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初试考试内容及范围
- 格式:pdf
- 大小:156.96 KB
- 文档页数:2
2024年武汉体育学院运动康复学633运动康复专业基础综合业务课名称:633 运动康复考生须知:1.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其他纸上无效。
2.答题时必须使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做答,用其他答题不给分,不得使用涂改液。
运动解剖学:名词解释:6题*5 分,共30分1.肺门2.腹白线3.静脉4.骨龄5.眼房6.肌小节填空题:20空*2分,共40分1.脊神经为混合性神经,包括()、()、()、()。
2.小腿三头肌由( )、()、( )组成,止于()。
3.脊柱的四个生理曲度:()、()、()、()。
4.掌深弓由()、()构成,掌浅弓由()、()构成。
5.右半心血液含()较多,为()血;左半心血液含()较多,为()血。
简答题:3题*10分,共30分1.简述肩关节结构特点、特征和运动。
2.自然界氧气如何进入小腿三头肌”。
3.触摸自身活体,写出在体育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任意10块肌肉的名称和锻炼动作。
论述题:2题*25分,共50分1.何为拇指对掌运动。
拇指基本运动方式及运动拇指的肌肉有哪些?分别受什么神经支配。
2.试述听到发令枪响至蹬离起跑器(踝关节屈)的神经传导通路。
运动康复评定与运动治疗:名词解释:6题*5分,共30分1.BMI2.凹凸定律3.步行周期4.梨状肌紧张试验5.光电效应填空题:20空*2分,共40分1.紫外线照射,可以使麦角固醇转化( ),让7-脱氧胆固醇转化( )预防佝偻病和软骨化症,波长小于()的紫外线能导致细菌病毒死亡。
2.男女的体脂率分别是()(),男性体脂率超过(),女性体脂率超过()是肥胖。
3.偏瘫患者步行训练目标可达到()、()、()。
4.有氧运动强度指常用三个有()、()、()。
5.Fugl-Meye 平衡量表的评估内容()、()、()反应、()反应、()、()、()。
简答题:3题*10分,共30分1.腰椎自我牵引法适用于什么样的患者?不适用于什么样的患者?2.坐位和仰卧位,髋关节内旋测量方法。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全国联考考试大纲及指南第一篇运动训练学一、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一)竞技体育概述1.竞技体育释义2.竞技体育的形成动因3.竞技体育的基本构成要素4.竞技体育的特点与社会价值(二)运动训练概述1.运动训练释义2.运动训练的基本阶段3.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三)运动训练学概述1.运动训练学释义2.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体系3.运动训练学研究的主要任务4.运动训练学研究的主要内容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一)运动成绩及其决定因素1.运动成绩释义2.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二)运动员竞技能力及其构成1.竞技能力释义2.竞技能力的构成3.竞技能力与运动能力的异同4.竞技能力与训练水平的异同三、运动训练原则(一)运动训练基本原则概述1•训练规律与训练原则的概念2•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二)竞技需要原则1•竞技需要原则的概念2•竞技需要原则的理论依据3•竞技需要原则的训练学要点(三)有效控制原则1•有效控制原则的概念2•有效控制原则的理论依据3•有效控制原则的训练学要点(四)周期安排原则1•周期安排原则的概念2•周期安排原则的理论依据3•周期安排原则的训练学要点(五)适宜负荷原则1•适宜负荷原则的概念2•适宜负荷原则的理论依据3•适宜负荷原则的训练学要点4•科学地处理负荷量与负荷强度的关系5•科学地根据项目的性质安排负荷(六)区别对待原则1•区别对待原则的含义2•区别对待原则的理论依据3•区别对待原则的训练学要点(七)适时恢复训练原则1•适时恢复训练原则释义2•适时恢复训练原则的科学基础3•贯彻适时恢复训练原则的训练学要点四、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一)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概述1•运动训练方法概述2•运动训练方法体系3•运动训练手段概述4•运动训练手段体系(二)运动训练的具体操作方法1重复训练法2•间歇训练法3.变换训练法4•循环训练法(三)运动训练常用手段1.周期性单一练习手段2•混合性多元练习手段3•固定组合练习手段4•变异组合练习手段五、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一)运动员体能训练概述1体能训练释义2•运动员体能的构成3•体能训练的基本要求(二)力量素质及其训练1力量素质释义2•最大力量的训练3.快速力量的训练4•爆发力的训练5•相对力量的训练6•力量耐力的训练(三)速度素质及其训练1速度素质释义2 •反应速度的评定与训练3.动作速度的评定与训练4.位移速度的评定与训练(四)耐力素质及其训练1耐力素质释义2 •有氧耐力的评定与训练3•糖酵解无氧代谢供能的无氧耐力的评定与训练4•耐力训练的方法与手段六、运动员技术能力及其训练(一)运动技术与运动员技术能力概述1运动技术释义2 •动作要素与技术结构(二)技术训练常用的方法1.直观法与语言法2 •完整法与分解法3.想象法与表象法4.减难法与加难法(三)技术训练的基本要求1.处理好基本技术与高难度技木的关系2.