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新科技-生产管理及辅助决策系统
- 格式:doc
- 大小:283.00 KB
- 文档页数:14
最新医疗科技突破:现代医学的前沿发展1. 引言1.1 概述如今,科技的快速发展不仅在各行各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医疗领域也迎来了一系列突破。
随着人工智能、基因编辑技术和医疗设备等方面的进步,现代医学正加速推进至前沿科技的门槛。
这些创新使医生能够通过更精确、高效和个性化的方法提供全面细致的医疗服务,从而彻底改变了传统医学的面貌。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集中介绍当前最新医疗科技突破,探讨其应用和未来发展前景。
首先,我们将关注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深入研究其在诊断、药物开发和患者管理方面所取得的突破性成果。
接下来,则会探讨基因编辑技术如何改变传统治疗方法,并展望其革命般的未来前景。
同时,我们还会关注医疗影像识别技术在减少误诊率以及提高治疗准确性方面所发挥的突破性作用。
此外,我们将介绍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神经调控技术和生物打印器官等新型医疗设备的进展情况,并展示其在手术操作、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和解决器官移植困境方面所带来的巨大潜力。
最后,我们还将分享肿瘤免疫治疗、微生物组及精准医学以及可穿戴健康监测与干预技术等领域的创新成果和应用案例。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介绍最新的医疗科技突破,在读者深入了解这些重要领域的同时,呼吁更多的关注和投资支持。
通过分享这些前沿发展,我们希望引起公众对现代医学科技前景的浓厚兴趣,并为推动医学创新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同时,我们也将探讨这些突破对人类意义和带来影响,并为未来医学科技方向和挑战提供展望。
只有不断致力于推动科技进步并全面应用于医疗领域,我们才能创造出更健康、更幸福的未来。
2. 突破性技术应用2.1 人工智能在医学中的应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正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通过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人工智能能够对海量的医学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提供精确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其中,AI在医疗影像识别方面表现出色。
传统的医学影像解读需要由专业医生进行,而AI可以通过分析大量的影像数据,并运用图像识别和模式识别技术,快速准确地识别出异常病灶或特定结构。
新兴科技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和推广计划实施第1章引言 (3)1.1 新兴科技在农业领域的重要性 (3)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3)1.3 研究方法与篇章结构 (3)第2章:新兴科技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3)第3章:新兴科技在农业领域的关键技术研究。
(3)第4章:新兴科技在农业领域的推广计划与实施策略。
(3)第5章:案例分析及实证研究。
(3)第6章: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3)第2章新兴科技在农业领域的概述 (4)2.1 新兴科技的发展动态 (4)2.2 新兴科技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现状 (4)2.3 农业领域新兴科技发展趋势 (4)第3章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5)3.1 智能化农业生产 (5)3.1.1 智能控制系统 (5)3.1.2 智能监测技术 (5)3.1.3 智能农机 (5)3.2 农业数据分析与预测 (5)3.2.1 数据收集与整合 (5)3.2.2 数据分析与挖掘 (5)3.2.3 预测模型构建 (5)3.3 农业技术 (6)3.3.1 病虫害监测与防治 (6)3.3.2 作物种植与收割 (6)3.3.3 农业废弃物处理 (6)3.3.4 农产品分拣与包装 (6)第4章无人机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6)4.1 无人机在农业监测与植保中的应用 (6)4.1.1 病虫害监测 (6)4.1.2 植保作业 (6)4.2 无人机农业数据采集与处理 (6)4.2.1 土壤信息采集 (6)4.2.2 作物生长监测 (6)4.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7)4.3 无人机农业物流配送 (7)4.3.1 农资配送 (7)4.3.2 农产品运输 (7)4.3.3 灾害应急响应 (7)第五章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7)5.1 转基因技术与新品种培育 (7)5.2 生物农药与生物肥料 (7)5.3 生物技术在农业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8)第6章物联网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8)6.1 农业物联网架构与关键技术 (8)6.1.1 感知层 (8)6.1.2 传输层 (8)6.1.3 平台层 (8)6.1.4 应用层 (8)6.2 农业环境监测与调控 (8)6.2.1 环境监测 (8)6.2.2 环境调控 (8)6.3 农业智能灌溉与水肥一体化 (9)6.3.1 智能灌溉 (9)6.3.2 水肥一体化 (9)第7章大数据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9)7.1 农业大数据采集与处理 (9)7.1.1 数据采集技术 (9)7.1.2 数据来源 (9)7.1.3 数据处理技术 (9)7.2 农业数据挖掘与分析 (10)7.2.1 数据挖掘技术 (10)7.2.2 农业数据分析应用 (10)7.2.3 案例分析 (10)7.3 农业精准管理与决策支持 (10)7.3.1 精准农业技术 (10)7.3.2 决策支持系统 (10)7.3.3 应用案例 (10)第8章新兴科技在农业推广计划制定 (11)8.1 推广计划的目标与原则 (11)8.1.1 目标 (11)8.1.2 