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主要作物的种类及分布
- 格式:doc
- 大小:48.50 KB
- 文档页数:2
三农经济作物种植手册第1章经济作物种植概述 (3)1.1 经济作物种类与分布 (3)1.2 经济作物种植的意义与价值 (4)第2章土壤与气候选择 (4)2.1 土壤类型及其特点 (4)2.1.1 沙土 (4)2.1.2 粘土 (4)2.1.3 壤土 (5)2.1.4 盐碱土 (5)2.2 气候条件对经济作物的影响 (5)2.2.1 温度 (5)2.2.2 降水 (5)2.2.3 光照 (5)2.3 土壤与气候的适配性分析 (5)2.3.1 作物生长习性 (5)2.3.2 土壤气候条件匹配 (6)2.3.3 适应性改良 (6)第3章育苗技术 (6)3.1 育苗设施与设备 (6)3.2 育苗基质选择与配制 (6)3.3 种子处理与播种技术 (7)第4章水稻种植技术 (7)4.1 水稻品种选择与布局 (7)4.2 水稻栽培管理技术 (7)4.2.1 育秧 (7)4.2.2 移栽 (7)4.2.3 水稻生长期管理 (8)4.3 病虫害防治与水稻优质高产 (8)4.3.1 病虫害防治 (8)4.3.2 水稻优质高产措施 (8)第5章小麦种植技术 (8)5.1 小麦品种选择与布局 (8)5.1.1 品种选择原则 (8)5.1.2 品种布局 (8)5.2 小麦栽培管理技术 (9)5.2.1 整地与施肥 (9)5.2.2 播种 (9)5.2.3 田间管理 (9)5.3 小麦病虫害防治与高产栽培 (9)5.3.1 病虫害防治 (9)5.3.2 高产栽培技术 (9)第6章玉米种植技术 (10)6.1 玉米品种选择与布局 (10)6.1.1 品种选择 (10)6.1.2 布局 (10)6.2 玉米栽培管理技术 (10)6.2.1 整地 (10)6.2.2 播种 (10)6.2.3 田间管理 (10)6.3 玉米病虫害防治与优质高产 (10)6.3.1 病虫害防治 (10)6.3.2 优质高产 (11)第7章经济作物轮作与间作 (11)7.1 轮作与间作的意义及原则 (11)7.2 常见经济作物轮作模式 (11)7.3 经济作物间作模式与效益分析 (12)第8章蔬菜种植技术 (12)8.1 蔬菜种类与季节选择 (12)8.1.1 春季蔬菜 (12)8.1.2 夏季蔬菜 (12)8.1.3 秋季蔬菜 (13)8.1.4 冬季蔬菜 (13)8.2 蔬菜栽培管理技术 (13)8.2.1 播种 (13)8.2.2 定植 (13)8.2.3 水肥管理 (13)8.2.4 中耕除草、整枝打叉 (13)8.3 蔬菜病虫害防治与优质高产 (14)8.3.1 农业防治 (14)8.3.2 物理防治 (14)8.3.3 化学防治 (14)8.3.4 生物防治 (14)第9章水果种植技术 (14)9.1 水果种类与区域分布 (14)9.1.1 苹果:主要分布在山东、陕西、甘肃、山西、河南等省份。
农业部粮食作物名录农业部粮食作物名录是我国农业部为了加强对粮食作物种植的管理,促进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根据作物种类、生产区域、产量等因素制定的名录。
名录中的粮食作物主要包括稻谷、小麦、玉米、大豆、马铃薯等。
以下是对农业部粮食作物名录的详细续写。
一、稻谷稻谷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区域广泛,包括江南、华南、西南等地。
稻谷品种繁多,根据生长周期可分为早稻、中稻和晚稻。
稻谷产量较高,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石。
稻米营养价值丰富,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人体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二、小麦小麦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区域包括黄淮海平原、东北地区等。
小麦品种繁多,按生长周期可分为春小麦和冬小麦。
小麦产量较高,对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小麦粉是制作面粉、糕点、饼干等食品的主要原料,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
三、玉米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区域广泛,包括东北、华北、西南等地。
玉米品种繁多,按生长周期可分为春玉米和夏玉米。
玉米产量较高,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玉米营养价值丰富,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
此外,玉米还是饲料、生物燃料等多种领域的原料。
四、大豆大豆是我国传统的粮食作物,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平原、东北地区等。
