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突发事件(黑)及应急处理
- 格式:doc
- 大小:62.00 KB
- 文档页数:7
一、目的与原则1. 目的:为确保旅游活动中的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涉旅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保障游客和旅游从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2. 原则:(1)以人为本,生命至上;(2)统一指挥,分级负责;(3)预防为主,快速反应;(4)协同作战,高效处置。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旅游活动中的各类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
三、组织指挥机构1. 成立旅游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旅游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组:(1)综合协调组:负责统筹协调各部门、各单位的工作;(2)信息报送组:负责收集、整理、报送突发事件相关信息;(3)救援处置组:负责组织救援力量,开展救援工作;(4)善后处理组:负责事件善后处理工作;(5)宣传报道组:负责事件宣传报道工作。
四、应急处置流程1. 突发事件发生时,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
2. 信息报送组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事件情况。
3. 应急指挥部根据事件情况,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4. 救援处置组迅速组织救援力量,开展救援工作。
5. 善后处理组负责事件善后处理工作。
6. 宣传报道组负责事件宣传报道工作。
五、应急处置措施1. 自然灾害:(1)密切关注气象、地质等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及时发布旅游安全提示;(2)对可能发生自然灾害的区域进行巡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排除;(3)对受影响的游客进行疏散、安置和救助。
2. 事故灾难:(1)迅速组织救援力量,开展救援工作;(2)对事故现场进行隔离,防止事故扩大;(3)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确保生命安全。
3. 公共卫生事件:(1)加强公共卫生监测,发现疫情及时报告;(2)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观察,防止疫情扩散;(3)开展防疫知识宣传,提高游客自我防护意识。
4. 社会安全事件:(1)加强安全防范,维护旅游秩序;(2)协助公安机关处置突发事件;(3)保障游客生命财产安全。
六、应急保障1. 人员保障:确保应急指挥部和各工作组人员到位,加强应急演练。
旅游景区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一、前言旅游业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旅游景区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的风险。
这些突发事件可能是自然灾害、恶劣天气、交通事故、火灾等等。
为了确保游客和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并保障景区的正常运营,制定一套旅游景区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是必要的。
二、应急指挥机构的组织景区应成立应急指挥机构,由景区的经营管理机构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主要包括指挥部、指导组、综合组、业务组和保障组。
三、预案的内容和实施步骤1.事件的报告与评估:当发生突发事件时,工作人员应立刻向应急指挥机构报告,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事件评估,确定事件的性质、规模和对游客和景区的影响程度。
2.应急响应级别的划分:根据事件的性质和影响程度,划分不同的响应级别,包括一级响应、二级响应和三级响应。
一级响应为最高级别,三级响应为最低级别。
3.指挥机构的指派与部署:根据事件的性质和影响程度,指挥机构应及时进行人员的调度和部署,确保各个部门的有效协调与配合。
4.信息的收集与传递: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应积极收集信息,了解事件的实际情况,并及时向相关职能部门和游客传递有关信息,以便游客能够采取正确的安全措施。
5.游客和工作人员的疏散与救护:根据事件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游客和工作人员的疏散和救护工作,确保人员的人身安全。
6.景区设备和设施的应急维修: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应及时对受损的设备和设施进行检修和维护,以便尽快恢复景区的正常运营。
7.事后总结与整改:突发事件过后,应对应急处理措施进行总结与评估,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以提升应急处理能力。
四、应急演练和培训为了确保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和培训,让工作人员熟悉应急预案的流程和操作,提高应急处理的能力和水平。
五、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在应急处理中,景区应积极与相关部门合作,包括公安、消防、医疗、交通等,确保应急处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包括信息共享、联合演练、联合应急处置等。
旅游行业旅行团突发事件处理在旅游行业中,突发事件是不可避免的。
尽管旅行团一直致力于提供安全和顺利的旅行体验,但突发事件仍然可能发生。
为了保障游客的安全和权益,旅行社和相关机构应该建立有效的突发事件处理机制。
本文将探讨旅游行业旅行团突发事件的常见类型以及如何应对这些事件。
一、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旅行团面临的最常见的突发事件之一。
地震、台风、洪水等灾害可能对旅行团的行程和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旅行社和相关机构应该在行程安排和紧急预案中考虑到这些风险。