处理好特长与全面技术的关系3.处理好规范化与个体差异的关系4.处理好循序渐进与难点先行的关系5.抓好技术风格的培养七、运动员的战术能力及其训练(一)竞技战术与运动员的战术能力1.竞技战术的定义2•竞技战术的构成3.运动员的战术能力(二)战术训练方法1.分解和完整战术训练方法2.程序训练法3.模拟训练法4.实战法(三)战术方案的制订1.战术方案的基本内容2.制订战术方案的注意事项八、运动员心理能力与运动智能及其训练(一)运动员心理能力概述I-运动员心理能力释义2运动员心理能力的重要作用3.运动员心理训练的类型(二)运动员心理能力训练的常用方法1意念训练法2•诱导训练法3•模拟训练法(三)几种心理现象及其克服方法1心理紧张的几种常用克服方法2•使用表象放松法和自我暗示放松法的关键3•心理胆怯的克服方法4•情绪消极的克服方法5•情绪激动的克服方法(四)运动智能概述1运动智能释义及构成2 •运动员智能训练的重要作用3•运动智能训练的基本方法九、运动员状态诊断与训练目标建立(一)状态诊断与目标建立的重要意义1状态诊断在训练中的重要作用2 •建立目标在训练中的重要作用(二)起始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完整体系1.训练状态与训练目标的构成2 .起始状态诊断的基本内容(三)训练目标的基本内容1.运动成绩指标2•竞技能力指标3•训练负荷指标十、运动训练计划(一)运动训练计划概述1•运动训练计划释义2.制订运动训练计划的意义3•运动训练计划分类(二)多年训练计划1•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释义2.制订多年训练计划的必要性3•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的划分与不同阶段的主要任务和负荷特点4•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的年龄特征5•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的负荷特征6•基础训练阶段的多年训练计划7•专项提高阶段、最佳竞技阶段的多年训练计划&竞技保持阶段的多年训练计划(三)运动训练课时计划与组织1•训练课的种类2•不同类型训练课的特点3•不同任务训练课的要求4•训练课的结构5•训练课的负荷量度第二篇学校体育学一、学校体育总论(一)学校体育的发展历史1 •国外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2•我国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二)学校体育与现代社会1•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2•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3•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三)学校体育的结构、功能与目标1•学校体育的结构2•学校体育的功能3•学校体育的目标二、体育课程(一)体育课程的含义1•体育课程的概念2•体育课程的特性(二)体育课程的编制1 •体育课程的目标2•体育课程的内容(三)我国体育课程发展的历史经验与改革趋势1历史经验2 •改革趋势三、体育教学(一)体育教学活动的要素1构成要素2 •体育教师、学生、体育教材之间的关系(二)体育教学目标1体育教学目标的概念2•体育教学目标的功能3•体育教学目标的层次(三)体育教学过程1体育教学过程的概念2 •体育教学过程的性质3.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4•体育教学原则体系(四)体育教学方法1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2.选择体育教学方法的依据3•中小学常用体育教学方法及其基本要求(五)体育教学计划1.体育教学计划的含义2.单元体育教学计划3•课时计划(六)体育教学实施1.体育教学常规2.体育教学中队列队形的运用3.体育教学中场地器材的布置4.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四、课余体育(一)课余体育的地位和特点1•课余体育的地位2 •课余体育的特点(二)课余体育锻炼的特点和原则1•课余体育锻炼的特点2•课余体育锻炼的原月五、学校体育管理(一)学校体育管理体制与法规1.学校体育宏观管理的机构与职能2•学校体育微观管理的机构与职能3•学校体育管理的依据与方法4•学校体育管理的主要内容5.学校体育管理法规(二)体育教师1•体育教师的劳动特点2•体育教师的基本条件3.体育教师的基本职责第二篇运动生理学、绪论(一)运动生理学的研究对象、目的和任务(二)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二、肌肉的活动(一)肌肉收缩的原理1•肌肉收缩的滑行学说2•肌肉的收缩过程(二)肌肉收缩的形式1.缩短收缩2.拉长收缩3 •等长收缩(三)肌肉收缩的力学特征1张力与速度的关系2•长度与张力的关系(四)不同类型骨骼肌纤维的形态、代谢和生理特征1形态特征2•代谢特征3.生理特征(五)骨骼肌纤维类型与运动的关系1•运动员的肌纤维类型2 •运动训练对骨骼肌纤维的影响三、呼吸(一)呼吸运动与肺通气1•呼吸的定义及全过程组成2.呼吸的形式3•肺通气功能的评价4•训练对通气功能的影响(二)气体的交换长期运动对换气功能的影响(三)呼吸运动的调节1•呼吸运动的调节2 •运动时呼吸的变化和调节(四)运动时的合理呼吸1.减少呼吸道阻力2.提高肺泡通气效率3.呼吸与技术动作相适应4•合理运用憋气四、血液(一)血液概述,1•体液2.