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如何面对伤害、打开心结
- 格式:docx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3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引言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 lf re dA dl er)是20世纪早期的一位重要心理学家,他以他的个体心理学理论而闻名。
个体心理学旨在解释人类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发展的方式,并强调个体的主体性和目标导向性。
本文将介绍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主要观点1.主体性与目标导向性阿德勒认为人类是独立思考、自我决定和自我实现的主体。
他强调每个个体都追求目标,并通过自我超越来实现自身的价值。
个体心理学将目标导向性视为人类行为的核心动力,个体通过追求目标来获得满足和成就感。
2.力量与弱点的统一个体心理学强调人类行为中力量和弱点的统一性。
阿德勒认为人类常常通过超越个人的弱点和挑战来获取力量和成长。
他强调每个个体都有能力克服困难,发展自己,并在社会中取得成功。
3.社会关系的重要性个体心理学强调个体与社会的紧密关联。
阿德勒认为人的行为和心理状态受到他们与家庭、社区和社会的互动关系的影响。
他认为个体的行为和心理问题常常源于与他人的关系和社会环境的问题。
4.力量和权力的平衡阿德勒主张社会中的平等和民主。
他认为个体不能仅仅追求个人利益,而是应该考虑社会整体的利益。
他提倡建立平衡的权力结构,使每个个体都能获得平等的机会和资源。
5.具体目标的重要性个体心理学认为具体目标对个体的发展和行为起着重要作用。
阿德勒认为个体往往以达到某个特定目标为导向,这个目标通常与个体的幸福和满足感密切相关。
个体通过设定具体目标来驱动自己行动,并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
结论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强调个体的主体性、目标导向性和社会关系的重要性。
他认为每个个体都具有克服困难和实现自身潜力的能力。
个体心理学提供了一种综合和细致的心理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发展和行为。
了解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观点对于理解个体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阿德勒理论在心理咨询中的疗法技术解析引言:心理咨询作为一种重要的心理健康服务方式,旨在帮助人们解决心理问题、提升自我意识和增强心理素质。
阿德勒理论作为心理咨询中的一种重要理论,以其独特的观点和疗法技术在实践中展现出了显著的疗效。
本文将对阿德勒理论在心理咨询中的疗法技术进行解析,探讨其在帮助个体实现自我成长和改变的过程中的作用和价值。
一、阿德勒理论的基本原理阿德勒理论是由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提出的,他认为人的行为和心理问题源于个体对于社会关系的感知和对自我价值的评估。
阿德勒理论强调个体的主观体验和个体与社会环境的互动关系,认为个体的心理问题和行为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和追求目标。
在心理咨询中,阿德勒理论提供了一种以个体为中心的综合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个体发现和改变自己的错误信念和行为模式,实现自我成长和改变。
二、阿德勒理论在心理咨询中的疗法技术1. 社会兴趣培养阿德勒理论认为,个体的心理问题往往源于自我中心的态度和缺乏社会兴趣。
在心理咨询中,通过培养个体的社会兴趣,帮助他们关注他人的需要和利益,从而改善个体与他人的关系和增强个体的心理健康。
疗法技术包括与个体进行情感共鸣和情感教育,引导个体关注他人的情感和需求,并通过模仿和参与他人的行为来培养社会兴趣。
2. 目标导向的干预阿德勒理论强调个体的目标和意义对于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在心理咨询中,疗法师通过与个体合作,帮助他们明确自己的目标和价值观,并制定实现这些目标的具体行动计划。
疗法技术包括目标制定、行动计划和行为反馈等,通过与个体的合作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目标导向的心理模式,实现自我成长和改变。