当突发自然灾害发生时,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确保游客的安全。
在首要确保游客的安全之后,应迅速组织疏散和紧急救援行动。
具备灾害应对培训的导游和工作人员可以为游客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2.考虑调整行程或取消行程。
在自然灾害发生之后,可能需要重新评估行程安排并考虑取消行程或改变目的地。
旅行社应及时与游客和各类服务提供商(如酒店、航空公司等)进行沟通,共同协商解决方案。
3.及时提供信息和保障游客权益。
旅行社应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告知游客灾害情况和后续行动计划,并协助游客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例如退款、改签等。
保障游客的权益是旅行社的责任。
二、交通事故交通事故是旅行团面临的另一种常见突发事件。
无论是在公共交通工具上还是在旅游巴士中,交通事故可能对游客的健康和安全造成威胁。
为了应对交通事故,旅行社和相关机构应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紧急联系机制。
旅行社应与车辆运营商建立良好的沟通和联系,以确保能够及时取得救援和支持。
导游和工作人员应该知晓紧急联系方式,并能够迅速调动资源。
2.提供紧急医疗援助。
旅行社应与医疗服务提供商合作,为游客提供及时的紧急医疗援助。
导游和工作人员应具备基本的急救知识,并能迅速做出正确的反应。
3.妥善处理事故后续事宜。
当发生交通事故时,旅行社应协助游客与相关保险公司和法律服务机构联系,处理事故后续事宜,并为游客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三、安全问题除了自然灾害和交通事故,旅行团还可能面临各种安全问题,如偷盗、抢劫、火灾等。
一、编制目的为保障旅游者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旅游秩序,提高旅游行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旅游企业、旅游景区、旅游服务设施等在旅游活动过程中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旅游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旅游突发事件的统一指挥、协调和处置。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组:(1)现场处置组:负责现场救援、人员疏散、医疗救护等工作。
(2)信息收集组:负责收集、汇总、上报突发事件相关信息。
(3)物资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储备、调配和供应。
(4)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现场的交通、通讯、电力、饮食等后勤保障工作。
(5)宣传报道组:负责对外发布突发事件信息,引导舆论。
四、应急处置程序1. 紧急情况报告(1)旅游企业、旅游景区、旅游服务设施等发现突发事件时,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通知相关工作组。
2. 现场处置(1)现场处置组迅速赶到现场,开展救援、疏散、医疗救护等工作。
(2)对受伤人员实施紧急救治,对被困人员实施救援。
(3)对疏散人员进行安置,确保其生命安全。
3. 物资保障(1)物资保障组根据现场需求,迅速调配应急物资。
(2)确保救援人员、受伤人员、疏散人员的基本生活需求。
4. 后勤保障(1)后勤保障组确保现场交通、通讯、电力、饮食等后勤保障工作。
(2)协助救援人员、受伤人员、疏散人员转移至安全地点。
5. 信息收集与上报(1)信息收集组及时收集、汇总、上报突发事件相关信息。
(2)宣传报道组对外发布突发事件信息,引导舆论。
五、善后处理1. 调查原因(1)应急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对突发事件原因进行调查。
(2)查明责任,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2. 评估损失(1)对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
(2)制定赔偿方案,妥善处理受损游客的合法权益。
旅游突发事件应急处理1漏接•地接的处理办法:• 1.地接以最快的速度,带车到达火车站;• 2.实事求是地向游客说明情况,诚恳地赔礼道歉,力求游客的谅解;• 3.必要时请旅行社的领导出面赔礼道歉或酌情给游客一定的物资补偿,如小礼品;• 4.用更加热情周到的服务,高质量地完成计划内全部活动内容,以消除因漏接给游客带来的不愉快。
2错接•为了发生错接事故,地陪应该做到:• 1.站在出站口醒目的位置上举起接站牌,以便领队、全陪(或游客)前来联系;• 2.主动地从游客的民族特征、衣着、组团社的徽记等分析判断或上前委婉询问;• 3.及时找到领队和全陪,问清姓名、国别(地区)、团号和人数;• 4.如该团无领队和全陪,应与该团成员核对团名、国别(地区)及团员姓名等。
3空接•行程变更的处理方法:• 1.先找全陪,说明情况,提出应变计划,协商达成一致意见;• 2.找旅游团领队和团中有影响的人物,实事求是地说明困难,诚恳地赔礼道歉,讲清补救措施,争取他们的谅解和支持;• 3.分头找团员做工作,求得他们的谅解;• 4.积极执行补救计划:利用有限时间让游客游览本地最具代表性的景点,把计划中的风味餐和文娱演出提前到旅游团抵达的那天晚上,导游员的讲解要更精彩,服务要更热情、更周到;• 5.必要时,经领导批准,可以加酒,加菜,赠送具有本地特色的小纪念品,甚至让领导出面向全团说明实际困难、赔礼道歉;• 6.旅行社有关部门要及时将更改情况通知下一站接待旅行社。
4丢失证件•处理游客丢失护照问题的过程:•(1)问清情况,帮助游客回忆:真的没有收到护照还是忘在什么地•方;•(2)与领队联系:没有将护照还给游客还是已经还给他了,以求分清•责任;•(3)与领队一起协助游客寻找护照;•(4)确定护照丢失,地方接待旅游社要开具遗失护照证明;•(5)失主持旅行社的证明到当地公安局挂失并开具遗失证明;•(6)失主持公安局的遗失证明到他所在国驻华使、领馆申请领取新护•照或临时证件;•(7)领到新证件后要到我国省、市、自治区级公安局或其派出机构办•理签证手续;•(8)费用问题待分清责任后处理。
一、编制目的为提高旅游行业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保障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全国范围内各类旅游活动中的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
三、应急处置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常备不懈。