血液组成(二)血液的功能1运输功能2、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功能3、护和防御功能(三)氧气的血液运输与氧解离曲线的意义1氧气的血液运输2、氧解离曲线及其生理意义(四)运动对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影响1运动对红细胞的影响2运动对血红蛋白的影响五、血液循环(一)心输出量和心脏做功1心输出量及其影响因素2 •心脏泵血功能及其评价(二)血管中的血压和血流1动脉血压的成因及其影响因素2.静脉回流及其影响因素(三)运动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1肌肉运动时血液循环功能的变化及调节2.长期运动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3•脉搏(心率)和血压测定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六、有氧、无氧工作能力(一)有氧工作能力1.最大摄氧量的概念、影响因素及测定方法2.乳酸阈概念、测定方法及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3.提高有氧工作能力的训练方法(二)无氧工作能力1.无氧工作能力的影响因素2.无氧工作能力的测试与评价3.提高无氧工作能力的训练方法七、肌肉活动与物质能量代谢(一)肌肉活动与物质能量代谢的相关概念1物质代谢2.能量代谢3.基础代谢率(二)糖代谢与运动能力1.糖的分解供能(无氧酵解和有氧氧化)2•血糖浓度与运动能力3.糖原储备与运动能力4.运动与补糖(三)脂肪代谢与运动1.运动过程中脂肪代谢供能的特点2•运动对脂肪代谢的影响(四)运动与蛋白质代谢1.蛋白质的生理功能2运动对蛋白质代谢的影响(五)水的代谢1.水的主要生理作用2.运动状态下水的代谢(六)肾脏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中的作用1•肾脏在维持机体水平衡中的作用2•肾脏在维持机体酸碱平衡中的作用(七)运动对肾泌尿功能的影响1•运动与运动性蛋白尿2.运动性血尿(八)人体运动的能量供应1•人体三个供能系统的特征2.能量连续统一体理论在体育实践中的应用3•不同运动项目的能量供应4.运动时能耗量的计算及其意义八、运动技能的学习(一)运动技能的形成(条件反射学说)1.运动技能的概念和分类2•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3.体育教学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九、肌肉活动的激素调节(一)激素及其生理作用1.激素的概念2•激素的生理作用(二)几种主要激素的生物学作用1.糖皮质激素与应激反应2.儿茶酚胺与“应急”反应3•生长激素4.睾酮(三)兴奋剂及其危害1.兴奋剂与使用兴奋剂2.分类3.危害十、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的变化(一)赛前状态与准备活动1 .赛前状态的概念2.准备活动(二)极点与第二次呼吸1 .极点2.第二次呼吸3.影响极点与第二次呼吸的因素(三)运动性疲劳1.概念2.产生机制3.判断运动性疲劳的指标及方法(四)恢复过程1 .恢复过程的一般规律(超量恢复)2.促进人体功能恢复的措十^一、身体素质的生理学分析(一)身体素质概述1身体素质的概念2 •发展身体素质的意义(二)力量素质1力量素质的概念2.力量素质的生理基础3•力量素质的训练(三)速度素质1.速度素质的概念及分类2•速度素质的生理基础3•速度素质的训练(四)耐力素质1.无氧耐力的生理学基础及其训练方法2.有氧耐力的生理学基础及其训练方法(五)灵敏与柔韧素质1.灵敏素质2.柔韧素质十二、体育教学与课余运动训练的生理学分析(一)体育教学与课余运动训练的负荷阈1.负荷阈的组成2.体育教学负荷阈的特征与调控3•课余运动训练负荷阈的特征与调控(二)体育教学与课余运动训练效果的生理学评定1.安静状态下运动效果的生理学评定2•定量负荷时运动效果的生理学评定3•极量负荷时运动效果的生理学评定十三、儿童少年与体育运动(一)儿童少年的生理特点与运动1.运动系统2.氧运输系统(二)儿童少年身体素质的发展身体素质发展的特点十四、环境与运动(一)高原环境与运动1.高原环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2.高原训练(二)热环境与运动1•预防热危害的原则2 •补充体液的原则与方法。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康复评定与运动治疗》考试大纲一、考试科目基本要求《运动康复评定》考试大纲适用于武汉体育学院运动康复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本课程是运动康复专业主干课程,要求考生对基本概念有深入的理解,系统掌握《运动康复评定》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方法,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运动治疗》考试大纲适用于武汉体育学院运动康复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本课程是运动康复专业最重要的主干课程之一,是神经康复、肌肉骨骼康复、慢性病康复等临床应用课程的基础,要求考生全面掌握《运动治疗》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方法,掌握在现代康复医学中较为实用的物理治疗方法,了解国内外物理治疗的新成果、新技术及临床应用,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形式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时间与《运动解剖学》共180分钟,试卷该部分满分150分。
试卷结构:单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综合应用题,其分值为1:1:1.5:1.5。
