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的云雾
- 格式:doc
- 大小:49.50 KB
- 文档页数:7
【导语】《庐⼭的云雾》这篇课⽂介绍了庐⼭云雾形态美、变化多、时间长、壮观等特点以及云雾滋⽣的主要原因。
以下是整理的(⼩学三年级语⽂《庐⼭的云雾》原⽂、教案及知识点),希望帮助到您。
⼩学三年级语⽂《庐⼭的云雾》原⽂ 景⾊秀丽的庐⼭,有⾼峰,有幽⾕,有瀑布,有溪流,那变幻⽆常的云雾,更给它增添了⼏分神秘的⾊彩。
在⼭上游览,似乎随⼿就能摸到飘来的云雾。
漫步⼭道,常常会有⼀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
庐⼭的云雾千姿百态。
那些笼罩在⼭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顶上的⽩⾊绒帽;那些缠绕在半⼭的云雾,⼜像是系在⼭腰间的⼀条条⽟带。
云雾弥漫⼭⾕,它是茫茫的⼤海;云雾遮挡⼭峰,它⼜是巨⼤的天幕。
庐⼭的云雾瞬息万变。
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随风飘荡的⼀缕轻烟,转眼间就变成了⼀泻千⾥的九天银河;明明是⼀匹四蹄⽣风的⽩马,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变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座冰⼭…… 云遮雾罩的庐⼭,真令⼈流连忘返。
⼩学三年级语⽂《庐⼭的云雾》教案 ⼀、谈话导⼊: 1、出⽰照⽚:同学们,喜欢旅游吗?说到旅游,你们不能不去⼀个地⽅:庐⼭。
⾃古以来,就有“泰⼭雄,华⼭险,庐⼭秀,黄⼭奇”的说法,庐⼭在我国江西九江市南,峰奇⼭秀,四季风景如画。
有同学去过或者在电视杂志上看过有关庐⼭的介绍了吗?那就简单讲讲庐⼭最有名的景点或者景致。
结合谈话看照⽚(例如庐⼭瀑布、五⽼峰) 2、其实,庐⼭最神奇的景致要算云雾了,今天我们就让我们在⽂字创造的美妙意境中去游⼀游。
板书:庐⼭的云雾 ⼆、初读课⽂,学习⽣字词语,指导正确朗读课⽂。
1、⾃学课⽂,要求: A、读准⽣字⾳,将课⽂读正确。
B、⽤“————?”划出⽂中的新词,查词典或者联系上下⽂理解这些词语。
2、检查⾃学情况: A、指名读⽣字卡⽚、词语卡⽚,及时正⾳。
增添、姿态、遮挡 B、指名分⼩节朗读课⽂,随机纠正字⾳,结合理解词语。
第⼀节:这⼩节有好⼏个成语,你通过⾃学,懂得了哪个成语的意思? 变幻⽆常:变化没有⼀定的规律,形容云雾变化多、姿态万千。
庐山的云雾作文庐山的云雾作文7篇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
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庐山的云雾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庐山的云雾作文1去年暑假我和表哥来到庐山的含鄱口游玩。
那一天,碧空清澈,大地如洗,大自然露出了美丽的容颜。
我站在含鄱亭上向四周望去,历历的青山,绿油油的庄稼,层层梯田上是一片茶树,连村庄的乡间小道也清晰可见。
绿色的大地上,万紫千红,美不胜收。
我被这美丽的景色陶醉了。
忽然,人群中发出“起雾了、起雾了”的喊声,我举目望去,只见云雾从山底悄悄地漫了上来,一朵朵如云似絮,织成了一层薄薄的轻纱,遮住了天,铺满了地,围绕着山,盖住了水,眼前的一切都只显露出一片灰蒙蒙的轮廓。
云雾还在一层层地积聚着,越积越厚,汇成了一片云海,庐山成了茫茫雾海中一座浮岛。
云雾忽聚忽散,时而像奔腾的骏马,时而似悠闲的羊群,时而如腾飞的蛟龙……真是千姿百态,变化多端。
这就是庐山有名的云海奇观。
那云雾似海洋一般无边无际,游人们在云雾中溶入化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庐山的云雾作文2大年初二, 爸爸、妈妈和阿公带我去庐山玩,我好高兴!庐山海拔1000多米,它的云雾非常大,一座座山都被云雾环绕着,真像神仙住的地方啊!庐山有很多景点,例如:会址、老别墅、仙人洞、锦绣谷、含鄱口……我们还坐了观光缆车,在车上,我看见红屋顶的房子小的就象玩具房子一样。
下了车,导游阿姨指着对面的那座山说:“那座山是第四纪冰川运动遗迹,上面有两块奇特的石头,上面是问天石,下面是鹰嘴石”。
再往下走,我看见大口瀑布,导游阿姨说:“这是李白爷爷的《望庐山瀑布》的源头。
”我们走上山后又坐了缆车返程。
随后,我们去看了三宝树,其中一棵银杏树有 1600多岁了。
然后,我去看了好运潭—黄龙潭。
听说,用这里的潭水洗洗手会给你带来好运。
我们又去了《西游记》水帘洞的拍摄地—乌龙潭。
《庐山的云雾》全文:景色秀丽的庐山,那里有高峰,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尤其是变幻无常的云雾,更给它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在山上游览,似乎随手就能摸到飘来的云雾。
漫步山道,常常会有一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
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
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像是戴在山顶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
云雾弥漫的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的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
