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4泌尿系统疾病动物模型
- 格式:ppt
- 大小:17.49 MB
- 文档页数:179
泌尿外科腹腔镜技能培训中动物模型的应用发表时间:2011-12-15T09:57:37.96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32期供稿作者:娄斌史雪梅龙梅[导读] 此培训方法适用于大多数的泌尿外科医生,值得临床推广。
娄斌史雪梅龙梅 (黑龙江省牡丹江医学院附属二院泌尿外科 157009)【中图分类号】R6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2-0063-02【摘要】目的探讨泌尿外科腹腔镜技能培训中动物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2009年5月-2011年6月,我院6名临床实践经验相当的青年泌尿外科医生接受了动物模型上开展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的技能培训,对培训效果做总结分析。
结果 6名医生培训前手术平均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手术平均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没有统计学院差异(p>0.05);但是培训前、后每位医生的手术平均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动物模型上进行腹腔镜下泌尿外科手术的培训,能显著提高医生的手术技能,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安全、可靠、有效,适用于大多数的泌尿外科医生,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泌尿外科腹腔镜技能培训动物模型随着微创技术的广泛运用于临床,腹腔镜下微创手术已经得到临床医生的肯定和推广。
1993年国际上首次出现了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之后,腹腔镜下泌尿外科手术以其创伤较小、术中失血量少、术后患者恢复较快、术后伤口较小等优势逐渐成为医生和患者的首选[1]。
常用的手术技能训练方式有电脑虚拟模拟器、尸体手术模拟、模拟训练箱等,这些训练方式失去了活体患者真正的解剖、血流供应等微环境,手术技能的提升受到限制[2]。
本研究旨在通过研究分析6名青年医生动物模型为基础的腹腔镜技能培训后,改善、提高手术技能,为将来动物模型在临床技能培训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9年5月~2011年6月,我院6名临床实践经验相当的青年的泌尿外科医生在动物模型上进行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的技能培训。
一、复制方法和应用动物疾病模型的复制,是用人为的方法,使动物在一定的致病因素(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作用下,造成动物组织、器官或全身一定损害,出现某些类似人类疾病的功能、代谢、形态结构方面的变化或各种疾病,通过这种手段来研究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为研究人类疾病的预防、治疗(包括新药物试用)提供理论依据。
所以动物疾病模型的复制,在医学科学研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目前我国生物医学科学研究中,动物疾病模型主要用于三个方面:即实验生物学、实验病理学和实验治疗学(新药筛选亦属于实验治疗学范畴)。
由于研究目的不同,对于疾病模型的要求也有所区别。
如实验病理学,它着重于研究用某种特定方法复制出某些疾病。
整个疾病复制过程,就是它的研究内容,目的是通过疾病的复制去探讨疾病的病因学和发病原。
而实验治疗学则完全不同,疾病的复制仅是它研究的开始,因为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阐明在该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某些治疗措施或药物的疗效如何。
诱发性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不外是用生物的、物理的、化学的和各种环境因子作用于动物而产生。
生物学因素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细胞、生物毒素、激素等各种致病原,通过接种而使正常动物发生疾病。
如接种细菌、病毒于敏感动物使其产生各种传染病。
目前已知的150余种人畜共患病提供了极有意义的传染病材料。
从流行病学、病理学或并发症等不同角度研究,首先要充分了解动物与人在疾病易感性和临床表现等方面的同异处。
例如轮状病毒可引起婴儿急性坏死性肠类,犬感染轮状病毒后的表现只是亚临床的。
然而严重威胁幼犬的肠道病毒是细小病毒,而人对细小病毒则并不易感。
物理因素是多方面的。
例如在机械力作用下产生各种外伤性脑损伤、骨折等模型,气压变动复制高空病、潜水病;温度改变产生各种烧伤和冻伤;放射线照射可复制各型放射病,引起免疫功能抑制或诱发Spragae-Dawley系大鼠乳腺癌;闪光刺激诱发癫痫模型;噪音刺激引起听源性高血压及改变行为记忆功能等。
泌尿系统疾病的动物模型研究泌尿系统疾病是指影响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等器官的疾病,如肾炎、肾结石、膀胱炎等。
这些疾病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还会影响其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动物模型研究是一种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可以模拟人类疾病,从而更好地理解其发生机制和寻找治疗方法。