原则 (11)8.2 推广计划的关键环节 (11)8.2.1 技术筛选与评估 (11)8.2.2 推广策略与模式 (11)8.2.3 推广体系构建 (11)8.2.4 资金保障与政策支持 (12)8.3 推广计划的保障措施 (12)8.3.1 组织管理 (12)8.3.2 技术支持 (12)8.3.3 监测评估 (12)8.3.4 宣传与普及 (12)第9章新兴科技在农业推广计划实施 (12)9.1 推广计划的组织与协调 (12)9.2 推广计划的实施与监督 (12)9.3 推广计划的评估与调整 (13)第10章新兴科技在农业领域应用与推广的未来展望 (13)10.1 农业科技发展趋势 (13)10.2 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13)10.3 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策略 (14)第1章引言1.1 新兴科技在农业领域的重要性全球人口的增长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
提高农业行业中效益和科技创新的方案和建议一、提升农业效益的方案和建议1. 引入现代化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应用对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至关重要。
可采取以下措施:- 推广先进的种植、养殖等生产方式,例如有机农业、精准农业等系统化管理模式;- 鼓励农民参与专业培训,学习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知识;- 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在偏远地区推广灌溉系统、温室大棚等现代化设备。
2. 加强品种改良和适应性培育品种改良是提高农作物和养殖动物抗病能力、产量以及质量的重要手段。
为此可以:- 加强对本地特色优势品种的保护与培育,例如传统耐逆性较强的作物;- 鼓励投资于生命科学领域研究,推动新品种选育与引进;- 促进公共及私人部门合作,加强基因资源的共享与利用。
3. 加强农业支持政策和金融服务为了提高农业效益,政府应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支持政策和金融服务,例如:- 提供贷款、补贴等资金支持,为农业生产和科技创新提供保障;- 推动建立健全的保险机制,减轻农民因自然灾害、疫情等因素造成的损失;- 改进土地流转政策,促进规模化经营,并确保小农户受益。
二、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方案和建议1. 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农业科技创新需要有良好的组织协调机构和合作网络。
提出以下建议:- 设立专门的科研机构,聚集来自学院、企事业单位等各个领域的专家和研究人员;- 鼓励不同行业之间的深度合作与交流,包括农药、生物肥料、设备制造等相关行业;-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
2. 加大对农业科研项目的投入科技创新需要资金和人才的支持。
应采取以下措施:- 加大对农业科研项目的资金投入,增加科研经费,提供更多的研发支持;- 鼓励企业、学术机构等各方参与农业科研项目的合作与投资;- 创建农业科技专利保护制度,为创新者提供知识产权保护。
3. 推动数字化农业发展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可执行以下方案:- 推广使用智能设备、传感器等辅助工具,例如无人机、远程监测系统等;- 加强农业数据采集和分析能力,实现智能化管理与决策;- 建设农村信息基础设施,解决乡村信息差异问题。
CDSS辅助医疗质量管理的设计与实践探索钟华,郗晓婧,塔娜,何萍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务部质量管理科,新疆乌鲁木齐 830054[摘要] 在医疗决策支持的基础上,进行基于医疗管理的专家意见收集与验证,建立适合本地的规则并转化为医疗管理知识库。
探索运用于医疗管理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功能设计,使其具有与临床业务、医疗管理业务高度融合、有效协助诊疗质量管理等特点,该尝试在医院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有助于提升医疗机构工作效率和医疗服务质量,一定程度上可改善该系统在医院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探讨医疗质量管理的实际运用中的具体问题,为解决医疗质量智慧化管理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医疗质量;智慧化管理[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23)09(b)-0155-04 Design and Practical Exploration of CDSS Auxiliary Medical Quality Man⁃agementZHONG Hua, XI Xiaojing, TA Na, HE PingQuality Management Department, Medical Department,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Urumqi,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830054 China[Abstract]On the basis of medical decision support, collect and verify expert opinions based on medical manage⁃ment, establish local rules and transform them into a medical management knowledge base. Explore the functional de⁃sign of the clinical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used in medical management, so that it can be highly integrated with clini⁃cal business and medical management business, and effectively assist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quality management. This attempt has achieved good application results in hospitals, helping to improve the work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medical services in medical institutions, and to a certain extent, it can improv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system in hospital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specific issues i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medical quality management and provides new ideas for solving the intelligent management of medical quality.