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
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河;明明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巨大冰山。
云遮雾罩的庐山,真令人流连忘返。
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2.品味比喻,感受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走进庐山云雾奇妙的意境,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3.学习“总-分”的构段方式,结合第三自然段练习仿写。
4. 用“流连忘返”练习说话。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感悟庐山云雾“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的美,这也是重点中的难点;认识“总-分”的构段方式。
教学过程:一、配乐读词造氛围。
1.认读课后练习中的8个词语。
(1)指名读正确。
(2)齐读。
(3)由这些词你想到了什么?【设计意图:一是为激起学生对课文的回忆,配上音乐营造气氛;二是为课后写话提供相应词语。
】过渡:这节课,我们一起再去好好欣赏庐山的云雾。
2.板书课题:3.庐山的云雾,二、引读课文回顾美。
【设计意图:在第一课时理解的基础上,用引读的方式回顾第一自然段,回顾庐山云雾的变幻无常。
】过渡:确实,庐山的云雾变幻无常,美丽而神奇。
欣赏这样的美景,我们不仅要用眼睛,更要用心去感受。
三、“形态美”中学构段。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读完后,找找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画出来。
2.交流中心句。
从这一段,哪个词特别能表现庐山的云雾的特点?理解“千姿百态”的意思。
庐山云雾的特点
1、庐山的云雾,有千姿百态、瞬息万变两个特点。
2、庐山地理位置较高,气候潮湿,空气中的水汽饱和度非常高,在清晨的时候,往往气温比较低,这就更容易在山体周围形成云雾,而又因为庐山的山势较为崎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风将云雾吹散,就会造成云雾聚集,形成颇具特色的庐山云雾。
3、在庐山周围,有江湖环绕,这也造成了它独特的地理位置,也为庐山的云雾形成提供了极为充足的水汽条件,这些水汽和空气中的尘埃结合,就会产生小水滴,从而形成云雾,这些云雾,在风的作用下,就会变化出各种不同的形态,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形状、美感,让人流连忘返。
语文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庐山的云雾》原文、教案及教学设计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
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
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
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
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明明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云遮雾罩的庐山,真令人流连忘返。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认识总分段式,重点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庐山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初步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
(1)多媒体课件展示庐山云雾的奇丽风光。
(2)练习说话:庐山的云雾()二、细读课文第一自然段(1)自由读,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想想喜欢的原因。
(2)交流相机给“秀丽”、“尤其”换词。
(3)指导朗读。
(4)小结并板书:多三、细读课文第二自然段1、自由读,画出中心句。
2、哪些句子是具体描写云雾地千姿百态的?(读书回答)3、想想作者为什么能把这些句子写得这么优美?(体会比喻句之妙)4、指导有感情朗读。
5、让学生画出不同位置的云雾。
6、根据板画引背。
7、小结方法。
四、运用学法自学第3自然段1、自由朗读,想想读懂了什么?2、交流。
3、引导学生想象省略号处还可补充些什么。
4、出示填空引背。
五、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六、总结课文。
1、配乐朗读或背诵课文。
2、诵读古诗《望庐山瀑布》《题西林壁》七、写字教学(1)认识课文后的12个生字及8个二类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部分词语,学习“秀”,“幻”“增”,“添”这四个生字。