大豆品种繁多,包括黄豆、黑豆、青豆等。
大豆产量较高,对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大豆营养价值丰富,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
大豆制品,如豆浆、豆腐、豆皮等,深受人们喜爱。
五、马铃薯马铃薯是我国主要的蔬菜作物之一,种植区域广泛,包括西南、华南、华北等地。
马铃薯品种繁多,根据生长周期可分为春马铃薯和秋马铃薯。
马铃薯产量较高,是我国蔬菜供应的重要来源。
马铃薯营养价值丰富,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
六、油菜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
油菜品种繁多,包括白菜型、甘蓝型和芥菜型等。
中国本土作物的原始分布格局是什么,中国本土作物有哪些中国本土农作物原始分布格局为南稻北粟。
水稻起源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南方地区降雨量较多,适合水稻生长),而粟类旱地作物起源于黄河流域(相对南方地区比较干旱),后续栗的地位逐渐被小麦取代。
我国小麦产区主要集中在东北平原以及华北平原,其中东北平原种植春小麦,华北平原种植冬小麦。
我国水稻产区主要集中在秦岭-淮河以南的水田区。
一、中国本土作物的原始分布格局是什么1、中国本土农作物原始分布格局为南稻北粟。
2、水稻主要起源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南方地区降雨量比较多,适合水稻生长),而粟类旱地作物主要起源于黄河流域(相对南方地区比较干旱),后续栗的地位渐渐被小麦取代。
3、我国小麦产区主要集中在东北平原以及华北平原,其中东北平原一般是种植春小麦,华北平原种植冬小麦。
4、我国水稻产区主要集中在秦岭-淮河以南的水田区。
5、我国玉米产区分为6个,分别是北方春播玉米区、黄淮平原春夏播玉米区、西南山地丘陵玉米区、南方丘陵玉米区、西北内陆玉米区、青藏高原玉米区。
二、中国本土作物有哪些1、水稻我国的南方属于主要的产稻区,其秆呈直立状,高度一般为0.5-1.5m,叶鞘松弛且没有毛,叶舌呈披针形,长度一般为10-25cm,叶片的形状为线状披针形,长度一般约为40cm,宽度一般在1cm,没有毛且较为粗糙。
2、大豆大豆原产于我国,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而东北地区是主要的产区,其高度一般为30-90cm,茎粗壮且呈直立状,而且还有长硬毛,颜色为褐色,属于一种植物蛋白质很丰富的作物,一般可以用它来制作各种豆制品,也能够用来榨取豆油。
3、白菜白菜原分布于我国的华北,高度一般为40-60cm,全株稍微有一些白粉且没有毛,而且它还有很多条粗壮的侧脉,叶柄的颜色一般为白色,呈扁平状,长度与宽度分别为5-9cm,2-8cm,属于二年生草本植物。
4、荔枝荔枝产于我国的南方,属于常绿乔木,高度一般不超过10m,不过有时候也能够达到15m,甚至更高,它的果卵通常呈卵圆形至近球形,长度一般为2-3.5cm,在它成熟的时候,颜色一般为暗红色至鲜红色,而在食用时,一般需要剥开外皮,并食用里面的果肉。
玉米、水稻、小麦和大豆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它们的生产和种植对我国的农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在我国的农业种植中,这些作物种类繁多,品种繁多,其中又以玉米、水稻、小麦和大豆的品种最为丰富多样。
一、玉米品种玉米是我国的三大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米生产国和消费国,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一直居世界前列。
在玉米品种上,我国拥有数量庞大和种类丰富的玉米品种资源,包括普通玉米、甜玉米、粉玉米、薏苡米等。
这些品种在不同地区和气候条件下,适应性强,增产潜力大,是我国农民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二、水稻品种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国和消费国,水稻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一直居世界前列。
在水稻品种上,我国拥有数量众多和种类繁多的水稻品种资源,包括籼稻、粳稻、稻梗稻、秧稻等。
这些品种在不同地区和水稻生态系统中,适应性强,增产潜力大,是我国农民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三、小麦品种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生产国和消费国,小麦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一直居世界前列。