[Key words] Clinical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Medical quality; Smart management医疗服务信息化建设是我国乃至国际医疗行业所趋。
未来医疗技术展望:2024年医学科技新突破与医疗模式改革!1. 引言1.1 概述未来医疗技术展望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医学的不断进步,我们正处于一个令人兴奋和前所未有的时代。
2024年将会是医学科技迎来新突破和医疗模式改革的一年。
本文将探讨未来医疗技术领域的最新趋势与创新,以及其对我们日常生活和健康管理方式的影响。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五个部分。
首先,在第二部分中,我们将回顾并展望2024年可能出现的新颖医疗技术突破和医疗模式改革趋势。
接下来,在第三部分中,我们将重点介绍人工智能在医学中的应用,包括AI辅助诊断与治疗、创新医疗AI产品以及AI在医学教育中的作用。
然后,在第四部分中,我们将探讨基因编辑和生物技术对医学带来的重大影响,包括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应用前景、生物制药公司最新发展动态以及基因检测与个性化治疗进展情况。
最后,在第五部分中,我们将分析新型药物和疫苗开发的趋势,并探讨药物创新领域、新型疫苗应用前景以及药物治疗定制化方案的相关内容。
1.3 目的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对2024年医学科技的未来展望和医疗模式改革有一个全面而清晰的了解。
通过详细探讨人工智能在医学中的应用、基因编辑和生物技术对医学的影响以及新型药物和疫苗开发趋势,我们将揭示出未来医疗技术所带来的巨大潜力和机遇。
无论是从临床诊断与治疗角度,还是从个人健康管理角度,本文都将为读者提供深入思考和理解未来医学科技发展方向的重要线索。
2. 医疗技术展望2024年:2.1 新医疗技术突破:在2024年,预计将出现许多令人兴奋的新医疗技术突破。
其中之一是虚拟和增强现实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这些技术将为医生和医学学生提供更直观、沉浸式的培训和教育体验,并改善手术操作的精确性和效果。
另一个突破是远程医疗服务的普及化。
随着5G网络的普及和网络带宽的提升,远程诊断和治疗将成为范式转变的关键。
患者可以通过视频通话咨询医生,减少看病时间和交通上的不便。
应用四新技术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使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推动新技术在企业发展上的广泛应用,及山东淄博浩德化工有限公司羧基丁腈胶乳生产技术“四新”技术与推广,充分推行“四新”技术的建设理念,做好新技术应用示范应用的管理工作,根据《企业按全市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33000-____),结合本公司的特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山东淄博浩德化工有限公司羧基丁腈胶乳生产全过程。
第二章四新技术的应用第三条技术工作主要由技术部负责,各专业工程师负责参与各专业工程施工技术“四新”技术和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推广﹑应用,督促落实新技术﹑新工艺的实施情况;负责科技信息收集﹑积累﹑开发﹑利用及科技资料的整理;物资设备部、安环部和计划财务部配合工作。
第四条各科室、员工应充分认识“四新”技术--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重要性,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
围绕安全性,降低成本,降低造价,清洁环保,更高的质量,更便于管理为目标,采用自主研发或与以重大工程项目为载体与各大专院校联合开展科技攻关。
“四新”技术主要内容包括:1、新技术:及时参加新技术学习会、培训班、发布会或博览会等,并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工程技术部组织召开研讨会共同学习新技术,并针对实际工程认真研究可行性方案。
2、新材料:材料员及时了解行业动态,关注新材料的性能和应用范围,并在研讨会上介绍,使工程向更安全,更节能,更环保,更健康,污染(噪音、粉尘等)小,加工废料少,效率高的新型装饰行业迈进。
3、新工艺:组织人员学习、考察国内外的新工艺;组织工人进行学习交流,并使之应用于工程中。
4、新设备:与国内外大型工具生产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及时了解新产品发布,使新设备能早日投入到生产中。
第五条围绕“四新”技术展开各项活动1、开展岗位技术培训,提高全员技术素质;建立健全各级技术管理“四新”技术体系,完善技术责任制;认真贯彻执行技术标准规程。
论企业辅助生产成本归集和分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引言企业辅助生产成本归集和分配是管理会计中的重要环节。
辅助生产成本包括各种间接费用,如办公用品、设备维护费用、管理人员薪酬等。
正确归集和分配辅助生产成本对于企业的经营决策和成本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目前在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问题一:辅助生产成本归集不准确辅助生产成本归集不准确是影响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问题之一。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 部门费用归集不完整在一些企业中,各部门的费用归集不够完整,一部分费用被归集到了其他部门或没有进行归集。