(2)正确较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3)认识总分段结构,感情朗读第1小节,背诵第1小节。
教学重点与难点:感情朗读第一小节,背诵第一小节,学会课文后的生字词,理解部分的词语。
庐山的云雾
庐山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它有一个特别的景色,就是云雾。
每天早上,太阳刚升起的时候,庐山就会被云雾笼罩住。
云雾就像轻轻的面纱,把山脚包围起来。
站在远处,我们只能看到云雾的景象,仿佛我们进入了童话世界。
随着太阳的升高,云雾逐渐散去,我们就能看到山峰的形状了。
而在夏天,当天气变得热的时候,云雾会卷起来,形成一个巨大的云海。
站在山顶上,我们可以看到云海像波浪一样,非常壮观。
庐山的云雾也给我们带来了特别的景象-“日出云海”,就是在日出的时候,太阳的光芒穿透云雾,创造出美丽的颜色。
这样的景象让人心醉神迷,仿佛置身于仙境中。
每年都有很多人来庐山欣赏云雾的美丽。
我们可以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欣赏山水给我们带来的惊喜。
庐山的云雾让我们感到非常神奇,让我们觉得自己像置身于童话世界一样。
庐山的云雾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景色,它给我们带来了欢乐和惊喜。
我们可以在这美丽的地方,享受大自然的美好,体验到与众不同的感觉。
庐山的云雾让我们的童年更加美丽!。
庐山的云雾有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特点。
庐山云雾中最壮观的要算云海。
庐山云海一年四季都可看见,尤其是春秋两季最美。
每当雨过天晴,站在“大天池”等处俯瞰,只见万顷白云转眼间汇成一片汪洋大海。
云海茫茫,波涛起伏,青峰秀岭出没在云海之上,变成了云海上的小岛。
庐山峰峦林立,峡谷纵横,构成了云雾滋生的天然条件。
而江湖环绕的地理位置,又为庐山提供了生成云雾的充足水汽,水汽一旦碰上空气中的尘埃,就成了小水滴。
数不清的小水滴就形成了美丽神奇的庐山云雾。
庐山其他情况简介。
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誉。
自古命名的山峰有171座,群峰间散布冈岭26座,壑谷20条,岩洞16个,怪石22处。
水流在河谷发育裂点,形成许多急流与瀑布,瀑布22处,溪涧18条,湖潭14处。
最为著名的三叠泉瀑布,落差达155米,有“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之美句。
庐山的云雾资料庐山风景如画,著名的云雾景色更是令人神往。
庐山周围的山峰高耸入云,常年云雾缭绕,恍如仙境。
在季节交替和天气变幻的过程中,庐山的云雾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形态与色彩,极富观赏性,也给科学家带来了丰富的研究资料。
一、庐山云雾的形成庐山是一座位于中国南部的大型山岳,是以云、雨、雪、霜和霞为主要自然景观的特殊自然景观。
石家沟、八一峰等景区都是庐山云雾最为集中的地方。
这里的地形复杂,海拔高差大,且地处季风气候影响下,因此在天气潮湿的情况下,容易形成云雾。
当空气饱和时,以凝华为中心形成云。
而凝华主要有三种:冷凝、接触凝和凝结核。
庐山上的云雾,一般是由山顶的冷空气通过大气逆温层或者海拔高度的变化使得空气迅速降温,致使气中的水分以冷凝的形式结成雾或云。
二、庐山云雾的特点庐山气候温和,早春雨水充沛,湿度较大,昼夜温差小,这是云雾初期形成的必要条件。
云雾在庐山上非常常见,而且种类多样,每种云雾所呈现的色彩、形态和特点都不尽相同。
1、浴霞云雾浴霞云雾,是庐山上最为独特和著名的一种,也是最美的一种。
它的出现是因为阳光的折射导致的。
一般在早晨,太阳的光线经过密集的云雾后,降到山顶,就像是一种温暖的线缆,把山顶覆盖的云雾照得五彩缤纷,色彩绚烂,赋予整个山头美丽的色彩。
2、纱帐云雾纱帐云雾在庐山上也非常常见,它们往往覆盖在山峰之中,像是一层轻柔的纱帐,给人一种梦幻的感觉。
它们通常形成于晨露和夜露的水蒸气在晨光和日光的作用下逐渐沉积而形成。
3、轻烟云雾轻烟云雾也可以说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它们透明、轻盈、飘渺,有点像摇曳的柔软雪花,有时也在山顶和峭壁上飘荡。
轻烟云雾主要是水分被大气吸收先形成氧化物,而后定型成为雾滴。
因其形态优美,总给人一种云淡风清的感觉。
三、庐山云雾的科学价值庐山云雾对气象、水文、生态环境等方面研究都有一定的科学价值。
1、气象方面山区的云雾给大气的温度、降雨、云的分布和变化等气象学研究带来了很多帮助。
庐山云雾的产生与原因也是气象学常研究的内容之一,深入了解庐山云雾的形成特点,对预测、预报气象现象、防台风、人工排除大气污染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庐山的云雾阅读短文《赏庐山云雾之妙》庐山的云雾,那可真是大自然的一场奇妙魔术秀。
庐山云雾就像一个调皮的精灵。
有时候,它会一下子把整座庐山都给裹起来,那庐山就像一个被白色薄纱笼罩着的娇羞新娘。
你想啊,一座大山就这么在云雾里若隐若现的,多神秘。
你要是站在山脚下往上看,云雾在山间缭绕,那山就好像是从云里长出来的一样。
这就好比我们蒸馒头的时候,蒸笼里的馒头刚开始被蒸汽包围,只能看到个大概轮廓,庐山在云雾里也是这么个感觉。
走进庐山,那云雾就在你身边穿梭。
你感觉自己仿佛走进了一个云雾的海洋,周围的一切都是湿漉漉的,云雾就像温柔的小手轻轻抚摸着你的脸。
这云雾的质感啊,特别细腻,不像有些地方的雾,粗糙得很。