三、考试内容:《运动康复评定》(一)总论1.康复功能评定的基本概念、康复评定目的与意义;2.康复功能评定的原则与方法;3.康复功能评定的内容和制定康复治疗计划。
(二)人体形态1.人体形态的测量方法;2.体型评定方法和身体成分评定方法。
(三)心肺功能评定1.运动强度分类和运动试验;2.心电运动试验。
(四)反射发育评定1.深反射、浅反射及病理反射检查方法。
(五)肌力评定1.临床常用肌群徒手肌力检查方法;2.等长、等张和等速肌力测试。
(六)关节活动度评定1.关节活动度测量的原则和方法、影响关节活动度的因素;2.关节运动的类型、引起关节活动度异常的原因以及关节活动度评定的工具。
(七)感觉评定1.各种深浅感觉检查的方法及诊断标准;2.躯体感觉、疼痛评定。
(八)平衡与协调功能评定1.平衡与协调的定义、分类和功能分级;2.影响平衡与协调的因素;3.Berg平衡量表评定标准、评定内容与方法;4.平衡与协调常见测试方法。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体育综合》考试大纲体育专业硕士第一部分学校体育学一、试卷结构名词解释约20% 简答题约40% 论述题约40%二、考试内容1.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特别是现代学校体育思想,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以及西方学校体育思想对我国的影响,新世纪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
2.学校体育与学生身心发展的关系,学校体育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功能。
3.学校体育的基本结构,目标体系及内在关系,学校体育目标的制定与实现。
4.体育课程的概念与特点、学科基础,体育课程的编制,体育课程标准的制定。
5.体育课程实施的本质、取向、策略及过程,体育课程标准的实施。
6.体育教学的本质与特征,体育教学目标与制定,体育教学内容、方法、组织管理、设计和体育学习评价。
7.体育课程学习的过程与特点,体育学习策略的特点与构成,体育学习策略的指导。
8.体育课程资源的性质与分类,利用与开发。
9.课外体育活动的性质、特点、组织形式、价值,课外体育活动组织、管理和实施。
10.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性质、特点、组织形式和实施。
11.课余体育竞赛的特点、意义、组织形式和实施。
12.理想体育教师的素质要求,体育教师的课堂管理,体育教师的工作和从事科学研究的相关理论。
13.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科学习特点、内容和意义,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实践培养模式,体育教师的终身学习特征、意义和学习体系的构建。
参考书:《学校体育学》,潘绍伟、于可红,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第二版第二部分运动训练学一、试卷结构名词解释约20% 简答题约40% 论述题约40%二、考试内容1.竞技体育的形成、发展历程、构成和基本特点,竞技体育的社会价值,运动训练与运动训练学的关系。
2.项群理论的建立、内容及其科学意义;项群的划分,各项群的训练特征。
3.决定运动成绩的因素,竞技能力的概念及其构成因素,运动员状态诊断和训练目标建立的重要意义,运动员的能力结构模型。
4.运动训练的各项基本原则的内涵及应用。
武汉体育学院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运动训练学部分(共五大题,共1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1.运动训练2.竞技能力二、填空题(共10空,每空2分,共20分)1.一个完整训练周期是由三个时期组成,他们分别是__、__、__。
2.运动训练具体操作方法共有8个,即分解训练法、__、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共7题,每题3分,共21分)1.羽毛球运动员扣球动作中的击球力量是一种绝对力量。
2.双摇跳绳属于发展灵敏素质的一种手段。
3.身体训练中的“跳深”练习手段属于超等长收缩训练方法。
4.提高足球运动员战术意识的主要训练方法试变换训练法。
5.武术套路项目属于格斗类运动项群。
6.训练周期的各种类型中不包括小周期类型。
7.衡量运动员灵敏素质的重要标志是速度性、准确性、协调性。
四、简答题(共2题,每题12分,共24分)1.简述一份年度训练计划应该包括哪些项目与内容2.简述中时重复训练法在体能类项群中的应用特点五、论述题(共1题,共25分)试论模式训练的定义、功能与特点。
运动生理学部分(共五大题,共100分)一、名词解释(共2题,每题5分,共10分)1.心输出量2.运动技能二、填空题(共10空,每空2分,共20分)1.人体机体的机能调节主要由__和__调节来完成。
2.肌肉收缩时张力改变而长度不变的收缩形式为__。
3.肌纤维类型根据收缩速度分为__和__两种类型。
4.如果一次失血量不超过全血量的__%,对正常生理活动无明显影响。
5.有训练者在金星定量工作时,心血管技能的反应越__越好。
6.呼吸应该分为__、__和__三个过程。
三、判断题(共7题,每题3分,共21分)1.新陈代谢是生命的本质,它是机体组织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移的过程。
2.人体在安静状态下,只有小部分的血量在心血管中迅速流动,而大部分血量储存在内脏静脉及皮下静脉中,用以运动时血液重新调配。
3.一般成年人血压的正常值约为100-120/60-80mmH g。
