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20课《伊索寓言》五则(赫尔墨斯和雕像匠、蚊子和狮子)教案(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下)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2
寓言四则《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教案第一篇:寓言四则《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教案寓言四则《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教案《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学习目标:、理解寓言艺术特色,学写寓言;2、迁移经验技能,把握文意;3、培养读、写、听、说的能力;教学重点:学习写作技巧,进行寓言创作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续写寓言,感受特色。
师生共同创作《龟兔赛跑》续篇,感受寓言的艺术魅力。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创作,并进行适时的鼓励)总结:同学们,寓言的创作过程要求我们插上想象和联想的翅膀,进行生动的创作。
下面,我们将进一步学习了解寓言的特色,感受它独到的艺术魅力。
二、寓言简介、什么是寓言?具有什么特点?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一种文学体裁。
它的篇幅一般较短小,故事的主人公有的是人,更多的是人格化的动物植物或自然界其他的东西和现象。
主题大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讽今、借小喻大等寓意深刻的道理于故事中,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在创作中常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2、关于《伊索寓言》是一本古希腊寓言集。
伊索是公元前六世纪希腊的一个奴隶,善讲寓言故事,后人搜集了古希腊流传的寓言,几经加工、编辑成书,统归在伊索的名下,称《伊索寓言》。
三、对比教学,学习寓言。
[教学构想]结合学生已获得的认识,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采取他们认为可行的方法学习《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两个故事。
、小组学习,教师参与2、检验小组学习效果问题设计:、《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是怎样以神喻人来刻画赫耳墨斯的形象表现出深刻哲理的?(提示:根据赫耳墨斯的两次心理活动分析)2、《蚊子和狮子》是怎样运用对比刻画形象来表现哲理的?(提示:两次战斗的细节描写)分析提要:、“想知道……”自命不凡、爱慕虚荣三问价钱中的心理进一步表现他的小人之心和自高自大“比你强得多”敢于挑战2、蚊子和狮子吹着喇叭冲过去勇敢善斗唱着凯歌得意忘形蚊子和蜘蛛“却”、粘住败得很惨“不料”至死不悟3、引导完成如下补充板书,并做第二次总结:人物故事梗概寓意创作手法赫耳墨斯、雕像者问身价人不应爱慕虚荣语言(对话)蚊子、狮子、蜘蛛挑战与失算人不应被暂时的胜利冲昏头脑动作、心理[知识拓展](人、神)万事万物情节简单言此意彼想象与联想[总结语句]经过学习,我们知道,寓言故事里的人物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神,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可以做为寓言故事里的人物,寓言故事大多情节简单,但虽然情节简单却内藏寓意,那我们应如何进行寓言创作呢?一是要有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二是对故事中的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等进行描写,藏寓意于故事中。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蚊子和狮子》教案教材分析:两则寓言选自《伊索寓言》,极具讽刺意味,作者已点明寓意:希望和结果的矛盾,是《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讽刺性之所在;《蚊子和狮子》讽刺了战胜强大敌人却撞在蜘蛛网上的蚊子。
但本课更在于灵活地分析寓意,允许从不同的角度做概括。
教学目标:1. 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2. 分析故事情节,学习改写,编写寓言。
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分角色朗读,让同学们一边看一边听,更好地熟悉寓言内容,感知文中三种不同动物的形象,为下文的进一步学习做好铺垫。
)熟悉文章内容,整体感知蚊子、狮子和蜘蛛的形象。
3、深入理解寓言寓意,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4、开拓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寓言总是很受孩子喜欢,这个学期我们学过寓言吗?什么是寓言呢?读课前导语二、朗读寓言,分析故事情节1、《蚊子和狮子》读出人物的语气。
思考与讨论:投影:本文是一则篇幅短小、构思精巧的寓言,它告诉了我们哪些道理呢?投影:建议(一):1、从蚊子这个角度来考虑。
2、从狮子这个角度来考虑。
3、从蜘蛛这个角度来考虑。
4、。
如果蚊子不先发表挑战宣言就去进攻狮子,结果仍然是战胜了狮子,这对故事情节会有怎样的影响?2、三)、熟悉课文内容并理解寓意:1、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课文。
问题1、弱小的蚊子为什么能战胜强大的狮子呢?问题2、胜利的蚊子为什么会被小小的蜘蛛消灭了?注:文章内容简单,篇幅短小,因此可放在课堂中预习完成。