这就像是丝绸和粗布的区别,庐山的云雾就是那最顶级的丝绸,滑溜溜的。
你看那云雾在树林间穿梭,树木像是被施了魔法的卫士,在云雾里站得笔直,偶尔露出一点绿色的枝桠,像是在和云雾捉迷藏。
这云雾的变化速度也特别快。
前一刻还在你眼前聚成一团,像个大大的棉花糖,让你忍不住想咬一口。
下一刻就突然散开,像一群受惊的小鸟飞走了。
你想抓住它,可怎么也抓不住。
这就像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
你刚刚还在惊叹这片云雾像奔腾的骏马,一转眼就成了安静的羊群。
在庐山看云雾,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妙处。
在山峰上看,云雾在脚下翻腾,你会感觉自己像个神仙,站在云端之上,俯瞰着人间。
那种感觉,啧啧,真是难以形容。
在山谷里看呢,云雾从四面八方涌来,就像千军万马朝着你奔腾而来,你会被这壮观的景象震撼得说不出话来。
这云雾啊,在山谷里就像是一条白色的大河,源源不断地流淌着。
而且啊,庐山云雾还有不同的颜色呢。
清晨的时候,它带着点淡淡的金色,像是被初升的太阳染上了色彩。
傍晚呢,又透着点淡淡的红色,就像害羞的姑娘脸上的红晕。
这就好比一幅天然的水墨画,大自然这位画家在不同的时间用不同的色彩来描绘这云雾。
有人说,庐山的云雾就只是一团水汽而已,有啥好看的。
这可就大错特错了。
这云雾里蕴含着庐山的灵魂呢。
庐山的云雾资料
庐山位于中国江西省九江市南部,是中国著名的名山之一。
它以其美丽的风景、神秘的云雾和丰富的文化历史而著称。
其中,庐山的云雾是其最为著名的自然景观之一,深受游客的喜爱。
庐山自古以来就是名山胜地。
《庐山志》中记载:“庐山山势雄奇,水势奔腾,诸峰浓翠葱茏,岩洞千姿富丽,湖泊碧波荡漾,花鸟繁多,云雾奇秀……”庐山的云雾被誉为“天下第一
奇观”,其美景引人入胜。
庐山云雾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庐山地势高峻,湖泊众多,气候湿润,交通运输不便所造成的。
夏季,庐山周围的大气湿度较高,水汽积聚在山顶上方,形成云雾。
在早晨和晚上,庐山的云雾时而缭绕,时而起伏,如同一条宛如仙女的长裙,变换万千,异常美丽。
庐山云雾的种类有很多。
最为著名的是“仙女裙”云,它的
形状如同一条被风吹拂的长裙,被誉为“天下雾之最”;还有“缥缈云”、“雷雨云”、“霞光云”等等,每一种云雾都有其独特
的形状和神秘的魅力。
庐山云雾景观的最佳观赏时间是早上的9点至11点和下
午的4点至6点之间,这个时候的云雾最为浓厚和神秘。
夏季的庐山,云雾缭绕,如梦如幻,让人感到身处仙境之中。
除了庐山本身的云雾景观之外,庐山的许多名胜古迹也与云雾息息相关。
例如庐山五老峰的“仙人祠”上方常年云雾缭绕,在云雾中观看仙人祠,如同身处云端仙境;庐山的“芦苇谷”也
是云雾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雾气弥漫时,仿佛走入了一个神秘、缥缈的世界。
总之,庐山的云雾是其最为著名的自然景观之一,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庐山因其神秘的云雾而更加闻名于世,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道人类文明的丰富遗产。
《庐山的云雾》教案15篇《庐山的云雾》教案1教材分析__以优美明快的语言,比喻联想的手法,描绘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奇丽多变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对庐山、对祖国山河深深的热爱之情。
课文层次分明,景物特点鲜明,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同时,__语言优美,情景交融,为学生语言积累与情感体验提供了很好的凭借。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的8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流连忘返”造句。
3.体会文中总分构段方式的好处,初步学会运用。
4.感悟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体会比喻、排比手法的妙处,体会文中总分构段方式的好处,初步学会运用。
3.感悟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的8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概括段落大意,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1.弄清“瀑、罩”等字形,写好钢笔字。
2.、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清__层次,概括段落大意,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一、组织教学,聚焦课堂二、揭示课题,激发兴趣1.同学们,我们美丽的祖国有许多的名山大川,今天啊,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庐山(板书:庐山),去欣赏那里的迷人景色。
(出示图片)2.庐山的景色是秀丽迷人的,但最让人流连忘返的还是那变幻无常的云雾。
(将课题补充完整,“庐”字正音)(设计意图:通过图片欣赏,激发学习本课的兴趣,并为更好地理解课文意思准备好相关的社会语境。
