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技术要求
- 格式:ppt
- 大小:14.39 MB
- 文档页数:81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2016年12月前言根据《土地复垦条例》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矿山企业必须开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作,为了切实减少管理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减轻矿山企业负担,将现由矿山企业分别编制的《土地复垦方案》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合并编制。
为指导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特制订《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指南》。
本指南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方案信息表,第二部分编写提纲,第三部分编写技术要求,第四部分方案格式。
第一部分方案信息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信息表我单位已按要求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保证方案中所引数据的真实性,同意按国家相关保密规定对文本进行相应处理后进行公示,承诺按批准后的方案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作。
请予以审查。
申请单位(矿山企业)盖章联系人:联系电话:第二部分编写提纲前言一、任务的由来二、编制目的三、编制依据四、方案适用年限五、编制工作概况第一章矿山基本情况一、矿山简介二、矿区范围及拐点坐标三、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四、矿山开采历史及现状第二章矿区基础信息一、矿区自然地理(一)气象(二)水文(三)地形地貌(四)植被(五)土壤二、矿区地质环境背景(一)地层岩性(二)地质构造(三)水文地质(四)工程地质(五)矿体地质特征三、矿区社会经济概况四、矿区土地利用现状五、矿山及周边其他人类重大工程活动六、矿山及周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案例分析第三章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和土地损毁评估一、矿山地质环境与土地资源调查概述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一)评估范围和评估级别(二)矿山地质灾害现状分析与预测(三)矿区含水层破坏现状分析与预测(四)矿区地形地貌景观(地质遗迹、人文景观)破坏现状分析与预测(五)矿区水土环境污染现状分析与预测三、矿山土地损毁预测与评估(一)土地损毁环节与时序(二)已损毁各类土地现状(三)拟损毁土地预测与评估四、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分区与土地复垦范围(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二)土地复垦区与复垦责任范围(三)土地类型与权属第四章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一、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可行性分析(一)技术可行性分析(二)经济可行性分析(三)生态环境协调性分析二、矿区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一)复垦区土地利用现状(二)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三)水土资源平衡分析(四)土地复垦质量要求第五章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程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预防(一)目标任务(二)主要技术措施(三)主要工程量二、矿山地质灾害治理(一)目标任务(二)工程设计(三)技术措施(四)主要工程量三、矿区土地复垦(一)目标任务(二)工程设计(三)技术措施(四)主要工程量四、含水层破坏修复(一)目标任务(二)工程设计(三)技术措施(四)主要工程量五、水土环境污染修复(一)目标任务(二)工程设计(三)技术措施(四)主要工程量六、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一)目标任务(二)监测设计(三)技术措施(四)主要工程量七、矿区土地复垦监测和管护(一)目标任务(二)措施和内容(三)主要工程量第六章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作部署一、总体工作部署二、阶段实施计划三、近期年度工作安排第七章经费估算与进度安排、经费估算依据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经费估算(一)总工程量与投资估算(二)单项工程量与投资估算三、土地复垦工程经费估算(一)总工程量与投资估算(二)单项工程量与投资估算四、总费用汇总与年度安排(一)总费用构成与汇总(二)近期年度经费安排第八章保障措施与效益分析一、组织保障二、技术保障三、资金保障四、监管保障五、效益分析六、公众参与第九章结论与建议附件:一、附图(一)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现状图(二)矿区土地利用现状图(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预测图(四)矿区土地损毁预测图(五)矿区土地复垦规划图(六)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部署图二、附表三、其他附件第三部分编写技术要求1 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与矿山生产建设有关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
江西省国土资源厅关于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案和矿山土地复垦方案整合及审批有关事项的通知
【法规类别】矿区与矿山企业
【发布部门】江西省国土资源厅
【发布日期】2015.06.30
【实施日期】2015.06.30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江西省国土资源厅关于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案和矿山土地复垦方案整合及审批有关
事项的通知
各设区市国土资源局、赣州市矿管局,省直管试点县国土资源(矿管)局:
根据《江西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和《江西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全力服务保发展稳增长若干措施的通知》(赣国土资发〔2015〕3号)要求,现将我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案和矿山土地复垦方案整合及审批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自2015年7月1日起,省级及以下发证矿山企业尚未落实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案和矿山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工作的,应当按照国家相关技术规范及《江西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恢复治理与土地复
1 / 1。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是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工作的重要工具。