这导致了各部门对自身产生的费用缺乏准确的了解,进而影响部门间的协调和决策。
2. 成本归集漏项在企业的成本归集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费用的漏项,即某些费用被遗漏或错误归集。
这使得企业对实际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了解不全面,对成本的控制和分析产生一定的困难。
问题二:辅助生产成本分配不合理除了归集问题外,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的情况:1. 单一分配基础一些企业在进行辅助生产成本分配时采用单一的分配基础,如仅按照产量、财务成本等进行均摊。
这样的分配方式忽视了不同业务线、产品或部门之间的差异,导致成本分配结果不准确,影响了经营决策的可靠性。
2. 参考指标陈旧企业在确定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基础时,往往只局限于传统的指标,如产量、人工工时等。
然而,随着科技和管理的发展,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业务模式已经发生了变化。
忽略了新的参考指标,将导致分配基础陈旧不适用,影响分配结果的准确性。
解决方法为解决上述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1. 建立清晰的成本归集制度企业应建立健全的成本归集制度,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和义务,确保费用的完整归集和准确核算。
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内部管理制度、培训员工等方式,加强对成本归集制度的执行,降低归集不准确的风险。
2. 引入新的分配指标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引入新的、与业务活动相关的分配指标。
新质生产力引领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质生产力正逐渐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新质生产力以其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引领着创新潮流,推动着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本文将详细探讨新质生产力的具体技术及其创新应用,展望新质生产力带来的产业变革。
图1新质生产力引领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一、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技术及其应用新质生产力是由多种技术融合而成的先进生产力,其中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生物技术、机器人技术以及量子计算等核心技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工智能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技术之一,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医疗领域,人工智能可以辅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在金融领域,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技术,实现对风险的精准把控和预测;在交通领域,人工智能可以应用于自动驾驶技术,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云计算技术通过共享资源和计算能力,为企业提供了更加灵活和高效的服务。
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云计算技术可以帮助农民实现精准种植和养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在互联网经济中,云计算技术可以为企业提供弹性伸缩的计算能力,满足业务快速增长的需求。
大数据技术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收集、存储和分析,为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决策支持。
在零售领域,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分析消费者行为和市场趋势,制定更加精准的营销策略;在制造业领域,大数据技术可以应用于设备故障预测和维护,提高生产线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物联网技术通过将各种设备和传感器连接到互联网,实现了对物理世界的智能化管理。
在智能家居领域,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家电设备的互联互通和远程控制;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物联网技术可以应用于环境监测、交通管理等领域,提高城市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区块链技术以其去中心化、透明性和不可篡改的特性,在金融、供应链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在供应链管理中,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供应链的透明化和可追溯性,提高供应链的安全性和效率;在金融领域,区块链技术可以应用于数字货币和智能合约等领域,推动金融业的创新和发展。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若干意见正文:----------------------------------------------------------------------------------------------------------------------------------------------------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6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康复辅助器具是改善、补偿、替代人体功能和实施辅助性治疗以及预防残疾的产品。
