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系统运行方式节能优化调整
- 格式:pdf
- 大小:258.15 KB
- 文档页数:2
热力公司能源保供措施
1. 优化供热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通过技术改造和设备升级,减少能源浪费,提高供热效率。
2. 加强能源管理,实现精细化调控。
建立完善的能源管理体系,对供热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调整运行参数,保证供热质量和安全。
3. 推广清洁能源,减少污染排放。
积极发展太阳能、地源热泵等新能源供热方式,降低对传统化石燃料的依赖,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
4. 强化应急预案,确保安全稳定运行。
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和人员,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快速响应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供热安全。
5. 加强宣传引导,提高用户节能意识。
通过各种渠道向用户普及节能减排知识,引导用户合理使用暖气,共同参与节能减排行动。
热力公司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采取综合措施来保障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同时,也需要与政府、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推动城市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
城市集中供热运行管理的节能降耗措施城市集中供热是一种以集中供热站为核心,通过热网向城市居民提供热水和供暖的热力供应方式。
它具有供热效率高、供热质量稳定、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等优点,但也存在能源浪费、热损失、能耗高等问题。
为了进一步提高城市集中供热的节能降耗效果,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节能降耗措施:1. 优化供热站运行:合理调节热网的供水温度和回水温度,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区域的需求进行调整,减少热损失。
采用先进的调节阀、自动控制系统等设备,提高供热站的能源利用率,降低运行能耗。
2. 加强管网维护管理:定期检查和清洗热水管道,防止管道堵塞和热损失。
根据供热需求的变化,合理调整管网的布局和设计,缩短供热距离,减少输送热量的损失。
3. 提高用户热能利用效率:倡导用户节约能源的意识,采用节能型供暖设备,如高效节能锅炉、太阳能集热器等,减少供热系统的能耗。
设置合理的温度控制器和计量计费系统,鼓励用户控制室内温度,避免能源的浪费。
4. 推广热电联供:将热网络与电网相结合,通过余热发电和热电联供技术,提高供热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
将供热站与发电厂、工业企业等紧密连接,利用余热进行供热,减少能源浪费。
5. 采用高效节能设备:选择节能型锅炉、换热器、泵站等供热设备,提高能源利用率。
采用变频调速技术、余热回收技术等先进设备,减少能源的消耗。
6. 加强能源管理和监测:建立完善的能源管理系统,监测供热设备的运行状况和能源消耗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通过数据分析和能源评估,优化供热系统的运行方式,降低能源消耗。
7. 加强能源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对节能减排的认识和意识,鼓励居民参与节能活动,减少能源浪费。
加强对供热企业和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节能意识和管理水平,推动城市集中供热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采取上述节能降耗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城市集中供热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和污染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城市的供热条件和实际情况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在实施节能降耗措施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选择和调整。