而上述所设得两个问题正是有效引导学生预习、深入课文的绳索。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这样才能让学生学而有法。
三2、教师根据前面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并回答。
(1)、弱小的蚊子为什么能战胜强大的狮子呢?以己之长克人之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勇者胜;结论:智者胜。
寓言《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优秀教学设计寓言《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优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寓言的基本知识,了解伊索及《伊索寓言》。
2、通过学习故事情节了解两则外国寓言并概括寓意,从中受到启发教育。
3、能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4、学习改写、编写寓言,进一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故事情节了解寓言,并概括寓意。
【教学难点】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学生表演,其他学生猜内容:《掩耳盗铃》。
引入课题。
二、了解有关寓言的基本知识,了解伊索及《伊索寓言》寓言,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大多篇幅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其他事物。
伊索,古希腊寓言家。
《伊索寓言》,寓言故事集。
三、分析情节,感悟寓意1、分析《赫耳墨斯和雕像者》的情节,感悟其寓意:学生听录音,思考以下问题:⑴ 本文主要写了赫耳墨斯和雕像者的对话,其中也穿插了赫耳墨斯的`神态和心理描写,请找出来,说说这些描写表明他是个什么样的人?⑵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概括寓言的寓意:这些情节生动刻画出一个盲目自高自大者的形象,告诉人们要谦虚,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妄自尊大。
带着对寓意的感悟,分角色朗读课文,想想收获。
⑶ 小结:寓言,寓理于事,所以读寓言要从分析情节入手,概括寓意。
2、学生自主阅读《蚊子和狮子》:⑴ 诵读感知,思考:① 蚊子为什么能打败狮子?② 蚊子为什么败给了蜘蛛?《蚊子和狮子》寓意是什么?(智者胜,骄者败。
)看起来,不管是神,还是动物,都能给人启迪,就看我们是不是有一双慧眼,能从有限的故事情节里抓住它。
3、发散思维,多角度理解寓意:下面,我们抛开前面的分析、结论,换个角度,看看会得到什么启示。
⑴ 蚊子是很聪明,但也有失败的时候,说明智者也未必常胜。
⑵ 蚊子战胜了狮子,但蜘蛛却战胜了蚊子,说明一物降一物。
教师示范第一题,第二题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教学设计第一篇:《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有关寓言的基本知识,了解伊索及《伊索寓言》。
2、学会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
3、能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4、学习改写、编写寓言,进一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学会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
2、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
一、导入由人们对寓言的说法导入:1、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够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
2、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过来的时候,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走开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
3、寓言是一座奇特的桥梁,通过它,可以从复杂走向简单,又可以从单纯走向丰富。
在这座桥梁上来回走几遍,我们既看到五光十色的生活现象,又发现了生活的内在意义。
4、寓言是一把钥匙,用巧妙的比喻做成。
这把钥匙可以打开心灵之门,启发智慧,让思维活跃。
二、简介与本文有关的知识1、寓言及其特点:寓言,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大多篇幅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或拟人化的生物、非生物。
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
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2、简介伊索:伊索,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
奴隶出身,他善于讲寓言故事,用这些来讽刺权贵,最后遭到杀害。
他的寓言经过加工,成为《伊索寓言》,流传于世。
《伊索寓言》故事短小精悍,描写形象生动,语言简洁朴素,富有幽默的特点。
3、与本文有关的一些古希腊神话人物:⑴宙斯是希腊神话中众神之王。
希腊神话说他居住在奥林匹斯山,以雷电为武器,维持着天地间的秩序,公牛和鹰是他的标志。