)三、初步感知,正确读文1.自由读课文,要求:(1)遇到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圈画出来,利用课后生字表或认识、理解这些生字词,并将这些字词多读几遍,读准为止。
(2)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交流反馈。
(1)出示生词,指名认读。
《庐山的云雾》说课稿(最新8篇)《庐山的云雾》说课稿篇一《庐山的云雾》是苏教版第六册教材中的课文,这是一篇描写景物的文章,运用联想、比较和比喻等方法,以明快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庐山云雾那秀丽多姿、神奇多变的景观,抒发了对祖国美丽山河无比热爱的美好情感。
全文共4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总写变幻无常的云雾给庐山的景色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第二、三自然段具体写庐山的两个特点,第二自然段写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第三自然段写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
两个自然段都采用了相同的写法,先概括介绍庐山云雾的一个特点,接着进行具体描述。
第四自然段写人们对庐山流连往返。
这篇课文语言优美,层次分明,情景交融,抓住特点具体描写,为丰富学生的语言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课文有以下四个教学要求:1、默读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流连忘返'、"秀丽'造句。
3、初步认识总分段式,重点学习第二、三自然段的写法。
4、凭借对语言文字的朗读,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我在执教第一课时时安排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1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3、凭借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初步感受庐山云雾奇幻美丽的特点。
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首先,逐幅出示一组庐山风光的图片,请学生分别用一句话来赞美它们,一方面让学生感受一下庐山的秀丽风光,另一方面是为了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然后,让学生猜猜这么美的地方在哪,引出课题,并板书课题。
在初读课文时,我出示这样一张幻灯片:用你最喜爱的方式读课文,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并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联系课文,看看你能读懂哪些生字词。
3、思考:庐山的云雾有哪些特点。
先指名读,再让学生按要求去读课文。
这是让学生读通课文,通过自学学会部分生字词,总体感知课文。
第三课庐山的云雾1景色秀丽的庐山,有高峰,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那变幻无常的云雾,更给它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在山上游览,似乎随手就能摸到飘来的云雾。
漫步山道,常常会有一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
2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
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
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
3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
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明明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
4云遮雾罩的庐山,真令人流连忘返。
《庐山的云雾》阅读理解
庐山的云雾
景色秀丽的庐山,有高峰,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那变幻无常的云雾,更给它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在山上游览,似乎随手就能摸到飘来的云雾。
漫步山道,常常会有一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
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
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
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
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