2. 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确保游客生命财产安全。
3. 快速反应,协同作战,形成合力。
4. 科学决策,依法处置,确保社会稳定。
四、组织机构与职责1. 旅游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旅游突发事件的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
2. 旅游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办公室负责旅游突发事件的监测、预警、信息收集、上报、处置和总结等工作。
3. 旅游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专业队伍包括医疗救护、交通疏导、消防、通信保障等专业队伍,负责具体应急处置工作。
五、应急处置流程1. 预警与监测(1)建立旅游突发事件监测系统,实时收集各类旅游活动信息。
(2)加强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的监测预警。
2. 报告与启动(1)发现旅游突发事件,立即向旅游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报告。
(2)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 应急处置(1)医疗救护:根据现场情况,组织医疗救护队伍进行救治。
(2)交通疏导:及时发布交通管制信息,组织交通疏导队伍进行疏导。
(3)消防:组织消防队伍进行灭火、救援等工作。
(4)通信保障:确保应急处置信息畅通。
4. 后期处置(1)调查评估:对旅游突发事件进行调查评估,查明原因。
(2)善后处理:对受伤游客进行救治、赔偿,对受影响的旅游活动进行恢复。
(3)总结经验:总结应急处置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六、保障措施1. 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完善应急物资储备,确保应急处置需要。
3. 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水平。
4. 加强宣传培训,提高游客安全意识。
旅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最新旅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范文(精选6篇)最新旅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范文(精选6篇)一、安全应急预案指导方针是:“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快速反应,联动处置”,把保障游客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景区首要任务,层层落实责任,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对各种突发事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安全应急领导小组组成人员:组长:副组长:成员:三、应急处置程序:1、发生情况和报告一旦游客在景区内因道路交通事故、火灾、强风、雷击、冰雪灾害或因滑跌、落水、疾并食物中毒造成人员伤亡,以及遇险、迷途走失等报警求助紧急情况,各工作点(岗位)员工要迅速报告本部门主管(负责人),部门主管(负责人)根据现场情况作紧急处置并迅即报告办公室和应急领导小组当日值班领导。
对报告已明确发生了重大安全事故(险情)和人员伤亡的,各级负责人应以最快速度报告集团领导以及相关的公安派出所、交警、旅游质监、安全生产监督、卫生防疫等政府部门。
2、出发救援安全应急分队队长以最快速度通知各位队员。
所有应急分队队员不论人在何处,无论白天黑夜,必须立即携带通讯、照明等应急装备(工具)赶到指定地点,在应急领导小组值班领导和队长带领下,火速赶赴现场,开展救援处置工作。
3、现场处置⑴情况报告应急分队到达现场后,迅速全面掌握了解情况,随时向安全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报告事件性质、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人员伤亡损失、救援处置进展以及是否需要后继人员和装备支援等情况。
⑵抢救伤员应急队员利用携带的担架、急救箱,尽快将伤员(患者)抬(搀扶)至安全地段,由受过医疗救护专业训练的队员进行基本情况检查并进行精神安抚。
根据伤员(患者)情况,或送山下景区游客中心休息康复,对重伤员(患者)直接送下花园区医院诊治。
⑶保护现场设立警戒范围,安排人员在现场警戒、守候(在搜救伤员和紧急排险时,对现场原始状态应作好标记标号),等待有关部门来勘察现常⑷疏导游客尽快撤离危险地段。
2024年旅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在2024年旅游过程中,突发公共事件是无法完全避免的,为了有效地应对各种紧急情况并保障游客的安全,我们制定了以下应急预案:
一、紧急通知和调度措施:
1. 在发生突发公共事件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
2. 实施快速调度,迅速组织人员和资源到达事发地点,展开救援和处置工作。
二、安全疏散和救援措施:
1. 制定详细的疏散计划和路线,引导游客安全有序地疏散到安全地点。
2. 组织专业救援队伍进行搜救工作,确保被困者及时获救。
三、危险物品处理和隔离措施:
1. 立即对危险物品实施隔离和处理措施,避免进一步蔓延危险。
2. 确保相关人员带好防护装备,保障其个人安全。
四、应急医疗和救护措施:
1. 迅速组织医疗队伍提供现场急救和救护服务,确保伤者得到及时救治。
2. 协调医疗资源,确保医疗设备和药品充足,应对突发事件中可能造成的大规模伤亡情况。
五、后续处置和恢复措施:
1. 组织相关部门迅速展开善后工作,清理现场并进行事故原因调查和分析。
2. 提供心理援助服务,帮助受灾游客和受伤人员恢复心理健康。
六、宣传和教育措施:
1. 加强突发公共事件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游客的安全意识,增强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2.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和培训,提升相关人员的应急工作能力和素质。
通过以上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执行,我们能够有效地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保障游客的安全和健康。
希望所有旅游者在旅途中都能够享受愉快而安全的旅程。
