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成药——止咳丸(OTC)阴阳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4
26种常用咳嗽类中成药大全中医将咳嗽分为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两大类。
外感咳嗽包括:风寒咳嗽、风热咳嗽、风燥咳嗽;内伤咳嗽包括:痰湿咳嗽、痰热咳嗽、肺虚咳嗽(肺气虚咳嗽、肺阴虚咳嗽)。
只有对症选药才能取得应有效果。
下面,整理了26种常用治疗咳嗽且具有止咳功效的中成药,供大家对症参考用药。
1.风寒咳嗽常表现为咳嗽、痰稀白或有泡沫、喉痒,伴有风寒感冒症状。
应选用疏风散寒,宣肺止咳类中成药。
代表药物有:①通宣理肺丸:主用于发热恶寒,头痛无汗等外感风寒咳嗽。
②止咳宁嗽胶囊:主用于风寒咳嗽,呕吐,咽喉肿痛。
③风寒咳嗽颗粒:主用于风寒感冒,发热,头痛,恶寒,无汗,咳嗽,鼻塞,流清涕。
④小青龙合剂:主用于风寒水饮,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稀。
2.风热咳嗽常表现为咳嗽气粗,或咳声嘶哑,痰粘稠或黄稠,咯痰不爽,常伴发热、口干、咽喉疼痛等。
应选用疏风清热,宣肺化痰类中成药。
代表药物有:①桑菊感冒片:主用于风热感冒初起,头痛,咳嗽,口干,咽痛。
②川贝枇杷糖浆:用于风热犯肺,内郁化火所致的咳嗽痰黄或吐痰不爽,咽喉肿痛,胸闷胀痛,感冒咳嗽及慢性支气管炎见上述证候者。
③感冒止咳颗粒:主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发热恶风,头痛鼻塞,咽喉肿痛,咳嗽,周身不适。
④急支糖浆:主用于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等外感风热所致的咳嗽。
⑤小儿咳喘灵颗粒: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
3. 风燥咳嗽常表现为无痰或少痰,或干咳,口、鼻、咽干燥,咳嗽伴有胸痛,头痛,无汗尿黄,大便干燥等。
应选用疏风清肺,润燥止咳类中成药。
代表药物有:①秋梨润肺膏:用于久咳,痰少质粘,口燥咽干。
②川贝枇杷糖浆:多用于咽干、咽痛,干咳、无痰或少痰的急性支气管炎,咽喉炎等。
③蛇胆川贝枇杷膏:主用于燥邪犯肺引起的咳嗽咯痰、胸闷气喘、鼻燥、咽干喉痒等症。
4.痰湿咳嗽常表现为咳嗽痰多,咳声重浊,痰白粘腻或稠厚或稀薄,早晨咳嗽咯痰尤甚,胸闷,没有食欲等。
应选用宣肺利湿,理气化痰类中成药。
橘红颗粒(OTC)阴阳解析药物成份:化橘红70.8g、陈皮47.2g、法半夏35.4g、茯苓47.2g、甘草23.6g、桔梗35.4g、苦杏仁47.2g、炒紫苏子35.4g、紫菀35.4g、款冬花23.6g、瓜蒌皮47.2g、浙贝母47.2g、地黄47.2g、麦冬47.2g、石膏47.2g。
功能主治:清肺,化痰,止咳。
用于用于痰热咳嗽,痰多,痰不易出,色黄粘稠,胸闷口干。
成人用法用量:开水冲服。
每袋11克。
一次1袋,一日2次。
阳性药:化橘红、陈皮、法半夏、苦杏仁、紫苏子(炒)、紫菀、款冬花。
平性药:茯苓、甘草、桔梗。
阴性药:瓜蒌皮、浙贝母、地黄、麦冬、石膏。
君药:法半夏解析:化橘红:辛、苦,温。
归脾、肺、胃经。
理气宽中,燥湿化痰,消食。
陈皮:辛、苦,温。
归脾、胃、肺经。
理气和中,燥湿化痰,利水通便。
半夏:辛,温。
有毒。
归脾、胃、肺经。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杏仁:苦,微温。
有小毒。
归肺、大肠经。
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紫苏子:辛,温。
归肺、胃、大肠经。
降气消痰,止咳平喘,温中开胃,宽肠润便。
紫菀:辛、苦、甘,微温。
归肺经。
润肺下气,化痰止咳。
款冬花:辛,温。
归肺经。
润肺下气,止咳化痰。
茯苓:甘、淡,平。
归心、脾、肾经。
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甘草:甘,平。
归心、脾、肺、胃经。
补脾益气,润肺止咳,清热解毒,缓解止痛,缓和药性。
桔梗:苦、辛,平。
归肺经。
宣肺,利咽,祛痰,排脓。
瓜蒌皮:甘,寒。
归肺、胃经。
润肺化痰,利气宽胸。
浙贝母:苦,寒。
归肺、心经。
化痰止咳,清热散结。
生地黄:甘、苦,寒。
归心、肝、肾经。
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麦冬:甘、微苦,微寒。
归肺、心、胃经。
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
石膏:辛、甘,大寒。
归肺、胃经。
清热泻火,除烦止渴。
阳性药物略多,阴性药物稍少,寒热大致均衡,针对寒热错杂;君药功效以降逆化痰为主,针对气滞水饮实证;阳明太阴合病。
化痰生津。
方剂中,法半夏、苦杏仁、紫苏子(炒)、紫菀、款冬花、茯苓、桔梗、瓜蒌皮、浙贝母,降逆止咳化痰;化橘红、陈皮,理气宽中;地黄、麦冬、石膏,清热滋阴;甘草,顾护胃气。
这35种止咳药到底啥区别止咳化痰最全解析这35种止咳药,到底啥区别?止咳化痰最全解析咳嗽了,药店里形形色色的咳嗽药该如何选择?不要急,选药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咳嗽是如何分类的。
1中医中药理论中医将咳嗽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两类,其中外感咳嗽尤为常见,季节交替、天气变化异常都会导致外邪侵犯而致咳。
外感咳嗽根据所受外邪不同常分为以下4类:根据这4类咳嗽的症状,我们分析了市场上常见的35种止咳中成药,按照功能主治一一进行分类,方便大家选择。
下面先从治疗药品最少的风咳开始介绍:1、风咳辩证要点:咳嗽呈阵发性,咽痒,一痒就咳,遇到异味、油烟、冷空气刺激突发或加重,夜间咳嗽加剧。
常用药品:苏黄止咳胶囊:疏风宣肺、止咳利咽。
用于风邪犯肺、肺气失宣所致的咳嗽、咽痒、痒时咳嗽,或呛咳阵作,气急、遇冷空气、异味等因素突发或加重,或夜卧晨起咳剧,多呈反复性发作,干咳无痰或少痰,舌苔薄白等。