康复辅助器具产业是包括产品制造、配置服务、研发设计等业态门类的新兴产业。
我国是世界上康复辅助器具需求人数最多、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
近年来,我国康复辅助器具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产品种类日益丰富,供给能力不断增强,服务质量稳步提升,但仍存在产业体系不健全、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市场秩序不规范等问题。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日益加快,给提升康复辅助器具产业核心竞争力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有利于引导激发新消费、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经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有利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满足残疾人康复服务需求,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增进人民福祉。
为加快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为导向,以扩大有效供给为目标,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动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完善市场机制,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社会投资,进一步发挥社会力量在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推动产业跨越式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
企业管理决策的人工智能辅助应用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管理决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决策的质量和效率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I)逐渐成为企业管理决策的有力辅助工具,为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人工智能在企业管理决策中的应用范围广泛。
从市场预测到生产优化,从人力资源管理到财务风险评估,AI 都能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在市场预测方面,AI 可以通过分析大量的市场数据,包括消费者行为、市场趋势、竞争对手动态等,为企业提供精准的预测。
例如,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销售数据进行分析,预测未来的销售趋势,帮助企业合理安排生产和库存,避免库存积压或缺货的情况发生。
同时,AI 还能对市场的变化做出快速反应,及时调整营销策略,以适应市场的动态需求。
在生产优化方面,AI 能够对生产流程进行监控和分析,找出潜在的瓶颈和问题,并提供优化方案。
通过物联网技术收集生产设备的数据,结合人工智能算法,实现对设备的预测性维护,减少设备故障带来的生产中断和损失。
此外,AI 还可以优化生产排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AI 在此领域也有着显著的应用价值。
在招聘过程中,AI 可以通过对简历的筛选和分析,快速匹配出符合岗位要求的候选人,提高招聘效率和准确性。
同时,AI 还能对员工的绩效数据进行评估和分析,为企业提供员工培训和发展的建议,提升员工的工作能力和绩效。
财务风险评估是企业决策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AI 可以对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深度分析,识别潜在的风险因素,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
通过建立风险模型,提前预警可能出现的财务危机,帮助企业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保障企业的财务安全。
然而,尽管人工智能在企业管理决策中具有诸多优势,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数据质量和安全性是首要问题。
AI 决策的准确性依赖于高质量的数据,如果数据存在偏差、错误或不完整,可能导致决策失误。
此外,企业在使用 AI 处理数据时,必须确保数据的安全性,防止数据泄露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云南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运行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战略部署,根据国家对科技创新基地优化整合工作相关要求,参照《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运行管理办法(暂行)》(国科发区(2021))17号),结合云南省实际,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云南省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是我省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以基础研究一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一成果转化为一体的云南实验室,以基础研究为主的省重点实验室,以产业关键工艺、成果的工程化验证和系统集成为主的省工程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基地有机衔接、相互支撑,形成我省较为完整的技术创新体系。
第三条创新中心定位于实现从科学到技术的转化,促进重大基础研究成果产业化。
以关键技术研发为核心使命, 产出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产品,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群体提供技术支撑与科技服务;孵化衍生科技型企业, 促进形成更加完善的产业创新生态,引领带动重点产业和区域实现创新发展。
