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锻造的技术要点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1
不锈钢的锻造不锈钢应用广泛,既是耐蚀材料,又可作耐热材料,还可以作低温材料及无磁材料。
大部分不锈钢都要经过锻造后使用。
不锈钢与一般碳钢相比有许多不同的特点:热导率低;锻造温度范围窄;过热敏感性强;高温下抗力大;塑性低等。
这些都给锻造生产带来了许多困难,不同类型的不锈钢锻造工艺也有差别。
一、奥氏体型不锈钢:指在铬的质量分数为18%不锈钢中加入镍、锰、氮等奥氏体形成元素而获得的钢种系列,其中18%Cr-8%Ni型是最基本的一类。
这类钢在室温和高温下始终保持奥氏体组织,无法热处理强化,通常在固溶状态下使用,具有最佳的塑性,韧性及良好的加工成形性,还具有良好的耐腐蚀及抗氧化性能,通过冷变形可以获得高的强度。
这类不锈钢应该注意的是经600~860℃敏化处理后存在晶间腐蚀倾向。
如加工处理和使用环境不当,还存在应力腐蚀及氢脆敏感性。
奥氏体不锈钢的锻造特点:奥氏体不锈钢在加热过程中无同素异晶转变,加热温度过高晶粒剧烈长大;此外,双相不锈钢中的α相也增多。
加热温度超过1200℃以后,数量增加较快。
因此,奥氏体不锈钢的始锻温度不应超过1200℃。
奥氏体不锈钢的终锻温度,都应高于敏化温度。
这类钢种终锻温度较低,变形抗力较大,在700~900℃区间缓冷会析出ζ相,锻造时容易开裂,终锻温度一般都取900℃。
奥氏体不锈钢若发生渗碳,便要引起形成碳化铬,使奥氏体晶界贫铬而降低其晶间抗腐蚀能力,因此这类钢加热时要避免与碳接触,不可采用还原性气氛;锻后应快速通过敏化温度,以免析出过剩相而降低耐腐性。
为提高抗腐蚀能力,使锻件在变形和冷却过程中析出的碳化物溶解到奥氏体中,应进行固溶处理。
锻造操作要求:1、不论是铸锭或锻轧坯料的表面缺陷,在加热前必须用剥皮或其它铲除方法清除干净,否则会在锻造过程中扩大,造成锻件报废。
2、锻造铸锭时,因铸造组织具有偏析及粗大的柱状晶和碳化物,开始时先以小变形量轻击,待塑性提高后再重击。
拔长时应沿轴向不停地翻转并送进坯料,避免在同一位置反复锤击。
不锈钢锻造工艺一、前期准备不锈钢锻造工艺是一项复杂的生产过程,需要进行详细的前期准备。
首先,要确定所需的不锈钢材料种类和规格,并检查其表面是否有明显的缺陷和瑕疵。
其次,要对设备、模具、冷却水等进行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最后,要对工作场地进行清洁和整理,以保证生产环境整洁卫生。
二、加热处理在不锈钢锻造工艺中,加热处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
首先将所需的不锈钢材料放入加热炉中进行预热处理。
预热温度应该根据所选材料的种类和规格来确定,并且应该控制在适当范围内,以避免过度加热或者温度不足。
接着,在达到预定温度后将材料取出并放入模具中进行成型。
三、成型成型是不锈钢锻造工艺中最为关键的步骤之一。
在成型过程中需要使用模具来使得不锈钢材料得到合适的形态和尺寸。
模具的选择应该根据所需成品的形状和尺寸来确定,并且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更换。
在成型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温度和压力,以确保成品的精度和质量。
四、冷却处理在成型完成后,需要对不锈钢材料进行冷却处理。
这个过程是为了使得材料的结构更加致密,并且避免出现裂纹和变形等问题。
冷却处理可以采用自然冷却或者水淬等方式,具体方法应该根据所选材料的种类和规格来确定。
五、表面处理表面处理是不锈钢锻造工艺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成品进行打磨、抛光等处理,以达到美观、光滑、耐腐蚀等要求。
同时,在表面处理过程中还需要对成品进行清洗,以去除表面污垢和油脂等物质。
六、检验与包装最后,在完成所有工艺步骤之后,需要对成品进行检验并进行包装。
检验应该根据所选材料的种类和规格来确定,并且应该有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包装则应该根据所需运输方式和要求来确定,以确保成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害。
总之,不锈钢锻造工艺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生产过程,需要进行详细的前期准备、加热处理、成型、冷却处理、表面处理、检验和包装等步骤。