供热系统平衡调节与节能降耗方式摘要:随着分散供暖小锅炉房的取消,集中供热形式已被广泛推广。
为了进一步做到节能降耗,最大限度的提高热源利用率,提高用户的满意率,我们急需解决在供热管理、热力站设备选用不当及热网存在不平衡方面造成的能源消耗过高等问题。
关键词:管理;调节;降低能耗供热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舒适的室内温度,同时满足节能、降耗、减排的要求。
所以区分不同供热对象的热量平衡是实现供热目的的保证。
热量平衡的前提是热力平衡,热力平衡的前提又是水力平衡。
一、全网平衡控制理论近年随着城市化建设的进程逐渐加快,再加之环保力度逐渐加大,我国集中供暖事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在互联网、无线网以及智慧热网等先进理念的广泛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集中供热系统的自动化,同时提升了集中供热系统的安全性与经济性,实现了节能高效的运转。
但随着集中供热规模不断增大,也增大了集中供热的控制与调节能力。
相关的管理人员也提出了热网均匀性调节,各个热力站一级测供水调节阀门可以监控各个供热站间的供热效果,也就是各个热力站所提供的建筑室内温度可以进行自动调节。
由于无法做到大范围的测量室内温度,所以可以找到相关的室内温度测量参数对温度进行控制。
从稳定状态下热平衡方程式可以得出供给到不同房间的散热量以及房间性室外传到的热量二、传统平衡调节的存在的主要问题1.传统供热调节方法不能实现按需供热随着室外温度的变化,要求网路的供回水温度也要相应变化,也就是说,锅炉要通过调节燃料和风量变负荷运行,来满足网路所要求的供回水温度,如果没有监控系统的参与支持,人工运行是很难实现这一点的。
充其量运行大中小几个负荷点,再省事的就是间歇运行,温度高了就关,温度低了就开。
锅炉的运行不看效率、不看负荷、单看温度,何谈按需供热,何谈供热节能。
多年来我们就是拿落后当经验,再拿着经验当技术去务实的。
2.大流量小温差的运行模式弊端多多采用大流量小温差的设计模式,供热管径增大。
不但是供热管径增大,同时管理阀门、水箱、分水箱、分水器、除污器等都要加大,投资费用和施工劳动强度都要加大。
城市集中供热运行管理的几点节能降耗措施摘要:在人们生活日新月异的形势下,城市化进程也不断加快脚步,促使城市建设项目日益增加。
供热系统是北方城市运行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和实现国家提出“双碳”环境目标,减少能耗和污染。
供热能耗约占建筑能耗的35%左右,应积极优化供热系统,改善传统分散供热方式,改善资源利用率低、能耗大的问题,有助于减少空气污染,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助力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综合分析城市集中供热运行管理相关内容,采取合理的节能降耗措施,在满足城市的供热需要同时,提升集中供热系统运行效率。
关键词:集中供热;节能降耗;运行管理引言城市供热环节是社会生产生活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居民生活舒适性以及安全性都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于我国冬季较为寒冷的地区,供热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地区内的居民生产生活及社会的稳定。
我国传统供热采用锅炉供热方式,锅炉供热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较大,且效率低,能耗也相对比较高。
所以在现代自动化技术以及国家提出“双碳”目标的综合背景下,逐步开始进行锅炉供热改造、供热设备也进行自动化升级,应用集中供热系统+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清洁能源供热等方式,实现供热的优化升级,同时也减少能耗和环境的污染,对于城市建设发展也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1供热锅炉节能管理主要影响因素1.1锅炉运行效率不高,污染物排放量较大锅炉是集中供热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以往的锅炉系统设计中,经常存在设计不合理的现象,设备选型不精准,也有部分锅炉系统存在运行控制精确度不高,人员技术素质低等问题,造成锅炉运行调节过程中能源消耗较大,运行效率低,产生的污染排放也比较多,不仅浪费大量的能源,也会引发环境的污染。