因此,治理方案是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工作的基础,是实施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工作的基本框架和支撑,对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工作起到关键和决定性作用。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的编制应遵循以下原则:1、完整性原则:结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特点,分析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完整体现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的性质、途径和作用,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确保方案内容完整且全面,保证治理方案能够解决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2、可行性原则:在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时,应充分考虑财力、条件、科技等实际情况,针对特定矿山环境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可行性强的治理措施,选择有效且可行的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技术,确保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能够有效的开展。
3、经济性原则:在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中,要考虑采取费用低、投资少、投入回收快的技术手段。
在结构优化、成本降低的同时,要在矿山环境要求的前提下,确保治理目标的达成。
4、安全性原则: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应确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技术指标,统一治理手段,有效控制风险,确保工程得以顺利开展,保证治理的安全性。
5、可持续性原则: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应长效管控,考虑未来可能出现的新地质环境问题以及环境变化,保证资源得到有效利用,维护生态环境。
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时,应把以上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严格遵守。
只有把控住这五项原则,才能有效的编制出合格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为解决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保护地质环境提供重要的保障。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2016年12月前言根据《土地复垦条例》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矿山企业必须开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作,为了切实减少管理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减轻矿山企业负担,将现由矿山企业分别编制的《土地复垦方案》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合并编制。
为指导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特制订《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指南》。
本指南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方案信息表,第二部分编写提纲,第三部分编写技术要求,第四部分方案格式。
第一部分方案信息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信息表第二部分编写提纲前言一、任务的由来二、编制目的三、编制依据四、方案适用年限五、编制工作概况第一章矿山基本情况一、矿山简介二、矿区范围及拐点坐标三、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四、矿山开采历史及现状第二章矿区基础信息一、矿区自然地理(一)气象(二)水文(三)地形地貌(四)植被(五)土壤二、矿区地质环境背景(一)地层岩性(二)地质构造(三)水文地质(四)工程地质(五)矿体地质特征三、矿区社会经济概况四、矿区土地利用现状五、矿山及周边其他人类重大工程活动六、矿山及周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案例分析第三章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和土地损毁评估一、矿山地质环境与土地资源调查概述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一)评估范围和评估级别(二)矿山地质灾害现状分析与预测(三)矿区含水层破坏现状分析与预测(四)矿区地形地貌景观(地质遗迹、人文景观)破坏现状分析与预测(五)矿区水土环境污染现状分析与预测三、矿山土地损毁预测与评估(一)土地损毁环节与时序(二)已损毁各类土地现状(三)拟损毁土地预测与评估四、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分区与土地复垦范围(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二)土地复垦区与复垦责任范围(三)土地类型与权属第四章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一、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可行性分析(一)技术可行性分析(二)经济可行性分析(三)生态环境协调性分析二、矿区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一)复垦区土地利用现状(二)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三)水土资源平衡分析(四)土地复垦质量要求第五章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程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预防(一)目标任务(二)主要技术措施(三)主要工程量二、矿山地质灾害治理(一)目标任务(二)工程设计(三)技术措施(四)主要工程量三、矿区土地复垦(一)目标任务(二)工程设计(三)技术措施(四)主要工程量四、含水层破坏修复(一)目标任务(二)工程设计(三)技术措施(四)主要工程量五、水土环境污染修复(一)目标任务(二)工程设计(三)技术措施(四)主要工程量六、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一)目标任务(二)监测设计(三)技术措施(四)主要工程量七、矿区土地复垦监测和管护(一)目标任务(二)措施和内容(三)主要工程量第六章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作部署一、总体工作部署二、阶段实施计划三、近期年度工作安排第七章经费估算与进度安排一、经费估算依据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经费估算(一)总工程量与投资估算(二)单项工程量与投资估算三、土地复垦工程经费估算(一)总工程量与投资估算(二)单项工程量与投资估算四、总费用汇总与年度安排(一)总费用构成与汇总(二)近期年度经费安排第八章保障措施与效益分析一、组织保障二、技术保障三、资金保障四、监管保障五、效益分析六、公众参与第九章结论与建议附件:一、附图(一)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现状图(二)矿区土地利用现状图(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预测图(四)矿区土地损毁预测图(五)矿区土地复垦规划图(六)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部署图二、附表三、其他附件第三部分编写技术要求1 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与矿山生产建设有关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报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土资规〔2016〕2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有关要求,切实减少管理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减轻矿山企业负担,按照《土地复垦条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的有关规定,现就做好矿山企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和土地复垦方案合并编报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自本通知下发之日,施行矿山企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和土地复垦方案合并编报制度。