新版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社会学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回想起去年这个时候,⾃⼰还在犹豫是不是要遵从⾃⼰的梦想,为了考研奋⽃⼀次。
当初考虑犹豫了很久,想象过所有的可能性,但是最后还是决定放⼿⼀搏。
为什么呢?有⼀个重要的考量,那就是对知识的渴望,这话听来可能过于空洞吧,但事实却是如此。
⼤家也都可以看到,当今社会的局势,浮躁,变动,不稳定,所以我经常会陷⼊⼀种对未来的恐慌中,那如何消除这种恐慌,个⼈认为便是充实⾃⼰的内在,才不⾄于被⼀股股混乱的潮流倾翻。
⽽考研是⼀条相对⽐较便捷且回报明显的路,所以最终选择考研。
所幸的是结局很好,也算是没有⽩费⾃⼰将近⼀年的努⼒,没有让⾃⼰浑浑噩噩的度过⼤学。
在准备备考的时候,我根据⾃⼰的学习习惯,做了⼀份复习时间规划。
并且要求⾃⼰严格按照计划进⾏复习。
给⼤家⼀个⼩的建议,⼤家复习的时候⼀定要踏踏实实的打好我们的基础,复习⽐较晚的同学也不要觉得时间不够,因为最后的成绩不在于你复习了多少遍,⽽是在于你复习的效率有多⾼,所以在复习的时候⼀定要坚持,调整好⼼态,保证⾃⼰每天都能够有⼀个好的学习状态,不要让任何事情影响到你,做好⾃⼰!在此提醒⼤家,本⽂篇幅较长,因为想讲的话实在蛮多的,全部是我这⼀年奋战过程中的想法、经验以及⾛过的弯路,希望⼤家看完可以有所帮助。
最后结尾处会有我在备考中收集到的详细资料,可供各位下载,请⼤家耐⼼阅读。
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社会学的初试科⽬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611)体育社会学及体育管理学参考书⽬为:体育社会学卢元镇⾼等教育出版社体育管理学⾼雪峰等主编⼈民体育出版社关于英语复习。
我提⼀个建议,考研单词主要是⽤于阅读,所以知道意思即可,建议背单词书的同学不要死啃单词书,以“过单词”的⽅式背单词,每个单词记忆时间不要太长,不然很容易⾛神,效率也会很低,背诵单词应利⽤好零碎的时间,如吃饭之前半个⼩时,饭后半个⼩时,也可以穿插在复习专业课期间学累了的时候。
在决定考研的那一刻,我已预料到这一年将是怎样的一年,我做好了全身心地准备和精力来应对这一年枯燥、乏味、重复、单调的机械式生活。
可是虽然如此,我实在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呐,面对诱惑和惰性,甚至几次妥协,妥协之后又陷入对自己深深的自责愧疚当中。
这种情绪反反复复,曾几度崩溃。
所以在此想要跟各位讲,心态方面要调整好,不要像我一样使自己陷入极端的情绪当中,这样无论是对自己正常生活还是考研复习都是非常不利的。
所以我想把这一年的经历写下来,用以告慰我在去年饱受折磨的心脏和躯体。
告诉它们今年我终于拿到了心仪学校的录取通知书,你们的付出和忍耐也终于可以扬眉了。
知道自己成功上岸的那一刻心情是极度开心的,所有心酸泪水,一扫而空,只剩下满心欢喜和对未来的向往。
首先非常想对大家讲的是,大家选择考研的这个决定实在是太正确了。
非常鼓励大家做这个决定,手握通知书,对未来充满着信念的现在的我尤其这样认为。
当然不是说除了考研就没有了别的出路。
只不过个人感觉考研这条路走的比较方便,流程也比较清晰。
没有太大的不稳定性,顶多是考上,考不上的问题。
而考得上考不上这个主观能动性太强了,就是说,自己决定自己的前途。
所以下面便是我这一年来积攒的所有干货,希望可以对大家有一点点小小的帮助。
由于想讲的实在比较多,所以篇幅较长,希望大家可以耐心看完。
文章结尾会附上我自己的学习资料,大家可以自取。
武汉体育学院(专业学位)应用心理的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47)心理学专业综合(347)心理学专业综合参考书为:《普通心理学》(第4版) 彭聃龄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体育运动心理学》黄志剑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先说英语,最重要的就是两个环节:单词和真题。
关于单词单词一定要会,不用着急做题,先将单词掌握牢,背单词的方式有很多,我除了用乱序单词,我还偏好使用手机软件,背单词软件有很多,你们挑你们用的最喜欢的就好,我这里就不做分享了。
武汉体育学院产业经济学专业(020205)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面向社会、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具有开拓和创新能力的,能在体育产业领域或经济部门从事产业经济实际工作、教学、科研及管理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具体要求如下: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基本原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具有较强的法制观念、职业道德与行为自律意识,有顽强拼搏的事业心、实干精神及严肃的科学态度。
2、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培养勤奋学习,不畏艰难的意志品质,养成独立思考、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在本专业和相关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和专项基本技能,具有较宽的知识面,深厚的人文素质底蕴,较强的动手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
具有独立从事本专业科研、教学、训练和组织管理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和撰写论文摘要,并能进行基本的会话。