在小麦品种上,我国拥有数量众多和种类丰富的小麦品种资源,包括春小麦、冬小麦、硬粒面小麦、软粒面小麦等。
这些品种在不同地区和气候条件下,适应性强,增产潜力大,是我国农民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四、大豆品种大豆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消费国,大豆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一直居世界前列。
在大豆品种上,我国拥有数量众多和种类丰富的大豆品种资源,包括黄大豆、黑大豆、青大豆、红大豆等。
这些品种在不同地区和气候条件下,适应性强,增产潜力大,是我国农民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以上是我国玉米、水稻、小麦和大豆的主要品种和特点,这些品种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我国的农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经济作物的种类
中国经济作物种类繁多,包括纤维、油料、糖料、饮料、香料、调料、工业原料等多种作物。
以下是中国经济作物的几个主要种类:
1.纤维作物:纤维作物是人类重要的纺织原料,包括棉花、黄麻、红麻、亚
麻、大麻等。
其中,棉花是中国的优势产业,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
2.油料作物:油料作物是用于提取油脂的作物,包括油菜、花生、芝麻、大
豆等。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油料生产国之一,其中大豆、花生和油菜的产量居世界前列。
3.糖料作物:糖料作物是用于提取糖分的作物,主要是甘蔗和甜菜。
中国是
世界上最大的糖料生产国之一,其中甘蔗主要分布在南方,甜菜主要分布在北方。
4.饮料作物:饮料作物是用于制作饮品的作物,包括茶叶、咖啡、可可等。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生产国之一,茶叶的品种和品质均居世界前列。
5.调料作物:调料作物是用于烹饪调味的作物,包括姜、蒜、辣椒等。
中国
是世界上最大的调料生产国之一,其中姜和蒜的产量居世界前列。
6.工业原料作物:工业原料作物是用于制造工业品的作物,包括橡胶、木材、
竹子等。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橡胶生产国之一,橡胶主要分布在南方。
中国经济作物的种植和发展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需求,还积极开拓了国际市场,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国主要农作物分布我国主要经济作物及分布东北林区:红松、落叶松(白桦、紫椴);人参、貂皮、鹿茸辽东半岛、山东半岛:苹果黄河流域:葡萄、梨、桃、杏、柿、枣、栗、核桃南方地区:柑橘、、荔枝、桂圆、菠萝、茶、油茶、油桐、漆树、毛竹、杉树、樟树、蚕桑南部沿海:、荔枝、桂圆、菠萝海南:椰子西北:新疆的葡萄、哈密瓜、长绒棉,内蒙古的三河牛、三河马,宁夏的滩羊青藏高原:牦牛、藏绵羊、藏山羊台湾:樟树(樟脑)、甘蔗、茶叶、、菠萝主要经济作物分述如下:①棉花。
1990年中国棉田面积约558.8万公顷,占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6%,1990年皮棉产量达450.8万吨,为世界上最大产棉国。
棉花种植分布在北纬19°~45°,东经76°~125°范围内,但主要产于黄河流域(约占中国棉花产量59%)和长江流域(约占中国棉花产量35%),其中最大的集中棉区是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次为黄河中游(关中平原、晋南盆地)、四川盆地及南疆等地区。
②油料作物。
1990年占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50.9%,种类多而分布广。
主要包括油菜籽、花生、芝麻、向日葵、胡麻等5大油料作物。
1978年以来,油菜籽面积和产量均超过花生,分布遍及各省区,以冬油菜为主,绝大部分产于长江流域,在长城以北,内蒙古、西北、青藏等地区则种植春油菜。
花生除青海、西藏、内蒙古、宁夏外,各省区均有种植,其中山东一省占中国产量1/3以上。
主要集中产区有二:一是环渤海周围的山东、辽东半岛及黄河下游平原地区;二是粤、桂、闽、台丘陵及沿海地区。
芝麻以淮河中游的洪河、南汝河流域及汉江中游、南襄盆地等为主要产区。
向日葵1978年以来在东北、华北、西北迅速扩种,日益成为北方地区主要油料之一。
胡麻是长城以北的河北坝上、雁北、内蒙古、宁夏、青海、甘肃、新疆的主要油料作物。