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明明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
云遮雾罩的庐山,真令人流连忘返。
1.根据意思从短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变化多端,没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
(2)十分留恋,忘记返回。
()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将山头的云雾比作,将半山的云雾比作。
3.用“”画出第2、3自然段的中心句。
4.庐山的云雾有什么特点?请用文中的两个词语概括:、。
5.你观察过天上的白云吗?它们有哪些变化呢?请仿照第3自然段写一写。
天上的云变化多端。
参考答案
1.(1)变幻无常(2)流连忘返
2.白色绒帽玉带
3.第2自然段的中心句: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
第3自然段的中心句: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
4.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5.示例:眼前的云朵,刚刚还是奔跑的战马,转眼间就变成了乖巧的小白兔;明明是甜腻腻的棉花糖,还没等我们看清楚,就变成了飘浮在空中的白色丝带。
小学语文课文《庐山的云雾》
庐山的景色十分秀丽。
那里有高峰,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尤其是变幻无常的云雾,更给它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在山上游览,似乎随手就能摸到飘来的云雾。
漫步山道,常常会有一种腾云驾雾、飘飘悠悠的感觉。
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
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
云雾弥漫山谷时,它像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时,它又像巨大的天幕。
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
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明明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
云遮雾罩的庐山,真令人流连忘返。
庐山的云雾一、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千姿百态”“瞬息万变”“流连忘返”等四字词语表达的意思,积累词语,会用“流连忘返”造句。
2.默读课文,抓住中心句(或中心词)读懂每一段的内容。
学习围绕中心句写具体的总分构段方式,能仿照第二、三自然段的写法,清楚、具体地描写一处景物。
3.反复朗读课文,展开想象,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文中四字词语、生动比喻等语言表达的意思,认识排比句,体会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美,感受课文中蕴含的语言美、画面美,激起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 反复朗读课文,展开想象,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文中四字词语、生动比喻等语言表达的意思,认识排比句,体会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美,感受课文中蕴含的语言美、画面美,激起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难点:抓住中心句(或中心词)读懂每一段的内容,学习围绕中心句写具体的总分构段方式.能仿照第二、三自然段的写法,清楚、具体地描写一处景物。
三、前置学习活动1.通过自主预习课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通过自主预习课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大致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4.查找相当庐山的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环节一、认知——自读美文,整体把握(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 同学们,喜欢旅游吗?说到旅游,老师要给大家推荐一个不能不去地方:庐山。
(板书)自古以来,就有“泰山雄,华山险,庐山秀,黄山奇”的说法,庐山在我国江西九江市南,峰奇山秀,四季风景如画。
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走进庐山去欣赏庐山的云雾。
2.齐读课题,从题目看,这篇课文重点写什么?(二)强化初读整体感知1.出示词语,检查预习。
变幻无常腾云驾雾四蹄生风千姿百态瞬息万变云遮雾罩一泻千里流连忘返5.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并说说这段主要讲了什么,是围绕哪个词语来写的。