旅游突发事件现场处置方案第一章突发事件概述 (3)1.1 突发事件定义 (3)1.2 突发事件分类 (3)1.2.1 自然灾害类 (3)1.2.2 人为类 (3)1.2.3 公共卫生类 (4)1.2.4 社会安全类 (4)1.2.5 网络信息类 (4)1.2.6 其他类 (4)第二章现场指挥与协调 (4)2.1 指挥体系建立 (4)2.1.1 建立现场指挥部 (4)2.1.2 设立现场指挥小组 (4)2.2 现场协调机制 (5)2.2.1 建立现场协调小组 (5)2.2.2 建立现场协调会议制度 (5)2.3 信息沟通与报告 (5)2.3.1 建立信息沟通渠道 (5)2.3.2 信息收集与报告 (5)第三章紧急救援与医疗救助 (6)3.1 救援队伍调度 (6)3.1.1 救援队伍组建 (6)3.1.2 救援队伍分工 (6)3.1.3 救援队伍调度流程 (6)3.2 现场医疗救治 (6)3.2.1 医疗救治原则 (6)3.2.2 医疗救治流程 (7)3.3 救援物资保障 (7)3.3.1 救援物资种类 (7)3.3.2 救援物资调度 (7)第四章安全防护与疏散 (7)4.1 现场安全防护 (7)4.1.1 保证现场安全 (7)4.1.2 现场人员安全 (7)4.1.3 现场物资保障 (8)4.2 疏散通道设置 (8)4.2.1 确定疏散通道 (8)4.2.2 疏散通道标识 (8)4.2.3 疏散通道维护 (8)4.3 疏散方案实施 (8)4.3.1 疏散组织 (8)4.3.2 疏散引导 (8)4.3.3 疏散信息传递 (8)4.3.4 疏散完毕确认 (8)第五章消防与火灾处置 (8)5.1 火灾报警与扑救 (9)5.1.1 火灾报警 (9)5.1.2 火灾扑救 (9)5.2 火灾现场处置 (9)5.2.1 疏散与救援 (9)5.2.2 现场警戒 (9)5.2.3 现场通讯与协调 (9)5.3 火灾后续处理 (9)5.3.1 火灾原因调查 (9)5.3.2 火灾损失评估 (10)5.3.3 火灾处理 (10)第六章食品安全与卫生保障 (10)6.1 食品安全监管 (10)6.1.1 监管原则 (10)6.1.2 监管措施 (10)6.2 现场卫生保障 (10)6.2.1 卫生保障原则 (10)6.2.2 卫生保障措施 (10)6.3 应急食品供应 (11)6.3.1 应急食品供应原则 (11)6.3.2 应急食品供应措施 (11)第七章信息发布与舆论引导 (11)7.1 信息发布原则 (11)7.1.1 及时性原则 (11)7.1.2 准确性原则 (11)7.1.3 客观性原则 (11)7.1.4 连续性原则 (11)7.1.5 指导性原则 (11)7.2 舆论引导策略 (12)7.2.1 强化正面宣传 (12)7.2.2 及时回应关切 (12)7.2.3 加强舆论监控 (12)7.2.4 培养舆论领袖 (12)7.2.5 创新宣传手段 (12)7.3 媒体沟通协调 (12)7.3.1 建立媒体联络机制 (12)7.3.2 统一信息发布口径 (12)7.3.3 强化媒体培训 (12)7.3.4 积极配合媒体采访 (12)7.3.5 建立媒体数据库 (12)第八章后续恢复与重建 (13)8.1 恢复重建计划 (13)8.2 基础设施修复 (13)8.3 旅游业复苏 (13)第九章责任追究与赔偿 (14)9.1 责任认定 (14)9.1.1 针对旅游突发事件的处置,责任认定应遵循实事求是、依法依规的原则,保证相关责任主体承担相应责任。
一、编制目的为提高我国旅游行业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保障游客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旅游市场的正常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旅游行业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各类旅游活动,包括旅行社、旅游饭店、景区、交通、购物、娱乐等环节,以及涉及旅游者的突发事件。
三、组织体系1.成立旅游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指挥调度、应急处置等工作。
2.领导小组下设以下工作小组:(1)现场指挥小组:负责现场应急处置、救援、疏散等工作。
(2)医疗救护小组:负责伤员的救治、转运等工作。
(3)交通保障小组:负责交通疏导、车辆调度、物资运输等工作。
(4)后勤保障小组:负责应急物资储备、物资调拨、生活保障等工作。
(5)信息报送小组:负责收集、汇总、上报突发事件信息。
四、应急处置程序1.发现突发事件(1)旅游企业、景区、交通等部门发现突发事件后,应立即向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报告。
(2)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应急处置。
2.应急处置(1)现场指挥小组根据现场情况,制定应急处置方案,组织救援、疏散等工作。
(2)医疗救护小组对伤员进行救治,确保伤员生命安全。
(3)交通保障小组对交通进行疏导,确保救援车辆和物资畅通。
(4)后勤保障小组确保应急物资充足,保障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3.信息报送(1)信息报送小组收集、汇总突发事件信息,及时向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报告。
(2)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将信息上报上级主管部门,确保信息畅通。
4.善后处理(1)现场指挥小组组织对突发事件现场进行清理,恢复正常秩序。
(2)医疗救护小组对伤员进行后续治疗,确保康复。
(3)交通保障小组恢复正常交通秩序。
(4)后勤保障小组对应急物资进行清点,确保物资储备充足。
五、保障措施1.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完善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提高预案的可操作性。
3.加强应急物资储备,确保应急物资充足。
旅游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一、旅游自救知识篇:在旅游过程中,由于环境的变更和每个人自身适应能力的差异,以及某些意想不到的情况,可能出现一些疾病等意外事故。
假如我们懂得一些医学卫生常识,注意预防,并随身备带几种常用药品,就会大大减少或者杜绝不少事生,让我们愉快地度过旅游生活。
(一)、创伤1. 头部外伤⑴了解伤情。
常见的头部外伤有三种:头皮擦伤、裂伤和血块。
头皮血管丰富,破裂后易出血,用干净衣物按压大多可控制出血,之后可用冷湿毛巾或冰袋冷敷,24 小时后再给予热敷,以减轻水肿并促进淤血吸收。
若有红花油等外用药,也可以外用以减少血肿,减轻疼痛。
但如有骨折等情形,应避免施以重压。
⑵保持呼吸道通畅。
不要捏伤者人中或摇动其头部试图弄醒病人,这样反会加重脑损伤和出血的程度。
要防止昏迷者舌根后坠,可一手放在伤员颈后,一手放在其额前,使其头颈部伸长,以打开呼吸道。
对呕吐者,应让其去枕平卧、头转向一侧以防止呕吐时食物被吸入气管导致窒息。
