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整数乘除法简便计算分类练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60.50 KB
- 文档页数:3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测试卷(解析卷)一、单选题(共5题;共10分)1. ( 2分) 2473+(6000-2632)= ()A. 4862B. 5841C. 4702D. 4802【答案】B【解析】2473+(6000-2632)=2473+3368=5841故答案为:B【分析】算式中含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小括号外面的加法。
2. ( 2分) 计算完880-229=651之后,正确的验算方法为()。
A. 880+651B. 229+651C. 651-229【答案】B【解析】计算完880-229=651之后,正确的验算方法为229+651。
故答案为:B。
【分析】减法的验算方法为:用差加减数看等于不等于被减数,或者用被减数减去差看等于不等于减数。
3. ( 2分) 下面算式中先计算减法的是()。
A. 24+32-24B. 20+(65-60)C. 36-(19+9)【答案】B【解析】A项中,先算加法;B项中,先算减法;C项中,先算加法,所以20+(65-60)先算减法。
故答案为:B。
【分析】在没有小括号,只有加减法的计算中,按照顺序从左往右计算即可;在有小括号的计算中,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4. ( 2分) 8×12÷8×12的结果是()。
A. 1B. 144C. 64【答案】B【解析】8×12÷8×12=8÷8×12×12=12×12=144故答案为:B。
【分析】整数混合运算顺序: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同一级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能利用加法运算律和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的,就进行简便运算,据此计算即可。
5. ( 2分) 下列算式中,去掉括号后不改变结果的是()。
A. (58+22)×(34-19)B. 150+(180-4×28)C. (102×5-110)÷2 【答案】B【解析】A:去括号前:(58+22)×(34-19)=80×15=1200去括号后:58+22×34-19=58+748-19=806-19=787本选项不符合要求;B:去括号前:150+(180-4×28)=150+(180-112)=150+68=218去括号后:150+180-4×28=330-112=218本选项符合要求;C:去括号前:(102×5-110)÷2=(510-110)÷2=200去括号后:102×5-110÷2=510-55=455本选项不符合要求.故答案为:B.【分析】先计算原算式,再去掉括号计算,看结果是否相等。
四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四则运算①加法各部分关系:例:列竖式计算并验算加数+ 加数=和286 + 577 = 766 – 369 = 和-加数=加数②减法各部分关系:被减数-减数= 差被减数-差= 减数差+ 减数= 被减数③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例:列竖式计算并验算因数×因数=积106 × 86 = 754 ÷ 29 =积÷因数=因数④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⑤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商×除数+余数例:有一些桃子分给16只猴子,每只猴子分28个,还余5个,求桃子有几个?⑥有关0的计算:1、“0”不能做除数,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例:口算25 + 0×22 = 36—0÷9 =判断0除以任何数等于0 ()⑦运算顺序:1、算式里有括号时,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3、在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依次)计算。
例:脱式计算400 -(35+ 1300 ÷ 65)42 -36×8 ÷12 129+[8×(125-97)]填空100÷25=4,8+4=12,15×12 =180这几个算式写成一个综合算式()⑧租船问题(最优方案的选取)总体思路:花最少的钱。
第一步:尽量买单个座位便宜的。
(谁便宜买谁)第二步:对第一步的选择进行优化,不空座位或者尽量少空位。
例:1、四年级师生共195人去游玩。
他们去租凭公司租车,一辆小客车可坐30人,每辆租金660元,一辆大客车可坐45元,每辆租金900元。
如果你来负责租车,怎样租最省钱呢?2、旅行社推出风景区双日游两种价格方案。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资料归类整理第一部分数与代数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知识要点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重点内容】★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减得的数叫做差。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加数+差【典型例题】根据864+325=1189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1189-864= 1189-325=【知识要点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重点内容】★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除得的数叫做商。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减数=商×除数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余数=被除数-除数×商【典型例题】根据36×14=504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504÷14= 504÷36=【知识要点3】有关0的运算【重点内容】★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
★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0除以一个非0的数,得0。
★两个不等于0的相同数相除,商一定是1。