第四条重点建设领域:——面向世界科技前沿。
围绕我省重点产业发展和公益民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技术、通用技术等的核心技术研究, 重点在生物育种、前沿新材料等领域超前部署。
——面向经济主战场。
围绕我省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能够产生显著经济社会效益的领域,重点在先进制造业、有色金属等特色优势产业领域,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研究。
一一面向我省重大需求和人民生命健康。
围绕云南省生命健康、生态安全等重大需求,重点在生物医药、生态环保等领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在以上领域,攻克转化一批产业前沿和共性关键技术,培育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行业领军企业,带动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壮大,催生一批发展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创新创业生态,推动若干重点产业进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形成满足产业创新重大需求、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技术创新网络。
生产经营辅助决策系统1、立项背景、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1.1问题的提出目前发电企业在进行量化管理时,往往由于多方开发的业务系统独立运行,缺乏统一的技术平台,各系统间的数据处于逻辑隔离状态,无法实现业务系统之间的横向贯通,往往只能通过手工的方式(分散在企业的各个业务系统中)进行统计,并通过期间的财务指标进行体现(静态数据),但却只是对过去结果的反映,对发电企业的生产发展状况和管理状况表现很少,无法做到对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实时的动态分析和判断,更无法对发电企业进行宏观决策提供可靠的基础支持,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广东省粤电集团有限公司珠海发电厂(以下简称粤电珠海发电厂)作为典型的发电企业在进行企业生产经营量化管理时,同样碰到了上述问题:近几年来,随着电力系统“厂网分开、竞价上网”改革的不断推进,粤电珠海发电厂先后建立了资产管理系统(MAXIMO)、工程项目管理系统、SIS系统、燃料管理系统、协同办公管理等系统。
这些系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生产运营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了生产管理规范化、流程化、透明化的目标,但各部门提供的数据难以合并,无法看到报表下掩盖的真实数据。
企业决策者不能随时看到供决策者使用的各种管理报表,大部分时间用在业务处理、业务核算上了,分析的时间很少,更无法预测未来。
1.2解决问题的思路为了进一步提高原有系统的利用价值,并通过信息化手段将众多基于不同平台的系统进行整合和优化集成,以便更好地发挥其效益,同时结合企业经营预测分析、预算管理、指标定量分析的先进思想,通过数据整合平台,梳理、利用已有系统的功能和数据,构建一个统一平台、统一展现、全面的发电企业生产经营量化管理系统。
解决问题的总体思路如下:1)针对企业战略目标进行量化:目标→量化,分解结构化;2)针对企业的资源配置进行量化:资源→量化,制度,弹性;3)针对企业的各项工作进行量化:对项目结构化分解→项目计划,进度→任务及目标的实现;4)针对企业的管理标准进行量化:管理标准→流程→量化,任务的标准操作流程(SOP);5)针对企业的经验/知识进行量化:经验/知识→内容管理+结构化数据→数据库+搜索。
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关于颁布2012年度天津市滨海新区科学技术奖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11.30•【字号】•【施行日期】2012.11.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关于颁布2012年度天津市滨海新区科学技术奖的决定各管委会,各委、局,各街镇,各单位:2012年,全区各条战线深入落实全国创新大会精神,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区作为促进区域发展、增强竞争实力的关键,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战略产业发展,有力地支撑了全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取得了一批科技成果。
根据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天津市滨海新区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的通知》(津滨政发〔2010〕30号)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区科委〈天津市滨海新区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津滨政办发〔2010〕8号)规定,区人民政府决定:授予“熔融纺丝法高性能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成形关键技术与产品开发”等7项成果2012年度天津市滨海新区技术发明奖;授予“锂离子电池新型正极系列材料开发及产业化”等62项成果2012年度天津市滨海新区科学技术进步奖。
全区各单位和广大科学技术工作者,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围绕滨海新区经济建设主战场,推动科技实力、经济实力实现新的重大跨越。
要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营造尊重和鼓励创新创业的良好社会氛围,为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快速发展,努力实现创新突出、文明和谐、生态宜居的新区建设目标而努力。
2012年11月30日附件:2012年度天津市滨海新区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卫生健康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及发展路径一、卫生健康领域新质生产力的概念科技创新驱动:卫生健康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