⑶转送医院。
头部外伤往往有着易变、多变突变等特点,最好能及时将病人送往医院检查治疗,以免延误救治。
2.眼灼伤⑴首先将眼皮翻开,尽快用大量清水彻底冲洗。
不要用手揉搓眼睛,可以把整个脸泡在水里,连续做睁眼和闭眼的动作。
如是石灰进入眼中,要取出后再用水冲洗,冲洗时不要让水溅到没有受伤的眼睛里⑵冲洗后,用干净的纱布等覆盖以保护受伤的眼睛,并迅速前往医院就医。
3.呼吸道异物⑴简单询问病史,初步确定异物的种类、大小以及呼吸道阻塞的时间等情况,通过体检,了解患者意识、面色等情况,判断是否完全阻塞。
如患者尚能发音、说话、呼吸或咳嗽,说明是部分阻塞,可鼓励患者尽力呼吸或自行咳嗽,以便咳出异物。
⑵如无法自行解决,施救者应站在病人身后,用双手抱住病人的腰部,一手握拳,用拇指的一侧抵住病人的上腹部肚脐稍上处,另一只手压住握拳的手,两手用力快速地向内向上挤压。
⑶当病人昏迷倒地时,救护者应面向病人,两腿分开跪在病人身体两侧,双手叠放,手掌根放在病人的上腹部肚脐稍上处,两手用力快速地向内向上挤压。
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保障旅游者的人身、财产安全,提高应对旅游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规范旅游应急处置工作,确保旅游活动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各类旅游活动,包括旅行社、景区、酒店、餐饮等旅游企业及旅游者。
二、组织体系与职责2.1 组织体系成立旅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旅游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2.2 职责分工(1)应急指挥部:负责统筹协调、指挥应急处置工作,及时上报事件情况,制定应对措施。
(2)现场指挥部:负责现场应急处置,协调各部门力量,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3)各部门职责:1)旅游管理部门:负责统筹协调旅游企业,制定应急预案,落实应急措施。
2)公安部门:负责现场秩序维护,协助救援工作,依法查处违法犯罪行为。
3)卫生部门:负责医疗救护,开展疫情监测,防止疫情扩散。
4)交通部门:负责交通运输保障,确保救援车辆、人员及时到达现场。
5)消防部门:负责火灾扑救、救援,防止火灾蔓延。
6)其他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三、应急处置程序3.1 紧急启动发现旅游突发公共事件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启动应急指挥部和现场指挥部。
3.2 信息报告现场指挥部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事件情况,包括事件类型、发生地点、影响范围、伤亡情况等。
3.3 救援行动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迅速开展救援行动,确保游客生命安全。
3.4 现场处置现场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现场处置,包括人员疏散、伤员救治、事故调查等。
3.5 恢复秩序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后,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现场清理,恢复旅游秩序。
四、应急保障措施4.1 资金保障设立旅游突发公共事件专项资金,用于应急处置、救援和善后处理。
4.2 物资保障储备应急物资,如救援设备、医疗药品、食品、帐篷等,确保应急处置工作顺利开展。
旅游突发事件应急处理1. 简介旅游是人们休闲、放松、探索的重要方式之一。
然而,旅游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突发事件,如天灾、意外事故、游客失联等。
为了保障游客的人身安全和旅游体验,正确的应急处理措施十分重要。
本文将介绍旅游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重要性,以及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应该采取的具体措施。
2. 旅游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重要性旅游突发事件是指在旅游过程中突然发生的事情,可能对游客的人身安全和旅游行程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正确应急处理旅游突发事件非常关键。
2.1 保障游客安全应急处理的首要目标是保障游客的人身安全。
面对突发事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潜在的危害,保护游客的生命安全。
2.2 维护旅游形象突发事件的处理方式和效果,直接关系到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和声誉。
正确应急处理不仅可以有效控制事件的蔓延,还能展现目的地的危机应对能力和综合管理水平,提升旅游地的信誉度。
2.3 提升游客满意度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也是衡量旅游目的地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及时、有效的应急处理能够降低游客的不安情绪,提升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满意度,增加游客的再次光临。
3. 旅游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措施旅游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需要有一个系统化的流程和具体的措施。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应急处理措施。
3.1 事前准备在旅游行程开始之前,目的地管理者应该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并组织培训。
旅游从业人员需要熟悉应急预案,并了解如何快速反应和处置突发事件。
3.2 事发现场处理当突发事件发生时,现场的旅游从业人员需要立即行动。
首先,确保游客的安全,引导游客迅速撤离事发地点,转移到安全区域。
同时,现场人员需要及时报警,通知相关责任部门和机构。
3.3 信息传递与管理在处理突发事件过程中,及时、准确的信息传递非常重要。
要保障旅游目的地和游客之间的畅通沟通,建立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统。
通过各种渠道向游客提供准确的信息,避免信息不对称和误导。