为此,这一问题也逐渐成为现在集中供热系统研究中的热点话题。
以往的大部分集中供热单位所使用的锅炉都是燃煤锅炉,而这种类型的锅炉最大缺陷就在于锅炉运行效率不高,而且会带来较大的污染。
现阶段采取措施对小型燃煤锅炉进行拆除,实施煤改电和煤改气供热,或者并入大型环保的集中供热系统,取缔了传统的燃煤锅炉,逐步采用电锅炉和燃气锅炉。
供热系统节能降耗优化措施供热系统的节能降耗优化措施是指通过改进供热设备的运行方式和改善供热系统的热能利用效率,从而减少能源消耗和降低运行成本。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供热系统节能降耗优化措施:1.热网设计优化:供热网络应该合理布局,减少管线长度,降低管线阻力。
同时,应该优化网络结构,减少热损失。
2.供热设备优化:使用高效供热设备,如高效锅炉、热泵等,提高供热设备的热能利用效率。
同时,对供热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3.节能改造:对老旧供热设备进行节能改造,如安装热回收装置、提高设备的热能利用效率等。
4.管道绝热:对供热管道进行绝热处理,减少热能传输损失。
可以采用保温材料包覆管道,或者在管道外部增设保温层。
5.合理调节供热水温:根据室内温度需求和季节变化,合理调节供热水温,避免过高的水温造成能源浪费。
6.节能控制系统:安装智能控制系统,实时监控供热系统的运行状态,调整设备运行参数,使系统运行更加高效和节能。
7.热力计量管理:对供热系统进行热力计量管理,可以推行热量计量和结算制度,激励用户降低能耗。
8.建立节能宣传教育制度:通过开展节能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用户节能意识,鼓励用户采取节能措施。
9.持续改进和优化:定期进行供热系统能耗分析,找出问题和不足,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进和优化。
通过实施以上节能降耗优化措施,可以有效提高供热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降低运行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时,还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
因此,供热系统节能降耗优化对于提高供热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1引言铁煤集团热电厂的供热系统,为典型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系统。
装配2台抽汽供热机组和1台背压供热机组,4台130t/h锅炉。
调兵山城区二级网分为市政供暖系统、盛林供暖系统(南线、北线),其中盛林供暖系统北线在2015年采暖期由煤矸石发电厂供热,到2019年采暖期,调兵山城区已经形成铁煤热电厂、煤矸石发电厂联合供热的格局。
从供热现状分析,节热、节电还是有很大潜力的,对现有供热系统进行节能技术改造,优化运行方式,以提高热电厂的运行经济性,降低运行成本,实现节能降耗。
2热网首站供热系统热网首站外网采用三环制换热,第一环为汽机来的蒸汽;第二环为热网首站到外网各热力站的二级网水路;第三环为热力站到用户的三级网。
来自汽机的蒸汽对首站换热器二级网水加热,将二级网水加热成高温水,蒸汽凝结成凝结水经过卧式换热器再次对二级网水加热后回收。
二级网经过加热的高温水通过外网循环泵加压送到外网各热力站。
二级网水在各热力站对三级网水加热后封闭回到热网首站。
被加热的三级网水通过分站循环泵加压后输送到用户,给用户供暖。
厂区内设一座热网首站,两台冷凝抽汽机组对应两套汽水换热系统,一台背压机组对应一套汽水换热系统。
热网首站热力系统分为抽汽热源系统、二级网载热质管网系统、蒸汽凝结水回收系统、热力网补水系统、循环水水质净化系统等。
(1)抽汽热源系统。
汽轮机组经过做功后的低品质抽汽或背压蒸汽,通过管道进入首站换热器,完成热能的传递加热过程。
(2)蒸汽凝结水回收系统。
首站换热器换热后的凝结水,如果参数满足送回热电厂直接使用的要求,可以直接进入凝结水泵加压送回除氧器。
(3)二级网载热质管网系统。
二级网回水回到热网首站,首先经过除污器进行过滤后,进入二级网循环水泵升压,然后进入首站换热器再次加热,再送回二级网供水管道。
(4)热力网补水系统。
供热系统为保证管网运行压力稳定,通过补水泵进行补水,一般采用电动机变频调节补水流量,保证供热系统无论处于工作或静止状态都能够维持热力网压力在给定值。