只有在每个步骤都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并且采用适当的设备和工具,才能够生产出高质量的不锈钢制品。
不锈钢的锻造工艺(马氏体、奥氏体)一、奥氏体不锈钢的锻造1.概述奥氏体不锈钢的碳质量分数小于0.25%,铭的质量分数17~19%,镍的质量分数为8%~18%,如1251829等。
为节镍用锰或氮代替部分镍而获得的-Ni-Mn或Cr-Ni-Mn-N不锈钢。
奥氏体不锈钢不发生组织转变,不能用热处理强化,只能通过热锻成形和再结晶获得高的度。
奥氏体不锈钢鲜在固溶状态下使用具有黯的招生韧性良好的工型性及良好的耐蚀性和抗氧化性因此一般用于要求耐腐蚀抗氧化或在较高温度下工作对强度要求不高以及在较低温度下使用的零部件。
奥氏体不锈钢在高温下晶粒易长大,但长大倾向不如铁素体不锈钢强烈。
2.锻造温度选择及加热要求(1)变形温度选择:奥氏体不锈钢的锻造加热温度受高温铁素体3相)形成温度的限制,加热温度过高,&相铁素体的量会显著增多,使钢塑性降低,使塑性变形不均匀,在两相界面产生裂纹。
因此奥氏体不锈钢的始锻温度一般控制在1150~120℃。
为防止组织中因洗出碳化物使变形抗力增加,产生锻造裂纹。
所以终锻温度不应太低,一般不低于50℃。
对于普通18-8型不锈钢始锻温度取200℃,当含钼或含高硅则取低于1150c,对于25-12型和25-20型,始锻温度不高于150℃,终端温度不低于925℃。
(2)加热要求:不锈钢导热性差,加热时要严格按照温度和速度进行:800℃下缓慢加热(0.3~0.5mm/min)至I」920℃后可快速加热。
为确保耐蚀性,力□热时应严格避免渗碳,因此奥氏体不锈钢不宜在还原性气氛或过分氧化气氛中加热,也不火焰直接喷射在毛坯上,否则使钢增碳或使晶界区贫铬,提高钢的晶间腐蚀敏感性锻件在高温区停留时间不宜过长,醐得造成严重过氧化元素贫化和晶粒粗化具体可按锻压手册P217表2-3-15^f¥,一^般不少于10~20min。
3.奥氏体不锈钢锻造要点(1)钢锭锻造时,开始轻压,当变形量达到0%后才能重压。
不锈钢雕塑锻造工艺详解不锈钢雕塑锻造工艺是一种将不锈钢材料通过塑性变形、加热等手段加工成雕塑作品的技艺。
下面为您详细解析不锈钢雕塑锻造工艺的过程。
1.设计:首先,根据客户需求和雕塑主题,设计师会创作出雕塑的图纸或小样,以便于后续制作过程中的参考。
2.选材:根据雕塑的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不锈钢材料,如304不锈钢、316不锈钢等。
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抗氧化性,适合户外雕塑制作。
3.裁料:将选好的不锈钢板材通过裁料工具(如电剪刀、裁板机、等离子切割机等)裁剪成所需形状和尺寸。
等离子切割机能利用高等离子去切割用普通氧气切割法难以切割的金属,使得裁剪出的材料平整且多种形状。
4.锻造:将裁剪好的不锈钢板料进行锻造,使其形成雕塑的基本造型。
锻造过程中,工人会根据石膏模型每个部分不同的形状把料下出,依照其起伏变化,进行有意识地敲打。
敲打时要保持力度和节奏的一致,以保证雕塑的整体感。
5.焊接:形体锻造正确后,依照作品要求将各个部分焊接在一起。
焊接过程中需准备电焊机、焊把、焊条等工具。
焊接时要确保焊缝牢固且平整,以免影响雕塑的美观。
6.抛光:焊接完成后,需对雕塑进行抛光处理。
首先用砂轮片将焊缝和多余的地方磨平,然后用软轮进行抛制。
抛光时作品涂上抛光膏增加润滑,使作品抛出来更光亮,从而给人一种良好的视觉美感。
7.表面处理:根据雕塑的不同需求,可以进行表面着色、喷涂、贴膜等处理,以增加雕塑的艺术效果。
8.安装:最后,将雕塑安装在预定位置,确保雕塑稳固且与周围环境协调。
综上所述,不锈钢雕塑锻造工艺包括设计、选材、裁料、锻造、焊接、抛光、表面处理和安装等多个环节,每一步都需要精细操作,以确保最终呈现出精美的雕塑作品。
2205双相不锈钢锻造工艺引言:2205双相不锈钢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的材料,具有优越的耐腐蚀性和强度。
在工业生产中,锻造工艺是一种常用的加工方法,可以使材料获得更好的性能和形状。
本文将介绍2205双相不锈钢的锻造工艺,以及该工艺的优势和应用。
一、2205双相不锈钢锻造工艺的原理2205双相不锈钢是由奥氏体和铁素体组成的双相结构,其含量约为50%,这使得它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耐腐蚀性。
在锻造过程中,首先将2205双相不锈钢加热至适当温度,然后通过锤击或机械压力使其形成所需的形状。