★0不能作除数,0可以作被除数。
【典型例题】计算0÷27+5×0+4【知识要点4】四则运算顺序【重点内容】★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3章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小学数学-有答案-单元测试卷(21)一、填一填.1. 用字母a、b、c表示下面运算定律或性质:(l)加法交换律________;(2)乘法结合________;(3)减法性质________;(4)除法性质________;(5)乘法分配律律________.2. 45×(20×39)=(45×20)×39,这是应用了________律。
3. 根据运算定律,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1)a+(30+8)=(□+□)+8(2)□十82=□十18(3)45×□=32×□(4)25×(4+8)=□×□十□×□4. 正方形的周长36米,它的面积是________.列式:________.5. 图书馆有故事书720本,是科技书的9倍,故事书和科技书一共________本。
列式:________.二、选择.32+29+68+41=32+68+(29+41)这是根据()A.加法交换律B.加法结合律C.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986−297的简便算法是()A.986−300−3B.986−300+3C.986−200−97D.986−(300+3)4800÷50÷2与()结果相等。
A.4800÷50×2B.4800×50÷2C.4800÷(50×2)A.(100−1)×25B.100×25C.99×25+1D.(100+1)×25560÷7×8等于()A.640B.10C.64三、直接写得数.简便计算五、解决问题.学校食堂运来大米和面粉各80袋,大米每袋75千克,面粉每袋25千克,大米和面粉共多少千克?(请用两种方法解答)游泳池长70米,丁丁游了7个来回一共游了多少米?6只小鸡9天一共吃了2700克饲料,平均每只小鸡每天吃多少克饲料?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3章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小学数学-有答案-单元测试卷(21)一、填一填.1.【答案】a+b=b+a,(a×b)×c=a×(b×c),a−b−c=a−(b+c),a−b−c=a−(b+ c),(a+b)×c=a×c+b×c【考点】用字母表示数【解析】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三个数相加,或者是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一个数相加,和不变。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四则运算》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共8题)1.差与减数相加,结果等于()A. 被减数B. 减数C. 和2.被减数是520,减数减少10,差()。
A. 随减数减少10B. 反而增加10C. 4503.把35+25=60,60÷12=5,32×5=160这三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是()A. 32×(35+25)÷12B. (35+25)÷12×32C. 32×[(35+25)÷12]4.下面的算式中,结果是8的算式是( )。
A. 72-9×7B. (15+30)÷5C. 16-40÷55.44个25相加的和除以25的11倍,商是多少?列式应是()A. 25×44÷25×11B. (44+25)÷(25×11)C. (44×25)÷(25×11)6.被减数是25,减数是5,差是()。
A. 20B. 5C. 30D. 257.下面的算式中去掉括号,不改变运算顺序的是()。
A. 89+(320÷4)B. (610-34)÷4C. 720÷(45×2)8.0除以一个不是0的数,商一定是0。
()A. 对B. 错二、判断题(共4题)9.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若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则应从左往右计算。
()10.被除数+除数×商=418,被除数等于209。
()11.10+15÷5与(10+15)÷5的运算结果是相同的。
()12.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没有小括号,就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三、填空题(共10题)13.在计算863-125+325时,先算________法,再算________法,在计算863-(125+325)时,先算________法,再算________法。
四年级下册数学简便运算题第一篇:简便运算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简便运算。
这些运算方法简单、实用,并且能够帮助我们快速计算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首先是“竖式加减法”。
我们在进行加减法时,将被加数、被减数、加数、减数写成“竖式”形式,按照从右往左的顺序逐位相加、相减。
这种方法在计算两个较大的数时非常实用。
其次是“乘法口诀表”。
乘法口诀表是小学生数学必须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它涵盖了从1乘1到9乘9的所有数字相乘的结果。
熟练掌握乘法口诀表,可以快速计算一些简单的乘法问题。
最后是“约分和通分”。
在进行分数的加减运算时,我们要先化简分数,让它们的分母相同,这就是通分。
而在分数的乘除运算中,我们要将两个数的分子、分母约分,将它们化为最简分数,这就是约分。
这种方法在计算分数时非常实用。
简便运算是小学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熟练掌握这些计算方法,可以让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更加便捷、高效地进行数学运算。
第二篇:加减法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学习中,加法和减法是最基本的计算方法之一。
它们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数学的整体理解和运用能力。
下面我们来讲一下四年级下册数学中常见的加减法。
首先是整数加减法。
整数加减法是小学生数学必须要学好的一项基本技能,它对于以后的数学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整数加减法的学习中,我们需要判断符号,然后按照正负数的不同进行运算。
其次是带有进位和借位的加减法。
