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与启示 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02 MB
- 文档页数:16
辛亥革命失败的成功原因失败原因辛亥革命是如何取得胜利的1,辛亥革命取得胜利的历史原因一,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
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益扩大。
他们迫使中国签订《辛丑条约》以后,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政治控制,多方扩展在华经济势力。
为了支付对外巨额赔款等,清政府加重税赋,致使民怨沸腾。
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了。
在中外反动派的严重压迫下,阶级矛盾激化。
二,清末“新政”及其破产清政府推行的立宪并没有挽救清王朝,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重了危机。
清政府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延续其反动统治。
事实表明,清政府已陷入无法照旧统治下去的境地。
三,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数量的增多和规模的扩大,民族资产阶级及与它相联系的社会力量也有了明显的发展。
2,辛亥革命取得胜利的直接原因一,资产阶级政党的领导1894年11月,孙中山组建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立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
政府”。
1904年开始,出现了10多个革命团体。
这些革命团体的成立为革命思想的传播及革命运动的发展提供了不可缺少的组织力量。
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在日本成立中国同盟会。
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
二,武装起义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不仅提出了革命纲领,而且从事实际的革命活动,他们先后发动了多次武装起义,这些起义虽然相继失败,但是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武昌起义掀起了辛亥革命的高潮,打开了清王朝统治的缺口。
三,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与组织工作20世纪初,随着一批新兴知识分子的产生,民主思想得到广泛传播辛亥革命为什么是失败的(1)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篡夺。
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在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势力的以及附从革命的旧官僚.立宪派的共同支持先,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2)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也未得到根本改变。
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可以从两种角度去认识:一种是从主客观方面去认识,一种是从具体原因方面去认识。
从主客观来看,一是由于资产阶级自身的局限性,一是由于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
从具体原因方面来看,可从纲领、农民、政党、军队等四个因素去分析:①资产阶级革命派始终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帝纲领。
三民主义没有提出反对中华民族的主要敌人帝国主义。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还幻想得到帝国主义的支持。
没有认清真正的敌人,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终归失败的原因之一。
②资产阶级革命派始终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封建纲领。
三民主义没有彻底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资产阶级革命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因此得不到农民的支持。
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没有农民的支持就无法战胜强大的敌人。
③资产阶级革命派始终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武装力量。
在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的武装斗争都是短期的。
“二次革命”中国民党人虽然掌握了一些军队,但并不是统一的革命力量,护法运动则依靠军阀的力量,因此每当遇到强大的反革命武装就不能不失败。
④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政党也是松散的。
同盟会建立后缺乏严密的组织和纪律,武昌起义爆发前实际上已名存实亡,没有一个坚强的革命政党,就不能使革命者紧密地团结起来形成坚强的战斗力。
袁世凯能够窃取辛亥革命果实,也与同盟会的涣散、领导成员政见不一有关。
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客观原因: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太强大.主观原因:革命的领导者中国资产阶级是一个经济上,政治上都十分软弱的阶级.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中国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行不通,中国革命需要新的阶级政党来领导,新的指导思想,需要寻找新的出路.首先,辛亥革命是成功的革命。
辛亥革命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更具有完全意义的民主革命,中国人民“为了建立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在比较更完全的意义上开始了这场革命。
由于资产阶级和同盟会的组织和领导,提出了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在广大工农和其他劳动群众多种方式反抗斗争所汇成的革命怒潮中,赶跑了狗皇帝,推翻了清王朝的二百六十多年的专制统治,从而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这个共和国产生了一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文献。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自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腐朽的清政府陷入内忧外患中,无耻的帝国主义扩大了侵略范围,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极大的灾难,与此同时,农民群众斗争风暴也此起彼伏,先有天平天国农民运动,后有辛亥革命,而后者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由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历史上一次比较完全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这次革命不仅推翻了满清王朝的封建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还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点深入人心,社会风俗也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中国历史翻开了新的篇章。
然而,在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的三个月后,代表旧势力的袁世凯及其领导的北洋军便窃取了革命的果实,他恢复帝制,并竭力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的利益,他还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潮。
孙中山先生毕生追求的“独立、民主、共和”一去不复返,辛亥革命宣告失败了。
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呢?究其原因,从主观方面来说,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的弱点和错误:1、马克思说,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孙中山等革命党人恰恰忽略了这一点,由于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他们始终不敢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参加斗争,他们利用会党、新军。