3. 个体心理动力学的解析阿德勒理论认为,个体的心理问题和行为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和追求目标。
在心理咨询中,通过对个体的心理动力学进行解析,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潜意识动机和心理冲突,从而改变其错误的信念和行为模式。
疗法技术包括个体心理历史的探索、梦境分析和自由联想等,通过帮助个体认识到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潜意识动机,促进个体的自我认知和心理成长。
使用阿德勒理论进行心理咨询的经典疗法介绍心理咨询是一种帮助个体解决心理问题和提升心理健康的专业服务。
阿德勒理论是心理咨询领域中的一种重要理论,它由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提出。
阿德勒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和心理问题源于对个体自身的感觉和认知的解释,因此,通过改变个体的感觉和认知,可以改变其行为和心理问题。
本文将介绍使用阿德勒理论进行心理咨询的经典疗法。
1. 目标导向疗法目标导向疗法是阿德勒理论的核心疗法之一。
它强调个体在解决心理问题时应该设定明确的目标,并通过行动来实现这些目标。
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师会与个体一起制定可行的目标,并帮助个体制定行动计划。
例如,如果一个人感到自卑,咨询师可能会帮助他设定提升自尊的目标,并提供一些具体的行动建议,如参加社交活动、参加培训课程等。
通过实践这些行动,个体可以逐渐提高自尊,解决心理问题。
2. 社会兴趣疗法社会兴趣疗法是阿德勒理论的另一种重要疗法。
它认为个体的心理问题与其对社会的兴趣和参与程度有关。
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师会帮助个体发现和培养对社会的兴趣,并鼓励个体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通过参与社会活动,个体可以获得满足感和归属感,从而提升心理健康。
例如,如果一个人感到孤独和无助,咨询师可能会鼓励他参加志愿者活动,与他人建立联系,从而改善心理问题。
3. 家庭疗法阿德勒理论也强调个体与家庭之间的关系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师可能会邀请个体的家庭成员参与咨询过程,以了解家庭中的互动模式和问题。
通过家庭疗法,个体和家庭成员可以共同解决问题,改善家庭关系。
例如,如果一个人在家庭中感到被忽视或排斥,咨询师可能会与他的家庭成员一起探讨这个问题,并帮助他们建立更健康的家庭互动模式。
4. 梦境分析阿德勒理论认为,个体的梦境反映了他们的潜意识和内心冲突。
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师可能会请个体描述他们的梦境,并与他们一起分析梦境中的象征和隐含意义。
通过梦境分析,个体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并解决内心冲突。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咨询技术阿德勒的一些独特治疗技术也已成为诸多治疗模式的常用技术。
本文对其中一些技术做简要的介绍。
一、个人逻辑个人逻辑是一个用来描述个体观念和价值体系的术语,个体在感受所发生的事情并采取行动时,用这些观念和价值体系来思考问题。
当来访者对社会生活的要求与基于自己的个人逻辑所得出的结论相冲突时,就会导致问题的出现。
这时,咨询师要通过描述来访者的观念和假设的方法来指出一系列的探索性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帮助来访者了解他自己的个人逻辑。
二、反建议技术反建议技术指建议来访者关注、甚至是夸大其症状行为。
这一技术对于有逆反心理的青少年很管用。
对这类来访者进行强化状态的介入,反而会消除他们的逆反。
使用这种方法的原理是:具有叛逆心理的青少年来访者有反抗大人期望的倾向,如果咨询师此时要说服他们放弃这种不恰当的行为,势必会遭到反抗。
但是这时如果强化其症状,反而容易消除他们的逆反心理。
当来访者以夸张的方式表现问题行为时,这些行为就显得愚蠢了。
三、鼓励鼓励是阿德勒学派咨询中最基本的技术,这一学派的咨询师不把来访者当病人,而是认为他们只是缺乏勇气而已。
咨询师最主要的任务是鼓励来访者,给他们一种自我价值感,让来访者按本来的样子接纳自己。
咨询师在运用鼓励技术时要做到心态公正、判断准确,并能预见鼓励来访者要做的努力是什么、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还要特别注意,不要将鼓励与同情、讨好或赏赐等同,要避免来访者对别人产生依赖。
四、仿佛技术仿佛技术通过鼓励来制造假设的角色扮演情景,使来访者通过想象并表现出自己想要实现的样子,以建立其生活方式。