一天3次,一次3粒,疗程7-14天。
2、燥咳辩证要点:燥咳不同于风咳,主要表现为干咳少痰,咽干咽痛,舌红少津,多发于秋季,气候较干燥地区。
常用药品:①养阴清肺口服液:用于咽喉干燥疼痛,干咳、少痰或无痰。
②川贝清肺糖浆:清肺润燥,止咳化痰。
用于干咳,咽干,咽痛。
③百合固金口服液:用于咽干、咽痛、干咳痰少的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喉炎,肺炎等。
④雪梨膏:清肺热,润燥止咳。
用于干咳、久咳。
⑤秋梨润肺膏:用于久咳,痰少质粘,口燥咽干。
⑥强力枇杷露:养阴敛肺,止咳祛痰。
用于支气管炎咳嗽。
⑦川贝末胶囊:清热润肺,化痰止咳。
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
⑧蛇胆川贝枇杷膏:用于燥邪犯肺引起的咳嗽咯痰、胸闷气喘、鼻燥、咽干喉痒等症。
3、寒咳辩证要点:咳白痰,痰清稀,舌苔薄白,口不渴或渴喜热饮。
常用药品:①冬菀止咳颗粒:祛风散寒、宣肺止咳。
用于风寒袭肺证,症见:咳嗽、咯痰稀薄色白、咽痒、恶寒、发热等。
②麻黄止嗽丸:解表散寒,宣肺化痰,止咳平喘。
止咳丸的说明书呼吸道疾病一直都是一个比较高发的病种,这种现象跟空气治疗有分不开的关系,雾霾天气很容易造成各种呼吸道疾病,及时选择药物治疗是关键。
目前服用止咳丸治疗呼吸道疾病的效果非常好,许多患者服用止咳丸进行治疗以后都得到了很不错的效果,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关于止咳丸的各种介绍吧。
【药品名称】通用名称:止咳丸商品名称:止咳丸拼音全码:ZhiKeWan【主要成份】麻黄、紫苏子、厚朴(姜炙)、葶苈子、川贝母、法半夏(砂炒)、白果、罂粟壳、硼砂、枳壳(麸炒)、陈皮、桔梗等22味。
【性状】本品为糖衣浓缩丸,除去糖衣后显黄褐色;味苦、微涩。
【适应症/功能主治】降气化痰,止咳定喘。
用于风寒入肺,肺气不宣引起的咳嗽痰多,喘促胸闷,周身酸痛或久咳不止,以及老年支气管炎咳嗽。
【规格型号】36s【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丸,一日2次。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忌】儿童、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糖尿病患者禁服。
【注意事项】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有支气管扩张、肺脓疡、肺心病、肺结核患者出现咳嗽时应去医院就诊。
4.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服。
5.本品不宜长期服用,用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6.严格按用法用量服用,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7.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8.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9.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0.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1.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藏】密封,在阴凉处保存。
【包装】36丸/瓶。
【有效期】60 月【执行标准】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一册【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53021162【生产企业】昆明中药厂以上内容介绍了关于止咳丸的各种功效和治疗原则,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
治疗呼吸道疾病我们一定不能病急乱投医,好的治疗药物往往可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让您远离呼吸道疾病的困扰。
4种咳嗽类型对应的中成药大全,值得你收藏...一:阴虚咳嗽:肺宁颗粒或百咳静糖浆1.肺宁颗粒是以中药紫菀为主要原材料所制成的中成药。
紫菀也称为返魂草,中医认为它性温味苦,可润肺下气,消痰止咳,常用于治疗咳嗽、痰多、咳痰不利和气喘等症。
适应人群:适用于因为体内阴虚火旺导致的肺部感染有炎症、支气管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
用法用量:用开水冲服,一次10克,每天服用3次。
价格:30元左右。
2.百咳静糖浆的成分是黄芩、桑白皮、瓜蒌仁、前胡、百部、麻黄等。
适应人群:适用于肺热咳嗽、咯血的患者使用。
价格:百咳静糖浆在市场上有多种品牌,价格自然参差不齐,但是总的来说,价格波动不是很大,差一点的12元——好一点的32元,这样相差20元钱,故在购买的时候选择适合自己的药品。
二.风寒咳嗽:加味感冒丸或通宣理肺丸1.加味感冒丸的成分是淡豆豉、桔梗、忍冬藤、金银花、蔓荆子、蝉蜕、赤小豆等。
适应人群:适用于风寒感冒后咳嗽的患者。
价格:30多元。
2.通宣理肺丸是感冒类非处方药品,主要成分为紫苏叶、前胡、桔梗、苦杏仁、麻黄、陈皮等。
主要用于解表散寒,宣肺止嗽。
适应人群:受凉感冒后咳嗽,有痰但咳不出来的情况。
价格:30多元.三.喉咙痒咳嗽、热咳:止咳枇杷颗粒或橘红丸1.止咳枇杷颗粒主要作用是清肺、止咳、化痰,用于咳嗽多痰,支气管炎。
止咳枇杷颗粒对风热感冒有不错的效果,通常情况下止咳枇杷颗粒是用于热咳的,这与止咳枇杷颗粒的成分是有关系的。
止咳枇杷颗粒的主要成分是枇杷叶、百部、白前、桑白皮、桔梗、薄荷脑等,可治疗热咳。
适应人群:适用于支气管咳嗽、嗓子痒咳嗽的情况。
价格:止咳枇杷颗粒市面上品牌众多,便宜点的10多元,贵点的30元左右。
