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事仲裁法
- 格式:ppt
- 大小:326.50 KB
- 文档页数:49
国际商事仲裁法(中文版)————————————————————————————————作者:————————————————————————————————日期:2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UN doc. A/40/17, 附件I,1985年6月21日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通过)第一章总则第1条适用范围*(1)本法适用于国际商事**仲裁,但须服从在本国与其他任何一国或多国之间有效力的任何协定。
(2)本法之规定,除第八、九、三十五及三十六条外,只适用于仲裁地点在本国领土内的情况。
(3)仲裁如有下列情况即为国际仲裁:(A)仲裁协议的当事各方在缔结协议时,他们的营业地点位于不同的国家;或(B)下列地点之一位于当事各方营业地点所在国以外:(a)仲裁协议中确定的或根据仲裁协议而确定的仲裁地点;(b)履行商事关系的大部分义务的任何地点或与争议标的关系最密切的地点;或(C)当事各方明确地同意,仲裁协议的标的与一个以上的国家有关。
(4)就第(3)款而言:(A)如当事一方有一个以上的营业地点,营业地点为与仲裁协议关系最密切的营业地点;(B)如当事一方没有营业地点,以其惯常住所为准。
(5)本法不得影响规定某些争议不可交付仲裁或仅根据本法之外的规定才可以交付仲裁的本国其他任何法律。
第二条定义及解释规则在本法范围内:(A)“仲裁”是指无论是否由常设仲裁机构进行的任何仲裁;(B)“仲裁庭”是指一名独任仲裁员或一组仲裁员;(C)“法院”是指一国司法系统的一个机构或机关;(D)本法的规定,除第二十八条外,允许当事各方自由决定某一问题时,这种自由包括当事各方授权第三者包括机构作出此种决定的权利;(E)本法的规定提到当事各方已达成协议或可能达成协议的事实时,或在任何其他情况下援引当事各方的一项协议时,此种协议包括其所援引之任何仲裁规则;(F)本法的规定,除第二十五条(A)项和第三十二条(2)款(A)项外,提及请求时,也适用于反请求;提及答辩时,也适用于对这种反请求的答辩。
联合国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哎呀,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话题,听起来可能有点高大上,但其实它跟我们生活息息相关,那就是“联合国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
这个名字听上去像是从某个法律教科书里抄来的,但别担心,咱们会把它讲得轻松点儿。
什么是商事仲裁呢?简单来说,就是当两个人在生意上闹矛盾,没法好好说话的时候,找一个第三方来帮忙解决问题。
就像两个人吵架了,找个朋友来当和事佬。
这朋友可是有点本事的,懂法律,还能公正地听取双方的意见。
你想啊,生意上难免会有摩擦。
比如说,A和B签了合同,结果A没按时交货,B 气得直咬牙。
B心里想:“这可怎么办啊,非得教训教训这个不靠谱的家伙!”但是,动手打人可不行,对吧?所以,B就可以选择去找仲裁。
这个时候,联合国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就派上用场了。
它就像一本指导手册,告诉大家怎么公正、公平地解决争端。
这种法案的好处就是,双方都能接受结果,毕竟是请了个专业人士来做裁判嘛。
这种仲裁有个特别之处,就是它不需要像法庭那样复杂、耗时。
你想想,法庭要排队、要准备材料,简直就像去医院挂号,等得人都急了。
而仲裁呢?更灵活,双方可以选择合适的地点,甚至可以在线上开会,省时又省力。
真是让人感叹,科技真好!不过,仲裁也不是随便的,双方得提前约定好,一旦决定仲裁,就得遵守。
这就像打牌,大家都得同意规则,不然谁都没法玩下去。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一个朋友。
他开了一家小餐馆,生意还不错。
结果,厨房的供应商因为一些小事跟他闹上了。
开始是吵架,后来对方直接停货。
朋友愁得直挠头,不知道该怎么办。
后来,他想到了仲裁。
找到一个合适的仲裁员,结果一场风波就平息了。
仲裁员把双方的观点听完,给出了公正的意见,最后大家握手言和。
哎,这种情况真的很常见,尤其是商界,难免会有些小摩擦。
你知道吗,国际商事仲裁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它的国际性。
如今的生意,不光是本地的事情,很多时候都是跨国界的合作。
你在中国,合作伙伴在美国。
假如真出了问题,想打官司,光是跑一趟国际法庭就得耗费不少时间和金钱。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简介《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UNCITRAL Model Law on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Arbitration),简称《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
1985年6月21日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主持制定,1985年12月11日联合国大会通过批准该示范法的决议,其宗旨是协调和统一世界各国调整国际商事仲裁的法律。