热力公司集中供热系统节能方式分析与应用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当下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对于周围的环境标准要求也越来越高,由此引发的节能意识也是随着得到长足的体现和发展,在当下的热力公司集中供热系统中,如何高效供热并实现节能则是热力公司为社会提供热力资源的一项重点工作任务。
为更好的维持热力公司运营,有必要对供热系统中各个系统环节给与细致分析,在管理方面给与重视,从而能够很好的提高各个环节中的热力资源利用效率,所以提高热力公司供热系统中的热力管理,开展集中供热系统中的节能降耗措施,将有利于当下热力公司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集中供热;节能减排;热力资源;热力公司1 前言对于热电集中供热系统汇总,主要是借助背压式或者抽凝式供热机来进行热力资源的传输,通过上述装置可以将内部含有的热力资源传输给热网。
对于分布其中的输热管道,可以将其分为管沟式和直埋式、架空式[1]。
在上述装置中,对于能量消耗的方式主要是通过热泄漏和热损失两种方式。
对于管网系统中,其末端的用热设备大部分都是分布在室内,由此产生的能量损失则是由管网布设情况以及外部环境温度,以及房屋的保温结构等造成的。
2 供热系统分析2.1 负荷预测系统。
对于供热系统中的负荷预测系统,主要包含有气候模型系统。
该系统主要依据就是气象预报及历史经验数据,同时通过分析计算,能够借此得到具有最优功能系统的网源负荷分析模型[2]。
在该系统中,主要基础数据则是室外温度、供热面积、室内热负荷需求和历史数据等,通过上述数据实现对系统所需热量的准确预测和供给。
2.2 全网平衡控制系统。
在该系统中,开展全网控制,其理念则是通过热力站二级网供回水,从而实现对平均温度的控制,并以此作为调控目标。
在上述基础下,通过自动调整不同站点的一网分布式变频,则可以实现将热源生产的热量给与平衡分配,使得所有的换热站得到满足需求的热量,从而让全部用户能够得到足够的热量,实现按需分配热量的目的[3]。
油田热力系统优化运行与探讨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能源的短缺,节能降耗和系统优化已经成为各生产企业单位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在油田开发、采油、原油储运、供热系统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主要针对某大型原油库热力系统在生产运行过程中存在供热效率低、能源浪费大等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实现安全生产,节能降耗,优化运行的最佳效果。
关键词热力系统节能降耗优化运行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前言目前国内大型原油库供热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蒸汽管网供热,二是热媒换热供热。
蒸汽管网供热靠压力传输蒸汽,管网所带采暖负荷多数蒸汽压力损失大,末端蒸汽压力低,蒸汽管网在设计规划及运行管理等方面要求很高,既要保证管网压力又要合理分配汽量。
热媒换热主要应用方式为油和蒸汽换热,其优点是换热速度较快,热量利用率高,但凝结水回收受蒸汽压力、管网布置、疏水阀等因素制约,提高凝结水回收率是节能降耗的关键。
某大型原油库储油罐24座,总储量达230万立方米,采暧面积约30万平方米,该油库锅炉系统主要承担着管线伴热、储油罐维温和岗位采暖等任务,在每个采暖期(按7个月计算),平均运行4台锅炉,总蒸发量约140吨/小时,锅炉补水量大,凝结水回率低,能源消耗较大,供热成本较高。
二、问题分析1、油库由于逐年扩建增储,锅炉及采暖系统也在逐年扩建,扩建后虽然经多次调整改造,整个供暖系统仍不能满足生产需要,造成冷热不均;流速不畅,运行困难,管理难度大;为了保证生产需要只能增加锅炉运行台数,相应的锅炉排污量、用水量增大;相应的天然气、水、工业盐、电等能源的消耗也随之增加。
2、蒸汽换热系统中,由于疏水阀的布置和性能等原因,造成疏水不畅,凝结水中大量带汽,蒸汽在开放式回水箱处大量散入大气中。
蒸汽系统压力降低,也要通过增加锅炉运行台数来克服。
凝结水回收率低于60%,锅炉补水量和排污率增加。
3、管网腐蚀使凝结水污染,凝结水中含有大量铁离子不能直接供锅炉使用,大量外排增加了锅炉的补水量和能源浪费。
大型火力发电厂热动系统的节能减排改进方法分析张寿岩史卫刚裴跃辉发布时间:2021-09-06T07:27:46.892Z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1年5月作者:张寿岩史卫刚裴跃辉[导读] 科技的进步,促进人们对能源需求的增多。