2.橘红丸适应人群:适用于肺热燥引起的支气管咳嗽,咳嗽痰多的情况。
橘红丸的功效:润肺、止咳、化痰、清肺。
治疗热燥咳嗽。
价格:10多元。
四:肺虚咳嗽:二母宁嗽丸或人参保肺丸1.二母宁嗽丸适应人群:适用于肺虚又热引起的咳嗽,咽喉肿痛。
止咳丸的功能主治介绍止咳丸是一种常用的中成药,用于缓解咳嗽症状。
它是由多种草药制成的复方制剂,具有多种功能主治。
本文将介绍止咳丸的功能主治,帮助读者了解该药的作用及适用范围。
功能主治以下是止咳丸的主要功能和主治:1.祛痰止咳:止咳丸具有祛痰止咳的作用,能够舒缓咳嗽症状。
它可以缓解咳嗽引起的不适感,并有助于排出体内的痰液,减轻咳嗽的频率和剧烈程度。
2.化痰止咳:止咳丸含有多种能够化痰的草药,能够帮助稀化和排出体内过多的痰液。
这对于那些由于感冒、支气管炎或其他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痰液积聚导致的咳嗽非常有效。
3.止咳平喘:止咳丸中的某些成分具有平喘的作用,能够缓解因哮喘引起的咳嗽。
当哮喘发作时,止咳丸可以帮助缓解症状,并减少咳嗽和呼吸困难的频率。
4.清热解毒:止咳丸有一定的清热解毒作用,能够帮助消除体内的炎症或病毒引起的咳嗽。
这对于某些病毒性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非常有益。
5.滋阴润肺:止咳丸中的部分成分能够滋阴润肺,对于干咳或咳嗽伴有咽喉干燥等症状的人群特别适用。
它可以帮助保护和滋润呼吸道,减少因干燥引起的咳嗽和不适感。
使用方法•建议口服,一次2片,一日3次。
•在用药期间,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暴饮暴食,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根据病情和医生的建议,可长期使用。
注意事项•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忌烟、酒及辛辣、油腻食物。
•使用时请按照剂量使用,不要超量使用。
•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请咨询医生。
总结止咳丸是一种中成药,主要用于缓解咳嗽症状。
它的功能主治包括祛痰止咳、化痰止咳、止咳平喘、清热解毒和滋阴润肺。
它可以有效减轻咳嗽的频率和剧烈程度,缓解咳嗽带来的不适感,并有助于排出体内的痰液。
然而,在使用止咳丸之前,请务必阅读和遵守使用说明,并在必要时咨询医生的建议。
常用于治疗咳嗽的传统中成药*导读:中医把咳嗽分为外感咳嗽与内感咳嗽,常用的止咳中成药也就那么十来种。
只要能够做到对证选药,就能取得良好效果。
下面,介绍一些常用于治疗咳嗽的传统中成药。
止嗽丸具有解表散寒、宣肺止咳的功效。
用于风寒外束之风寒型咳嗽。
症见咳嗽声重有力、咳痰稀薄白、咽痒、鼻塞、流清涕,骨节酸痛、恶寒重、发热轻等。
与之功效相类似的还有伤风咳嗽冲剂、麻杏止咳糖浆、川贝止咳糖浆、半夏露等。
桑菊感冒片具有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之功。
用于风热犯肺之风热型咳嗽。
症见咳嗽痰黏或黄稠、咯痰不爽、咽痛、鼻流黄涕、恶寒轻、发热重、舌红、苔薄黄、脉浮数等。
与此类似的中成药还有复方桑菊感冒冲剂、急支糖浆、川贝枇杷露、蛇胆川贝枇杷膏、止咳枇杷露、止咳枇杷冲剂等。
川贝清肺糖浆具有疏风清肺、滋阴润肺之功效。
用于风燥伤肺、肺津耗伤之温燥型咳嗽。
症见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咯出或痰中带血丝,口干,初起伴鼻塞、头痛、畏寒、发热等。
与之功效相似的有养阴清肺膏、川贝枇杷糖浆(冲剂)、复方枇杷叶冲剂等。
二陈丸具有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之效。
用于脾虚生痰,阻遏肺气之痰湿型咳嗽。
症见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痰白而黏腻或稠厚成块、胸脘作闷、食少、四肢乏力等。
与之功效相似的有杏仁止咳糖浆、橘红痰咳液、半夏糖浆等。
橘红丸具有清热肃肺、化痰止咳之功效。
用于痰热郁肺、肺失清肃之痰热型咳嗽。
症见咳嗽气粗,痰多、咯痰不爽、质黏稠而黄甚或痰中带血,胸闷、口干苦、咽痛、苔黄腻等。
与之功效相似的还有蛇胆川贝液、牛黄蛇胆JIf贝液等。
泻白丸具有清肺平肝、顺气降火之功效。
用于肝郁化火、上逆犯肺之肝火犯肺型咳嗽。
症见咳嗽气逆、咳时面红目赤、咽干口苦、胸胁窜痛、情绪急躁易怒或痰中带血丝,甚则咳吐鲜血。
与之功效相仿的有清肺抑火化痰丸等。
百合固金丸具有养阴润肺、化痰止咳之效。
用于阴虚肺燥,肺失滋降之阴虚型咳嗽。
症见咳嗽无痰或痰少而黏、痰中带血,伴有口干咽燥、两颧潮红、失眠、盗汗、五心烦热等。
知柏地黄丸(OTC)阴阳解析处方:知母40、熟地黄160、黄柏40、山茱萸(制)80、山药80、牡丹皮60、茯苓60、泽泻60。
功能主治:滋阴清热。
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
用法用量:每8丸相当于原生药3克。
口服。
一次8丸,一日3次。
阳性药:熟地黄、山茱萸(制)。
平性药:山药、茯苓。
阴性药:知母、黄柏、牡丹皮、泽泻。
君药:熟地黄解析:熟地黄:甘,微温。
归肝、肾经。
养血滋阴,补精益髓。
山茱萸:酸,微温。
归肝、肾经。
补益肝肾,收敛固涩。
茯苓:甘、淡,平。
归心、脾、肾经。
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山药:甘,平。
归脾、肺、肾经。
益气养阴,补益脾肺,补肾固精。
知母:苦、甘,寒。
归肺、胃、肾经。
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黄柏:苦,寒。
归肾、膀胱、大肠经。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
牡丹皮:苦、辛,微寒。
归心、肝、胃经。
清热凉血,活血散瘀,退蒸。
泽泻:甘、淡,寒。
归肾、膀胱经。
利水渗湿,泄热。