咨询师可以鼓励来访者每周做一次角色扮演的幻想。
角色扮演是否成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来访者能通过它来减轻失落感。
尤其在来访者对自己的评价有所察觉时,使用仿佛法非常有效。
五、按钮技术按钮技术即咨询师让来访者像切换按钮一样,分别描述快乐的和痛苦的经历,并提示其对相伴随的不同情感进行体验观察,使来访者通过切换不同的经历和体验来意识到自己控制情感的自主性。
阿德勒心理学讲义
阿德勒心理学讲义
阿德勒心理学是由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开发的一
种心理学理论,它主张个体的行为和个性发展受到社会和文化因素的
影响,他的看法反映在他的著作《个人心理学》中。
阿德勒学派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个渴望意义和目标的内心。
而人的行为主要是为了满足
这种渴望。
阿德勒心理学是一种综合性理论体系,旨在探讨个体的个性发展、人际关系和心理治疗等。
它认为个体的行为是一种目的性的行为,在
行为中,个体试图达到某种目标和满足某种需要。
换句话说,人的行
为不是为了满足冲动或欲望,而是基于个体对于生活的追求。
因此,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意义的存在,每个人的人生都有一定的
意义和价值。
另外,阿德勒心理学强调人的社交性,将人的行为与社会联系起来。
从阿德勒的视角来看,人的行为不仅是为了实现个体内心的目标,还是为了满足社会和文化的期望。
人的行为反映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而个体所处的社会也会影响他的行为和个性发展。
在阿德勒的观点中,心理疾病是由于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造成的。
往往因为个体与社会和文化的脱节,导致个体感到无助和自卑。
阿德
勒提出的治疗方法是通过改变个体的观念,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有更多
的选择和控制权。
治疗的过程包括揭示个体的目标和意义,改变个体
的态度和思考方式,以此来解决个体的困难和疾病。
总之,阿德勒心理学强调了人的意义性和社交性,将人的行为和
个性发展放在了更广阔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它所提倡的目标导向治
疗方式也反映了对个体主体性和控制权的重视。
心理学如何解释人类对待伤害与暴力的行为众所周知,人类是一种具有复杂心理的生物。
在面对伤害与暴力的行为时,我们常常会产生各种不同的情绪和反应。
心理学家们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的解释和理论。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心理学如何解释人类对待伤害与暴力的行为。
首先,心理学家认为,人类对待伤害与暴力的行为受到先天与后天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先天因素指的是个体在出生前所遗传到的基因,这些基因会影响人类的思维方式、情绪反应和行为表现。
后天因素则包括个体的成长环境、社会文化和生活经历等。
这些因素会对一个人的行为习惯、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产生深远的影响。
其次,人类对待伤害与暴力的行为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释。
其中之一是心理防御机制。
这一理论认为,人类在面对伤害和暴力行为时,可能会产生一系列心理上的防御机制,以保护自己免受伤害。
比如,有些人可能会采取回避的策略来避免与可能伤害他们的人接触,而另一些人可能会采取攻击的策略来对抗潜在的威胁。
此外,有一种心理现象被称为“模仿行为”。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人类在观察他人的行为时,往往会有一种模仿的倾向。
这种模仿行为可以解释为人类对于伤害与暴力行为的反应。
例如,当一个人观察到身边的人对待他人的行为带有暴力成分时,他也可能会模仿并采取相似的行为方式。
此外,一些学者提出了“社会认知理论”来解释人类对待伤害与暴力的行为。
根据这一理论,人类的行为会受到他们对于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的认知影响。
当人们意识到伤害与暴力行为与社会规范相悖时,他们往往会抑制自己的冲动,并采取非暴力的方式来应对。
除了以上的解释和理论外,心理学家还从心理发展的角度对人类对待伤害与暴力的行为进行了解释。