我国的能源拥有量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具有一定的优势。
然而,由于人口众多,在进行社会生产活动和人们日常生活中所消耗的能源量也是不可忽视的,人均能源占有量相对较低。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形势下,我国能源出现紧缺现象,这不仅限制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还使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受到一定影响。
河北西柏坡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张寿岩史卫刚裴跃辉河北平山 050000摘要:科技的进步,促进人们对能源需求的增多。
我国的能源拥有量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具有一定的优势。
然而,由于人口众多,在进行社会生产活动和人们日常生活中所消耗的能源量也是不可忽视的,人均能源占有量相对较低。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形势下,我国能源出现紧缺现象,这不仅限制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还使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受到一定影响。
鉴于此,我们有必要开展对发电厂热动运行系统节能优化设计以及减排设计。
从根本上降低发电厂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能源消耗,对其运行系统进行有效设计,降低能源浪费现象。
本文就大型火力发电厂热动系统的节能减排改进方法分析展开探讨。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节能减排;燃料优化引言电厂作为传统高能耗企业中的代表,在电厂日常运行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能耗,对电厂经济与社会效益的提升构成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通过采用节能减排措施针对热动系统机组运行方式、运行参数与真空系统进行优化,并强化对余热、污水的循环利用,可以有效提高能源转换效率,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1电厂热动系统节能优化与减排设计的理念由于电厂热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能源消耗量较大,如果不对其能源消耗问题进行有效改善,必定会加剧我国现阶段的能源紧缺问题,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较大影响。
供暖热力站的节能实施方案一、节能规划水-水换热的热力站主要设备有换热器、循环水泵、补水泵、软化水设备、补给水箱、除污器;电器、自控、仪表柜。
正确选配热力站设备是节能工作的基础,热力站的设备选用应该全面统筹考虑,既要节省初期建设的投资,还应论证分析运行中的成本费用,在设备使用寿命的期限内,找到一个设备购置的最佳点,达到在保证设备安全运行,供热质量达标的前提下节能降耗。
(一)换热器1、热交换设备的选型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换热效率及能耗大小。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中___条是这样规定的:“在设计热力站时,间接连接的热力站应选用结构紧凑,传热系数高,使用寿命长的换热器。
换热器的传热系数宜大于或等于3000W/(㎡·K)。
”因此选用换热器的要点如下:1.1换热器的选配应遵照CJJ34-___《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10.3.10(P43)条进行;换热器设备的布置应遵照CJJ34-___《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10.3.11(P44)条进行。
1.2板式换热器水流速在___m/s时,传热系数一般为4500~6500W/(㎡·℃)。
所以在水-水换热系统选用不锈钢板片的可拆卸板式换热器为最佳选择。
2、换热器形式热源温度与采暖温度的温差较小的系统(如散热器采暖)可选用等截面(对称)型板式换热器。
热源温度与采暖温度的温差较大的系统(地板辐射采暖)可考虑选用不等截面(非对称)型板式换热器;这样可以减少换热面积___%~___%。
