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药历
- 格式:docx
- 大小:30.79 KB
- 文档页数:7
教学药历建立日期:2022年2月1日建立人:****住院时间:2022年1月13日出院时间:2022年1月21日身高(cm)170cm体重(kg)74体重指数(kg/m2)25.61过敏史: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药物不良反应及处置史:无入院诊断:1.社区获得性肺炎;2.双侧肾上腺小结节?;3.脾低密度影。
出院诊断:1.社区获得性肺炎;2.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3.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4.甲状腺结节;5.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症;6.前列腺增生症并钙化灶初始治疗方案分析:初始治疗方案:药理作用药品名称用量用法频率起止时间扩张支气管多索茶碱注射液0.3g iv.gtt qd 1.14-1.20祛痰盐酸氨溴索注射液30mg iv.gtt bid 1.14-1.20抗感染注射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 4.5g iv.gtt q8h 1.14-1.20抗炎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2mg压缩雾化吸入bid 1.13-1.20抗心律失常富马酸比索洛尔片 2.5mg po qd 1.13-1.21初始治疗方案分析:患者2月前受凉后出现咳嗽、阵发性,咳黄白粘痰,发热,体温最高达38.9℃。
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可闻及干湿啰音。
胸部CT(2022.01.10)示:1.双肺异常密度,考虑感染性病变可能;2.双肺局限性肺气肿,不除外局部间质性改变;3.右主支气管局部小结节,必要时进一步检查;4.双侧肾上腺局部可疑小结节,脾脏低密度影;并给予“左氧氟沙星针”抗感染治疗3天,效差,依据《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年版),患者可初步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
依据《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年版),该患者治疗方案主要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进行止咳,化痰,平喘等对症治疗,并积极防治并发症。
抗感染治疗方面,患者为老年男性,常见病原菌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等肠杆菌科细菌,卡他莫拉菌,厌氧菌等。
此外,患者伴随肺气肿,该疾病为慢性结构性肺疾病,有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风险,因此,应选择能够覆盖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药物,如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联合大内酯类或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静脉给药。
支气管哮喘的药方问题一、支气管哮喘药方支气管哮喘的常用药物包括:β2激动剂、糖皮质激素、抗过敏药、抗胆碱药等。
根据其药理作用可分为如下类别:1. β2激动剂β2激动剂是支气管扩张剂的代表,具有快速缓解哮喘发作的作用。
常见的β2激动剂包括:沙丁胺醇、特布替林、福莫特罗等。
药方1:沙丁胺醇吸入剂用法:每次2~4个吸入,每日3~4次。
注意事项:包括脈搏快,面部发红等副作用,偶尔可能引起寒战、心悸、手指因血管痉挛而发可麻痹感,一般症状减轻后容易自行消失。
药方2:福莫特罗叶片吸入剂用法:每次1~2片,每日3次。
注意事项:如有口干、嗜睡、恶心、腹泻等反应,应减少药物用量或调换其他药物。
2. 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主要药物之一,能够迅速缓解炎症并增强肺功能。
但应注意副作用。
常见的糖皮质激素药物包括:氢化可的松、倍他米松等。
药方3:氢化可的松吸入剂用法:每次1~2mg,每日2~4次。