应具备利用计算机、互联网进行中英文文字及数据处理,网上信息检索、查询及学术交流的能力,初步掌握计算机编程知识。
4、初步掌握一门专项运动的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了解运动技术的基本原理。
5、掌握基本的健身理论与方法,拥有自我锻炼与保健能力,具有健康的体魄。
二、研究方向1、体育产业政策研究;2、体育产业经营;3、体育市场营销。
三、学习年限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
学习期间,前一年半为课程学习时间(包括文献阅读和教学实践),后一年半为实践、科研和学位论文工作时间。
研究生须在规定的年限内完成专业培养方案和个人培养计划规定的学习任务,一般不得提前毕业或延长在校学习时间。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课程分为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两种。
学位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非学位课程为选修课。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一般16-18学时为1学分。
硕士生至少修满38学分方能申请学位,其中公共必修课12学分,专业基础课8学分,专业课8学分,选修课不少于10学分。
武汉体育学院产业经济学专业(020205)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面向社会、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具有开拓和创新能力的,能在体育产业领域或经济部门从事产业经济实际工作、教学、科研及管理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具体要求如下: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基本原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具有较强的法制观念、职业道德与行为自律意识,有顽强拼搏的事业心、实干精神及严肃的科学态度。
2、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培养勤奋学习,不畏艰难的意志品质,养成独立思考、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在本专业和相关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和专项基本技能,具有较宽的知识面,深厚的人文素质底蕴,较强的动手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
具有独立从事本专业科研、教学、训练和组织管理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和撰写论文摘要,并能进行基本的会话。
应具备利用计算机、互联网进行中英文文字及数据处理,网上信息检索、查询及学术交流的能力,初步掌握计算机编程知识。
4、初步掌握一门专项运动的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了解运动技术的基本原理。
5、掌握基本的健身理论与方法,拥有自我锻炼与保健能力,具有健康的体魄。
二、研究方向1、体育产业政策研究;2、体育产业经营;3、体育市场营销。
三、学习年限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
学习期间,前一年半为课程学习时间(包括文献阅读和教学实践),后一年半为实践、科研和学位论文工作时间。
研究生须在规定的年限内完成专业培养方案和个人培养计划规定的学习任务,一般不得提前毕业或延长在校学习时间。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课程分为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两种。
学位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非学位课程为选修课。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一般16-18学时为1学分。
硕士生至少修满38学分方能申请学位,其中公共必修课12学分,专业基础课8学分,专业课8学分,选修课不少于10学分。
2022年武汉体育学院346体育综合考研真题和答案2022年武汉体育学院《346体育综合(300分:运动训练学、教育学、运动生理学各150分,三选二)》考研全套内容简介•体育硕士《346体育综合》名校考研真题汇总说明:本科目考研真题不对外公布(暂时难以获得),通过分析参考教材知识点,精选了有类似考点的其他院校相关考研真题,以供参考。
•王道俊《教育学》(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王道俊《教育学》(第7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田麦久《运动训练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田麦久《运动训练学》(第2版)配套题库(含考研真题)说明:以上为本科目参考教材配套的辅导资料。
3.考研题库•2022年运动生理学考研题库(含考研真题)说明:本部分为本科目考试内容的相关题库,并提供了详解。
•试看部分内容第1章肌肉活动一、单项选择题1腿部肌肉中快肌纤维占优势的人,较适宜从事()。