3、一二次侧的进出口管径为了降低站内管道系统阻力损失,选配换热器的一二次水的进出口管径不易过小,最大流速要控制在___m/s以下,如果管径小流速过高,可在进出口之间加装旁通管和调节阀门。
单台换热器(一二次侧)的进出口管径最小不能小于热源和供暖系统总供回水管道一号。
两台以上换热器的进出口管径总的流通面积不能小于系统总供回水管道的___%。
4、配置台数及单台板片数量4.1用户采暖面积较小的系统(___万㎡以下)可选用___台换热器;用户采暖面积___万~___万㎡的系统可考虑选用___台换热器;大于___万㎡的系统可考虑配置___台以上。
热力系统运行方式节能优化调整
发表时间:2018-09-11T16:30:16.51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1期作者:李鑫
[导读] 摘要:近几年对于机组的热力系统进行优化与改造之后,不仅有效提升了机组效率,更开阔了调整运行方式的空间。
国家电投集团东方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热力分公司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近几年对于机组的热力系统进行优化与改造之后,不仅有效提升了机组效率,更开阔了调整运行方式的空间。
通过运行部门不断加强对机组节能的管理,采用行之有效的技术方法,获得广泛的认可与推行。
机组设备运行方式得到进一步优化与改造之后,提升了能源的利用率,降低了能源消耗程度,提高了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帮助公司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本文分析了热力系统运行方式节能优化调整。
关键词:热力系统;运行方式;节能调整
目前阶段我国的能源利用率低下的问题可谓是日益严重,并且在能源的使用过程当中,主要是以一次性的能源为主要对象,而煤炭等能源的使用和燃烧,会产生出大量的废气,进而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1 对节能技术的可行性认识
①具有潜力大、易实现、投资少、见效快等特点。
火电厂热力系统节能是电厂节能工作的新领域,是热力系统节能理论与高科技应用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在实施时大都不需要对主设备进行改造,不增加新设备,因此,它广泛开展热力系统节能工作,对当前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管理水平,促进技术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②热力系统节能有多种可行的途径。
对于新设计机组,可通过优化设计,合理配套进行节能;而对于运行机组,可通过节能诊断,优化改造,监测能损,指导运行,实现节能目标。
③热力系统节能潜力大,效果明显。
在过去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由于工程界很少注意热力系统的节能,缺少完整的热力系统节能理论以及必要的优化分析工具。
在火电厂热力系统设计方面,存在着系统结构与连接方式不合理的现象;在电厂运行过程中,除去设计不足外还存在着运行操作和维护不当的因素,致使运行经济性达不到设计水平。
所有这些,都导致了机组热经济性的降低,热力系统节能理论及其实用节能新技术可以全面推广。
2 热力系统运行方式节能优化调整
①针对非线性协调系统进行有规划的设计,合理的提升火电单位的工作效率。
非线性协调系统对于维持电厂热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以及能源的运用有着关键性的价值和意义。
一般来讲,非线性协调系统可以运用并且开发等来对常规性的PID控制器进行改造,进而进一步提升控制系统的性能以及控制效率,使得煤炭的燃烧可以更加节能,促进和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在疏水泵系统上安装多级水封系统,在原先的暖风器的疏水扩管到上添加管道,并令其与凝汽器相连接,充分利用凝汽器内的真空抽吸暖风器疏水。
具体流程为:炉暖风器疏水、多级水封、高价疏水扩容器到凝汽器。
通过利用多级水封以及调整门来将暖风器疏水箱的水位维持在正常的水平,以免疏水箱内的水被抽干,致使将暖风器中的蒸汽被抽到凝汽器内部,而影响机组的经济性。
将暖风器中的疏水吸到凝汽器内部之后,节能效果显著。
在改造系统之后,还可以尽可能减少对日常维护暖风器疏水泵的工作量,让暖风器的疏水泵在运行过程中,有效解决“跑、滴、漏、冒”等现象,满足文明生产的要求。
②通过进一步减少煤炭的燃烧来提升火电厂的发电工作效率。
减少煤炭的消耗量,可以使得污染物质排放量进一步降低。
