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因素完全随机实验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275.50 KB
- 文档页数:14
心理学与教育研究中的多因素实验设计——————舒华第二章 几种基本的实验设计一、 基本特点适用于:研究中有一个自变量,自变量有两个或多于两个水平。
方法:把被试随机分配给自变量的各个水平,每个水平被试只接受一个水平的处理。
二、 计算与举例(一) 检验的问题与实验设计 (二) 实验数据及其计算()()()()()22i 22j T 2j ij j ss ss X X NX X ss n nNss ss n S X ss ss X X ss X =+=-=-=∙-=-=∙=-∑∑∑∑∑∑∑∑∑∑∑∑总变异组间组内总变异组间组内总变异组间一、 基本特点适用于:研究中有一个变量,自变量有两个或多个水平(P ≥2),研究中还有一个无关变量,也有两个或多个水平(n ≥2);并且自变量的水平与无关变量的水平之间没有交互作用。
适合检验的假说:(1)处理水平的总体平均数相等或处理效应为零;(2)区组的总体平均数相等或区组效应为零。
二、计算ss ss ss (ss SS ss =+=++总变异组间组内组间区组残差)三、优点:从实验中分离出了一个无关变量的效应,从而减少了实验误差。
一、 基本特点定义:是一个含P 行、P 列、把P 个字母分配给方格的管理方案,其中每个字母在每行中只出现一次。
适用于:(1)研究中自变量与无关变量的水平平均≥2,一个无关变量的水平被分配给P行,另一个则给P列;(2)假定处理水平与无关变量水平之间没有交互作用, (3)随即分配处理水平给2P 个方格单元,每个处理水平仅在每行,每列中出现一次。
1c 2c 3c 4c无关变量C的四个水平 无关变量B的四个水平 1b 自变量A的四个水平 2b3b4bA B C SS SS SS SS SS SS SS SS =+=++++处理间总变异处理内残差单元内()一、 基本特点:(也叫被试内设计) 基本方法:实验中每个被试接受所有的处理水平目 的:利用被试自己做控制,使被试的各方面特点在所有的处理中保持恒定,以最大限度地控制由被试的个体差异带来的变异。
三因素完全随机实验设计一、三因素完全随机实验设计的基本特点三因素完全随机实验设计适合下列的研究条件:1.研究中有三个自变量,每个自变量有两个或多个水平。
2.如果实验中的一个因素有p 个水平,另一个因素有q 个水平,第三个因素有r 个水平,则研究中共有p ×q ×r 个处理水平的结合。
它的基本方法是,随机分配被试接受不同的实验处理水平的结合,每个被试只接受一个实验处理的结合。
二、三因素完全随机实验设计与计算举例(一)研究的问题与实验设计如果研究者希望对影响学生阅读理解的因素做更深入的探讨,他可以在实验设计中包含更多的因素,例如,同时探讨文章的生字密度、文章的类型和文章的句子长度对学生阅读理解的影响。
他设置的两种生字密度的是5:1(a 1)和20:1(a 2),两种文章类型是:说明文(b 1)和叙述文(b 2),两种句子长度是:平均句长20个词(c 1)和平均句长30个词(c 2)。
这是一个2×2×2三因素实验设计,共有8种处理水平的结合。
研究者选取了8篇特点不同的文章,将32名五年级学生的随机分为8组,每组阅读一篇文章,并测验他伞兵阅读理解。
(二)实验数据及其计算 1.计算表表5—1—2 三因素完全随机实验的计算表211111111()2222111122111136202.00(202)[]1275.125(4)(2)(2)(2)[](3)(6)1544.000()(66)[](4pqnrijkl i j k l ijklp q n rijkli j k l Y npqr pqnri j k l qnrijkl pi k l j YY YABCS Y A nqr=================++=∑∑∑∑=====+===∑∑∑∑∑∑∑∑∑∑∑∑2(136))(2)(2)(4)(2)(2)+=1428.2502221111()(91)(111)[](4)(2)(2)(4)(2)(2)p n rijkl qi j l k Y B npr ======+∑∑∑∑=1287.6252221111()(96)(106)[](4)(2)(2)(4)(2)(2)pqnijkl ri j k l Y C npq ======+∑∑∑∑=1278.2502221111()(35)(56)[](4)(2)(4)(2)nrijkl pqi l j k Y AB nr ======++∑∑∑∑=1465.2502221111()(32)(64)[](4)(2)(4)(2)qnijkl pri k j l Y AC nq======++∑∑∑∑=1432.5002221111()(48)(48)[](4)(2)(4)(2)pn ijkl qri j k l Y BC nq ======++∑∑∑∑=1303.2502221111()(16)(32)[]44nijkl pqri j k l Y ABC n======++∑∑∑∑=1506.5003.