锻造工艺可以改善材料的均匀性和致密性,提高其力学性能。
二、2205双相不锈钢锻造工艺的优势1.提高材料的强度和耐腐蚀性:锻造工艺可以通过改变晶粒结构,消除缺陷,提高材料的强度和耐腐蚀性。
2.改善材料的塑性和韧性:锻造过程中,材料受到力的作用,可以使其晶粒细化,增加其塑性和韧性。
3.节约材料和能源:锻造工艺可以高效利用材料和能源,降低生产成本。
4.适应性强:2205双相不锈钢锻造工艺适用于各种形状和尺寸的材料,可以满足不同工业领域的需求。
三、2205双相不锈钢锻造工艺的应用1.船舶和海洋工程:2205双相不锈钢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和强度,适用于船舶和海洋工程中的各种构件和设备。
2.化工和石油工业:2205双相不锈钢在化工和石油工业中广泛应用,用于制造耐腐蚀的容器、管道和阀门等设备。
3.能源和环保领域:2205双相不锈钢锻件可以用于制造核电站和风力发电设备等能源和环保领域的关键部件。
结论:2205双相不锈钢锻造工艺是一种重要的加工方法,可以提高材料的性能和形状,并广泛应用于船舶、化工、能源等领域。
通过合理应用锻造工艺,可以获得高强度、耐腐蚀的2205双相不锈钢锻件,满足不同工业领域的需求。
工业阀门是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控制流体的流量、压力和方向。
在阀门的生产过程中,锻件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锻件可以提高阀门的强度和耐用性。
本文将从工业阀门用不锈钢锻件的技术条件入手,详细介绍其相关知识。
一、不锈钢锻件的材料选择不锈钢锻件的材料选择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影响到阀门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一般来说,选择合适的材料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腐蚀性能:不锈钢锻件应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能,以保证阀门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受到腐蚀而失去功能。
2. 热处理性能:不锈钢锻件应具有良好的热处理性能,以便在生产过程中得到理想的力学性能。
3. 加工性能:不锈钢锻件应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以方便加工成形。
4. 成本因素:不锈钢锻件的价格相对较高,因此在选择材料时需要兼顾成本因素。
二、不锈钢锻件的制造工艺不锈钢锻件的制造工艺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材料准备: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并对其进行切割、热处理等预处理。
2. 加热:将预处理后的材料加热至一定温度,以便于锤击或压制成形。
3. 锻造:根据需要进行锤击或压制成形。
4. 热处理:将锻件进行退火、正火等热处理,以调整其内部结构和性能。
5. 机械加工:对锻件进行车削、铣削等加工,以达到最终的形状和尺寸。
6. 检验:对锻件进行外观质量和尺寸精度等方面的检验,以保证其质量符合要求。
三、不锈钢锻件的应用范围不锈钢锻件在阀门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高温高压阀门:如蒸汽阀门、高压气体阀门等。
2. 腐蚀性介质阀门:如酸碱介质阀门、海水阀门等。
3. 食品医药阀门:如食品加工、制药等领域的阀门。
4. 海洋工程阀门:如海底油气开发、海洋钻井等领域的阀门。
综上所述,不锈钢锻件技术条件是工业阀门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正确选择材料、合理制定工艺流程以及加强质量检验都是保证阀门质量的关键因素。
不锈钢锻造的模锻工艺模锻前,模具应预热至150~200℃,有时可预热到300℃。
不锈钢模锻可采用单型槽或多型槽模。
截面形状有剧烈变化或形状复杂的锻件。
必须采用制坯工步时,制坯后毛坯上的氧化皮及缺陷应用车床或砂轮清除,表面不允许有深的刀痕或磨痕。
模锻形状复杂的奥氏体不锈钢锻件或带筋的锻件时,若采用模锻锤锻造,切忌一锤成形,也不宜重击使一次锤击的变形量过大,否则便可能在切边处出现裂口或在筋的根部出现穿筋等缺陷,并缩短锻模的寿命。
