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上:1.2《认识线段、解决问题》练习及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37.94 KB
- 文档页数:7
1.1 认识厘米和米1.在正确的测量方法下面打√。
2. 在○里填上“>”“<”或“=”。
4厘米○ 4米 10厘米○ 9米100厘米○ 1米 2米○ 20厘米1米○ 90厘米 99米○100米3. 在()里填上cm或m。
一棵树高7()围巾长80()跳绳长1()60()杯子高15()4. 从大到小排一排。
8米 72厘米 1米 80厘米 1厘米 10米5. 算一算。
1米-80厘米=( )厘米 1米+40厘米=( )厘米48米-8米=( )米 35厘米-7厘米=( )厘米1.2 认识线段、解决问题1.在线段的下面画√。
2.量一量。
AB= BC= AC= BD= AD= CD= 3.画一画。
(1)画一条8厘米长的线段。
(2)画一条比3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4.图中各有几条线段。
5.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支铅笔长20( )。
(2)旗杆高10( )。
(3)一根手指大约宽1( )。
(4)一块橡皮长3( )。
6.圈出合适答案。
1.1 认识厘米和米答案:1.2.<< = >><3. m cm m cm cm4. 10米>8米>1米>80厘米>72厘米>1厘米5. 20 140 40 281.2 认识线段、解决问题答案:1.2. 2cm 2cm 4cm 6cm 8cm 4cm3. 略4. 6 65. (1)cm (2)m (3)cm (4)cm6. 长窄短1.列竖式计算。
32+6= 24+3= 59+4=20+67= 33+25= 30+18=2.连一连。
3.二(1)班有男生26人,女生22人,二(1)班一共有多少学生?4.商店里卖出了44个西瓜,还有5个,商店里原来有多少个西瓜?1.用竖式计算。
29+45= 36+17= 64+29= 67+16=2. 在里填上“>”“<”或“=”。
26+1536 42+2860 24+385375+1557+15 31+7673+16 48+2756+27 3.对的在()里打√,错的打×,并改正。
1.2 认识线段、解决问题1.在线段的下面画√。
2.量一量。
AB= BC= AC= BD= AD= CD= 3.画一画。
(1)画一条8厘米长的线段。
(2)画一条比3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4.图中各有几条线段。
5.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支铅笔长20()。
(2)旗杆高10()。
(3)一根手指大约宽1()。
(4)一块橡皮长3()。
6.圈出合适答案。
答案:1.2. 2cm 2cm 4cm 6cm 8cm 4cm3. 略4. 6 65. (1)cm (2)m (3)cm (4)cm6. 长窄短1、《巩乃斯的马》:a、有的疯狂地向前奔跑,像一队尖兵,要去踏住那闪电;有的来回奔跑,俨然像临危不惧、收拾残局的大将;小马跟着母马,认真而紧张地跑,不再顽皮、撒欢,一下子变得老练了许多。
B、我久久地站在那里,发愣,发痴,发呆。
我见到了,见过了,这世间罕见的奇景,这无可替代的伟大的马群,这古战场的再现,这交响乐伴奏下的复活的雕塑群和油画长卷!2、《天马》:a、中国旅游的图形标志是“天马”。
它的象征意义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国——中国,正在腾空飞速前进。
B、课文开头先点明了“天马”是我国旅游局1983年确定的中国旅游图形标记;再介绍这个图形标记的来历;接着介绍这件文物珍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成就;然后介绍“天马”的外形特征;最后介绍“天马”名称的由来及把“天马”作为中国旅游图形标志的意义所在。
C、天马体态轻盈,神形兼备,无论从正面、侧面的哪个角度去看,都是极为生动健美的。
天马昂首扬尾,四蹄腾空,自由奔放,动作协调,既使人感受到力量,又激发人们的想象。
3、《古诗二首》:a、《房兵曹胡马》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描写了一匹雄健的战马的品格,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期望,更表达了作者积极进取、建功立业的抱负和博大的胸襟。
B、诗的前四句写了马的雄健,是实写;后四句转写马的品格,由咏物转为言志,是虚写。
C、诗里刻画骏马的骨骼劲挺的诗句是“锋棱瘦骨成”;刻画骏马双耳的诗句是“竹批双耳峻”;描写骏马奔驰的句子是“风入四蹄轻”。
1.1 认识厘米和米1.在正确的测量方法下面打√。
2. 在○里填上“>”“<”或“=”。
4厘米○ 4米 10厘米○ 9米100厘米○ 1米 2米○ 20厘米1米○ 90厘米 99米○100米3. 在()里填上cm或m。
一棵树高7()围巾长80()跳绳长1()60()杯子高15()4. 从大到小排一排。
8米 72厘米 1米 80厘米 1厘米 10米5. 算一算。
1米-80厘米=()厘米 1米+40厘米=()厘米48米-8米=()米 35厘米-7厘米=()厘米答案:1.2.<< = >><3. m cm m cm cm4. 10米>8米>1米>80厘米>72厘米>1厘米5. 20 140 40 281.2 认识线段、解决问题1.在线段的下面画√。
2.量一量。
AB= BC= AC= BD= AD= CD= 3.画一画。
(1)画一条8厘米长的线段。