在热力系统的火电发电机组当中,全面并且大力的推广性能管理系统,此系统适用的是基于离散线性坐标针对热力系统机组之中的锅炉密度以及流量等进行描述,是一种全新的工作方式,并且广泛的分析和研究了火焰等动态化的计算模型,将分析火焰的中心、高温腐蚀以及炉膛的结渣等问题,全面实现了运行的经济化以及条件话。
另外,运用当前阶段国际先进的水蒸气物理计算指标,全面并且综合性的、立体化的构建出一种可以客观上反映热力系统火电机组性能的现代化模型,使得机组的能源消耗以及性能的分析可以更加合理和先进。
在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当中,还引入了相关的机组运行性能管理与检测系统模块,针对机组的运行进行实时监控,并且可以主动的针对机组进行管理,及时、准确、可靠的发现机组运行当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根据运行以及电力负荷的现状提出合理化的改进对策以及工作建议,进而为节能性的增强以及机组工作效率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条件。
③深入的研究机组锅炉燃烧的稳定性系数,并且对不充分燃烧的区域进行全面研究,对不充分燃烧的分布状况进行合理性的分析针对锅炉内部不充分燃烧的区域和分布状况进行全面分析,可以逐步的确定得出最佳的煤风配合比例,并且确定出整体燃烧措施的调整规划。
另外,还需要根据电厂相关工作人员以及技术人员的工作经验,通过对特征参数以及主题词等的调整和提取,全面快速的检测出相关性能上的故障,为现代化的知识库建设以及电厂发展改革奠定坚实的条件。
④提升机组的流通效率,进而逐步的降低机组运行过程当中缸内压力以及排气压力,使得机组的能耗降低。
热力系统当中机组供电过程所消耗的煤炭量越少,管理的水准越高、管理的模式越先进,则可以使得经济成本控制效果达到最佳。
为了更好的占领当前的市场,在竞价的过程之中可以报出相对较低的价格,而成本高则意味着煤炭消耗量进一步增加,并且管理不科学、不合理,这种企业在当前的市场竞争当中就会逐渐的处于劣势,最终可能会由于成本竞争压力过大以及成本费用较高而退出市场竞争。
所以,这样的一个过程其本质上就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最终的产能富余,主要依靠的是整个电力市场之间的竞争,这一点对于当前的电力环境而言非常关键。
⑤针对热力系统的机组设备和相关设施进行日常运行的分析和实时监测控制。
针对设备的运行参数进行研究,在全面的保障了安全运行和经济运行的前提基础之上,有计划的对机组进行调整,开展相应的优化测试试验,最终使得机组运行的基准参数得以确定,得出机组运行的基本工作情况,最终为提升机组系统运行效率提供必要的依据支持,逐步的降低煤炭的消耗量。
另外,还可以在线的对机组性能进行检测,对运行和管理提供优化改良的措施方案。
除氧器主要是用来出去锅炉给水时产生的氧气,它能够保持锅炉水的质量。
如果在传统的运行方式下,排氧门是经常打开的,工质浪费严重。
现在在确保锅炉给水时产生的溶氧达标的条件下,可以关闭排氧门,并对除氧器中的溶氧指标采取化学监督。
根据情况来确定是否开启并调整溶氧,以达到减少工质损失的效果。
⑥不断加快工业技术发展,将控制生态环境污染以及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作为主要的工作方向。
为了使我国的热力系统得到进一步的节能改造,还需要将全面降低能源损耗以及提升能源燃烧效率为主要的工作目标,并且需要在以上工作基础之上,保证机组的模型对称、保证机组基本运行的效率,很好的提升机组在不确定环境之下以及不稳定环境之下的运行效果,控制品质,提升机组的工作水准。
另外,还需要机组可以在短时间之内迅速的适应电网负荷量的变化,应对不同的电力压力,保证其机前压力不会超过规定的范围。
加快产业技术革
新,全面的推行新技术和新工艺,并且以此为基础促进产业的不断向前发展,可以使得电厂热力系统节能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速度加快,这一点也是当前发展进程当中所迫切需要的。
只有对热力系统的运行方式进行优化调整,才能提升节能减排的效果。
不仅起到节约用电的作用,更降低了工质的浪费与机组的损耗。
实现机组运行的经济性与安全性,帮助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牛志成. 热力系统运行方式节能优化调整[J]. 山东工业技术,2017(04):75-77.
[2]张书迎. 热力系统优化方法研究[J]. 机电信息,2012(24):146-147.
[3]鲁旭东,陈学科. 火力发电厂热力系统优化[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6(04):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