这种加减法是在竖式计算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形式。
当我们在计算某一位时,如果发现结果大于10或小于0,则需要进位或借位,以保证计算的准确性。
最后是多位数的加减法。
多位数的加减法与两位数及以下的加减法相比,需要消耗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也只是一个简单的去拆分的过程,只要按照位数分别来进行计算即可。
加减法是小学数学的基础,学好它们可以让学生更快地掌握其他计算方法,为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篇:乘除法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学习中,乘法和除法是比较高级的计算方法,需要在掌握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
第一单元:四那么运算【知识要点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局部间的关系。
【重点内容】★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在减法中,的和叫做被减数,减得的数叫做差。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加数+差【典型例题】根据864+325=1189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1189-864= 1189-325=【知识要点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局部间的关系。
【重点内容】★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
★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在除法中,的积叫做被除数,除得的数叫做商。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减数=商×除数有余数的除法各局部间的关系: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余数=被除数-除数×商【典型例题】根据36×14=504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504÷14= 504÷36=【知识要点3】有关0的运算【重点内容】★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
★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0除以一个非0的数,得0。
★两个不等于0的相同数相除,商一定是1。
★0不能作除数,0可以作被除数。
【典型例题】计算0÷27+5×0+4【知识要点4】四那么运算顺序【重点内容】★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四那么运算。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四年级数学计算题练习试题答案及解析1.用竖式计算。
484÷60= 354÷59= 252÷36=572÷26= 403÷31= 3300÷75=【答案】8…4;6;7;22;31;44【解析】484÷60=8…4; 354÷59=6;252÷36=7;572÷26=22;403÷31=31;3300÷75=44。
2.小红一家去逛公园,买门票一共需要多少钱?【答案】22.5元【解析】由图可知,小红一家共有成人四人,儿童一人,又成人票单价是5元,根据乘法的意义,购成人票需要5×4元,儿童票单价是2.5元,则买门票共需要5×4+2.5元。
解:5×4+2.5=20+2.5=22.5(元)答:买门票共需要22.5元。
3.直接写出得数。
16×30= 1800÷20= 930÷30=280÷40= 304+199= 390÷13=1250÷50= 21×40= 6600÷220=760-198= 660-220= 5000÷50=100×91= 753-299= 7000÷70÷100=200-200÷40=【答案】480,90,31,7,503,30,25,840,30,562,440,100,9100,454,1,195【解析】(1)(8)(13)依据整数乘法计算方法即可解答;(2)(3)(4)(6)(7)(9)(12)依据整数乘法计算方法即可解答;(5)依据加法性质即可解答;(10)(11)(14)依据整数减法计算方法即可解答;(15)按照从左到右顺序计算即可解答;(16)按照先算第二级运算,再算第一级运算的顺序解答。
解:16×30=480,1800÷20=90,930÷30=31,280÷40=7,304+199=503,390÷13=30,1250÷50=25,21×40=840,6600÷220=30,760-198=562,660-220=440,5000÷50=100,100×91=9100,753-299=454,7000÷70÷100=1,200-200÷40=195【考点】整数的乘法及应用;整数的除法及应用。
四年级数学下册计算题大全数学计算能力是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重要基础,对于四年级的同学来说,掌握扎实的计算技巧和方法至关重要。
以下为大家整理了一份较为全面的四年级数学下册计算题,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整数四则运算1、加法运算例如:356 + 278 = 634计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2、减法运算比如:789 345 = 444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一当十,和本位上的数相加后再减。
3、乘法运算像 23×14 = 322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4、除法运算比如:780÷30 = 26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比除数小,就看被除数的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二、小数的四则运算1、小数加法例如:35 + 27 = 62计算时: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然后按照整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得数的小数点要和加数的小数点对齐。
2、小数减法像 58 34 = 24小数点对齐,从最低位减起,得数的小数点要和被减数、减数的小数点对齐。