他们认为,人类对待伤害与暴力的行为会随着年龄和心理发展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比如,在幼儿期,孩子们可能会使用肢体暴力来解决冲突,而随着他们的认知能力和社交技能的增强,他们逐渐学会了更加文明和合理的方式来应对伤害。
综上所述,心理学对于人类对待伤害与暴力行为的解释主要集中在遗传因素、后天经验和社会文化等多个层面。
阿德勒心理学基本观点阿德勒心理学是一种与弗洛伊德心理学相似的心理学思想。
它的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是一位奥地利精神分析师,他所提倡的心理学思想和弗洛伊德不同,重视社会和文化因素在人的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强调个体的社会性和社会目标。
1. 个体的社会本质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人类是社会动物,个人的心理发展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个体总是根据自己的社会经验和文化背景来发展自己的人格结构、思维方式和心理特征。
在家庭、学校、工作环境中,人们常常受到他人的影响和制约,无法完全掌握自己的生活。
因此,个体的发展必须与社会有机结合。
2. 认为心理问题是人的适应问题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问题大都源于个体适应不良或未适应到当前环境所产生的失衡。
个体存在的环境压力,导致其感受到一定程度的不适应,而心理问题就是为了帮助个体克服这种不适应,回到正常适应状态。
3. 重视自我主观体验的重要性阿德勒心理学强调个体的主观体验具有真实性和意义。
在个体与世界的互动中,个体得到的是自己的体验,而不是客观事实。
因此,阿德勒心理学强调培养个体的主观能力,鼓励个体面对自己的感受和体验,了解自己的真实想法和需要。
4. 相信个体有改变自己的力量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人的自我决定能力很强,可以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培养,改变自己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
阿德勒心理学提倡个体自主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以适应更广阔的社会环境。
5. 提倡积极的生活态度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个体应该积极乐观地看待自己的生活,发掘自己的潜能,并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与目标。
对于个体,只有根据自己的意愿和目标来行动,才能真正享受生活,获得个人成就感和自信心。
综上所述,阿德勒心理学关注社会和文化因素对人的心理发展的作用,强调个体的社会性和社会目标。
认为心理问题是人的适应问题,重视自我主观体验的重要性,相信个体有改变自己的力量,并提倡积极的生活态度。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主要观点阿德勒个体心理学是20世纪初由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提出的一种心理学理论。
阿德勒认为,人的行为是受到内心驱动力的影响,这些驱动力源于人们的主观感受、目标和欲望,而非基于本能的冲动。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主要观点是人的行为是为了实现个体的目标和欲望,即人的行为是意义性的。
每个人都追求与他人的平等和尊重,并渴望与社会有更好的互动。
个体在社会中的角色和位置对其行为和心理状态具有重要影响。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也强调了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的整体性。
个体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是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分割开来研究。
心理障碍的出现往往是由于个体内部的冲突和对外部环境的无法适应引起的。
此外,阿德勒个体心理学也强调了个体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个体在追求目标和满足欲望过程中扮演了积极的角色,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来改变自己的情感和现实状况。