(第一自然段总写了庐山的云雾多和美,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分别写了庐山云雾的特点,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人们对庐山的云雾流连忘返。
)(2)课文描写了庐山云雾的哪些特点?(千姿百态,瞬息万变)(3)小结:全篇总分总的写法。
环节二、实践——重点突破,语意兼得(三)围绕“神秘色彩”,总体介绍庐山云雾。
1.这篇课文很美,好多同学虽然没有去过庐山,但是读了课文,也觉得那里的云雾非常美,有的同学还想去那里旅游。
置身于庐山的云雾之中,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出示,齐读填空。
在山上游览,似乎随手就能摸到飘来的云雾。
漫步山道,常常会有一种、的感觉。
“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是怎样一种感觉呢?假如我们来到了庐山,看一看,你身边是什么?你头上是什么?你脚下是什么?(都是云雾)伸手摸一摸,你觉得在电视里看到过的谁也是这样子的?(孙悟空、神仙等)说说这两个词语表达的意思?2.这一段话通过人们置身于庐山云雾之中“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写出了庐山神秘的色彩,如同仙境一般,你能读出这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吗?指名读,齐读。
(四)围绕“千姿百态”,感受比喻之妙。
1.默读第二段,画出中心句,写了云雾的哪些姿态?(交流:笼罩在山头;缠绕在半山;弥漫山谷;遮挡山峰)2.飘浮在山间的云雾时刻都在变化,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些云雾的姿态?指名朗读课文,看看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1)作者在这里采用了比喻的写法,分别是怎样打比方的?笼罩山头→(白色绒帽)缠绕半山→(条条玉带)弥漫山谷→(茫茫大海)遮挡山峰→(巨大天幕)(2)再指名朗读课文,注意边听边想象,你能借助作者的想象把云雾的姿态展现在眼前吗?说说作者的比喻好在哪里?交流,预设指导:——“白色的绒帽”为什么要写清是“白色”的绒帽?(体会云雾的颜色)比作“绒帽”和“帽子”有什么不同?(体会云雾飘飘的感觉)读读这句话,把云雾的特点从“白”“绒”就体现出来了,要读好。
——比作“一条条玉带”,和“一条条带子”相比,你觉得好在哪里?(引导抓住“一条条”体会云雾多;“玉”字写出晶莹剔透的美)读读这句话,多美的玉带,要读出这种美。
——比作“茫茫的大海”让你感觉弥漫山谷的云雾怎么样?(看不见远方,到处都是,如同大海无边无际),怎样读出这种感觉?——“天幕”什么意思?大不大?“巨大的天幕”让你想到了怎样的景象?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3.同样是云雾,作者为什么一会儿把它比作帽子,一会儿比作玉带…… 是因为云雾的位置不同,作者看到的云雾的形态也不一样,这就是“千姿百态”。
试着读出这种变化。
4.作者看到这千姿百态的云雾,展开丰富的想象,运用形象的比喻把庐山的云雾描写的如此传神。
看着这些云雾让我们也展开丰富的想象,那么庐山的云雾还可能像什么呢?练习说话。
(1)所以作者说:“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第一句话——齐读)。
我们再来读一读第二自然段,注意边读边想象画面。
配乐朗读,也可以尝试根据提示背诵。
5.总结第二自然段学法。
画出中心句——认识云雾特点——理清总分关系——感受云雾现象——练习背诵课文(以读贯穿学习的全过程)。
(五)自主感悟“瞬息万变”,学习写具体。
1.自学第三自然段。
学生自学后交流学习收获。
2.交流汇报:(1)“瞬息万变”怎样理解?从哪些词语能感受到庐山的云雾变化得非常快?交流,教师相机板书:刚刚还是……转眼间……明明是……还没等……边读边想象画面,读出云雾的“瞬息万变”。
(2)作者在这里又把云雾的姿态做了哪些比方,找出来。
(一缕轻烟、九天银河、白马、冰山)读读课文,从这些词语中你看到了怎样的一幅幅画面,你最喜欢哪个比方?说一说。
交流,指导预设:——“一缕轻烟”你能读出这个词给人的感觉吗?那轻到“随风飘荡”你能读出来吗?这样的云雾在你身边、脚下、头顶,有没有仙境的感觉?读出这种感觉?——“九天银河”懂吗?庐山的瀑布李白是怎样写的?(疑是银河落九天)“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给你怎样的感觉?(很壮观)你能读好吗?——“四蹄生风的白马”是什么样的?跑的快到什么程度?(理解“生风”)说明了什么?(云雾变化快)——比喻成一座“冰山”你觉得形象在哪里?连起来读一读,把变化的快表现出来、——这段话末尾的省略号说明了什么?请看着画面展开丰富的想象,想像云雾还会变成什么?(学生交流,练说句子)(3)练有感情朗读背诵。
(六)抓“流连忘返”,升华感情1. 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给秀丽的庐山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你们还愿意离开吗?是啊,真舍不得离去,真令人——“流连忘返” !齐读。
2.你能用“流连忘返”说个句子吗。
3.此时此刻相信同学们一定被庐山的云雾给深深地吸引了,我们真是流连忘返,再一次美美地朗读一下课文吧,试着背诵下来。