阳性药物味少量大,阴性药物味多量小,阴阳大致平衡,针对寒热错杂;君药功效以养血滋阴为主,针对精血虚证;阳明太阴合病,内有精血亏损,外有阳明郁热。
津液水饮:水盛血虚。
方剂中,熟地黄、山茱萸、山药,养血滋阴;知母、黄柏、泽泻、茯苓,清热利湿;牡丹皮,活血凉血。
诸药合用以养血滋阴为主,清热利湿为辅,兼顾活血凉血。
适用于精血亏虚,兼有郁热者。
麦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比较:麦味地黄丸,以养血滋阴为主,养阴生津为辅,兼顾清热利湿、活血凉血。
适用于精血、津液亏虚,兼有虚热者。
杞菊地黄丸,以养血滋阴为主,清热利湿为辅,兼顾疏散风热、活血凉血。
适用于精血亏虚,兼有风热感冒者。
六味地黄丸,以养血滋阴为主,清热利湿为辅,兼顾活血凉血。
适用于精血亏虚,兼有虚热者。
知柏地黄丸,以养血滋阴为主,清热利湿为辅,兼顾活血凉血。
适用于精血亏虚,兼有郁热者。
知柏地黄丸之郁热较六味地黄丸之虚热略重。
中药师之OTC中成药小结感冒药:1、风寒感冒药:感冒清热颗粒、正柴胡饮颗粒、荆防颗粒(合剂)、午时茶颗粒(袋装茶)、参苏丸(片、胶囊、颗粒)2、风热感冒药:感冒退热颗粒、羚翘解毒丸(片、口服液)、桑菊感冒片、感冒舒颗粒、双黄连口服液、银翘解毒片(颗粒、胶囊、蜜丸)、清开灵口服液(片、滴丸、胶囊、颗粒)、清热解毒颗粒、抗病毒口服液3、流行性感冒:羚羊感冒片(胶囊、口服液)、正柴胡饮颗粒4、病毒性感冒:清开灵口服液(片、滴丸、胶囊、颗粒)、抗病毒颗粒5、暑湿表证:暑热感冒颗粒6、外感属邪犯少阳证:小柴胡颗粒(片)咳喘类药:1、风寒类:止咳丸、桂龙咳喘宁胶囊、复方川贝精片、小青龙合剂(颗粒)、止咳宁嗽胶囊、通宣理肺丸(膏、胶囊、颗粒、口服液)2、风热类:川贝枇杷颗粒(糖浆)、川贝枇杷露、风热咳嗽胶囊(丸)、蛇胆川贝枇杷膏、急支糖浆(颗粒)、止咳平喘糖浆3、痰热类:牛黄蛇胆川贝散(液、胶囊)、清肺抑火丸、复方鲜竹沥液、止咳橘红口服液(丸、颗粒)止咳枇杷颗粒(合剂、糖浆)4、痰湿类:桂龙咳喘宁胶囊、二陈丸5、肺热类:清肺化痰丸、蛇胆川贝胶囊、祛痰灵口服液6、因含罂粟壳而不得过量或持久服用的:止咳丸、强力枇杷露(炼蜜)、克咳胶囊、咳喘宁口服液中暑类:藿香正气水(颗粒、口服液、片、软胶囊、胶囊、浓缩丸、滴丸)、十滴水(软胶囊)、六合定中丸、清暑解毒颗粒、清暑益气丸伤食类:槟榔四消丸、保和颗粒(片、丸)、加味保和丸、健胃消食片、香砂枳术丸、木香顺气丸、、香砂六君合剂(丸)、开胃健脾丸胃痞类:保济口服液(丸)、沉香化滞丸、开胃山楂丸、越鞠保和丸、六君子丸、舒肝颗粒、舒肝片、五味清浊丸胃脘痛类:六味安消散(胶囊)、香砂平胃丸、良附丸、温胃舒胶囊(颗粒)、香砂养胃丸(颗粒)、小建中颗粒(合剂、胶囊)、左金胶囊(片、丸)、加味左金丸、舒肝平胃丸、舒肝平胃口服液(丸)、气滞胃痛颗粒(片)、乌贝颗粒、沉香化气丸、沉香舒气丸、胃逆康胶囊、胃苏颗粒、胃康胶囊、胃安胶囊、养胃舒胶囊(颗粒)、阴虚胃痛颗粒(片)、洁白胶囊(丸)、六味能消胶囊(丸)泄泻类药:葛根芩连片、理中丸(党参理中丸)、固本益肠片、补脾益肠丸便秘类药:清宁丸、通便灵胶囊、苁蓉通便口服液、麻仁丸(胶囊、软胶囊)、麻仁润肠丸、麻仁滋脾丸、便秘通、通乐颗粒实火证类药(上火):当归龙荟丸、一清胶囊(颗粒)、清火片、新清宁胶囊(片)、芩连片、上清丸、黄连上清丸、复方牛黄清胃丸、清胃黄连丸头痛类药:都梁丸(滴丸)、芎菊上清丸、牛黄上清丸(片、胶囊)、川芎茶调颗粒(袋泡剂、口服液、片、散、丸)、天麻头痛片、养血清脑颗粒、正天丸郁病类药:舒肝止痛丸不寐类药:安神补心颗粒(丸)、养血安神丸(片)、枣仁安神颗粒、安神健脑液、解郁安神颗粒、泻肝安神丸眩晕类药:清眩丸(片)、脑立清丸(胶囊、片)、眩晕宁片(颗粒)虚证类药:1、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片、胶囊、口服液、颗粒、软胶囊):滋阴补肾。
OTC非处方中成药精华汇总一内科药1,感冒类药感冒清热颗粒疏风散寒,解表清热荆防颗粒合剂发汗解表,散风去湿午时茶颗粒祛风解表,化湿和中参苏丸益气解表,疏风散寒,祛痰止咳正柴胡颗粒发散风寒,解热止痛小柴胡颗粒(片)解表散热,疏肝和胃感冒退热颗粒清热解毒,疏风解表羚翘解毒丸疏风清热,解毒羚羊感冒片清热解表桑菊感冒片颗粒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感冒舒颗粒疏风清热,发表宣肺双黄连口服液疏风解表,清热解毒银翘解毒片疏风解表,清热解毒清开灵口服液清热解毒,镇静安神暑热感冒颗粒祛暑解表,清热生津清热解毒口服液清热解毒清热解毒颗粒清热解毒,养阴生津,泻火抗病毒颗粒清热解毒抗病毒口服液清热去湿,凉血解毒2,咳喘类药止咳丸降气化痰,止咳定喘强力枇杷露养阴敛肺,止咳祛痰克咳胶囊止嗽,定喘,祛痰咳喘宁口服液宣通肺气,止咳平喘桂龙咳喘宁胶囊止咳化痰,降气平喘养阴清肺丸养阴润燥,清肺利咽复方川贝精片宣肺化痰,止咳平喘止咳宁嗽胶囊疏风散寒,宣肺解表,镇咳祛痰通宣理肺丸解表散寒,宣肺止嗽川贝枇杷颗粒(糖浆)清热宣肺,止咳化痰牛黄蛇胆川贝散(液,胶囊)清热,化痰,止咳川贝枇杷露止嗽祛痰风热咳嗽胶囊祛风解热,止咳化痰蛇胆川贝枇杷膏润肺止咳,祛痰定喘急支糖浆(颗粒)清热化痰,宣肺止咳止咳平喘糖浆清热宣肺,止咳平喘二陈丸燥湿化痰,理气和胃蛇胆陈皮胶囊(口服液,片,散,液)理气化痰,祛风和胃清肺化痰丸降气化痰,止咳平喘蛇胆川贝胶囊(散,液)清肺,止咳,除痰清肺抑火丸清肺止咳,化痰通便清气化痰丸清肺化痰祛痰灵口服液清热,化痰,解毒复方鲜竹沥清热化痰,止咳橘红片(胶囊,丸,颗粒)清肺,化痰,止咳止咳橘红口服液(丸,颗粒)清肺,止咳,化痰止咳枇杷颗粒(合剂,糖浆)清肺,止咳,化痰百合固金丸(口服液)养阴润肺,化痰止咳二母宁嗽丸清肺润燥,化痰止咳杏仁止咳糖浆化痰止咳固本咳喘片益气固表,健脾补肾润肺止嗽丸润肺定喘,止咳化痰小青龙合剂(颗粒)解表化饮,止咳平喘参贝北瓜膏平喘化痰,润肺止咳,补中益气蛤蚧定喘胶囊(丸)滋阴清肺,止咳平喘3中暑药解表化湿,理气和中藿香正气水(颗粒,口服液,片,软胶囊,胶十滴水(软胶囊)健胃,祛暑六和定中丸祛暑除湿,和胃消食清暑解毒颗粒清暑解毒,生津止渴,并能防止痱热疖清暑益气丸祛暑利湿,补气生津4伤食药槟榔四消丸消食导滞,行气泄水保和颗粒(片,丸)消食,导滞,和胃加味保和丸健胃理气,利湿和中健胃消食片健胃消食香砂枳术丸健脾开胃,行气消痞木香顺气丸行气化湿,健脾和胃香砂六君合剂(丸)益气健脾,和胃