平方和分解与计算 (1)平方和的分解模式:SS 总变异=SS 处理间+SS 处理内=(SSA+SSB+SSAC+SSBC+|SSABC)+SS 单元内 (2)平方和的计算:SS 总变异=[ABCS]-[Y]=268.875 SSA=[A]-[Y]=153.125 SSB=[B]-[Y]=12.500 SSC=[C]-[Y] =3.125SSAB=[AB]-[Y]-SSA-SSB=24.500 SSAC=[AC]-[Y]-SSA-SSC=1.125 SSBC=[BC]-[Y]-SSB-SSC=12.500SSABC=[ABC]-[Y]-SSA-SSB-SSC-SSAB-SSAC-SSGBC=24.500SS单元内=SS总变异-SSA-SSB-SSC=SSAB-SSBC-SSAC-SSABC=37.5004.方差分析表及对结果的解释表5—1—3中的方差分析表明,三个和效应中,A、B两个因素的主效应是统计显著的,即文章生字密度的主效应是显著的(F(1,24)=98.00,p<.01),文章类型的主效应是显著的(F(1,24)=8.00,p<.01),文章类型的主效应是显著的(F(1,24)=8.00,p<.01)。
论述常见的实验设计的优缺点一、引言实验设计是科学研究中的重要环节,它能够帮助研究者探究问题、验证假设、得出结论。
不同的实验设计具有各自的优缺点,本文将针对常见的实验设计进行探讨。
二、完全随机设计1. 优点完全随机设计是最简单的实验设计之一,其优点主要包括:(1)随机化:通过随机化分配处理组和对照组,能够有效地减少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可靠性:由于完全随机设计采用了大样本量和随机分配处理组和对照组,因此能够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3)适用范围广:完全随机设计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实验,包括药物试验、心理学试验等。
2. 缺点完全随机设计也存在一些缺点:(1)资源浪费:由于完全随机设计需要大样本量和均匀分配处理组和对照组,因此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资源。
(2)不适用于小样本量:当样本量较小时,可能会出现个体差异过大导致结果不可靠的情况。
(3)无法考虑其他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只考虑了处理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法考虑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
三、随机区组设计1. 优点随机区组设计是一种更加复杂的实验设计,其优点主要包括:(1)减少误差:通过将试验对象分为不同的区组,能够减少试验中由于个体差异引起的误差。
(2)可靠性高:由于随机区组设计采用了大样本量和随机分配处理组和对照组,因此能够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3)适用范围广:随机区组设计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实验,包括农业试验、工程试验等。
2. 缺点随机区组设计也存在一些缺点:(1)资源浪费:由于随机区组设计需要大样本量和均匀分配处理组和对照组,因此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资源。
(2)不适用于小样本量:当样本量较小时,可能会出现个体差异过大导致结果不可靠的情况。
(3)实施复杂:由于随机区组设计需要将试验对象分为不同的区组,因此实施过程较为复杂。
四、因子水平设计1. 优点因子水平设计是一种更加复杂的实验设计,其优点主要包括:(1)考虑多个因素:因子水平设计能够同时考虑多个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从而更加全面地探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