矿山企业不再单独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土地复垦方案。
合并后的方案以采矿权为单位进行编制,即一个采矿权编制一个方案。
方案名称为:矿业权人名称+矿山名称+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除采矿项目外的其它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方案编报审查,依照土地复垦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执行。
二、方案编制(一)采矿权申请人在申请办理采矿许可证前,应当自行编制或委托有关机构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二)在办理采矿权变更时,涉及扩大开采规模、扩大矿区范围、变更开采方式的,应当重新编制或修订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三)在办理采矿权延续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超过适用期或方案剩余服务期少于采矿权延续时间的,应当重新编制或修订。
矿山企业原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和土地复垦方案其中一个超过适用期的或方案剩余服务期少于采矿权延续时间的,应重新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的编制按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指南》执行。
矿山企业在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过程中,应当充分听取相关权利人意见。
三、方案审查(一)采矿权申请人或采矿权人编制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应按采矿权发证权限,报具有相应审批权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组织审查。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及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基本要求(试行)湖南省XXXXX2010年6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及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提纲0、前言0.1目的、任务0.2.编制依据0.3.工作概况0.4矿山概况0.5适用年限1、矿山存在和可能产生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1.1.矿山地质灾害1.2矿山水资源破坏及水质污染问题1.3土地资源损失、土石环境污染破坏问题1.4矿业活动对人居环境的影响2、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3、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及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3.1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可行性分析3.2矿山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4、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及土地复垦工程设计、工程量及投资估算4.1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程设计、工程量4.2矿山土地复垦工程设计、工程量4.3投资估算5、工程进度安排、保障措施5.1工程进度安排5.2保障措施6、建议成果:(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及土地复垦方案》文本(2)附图附图A《×××××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程部署图》附图B《×××××矿山土地复垦工程部署图》以上附图比例尺不小于1:10000(3)插图:项目区土地破坏现状及可能破坏分析图(比例尺1:10000)(4)其它:治理恢复及土地复垦方案所涉及的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人对本方案的意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及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基本要求第一部分文字报告编写要求0前言0.1目的、任务简述任务来源及编制本方案的目的、任务。
0.2.编制依据说明编制本方案的主要政策、法律、规章等方面的依据、技术标准、技术资料(参见附录1)。
0.3.工作概况说明编制本方案的野外调查、测量、方案编制的时间与工作流程。
单独编制方案时,需说明该方案所依据的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编制的单位、编制时间以及审查认定情况0.4.矿山概况(注:单独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及土地复垦方案”时编写本节内容)A、简述矿山基本情况(行政区位置、分布范围、地理坐标、开采方式、开采时间、开采规模、矿产资源储量、矿山剩余生产服务年限等)。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与审查要求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与审查要求一、方案编制主要依据?1、国土资源部第44号令《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第十二条、十三条2、技术依据《矿山地质环境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3、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或矿山开采设计;相关规范和标准。
4、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审查及有关工作通知》;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审查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专家组应对治理方案的规范性、科学性和可行性进行评审;审查重点内容:包括资质是否符合要求;内容和格式是否符合编制要求;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调查工作量和工作精度是否满足要求;工作手段与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是否相吻合;矿山地质环境现状是否清楚和客观、现状评估是否准确、预测是否科学;目标任务是否合理、工程部署与措施是否可行、经费估算是否合理、结论是否正确。
二、基本概念1、地质灾害为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条例明确强调了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为了明确职责,分清责任,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要有清醒头脑,不要把那些与地质作用无关的自然灾害列入地质灾害,特别要避免把人为造成的事故作为地质灾害。
大家应该清楚,地质灾害防治的职责在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事故的管理职责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江河堤坝和山洪灾害的管理职责在水利部门等等,特别千万不要把安全问题作为地质灾害。
2、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指受采矿活动影响而产生的地质环境破坏的现象。
主要包括矿区地面塌陷、地裂缝、崩塌、滑坡,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等,不要把矿山开采过程中造成的其他事故列入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3、含水层破坏:指地下含水层结构改变、地下水位下降、水量减少或疏干、水质恶化等现象。