开胃健脾丸开胃健脾5胃痞药保济口服液(丸)解表,去湿,和中沉香化滞丸理气化滞开胃山楂丸健脾胃,助消化越鞠保和丸疏肝解郁,开胃消食六君子丸补脾益气,燥湿化痰舒肝颗粒疏肝理气,散郁调经舒肝片助消化,舒气开胃,消积滞,止痛除烦五味清浊丸开郁消食,暖胃6胃脘痛药六味安消散(胶囊)和胃健脾,消积导滞,活血止痛香砂平胃丸健胃,舒气,止痛良附丸温胃理气温胃舒胶囊扶正固本,温胃养胃,行气止痛,助阳暖中香砂养胃丸(颗粒)温中和胃小建中颗粒温中补虚,缓急止痛左金胶囊(片,丸)泻火,疏肝,和胃,止痛加味左金丸疏肝和胃舒肝平胃丸舒肝,消滞气滞胃痛颗粒舒肝理气,和胃止痛乌贝颗粒制酸止痛,收敛止血沉香化气丸理气疏肝,消积和胃沉香舒气丸舒气化郁,和胃止痛胃逆康胶囊疏肝泄热,和胃降逆,制酸止痛胃苏颗粒理气消涨,和胃止痛胃康胶囊健胃止痛,行淤止血,制酸胃安胶囊养阴益胃,补脾消炎,行气止痛养胃舒胶囊(颗粒)扶正固本,滋阴养胃,调理中焦,行气消导阴虚胃痛颗粒(片)养阴益胃,缓急止痛洁白胶囊(丸)健脾和胃,止痛止吐,分清泌浊六味能消胶囊(丸)宽中理气,润肠通便,调节脂肪7泄泻药葛根芩连片解肌,情人,止泻,止痢理中丸(党参理中丸)温中散寒,健胃固本益肠片健脾温肾,涩肠止泻补脾益肠丸补中益气,健脾和胃,涩肠止泻,止痛止血,8便秘药清宁丸清热泻火,消肿通便通便灵胶囊邪热导滞,润肠通便苁蓉通便口服液润肠通便麻仁丸(胶囊,软胶囊)润肠通便麻仁润肠丸润肠通便麻仁滋脾丸润肠通便,健胃消食便秘通健脾益气,润肠通便通乐颗粒滋阴补肾,润肠通便9实火药当归龙荟丸泻火通便一清胶囊(颗粒)清热泻火解毒,化瘀凉血止血清火片清热泻火,通便新清宁胶囊清热解毒,泻火通便芩连片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上清丸清热散风,解毒,通便黄连上清丸散风清热,泻火止痛复方牛黄清胃丸清热通便清胃黄连丸清胃泻火,解毒消肿10头痛药都梁丸(滴丸)祛风散寒,活血通络芎菊上清丸清热解毒,散风止痛牛黄上清丸清热泻火,散风止痛疏风止痛川芎茶调颗粒(袋泡剂,口服液,片,散,丸天麻头痛片养血祛风,散寒止痛养血清脑颗粒养血平肝,活血通络正天丸疏风活血,通络止痛11郁病药舒肝止痛丸疏肝理气,和胃止痛12不寐药安神补心颗粒(丸)养心安神养血安神丸(片)养血安神枣仁安神颗粒补心安神安神健脑液益气养血,滋阴生津,养心安神解郁安神颗粒舒肝解郁,安神定志泻肝安神丸清肝泻火,重镇安神13眩晕药清眩丸(片)散风清热脑力清丸(胶囊,片)平肝潜阳,醒脑安神眩晕宁片(颗粒)健脾利湿,益肝补肾14虚证药天麻首乌片滋阴补肾,养血息风补脑丸滋补精血,安神镇惊肾康宁片温肾,益气,和血,渗湿健脾丸健脾开胃桂附理中丸补肾助阳,温中健脾诺迪康胶囊益气活血,通脉止痛补中益气丸(合剂)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人参健脾丸健脾益气,和胃止泻参芩白术散(胶囊,丸)健脾胃,益肺气参芪片(糖浆,丸)补益元气参芪五味子片健脾益气,宁心安神桂附地黄丸温补肾阳青娥丸补肾强腰健脑补肾丸健脑补肾,益气健脾,安神定志全鹿丸补肾填精,益气培元五子衍宗丸(口服液)补肾益精大补阴丸滋阴降火河车大造丸滋阴清热,补肾益肺左归丸滋肾补阴麦味地黄口服液(丸)滋肾养肺二至丸补益肝肾,滋阴止血七宝美髯颗粒(口服液,丸)滋补肝肾归芍地黄丸滋肝肾,补阴血,清虚热滋阴补肾六味地黄丸(片,胶囊,口服液,颗粒,软胶知柏地黄丸滋阴降火 人参归脾丸益气补血,健脾养心八珍丸补气益血十全大补丸(膏)温补气血复方阿胶浆(颗粒)补气养血薯蓣丸调理脾胃,益气和营归脾丸益气健脾,养血安神阿胶补血膏(颗粒,口服液)滋阴补血,补中益气,健脾润肺人参养荣丸温补气血人参固本丸(口服液)滋阴益血,固本培元生脉颗粒益气复脉,养阴生津生脉饮益气复脉,养阴生津益气复脉,养阴生津生脉(党参方)颗粒(片,糖浆,饮,口服液补肾强身片(胶囊)补肾填精参茸卫生丸补血益气,兴奋精神玉屏风颗粒益气,固表,止汗锁阳固精丸温肾固精壮腰健肾丸壮腰健肾,祛风活络活力苏口服液益气补血,滋养肝肾壮腰健身丸壮腰健肾附子理中丸温中健脾(二)外科药连翘败毒丸(天津方)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如意金黄散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京万红:活血解毒,祛瘀止痛,解毒排脓,消肿止痛,槐角丸清肠疏风,凉血止血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清热解毒,活血消肿,去腐生肌消痔软膏凉血止血,消肿止痛地榆槐角丸疏风润燥,凉血泄热(三)妇科药1月经不调加味逍遥口服液疏肝清热,健脾养血调经活血片调经活血,行气止痛调经丸理气和血,调经止痛七制香附丸开郁顺气,调经养血女金丸益气养血,理气活血,止痛定坤丸滋补气血,调经疏郁妇科十味片养血疏肝,调经止痛八珍益母丸益气养血,活血调经当归养血丸益气养血调经同仁乌鸡白凤丸补气养血,调经止带乌鸡白凤丸(口服液)补气养血,调经止带气滞血瘀或血热实证引调经止痛片补气活血,调经止痛复方益母草膏(安坤益母草膏)调经养血,化瘀生新固经丸滋阴清热,固经止带四物合剂养血调经2痛经药元胡止痛片理气,止痛,活血益母颗粒活血调经,行气止痛妇女痛经丸活血,调经,止痛妇科得生丸解郁调经妇康宁片调经养血,理气止痛痛经丸温经活血,调经止痛艾附暖宫丸理气养血,暖宫调经3绝经前后诸症药坤宝丸滋补肝肾,镇静安神,养血通络更年宁心胶囊滋阴清热,安神除烦(四) 带下病药千金止带丸健脾补肾,调经止带妇科千金片清热除湿,益气化瘀妇炎康片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盆炎净颗粒清热利湿,和血通络,调经止带花红片(颗粒)清热解毒,燥湿止带,祛瘀止痛抗妇炎胶囊活血化瘀,清热燥湿(五)下乳药下乳涌泉散养血催乳四 