他的兄弟波士顿和哈德斯分别掌管海洋和地狱;宙斯还和许多女神生下了不少儿女,如火神赫费斯托、正义和艺术的保护者、太阳神阿波罗,月神和狩猎之神阿尔迪美斯,旅行和商业神赫尔墨斯,美神阿芙洛神,战神阿雷斯,智慧之神雅典娜。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教案一、【课标导读】新课程强调课堂上学生的主动参与,各种感观全方位的参与,要求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历与感情体验。
教学内容与方法的设计要结合学生的特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既重结果又重过程,为此本节课总体教学策略是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生活。
二、【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题是“发挥联想与想象”。
初中生的思想较少受束缚,联想和想象较为丰富,因此本课设置情境,以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学生知识和生活积累不足的欠缺。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寓言故事情节;体味蕴含在寓言中的寓意。
2.过程与方法目标:多角度提炼寓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展开联想和想象,续写寓言,领悟生活哲理四、【教学重难点】把握寓言故事情节,体味蕴含在寓言中的寓意五、【教具】多媒体六、【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七、【课时设计】两课时第一课时:《赫尔墨斯和雕像者》(一)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寓言。
对寓言,同学们并不陌生,同学们能举几个你听过或读过的寓言吗?(中国的寓言大多凝成四言成语:同学们熟悉的如《拔苗助长》《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等,外国寓言如《狼和小羊》《乌龟和兔子》《农夫和蛇》等。
)总结: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寓言一般比较短小,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
那么如何从故事中提炼出寓言的寓意呢?今天我们通过学习《伊索寓言》中的一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一起探究。
(二)作品及人物介绍1.伊索和《伊索寓言》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善于讲动物故事。
公元前5世纪末,希腊寓言开始归于他的名下。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寓言的汇编。
其中大多是动物故事,反映了平民或奴隶的思想感情。
耶稣会传教士在明代把伊索寓言传入中国。
2.宙斯、赫拉和赫尔墨斯过渡语:在正式进入课文学习以前,我们先来认识几个希腊神话中的大人物,为什么说是大人物呢?我们且来听听他们的大名。
第20课《伊索寓言》五则(赫尔墨斯和雕像匠蚊子和狮子)教案(北京课改版初一下)doc初中语文教材分析:两那么寓言选自«伊索寓言»,极具讽刺意味,作者已点明寓意:期望和结果的矛盾,是«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讽刺性之所在;«蚊子和狮子»讽刺了战胜强大敌人却撞在蜘蛛网上的蚊子。
但本课更在于灵活地分析寓意,承诺从不同的角度做概括。
教学目标:1. 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2. 分析故情况节,学习改写,编写寓言。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寓言总是专门受小孩喜爱,那个学期我们学过寓言吗?什么是寓言呢?读课前导语二、朗读寓言,分析故情况节1、朗读«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读出人物的语气。
摸索①赫尔墨斯又笑着咨询道的笑你认为是一种如何样的笑?表现了他如何样的心态?②赫尔墨斯什么缘故先咨询宙斯、赫拉像的价钞票假如第一咨询自己的雕像的价钞票,结果会如何样?③一个银圆是贵依旧廉价?④假如蚊子不先发表挑战宣言就去进攻狮子,结果仍旧是战胜了狮子,这对故情况节会有如何样的阻碍?2、依照情节,归纳寓言寓意。
三、改动寓言情节后让学生讨论寓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学生讨论,如此改动情节后寓意有没有变化?什么缘故?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赫尔墨斯想明白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
他看见宙斯的雕像,咨询道:〝值多少钞票?〞雕像者讲:〝一个银圆。
〞赫尔墨斯又笑着咨询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钞票?〞雕像者讲:〝还要贵一点。
〞赫尔墨斯听后,默不作声,悄然离去。
蚊子和狮子蚊子径自朝狮子飞过去,趁狮子没有预备,张嘴就咬,而且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毛的地点。
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也没抓到蚊子。
蚊子战胜了狮子,就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了。
分析:«赫尔墨斯和雕像者»中的赫尔墨斯打听到宙斯和赫拉的雕像的价格后,什么缘故不发一言,悄然离去了?他内心这时是如何想的?明显,原文中讽刺缺少自知之明、妄自菲薄的人的寓意也要改变了。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教学设计-寓言,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大多篇幅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其他事物。
伊索,古希腊寓言家。