不锈钢粘性大,易粘模,因此,模锻件质量与模锻过程中的润滑密切相关。
每次锤击之前,模具都必须润滑,并要把润滑剂涂抹均匀,以免产生表面缺陷。
在锤上模锻时,宜用石墨加机油或二硫化钼加炮油作润骨剂。
在压力机上模锻时,有时可用玻璃润滑剂,但一般是在锻造有最大横向流动的薄锻件时采用。
在每次锤击之后,特别是打第一锤之后,要注意将氧化皮吹净,一火不能锻成时,在预锻后仍须清除氧化皮。
因为不锈钢的氧化皮虽然不厚,但硬似磨料,而且附着力强,如留在模具型槽内对锻件和模具都非常有害。
缩孔:钢液在钢模里收缩时形成的缩腔叫缩孔.横裂:是指钢锭表面发生的横向裂纹,一般在钢锭上,一般深度较浅,经精磨可祛除。
纵裂:是指钢锭表面产生的纵向裂纹,一般在钢锭上部和角部,而上部的裂纹很深,很难研磨消除。
结疤:钢锭表面,壳皮状或瘤子状的金属所溅粘的称为结疤,结疤多出现在钢锭下部。
重皮:在低倍试片的边缘,呈现出一种不规则的暗色疏松时,其周围聚集大量的氧化物夹杂,(主要是氧化亚铁)这叫翻复。
表面夹杂:是指镶嵌在钢锭表面肉眼可见的非减数夹杂物。
表面气孔:指暴露于钢锭表面肉眼可见的细小孔洞,多见于钢锭中下部,一般不深,可精整去除。
炸裂:钢锭表面极冷时产生的开裂,因开裂时常拌有响声,所以叫做炸裂。
上涨:钢锭头部呈不规则的凸起,这缺陷叫上涨,也叫冒涨。
网纹:钢锭表面出现的网状凸起叫网纹。
麻坑:钢锭表面存在的凹坑叫做麻坑。
双浇:钢锭表面四周明显可见的重接痕迹飞边:存在于钢锭头部或尾部垂直于钢锭表面的金属薄片叫飞边。
321不锈钢锻造工艺解释说明以及概述1. 引言1.1 概述本文旨在探讨321不锈钢锻造工艺,并对其进行解释和说明。
不锈钢是一种常用的金属材料,具有耐腐蚀、耐高温、强度高等特点,在许多领域都得到广泛应用。
而321不锈钢是其中的一种,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和抗氧化性能,在高温环境下表现出色。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以下结构进行撰写:首先是引言部分,其次是对321不锈钢锻造工艺的解释和说明,然后介绍该工艺的优势与应用领域,接着提及在工艺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和可能遇到的挑战,并提供相应的预防问题方法。
最后总结主要结论并展望未来发展前景。
1.3 目的编写本文旨在深入了解321不锈钢锻造工艺及其相关知识,并向读者介绍它们的原理、过程和参数。
通过对该工艺优势与应用领域的分析,以及注意事项和挑战探讨,希望读者能够全面了解并掌握该工艺,并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在文章的结论与展望部分,将对该工艺进行总结并展望其在相关领域中的发展前景,以期为相关行业的研究人员和从业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建议。
2. 321不锈钢锻造工艺解释说明:2.1 工艺原理:321不锈钢锻造工艺是一种通过应用力将321不锈钢材料加热至其塑性区域,然后对其进行变形和塑性变化的过程。
该工艺旨在通过锻造操作改善321不锈钢材料的力学性能、热处理特性和耐腐蚀能力。
在锻造过程中,通过调整温度、形状和应力等因素,使得材料内部的晶粒结构重新排列并增强,从而提高其强度和硬度。
2.2 工艺过程:在321不锈钢材料的锻造过程中,首先将原始材料加热至适当的温度,通常为材料固溶处理温度以上,并保持一段时间以确保温度均匀分布。
然后,在加热达到所需温度后,将材料放置于模具之间,并施加外部压力使其发生塑性变形。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定制和成形具有所需尺寸、形状和力学特性的零件。
2.3 工艺参数:在进行321不锈钢锻造时,需要考虑以下工艺参数:- 温度: 锻造温度必须根据具体合金的固溶处理温度确定,以确保材料达到最佳塑性,同时注意不要超出其熔点。
不锈钢锻造比标准一、锻造温度范围不锈钢锻造的温度范围是根据材料的成分和厚度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不锈钢锻造的温度范围为900℃-1100℃。
对于不同厚度和不同成分的不锈钢材料,其锻造温度范围可能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锻造前,需要对不锈钢材料的成分和厚度进行充分的了解,并确定合适的锻造温度范围。
二、锻造比锻造比是不锈钢锻造过程中重要的参数之一。
它是指锻造过程中坯料的变形程度与原始坯料尺寸的比值。