3、小数乘法比如:25×12 = 3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4、小数除法例如:625÷25 = 25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法则进行计算。
三、混合运算1、整数的混合运算(1)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比如:(25 + 35)×12 = 720(2)没有括号的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例如:25×4 + 36÷6 = 1062、小数的混合运算运算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相同。
四则运算一、知识点归纳1.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2.加法的意义:把两个(或几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3. 减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减法中,已知的两个加数的和叫做被减数,其中一个加数叫做减数,求出的另一个加数叫差.4. 乘法的意义:一个数乘以整数,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或是求这个数的几倍是多少.5.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在除法中,已知的两个因数的积叫做被除数,其中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求出的另一个因数叫商.二、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1.加数+加数=和;和- 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一个加数;2.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减数+差=被减数;3.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4.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余数不为0);5.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6.四则运算分为二级,加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三、四则混合运算顺序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3、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四、注意事项1、0的运算“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错误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 = 0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 0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 02、“除”与“除以”的区别。
36÷6可以读作:36除以6,也可以读作:6除36;总结:a除以b,即a÷b; 也可以读作:b除a,即a÷b。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运算》习题练习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四则运算》习题练习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我们最不陌生的就是试题了,试题是命题者根据一定的考核需要编写出来的。
大家知道什么样的试题才是好试题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四则运算》习题练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运算》习题练习篇1一、口算。
862= 025= 9003= 8402=906= 705= 684= 279=968= 567= 6002= 66+30=888= 633= 4806= 504=513= 352= 95+70= 80-47=05= 524= 36004= 28-19=844= 204= 4907= 1604=72+18= 400-4= 1608= 7209=2107= 902= 655= 755=163= 1005= 1007= 357=二、填空。
(1)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练习题:10个十万是( ),10个一千万是( ),一百万包含( )个万。
(2)7406000这个数的最高位的计数单位是( ),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一个多位数加上1后等于10万,这个数是( )。
(4)20002002的最高位是( )位,右边的2表示2个( ),中间的2表示2个( ),左边的2表示2个( )。
(5)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4)叫做_________,最小的自然数是_________,最大的自然数是______,自然数的个数是________。
(6)在____________世纪,中国就发明了_____________这种计算工具。
(7)电子计算器中的ON/C是___________键,CE是_________键。
(8)亿位左边一位是( )位,右边一位是( )位。
(9)7184395690这个数里,4在( )位上,表示( ); 1在( )位上,表示( )。
四年级下册数学试题-乘法运算定律(含答案)⼈教版…○……___班级:__…○……绝密★启⽤前⼈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乘法运算定律课时练习考试时间:4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1.下⾯的计算应⽤了乘法分配律的是() A .25×9×4=(25×4)×9 B .23×35=35×23C .36×19+36=36×(19+1)D .99×70=(100﹣1)×702.与28×49得数相同的算式是()。
A .28×50-28B .28×50+28C .28×40+93.101×76的简便算法是() A .100×76+1B .100×76+100C .100×76+764.⽤简便⽅法计算76×96是根据(). A .乘法交换律 B .乘法结合律 C .乘法分配律D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5.⼩军把5×(□+3)错算成了5×□+3,他得到的结果与正确的结果相差()。