关于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代土地复垦方案)编制与审查要求》的通知新国土资办发〔2010〕4 号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国土资源局,各地、州、市国土资源局,各相应资质单位:为进一步贯彻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切实加强矿产资源开发中的地质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工作,按照国家、自治区和国土资源部的相关规定和要求,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研究制定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代土地复垦方案)编制与审查要求》(以下简称《编制与审查要求》)。
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并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各地、州、市国土资源局尽快将本通知转发所辖县(市)国土资源局,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代土地复垦方案)》编制与审查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二、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资质单位要认真学习《编制与审查要求》,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代土地复垦方案)》的编制工作。
三、《编制与审查要求》自2010 年 3 月 1 日起实施,《关于下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方案(代土地复垦方案)编制与审查要求>的通知》(新国土资发〔2008〕362 号)同时废止。
四、自2010年3月1日起提交审查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代土地复垦方案)》,均应按照《编制与审查要求》编制。
附件: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代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要求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代土地复垦方案)编写提纲》二O—O年一月十八日附件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代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要求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国土资源部令第44 号)、《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DZ/T223 -2009 )、《关于组织土地复垦方案编报和审查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81 号文),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研究制定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代土地复垦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编制与审查要求。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指南中华人民国国土资源部2016年12月前言根据《土地复垦条例》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矿山企业必须开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作,为了切实减少管理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减轻矿山企业负担,将现由矿山企业分别编制的《土地复垦方案》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合并编制。
为指导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特制订《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指南》。
本指南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方案信息表,第二部分编写提纲,第三部分编写技术要求,第四部分方案格式。
第一部分方案信息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信息表第二部分编写提纲前言一、任务的由来二、编制目的三、编制依据四、方案适用年限五、编制工作概况第一章矿山基本情况一、矿山简介二、矿区围及拐点坐标三、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四、矿山开采历史及现状第二章矿区基础信息一、矿区自然地理(一)气象(二)水文(三)地形地貌(四)植被(五)土壤二、矿区地质环境背景(一)地层岩性(二)地质构造(三)水文地质(四)工程地质(五)矿体地质特征三、矿区社会经济概况四、矿区土地利用现状五、矿山及周边其他人类重大工程活动六、矿山及周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案例分析第三章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和土地损毁评估一、矿山地质环境与土地资源调查概述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一)评估围和评估级别(二)矿山地质灾害现状分析与预测(三)矿区含水层破坏现状分析与预测(四)矿区地形地貌景观(地质遗迹、人文景观)破坏现状分析与预测(五)矿区水土环境污染现状分析与预测三、矿山土地损毁预测与评估(一)土地损毁环节与时序(二)已损毁各类土地现状(三)拟损毁土地预测与评估四、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分区与土地复垦围(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二)土地复垦区与复垦责任围(三)土地类型与权属第四章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一、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可行性分析(一)技术可行性分析(二)经济可行性分析(三)生态环境协调性分析二、矿区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一)复垦区土地利用现状(二)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三)水土资源平衡分析(四)土地复垦质量要求第五章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程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预防(一)目标任务(二)主要技术措施(三)主要工程量二、矿山地质灾害治理(一)目标任务(二)工程设计(三)技术措施(四)主要工程量三、矿区土地复垦(一)目标任务(二)工程设计(三)技术措施(四)主要工程量四、含水层破坏修复(一)目标任务(二)工程设计(三)技术措施(四)主要工程量五、水土环境污染修复(一)目标任务(二)工程设计(三)技术措施(四)主要工程量六、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一)目标任务(二)监测设计(三)技术措施(四)主要工程量七、矿区土地复垦监测和管护(一)目标任务(二)措施和容(三)主要工程量第六章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作部署一、总体工作部署二、阶段实施计划三、近期年度工作安排第七章经费估算与进度安排一、经费估算依据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经费估算(一)总工程量与投资估算(二)单项工程量与投资估算三、土地复垦工程经费估算(一)总工程量与投资估算(二)单项工程量与投资估算四、总费用汇总与年度安排(一)总费用构成与汇总(二)近期年度经费安排第八章保障措施与效益分析一、组织保障二、技术保障三、资金保障四、监管保障五、效益分析六、公众参与第九章结论与建议附件:一、附图(一)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现状图(二)矿区土地利用现状图(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预测图(四)矿区土地损毁预测图(五)矿区土地复垦规划图(六)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部署图二、附表三、其他附件第三部分编写技术要求1 适用围本指南适用于与矿山生产建设有关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1. 引言随着矿业开发的快速发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的编制变得越来越重要。