锻造比的大小直接影响到锻件的形状、尺寸和机械性能。
一般来说,对于同一种不锈钢材料,采用较大的锻造比可以获得较好的机械性能和表面质量。
但是,过大的锻造比可能会导致材料出现裂纹或变形。
因此,在确定锻造比时,需要根据材料的成分、厚度和形状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三、锻造速度锻造速度是指锻造过程中每分钟坯料变形的速度。
它直接影响到坯料的变形量和变形速率。
在不锈钢锻造过程中,过快的锻造速度可能会导致材料出现裂纹或变形,而过慢的锻造速度则可能会导致材料出现氧化或夹渣等问题。
因此,在确定锻造速度时,需要根据材料的成分、厚度和形状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四、锻造压力锻造压力是指锻造过程中施加在坯料上的压力。
它直接影响到坯料的变形程度和变形速率。
在不锈钢锻造过程中,过大的锻造压力可能会导致材料出现裂纹或变形,而过小的锻造压力则可能会导致材料出现氧化或夹渣等问题。
因此,在确定锻造压力时,需要根据材料的成分、厚度和形状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五、模具温度模具温度是指在不锈钢锻造过程中,模具的温度。
模具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坯料的变形程度和变形速率。
在不锈钢锻造过程中,过高的模具温度可能会导致材料出现裂纹或变形,而过低的模具温度则可能会导致材料出现氧化或夹渣等问题。
因此,在确定模具温度时,需要根据材料的成分、厚度和形状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六、坯料温度坯料温度是指在不锈钢锻造过程中,坯料的温度。
坯料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材料的塑性和变形程度。
在不锈钢锻造过程中,过高的坯料温度可能会导致材料出现裂纹或变形,而过低的坯料温度则可能会导致材料出现冷作硬化或加工硬化等问题。
不锈钢锻造工艺流程
《不锈钢锻造工艺流程》
不锈钢锻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的材料加工工艺,主要用于生产各种机械零部件和工业产品。
下面将介绍一下不锈钢锻造的工艺流程。
首先,选择合适的不锈钢材料。
不锈钢是一种耐腐蚀、耐高温的金属材料,因此在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产品的使用环境和性能要求。
然后,将选择好的不锈钢材料进行坯料预处理。
坯料预处理包括热处理、表面清洗和表面润滑处理,这些步骤可以提高材料的塑性、延展性和表面质量。
接下来,将预处理好的不锈钢坯料放置于锻造模具内,进行加热和成型。
在加热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温度和加热时间,以保证坯料的塑性和流动性。
在成型过程中,需要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使用适当的锻造设备和工艺参数。
最后,进行冷却和后续处理。
在冷却过程中,需要控制好冷却速度和温度,避免产生内部缺陷和应力。
在后续处理中,可以进行表面处理、热处理和加工等工艺,以满足产品的性能和质量要求。
总的来说,不锈钢锻造工艺流程包括材料选择、坯料预处理、
加热成型和后续处理等多个环节,需要综合考虑材料特性和产品要求,合理选择工艺参数,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不锈钢锻造的技术要点
各锻造班组:
公司下发关于不锈钢锻造的技术要点给你们,希望能尽快领会和掌握,在实际生产中运用。
这对于防止锻造开裂和粗晶、顺利成形及确保性能合格非常有用。
一.不锈钢锻造的四个工艺阶段
二.工艺说明
第一阶段(第一火)是刚开始时,先在稍低一点儿的温度下轻锻、小变形,以防止开裂,为下一步大变形做好准备;第二阶段是高温大变形,以达到压合内部孔隙、破碎粗晶、再结晶的目的;第三阶段是在成形过程中,继续给予尽可能大的变形,为了获得均匀分布的细晶粒组织,锻后立即入水,防止晶粒长大并且保留残余应变;第四阶段采用固溶处理,加热到1040-1050℃保温一定时间,利用残余应变细化晶粒,使碳化物固溶,然后入水将比较均匀的组织保持到室温。
注意锻后不但要立即入水,还要搅动或摆动,快速均匀冷却。
公司技术部2012年1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