[广西民族大学2013年研]A.800m跑B.1500m跑C.10000m跑D.100m跑【答案】D查看答案【解析】对优秀运动员肌纤维类型百分组成的调查表明:从事短跑、跳跃,即力量、速度为主项目的运动员,快肌百分组成占优势;从事马拉松、长跑,即以耐力为主项目的运动员,慢肌百分组成占优势;而介于两者之间的从事中距离跑运动员,快肌和慢肌百分组成差不多。
D项,100m跑属于以速度为主的运动项目,因此适合快肌纤维占优势的人。
2剧烈运动时,肌肉中含量明显上升的物质是()。
[广西民族大学2013年研]A.C PB.乳酸C.水D.C O2【答案】B查看答案【解析】急性运动刚开始的能量主要来源于ATP、CP的分解。
由于剧烈运动的强度大,当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动员不能满足运动骨骼肌对氧的需求时,糖酵解供能系统将逐渐占据能量供应的主导地位,因此,运动骨骼肌细胞的乳酸水平明显上升。
3肌纤维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A.肌质网B.肌动蛋白C.肌小节D.肌管系统【答案】C查看答案【解析】肌小节是指两条Z线之间的结构,是肌纤维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武汉体育学院200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信息2009年我校考研成绩已公布,根据各专业的考试情况,我校有部分专业可接收调剂,有意向调剂到我校的考生,可在4月8日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在线申请调剂,。
一、调剂原则总分及各科初试成绩均达到国家规定的2009年A类地区研究生复试分数线;业务考试科目相同或相近。
二、调剂程序执行教育部的调剂程序。
我校以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正式填写调剂申请的先后顺序,择优选择,以正式调剂材料到达时间为准,额满为止,有意向的考生尽早在中国研究生信息招生网填写正式的调剂申请,并与我校研招办保持联系,及时办理调剂手续。
三、调剂专业:产业经济学、应用心理学、运动医学、运动人体科学、舞蹈学。
研招办2009年4月6日200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武汉体育学院200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一、2009年我院招生规模约280名左右(准确招生人数以国家下达的计划数为准;各专业最终招生人数将视各专业的上线人数作适当调整) 。
二、报考条件:1、学历须为下列情况之一:(1)应届本科生或往届本科生(含已获本科毕业证的自考生和网络教育生);(2)大学专科毕业两年(含两年)以上(计算年限截止日期为2009年9月1日,下同)、经审核已达到与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者(含普通高校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须加试两门本科专业基础课(加试科目见后)。
2、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69年9月1日后出生)。
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可适当放宽。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格检查标准(同高考体检标准)。
三、报名方式、时间及地点。
200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报名一律采用网上报名,现场交费照相确认的方式进行。
1、网上报名:考生可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教育网网址:),查询报名时间、报名方法及现场确认时间。
考生需严格按报名网站的提示和要求如实填写本人报名信息,网报期间考生可修改本人信息。
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2003年《运动生理学》考研试题一、填空(每题5分,共25分)1.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的变化规律2.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可分为等几个阶段。
3.机体的基本生理特征有4.散热的方式主要有5.将下列符号用中文表示:HR VO2max CP ATP二、解释(每题4分,共40分)1.动脉血压与平均动脉压2.心率与动脉脉搏3.牵张反射与肺牵张反射4.等长收缩与长张收缩5.位觉与本体感觉6.消化与吸收7.疲劳与过度疲劳8.运动处方与训练计划9.极点与第二次呼吸10.最大摄氧量与过度通气三、简答题(任选5题,每题8分,共40分)1.简述耐力素质的生理学基础2.简述超量恢复的原理与应用3.简述胰岛腺分泌的激素及作用4.简述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过程5.简述运动处方的基本要素6.简述氧和二氧化碳的运输四、问答题(任选3题,每题15分,共45分)1.试述运动时循环系统的适应性变化与调节2.试述运动时糖的有氧代谢与无氧代谢的异同3.试分析你所报考运动项目的生理学基础.(非专项考生分析力量项目生理基础)4.何谓姿势反射,结合所报考专业的运动项目,举例说明运动中如何利用姿势反射完成动作2005年考研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50分)1.“极点”与“第二次呼吸”2.脉搏与氧脉搏3.定量负荷与最大负荷4.静力性练习与动力性练习5.恢复与超量恢复6.疲劳与过度疲劳7.运动处方与训练计划8.最大通气量与最大摄氧量9.等张收缩与等长收缩10.运动员心脏与运动员血液二、简答题(任选5题,每题8分,共40分)1.简述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的变化规律2.简述运动技能形成的生理过程3.简述血液是如何维持酸碱平衡的4.如何根据少年身体素质发展规律安排体育教学与训练5.简述有氧耐力的生理学基础6.试述心输出量的适应性变化及调节三、问答题(任选4题,每题15分,共60分)。