注意事项:长期吸入大量激素会导致肺炎、骨质疏松等并发症。
因此,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应严格遵循医生的指示。
3. 抗过敏药抗过敏药可以减轻哮喘发作时的症状,并使患者的免疫系统对过敏原更加不敏感。
常见的抗过敏药包括:洛贝林、马来酸氯苯那敏等。
药方4:洛贝林口服片用法:每次2片,每日2~3次。
注意事项:容易导致口干、头晕、恶心、便秘等症状。
不宜给孕妇、哺乳期妇女和肝肾功能障碍者使用。
4. 抗胆碱药抗胆碱药是指可以阻断乙酰胆碱受体的药物,从而减轻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引起的哮喘症状。
常见的抗胆碱药包括:异丙托溴铵、特异性毛细支气管扩张剂(Tiotropium)等。
药方5:异丙托溴铵口服片用法:每次10mg,每日2次。
注意事项:由于异丙托溴铵具有较多的抑制副作用,使用时需遵医嘱,并严格监测不良反应。
二、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首选方法,可以救治急性哮喘发作、预防发作和控制病情。
常见的药物包括β2激动剂、糖皮质激素、抗过敏药、抗胆碱药等。
支气管哮喘病历范文患者:张某,, 20岁主诉:咳嗽3个月,鼻塞2周,咳痰,痰中带血丝查体:T 37.5℃,气短,四肢无肿胀,肺未见异常病史:患者为哮喘患者,患病3年,服用抗过敏及抗组胺药物,平时无特殊不适。
本次主诉出现3个月前,患者出现发热咳嗽,伴有咳痰,痰中有血丝,给予抗感染药物治疗后症状无明显缓解,2周前出现发热和鼻塞,给予抗生素治疗,同时行血常规和粪便常规检查,未发现异常,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诊断:支气管哮喘治疗:1.予肾上腺素阻断剂:每日0.5mg沙丁胺醇口服。
2.予祛痰药:每日双乙酰氨基酚或复方丙酸阿司匹林口服。
3.予抗炎药:每日美洛昔康口服,每日一次,每次200mg。
4.予抗过敏药:每日特罗凡口服,每日一次,每次2mg。
5.予抗组胺药:口服阿托伐他汀,每日一次,每次10mg。
指导:1.意充足休息,减少劳累,避免暴露在致敏源,如尘、烟等环境中。
2.医生的指导下定期使用治疗药物,积极配合,勤进行体检。
3.期接受心肺功能测试,保持正常的支气管功能,减少炎症反应。
4.加维生素A,C,D的摄入,合理膳食,调节饮食,如少食油腻,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5.极进行体育锻炼,每周定期参加户外活动,如散步、骑自行车等,锻炼身体。
张某是一名支气管哮喘患者,当前表现出发热咳嗽,伴有咳痰,痰中带血丝等症状,通过检查诊断为支气管哮喘。
治疗的方法主要包括使用抗过敏药物、抗组胺药物、祛痰药物、抗炎药物和阻断剂等,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应该从生活习惯上做出努力,如注意充足休息、减少劳累,避免暴露致敏源,增加维生素摄入,合理饮食,进行适当体育锻炼等。
本案以此治疗措施,希望患者能够积极配合,获得早日康复。
治支气管哮喘秘方(下)9.10 麻地定喘汤来源:冯益真,《山东中医杂志》(2)1991年组成:炙麻黄3~6克,地龙6~9克,银杏、苏子、甘草各4.5~6克,黄芩、连翘、当归、川芎、射干各6~9克。
用法:每日1剂,上药加水煎至100~200毫升,分4~6次服,如呕吐重或口服困难者分2次保留灌肠。
同时配合必要的静脉输液,抗生素及降温、止呕、镇静、雾化吸入等治疗,对照组除上述方法(除中药外)外,加用激素及强心剂。
功用:清热平喘、涤痰消瘀。
方解:小儿喘息性疾病,属祖国医学“哮喘”范畴。
方用麻黄宣肺定喘;地龙通络化痰、解痉止咳;银杏、苏子降逆祛痰,止咳平喘;黄芩、连翘清泄肺热;集宣、通、清、降于一方,以除致病之因;复加射干清咽化痰;当归、川芎理气消瘀,共奏清热平喘、涤痰消瘀之效。
根据现代药理研究,本方具有平喘止咳,抗过敏、抑菌、抗病毒,强心利尿以及镇静、改善微循环等作用。
临床应用,再配用有关西药、故用之效果显著。
主治:喘息性疾病(包括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
加减:热重者,加生石膏、知母;并发心力衰竭者,加生脉散;抽风者,加钩藤、紫雪丹等。
疗效:治疗200例,其中支气管哮喘95例,喘息性支气管炎65例,毛细支气管炎40例,结果:治愈(治疗3天后,症状、体征显著减轻,5~7天基本消失),122例(占65%);有效(治疗3天后症状、体征有所好转,5~7天明显减轻,7~10天基本消失)64例(占32%),无效14例(占7%)。