3.4 危机公关与声誉修复在突发事件发生后,需要及时采取公关措施,向公众释放准确的信息,积极回应媒体和社会的关切。
旅游业突发事件应对处理手册第一章突发事件概述 (4)1.1 突发事件定义与分类 (4)1.2 旅游业突发事件特点 (4)第二章应对处理基本原则 (4)2.1 及时性原则 (4)2.2 安全性原则 (5)2.3 协调性原则 (5)2.4 科学性原则 (6)第三章预防与预警机制 (6)3.1 预防措施 (6)3.1.1 完善旅游业法规体系 (6)3.1.2 建立健全旅游安全管理制度 (6)3.1.3 加强旅游安全教育和培训 (6)3.1.4 开展旅游安全演练 (6)3.1.5 建立旅游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机制 (7)3.2 预警系统构建 (7)3.2.1 建立旅游安全预警指标体系 (7)3.2.2 旅游安全预警系统设计 (7)3.2.3 旅游安全预警系统运行与维护 (7)3.2.4 旅游安全预警系统与部门联动 (7)3.3 预警信息发布 (7)3.3.1 制定预警信息发布标准 (7)3.3.2 建立预警信息发布渠道 (7)3.3.3 预警信息发布与旅游企业联动 (7)3.3.4 预警信息发布与公众互动 (7)第四章应急组织架构与职责 (8)4.1 应急组织架构 (8)4.2 各部门职责划分 (8)4.3 应急指挥与协调 (8)第五章突发事件应急响应 (9)5.1 应急响应等级 (9)5.1.1 旅游行业应急响应等级分为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根据突发事件的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和可控性,由应急指挥部进行评估并确定。
(9)5.1.2 各级应急响应等级的启动条件、响应措施和责任单位,应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规定执行。
(9)5.1.3 旅游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响应等级,并报应急指挥部备案。
(9)5.2 应急响应流程 (9)5.2.1 突发事件发生后,事发单位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先期处置措施,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9)5.2.2 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应迅速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分析评估,确定应急响应等级,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
一、总则1. 编制目的为提高旅游企业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保障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旅游市场秩序,制定本预案。
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企业范围内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原因引发的旅游突发事件。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领导小组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组长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担任,副组长由分管负责人担任,成员由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2. 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负责具体组织实施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组:(1)综合协调组:负责应急工作的组织、协调、调度和监督;(2)现场处置组:负责现场救援、疏散、救治等工作;(3)信息报送组:负责及时、准确报送突发事件信息;(4)后勤保障组:负责物资保障、交通运输、医疗救治等工作;(5)善后处理组:负责事件善后处理、调查、总结等工作。
三、应急处置流程1. 突发事件报告(1)发现突发事件后,事发单位应立即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2)应急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2. 现场处置(1)现场处置组接到指令后,应迅速赶赴现场,开展救援、疏散、救治等工作;(2)现场处置组应立即查明事件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3)对伤员进行救治,并安排专车送往医疗机构;(4)对被困游客进行疏散,确保游客生命安全。
3. 信息报送(1)信息报送组应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突发事件情况;(2)根据事件发展,及时更新报送信息,确保信息准确、及时。
4. 后勤保障(1)后勤保障组负责为现场处置组提供必要物资和设备;(2)保障伤员救治、疏散、交通等方面的需求;(3)协助善后处理组做好事件善后工作。
5. 善后处理(1)善后处理组应协助有关部门对事件进行调查、分析,查明原因;(2)对事件相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3)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一、总则为提高旅行社应对旅游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旅游者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旅行社合法权益,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旅游行业管理规定,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旅行社在组织旅游活动过程中,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导致的旅游活动中断、游客伤亡等情况的应急处置。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一)成立旅行社旅游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1. 指挥长:旅行社总经理或其授权负责人;2. 副指挥长:旅行社副总经理或其授权负责人;3. 成员:旅行社相关部门负责人。
