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期中试卷答案20141118
- 格式:pdf
- 大小:171.29 KB
- 文档页数:6
物理化学期中测试(二)物理化学期中测试(二)一、选择题1.在下列电解质溶液中,不能用外推法求得极限摩尔电导率的是( )A NaClB NaOHC HClD HAC2.质量摩尔浓度为0.001mol.kg-1的下列四种电解质离子强度最大的是()A KClB Na2SO4C FeCl3D ZnSO43.在298 K无限稀释的水溶液中,下列离子摩尔电导率最大的是:()A La3+B Mg2+C NH4+D H+4.反应3O2→2O3,其速率方程-d[O2]/d t = k[O3]2[O2] 或d[O3]/d t = k'[O3]2[O2],那么k与k'的关系是:( )A 2k = 3k'B k = k'C 3k = 2k'D ?k= ?k'5.将反应设计H2O = H+ + OH- 成电池,正确的是()A Pt︱H2︱H+‖OH-︱O2︱PtB Pt︱H2︱OH-︱O2︱PtC Pt︱H2︱H+‖OH-︱H2︱PtD Pt︱H2(P1)︱OH-︱H2(P2)︱Pt6.298 K时,已知Cu2+ +2e =Cu 的标准电极电势0.337V , Cu+ +e = Cu 标准电极电势0.521V , 则反应Cu2+ + e = Cu+的标准电极电势为()A –0.153VB –0.184VC 0.153VD 0.184V7.有一露于空气中的圆球形肥皂液膜,其半径为r,表面张力为σ,则该液膜所受的附加压力为()A ?P= 2σ/rB ?P= σ/2rC ?P= 4σ/rD ?P= σ/r8.在毛细管内装入润湿性液体, 现在毛细管内右端加热时,则管内液体将( )A 向左移动,B向右移动 C 不动 D 左右来回移动9.某基元反应的活化能为80kJ·mol-1,反应温度由20℃增至30℃时,若指前因子不变,则其反应速率常数约为原来的()A 2倍B 5 倍C 4倍D3倍10.气体在固体表面上发生吸附过程,?G如何变化? ( )A ?G >0B ?G <0C ?G =0D 无法确定11.比较以下两个反应方程式描述错误的是:()2Fe3++Cu = 2Fe2+ +Cu2+,Fe3+ + 1/2 Cu = Fe2+ + 1/2 Cu2+A 得失电子数相同B ΔrGθm不同C 组成原电池时,电动势相同D 组成原电池时,铜做正极E Kθ不同12.下列关于物理吸附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 吸附力基于分子间力,吸附一般没有选择性B 吸附较稳定,不易解吸C 吸附速度快,吸附热小D 吸附可以是单分子层或多分子层E 吸附力是化学键,吸附有选择性13.电解质溶液属于第二类导体导电方式,下列描述的特点中,不正确的是:()A 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加B 电导随温度升高而增加C 电导率总是随着溶液浓度增大而升高D 溶液无限稀释时,摩尔电导率趋于最大值E 电导率随溶液浓度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14.有关电导和电导率的单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电导的单位是 A/ VB 电导的单位是SC 电导率的单位是SD 电导率的单位是S ·mE 电导率的单位是S ·m -115.对于反应A → B → C → D ,其总反应速率应为()A 各步反应速率之和B 由反应速率最快的一步决定C 由反应速率最慢的一步决定D 由反应活化能最大的一步决定E 由反应活化能最小的一步决定二、填空题1.用Ag 电极电解AgNO 3,通电一段时间,则Ag + 的迁移数t(Ag +),NO 3-的迁移数t(NO 3-),则t(Ag +) + t(NO 3-) = 。
2010 ~2011年秋季学期物理化学A(二)期中考试试卷一、填空题。
在题中“____”处填上答案。
(本题20分,每空2分)1、25℃,0.01 mol kg-1的HNO3水溶液在通电时t-____0.5。
(填>,<,=)。
2、在一定温度和稀溶液的范围内,增大NaOH溶液的浓度,则溶液的电导率κ⎽⎽⎽⎽⎽⎽⎽⎽,摩尔电导Λm⎽⎽⎽⎽⎽⎽⎽。
(填增大、减少或不变)3、已测出MgCl2溶液中Mg2+的迁移数为0.44,则Cl-的迁移数为_____。
4、0.1 mol·kg-1的MgCl2溶液的离子强度I等于⎽⎽⎽⎽⎽⎽。
5、某系统的平动能级(n x2+n y2+n z2) = 45,该能级的简并度是_____。
6、标态下氖气分子的转动配分函数为_____。
7、CO分子的转动对称数σ为_____。
8、电解时,阴极上极化电极电位____的先进行电极反应。
(填高或低)9、25℃时将饱和甘汞电极作负极测出某Cu电极的电极电势为0.1111伏,已知饱和甘汞电极的电势与温度的关系式为:E/V = 0.2410 - 7.6 × 10-4 (t/℃ -25), 则该Cu电极电势为_____伏。
二、选择题。