《伊索寓言》,寓言故事集。
三、分析情节,感悟寓意1、分析《赫耳墨斯和雕像者》的情节,感悟其寓意:学生听录音,思考以下问题:⑴本文主要写了赫耳墨斯和雕像者的对话,其中也穿插了赫耳墨斯的神态和心理描写,请找出来,说说这些描写表明他是个什么样的人?⑵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概括寓言的寓意:这些情节生动刻画出一个盲目自高自大者的形象,告诉人们要谦虚,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妄自尊大。
带着对寓意的感悟,分角色朗读课文,想想收获。
⑶小结:寓言,寓理于事,所以读寓言要从分析情节入手,概括寓意。
2、学生自主阅读《蚊子和狮子》:⑴诵读感知,思考:①蚊子为什么能打败狮子?②蚊子为什么败给了蜘蛛?《蚊子和狮子》寓意是什么?(智者胜,骄者败。
)看起来,不管是神,还是动物,都能给人启迪,就看我们是不是有一双慧眼,能从有限的故事情节里抓住它。
3、发散思维,多角度理解寓意:下面,我们抛开前面的分析、结论,换个角度,看看会得到什么启示。
⑴蚊子是很聪明,但也有失败的时候,说明智者也未必常胜。
⑵蚊子战胜了狮子,但蜘蛛却战胜了蚊子,说明一物降一物。
教师示范第一题,第二题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一篇寓言,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给人很多不同的启示。
激励学生从更多角度分析情节,概括寓意。
4、要表现以下寓意,该选用那些情节呢?警示人们,危险常在麻痹大意时发生。
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
5、师生共同总结:⑴故事表现寓意,读好寓言,就要从情节入手,概括寓意。
⑵寓意决定情节,写作寓言,就应该根据寓意安排情节。
⑶寓言是通过对现实想象而来的,要写好寓言,就必须好好想象并安排具体情节。
四、拓展与延伸读故事,说寓意。
狮子和兔狮子发现兔子正在睡觉,便想趁机吃掉他。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课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①通过分析故事情节,感悟人物形象,归纳寓意。
②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③学会把寓言与生活结合,指引正确的人生道路。
教学重点通过分析故事情节感悟人物形象,归纳寓意。
教学难点多角度概括寓意。
教学设计一、导入。
1、幻灯片1:寓言是智者的语言以苏代用“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成功劝说赵王退兵来说明用寓言来说理往往能取得极佳的效果。
2、回忆以前学过的寓言,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一下寓言的特点。
寓言是一种短小精悍的文章,往往用虚构的故事或者拟人的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
(板书:短小精悍虚构拟人寄寓哲理 )3、推荐一位专门讲寓言的智者伊索。
幻灯片2:伊索介绍4、揭示课题《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它们都选自古希腊著名的寓言集《伊索寓言》。
幻灯片3课题二、学习《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一)整体感知:集体朗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认识赫耳墨斯。
1、学生介绍赫耳墨斯,分析赫耳墨斯形象。
幻灯片4:赫耳墨斯图像他父亲是宙斯,天上地位最高的神,传说赫耳墨斯多才多艺,是众神的使者,掌管商业、交通,首创字母、数字、天文学,发明古代的竖琴,并把种植橄榄树的技术传给人类。
引导:课文结尾说“这个故事适用于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也就是说赫耳墨斯是这样一个人,我们同学同意课文的说法吗?(二)研读讨论:刚才同学能从寓言情节入手分析得出自己对人物的感悟,非常好。
可是还有一些情节没有去体会。
默读课文,寻找新的发现。
1、赫耳墨斯为什么先问宙斯雕像的价钱,而不直接问自己的价钱?2、“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这是一种怎样的“笑”?3、……幻灯片5:从赫耳墨斯下凡的目的看出他爱慕虚荣;从“笑着问道” 看出他连宙斯、赫拉也看不起,妄自尊大;从他的想法更看出他自命不凡;而只能作个饶头的回答,则无异于给他一记当头棒喝,对他是个绝大的讽刺。
通过这样的故事情节,人物的缺点错误越来越明显了;而情节结尾的出乎意料,更造成了极强的讽刺效果。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优秀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优秀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优秀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了解希腊神话中赫耳墨斯和雕像者的故事情节,学会用英语正确表述;2. 了解寓言故事中蚊子和狮子的故事情节,学会用英语描述寓言故事的寓意;3. 提高学生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们的英语口语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1. 趣味性:让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英语;2. 语言表达:培养学生们表达英语的能力;3. 阅读理解:提高学生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学难点:1. 神话故事的情节描述和英语表达;2. 阅读理解的能力培养;3. 寓言故事的寓意描述和英语表达。
学习任务:1. 学习希腊神话故事《赫耳墨斯和雕像者》的情节并用英语表述;2. 学习寓言故事《蚊子和狮子》的寓意并用英语描述;3. 阅读理解故事英文原文,并进行口头表述。