儿科药1小儿感冒药小儿感冒颗粒疏风解表,清热解毒小儿感冒宁糖浆疏风风热,清热止咳小儿退热口服液疏风解表,解毒利咽小儿解表颗粒宣肺解表,清热解毒小儿热速清口服液(颗粒)清热解毒,泻火利咽金银花露(合剂)清热解毒儿感退热宁口服液解表清热,化痰止咳,解毒利咽2小儿咳嗽药健儿清解液清热解毒,祛痰止咳,消滞和中小儿咳喘灵颗粒(口服液)宣肺止咳,平喘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清热解毒,宣肺化痰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清热宣肺,平喘,利咽小儿止咳糖浆润肺清热,止咳化痰3积滞药小儿消食片消食化滞,健脾和胃健儿消食口服液健脾益胃,理气消食健脾消食丸健脾消食化积香苏调胃片解表和中,健胃化滞4小儿厌食药儿康宁糖浆益气健脾,消食开胃小儿化食口服液消食化滞,泻火通便肥儿宝颗粒利湿消积,驱虫助食,健脾益气肥儿疳积颗粒健脾和胃,平肝杀虫健儿口服液健脾开胃,促进消化,增强食欲5小儿脾虚泄泻药启脾丸健脾和胃小儿健脾贴膏疏通经络,温中健脾龙牡壮骨颗粒强筋壮骨,和胃健脾双芩止泻口服液清热化湿,健脾止泻五,五官科药1鼻病药鼻炎滴剂(喷雾剂)散风,清热,通窍鼻炎片祛风宣肺,清热解毒鼻窦炎口服液疏散风热,清热利湿,宣肺鼻窍辛夷鼻炎丸祛风,清热,解毒鼻炎康片清热解毒,宣肺通窍,消肿止痛霍胆片(丸)芳香化浊,通鼻窍,去肝胆之火2耳鸣耳聋药滴耳油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耳聋左慈丸滋肾平肝3喉痹药复方南板兰根片(颗粒)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复方鱼腥草片清热解毒桂林西瓜霜(胶囊含片)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西瓜霜润喉片清音利咽,消肿止痛复方草珊瑚含片疏风清热,消肿止痛金嗓开音丸清热解毒,疏风利咽青果丸清热利咽,消肿止痛玄麦甘桔颗粒清热滋阴,祛痰利咽清音丸清热利咽,生津润燥黄氏响声丸疏风清热,化痰散结铁迪丸(口服液)润肺利咽,生津止渴金果含片养阴生津,清热利咽清音丸清热利咽,生津止咳利咽解毒颗粒清肺利咽,解毒退热4牙痛药口炎清颗粒滋阴清热,解毒消肿补肾固齿丸补肾固齿,活血解毒5口疮药口腔溃疡散消溃止痛6眼病药杞菊地黄丸滋肾养肝明目蒺藜丸清热散风,明目退翳马应龙八宝眼膏退赤,祛翳拨云退翳丸散风清热,退翳明目麝珠明目滴眼液消翳明目珍视明滴眼液清热解痉,祛翳明目黄连养肝丸泻火明目明目上清片;清热散风,明目止痛。
一.内科用药(一)感冒药感冒清热颗粒:疏风散寒解表清热(风寒)正柴胡饮颗粒:发散风寒解热止痛(风寒,流感)孕禁荆防颗粒:发汗解表散风祛湿(风寒)感冒退热颗粒:清热解毒疏风解表(上呼吸道感染)羚翘解毒丸:疏风清热,解毒(风热)羚羊感冒片:清热解表(流感)桑菊感冒片(颗粒):疏风清热,宣肺止咳(风热)感冒舒颗粒:疏风清热,发表宣肺(风热)双黄连口服液(片,颗粒):疏风解表,清热解毒(风热)银翘解毒片:疏风解表,清热解毒(风热)午时茶颗粒:祛风解表,化湿和中(外感风寒,内伤食积)参苏丸(片,颗粒):益气解表,疏风散寒,祛痰止咳(用于体弱,感受风热)小柴胡颗粒(片):解表散热,疏肝和胃(外感病邪犯少阳)清开灵口服液:清热解毒,镇静安神(外感风热时毒,火毒)孕禁暑热感冒颗粒:祛风解表,清热,生津(用于感冒属暑热证者)孕忌清热解毒口服液:清热解毒(用于热毒内蕴)孕忌清热解毒颗粒:清热解表,养阴生津,泻火(风热)孕忌抗病毒颗粒:清热解毒(病毒性感冒)孕禁抗病毒口服液:清热祛湿,凉血解毒(风热)孕哺禁(二)咳喘类药止咳丸:降气化痰。
止咳定喘(风寒入肺,肺气不宣,老年急慢性支气管炎)孕哺禁桂龙咳喘宁胶囊:止咳化痰,降气平喘(外感风寒,痰湿阻肺)二陈丸:燥湿化痰,理气和胃(痰湿停滞)蛇胆陈皮胶囊:理气化痰,祛风和胃(痰浊阻肺,胃失和降)参贝北瓜膏:平喘化痰,润肺止咳,补中益气(哮喘气急,肺虚咳嗽,发作期禁用)百合固金丸:养阴润肺,化痰止咳(肺肾阴虚)养阴清肺丸:养阴润燥,清肺利咽(阴虚肺燥,咽喉干痛)复方川贝精片:宣肺化痰,止咳平喘(风寒咳嗽,痰喘)川贝琵琶颗粒:清热宣肺,化痰止咳(风热犯肺,谈热内阻,感冒,支气管炎)小青龙合剂:解表化饮,化痰平喘(风寒水饮)孕禁强力琵琶露:养阴敛肺,止咳祛痰(支气管炎咳嗽,含罂粟)清肺化痰丸:降气化痰,止咳平喘(肺热咳嗽)川贝琵琶胶囊:清肺,止咳,除痰(肺热咳嗽)牛黄蛇胆川贝散:清热,化痰,止咳(外感咳嗽中的热痰,燥痰咳嗽)清肺抑火丸:清肺止咳,化痰通便(痰热阻肺)清气化痰丸:清肺化痰(痰热阻肺)祛痰灵口服液:清热,化痰,解毒(肺热痰喘,咳嗽痰多)复方鲜竹沥液:清热化痰,止咳(痰热咳嗽,痰黄粘稠)孕禁橘红片:清肺,化痰,止咳(痰不易出,胸闷口干,支气管炎,哮喘)止咳宁嗽胶囊:疏风散寒,宣肺解表,镇咳祛痰(风寒,呕吐,喉肿痛)通宣理肺丸:解表散寒,宣肺止咳(风寒,无汗)川贝枇杷露:止咳祛痰(风热,痰多上气,燥咳)风热咳嗽胶囊:祛风解表,止咳化痰(风热)蛇胆川贝枇杷膏:润肺止咳,祛痰定喘(风热,咳嗽痰多,胸闷,气喘)急支糖浆:清热化痰,宣肺止咳(风热,支气管炎发作)孕忌克咳胶囊:止咳定喘祛痰(喘急气短)孕哺禁止咳橘红口服液:清肺止咳化痰(痰热阻肺,胸满气短,咽干喉痒)止咳枇杷颗粒:清热止咳化痰(痰热阻肺,咳嗽痰多,支气管炎)二母宁嗽丸:清肺润燥,止咳化痰(痰黄而粘不易咳出,久咳,声哑喉痛)孕禁杏仁止咳糖浆:化痰止咳(痰浊阻肺咳嗽痰多,支气管炎)润肺止渴丸:润肺定喘,止咳化痰(肺气虚弱)外感咳嗽禁用止咳平喘糖浆:清热宣肺,止咳平喘(风热,急性支气管炎)孕禁咳喘宁胶囊:宣通肺气,止咳平喘(支气管炎咳喘,老年咳喘)罂粟,孕哺禁固本咳喘片:益气固表,健脾补肾蛤蚧定喘胶囊:滋阴清肺,止咳平喘(肺肾两虚,阴虚肺热)(三)中暑类藿香正气水: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中医药学知识(二)之常用中成药介绍来源:智阅网中医药学知识(二)的知识点多、复习量大,需要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之中,适当总结,提高复习效率,那么,就在这里总结了一些常用中成药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有效复习。
1.祛痰剂(1)燥湿化痰剂:二陈丸、橘贝半夏颗粒;(2)清化热痰剂:礞石滚痰丸、清气化痰丸、复方鲜竹沥液;(3)化痰熄风剂:半夏天麻丸;(4)化痰散结丸:消瘿丸。
2.止咳平喘剂(1)散寒止咳剂:通宣理肺丸、杏苏止咳颗粒;(2)清肺止咳剂:清肺抑火丸、蛇胆川贝散、橘红丸、急支糖浆、强力枇杷露、川贝止咳露;(3)润肺止咳剂:养阴清肺膏、蜜炼川贝枇杷膏;(4)发表化饮平喘剂:小青龙胶囊、桂龙咳喘宁胶囊;(5)泄热平喘剂:止嗽定喘口服液;(6)化痰平喘口服液:降气定喘丸、蠲哮片;(7)补肺平喘片:人参保肺丸;(8)纳气平喘剂:苏子降气丸、七味都气丸、固本咳喘片、蛤蚧定喘胶囊。