在题中“____”处填上答案。
(本题10分,每空2分)1、热力学函数与粒子配分函数间的关系其中定域子和离域子具有相同的计算公式的是:A U;B S;C A;D G 。
2、已知电池Ag(s), AgCl(s) |ZnCl2(b = 0.555 mol·kg-1)| Zn(s)的电动势为负值,则表示此电池的电池反应⎽⎽⎽⎽⎽A 正向进行;B 逆向进行;C 不可能发生;D 无法判断。
3、N2的振动能为εV=(v + 1/2)hν,第一激发态与基态的能差显然为hν,已知普朗克常数h=6.626×10-34 J·s,玻耳兹曼常数k = 1.381×10-23 J·K-1,T = 2491 K时其振动频率ν=6.99×1013 s-1。
大学化学专业《大学物理(上册)》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学号:______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0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一长直导线旁有一长为,宽为的矩形线圈,线圈与导线共面,如图所示. 长直导线通有稳恒电流,则距长直导线为处的点的磁感应强度为___________;线圈与导线的互感系数为___________。
2、长为的匀质细杆,可绕过其端点的水平轴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
如果将细杆置与水平位置,然后让其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摆,则开始转动的瞬间,细杆的角加速度为_____,细杆转动到竖直位置时角加速度为_____。
3、气体分子的最可几速率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
4、若静电场的某个区域电势等于恒量,则该区域的电场强度为_______________,若电势随空间坐标作线性变化,则该区域的电场强度分布为 _______________。
5、一电子以0.99 c的速率运动(电子静止质量为9.11×10-31kg,则电子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J,电子的经典力学的动能与相对论动能之比是_____________。
6、真空中有一半径为R均匀带正电的细圆环,其电荷线密度为λ,则电荷在圆心处产生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____。
7、一根长为l,质量为m的均匀细棒在地上竖立着。
如果让竖立着的棒以下端与地面接触处为轴倒下,则上端到达地面时细棒的角加速度应为_____。
8、一个质点的运动方程为(SI),则在由0至4s的时间间隔内,质点的位移大小为___________,在由0到4s的时间间用内质点走过的路程为___________。
9、两个相同的刚性容器,一个盛有氧气,一个盛氦气(均视为刚性分子理想气体)。
开始他们的压强和温度都相同,现将3J的热量传给氦气,使之升高一定的温度。
2010-2011年第二学期--- 轻化工程--- 物理化学期中试卷答案一、说明题(6×8分)1.为什么第一定律数学表示式dU=δQ-δW 中内能前面用微分号d,而热量和功的前面用δ符号?答:因为内能是状态函数,具有全微分性质。
而热量和功不是状态函数,其微小改变值用δ表示。
2.“功、热与内能均是能量,所以它们的性质相同”这句话正确否?答:不正确。
虽然功、热与内能都有能量的量纲,但在性质上不同,内能是体系的本身性质,是状态函数。
而热与功是体系与环境间交换的能量,是与热力学过程相联系的过程量。
功与热是被“交换”或“传递”中的能量,不是体系本身的性质,不是状态函数,与内能性质不同。
热与功也有区别,热是微粒无序运动而传递的能量,功是微粒有序运动而传递的能量。
3.“因ΔH=Q p,所以只有等压过程才有ΔH。
”这句话是否正确?答:不正确。
H是状态函数,H=U+pV,凡是体系状态发生变化,不管经过什么过程,体系的焓值都可能变化,即ΔH 有可能不等于零。
4.什么是稀溶液的依数性?稀溶液的依数性都有哪些?答:溶液的一些性质仅与一定量溶液中溶质的质点数有关,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这些性质称为稀溶液的依数性。
溶剂蒸气压的下降,凝固点降低,沸点升高,渗透压的存在。
5.下列两种说法是否正确,说明原因。
(1)不可逆过程一定是自发过程。
(2)自发过程一定是不可逆过程。
答(1)不对,如:气体的不可逆压缩过程是非自发过程。
(2)对。
6.263K 的过冷水结成263K 的冰,ΔS<0,与熵增加原理相矛盾吗?为什么?答:并不矛盾,熵增加原理适用条件是孤立体系或绝热体系,而上述过程并不具备这个特定条件,体系与环境间有热交换,不是孤立体系或绝热体系,ΔS 可以小于零。
而总熵会大于零的。
7.夏天将室内电冰箱门打开,接通电源,紧闭门窗(设墙壁、门窗均不传热),问能否使室内温度降低?请说明理由。