在泌尿系统疾病方面,动物模型研究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一、肾炎动物模型研究肾炎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其发生机制复杂,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
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在肾炎动物模型研究中,常用的动物包括小鼠、大鼠和猪等。
通过诱导肾炎模型,可以模拟人类肾炎的发生过程,并进行相关治疗试验。
例如,可以使用抗生素、激素等药物进行治疗,并观察其对肾脏功能的影响。
二、肾结石动物模型研究肾结石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其主要表现为腰部或下腹部剧烈疼痛。
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因此,寻找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在肾结石动物模型研究中,常用的动物包括小鼠、大鼠和兔子等。
通过给予高钙、高氧化物等饮食,可以诱导肾结石模型,并进行相关治疗试验。
例如,可以使用利尿剂、草酸盐等药物进行治疗,并观察其对结石形成的影响。
三、膀胱癌动物模型研究膀胱癌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生机制复杂,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
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在膀胱癌动物模型研究中,常用的动物包括小鼠、大鼠和兔子等。
通过给予致癌物质或基因突变等方法,可以诱导膀胱癌模型,并进行相关治疗试验。
例如,可以使用化学药物、放射线等进行治疗,并观察其对膀胱癌细胞的影响。
总之,动物模型研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泌尿系统疾病方面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建立合适的动物模型,可以更好地理解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和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努力,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学服务。
输尿管梗阻动物模型研究xxx博士综述xxx博导审校肾积水(hydronephrosis)是指尿液从肾盂排出受阻,蓄积后肾内压力增高,肾盂肾盏扩张,肾实质萎缩,导致肾功能减退。
肾积水容量超过1000ml或小儿超过24小时尿液总量时,为巨大肾积水。
引起肾积水的病因很多,主要由泌尿系梗阻引起,包括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尿路结石、损伤、炎性狭窄、感染、肿瘤、良性前列腺增生、神经性膀胱功能障碍、医源性原因等。
梗阻性肾病其主要的病理生理改变是肾积水、肾盂及肾小管压力升高、肾间质水肿、炎性细胞浸润、肾间质内成纤维细胞增生、肾间质胶原蛋白聚集、肾间质增宽、肾小管萎缩,最终导致肾间质纤维化和肾单位减少,引起肾功能衰竭。
在临床实践中,输尿管梗阻较常见,除了因为意外结扎或部分结石病例可引起输尿管完全梗阻外,绝大多数输尿管梗阻为不完全梗阻,因此认识和研究输尿管部分梗阻(PUUO)所造成的病理生理改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肾积水对肾功能的影响取决于积水的程度、积水持续的时间、患者年龄及对侧肾脏的代偿能力。
对于输尿管完全梗阻引起的急性梗阻性肾病,必须尽可能及早解除梗阻,以保护肾功能。
对于输尿管部分梗阻,最终也会导致肾积水逐渐加重、肾功能损害持续恶化,因此同样需要及时解除梗阻,挽救肾功能,但是由于部分梗阻所致肾脏损害的病理生理改变与完全梗阻时有很大不同,因此,在不同时间段将梗阻解除,通过对肾功能、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指标及形态学研究,了解梗阻解除后肾功能的恢复程度,对于临床上输尿管部分梗阻解除后评估肾功能的恢复程度及其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完全性梗阻所致肾及输尿管损害的病理生理改变研究已比较充分,而由部分梗阻引起的肾积水、肾功能损害、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病理生理过程仍缺乏深入的了解[1,2],目前较多的是局限于对梗阻以后短时期内的研究,而且对于梗阻解除以后肾功能及肾间质纤维化的恢复研究较少[3,4],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理想的PUUO动物模型。
尿路结石(大鼠)动物模型尿路结石(lithangiuria)是泌尿科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疾病。
年患病率约为1/1000,有4%的人在一生中会患一次尿路结石病,男女比例约为3∶1,多见于30~50岁的人。
绝大多数为肾和输尿管的尿路结石,结石的成分多为草酸钙、磷酸钙、磷酸镁、尿酸和尿酸盐、胱氨酸盐等,草酸结石最为常见。
诱发尿路结石病的因素有失水、药物沉积、碱性尿、高尿钙、高尿草酸盐和有尿结石家族史等。
在此之前,对尿路结石进行过很多的实验和临床研究,但对其成因依然不十分清楚,临床上能弄清其病因的不过20%。
为了研究尿路结石,动物模型必须满足下列条件:①实验动物能迅速并反复产生尿结石。