在革命高潮时镇压农民的反封建斗争,是自己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在同敌人斗争中,处于孤立无援的地位。
2、革命党没有提出明确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一同盟会领导的资产阶级政党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口号,甚至幻想换取帝国主义的支持,也没有彻底的摧毁封建势力。
许多人摇身一变。
有封建官僚变成了革命的有功之臣,革命的胜利果实很快就被袁世凯窃取了。
3、革命派没有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没有形成统一的领导核心。
从成立时起,内部组织比较松懈,派系纷杂,思想上没有统一的信仰,这样的政党是不可能领带革命走向成功的。
“革命党人没有建立自己的革命武装以推翻旧政府保卫新政权。
他们依靠的是清军士兵和民间秘密反清会党。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及其启示辛亥革命的发起和其失败的原因与启示回眸九十三年前的辛亥革命,它可称得上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一座不朽的里程碑。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不仅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还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而这场轰轰烈烈的革命却以失败告终,其中失败的原因及其启示,都很耐人寻味.1.历史回顾1911年清政府出卖铁路修筑权,激起全国人民的反抗,四川等地爆发保路运动。
10月10日,武汉地区的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发动武昌起义。
接着各省纷纷响应。
因为1911年为旧历辛亥年,故称“辛亥革命”。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
不久组成了临时参议院,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月12日清帝宣布退位。
但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政权被大地主、大买办阶级的代表袁世凯窃取,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宣告失败。
辛亥革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广大工农群众参加的一次“比较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反动政府,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为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打开了新的视野。
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虽然它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但为中国的进步潮流打开了闸门。
1.1辛亥革命的过程1911年10月10日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911年旧历为辛亥年故名。
1894年,孙中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团体兴中会。
1905年,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
此后,资产阶段革命派一方面批评君主立宪派反对革命的谬论,传播革命思想;另一方面,发动了一系列的反清武装起义,促进了革命高潮的到来。
辛亥革命的发起和其失败的原因与启示回眸九十三年前的辛亥革命,它可称得上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一座不朽的里程碑。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不仅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还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而这场轰轰烈烈的革命却以失败告终,其中失败的原因及其启示,都很耐人寻味.1.历史回顾1911年清政府出卖铁路修筑权,激起全国人民的反抗,四川等地爆发保路运动。
10月10日,武汉地区的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发动武昌起义。
接着各省纷纷响应。
因为1911年为旧历辛亥年,故称“辛亥革命”。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
不久组成了临时参议院,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月12日清帝宣布退位。
但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政权被大地主、大买办阶级的代表袁世凯窃取,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宣告失败。
辛亥革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广大工农群众参加的一次“比较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反动政府,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为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打开了新的视野。
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虽然它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但为中国的进步潮流打开了闸门。
1.1辛亥革命的过程1911年10月10日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911年旧历为辛亥年故名。
1894年,孙中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团体兴中会。
1905年,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
此后,资产阶段革命派一方面批评君主立宪派反对革命的谬论,传播革命思想;另一方面,发动了一系列的反清武装起义,促进了革命高潮的到来。
辛亥革命的意义: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
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府,使民主共和的念头开始深入人心,并在中国形成了“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
第三,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第五,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关于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可以从两种角度去认识:一种是从主客观方面去认识,一种是从具体原因方面去认识。
从主客观来看,一是由于资产阶级自身的局限性,一是由于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
从具体原因方面来看,可从纲领、农民、政党、军队等四个因素去分析:第一,资产阶级革派始终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帝纲领。
三民主义没有提出反对中华民族的主要敌人帝国主义。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还幻想得到帝国主义的支持。
没有认清真正的敌人,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终归失败的原因之一。
第二,资产阶级革派始终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封建纲领。
三民主义没有彻底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资产阶级革命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因此得不到农民的支持。
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没有农民的支持就无法战胜强大的敌人。
第三,资产阶级革派始终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武装力量。
在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的武装斗争都是短期的。
“二次革命”中国民党人虽然掌握了一些军队,但并不是统一的革命力量,护法运动则依靠军阀的力量,因此每当遇到强大的反革命武装就不能不失败。
第四,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政党也是松散的。
同盟会建立后缺乏严密的组织和纪律,武昌起义爆发前实际上已名存实亡,没有一个坚强的革命政党,就不能使革命者紧密地团结起来形成坚强的战斗力。
袁世凯能够窃取辛亥革命果实,也与同盟会的涣散、领导成员政见不一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