答:不能使室内温度降低。
因为该情况相当于在一个绝热恒容体系内作电功。
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物理化学》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0题,共30分)1、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同一初态分别经历等温可逆膨胀、绝热可逆膨胀到具有相同压力的终态,终态体积分别为V1,V2,则:( )(A) V1> V2(B) V1< V2(C) V1= V2(D) 无法确定2、关于热和功, 下面的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 )(A) 功和热只出现于系统状态变化的过程中, 只存在于系统和环境间的界面上(B) 只有在封闭系统发生的过程中, 功和热才有明确的意义(C) 功和热不是能量, 而是能量传递的两种形式, 可称之为被交换的能量(D) 在封闭系统中发生的过程中, 如果内能不变, 则功和热对系统的影响必互相抵消3、下列过程均为等温等压过程,根据公式d G = -S d T + V d p计算得ΔG = 0,此结论能用于下述何过程( )(A) -5C、pθ、冰→-5C、pθ、水(B) 等温、等压下,W f= 0 的化学反应 A + B→C + D(C) 等温、等压下食盐溶解于水(D) 100C、pθ、水→100C、pθ、水气4、在下列五个物理量中:(1) (V/n B)T,p,n c b≠(2) (B/n B)T,p,n c b≠(3) (H/n B)s,p,n c b≠(4) (A/n B)T,p,n c b≠(5) (G/n B)T,p,n c b≠(A) (1)、(4)、(5) 是偏摩尔量;(1)、(3) 是化学势(B) (1)、(4)、(5) 是偏摩尔量;(3)、(5) 是化学势(C) (1)、(4)、(5) 是偏摩尔量;(2)、(5) 是化学势(D) (1)、(2)、(4) 是偏摩尔量;(3)、(5) 是化学势上述结论正确的是( ) 5、在101325 kPa 压力下,mol H2O(l) 由10C升至50C,已知H2O(l)的平均摩尔定压热容为J·K-1·m ol-1,则此过程中体系的熵变为:( ) (A) J·K-1(B) 18225 kJ·K-1(C) J·K-1(D) J·K-16、石墨(C)和金刚石(C)在25C,101325Pa下的标准燃烧焓分别为kJ·mol-1和$(金刚石, 298 K)为:( )kJ·mol-1,则金刚石的标准生成焓Δf Hm(A) kJ·mol-1(B) kJ·mol-1(C) kJ·mol-1(D) kJ·mol-17、下列叙述中,不具有可逆特征的是:( )(A) 过程的每一步都接近平衡态,故进行得无限缓慢(B) 沿原途径反向进行时,每一小步系统与环境均能复原(C) 过程的初态与终态必定相同(D) 过程中,若做功则做最大功,若耗功则耗最小功8、恒温下,单一组分的过冷液体的化学势比其固体的化学势:( )(A) 高(B) 低(C) 相等(D)不可比较9、两只烧杯各有1 kg水,向A杯中加入mol蔗糖,向B杯内溶入mol NaCl,两只烧杯按同样速度冷却降温,则有( )(A) A杯先结冰(B) B杯先结冰(C) 两杯同时结冰(D) 两杯都不会结冰10、当溶液中溶质浓度采用不同浓标时,下列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考生考试诚信承诺书在我填写考生信息后,表示我已阅读和理解《龙岩学院考试4.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已知反应A→2B 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为∆r H ,1(T )及反应2A→C 的标准摩尔焓变为∆r H ,2(T )则反应C→4B 的∆r H ,3(T )是:(D )。
A. 2△r H ,1(T ) +△r H , 2(T )B. △r H, 2(T )-2r △H,1(T )C. △r H, 2(T ) +△r H,1(T )D. 2△r H ,1(T )-△r H, 2(T )5. 理想气体节流膨胀时,[()]∂∂pV p H= 0。
(选填:>,=,<) 6. 25℃时有反应 C 6H 6(l) + 712O 2(g)−→−3H 2O(l) + 6CO 2(g) 若反应中各气体物质均可视为理想气体,则其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r H与反应的标准摩尔热力学能变∆r U 之差约为:(1)。
A. -3.7 kJ·mol -1B. 1.2 kJ·mol -1C. -1.2 kJ·mol -1D. 3.7 kJ·mol -1 7. 1 mol 理想气体从相同的始态(p 1,V 1,T 1)分别经绝热可逆膨胀到达终态(p 2,V 2,T 2),经绝热不可逆膨胀到达(,,)p V T 222'',则T 2'> T 2, V 2'> V 2,S 2'> S 2。