3.开窍剂(1)凉开剂:安宫牛黄丸、紫雪散、局方至宝散、清开灵口服液;(2)温开剂:苏合香丸。
4.固涩剂(1)益气固表剂:玉屏风胶囊;(2)固脬缩尿剂:缩泉丸;(3)固精止遗剂:金锁固精丸;(4)涩肠止泻剂:四神丸、固本益肠丸。
5.补虚剂(1)补气剂:四君子丸、补中益气丸、参苓白术散、六君子丸、香砂六君丸、启脾丸、薯蓣丸;(2)助阳剂:桂附地黄丸、右归丸、五子衍宗丸、济生肾气丸、青蛾丸;(3)养血剂:当归补血口服液、四物合剂;(4)滋阴剂:六味地黄丸、左归丸、知柏地黄丸、河车大造丸、玉泉丸、杞菊地黄丸;(5)补气养血剂:八珍颗粒、人参归脾丸、人参养荣丸、十全大补丸、健脾生血颗粒;(6)补气养阴剂:生脉饮、人参固本丸、消渴丸、参芪降糖胶囊、养胃舒胶囊;(7)阴阳双补剂:龟鹿二仙膏。
了解了以上内容之后,我们再做做朱鹏飞老师的2016《全国执业中药师资格考试高分宝典:药学专业知识(二)》,巩固我们的认识。
还没有买到这本书的同学们,可以去智阅网上看看,最近智阅网上,有很多购书优惠,买得越多,折扣越多。
常用中成药——止咳丸(OTC)阴阳解析止咳丸(OTC)阴阳解析处方:川贝母4g、罂粟壳50g、防风40g、桔梗30g 、葶苈子20g 、紫苏子40g、法半夏(砂炒)20g、麻黄20g、白前20g、前胡30g、紫苏叶40g 、厚朴(姜炙) 50g、白果18g 、桑叶50g、黄芩(酒炙) 10g、硼砂 6g、南沙参 60g 、薄荷 50g、陈皮 70g 、枳壳(麸炒) 40g 、茯苓 70g。
功能主治:降气化痰,止咳定喘。
用于风寒入肺,肺气不宣引起的咳嗽痰多,喘促胸闷,周身酸痛或久咳不止,以及老年急慢性支气管炎。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丸,一日2次。
阳性药:防风、紫苏子、法半夏、麻黄、白前、紫苏叶、厚朴、陈皮平性药:罂粟壳、桔梗、白果、茯苓阴性药:川贝母、葶苈子、前胡、桑叶、黄芩、硼砂、南沙参、薄荷、枳壳君药:紫苏子解析:防风:辛、甘,微温。
归膀胱、肝、脾经。
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
紫苏子:辛,温。
归肺、胃、大肠经。
降气消痰,止咳平喘,温中开胃,宽肠润便。
半夏:辛,温。
有毒。
归脾、胃、肺经。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麻黄:辛、微苦,温。
归肺、膀胱经。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白前:辛、苦,微温。
归肺经。
降气,消痰,止咳。
紫苏叶:辛,温。
归肺、脾经。
发汗解表,行气宽中。
厚朴:苦、辛,温。
归脾、胃、肺、大肠经。
燥湿,行气,消积,平喘。
陈皮:辛、苦,温。
归脾、胃、肺经。
理气和中,燥湿化痰,利水通便。
罂粟壳:酸、涩,平。
有小毒。
归肺、大肠、肾经。
涩肠止泻,敛肺止咳,止痛。
桔梗:苦、辛,平。
归肺经。
宣肺,利咽,祛痰,排脓。
白果:甘、苦、涩,平。
有小毒。
归肺经。
敛肺平喘,收涩止带。
茯苓:甘、淡,平。
归心、脾、肾经。
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川贝母:苦、甘,微寒。
化痰止咳,清热散结。
葶苈子:苦、辛,大寒。
归肺、膀胱经。
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前胡:苦、辛,微寒。
归肺经。
降气祛痰,宣散风热。
桑叶:苦、甘,寒。
归肺、肝经。
止咳丸的配方组成1止咳丸的组成止咳丸是常见的中成药,也可以按照具体病症来定制,以有效治疗病人,减轻他们的痛苦。
其中,组成止咳丸的万科有多种,常见的有以下七种:①甘草甘草又叫大干草,也是药中的一味常用药,具有安神定心,清热解毒,利咽止咳,退热镇痹等药理作用,能够缓解痰水涌上咽喉,清洁肺腑,去除感冒症状。
②白芍白芍药材属于毛茛科植物白芍药的根,是一种温和的滋补药材,有益阳、健脾止痛、温补精神等功效,而且具有润肺止咳、利尿除湿的药理特性,可以用来治疗肺脏炎和久咳不止。
③麻黄麻黄属于科苔藓植物,又称苦艾,是一种上古就已经被文献记载的传统中药,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炎,止咳化痰,抗病毒等作用,可以有效的清除痰水,舒畅气管,镇静肺部等,起到良好的止咳效果。
④板蓝根板蓝根是指苍耳子科植物独活(Ilex latifolia)的根茎,它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散热功效以及止咳化痰,可以有效治疗痰过多带来的咳嗽及其他咳嗽引起的病症。
⑤乌梢蛇乌梢蛇是用蛇丸卷和蛇药片造成的。
它们能够调理肺火,清肺止咳,活化胆,补血等药理功效,不仅可以用来治疗肺炎所引起的咳嗽,而且还可以用来治疗烟酒、粉尘过敏等气管疾病所引起的咳嗽。
⑥延胡索延胡索又名虎杖,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它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止咳的药理作用,主要是可以帮助病人排出痰水以及粘痰,对支气管痉挛、支气管炎以及肺炎有较好的效果。
⑦黄连黄连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它具有清热解毒、杀菌消肿的作用,也可以用来治疗咳嗽,可以帮助病人抗病毒,舒缓病痛,尤其是炎症性咳嗽多有痰毒的病患者,黄连有很好的治愈作用。
以上就是止咳丸的七种常见组成成分,它们各具特点,具体根据病情而定,如果止咳不即使,可以咨询医生,严格按照处方使用,以有效地治疗咳嗽,缓解病痛。
润肺止咳丸的功能主治1. 功能润肺止咳丸是一种中药制剂,具有以下功能:•润肺停咳•清热化痰•缓解咳嗽症状2. 主治润肺止咳丸主要用于治疗多种咳嗽类型和相关症状,包括但不限于:2.1 湿热型咳嗽湿热型咳嗽主要表现为咳嗽有痰,黄痰粘稠,咽喉肿痛,口苦口干等症状。
润肺止咳丸通过清热化痰的作用,可有效缓解湿热型咳嗽症状。