因此,个体在面临挑战和困难时可以通过积极的态度和积极的行动来解决问题。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对于我们认识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和心理状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它提醒我们人的行为是有意义的,不能简单地将其归结为本能的驱动力。
同时,它也提醒我们在面临挑战和困难时要积极主动的去思考和行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总之,阿德勒个体心理学以其关注个体目标、强调整体性和积极性、注重社会互动等观点而在心理学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它提醒我们不仅要关注人的内心世界,更要关注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在实践中,我们应该尊重个体的主观感受和需求,积极引导个体去追求目标和满足欲望,从而达到心理健康和幸福的状态。
阿德勒理论在心理咨询中的疗法与技术应用指南导言:心理咨询作为一种重要的心理健康服务方式,已经在现代社会得到广泛应用。
心理咨询师通过运用各种理论和技术,帮助个体解决心理问题,提升生活质量。
本文将重点探讨阿德勒理论在心理咨询中的疗法与技术应用指南。
一、阿德勒理论概述阿德勒理论是由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所提出的,他认为人类行为是受到个体内心动力和社会环境共同影响的结果。
阿德勒理论强调个体对社会的归属感和目标导向的重要性,认为人们通过追求目标来实现自我价值和满足感。
二、阿德勒理论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1. 探索个体的生活目标与动机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师可以通过与个体对话,了解其生活目标和动机,探索其内心深处的需求和愿望。
这有助于个体认识自己的真实需求,并为实现目标制定可行的计划。
2. 增强个体的自我认同感阿德勒理论认为,个体的自我认同感对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师可以帮助个体发现自身的优势和潜力,提升其自我认同感。
通过肯定和鼓励个体的积极特质和成就,咨询师可以帮助个体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
3. 培养个体的社交能力阿德勒理论认为,个体的社交能力对于实现目标和获得满足感至关重要。
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技术,帮助个体提升社交能力。
咨询师还可以教授沟通技巧和解决冲突的方法,帮助个体改善人际关系,增强社交支持。
4. 解决个体的心理问题阿德勒理论认为,个体的心理问题往往源于对自我价值和归属感的缺乏。
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师可以通过与个体合作,探索其内心深处的问题,并帮助其寻找解决方案。
咨询师可以运用认知重构、情绪调节等技术,帮助个体改变消极的思维和情绪模式,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三、阿德勒理论在心理咨询中的案例应用为了更好地理解阿德勒理论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以下是一个案例分析:小明是一位大学生,他在学业上遇到了困难,感到自己没有价值和能力。
在与心理咨询师的对话中,咨询师采用了阿德勒理论的技术进行干预。
人格心理学之阿德勒解读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理论一、人性观阿德勒认为,人类行为是受到社会驱力的激励,而非性驱力,行为是有目标导引的,以及人格的核心是意识而非潜意识。
阿德勒重视选择、责任、生命的意义,以及追求成功与完美。
阿德勒持自由意志人性论,强调个人的行为能够根据其目标自主表现。
他认为,人性不是盲目的,人类行为并非受制于本我和潜意识内的盲目的本能冲动。
人是理性动物,具有相当的自主倾向,富有主动性、创造性和责任感,会选择目标与理想,并接受自己选择的目标与理想。
人在自主意识的支配下,具有改变生活的能力,因而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决定自己的未来,创造自己的生活。
人类会在行为上遵循目标进行,从而获得需要的满足。
阿德勒持一种行为目的论的观点,即所有人的行为都有其目的。
人们为自己定目标,有了这些目标以后,其行为变得统一。
阿德勒以这种解释取代决定论的解释。
个体心理学的基本假设是,我们往何处去及追求什么是相当重要的,因此,阿德勒学派重视未来,但一方面并未低估过去经验的影响力。