环节三、总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七)拓展应用,读写训练。
1.交流二、三自然段写法。
(师总结:这两个自然段在写法上有着相似之处,段落开头都用中心句总括了庐山云雾的特点,然后围绕中心句再作具体描述,这样写,能抓住特点把事物描述具体,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仿照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的写法,具体描写出我们的家乡、学校某一处景物特点。
先回顾这一处景物的特点,用一句话写出来。
再思考围绕这句话,你要写清楚哪些景物,把这个特点写具体,还能试着打个比方就更生动。
尝试写话,评议修改。
3.推荐阅读: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庐山云雾》,欣赏不同作者笔下的庐山云雾的不同风姿。
五、板书设计白色绒帽条条玉带千姿百态茫茫大海巨大天幕流连忘返六、拓展练习1、课文学完了,按照惯例,该布置课外作业了。
(1)读。
读是我们语文最基础、最应该掌握的,相信你一定会读得很有味道。
(2)背。
把那么美的课文印到脑海里,这对你一定很有帮助。
(3)画一画。
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加深对课文的领悟,相信你一定会画得很棒!(4)去庐山看一看。
只有亲身看过,才能真正领略到庐山的那份奇幻美丽。
(5)找一些古诗,是啊,神奇的庐山云雾,美丽的庐山风景,自古以来就吸引了许多文人,他们也被庐山的景色陶醉了,留下了一些诗。
老师给大家找来了几首。
出示:李白《望庐山瀑布》,苏轼《题西林壁》。
(6)根据课文总分的写作方法,写一写。
(7)上网看看庐山的其他风景。
2、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把这次的课外作业出色地完成!七、教学反思1.立足课前预习,引导探究性学习。
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融入新课、掌握新知,如果能够结合课文内容,坚持性地对学生的课前预习提出适当的探究性问题,引导孩子们主动探究、寻找方法、解决问题,那么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成效会更加显著,学生的探究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能力等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2.凸显学生主体,倡导自主性学习。
我校一直大力推行“生本课堂,五步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本课教学中我也是这么做的。
我结合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综合具体学习内容,精心设计教学五环节实施教学。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牢固树立学生是学习主体的观念,以学生的读、思、说、写等主体活动为核心,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逐步引导他们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自觉、自主地学习习惯。
3.创设具体情境,促进体验式学习。
庐山离学生很遥远,那么如何使学生与文本、与作者产生最大的共鸣呢?情境的创设必不可少。
在本课教学中,无论是词语的理解、课文的朗读,还是美景的赏析,都离不开具体情境的创设。
适当地引导学生展开体验式学习,有助于学生对文本产生更加深入、具体、形象地感知与理解。
4、朗读感悟,体会文章语言的美。
《庐山的云雾》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本文不仅写出了庐山云雾的瞬息万变,而且写出了庐山云雾的神韵,让读者身临其境,赏心悦目。
为了让学生能体味文章语言文字的美,我采取多种多样的读书形式来激起学生读书的兴趣,自由读,个人读,小组读,范读,齐读等。
学生们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读得津津有味,从中体会文中所描绘的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课外资料拓展庐山简介庐山,是我国享誉古今中外的名山,雄踞于江西省北部,紧靠九江市区南端。
可谓一山飞峙,斜落而俯视着万里长江,正濒而侧影着千顷阔湖,山青水秀景色泛胜。
由长江、庐山、鄱阳湖相夹地带,才会形成襟江带湖、江环湖绕,山光水色、岚影波茫之景象。
故古人云:“峨峨匡庐山,渺渺江湖间”,形容恰到好处。
也正因是如此,庐山才不愧为一幅充满魅力的天然山水画卷。
赞美庐山的语段“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首千古流传、经久不衰的诗句,是李白在感叹秀峰黄崖瀑布的壮观与神奇。
“庐山之美在山南,山南之美在于秀峰”。
到过庐山的人无不想去看李白笔下的“银河”,去亲身感受在山脚下仰望瀑布飞流直下的美景。
庐山第一奇观三叠泉更是白水飞瀑出于峻岭绝壁,经山川石阶折成三叠,坠入深潭,落差百余米。
庐山东门进山可见高耸峻峭的5座山峰,峰峦叠嶂,有种“只有天在上,更无与山齐”的压迫感,这就是五老峰,其中三峰最险,四峰最高,五峰最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