2.2 痰湿型咳嗽痰湿型咳嗽主要表现为咳嗽有痰,痰多黏稠,咽喉有异物感,胸闷等症状。
润肺止咳丸具有调理肺脾,化痰止咳的功效,可改善痰湿型咳嗽症状。
2.3 干咳型咳嗽干咳型咳嗽主要表现为咳嗽无痰或痰少,咽喉干燥,咳嗽频繁,咳嗽声音干燥等症状。
润肺止咳丸富含滋阴润燥的中药,可滋养肺阴,清除燥热,减少干咳症状。
2.4 肺热型咳嗽肺热型咳嗽主要表现为咳嗽频繁,咳嗽声音嘶哑,胸闷,口渴等症状。
润肺止咳丸含有清热解毒的中草药,可以清凉肺热,缓解肺热型咳嗽症状。
2.5 可作为辅助治疗咳嗽的中药润肺止咳丸还可作为辅助治疗支气管炎、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所引起的咳嗽症状。
它能够改善病情,减轻咳嗽的发作频率和强度。
3. 使用方法润肺止咳丸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如下:•每次口服3-6粒,每日3次。
•儿童用量应按年龄和体质适量调整。
•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孕期妇女在使用前应咨询医生。
•严格按照说明书的用量使用,并遵守医生的指导。
4. 注意事项在使用润肺止咳丸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如果出现过敏反应,请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忌食辛辣、油腻、生冷食物。
•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5. 总结润肺止咳丸是一种中药制剂,具有润肺停咳、清热化痰的功能,并可以缓解多种咳嗽类型和相关症状。
它适用于湿热型、痰湿型、干咳型以及肺热型咳嗽,也可作为辅助治疗其他咳嗽症状的中药。
在使用时需要按照说明书的剂量使用,并遵守医生的指导。
同时,使用时需要注意禁用和慎用人群,并注意可能出现的过敏反应和相关注意事项。
止咳丸(OTC)阴阳解析
处方:
川贝母4g、罂粟壳50g、防风40g、桔梗30g 、葶苈子20g 、紫苏子40g、法半夏(砂炒)20g、麻黄 20g、白前 20g、前胡 30g、紫苏叶 40g 、厚朴(姜炙) 50g、白果 18g 、桑叶 50g、黄芩(酒炙) 10g、硼砂 6g、南沙参 60g 、薄荷 50g、陈皮 70g 、枳壳(麸炒) 40g 、茯苓 70g。
功能主治:
降气化痰,止咳定喘。
用于风寒入肺,肺气不宣引起的咳嗽痰多,喘促胸闷,周身酸痛或久咳不止,以及老年急慢性支气管炎。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6丸,一日2次。
阳性药:防风、紫苏子、法半夏、麻黄、白前、紫苏叶、厚朴、陈皮平性药:罂粟壳、桔梗、白果、茯苓
阴性药:川贝母、葶苈子、前胡、桑叶、黄芩、硼砂、南沙参、薄荷、枳壳
君药:紫苏子
解析:
防风:辛、甘,微温。
归膀胱、肝、脾经。
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
紫苏子:辛,温。
归肺、胃、大肠经。
降气消痰,止咳平喘,温中开胃,宽肠润便。
半夏:辛,温。
有毒。
归脾、胃、肺经。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麻黄:辛、微苦,温。
归肺、膀胱经。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白前:辛、苦,微温。
归肺经。
降气,消痰,止咳。
紫苏叶:辛,温。
归肺、脾经。
发汗解表,行气宽中。
厚朴:苦、辛,温。
归脾、胃、肺、大肠经。
燥湿,行气,消积,平喘。
陈皮:辛、苦,温。
归脾、胃、肺经。
理气和中,燥湿化痰,利水通便。
罂粟壳:酸、涩,平。
有小毒。
归肺、大肠、肾经。
涩肠止泻,敛肺止咳,止痛。
桔梗:苦、辛,平。
归肺经。
宣肺,利咽,祛痰,排脓。
白果:甘、苦、涩,平。
有小毒。
归肺经。
敛肺平喘,收涩止带。
茯苓:甘、淡,平。
归心、脾、肾经。
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川贝母:苦、甘,微寒。
化痰止咳,清热散结。
葶苈子:苦、辛,大寒。
归肺、膀胱经。
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前胡:苦、辛,微寒。
归肺经。
降气祛痰,宣散风热。
桑叶:苦、甘,寒。
归肺、肝经。
疏散风热,清肝明目。
黄芩:苦,寒。
归肺、胆、胃、大肠经。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硼砂:甘、咸,凉。
归肺、胃经。
清热消痰,解毒防腐。
南沙参:甘,微寒。
归肺、胃经。
养阴清肺,化痰,益气。
薄荷:辛,凉,归肺,肝经。
发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
枳壳:苦、辛、酸,微寒。
归脾、胃经。
理气宽中、消滞除胀。
阳性药物稍多,阴性药物略少,阴阳大致平衡,针对寒热错杂;君药功效以降气消痰为主,针对实证;少阴太阴合病,内有亏虚,外有风湿。
方剂中,紫苏子、法半夏、白前、桔梗,降气消痰;紫苏叶、厚朴、陈皮、枳壳,行气祛滞;防风、麻黄,宣肺平喘;罂粟壳、白果,止咳平喘;川贝母、葶苈子、前胡、硼砂、南沙参,清热化痰;桑叶、黄芩、薄荷,疏散风热。
诸药合用以降气消痰为主,行气祛滞为辅,兼顾止咳平喘、疏散风热。
针对寒多热少,适用于咳嗽痰多,气滞胸闷者。
补肺丸、礞石滚痰丸、清气化痰丸、润肺止嗽丸、止咳丸比较:补肺丸,以下气化痰为主,补气养血为辅。
适用于气血亏虚、咳嗽痰多者。
礞石滚痰丸,以泻火攻积为主,坠痰下气为辅。
适用于内有实热、化液成痰、上扰致咳。
清气化痰丸,以清热化痰为主,降逆利水为辅,兼顾止咳平喘。
适用于咳嗽黄痰多,胸闷气喘者。
润肺止嗽丸,以清热化痰为主,降逆止咳为辅,兼顾理气、益气、生津、安神。
针对热多寒少,适用于痰涎壅盛,久咳体虚者。
止咳丸,以降气消痰为主,行气祛滞为辅,兼顾止咳平喘、疏散风热。
针对寒多热少,适用于咳嗽痰多,气滞胸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