通过不断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推动卫生健康领域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人才引领:卫生健康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
通过培养和引进高素质的卫生健康专业人才,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卫生健康人才队伍,为卫生健康领域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制度创新:卫生健康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需要制度创新的保障。
通过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卫生健康领域的政策体系和管理体制,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高卫生健康领域的运行效率。
模式创新:卫生健康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模式创新的推动。
通过探索和实践新的卫生健康服务模式、运营模式和管理模式,实现卫生健康领域的高质量发展。
绿色发展:卫生健康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推动卫生健康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共享发展:卫生健康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实现共享发展目标,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加优质、便捷、公平的卫生健康服务,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1. 定义与内涵科技创新驱动。
卫生健康领域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科技创新,包括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卫生健康领域的应用,以及传统医疗卫生技术的创新和升级。
科技创新是提高卫生健康领域生产力的根本动力,也是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制度创新支撑。
卫生健康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制度创新的支撑。
这包括卫生健康政策体系、医疗保障制度、医疗服务体系、公共卫生体系等方面的改革和完善,以适应卫生健康领域发展的新要求,提高卫生健康领域的生产力水平。
管理创新引领。
卫生健康领域新质生产力的管理创新主要体现在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模式、运营模式、人才培养等方面。
通过优化管理体制、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实现卫生健康领域的资源配置优化、效率提升和服务质量改善。
1 概述面对生产管理工作,伊普迈斯(e-PMADS)让您应付自如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其运行、检修等生产活动的高效率和规范化是整个企业健康运营的核心;而作为资产密集型企业,包括设备在内的各种资产的优良运作,是企业生存、创造经济效益的重中之重;发电设备的完好运行更是电力企业生产技术的关键所在,也是生产安全的基本条件。
生产管理及辅助决策系统(e-Production Management And Assistant Decision Solution,简称“e-PMADS”――伊普迈斯),是以计算机网络为支撑环境的EAM信息系统,实现发电企业中以设备管理、运行和维护为核心的生产管理业务的信息化,支持和推进针对设备资产的先进管理、维护和运行模式的建立。
e-PMADS记录设备资产及其相关信息,统一存储和管理检修规程、运行规程、巡检规程、设备图纸等技术资料,实现设备管理、缺陷管理、检修维护、检修工作管理、运行操作、运行巡检、水工建筑管理、外协服务管理、预算管理、可靠性指标管理、物资管理和采购管理等生产管理业务功能,并提供生产数据的各种方式的查询、统计、对比和分析手段来进行决策支持,让电力企业的运行、检修、生技、安监等生产管理职能部门人员和厂领导能够轻松应对企业的生产管理工作。
支持发电集团生产运作,实现一体化、集约化管理通过对海外发电集团的业务发展模式的研究发现,当前全球发电集团的经营模式正在向一体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国内的发电集团也正在向这个趋势转变,以实现规模化的成本优势,提高企业竞争力。
e- PMADS通过对发电企业生产管理集团式运作模式的实现,支持集团企业生产管理的一体化:将发电资产组合中的每一单元发展成为“参与者”,使多个电厂形成一体化的整体,规范统一各发电厂,依靠规模化和集团整体优势参与市场竞争;和支持集团企业的集约化:将各发电厂共性的服务类、资源管理累业务集中到集团本部,通过集团提供共享的资源和服务,实现集团整体的资源配置最优,资源消耗最低。
源自国际先进理念,贴合中国电力企业实际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国内电力企业陆续开始引入国外先进的EAM(企业资产管理)理念,用来改进企业的设备管理水平,并引入了一些国际知名品牌的大型EAM软件系统,如:Maximo、IFS、DataStream等,来辅助进行生产管理的活动。
这些软件系统的引入和应用,使中国部分电力企业初步实现了生产管理业务的信息化、电子化。
但随着业务功能的深入使用,企业逐步发现这些引入的系统存在不少问题。
这主要是因为这些软件系统虽然是基于先进的管理理念,但并不是专业服务于电力行业,而是面对广泛的传统行业,且也不考虑中国电力用户的实际使用习惯和方式,所以造成无法满足国内电力企业生产管理业务的实际需求、用户界面不友好、操作不方便等缺陷的存在。
健新科技凭借对中国电力行业信息化的丰富经验,对中国电力企业EAM理念引入和软件系统使用的情况进行认真细致深入的总结分析,基于EAM的先进理念,结合电力行业的生产管理业务实际情况,再融入国内众多管理先进的电力企业在生产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模式,研制了基于MAXIMO平台的电力生产管理及辅助决策系统(e-PMADS);既实现了EAM“以资产生命周期为中心的管理,在不明显增加维修费用的情况下,减少非计划性停机时间”的理念,又具有针对性地实现包括两票三制在内的各种行业业务规则,贴合地为电力企业运行、检修、生技、安监等部门的生产管理工作提供应用功能,满足了电力企业的需求。