(二)应急指挥部职责1. 负责旅游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2. 制定、调整和发布应急处置措施;3. 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确保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进行;4. 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情况。
四、应急处置流程(一)信息报告1. 旅行社工作人员发现旅游突发事件后,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2. 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核实情况,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3. 应急指挥部应按照规定时限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情况。
(二)应急处置1. 启动应急预案:应急指挥部根据突发事件性质和影响范围,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2. 成立应急处置小组:根据突发事件情况,成立应急处置小组,负责具体工作;3. 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应急处置小组根据应急预案要求,采取相应措施,如疏散游客、救治伤员、维护现场秩序等;4. 保障游客生命财产安全:确保游客生命财产安全,防止事态扩大;5. 维护旅行社合法权益: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旅行社合法权益。
(三)善后处理1. 整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资料,形成书面报告;2. 对受伤游客进行救治和慰问;3. 调查分析突发事件原因,总结经验教训;4. 对旅行社内部进行整改,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五、应急保障措施(一)人员保障1. 加强应急培训,提高员工应急处置能力;2. 建立应急队伍,定期开展应急演练;3. 配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和设备。
突发事件释义: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等级划分(不含社会安全事件):根据影响范围,社会危害程度来划分,通常分为:一般、较大、重大、特别重大四级。
对突发事件进行分级,目的是落实应急管理的责任和提高应急处置的效能。
Ⅰ级(特别重大)突发事件由国务院负责组织处置,如汶川地震,南方19省雨雪冰冻灾害;Ⅱ级(重大)突发事件由省级政府负责组织处置;Ⅲ级(较大)突发事件由市级政府负责组织处置;Ⅳ级(一般)突发事件由县级政府负责组织处置。
还制定了专门的分级标准,其中一条共性的、最重要的标准是人员伤亡,死亡30人以上为特别重大,10人至30人为重大,3人至10人为较大,1人至3人为一般。
具体确定时要结合不同类别的突发事件情况和其他标准具体分析。
突发事件的预警级别(不含社会安全事件):依据突发事件的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波及范围,影响力大小,人员及财产损失等,也分为四级:①一般(Ⅳ级,蓝色表示)②较大(Ⅲ级,黄色表示)③重大(Ⅱ级,橙色表示)④特别重大(Ⅰ级,红色表示)突发事件的构成要素:突然爆发,难以预料,必然原因,严重后果,需紧急处理。
突发事件的类型及划分方法:(1)按照成因:自然性突发事件、社会性突发事件(2)按照危害性:轻度、中度、重度危害(3)按照可预测性:可预测的、不可预测的(4)按照可防可控性:可防可控的、不可防不可控的(5)按照影响范围:地方性、区域性或国家性、世界性或国际性突发事件。
突发事件的特点(1)突发性。
事件发生的真实时间、地点、危害难以预料,往往超乎人们的心理惯性和社会的常态秩序。
(2)危险性。
事件给人民的生命财产或者给国家、社会带来严重危害。
这种危害往往是社会性的,受害主体也往往是群体性的。
(3)紧迫性。
事件发展迅速,需要采取非常态措施、程序化作出决定,才有可能避免局势恶化。
(4)不确定性。
事件的发展和可能的影响往往根据既有经验和措施难以判断、掌控,处理不当就可能导致事态迅速扩大。
根据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机理、过程、性质和危害对象,突发事件应对法将突突发事件类型:1、自然灾害:自然灾害。
由自然因素直接所致,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
2、事故灾害:事故灾难。
由人们无视规则的行为所致,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核与辐射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
3、公共卫生事件:由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所致,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4、社会安全事件:由一定的社会问题诱发,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民族宗教事件、经济安全事故、涉外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等。
自然灾害应急洪水1 洪水来临时,要迅速到附近的山坡、高地、屋顶、楼房高层、大树上等高的地方暂避。
2 要设法尽快发出求救信号和信息,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
3 落水时要寻找并抓住漂浮物,如门板、桌椅、木床、大块的泡沫塑料等。
4 汽车进入水淹地区时,要注意水位不能超过驾驶室,要迎着洪水驶向高地,不能让洪水从侧面冲击车体。
5 不要惊慌失措、大喊大叫;不要接近或攀爬电线杆、高压线铁塔;不要爬到泥坯房房顶上。
地震1 地震发生后,在室内,要选择易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躲避,可躲到内墙角或管道多、整体性好的卫生间、储藏室和厨房等处。
不要躲到外墙窗下、电梯间,更不要跳楼。
2 在公共场馆里,应迅速就近“蹲下、掩护、抓牢”或就近躲在柱子、大型物品旁;身处门口时可迅速跑出门外至空旷场地;在楼上时,要找准机会逐步向底层转移。
3 在室外,要尽量远离狭窄街道、高大建筑、高烟囱、变压器、玻璃幕墙建筑、高架桥以及存有危险品、易燃品的场所。
4 在行驶的汽车、电车或火车内,乘客应抓牢扶手避免摔倒,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不要跳车,地震过后再下车。
