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第4讲 细胞膜与细胞核 一轮复习
- 格式:ppt
- 大小:4.78 MB
- 文档页数:38
高考生物一轮专题知识梳理第4讲细胞膜与细胞核考点一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1.细胞膜的功能。
提醒植物细胞“系统的边界”是细胞膜,而不是细胞壁。
2.对细胞膜成分和结构的探索历程(连线)。
答案①—b②—a③—d④—c3.细胞膜的成分。
提醒①不同种类的细胞,细胞膜的成分及含量不完全相同,如动物细胞膜中含有一定量的胆固醇,而植物细胞膜中不含胆固醇。
②细胞膜的成分并不是不可变的。
例如,细胞癌变过程中,细胞膜的成分发生变化,糖蛋白含量下降。
4.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1)细胞膜的结构模型示意图。
(2)特点。
5.细胞壁。
提醒不同生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不同,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而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
溶菌酶可以水解肽聚糖而不能水解几丁质,所以溶菌酶能杀死细菌,却对真菌基本没作用。
正误判断(1)细胞膜的成分中含有脂质、蛋白质和糖类。
(√)(2)在细胞膜的控制下,对细胞有害的物质都不能进入细胞。
(×)(3)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4)细胞膜的成分是恒定不变的。
(×)(5)高等植物细胞之间的胞间连丝是物质运输的通道,可进行信息交流。
(√) (6)用台盼蓝染色鉴别细胞死活的方法利用的是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 (7)罗伯特森将电镜下看到的“暗—亮—暗”结构描述为“脂质—蛋白质—脂质”三层结构。
(×) 教材微点1.(必修1 P41“图3-2”)如图是细胞间的三种信息交流方式,据图分析:(1)图中物质或结构的名称:①受体;②信号分子;③胞间连丝。
(2)植物细胞间的胞间连丝、人体内胰岛素的作用过程、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分别属于上面的哪种方式?提示分别属于图C、图A、图B。
长句突破1.(生命观念)细胞壁不能作为“系统的边界”的原因是细胞壁是全透性的,不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2.(科学思维)是否所有信号分子的受体都在细胞膜上?试举例说明:不是,有些小分子物质(如脂溶性的信号分子性激素)的受体在细胞内部。
新人教生物一轮复习学案第4讲细胞膜与细胞核概念落实1.对细胞膜的探索历程2.细胞膜的成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分析:(1)细胞膜的组成成分特点①不同细胞膜的成分基本相同,但各成分的含量不同,这与细胞膜的功能有关,功能越复杂的膜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②膜上与蛋白质和脂质结合的糖,称为糖被,与细胞识别有关。
多糖侧链是判断细胞膜内、外侧的依据,多糖侧链所在的一侧为细胞膜外侧,另一侧则为细胞膜内侧。
(2)探究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流动性①方法:荧光标记法。
(过程如下图)②结论:人、鼠细胞膜蛋白最终均匀分布,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3)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功能的验证①染色剂进入实验②色素透出实验(4)细胞膜的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①表现:水分子、被选择的离子和小分子可以通过,大分子、不被选择的离子和小分子不能通过。
②原因:磷脂分子尾部具有疏水性和细胞膜上转运蛋白具有专一性。
◉归纳总结细胞膜的成分与功能实例分析(1)不同生理状态下细胞膜的成分及功能实例①衰老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物质运输功能下降。
②代谢旺盛的细胞物质运输速度快,需要的载体种类和数目多,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含量较多。
③癌细胞的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细胞之间的黏着性降低,易扩散和转移。
④死亡细胞的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
(2)四种常考的“膜蛋白”及其功能①信号分子(如激素、细胞因子、神经递质)的受体蛋白:糖蛋白。
②膜转运蛋白:膜上用于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载体蛋白、通道蛋白、离子泵等。
③具催化作用的酶:如好氧型细菌细胞膜上可附着与有氧呼吸相关的酶,此外,细胞膜上还存在ATP 水解酶(催化ATP水解,用于主动运输等)。
④标志蛋白:用于细胞与细胞间相互识别的糖蛋白(如精卵间的识别、免疫细胞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等)。
3.植物细胞壁◀诊断·加强▶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在细胞膜的控制下,对细胞有害的物质都不能进入细胞。
()(2)细胞膜的成分不会发生变化。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专题训练第4讲细胞膜与细胞核1.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A.磷脂双分子层的形成是由膜蛋白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决定的B.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体现了其结构特点C.脂质中只有磷脂参与构成细胞膜D.有些膜蛋白能识别来自细胞内的化学信号解析:磷脂双分子层的形成是由磷脂分子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决定的,A错误;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而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体现了其功能特点,B错误;脂质包括磷脂、固醇、脂肪等,固醇又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等,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C错误。
答案:D2.研究发现,皮肤中内皮素含量增加可导致色斑形成,内皮素拮抗剂进入皮肤后,可以阻止内皮素和黑色素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使内皮素失去作用。
上述材料体现了细胞膜的哪项功能()A.细胞膜中蛋白质的含量越高,功能越复杂B.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严格控制物质进出细胞,但具有相对性C.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D.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主要为磷脂和蛋白质解析:内皮素拮抗剂进入皮肤后可阻止内皮素与黑色素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而细胞膜受体的化学本质为糖蛋白,具有识别功能,可接受外界信息,因此该材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故选C。
答案:C3.科学家用两种荧光染料分别标记人和小鼠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将这两种标记细胞进行融合。
细胞刚发生融合时,两种荧光染料在融合细胞表面对等分布(即各占半边),最后在融合细胞表面均匀分布,这一实验现象支持的结论是()A.膜蛋白能自主翻转B.细胞膜具有流动性C.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D.膜蛋白可以作为载体蛋白解析:由“各占半边”到最后在细胞表面“均匀分布”可充分证明细胞膜上的分子并非是静止的,而是运动的,即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答案:B4.研究表明,将细胞加热到43 ℃,荧光素酶会错误折叠并与伴侣蛋白结合进入核仁暂时储存,保护细胞免受损伤,条件适宜时,这些蛋白质被重新折叠并从核仁中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