建议各国从统一仲裁程序法的愿望和国际商事仲裁实践的特点出发,对该示范法予以适当的考虑。
《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共8章36条。
第一章,总则(第1-6条);第二章,仲裁协议(第7-9条);第三章,仲裁庭的组成(第10-15条);第四章,仲裁庭的管辖权(第16-17条);第五章,仲裁程序的进行(第18-27条);第六章,裁决的作出和程序的终止(第28-33条);第七章,对裁决的追诉(第34条);第八章,裁决的承认和执行(第35-36条)。
该示范法在国际商事仲裁的含义中,对“国际性”进行了宽泛的解释,同时对什么是该法所称的仲裁也做出了解释,既承认机构仲裁,又承认临时仲裁。
关于“商事”一词,该示范法没有在条文中作出规定,而是在注释里做了广义的解释,指明包括契约性和非契约性的一切商事关系,以使其涵盖所有具有商业性质的关系所产生的争议。
商事包括但不限于:任何提供或交换货物与服务的商业交易;销售协议;商业代理;财务代理;租赁;工程建设;咨询;工程技术应用;许可;投资;融资;银行;保险;开采协议或特许使用;合资或其他形式的工商业合作;货物或旅客的空中、海上、铁路、公路运输等。
该示范法公布后,对各国的仲裁立法产生了巨大影响,对规范国际商事仲裁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关于仲裁的国内立法以及由此所确立的仲裁制度日益趋同,许多国家或地区按照示范法的规定建立健全了仲裁法律制度,代替了原有的仲裁立法。
如美国的许多州、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意大利、新西兰、英国以及中国的香港等,都以示范法为蓝本稍加修改或直接移植使用。
国际商事仲裁法详解国际商事仲裁法是一套用于解决跨国商事争议的法律规则和程序。
它为跨境商业交易提供了一种高效、灵活、具有合法效力的争议解决机制。
本文将详细解析国际商事仲裁法的内容和运作机制。
一、国际商事仲裁法的概念和特点国际商事仲裁法是指适用于国际商事仲裁的相关法律法规。
其主要特点包括:1. 国际适用性:国际商事仲裁法适用于涉及两个以上国家的商事争议。
它与国际私法的规则紧密相关,旨在解决国际商事交易中可能出现的争议。
2. 自由选择:相对于司法程序,仲裁程序更具有灵活性和自主性。
当事人有权选择合适的仲裁机构和仲裁庭,并可以协商确定仲裁程序和程序规则。
3. 最终和具有强制执行力:仲裁裁决一经作出,就具有最终性和强制执行力。
各国都承认和执行国际商事仲裁裁决,并根据《纽约公约》的规定予以承认和执行。
二、国际商事仲裁法的基本原则国际商事仲裁法的基本原则是确保公平、公正、有效和高效的争议解决。
以下是国际商事仲裁法的几个重要原则:1. 程序公平:仲裁程序应该公开、公正,并且确保各方有平等的发言权和申辩权。
仲裁庭应当由公正独立的仲裁员组成,其任命应遵循公正和透明的原则。
2. 仲裁裁决的约束力:仲裁裁决一经作出,各方都有义务遵守并执行。
仲裁裁决具有强制性,且不予上诉,以确保有效的争议解决和商事交易的稳定性。
3. 程序高效:相对于司法程序,仲裁程序更加高效。
国际商事仲裁通常会制定明确的时间限制,以确保争议解决的迅速进行。
三、国际商事仲裁的程序和步骤国际商事仲裁的程序和步骤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点:1. 协议达成:当事人在商事合同中明确约定通过仲裁解决争议的事项。
仲裁协议通常包括双方的同意、仲裁庭的选择和仲裁规则。
2. 仲裁请求:一方提出仲裁请求,并将其提交给指定的仲裁机构。
仲裁请求一般包括争议的事实和理由,以及请求解决的争议范围。
3. 仲裁庭组成:仲裁机构根据约定的程序和规则组成仲裁庭。
仲裁庭由一名或多名仲裁员组成,他们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国际商法(第十章国际商事仲裁法)第八章国际商事仲裁法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概述国际商事仲裁协议仲裁员和仲裁庭仲裁程序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第一节概述一、国际商事仲裁的概念和特征是指国际商事交易中的当事人按照协议的方式自愿地将他们之间商事方面的权利与义务的争议交给他们选定的第三人审议,义务的争议交给他们选定的第三人审议,并由该第三人作出对争议各方皆有约束力裁决的活动。
裁决的活动。
特征如下:特征如下:1、强制性2、自愿性3、快速、简单、灵活性快速、简单、二、国际商事仲裁的类型(一)一般仲裁和友谊仲裁一般仲裁又称依法仲裁,即依照法律进行仲裁。
一般仲裁又称依法仲裁,即依照法律进行仲裁。
友谊仲裁又称事实仲裁,友谊仲裁又称事实仲裁,是指仲裁员有权根据自认为公平合理的原则(而非法律),),作出对各当事人皆有公平合理的原则(而非法律),作出对各当事人皆有约束力裁决的仲裁(二)临时机构仲裁和常设机构仲裁由临时设立机构受理的仲裁称临时机构仲裁。
由临时设立机构受理的仲裁称临时机构仲裁。
临时机构是指由商事争议各方临时指定的人员组成的仲裁机构。
常设机构仲裁是指由常设性的机构受理的仲裁。
常设机构仲裁是指由常设性的机构受理的仲裁。
常设仲裁机构长期存在,仲裁机构长期存在,它们拥有固定的地址和一定的组织机构,并制定了仲裁程序规则。
织机构,并制定了仲裁程序规则。