5 用湿毛巾、衣物或其他布料捂住口、鼻和头部,防止灰尘呛闷发生窒息。
6 寻找和开辟通道,朝着有光亮、宽敞的地方移动;不要乘电梯逃生。
7 一时无法脱险,要节省气力,静卧保持体力;不要盲目大声呼救;多活动手、脚,清除脸上的灰土和压在身上的物件。
8 无论在何处躲避,如有可能应尽量用棉被、枕头、书包或其他软物体保护好头部。
海啸1 地震是海啸发生的最早信号,从地震到海啸的发生有一个时间差,要利用时间差进行避险和逃生。
2 如发现潮汐突然反常涨落,海平面显著下降或者有巨浪袭来,都应快速撤离。
3 海啸发生前海水异常退去时往往会把鱼虾等许多海洋生物留在浅滩,场面蔚为大观,但此时千万不要去捡鱼虾或看热闹,应迅速离开海岸,向陆地高处转移。
4 海啸发生不幸落水时:1 要尽量抓住大的漂浮物,注意避免与其他硬物碰撞。
2 在水中不要举手,也不要乱挣扎,应尽量减少动作,能浮在水面随波漂流即可。
3 海水温度偏低,不要脱衣服。
4 尽量不要游泳,以防体内热量过快散失。
5 不要喝海水,海水不能解渴,反而会让人出现幻觉,导致精神失常甚至死亡。
6 要尽可能向其他落水者靠拢,以扩大目标,让救援人员发现。
泥石流、山体滑坡1 发现有泥石流、山体滑坡,要迅速向两边稳定区逃离,不要沿着山体向上方或下方奔跑。
2 不要躲在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山坡下面。
3 不要停留在低洼处,也不要攀爬到树上躲避。
4 一定要设法从房屋里跑至开阔地带。
5 应选择平整的高地作为营地,不要在山谷和山沟底部扎营。
台风1 尽快转移到坚固的建筑物或底层躲避风雨。
2 避免外出,必须外出时应穿较为鲜艳的衣服,并在随时能抓住固定物的地方行走。
3 在外行走,要尽量弯腰将身体缩成团,扣好衣扣,必要时应爬行前进。
4 不要在受台风影响的海滩游泳或驾船。
龙卷风在室内:1.要远离门、窗和房屋的外围墙壁,躲到与龙卷风前进方向相反的墙壁或小房间内抱头蹲下,尽量避免使用电话。
2 将床垫或毯子罩在身上以免被砸伤。
3 地下室或半地下室是最安全的躲藏地点。
在室外:1 不要待在露天楼顶,就近进入混凝土建筑底层。
2 远离大树、电线杆或简易房屋等。
3 朝与龙卷风前进路线垂直的方向快跑。
4 来不及逃离的,要迅速找到低洼地趴下。
5 不要开车躲避,也不要在汽车中躲避。
雷电1 不要在旷野中、孤独的小屋中、孤立的大树下、电线杆旁、高坡上避雷雨。
2 不要赤脚站在水泥地上,不要洗澡或淋浴,不要打固定电话,不要使用带有外接天线的收音机或电视机。
3 要远离铁轨、长金属栏杆和其他庞大的金属设施,避免站在山顶、制高点等场所。
4 多人一起在野外时,彼此隔开一定距离,不要挤在一起。
5 胶底鞋或橡胶轮胎不能抵御闪电。
沙尘暴1 出门戴口罩、纱巾等。
2 多喝水,吃清淡食物。
3 不要购买露天食品。
4 骑车、开车要减速慢行,远离树木和广告牌。
5老人、儿童及患有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人不要出门。
暴雨1 在积水中行走时,要注意观察,尽可能贴近建筑物。
2 在山区,当上游来水突然混浊、水位上涨较快时,要注意防范山洪、泥石流。
3 室外积水漫入室内时,应立即切断电源。
4 下暴雨时不要自驾游。
浓雾1 不要进行户外活动,必须外出时,要戴上口罩;尽量减少在雾中的时间。
2 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和呼吸系统等疾病者最好不要外出。
3 雾中驾车时,应打开防雾灯,与前车保持足够的制动距离,保持慢速行驶。
大雪1 减少外出活动,及时调整出行计划。
2 不要待在不结实、不安全的建筑物内。
3 行走时最好穿软底或防滑鞋,尤其是要做好冻伤、雪盲等的防护。
高温1 多喝水,少吃多餐,适当多吃苦味和酸性食物。
2 避免剧烈运动,用凉水冲手腕、温水冲澡。
3日间需小睡。
4 注意防晒;携带遮阳伞。
事故灾难应急道路交通事故1 与机动车发生事故后,要保护现场,及时报警,并记下肇事车辆的车牌号。
2 遇到撞人后驾车或骑车逃逸的,应及时追上肇事者或求助周围群众拦住肇事者。
3 与非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后,在不能自行协商解决的情况下,应立即报警。
4 先救人后救物,先救命后救伤,先抢救重伤员后抢救轻伤员。
5 对受伤者进行常识性的受伤部位检查,及时止血、包扎或固定。
6 注意保持伤者呼吸通畅;如果呼吸和心跳停止,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抢救。
7 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时,不要翻动伤者,要立即拨打120 和110 求助。
水运事故发生水运事故时,要利用救生设备逃生;紧急情况下必须跳水逃生时应采取以下应急措施:跳水前:1 尽一切可能发出遇险求救信号。
2 跳水前尽可能向水面抛投漂浮物,如空木箱、木板、大块泡沫塑料等。
3 多穿厚实保温的衣服,系好衣领、袖口;如有可能,穿上救生衣。
跳水时:1 不要从5 米以上高度直接跳入水中;可利用绳索等滑入水中。
2两肘夹紧身体两侧,一手捂鼻,一手向下拉紧救生衣,深呼吸,闭口,两腿伸直,直立式跳入水中。
跳水后:1 尽快游离遇难船只,防止被卷入旋涡。
2 如果发现四周有油火,应脱掉救生衣,潜水游到上风处;到水面上换气时,先用双手将头顶的油和火拨开再抬头呼吸。
3不要将厚衣服脱掉;如果没有救生衣,尽可能以最小的运动幅度使身体漂浮;会游泳者可采用仰泳姿势。
4 尽可能在漂浮物附近。
5 两人以上跳水逃生,要尽可能拥抱在一起,减少热量散失,也易于被发现。
铁路、轨道交通事故1 发生事故后,要听从工作人员的统一指挥,待列车停稳后,在工作人员的组织下,有序地向车厢两端紧急疏散。
不要盲目跳车,以防摔伤或被其他列车撞伤。
2 撞车瞬间,要两腿尽量伸直,两脚踏实,双臂护胸,手抱头,保持身体平衡。
3 列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时,列车服务人员应迅速疏散旅客,尽力切断火源、爆炸源并保护好现场。
航空事故1 登机后,要熟悉机上安全出口,听、阅有关航空安全知识。
2 遇空中减压,要立即戴上氧气面罩。
3 飞机紧急着陆和迫降时,要保持正确的姿势:弯腰,双手在膝盖下握住,头放在膝盖上,两脚前伸紧贴地板;听从工作人员指挥,迅速有序地由紧急出口滑落地面。
4 舱内出现烟雾时,要把头弯到尽可能低的位置,屏住呼吸,用饮料浇湿毛巾或手帕捂住口、鼻后再呼吸,弯腰或爬行到出口处。
5 若飞机在海洋上空失事,要立即穿上救生衣。
6 飞机撞地轰响瞬间:飞速解开安全带,朝外面有亮光的裂口全力逃跑。
火灾1 火灾发生时,应及时拨打119 报警;小火应立即扑救,如果火势扩大,应迅速撤离。
2 逃生时应准确识别疏散指示方向,千万不要拥挤,快速逃离火场。
3 火场逃生过程中,要一路关闭背后的门;逃出现场后切勿重返屋内取贵重物品。
4 火灾发生时,切不可搭乘电梯逃生,更不要盲目跳楼。
5 如果烟雾弥漫,要用湿毛巾掩住口鼻呼吸,降低姿势,沿墙壁边爬行逃生。
6 当衣物着火时,最好脱下或就地卧倒,用手覆盖脸部并翻滚压熄火焰,或跳入就近的水池,将火熄灭。
7 夜间发生火灾时,应先叫醒熟睡的人,尽量大声喊叫,提醒其他人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