教学过程:第一课《赫耳墨斯和雕像者》1.1 学生认真听教师讲解和介绍神话故事《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并理解情节。
1.2 学生带领学生们一起朗读故事,并进行角色分配。
1.3 学生们分组,根据故事情节,进行角色扮演并模拟对话。
1.4 教师对学生们的表演进行点评,帮助学生们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1.5 学生们根据故事情节,自主完成英文梦想。
第二课《蚊子和狮子》2.1 学生认真听教师讲解和介绍寓言故事《蚊子和狮子》并理解寓意。
2.2 学生们分组学习故事,学习如何用英语表述寓言故事的情节和寓意。
2.3 随堂练习,帮助学生们巩固所学,并更深入理解寓言故事的寓意。
2.4 学生们根据学习的情况,自主完成阅读理解的题目。
第三课:口语表达3.1 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讨论一些社交中常见的主题,如介绍自己、哪种工作最有趣等等。
3.2 学生们分组进行游戏,帮助他们练习英语口语表达,如单词猜想、口诀游戏等。
寓言四则《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教案篇一: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赫尔墨斯和雕像者一、教学目标:1、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领悟所蕴含的道理。
2、从不同角度灵活理解寓意,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通过品味关键词语理解寓言含义。
三、教学难点: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由课前学生讲寓言故事导课,刚才XX同学讲的故事出处大家知道吗?《伊索寓言》,《伊索寓言》是一部世界上最早的寓言故事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30课《寓言四则》中的前两则。
二、检查预习:以小黑板的形式出现知识点对学生进行检查。
三、教学《赫尔墨斯和雕像者》1、分角色朗读。
2、问题:赫耳墨斯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学生讨论归纳;・赫耳墨斯来到人间的目的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表现他爱慕虚荣的性格。
・赫耳墨斯听到宙斯的雕像值一个银元,又笑着问道。
他以为宙斯的雕像只值一个银元,赫拉的雕像也一定不值多少钱,表现出他自以为是的性格。
・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表明了他自命不凡的性格。
3、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明确:讽刺、批评那些爱慕虚荣、自命不凡的人。
五、课堂练习:六、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七、布置作业:从课堂练习四则寓言中挑选你最喜欢的一则概括寓意。
八、板书:30寓言四则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赫尔墨斯的性格:爱慕虚荣、妄自尊大。
篇二:24、寓言四则之《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教学目标:1.了解伊索及《伊索寓言》的文学常识;2.把握寓言的特征;3.学习归纳寓意的方法;4.训练想象能力;5.对学生进行正确估价自身,戒骄戒躁的情感教育。
重点难点:归纳寓意的方法,训练想象能力。
教学方法:点拨法,讲授法。
教学时数:1教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二、有关寓言的文学常识:1.寓言概念:,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带有讽喻或讽刺的故事。
2.寓言特点:3.表现手法:寓言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人教版《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说课稿人教版《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说课稿导入:同学们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其实这则故事是出自《伊索寓言》的,有谁知道伊索及《伊索寓言》吗?伊索,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
奴隶出身,他善于讲动物(寓言)故事,用来讽刺权贵,最后遭到杀害。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
故事短小精悍,描写形象生动,语言简洁朴素,富有幽默的特点。
(学生回答后出示第2张幻灯片)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伊索寓言》中的另外两则寓言《赫尔墨斯和雕像者》以及《蚊子和狮子》。
(出示第3张幻灯片)在请几个同学分角色朗读这两则寓言,朗读时应特别注意读出感情。
(朗读后,请大家谈谈他们读得怎么样?应怎样朗读才好?)现在大家再来细读寓言故事,根据老师列出的表格,来理解一下这两则寓言。
语言:值多少钱?我不怕你动作:笑、问吹、冲、咬、唱寓意:讽刺、批评那些爱慕虚荣、自命不凡的人讽刺那些取得一点成绩而得意忘形的人。
(出示第4张)现在大家来比较一下这两则寓言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主要从结构、情节、寓意等方面来比较。
相同点:结构相同。
都是第一段讲故事,第二段议论并得出道理。
不同点:1.情节不同。
《赫》采用三问三答,把情节推向高潮。
《蚊》写了两件事。
第一是蚊子和狮子的战斗,战胜了狮子;第二件是蚊子得意忘形,被蜘蛛粘住。
2.寓意不同。
《赫》讽刺了那些爱慕虚荣、自命不凡的人。