2024北体考研大纲2024年北体考研大纲相关参考内容:一、体育学科专业基础知识1. 体育学科的定义和发展历程:介绍体育学科的定义,以及体育学科的发展历程,包括体育学科的形成、发展阶段、重要里程碑等。
2. 体育学科的研究方法:介绍体育学科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等,以及不同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
3. 体育学科的理论体系:介绍体育学科的理论体系,包括体育运动学、体育生理学、体育心理学、体育教育学等各个子学科领域的理论体系。
二、体育学科的专业知识1. 体育运动学:介绍体育运动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内容,以及相关理论和方法,包括运动学规律、运动技能学、运动生物力学等。
2. 体育生理学:介绍体育生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内容,以及相关理论和方法,包括运动中的能量转化、运动中的心肺功能、运动中的肌肉力量等。
3. 体育心理学:介绍体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内容,以及相关理论和方法,包括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运动中的心理调整和控制、竞技状态的评估和训练等。
4. 体育教育学:介绍体育教育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内容,以及相关理论和方法,包括体育教育的目标和任务、体育教学过程的设计和评价、体育教育的教师素质等。
三、体育学科的应用知识1. 体育训练学:介绍体育训练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内容,以及相关理论和方法,包括训练的规律、训练的方法和手段、训练的评价和调整等。
2. 体育管理学:介绍体育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内容,以及相关理论和方法,包括体育组织的管理、体育竞赛的组织和管理、体育设施的规划和管理等。
3. 体育安全学:介绍体育安全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内容,以及相关理论和方法,包括体育场馆的安全管理、运动员的体育安全保障措施、运动场地的安全设计和维护等。
4. 体育医学:介绍体育医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内容,以及相关理论和方法,包括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康复、运动员的健康管理、运动中的紧急救治等。
武汉体育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体育教育训练学)真题《教育学》一、名词解释1.课程2.学校教育制度3.修养4.发展性原则5.教育目的6.五步教学法二、填空1.人的发展的规律()()()()()。
2.教育目的的价值规律()()。
3.课程目标设计的依据()()()。
4.教学原则有()()()()()和理论与其实践相结合,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发展性原则八个原则。
5.教师劳动的特点()()()()。
6.教育的本质是()。
三、简答题1.教育公平面临的挑战。
2.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显示意义。
3.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四、论述1.如何理解教育培养“劳动者”2.如何理解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运动训练学》一、名词解释1.执教理念2.运动训练学3.运动训练手段4.运动速度5.间歇训练法6.灵敏素质二、填空题1.赛前减量训练的生物学机制是(),即肌糖原供应的超量代谢。
2.训练负荷包括()和()两个维度。
3.()是提高柔韧性的主要方式,按照计划分为()和()练习两种类型。
4.学习和掌握运动技术的生理学本质主要是()。
5.运动训练过程中,人体乳酸阈值与()存在着高度的相关。
6.柔韧素质的影响因素()()()()。
7.在一个完整的打周期中,由()()()构成。
8.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变化主要有()()和()三方面因素影响。
9.()是指运动员在头脑中对过去完成的正确技术动作的回忆和再现。
三、简答题1.运动技术的基本特征2.发展最大力量的途径四、论述题1.论述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的阶段划分及各级阶段的主要训练任务和符合特点2.论述间歇训练法的类型及特点,并举例说明《运动生理学》一、名词解释1.适应性2.消化3.超量恢复4.负反馈5.乳酸阈6.呼吸商二、填空1.血液的渗透可分为()()两种类型。
2.()是发展柔韧素质的最佳方法,他的两种类型分别为()()。
3.小肠的三种运动方式分别为()()()。
4.肾单位由()()两个部分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