对照组200例中治愈95例(占48%),有效80例(占40%),无效24例(占12%)。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
且从退热、咳喘、啰音等三大症状消失时间比较,均有显著意义(P<0.05)。
9.11 治哮灵来源:王烈,《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地龙5克,麻黄2.5克,苏子1.5克,射干1克,侧柏叶2克,黄芩2克,白鲜皮、刘寄奴、甘草、苦参、细辛各1克,平贝母2克,僵蚕1.5克,橘红1克,冰片0.05克。
教学药历建立日期:2022年5月16日建立人:*****住院时间:2022年5月16日出院时间:2022年5月22日身高(cm)160cm体重(kg)57.5体重指数(kg/m2)22.46过敏史:无药物不良反应及处置史:无入院诊断:1.呼吸困难查因:肺血栓栓塞症?支气管哮喘?2.右下肢肌间静脉血栓形成;3.过敏性鼻炎4.子宫肌瘤;5.心包积液。
出院诊断:1.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2.右下肢肌间静脉血栓形成;3.过敏性鼻炎 4.子宫肌瘤 5.腰椎间盘突出症初始治疗方案分析:初始治疗方案:药理作用药品名称用量用法频率起止时间扩张支气管多索茶碱注射液0.3g iv.gtt qd 5.16-5.20复方甲氧那明胶囊2粒po tid 5.16-5.22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溶液5mg压缩雾化吸入bid 5.16-5.22抗炎孟鲁司特钠片10mg po qd 5.16-5.22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2mg压缩雾化吸入bid 5.16-5.22初始治疗方案分析:患者6年前确诊“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治疗后症状好转,近6年未用药。
1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呼吸困难,伴有大汗、全身乏力、麻木、心慌,给予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具体用法不详)后症状无明显好转。
结合患者既往病史,用药史,本次入院时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患者初步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
依据《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0年版)》,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治疗药物又称为急救药物,这些药物在有症状时按需使用,通过迅速解除支气管痉挛从而缓解哮喘症状,包括吸入和短效口服β2受体激动剂,全身性激素,吸入用抗胆碱药物以及短效茶碱类药物。
患者院外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后,症状未明显好转,可能有以下原因(1)患者未能正确掌握吸入制剂的使用方法,导致药效降低;(2)用药剂量不足,该药物作为支气管哮喘急救药物,可按需给药,必要时每隔4-8小时可吸入一次,但24小时内最多不超过8吸。
入院后医嘱选择使用β2受体激动剂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扩张支气管,且用法用量符合说明书要求,为合理用药。
儿科治支气管哮喘秘方(17方)儿科治支气管哮喘秘方(17方)1 平哮汤【来源】崔玉衡,《名医治验良方》【组成】炙麻黄6~9克,炒杏仁12克,桑白皮20克,地龙12克,蝉衣6克,蜈蚣1~2条,当归12克,石韦20克,细辛5克,徐长卿20克,生甘草5克。
【用法】发作时,上方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发作后,上方剂量加大2~5倍(即2~5剂一起),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9克,每次1粒,1日3次,口服以巩固疗效。
【功用】理肺平喘、解痉脱敏。
【方解】本病亦是老年常见多发病。
方用炙麻黄解表宣肺,通利水道,其性属阳;地龙凉血平喘,熄风通络,其性属阴,一阴一阳,具有解痉脱敏作用;地龙去麻黄之辛燥,麻黄减地龙之咸寒;徐长卿镇痛止咳,活血解毒;蝉衣散风热,宣肺定痉,两药均有脱敏作用。