2 业务功能特点面向行业的应用功能,让您事半功倍e-PMADS直接面向中国电力行业,蕴涵了行业中的先进生产管理模式,提供贴合电力企业实际需要和中国行业规范的应用功能,帮助企业实现先进的管理模式。
2.1 部门协同电力企业中各个职能部门共同完成生产管理的业务工作,财务部门在其中发挥了预算制定、成本控制的作用。
e-PMADS使得这些部门能够在生产管理业务中密切配合,顺利协同工作。
2.2 业务实现对于电力企业生产管理的各个方面的工作,e-PMADS都提供直接、有效、方便的软件功能,让业务工作能够得心应手地进行。
2.3 辅助决策利用系统记录的各种设备、工作相关的数据,通过查询、统计和分析,得出各种统计结果、变化曲线、比例对比等类型的数据,对企业领导进行生产方面的决策提供了有力的辅助和支持手段。
3 实施效益e-PMADS系统软件将先进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和管理信息技术融入到电力企业生产管理中,给生产管理带来了效率与活力,有利于提高企业设备的运行和检修管理水平。
3.1 设备管理工作更加完善建立了完备的设备/位置树,并对设备进行了科学规范的统一编码,所有的设备资产清晰明确。
完善的设备台帐,提供“一站式”服务,使得管理人员能够在一个应用功能里面查看全面的设备信息,并且都是实时准确的数据。
例如可以查看到设备的某个备件现时在仓库中的库存量,设备各个测点、仪表最新的采集数值等。
对设备的缺陷采用“发现-跟踪-消缺-验收-备案”的管理模式,保证所有的设备的缺陷妥善处理。
系统贴合国内电力企业应用,我公司提出了成熟的7层的故障代码结构理念,并得到的广泛而成功的应用。
如系统在广州蓄能水电厂的应用,从2001年系统上线至今,系统已经形成了500多条故障代码记录、588万多条故障代码链,建立起了完善的故障信息知识库。
这个百万级数据的故障代码体系知识库,记录了故障的详细现象、处理方式和处理结果,还可以随着新情况新故障的发生而不断增加和修改。
故障代码体系为企业对设备的故障检修提供高质量的指导,同时对预防性维护,可靠性维护,以及设备检修来说也具有非常高的参考价值。
通过故障代码的引入,可以为企业带来以下效益:1) 避免出现重复报障的情况,大大的减轻了检修人员的压力;2) 一次性报障正确率达到99%;3) 同类设备缺陷平均处理周期减少25%以上;企业领导通过系统,可以对设备信息的进行全方位地掌握,为正确的决策提供了保证。
将所有与设备相关的业务集中在Maximo平台中处理,减少了数据冗余的同时,提高了数据的利用率,减轻了用户的工作强度,提高了设备管理工作的效率。
3.2 加强运行维护管理工作通过e-PMADS系统建立了设备运行和维护工作的标准操作,指导用户进行标准作业。
一方面工作变得规范化,提高了检修效率,另一方面这些标准操作做为知识在系统中共享,提高了知识的利用率。
将安全措施和两票管理巧妙的结合,利用系统生成工作票和操作票,减少了对人员素质的依赖,使得安全措施能够妥善的执行。
利用系统自动生成工单,实现了先进的预防性维修模式。
用户利用系统方便地查阅检修规程和运行规程。
系统从整体上重视知识的管理和经验的沉淀,例如通过对故障代码体系,两票管理,检修规程管理等功能的有机结合,使检修工作的一些宝贵经验能够在系统中不断积累,为今后的检修工作提供指导。
通过系统全面地改善运行维护管理水平,企业非计划停机时间可减少30%~45%;大小修工期缩短20%以上;更重要的是通过系统对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以及对管理水平的持续促进,这些指标还有望不断提高。
3.3 业务流程标准化、规范化通过实施e-PMADS,业务流程得到重新评估和整理,以使其更加合理,更加适应企业当前的形势,以及未来的发展。
借助Maximo平台提供的业务流程设计工具,业务流程得以方便地在系统中实现,提高了业务流程的效率和有效性;所有用户执行各项业务时使用统一的流程,提高了部门之间的沟通效率,缩短了业务办理周期。
3.4 加强物资管理1) 物资采购及时,避免了以往由于库存物资不足,影响其它业务的开展;同时也避免了以往的超额采购,改善了企业的现金流。
2) 采购效率提高,在采用e-PMADS之后,采购流程的平均时间比以前减少了30%~40%,平均采购成本降低了20%以上。
3) 物资领取方便快捷,并且有案可查,有效控制物资的合理使用,避免浪费,其物资消耗与实施系统前相比,降低了30%~50%。
4) 随着领料、退料的效率提高,检修人员能够方便快捷地进行物料的领取和退还,从而大大减少了检修班组“小仓库”现象。
4 软件功能简介4.1 电厂系统功能各个组成部分的主要作用为:1) 设备资源管理设备资源管理过程包括基础资料管理、故障代码、设备评级、定值管理、图纸管理、设备电子台帐。
设备资源管理是用户可以从系统中获得与设备有关的关键数据,从而成为规划、分析和决策的有用信息,能够以设备标识为纽带,将设备相关的设备档案、运行状态、实时信息、检修记录、设备缺陷、操作记录以及其典型的检修工艺工序、备品备件、安全措施分析等等信息进行关联和展示,并从安装新设备、到发出临时或预防性维护工单。
借助系统的设备资源管理功能,跟踪所有设备检修维护工作的执行,包括对大小修工程的管理。
从最初的工作请求到工单发放、任务完成以及实际结果的记录,其跟踪、管理与分析工作请求、人工规划与安排的能力,帮助企业充分利用资源,同时提高生产力。
2) 关联资源管理关联资源管理包括物资采购、库存管理、员工信息管理、生产用具管理,是执行与资源相关的操作,以及对与资源相关联的信息进行管理的功能。
物资采购包括供应商/承包商管理、物资需用计划管理、采购计划管理、询价单管理、采购单管理、物料接收管理、发票管理等功能。
库存管理提供物料资料维护、仓库盘点调整、仓库发料及常用报表统计功能。
同时为财务系统提供数据。
3) 设备维护管理设备维护管理包括工单管理、标准作业手册管理、缺陷管理、两票管理、预防性维护/定检管理、技术监督管理。
两票工单管理:利用工单模块实现电厂中各级部门的工单的制定、传递、汇报、模板和查询统计等业务操作,通过工单管理执行与处理工单有关的各项功能,查看相关的工作资产、工作类型和优先级、安全计划、标准作业计划、总分类账科目、问题代码、计划信息及员工、物料、服务和工具等信息,实现对两票票据的打印和管理。
标准作业手册管理:对各种工艺流程、安全措施、风险防范、工作条件、二次措施、典型操作票等规范标准进行管理。
缺陷管理:通过对缺陷的发现、鉴别、记录、策划、分派、处理、消除、验收、统计等各项工作,实现缺陷信息的统一记录、处理工作的统一策划和任务的统一分派,并实现针对设备的缺陷处理预案的管理功能。
预防性维护/定检管理:使用定期维护管理模块来定期自动或手工生成检修工单,记录定期维护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周期,包括定期维护工作针对的设备、对应的检修规程、发生的频率等等。
技术监督管理:对各专业的技术监督工作的计划、审核、执行、回报和监督工作进行支持。
4) 设备运行管理设备运行管理主要管理设备及水工运行相关的业务,包括机电运行管理、水工运行管理、集控中心、IT运维管理、可靠性管理。
其中机电运行管理提供了电厂运行人员在日常运行、巡查巡视、值班工作中各种业务的支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