人们做决定时仍根据过去的经验、目前的状况,以及对未来所规划的方向,因此过去、现在与未来具有连续性,均应予以重视。
二、人格界定阿德勒将人格定义为一个人为了尝试去适应他所居住的环境而显现出的特殊风格。
他对人格的看法是广泛而开放的,不仅把个体看作是一个完整统一的有机体,而且还强调个体与社会其他部分相互作用的重要性。
阿德勒强调人是社会的动物,人基本上是受社会驱力激励的。
个体是社会系统中的一部分,因此应以不可分割的整体来了解人格。
脱离了对个人有意义的背景关系,就无法完全了解这个人。
所以,阿德勒认为应该更重视来访者的人际关系,而非内在心理动力层面。
阿德勒的人格理论突出强调人格的整体性、统一性和社会性。
他认为人的思想、价值、动机、行为都是由他的生活目标决定的,都带有生活目标的印记,他们共同构成了一个人的生活风格。
三、人格动力他的早期理论里认为,对器官缺陷和生理自卑的补偿,是人格的原初动力。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如何面对伤害、打开心结
美国有一家农场主,为了方便拴牛,在庄园一棵榆树的树干上箍了一个铁圈。
随着榆树的长大,铁圈慢慢地长进了树身里,榆树的表皮留下一道深深的伤痕。
有一年,当地发生了一种奇怪的愉树病,方圆几十里开外的榆树全部死亡,唯独那棵箍了铁圈、留下深深伤痕的榆树却存活下来。
植物学家对此产生了兴趣,结果发现,正是那个给它带来伤害的铁圈救了它,是它从锈蚀的铁圈里吸收了大量的铁,所以才对真菌产生免疫力。
害怕伤害是人的本能,而自卑情结就来自于对结果的无法承担。
但是,上面的小故事却告诉我们:在社会上生存,谁也无法避免伤害;我们唯一能选择的就是如何面对伤害。
害怕伤害常常让我们茫然失措,失去更多;而积极面对伤害,我们就能借由痛苦带来的滋养,收获成长、完善自我。
阿德勒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
他认为:人的积极品质和社会动机在个人行为中的重要作用,人格是在战胜自卑和追求优越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
用生活话的语言来解释这句话,就是说:决定最终结果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人对事件的态度及处理方式。
事件本身是中性的,没有所谓的好坏之分;一定是我们对待事件的态度,决定了这件事情能够带来的所有结果。
任何事件的发生都可以分为两个层面:偶然或是必然。
同时,不管是偶然发生的事件还是必然发生的事件,事件发生过的事实都是无
法改变的。
但是,我们却能够通过改变自己对事件的态度及应对方式,去改变即将发生的相关事件。
因为我们都知道,这个世界是相互联系、共同发展的,没有孤立存在的人,当然更不会有孤立存在的事件。
可以说,任何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前因”,自然也有其“后果”。
提醒自己放下已成事实、无法改变的前因,重新估算尚未发生、可以改变的后果,才是正确的选择。
如果能够做到以上所说,那你就具备的积极的品质和社会动机。
在中国的历史中,有许多典故充分地印证了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理论,“塞翁失马”就是最好的例子。
假如故事里的“塞翁”不是积极看待自己遇见的每一件事,也许就不会有“塞翁失马”这样的典故了。
作为度麦学苑的专业心理咨询师,面对不同来访者的自卑情结,单纯的理论讲述并不能改变什么。
对于身处自卑中的他们来说,帮助他们发现自己内心深处隐藏的心理能量,让他们意识到自卑背后的积极和正向意义,才是帮助他们打开心结的有效途径。
其实,任何事物都是一体两面的,它的背后必定隐藏着相反的一种能量。
因此,每个自卑的人,内心深处隐藏着强烈的自信,只是我们不敢释放和使用罢了。
如同阿德勒所说,“人格是在战胜自卑和追求优越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
”要真正地战胜自卑,并不是将之消灭。
根据能量守恒法则,自卑是不会被消灭的,它只能通过自身的成长获得转化。
所以,真正能帮助来访者战胜自卑的法宝,是让他们看到自卑的根源,是因为内心有着追求优越的渴望;而自信就隐藏在
自卑的背后,悄悄地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它、使用它。
阿德勒强调:寻求控制感,力求完美和克服自卑是人类的本能;当我们体验到自卑时,我们便被追求优越的力量所驱动。
所以,当我们感受到自卑的时候,你就获得了力量。
这份力量就来源于你的内心深处,只要你看到你的自卑,允许并接纳它,你就能够运用这份力量去追求优越。
同时,我们要提醒自己:“优越”并非一定是比他人优越,当我们的感觉比从前更好,当我们的满足感比过去更多,我们就具备了足够优越的条件,找到了更加优越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