1990年中国油料作物产量达1613.2万吨,其中油菜籽产量为695.8万吨。
③糖料作物。
小麦水稻玉米农作物种类
农作物是指农业生产中种植的各种植物,包括粮食作物、蔬菜、水果、草类等。
在我国,小麦、水稻、玉米是主要的粮食作物种类,也是国
民经济发展的支柱。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三种作物。
一、小麦
小麦是最早被人们栽培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种植最广泛的作
物之一。
我国是小麦生产大国之一,每年都有大量的小麦产量。
小麦
适应性强,生长期短,产量高,且适合我国北方干旱的气候和土壤条件。
因此,小麦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作物之一。
二、水稻
水稻是我国的传统农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水稻适于生长在湿润的水域中,所以我们通常把它称为水稻。
在我国,水稻的种植也很广泛,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如广东、广西、湖南、
江西、浙江、福建等省份。
三、玉米
玉米也是我国广大农民喜爱的作物之一,主要分布在北方、东北、西北等干旱区域。
玉米富含营养,富含淀粉和多种维生素,被广泛用于制作各种食品。
在我国,玉米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很大,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
总之,小麦、水稻、玉米是我国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它们的种植和生产对促进我国农业和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
在以后的发展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这些作物的种植和生产,加强对农业的投入,提高作物的品质和产量,大力发展农业经济。
中国农作物分布情况及特色(地图版)一、北方地区农作物分布及特色1. 小麦:作为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小麦广泛分布于河南、山东、河北、山西等地。
这些地区气候适宜,土壤肥沃,为小麦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北方小麦以其粒大、质优、口感好等特点著称。
2. 玉米:玉米在北方地区的种植面积也相当广泛,尤其在东北地区,如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
这些地区的玉米以其饱满、香甜、营养价值高等特点受到消费者喜爱。
4. 薯类:马铃薯、红薯等薯类作物在北方地区也有较大面积的种植,尤其在甘肃、陕西等地。
这些地区干旱少雨,适宜薯类作物生长。
二、南方地区农作物分布及特色1. 水稻:南方地区是我国水稻的主要产区,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
水稻种植历史悠久,品种丰富,口感细腻,是我国南方居民的主食。
2. 柑橘:南方地区的柑橘产业具有世界知名度,尤其是江西、湖南、湖北等地。
这些地区的柑橘以其皮薄、汁多、味甜、营养价值高等特点备受消费者喜爱。
3. 茶叶:我国南方茶叶种类繁多,如西湖龙井、碧螺春、铁观音等。
茶叶产区主要集中在浙江、福建、安徽等地,这些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非常适合茶叶生长。
4. 棉花:南方地区的棉花种植主要集中在江苏、安徽、湖南等地。
这些地区的棉花纤维品质优良,产量稳定,对我国棉纺织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三、西北地区农作物分布及特色1. 枣树:新疆是我国枣树的主产区,尤其以若羌红枣、和田大枣等品种闻名。
新疆的枣树种植历史悠久,红枣品质上乘,营养价值高。
2. 葡萄:新疆葡萄品种繁多,口感各异。
吐鲁番地区的葡萄干享誉世界,具有很高的市场知名度。
3. 瓜类:西北地区的哈密瓜、西瓜等瓜类作物品质优良,口感鲜美。
尤其是哈密瓜,以其甜度高、肉质细腻著称。
四、青藏地区农作物分布及特色1. 青稞:青藏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具有耐寒、耐旱、耐瘠薄等特点。
青稞是藏族人民的主食,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2. 藏药:青藏地区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孕育了丰富的藏药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