(2)画一条比3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4.图中各有几条线段。
5.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支铅笔长20( )。
(2)旗杆高10( )。
(3)一根手指大约宽1( )。
(4)一块橡皮长3( )。
6.圈出合适答案。
答案:1.2. 2cm 2cm 4cm 6cm 8cm 4cm3. 略4. 6 65. (1)cm (2)m (3)cm (4)cm6. 长窄短2.1 不进位加1.列竖式计算。
32+6= 24+3= 59+4=20+67= 33+25= 30+18=2.连一连。
3.二(1)班有男生26人,女生22人,二(1)班一共有多少学生?4.商店里卖出了44个西瓜,还有5个,商店里原来有多少个西瓜?答案:1. 38 27 63 87 58 482.3. 26+22=48(人)4. 44+5=49(个)2.2 进位加1.用竖式计算。
29+45= 36+17= 64+29= 67+16=2. 在里填上“>”“<”或“=”。
26+1536 42+2860 24+385375+1557+15 31+7673+16 48+2756+27 3.对的在()里打√,错的打×,并改正。
1.1 认识厘米和米1.在正确的测量方法下面打√。
2. 在○里填上“>”“<”或“=”。
4厘米○ 4米 10厘米○ 9米100厘米○ 1米 2米○ 20厘米1米○ 90厘米 99米○100米3. 在()里填上cm或m。
一棵树高7()围巾长80()跳绳长1()60()杯子高15()4. 从大到小排一排。
8米 72厘米 1米 80厘米 1厘米 10米5. 算一算。
1米-80厘米=( )厘米 1米+40厘米=( )厘米48米-8米=( )米 35厘米-7厘米=( )厘米1.2 认识线段、解决问题1.在线段的下面画√。
2.量一量。
AB= BC= AC= BD= AD= CD= 3.画一画。
(1)画一条8厘米长的线段。
(2)画一条比3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4.图中各有几条线段。
5.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支铅笔长20( )。
(2)旗杆高10( )。
(3)一根手指大约宽1( )。
(4)一块橡皮长3( )。
6.圈出合适答案。
1.1 认识厘米和米答案:1.2.<< = >><3. m cm m cm cm4. 10米>8米>1米>80厘米>72厘米>1厘米5. 20 140 40 281.2 认识线段、解决问题答案:1.2. 2cm 2cm 4cm 6cm 8cm 4cm3. 略4. 6 65. (1)cm (2)m (3)cm (4)cm6. 长窄短1.列竖式计算。
32+6= 24+3= 59+4=20+67= 33+25= 30+18=2.连一连。
3.二(1)班有男生26人,女生22人,二(1)班一共有多少学生?4.商店里卖出了44个西瓜,还有5个,商店里原来有多少个西瓜?1.用竖式计算。
29+45= 36+17= 64+29= 67+16=2. 在里填上“>”“<”或“=”。
26+1536 42+2860 24+385375+1557+15 31+7673+16 48+2756+27 3.对的在()里打√,错的打×,并改正。
学习任务单
姓名:年级:二年级科目:数学授课内容认识线段
1、能认识线段,会用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
2、会用尺子测量线段的长度,会画整厘米长的线段
3、会数线段的条数。
线段是长什么样子的呢?
喵喵:。
还有哪些东西的边可以看成线段呢?
喵喵:。
能不能自己在尺上画一条3厘
米长的线段呢?应该怎么画?
一、我判断
1.线段有两个端点。
()
2.30米长的线段比直线长。
()
3. 左图中一共有4条线段。
()
4.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
()
5. 都是线段。
()
6.一条绳子就是一条线段。
()
二、我会填
7.有三个点(如下图),连接每两个点画线段,一共可以画出________条线段。
8.线段的长是________的,可以量出________,它有________个端点。
【最新推荐】小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学期《认识线段》课后习题word版本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小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学期《认识线段》课后习
题
积极地发挥每一道习题特殊的功能和作用,才能有效地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深化我们对知识的理解。
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二年级数学上学期认识线段课后习题,供大家参考。
一、写出下列是线段的序号。
线段:
二、数下面的图形各有几条线段。
条条条条
三、按要求画图。
1.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2.画一条比上面的线段长4厘米的线段。
以上是数学网为大家准备的二年级数学上学期认识线段课后习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认识线段1.每两个点之间画一条线段。
一共可以画______条。
画出的是______(填形状)。
2.在距离大树3厘米的地方点个点。
3.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条线段?