《蚊》是讽刺那些取得一点成绩而得意忘形的人。
3.表现方法不同。
《赫》把神当作人来写。
《蚊》则用拟人手法,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感和性格。
通过对这两则寓言的学习,大家应初步了解了寓言及其一般特点,那么什么是寓言呢?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言在此而意在彼,给人以启示。
寓言一般比较短小,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者其他事物。
(出示第6张幻灯片)寓言又有哪些特点呢?(1)具有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与《蚊子和狮子》教学设计《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与《蚊子和狮子》教学设计【设计策略】情境表演、寓意新探。
【创意说明】文所选《伊索寓言》两则故事中的人物语言、神情、个性十分鲜明,适于情境表演,在文章结尾都点明了寓意,教师应鼓励学生突破原有的寓意,大胆地、多角度地、创造性的发表自己的见解,见仁见智。
【教学步骤】一、课前准备1、熟读《赫》与《蚊》两则故事。
2、每人准备一则《伊索寓言》中的故事或其它寓言故事,准备在班上交流。
3、选定两组学生排演《赫》《蚊》,三人一组(一人旁白,两人表演)。
4、搜集或查找有关《伊索寓言》的资料。
二、情境表演1、教师激情导入新课。
2、表演《赫》与《蚊》(情境一:由三个学生或素描代替宙斯、赫拉、赫耳墨斯雕像;情境二:支一网子)3、师生同评表演的角色是否符合文中人物的语气、神情。
三、寓意新探1、看表演后,师生再读故事,同找故事寓意。
2、抛开故事原有的`寓意,再读故事,你有新的见解吗?(师生同读、同说,教师可先从一个方面说出自己的见解以此给学生以思维的导引。
如:从赫耳墨斯角度:人要有自知知明;人要谦逊,但不等于不自信;要有勇气直面自己的价值;不被人重视的人不等于没有价值从蚊子的角度: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笑在最后的笑得最好;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3、如果你是赫耳墨斯或是蚊子或是狮子,你想说点什么?(师生同说,教师可先说,也可在学生说完后说。
师生与文中人物对话。
)4、教师小结:寓言及《伊索寓言》的有关知识简介,激发学生阅读、积累寓言的欲望。
四、拓展延伸1、分小组讲寓言故事──小组推荐一人上台讲故事──师说寓意2、教师出示准备的寓言故事──学生说寓意3、自由编写寓言故事──师生共同编写──全班交流评比。
《赫尔墨斯和雕像匠》《蚊子和狮子》教案教材分析:两则寓言选自《伊索寓言》,极具讽刺意味,作者已点明寓意:希望和结果的矛盾,是《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讽刺性之所在;《蚊子和狮子》讽刺了战胜强大敌人却撞在蜘蛛网上的蚊子。
但本课更在于灵活地分析寓意,允许从不同的角度做概括。
教学目标:
1. 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2. 分析故事情节,学习改写,编写寓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寓言总是很受孩子喜欢,这个学期我们学过寓言吗?什么是寓言呢?
读课前导语
二、朗读寓言,分析故事情节
1、朗读《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读出人物的语气。
思考①赫尔墨斯又笑着问道的笑你认为是一种怎样的笑?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态?
②赫尔墨斯为什么先问宙斯、赫拉像的价钱如果首先问自己的雕像的价钱,结果会怎样?
③一个银圆是贵还是便宜?
④如果蚊子不先发表挑战宣言就去进攻狮子,结果仍然是战胜了狮子,这对故事情节会有怎样的影响?
2、根据情节,归纳寓言寓意。
三、改动寓言情节后让学生讨论寓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学生讨论,这样改动情节后寓意有没有变化?为什么?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赫尔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
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圆。
”
赫尔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
”赫尔墨斯听后,默不作声,悄然离去。
蚊子和狮子
蚊子径自朝狮子飞过去,趁狮子没有准备,张嘴就咬,而且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毛的地方。
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也没抓到蚊子。
蚊子战胜了狮子,就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了。
分析:《赫尔墨斯和雕像者》中的赫尔墨斯打听到宙斯和赫拉的雕像的价格后,为什么不发一言,悄然离去了?他心里这时是怎么想的?显然,原文中讽刺缺少自知之明、妄自尊大的人的寓意也要改变了。
改动后的《蚊子和狮子》去掉了蚊子向狮子宣战和取胜后得意忘形,撞在蜘蛛网被蜘蛛吃掉这两个情节,那么原文中的讽刺蚊子的骄傲之意便不存在了。
所以寓言的寓意,是从故事情节中得来的,如果改动情节,那寓意相应也有变化。
并且作者依据现实生活想象创造的,阅读寓言故事,首先要分析故事情节;而创作寓言,更不能忽视对情节的具体想象。
四、联系实际、深入探究
1、在现实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人吗?
2、你觉得这两个故事还适用于哪些人?
五、布置作业
1、自编寓言故事,注意考虑情节是否合理、具体,情节与寓意是否一致,寓意能否揭示一种生活道理。
参考题目:①嘴和眼的对话②树和斧子
2、预习《蝉和蚂蚁》、《嘴里衔肉的狗》、《两只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