(选填:>, =, <) 8. 范德华气体经绝热自由膨胀后,气体的温度:(2)。
A. 上升B. 下降C. 不变。
9. 某坚固容器容积100 dm 3,于25℃,101.3 kPa 下发生剧烈化学反应,容器内压力、温度分别升至5066 kPa 和1000℃。
数日后,温度、压力降至初态(25℃和101.3 kPa ),正确的为:(D )。
A. 该过程△U = 0,△H = 0B. 该过程△H = 0,W ≠0C. 该过程△U = 0,Q ≠0D. 该过程W = 0,Q ≠010、H 2和O 2以2:1的摩尔比在绝热的钢瓶中反应生成H 2O ,在该过程中( D)是正确的。
2007 —2008 学年 第 一 学期 化学与材料学院2006级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物理化学》期中试卷答案注意事项1、学生的院(系)别、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必须填写在考生信息栏内指定的位置。
2、学生在考试之前必须填写考试时间和地点。
3、答题字迹要清楚,并保持卷面清洁。
物理化学期中试卷 共9页 第 1 页考生考试诚信承诺书在我填写考生信息后,表示我已阅读和理解《学院考试纪律与违纪处分办法》的有关规定,承诺在考试中自觉遵规守纪,如有违反将接受处理;我保证在本科目考试中,本人所提供的个人信息是真实、准确的。
考生签名:物理化学期中试卷共9页第2 页一、判断题(每题1分,其10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 绝热过程都是等熵过程(×)。
2.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说法是:从一个热源吸热使之完全转化为功是不可能的(×)。
3. 在等温等压条件下,∆G> 0的过程一定不能进行(×)。
4. 在-10℃,101.325 kPa下过冷的H2O ( l )凝结为冰是一个不可逆过程,故此过程的熵变大于零(×)。
5. 理想气体在恒定的外压力下绝热膨胀。
因为是恒压,所以∆H= Q;又因为是绝热,Q = 0,故∆H = 0(×)。
6. 100℃时,1 mol H2O(l)向真空蒸发变成1mol H2O(g),这个过程的热量即为H2O( l )在100℃的摩尔汽化焓(×)。
7. 系统从同一始态出发,经绝热不可逆到达终态,若经绝热可逆过程,则一定达不到此终态(√)。
8. 在临界点,饱和液体与饱和蒸气的摩尔体积相等(√)。
9. 对应状态的两种不同气体,各自对于理想气体行为的偏离程度相同(√)。
10. 因为Q p = ∆H,Q v= ∆U,而焓与热力学能是状态函数,所以Q p与Q v也是状态函数(×)。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填上正确答案。
(1)(3分)如右图所(2) (4分)Z86, 5.70〜6.10。
(两位有效数字均给分) (3) (3分)CD (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3分,含有错误答案不给分) 24: (14分)解:儿童从A 处到B 处,由动能定理 mgs x sin37° - /umgs^ cos37° = ~^mv B(4则 VB = 2A /3m/s (1分) 当儿童恰好从C 处平抛出,则在C 处时不受弹力作用mg 2 V c =m -- R (2(1分) (3分)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高三期中考试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 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分,有选错的得0分。
题号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答案 D C B D B AC AD CD第II 卷22. 1.998 (1.996〜1.999 都正确)mm ............ (2 分);1,094 cm23:解:vc= V2 m/s儿童从B 到C 处,由动能定理 -//mgs? =(4分) 得 S2=lm(2 分)要使儿童不从C 处平抛出去,水平滑槽BC 长度应大于1〃?B o qv o =m —K(3分)(1分)C1分)⑤ (2分)解:25 (18 分)(1)粒子在该过程中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
图中匕。
启=120°ZQO 2P=120° ........... (4 分)对圆心角的大小不做必要的说明或标示,扣1分。
C2)粒子洛仑兹力作用下匀速圆周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① .......... (3分) 设。