三、规范国际商事仲裁关系的仲裁法(一)国际公约1、《关于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公约》关于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公约》该公约又称《纽约公约》签订于1958该公约又称《纽约公约》,签订于1958年6月10日,共有一百1958年10日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入了此公约,我国也加入了。
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入了此公约,我国也加入了。
主要规定了对仲裁裁决的承认或执行所应具备的条件及所应提交的证明文件、仲裁裁决的承认或执行所应具备的条件及所应提交的证明文件、拒绝承认或执行仲裁裁决的情形等等。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简介《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UNCITRAL Model Law onInte rnational mercial Arbitration),简称《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
1985年6月21日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主持制定,1985年12月11日联合国大会通过批准该示范法得决议,其宗旨就是协调与统一世界各国调整国际商事仲裁得法律。
建议各国从统一仲裁程序法得愿望与国际商事仲裁实践得特点出发,对该示范法予以适当得考虑。
《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共8章36条.第一章,总则(第1-6条);第二章,仲裁协议(第7-9条);第三章,仲裁庭得组成(第10—15条);第四章,仲裁庭得管辖权(第16-17条);第五章,仲裁程序得进行(第18—27条);第六章,裁决得作出与程序得终止(第28-33条);第七章,对裁决得追诉(第34条);第八章,裁决得承认与执行(第35—36条)。
该示范法在国际商事仲裁得含义中,对“国际性”进行了宽泛得解释,同时对什么就是该法所称得仲裁也做出了解释,既承认机构仲裁,又承认临时仲裁。
关于“商事”一词,该示范法没有在条文中作出规定,而就是在注释里做了广义得解释,指明包括契约性与非契约性得一切商事关系,以使其涵盖所有具有商业性质得关系所产生得争议.商事包括但不限于:任何提供或交换货物与服务得商业交易;销售协议;商业代理;财务代理;租赁;工程建设;咨询;工程技术应用;许可;投资;融资;银行;保险;开采协议或特许使用;合资或其她形式得工商业合作;货物或旅客得空中、海上、铁路、公路运输等。
该示范法公布后,对各国得仲裁立法产生了巨大影响,对规范国际商事仲裁起到了积极得推动作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得发展,各国关于仲裁得国内立法以及由此所确立得仲裁制度日益趋同,许多国家或地区按照示范法得规定建立健全了仲裁法律制度,代替了原有得仲裁立法。
如美国得许多州、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意大利、新西兰、英国以及中国得香港等,都以示范法为蓝本稍加修改或直接移植使用。
国际商事仲裁法中国际商事仲裁法一、定义1、中国际商事仲裁法(以下简称“本法”),是国家、地区、机构或者多方当事人(被称为“当事人”)就一定商事事宜共同签署的协议,确定关于上述事宜发生纠纷时根据本法离婚的提交仲裁的义务。
2、本法确认当事人可以经仲裁方式解决意识形态上的和法律上的争议,但是对非商事性的争议(如政治、宗教、意识形态等)不具有管辖权。
二、受仲裁首期1、受仲裁方首先负责承认仲裁时期的开始。
2、当事人可以根据本法的规定自我申明,也可以接受法院或仲裁庭的裁定,甚至当事人之间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时,可以择期受仲裁,但不能对受仲裁时期负有强制性义务。
三、仲裁程序1、仲裁程序有以下几项内容:(1)当事人之间的签署协议;(2)法庭或仲裁庭的负责审理;(3)双方答辩;(4)调解协商;(5)编撰仲裁裁决书;(6)执行仲裁裁决书。
2、仲裁各阶段可以按照当事人的意向对仲裁时间做出预定安排,仲裁得到有效进行,当事人应该遵守仲裁有关程序,及时作出有效回应和提交必要的文件和证据,在仲裁程序中自觉维护当事人自身仲裁权益。
四、仲裁结果1、仲裁裁决是仲裁机构及仲裁员作出的,即当事人就事宜发生纠纷的解决方案,具有法律约束力,仲裁裁决的强制性一般大于双方的协议约定。
2、仲裁裁决也可以包括一些补偿性的救济,如受损当事人能够从当事人获得赔偿和其他补偿款的要求等,但是这些没有包含在仲裁协议中的要求没有法律效力。
五、执行仲裁结果1、双方可以根据仲裁裁决书对解决和执行结果采取措施,如果一方拒绝执行仲裁裁决书内容,在仲裁裁决书生效后另一方可以申请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或者向当地行政机关申请确认仲裁裁决执行有效。
2、任何当事人都不能拒绝执行仲裁结果,否则将面临相应的刑事或民事处罚。
六、特别约定1、在受仲裁条款的范围内,当事人应该服从仲裁的安排和既定事宜,不能擅自违反仲裁条款或不服从仲裁裁决。
2、仲裁裁决仅对主张仲裁的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如果另一方当事人未被主张仲裁,则不能抗辩仲裁裁决,仲裁方不得对此方予以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