该方案旨在评估矿山开发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保护与治理措施,以达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本文将介绍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的编制规范。
2. 方案编制目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的编制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评估矿山开发对地质环境的影响;提出优化的开发方案,减少对地质环境的损害;制定保护与治理措施,保护和恢复地质环境;促进矿山可持续发展。
3. 方案编制范围和内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的编制范围应包括以下内容:3.1 矿山地质环境评估评估矿山开发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包括地质景观的破坏、土壤侵蚀、水资源破坏等方面。
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查和研究,分析矿山开发的潜在环境风险。
3.2 优化的开发方案基于地质环境评估的结果,提出优化的开发方案。
该方案应考虑地质环境的敏感度和对矿藏开发的限制,以减少对地质环境的损害。
3.3 保护与治理措施针对矿山开发过程中的地质环境问题,制定相应的保护与治理措施。
包括但不限于土地复垦、水资源的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保护等方面。
3.4 可持续发展措施提出矿山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和建议,以保证矿山开发的长期可持续性。
包括资源节约利用、环境友好型技术的应用等方面。
4. 方案编制步骤4.1 调查与研究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调查和研究,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分析其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4.2 地质环境评估基于调查和研究结果,评估矿山开发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分析潜在环境风险和对矿藏开发的限制。
4.3 优化的开发方案的制定基于地质环境评估结果,制定优化的开发方案,减少对地质环境的损害。
4.4 保护与治理措施的制定针对矿山开发过程中的地质环境问题,制定相应的保护与治理措施,以保护和恢复地质环境。
4.5 可持续发展措施的提出提出矿山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和建议,以确保矿山开发的长期可持续性。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2016年12月刖言根据《土地复垦条例》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矿山企业必须开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作,为了切实减少管理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减轻矿山企业负担,将现由矿山企业分别编制的《土地复垦方案》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合并编制。
为指导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特制订《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指南》。
本指南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方案信息表,第二部分编写提纲,第三部分编写技术要求,第四部分方案格式。
第一部分方案信息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信息表第二部分编写提纲刖言、任务的由来二、编制目的三、编制依据四、方案适用年限五、编制工作概况第一章矿山基本情况、矿山简介二、矿区范围及拐点坐标三、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四、矿山开采历史及现状第二章矿区基础信息、矿区自然地理(一)气象(二)水文(三)地形地貌(四)植被(五)土壤二、矿区地质环境背景(一)地层岩性(二)地质构造(三)水文地质(四)工程地质(五)矿体地质特征三、矿区社会经济概况四、矿区土地利用现状五、矿山及周边其他人类重大工程活动六、矿山及周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案例分析(一)评估范围和评估级别第三章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和土地损毁评估、矿山地质环境与土地资源调查概述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二)矿山地质灾害现状分析与预测(三)矿区含水层破坏现状分析与预测(四)矿区地形地貌景观(地质遗迹、人文景观)破坏现状分析与预测(五)矿区水土环境污染现状分析与预测三、矿山土地损毁预测与评估(一)土地损毁环节与时序(二)已损毁各类土地现状(三)拟损毁土地预测与评估四、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分区与土地复垦范围(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二)土地复垦区与复垦责任范围(三)土地类型与权属第四章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可行性分析(一)技术可行性分析(二)经济可行性分析(三)生态环境协调性分析二、矿区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一)复垦区土地利用现状(二)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三)水土资源平衡分析(四)土地复垦质量要求第五章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预防(一)目标任务(二)主要技术措施(三)主要工程量二、矿山地质灾害治理(一)目标任务(二)工程设计(三)技术措施(四)主要工程量三、矿区土地复垦(一)目标任务(二)工程设计(三)技术措施(四)主要工程量四、含水层破坏修复(一)目标任务(二)工程设计(三)技术措施(四)主要工程量五、水土环境污染修复(一)目标任务(二)工程设计(三)技术措施(四)主要工程量六、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一)目标任务(二)监测设计(三)技术措施(四)主要工程量七、矿区土地复垦监测和管护(一)目标任务(二)措施和内容(三)主要工程量第六章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作部署一、总体工作部署二、阶段实施计划三、近期年度工作安排第七章经费估算与进度安排、经费估算依据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经费估算(一)总工程量与投资估算(二)单项工程量与投资估算三、土地复垦工程经费估算(一)总工程量与投资估算(二)单项工程量与投资估算四、总费用汇总与年度安排(一)总费用构成与汇总(二)近期年度经费安排第八章保障措施与效益分析、组织保障二、技术保障三、资金保障四、监管保障五、效益分析六、公众参与第九章结论与建议附件:、附图(一)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现状图(二)矿区土地利用现状图(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预测图(四)矿区土地损毁预测图(五)矿区土地复垦规划图(六)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部署图二、附表三、其他附件第三部分编写技术要求1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与矿山生产建设有关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