A .12 B .5 C .10 D.15⼆、填空题6.32×4×25=32×(4×25)运⽤的运算律叫____。
7.⼏个数连乘时,改变它们原来的运算顺序,它们的积_________。
8.44×125=125×40+125×4这是运⽤了乘法 _____ 律。
9.根据运算定律,请你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或数。
(1)2000÷125÷8=2000÷(125________8)(2)347-(47+196)=347________47________196(3)25×15×6×4=(25________4)________(15________6)(4)102×34=(100________2)________34=100________34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3410.⼀个游泳池长50m ,若⼩林游了2个来回,则⼩林⼀共游了_____m 。
四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四则运算(含答案)⼈教版四则运算⼀、知识点归纳1.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2.加法的意义:把两个(或⼏个)数合并成⼀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3. 减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个加数求另⼀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减法中,已知的两个加数的和叫做被减数,其中⼀个加数叫做减数,求出的另⼀个加数叫差.4. 乘法的意义:⼀个数乘以整数,是求⼏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或是求这个数的⼏倍是多少.5.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个因数求另⼀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在除法中,已知的两个因数的积叫做被除数,其中⼀个因数叫做除数,求出的另⼀个因数叫商.⼆、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1.加数+加数=和;和- ⼀个加数=另⼀个加数;和-另⼀个加数=⼀个加数;2.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减数+差=被减数;3.因数×因数=积;积÷⼀个因数=另⼀个因数;4.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余数不为0);5.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6.四则运算分为⼆级,加减法叫做第⼀级运算,乘除法叫做第⼆级运算.三、四则混合运算顺序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3、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的,再算括号外⾯的;括号⾥⾯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四、注意事项1、0的运算“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a÷0错误⼀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a+0= a⼀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a-0= a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a-a = 0⼀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a×0= 00除以任何⾮0的数,还得0;字母表⽰:0÷a(a≠0)= 02、“除”与“除以”的区别。
四年级数学计算题练习试题答案及解析1. 757÷83=【答案】9 (10)【解析】利用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即可解答。
757÷83=9 (10)【考点】整数除法的笔算。
总结:本题考查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的方法,计算时要细心,注意把数位对齐。
2. 124÷72=【答案】1 (52)【解析】除数是两位数,先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数,不够除,再试除前三位数,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124÷72=1 (52)【考点】整数除法的笔算。
总结:此题考查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熟记方法,正确计算。
3.简便运算。
25×36420÷35【答案】25×36=25×4×9=(25×4)×9=100×9=900420÷35=420÷(7×5)=420÷7÷5=60÷5=12【解析】完成本题,要注意分析式中数据,运用合适的简便方法计算。
4.用竖式计算,除法要验算。
178×46=516÷43=【答案】【解析】根据整数乘法和除法竖式计算的方法进行计算即可,进行验算时,一般乘法用除法进行验算,而除法要用乘法进行验算。
5.计算高手.(算一算,然后用计算器验算)⑴2+5+8+12+15+18+23+25+27+34+35+36+45=⑵50+61+39+55+62+38+60+63+37+65+64+36=【答案】⑴285;⑵620【解析】【考点】加减法中的巧算.分析:(1)此题可以用用加法结合律简算,即(2+8)+(12+18)+(5+15)+(23+27)+(25+35)+(34+36)+45,据此解答;(2)此题也可以用用加法结合律简算,即(50+60)+(61+39)+(55+65)+(62+38)+(63+37)+(64+36),据此解答.解答:(1)2+5+8+12+15+18+23+25+27+34+35+36+45,=(2+8)+(12+18)+(5+15)+(23+27)+(25+35)+(34+36)+45,=10+30+20+50+60+70+45,=285;(2)50+61+39+55+62+38+60+63+37+65+64+36,=(50+60)+(61+39)+(55+65)+(62+38)+(63+37)+(64+36),=110+100+120+100+100+100,=620.6.用计算器计算泰安市总人口.【答案】5499000【解析】【考点】计算器与复杂的运算.分析:用计算器进行计算.7.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