参考答案
1.【答案】
3三角形
【解析】画线段时,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画,一共可以画出3条线段。
画出的形状是三角形。
2.【答案】
【解析】作答时需要分两种情况,以大树为起点,可以向左量出3厘米画点(如下图所示);
同时,还可以向右量出3厘米画点(如下图所示)。
3.【答案】615
【解析】数线段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数,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以第一幅图为例,数线段的方法如下。
方法一:
(1)基本线段有3条。
(2)由两条基本线段组成的组合线段有2条。
(3)由三条基本线段组成的组合线段有1条。
一共有3+2+1=6(条)线段。
方法二:
(1)以①为起始点的线段有3条。
(2)以②为起始点且不与第(1)种情况重复的线段有2条。
(3)以③为起始点且不与前两种情况重复的线段有1条。
一共有3+2+1=6(条)线段。
用同样的方法可以数出第二幅图中有15条线段。
1.2认识线段、解决问题
1•在线段的下面画"
AB= BC= AC= BD= AD= CD=
3. 画一画。
(1)画一条8厘米长的线段。
(2)画一条比3厘米长2厘米
的线段。
4•图中各有几条线段
A
\ A-.l, A (
)条
(
)条
5.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 一支铅笔长20(
)。
(2)
(3) 一根手指大约宽1(
)。
(4)
6•
圈出合适答案
h 沦二\
-- *
I e I
H-
4
怙计
比ro 壓差 长 粗
比戏术
比F 律
|
沁
1 *
比1O 尺半
比★塢
4
长
粗
I
旗杆高10( )。
一块橡皮长3(
)
( > ( )
2. 量一量。
ill I ABC
D
答案:
1.
<)\ ( >
2.2cm2cm4cm6cm 8cm4cm
3.略
4.66
5.
(1
)
cm
(2
)
m
(3)
cm ( 4) cm
6.长窄短
人教新课标数学二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
一、我会认真填一填。
(共17分,每空1分)
1. 一个角有()个顶点,()条边。
2. 27 米-18 米=( )米15 厘米-8厘米=()厘米30厘米+70厘米=()厘米=()米__
3.三角板上有()个角,其中有()个直角。
4.小明身高125(),旗杆高约12()。
5. 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或距离,通常用()做单位。
6. 一个数比44多18,这个数是()。
7.笔算加减法时,()要对齐,从()位算起。
8. 量一支粉笔的长度,先把尺子的()刻度对准粉笔的左端,再看
粉笔的右端正好对着刻度“ 11”,那么这支粉笔的长度就是()厘
米。
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里。
(共15 分,每题 3 分)
1. 角的大小和两条边的长短()。
①有关②无关③不能确定
2. 一个三角板上有()个直角。
①1 ②2 ③3
3. 水果店有100 千克苹果,上午卖了35 千克,下午卖了43 千克,还剩()千克。
① 22 ② 32
4. 教室的长是7()。
①米②厘米
5. 得数大于60的算式是()
① 36 + 18 ② 93-23
三、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 两位数减两位数要从十位减起。
2.25 比9 多16③28
③29+23
X”(共10分,每题2分)
()
3. 一张课桌长35米。
4. 直角是角中最大的角。
5. 学校操场长100厘米。
四、我能正确计算。
(共27分)
1. 小小口算家。
(共9分,每题1分)33+30= 4+43= 45+9=
23+8= 46 - 6= 67
2+6+13= 24+7 - 8= 18+7 2. 用竖式计算。
(共18分,每题3分)
65+8 83 -19—8=
—9=
23+65
71 -( 51 - 6)
64 - 18+25 90 - 25-27
五、我能完成下面各题。
(共15分)
1.下面哪条是线段请在()里打“V”。
(3 分)
(3)
口答:一共花了( )元。
2•认一认,填一填。
(每空2分,共6分)
(1)用三角板画一个直角。
(3分)
(2)画一条比13厘米短9厘米的线段。
(3分) 六、我会解决问题。
(共 16分)——…一
1. 爸爸今年34岁,比小红大27岁,小红今年多少岁? (3分)
口答:小红今年( )岁。
2. 鸭蛋有26个,鹅蛋比鸭蛋少13个,鹅蛋有多少个? ( 3分)
口答:鹅蛋有( )个。
3. 妈妈买了一件57元的上衣和一条38元的裙子。
一共花多少元 钱?( 3
分)
()角
()角
3.画一画。
(共6分)
4. 公共汽车上原来有38 人,中途到站时下去14 人,又上来了
23人,车上现在有多少人?(3 分)
口答:车上现在有()人。
5. 一班有35 人参加学校运动会,二班参加的人数比一班多6 人。
二班有多少人参加?两个班一共有多少人参加?( 4 分)
口答:二班有()人参加,两个班一共有()参加。
参考答案
我会认真填一填。
1.12
2.97 1001
3.31
厘米米
4.
厘米米
5.
6.62
相同数位个
7.
8.011
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里。
1. ②
2. ①
3. ①
4. ①
5. ②
X
三、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 X 2. V 3. X 4. X 5 四、我能正确计算。
1.
63 47 54 31 40 59 21
23 16
2. 略 五、我能完成下面各题。
1. (3) 2.
直 锐 钝
3. 略
六、我会解决问题。
1. 34-27=7 (岁) 2. 26-13=13 (个) 3. 57+38=95 (元) 4. 38-14+23=47 (人) 5. 35+6=41 (人) 35+41=76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