、P 间的距离由图中的几何关系可知L=47?sin60 °联立①②得乙=玄亟 B°q(3)设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几 L =— % 联立①④得T.= — B°q由图可知,粒子先逆时针绕行再沿顺时针绕行&到达P 点 3 3故有T ⑥ ............ (2分) 3所以磁场变化的周期丁=地 ⑦ ..... (2分)3B»q解:33 .[物理——选修3-3](15分)(1)BCD (5 分) (2)以限压阀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
06应化(1)物理化学期中考试卷学号姓名成绩一、选择题:(本题满分60分,每题2分)(D)1、在正常沸点下,液体气化过程中,保持不变的热力学量是(A)U(B)S(C)H(D)G(D)2常压下 -10℃过冷的水变成 -10℃的冰,在此过程中,体系的∆G与∆H如何变化:A) ∆G < 0,∆H > 0 ;(B) ∆G > 0,∆H > 0 ;(C) ∆G = 0,∆H = 0 ;(D) ∆G < 0,∆H < 0 ;(C)3、体系的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状态函数的是:(A) T,p,V,Q ;(B) m,V m,C p,∆V;(C) T,p,V,n;(D) T,p,U,W。
(D)4、当两种组分A与B能形成理想混合物,则A与B的两种分子间:A.相互没有作用力B. 作用力小于同种分子间的C. 作用力大于同种分子间存在的作用力D. 同种分子与不同分子间的作用力相同(B )5、298K,p∅下,反应Zn(s) + CuSO4(aq) = ZnSO4(aq) + Cu(s) 1)在敞口容器中进行,2)在原电池中进行,以下不等式中正确的是:① W1 > W2 ② W1 < W2 ③Q1<Q2④Q1>Q2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B )6、在绝热可逆条件下,将3.45mol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从100kPa,289K压缩至700kPa,则此过程的W,∆U,∆H为:W/J ∆U/J ∆H/JA. -4451 451 10.6B. 15.4⨯10315.4⨯10321.5⨯103C. -15.4⨯10315.4⨯1030D. -4451 4451 1691(A )7、理想气体进行节流膨胀,下述答案中正确的一组是:A.μ=0, ∆S >0B.μ<0, ∆S >0C.μ=0, ∆S =0D. μ>0, ∆S =0(A)8、气体B服从状态方程式P(V m-b)=RT(b为常数)1molB经等温过程,体积从V m,1变为V m,2,则∆S m为:A. Rln[(V m,2-b)/(V m,1-b)]B. Rln[(V m,1-b)/( V m,2-b)]C. Rln(V m,2/V m,1)D. Rln(V m,1/V m,2)(B )9、300K时,0.5mol理想气体B等温膨胀,压力从200kPa变化到20kPa,其∆G为:A. 2872JB. –2872JC.-5744JD.0(B)10、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理想气体绝热过程是等熵过程B. 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过程是等熵过程C.理想气体绝热恒容过程是等熵过程D.理想气体绝热等外压过程是等熵过程(C)11、运用∆H=Q p,除了封闭体系等压过程外还需加上:A. 不做功B. 做体积功C. 不做非体积功D.做非体积功(B)12、有下列诸式:①∮dU=0;②∮pdV=0;③∮dH=0;④∮δW=0;⑤∮δQ=0;⑥∮(δQ+δW)=0对封闭体系总正确的是:A. ①④⑤B. ①③⑥C. ①②③D. ②③⑥(C )13、一摩尔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自状态A变到状态B,如果变化过程不知道,但A、B两个状态的温度变化确定,那就可以求出:A.体系或环境做的功B.气体的内能C.气体的焓变D.该过程的热(B)14、已知CH3COOH(g),CO2(g)和H2O(l)在298K时的标准摩尔生成热分别是:-380kJ·mol-1,-390 kJ·mol-1,-240 kJ·mol-1;则298K是CH3COOH(g) 标准摩尔燃烧热为:A.-250 kJ·mol-1B.-880 kJ·mol-1C.880 kJ·mol-1D.250 kJ·mol-1(B)15、H2O(l,373K,p∅)经两种不同途径到达终态H2O(g,373K,p∅),途径1为等温等压可逆蒸发,途径2向真空蒸发,以下关系正确的:A.Q1=∆U2B. Q2=∆U1C. Q1<Q2D.Q1=Q2(B )16、已知101.3kPa,373.2K下H2O(l)的摩尔蒸发热为40.65 kJ·mol-1,视H2O(g)为理想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