分别对中国涉外仲裁机构作出的裁决的执行程序,以及对外国仲裁机构作出的裁决在中国申请执行的程序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其主要内容如下:1.中国仲裁机构作出的裁决的执行程序2.外国仲裁机构作出的裁决在中国申请执行的程序第一节国际商事仲裁的概念及其特点对中国涉外仲裁机构作出的裁决,如果被申请人证明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经人民法院审查核实,法院可以裁定不予以执行:(1)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订立仲裁条款或者事后没有达成书面仲裁协议;(2)被申请人没有得到指定仲裁员或者进行仲裁程序的通知,或者由于对其他不属于被申请人负责的原因未能陈述意见;(3)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与仲裁规则的规定不适当;(4)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机构无权仲裁。
第一节国际商事仲裁的概念及其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是1994年8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于1995年9月1日起实施的。
该仲裁法共有8章,80条。
1.关于该法宗旨与适用范围2.关于仲裁的原则、方法与仲裁的终局性2.关于仲裁的原则、方法与仲裁的终局性3.关于仲裁委员会、仲裁协议与仲裁程序4.关于申请撤销仲裁裁决与仲裁执行5.关于涉外仲裁第一节国际商事仲裁的概念及其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1条规定了该法的宗旨:“为保证公正、及时地仲裁经济纠纷,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2条规定了适用范围:“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第一节国际商事仲裁的概念及其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3条规定下列纠纷不能仲裁:“(一)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二)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
”第一节国际商事仲裁的概念及其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4条规定仲裁自愿的原则:“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
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第一节国际商事仲裁的概念及其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7条规定仲裁方法:“仲裁应当根据事实,符合法律规定,公平合理地解决纠纷。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9条规定仲裁的终局性:“仲裁实行一裁终局的制度。
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二节国际商事仲裁协议一、仲裁协议(arbitration agreement)形式仲裁协议,是指双方当事人表示愿意把他们之间的争议交付仲裁解决的一种书面协议。
它是仲裁机构或仲裁员受理争议案件的依据。
仲裁机构只受理有仲裁协议(或仲裁条款)的争议,不能受理没有仲裁协议的争议。
第二节国际商事仲裁协议仲裁协议有两种形式:一种形式是由双方当事人在争议发生之前订立的,表示愿意把将来可能发生的争议提交仲裁解决的协议,这种协议一般都包含在主合同内,作为合同的一项条款,即仲裁条款(arbitration clause)。
另一种形式是由双方当事人在争议发生之后订立的,表示同意把已经发生的争议提交仲裁解决的协议,这是独立于主合同之外的一个单独的协议,通常称之为提交仲裁(sub-mission to arbitration)的协议。
第二节国际商事仲裁协议二、仲裁协议的作用仲裁协议是仲裁员或仲裁庭受理仲裁案件的依据。
其作用是:(1)排除法院对争议案件的管辖权,使仲裁员或仲裁庭取得对争议案件的管辖权;(2)使当事人承担必须将争议提交仲裁解决,并根据仲裁协议规定的仲裁程序规则,指定仲裁员和参与仲裁协议的义务。
仲裁协议最重要的作用是排除法院对该案件的管辖权。
第二节国际商事仲裁协议三、仲裁条款的主要内容一般而言,一项仲裁协议应包括:仲裁地点、仲裁机构、仲裁程序规则、仲裁裁决的效力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