桑白皮清泻肺气之逆,北细辛温开气道之闭,二药寒热并用,相得益彰;石韦镇咳祛痰、平喘利水;又哮喘反复发作,造成肺气宣降失常,肺络瘀血,入当归活血,能达血行而助气行,且有脱敏作用。
蜈蚣咸温有毒具有祛风解痉、解毒散结、活络止痛之功效,并协同当归活血通络,改善肺及气管血液循环,改善气道通气量,从而增加肺组织对炎症的吸收,减少痰液分泌而达到治喘平哮之目的。
可谓组方遣药,匠心独运。
【主治】支气管哮喘,发作期及持续期,寒热不甚明显者。
【加减】若证型偏热者,加僵蚕、生石膏、鱼腥草;偏寒者,加干姜、桂枝,重用细辛;痰盛气逆者,加葶苈子、半夏、云茯苓;气虚者,加黄芪、太子参、白果仁;咳剧者,加款冬花、白前、枇杷叶。
其他如全虫、土元、穿山甲等虫类药,均有解痉通气,行痰开闭之效,临证当酌情选用。
【疗效】屡用效著。
2 附子大黄细辛汤【来源】田从豁,《中国中医药报》【组成】制附片12克(先煎),大黄炭6克,木通、当归身、桃仁各9克,细辛3克,生甘草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温阳散寒、活血祛瘀。
【方解】肺寒哮喘,多由素体阳虚肺弱、痰湿内停,感外邪而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气促痰鸣而发。
治支气管哮喘的十个经典古方一、定喘汤来源:明·张时微《摄生众妙方》。
组成:白果(去壳炒黄捣碎)21枚,麻黄9克,款冬花9克,桑白皮9克,制半夏9克,苏子6克,杏仁6克,甘草3克,黄芩6克。
用法:水煎服。
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宣肺降气,祛痰平喘。
方解:本方治疗之哮喘,是因风寒外束、痰热内蕴所致。
故方中用麻黄宣降肺气,解表定喘;杏仁宣肺降逆,止咳平喘;桑白皮、黄芩清肺热,化痰涎;苏子、半夏、款冬花降气平喘,止咳化痰;白果敛肺定喘,与麻黄相伍,一收一散,既能加强平喘之效,又能防止麻黄耗散之弊;甘草调和诸药,兼能止咳化痰。
本方能散表寒、清膈热、降逆气、化痰涎,故治“寒包热哮”,效果良好。
主治:风寒外束、痰热内蕴的哮喘证,症见痰多气急、痰稠色黄、或有表证恶寒发热、舌苔黄腻、脉滑数。
可用于支气管哮喘、急、慢性支气管炎、肺脓疡,肺源性心脏病、喘息性支气管炎等病症。
加减:痰稠不利,加胆南星、瓜蒌皮、沙参、前胡;胸膈闷甚者,加枳壳、厚朴;肺热重者,加石膏,鱼腥草;顽痰胶结,饮食减少,加莱菔子、白芥子;痰壅而呕吐者,加旋覆花、代赭石。
二、定喘丸来源:清《清太医院配方》。
组成:苏梗、白芥子、苏子、桑白皮、百合、杏仁、陈皮、川贝母、白术、茯苓各120克,阿胶、黄芪各180克,天冬、知母、半夏、当归、生地各60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炼蜜和丸。
每次服9克,日服2~3次。
功效:润肺止嗽嗽,化痰平喘。
方解:方中苏梗、陈皮理气舒郁,健脾和胃;白芥子、苏子、杏仁、川贝祛痰止咳,下气平喘;白术、茯苓、半夏健脾益气,燥湿化痰;当归、生地、黄芪、阿胶补气活血,滋肾养阴;百合、天冬、知母润肺止咳,清热安神。
诸药配合,既能补气养血以固本,又能止咳平喘以治标,是一首标本兼顾的定喘良方。
《清太医院配方》云其“润肺止嗽,化痰止喘,立见神效。
定喘后再服益气养元丸,男加人参健脾丸,女加安神赞育丸,常服喘嗽不发,屡经屡验,功效难尽。
”主治:一切喘症。
病历记录
患者:[XXXXX]
年龄:XX岁
性别:女
就诊日期:XXXX年XX月XX日
病史:
患者主诉反复发作性喘息,胸闷XX余年,每年秋季及气候变化时易发,曾诊断为“支气管哮喘”。
体查:
体温:36.5℃
脉搏:80次/分
呼吸:18次/分
血压:120/80mmHg
一般情况尚可,呼吸稍促,口唇轻度发绀,双肺可闻及广泛哮鸣音,呼气音延长。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6.5×10⁹/L,中性粒细胞60%。
痰液检查:未见异常。
肺功能检查: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
诊断:支气管哮喘
处理措施:
1. 给予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缓解喘息症状。
2. 医嘱使用丙酸倍氯米松吸入剂,以控制哮喘症状。
3. 建议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4. 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评估哮喘控制情况。
以上为患者病历记录,已向患者详细解释病情及治疗方案,患者表示理解并同意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