②膀胱病理改变应由结石引起,而不能是由化学物质或引起结石的物质引起。
③用药治疗后,症状应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缓解。
④实验性药物应是口服的。
⑤按实验动物重量等级计算的药物剂量应该近似于人类理想的治疗范围。
一、模型制作本病多见于男性,所以作为尿路结石的实验动物多用雄性大鼠。
实验模型制作多采用药物投入、异物植入(在膀胱内作为石核使用)和造成感染等。
1.草酸钙结石法最简单的方法是把乙烯二醇混入饮水中(1%~2%)让动物饮用,以造成动物的高草酸尿症,数周后草酸钙在肾实质沉着,在乳头部有结晶块析出。
把锌片植入到动物的膀胱内也会引起膀胱结石。
除此而外,投与草酸、草酸钠亦可造成实验动物的尿路结石,且都可导致肾实质的草酸钙沉着。
2.磷酸钙结石法给动物使用维生素D和乙酰唑胺会造成肾的钙化症,也会产生肾结石。
另有报道,把异物植入Holzman雌性大鼠的膀胱内可造成磷酸结石。
因输尿管狭窄而造成尿液通过障碍时常会伴发结石。
在实验动物中如果能使其输尿管狭窄也能造成磷酸钙结石。
3.磷酸镁结石法作为实验模型,这是最接近临床表现的,且方法简单,故最常使用。
在大鼠的膀胱内植入像变形菌那样的尿素分解菌,尿中的氨增加,pH值上升,1周左右能产生30 mg左右的结石,并常会引发肾盂肾炎、肾脓肿和肾积水等。
实验动物尿路结石的体内外模型作者:彭婕,孙西钊,葛卫红,方芸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1. 临床药学室;2. 泌尿外科,江苏南京 210008【关键词】实验动物尿路结石模型尿石症(urinary calculus)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是肾、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结石的总称。
在过去的20年中,尿石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12]。
尿石症引起的病理损害主要有直接损害、梗阻和感染,三者互为因果,促使病变发展,最终破坏肾组织,损害肾功能,甚至造成肾功能衰竭。
因此,尿石症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
随着对尿石症研究的深入,各种利用实验动物的体内和体外尿石模型也逐渐发展起来。
尿石实验模型不但可以深入了解尿石的形成过程和机理,而且可以筛选抗尿路结石的中西药物,确认其药理作用和机制。
因此,设计和建立尿路结石的动物及体外模型,无疑为探讨尿路结石的发病机理、寻找有效防治尿路结石的药物奠定良好的基础。
1 食饵性尿路结石的动物模型尿路结石中最常见的是含钙结石(作为草酸盐或磷酸盐沉淀),占尿石症的75%~85%,而草酸钙结石又占含钙结石的92%[35]。
因此,草酸钙结石模型是最常用、也是研究最为广泛的动物结石模型。
草酸钙结石动物模型按病因可分为高钙尿、高草酸尿、维生素缺乏等。
从使用动物的种属上分,有大鼠和小鼠模型。
1.1 草酸钙结石模型草酸钙结石动物模型常以乙二醇为诱石剂。
乙二醇是草酸的前体物质,在体内可转化为草酸,从肾脏分泌排泄,辅以氯化铵酸化尿液,有利于草酸钙结晶。
1.1.1 大鼠草酸钙结石模型 De Water等[6]用0.5%、0.75%、1.0%、1.5%等不同剂量的乙二醇作为诱石剂,发现0.5%剂量组大鼠肾组织几乎无晶体形成,而其他组草酸钙沉积显著增加,故认为乙二醇饮水诱石最低浓度应为0.75%。
Pragasam V[7]和Marengo SR[8]亦使用0.75%乙二醇饮水分别于28d和8周成功建立了大鼠草酸钙结石模型。
二十种常见实验动物模型------------------------------------------作者xxxx------------------------------------------日期xxxx二十种常见实验动物模型一、缺铁性贫血动物模型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是体内用来合成血红蛋白(HGB)的贮存铁缺乏,HGB合成减少而导致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主要发生于以下情况:(1)铁需求增加而摄入不足,见于饮食中缺铁的婴幼儿、青少年、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2)铁吸收不良,见于胃酸缺乏、小肠粘膜病变、肠道功能紊乱、胃空肠吻合术后以及服用抗酸和H2受体及抗剂等药物等情况。
(3)铁丢失过多,见于反复多次小量失血,如钩虫病、月经量过多等。
IDA是一种多发性疾病,据报道,在多数发展中国家,约2/3的儿童和育龄妇女缺铁,其中1/3患IDA,因此,研究IDA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这些研究中,缺铁性贫血的动物模型(Animal model of IDA),又是实施研究的基础工具。
常见的IDA 动物模型的构建技术如下:实验动物:一般选用SD大鼠,4周龄,雌雄不拘,体重65g左右,HGB≥130g/L。
建模方法:低铁饲料加多次少量放血法。
低铁饲料一般参照AOAC配方配制,采用EDTA浸泡处理以去除饲料中的铁,饲料中的含铁量是诱导SD大鼠形成缺铁性贫血模型的关键,现有研究表明,饲喂含铁量<15.63mg/Kg的饲料35天,SD大鼠出现典型IDA表现,而饲喂含铁40.30mg/Kg的饲料SD大鼠出现缺铁,但并不表现贫血症状。
建模时一般采用去离子水作为动物饮水,以排除饮水中铁离子的影响。
少量多次放血主要用于模拟反复多次小量失血导致的铁丢失,还可以加速贫血的形成。
放血一般在低铁饲料饲喂2周后进行,常用尾静脉放血法,1~1.5ml/次,2次/周。
模型指标:(1)HGB≤100g/L;(2)血象:红细胞体积较正常红细胞偏小,大小不一,中心淡染区扩大,MCV减小、MCHC降低;(3)血清铁(SI)降低,常小于10μmol/L,血清总铁结合力(TIBC)增高,常大于60μ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