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绿宝石介绍
- 格式:pptx
- 大小:231.53 KB
- 文档页数:6
金绿宝石金绿宝石是赫赫有名的五大宝石之一。
因其独特的黄绿至金绿色的外观而得名,以其特殊的光学效应而闻名。
其中最有名的当属金绿宝石猫眼(真猫眼),而变石更是被誉为“白昼里的祖母绿,黑夜里的红宝石”。
一、金绿宝石的基本性质成分与结晶习性:金绿宝石在矿物学中属金绿宝石族,斜方晶系。
其化学成分为铍铝氧化物(BeAl2O4),常含有微量Fe、Cr 、Ti等。
矿物晶体常呈板状、短柱状晶形,常形成轮式三连晶(假六方三连晶)。
光学性质:●颜色:金绿宝石有绿色、金黄色、黄绿色、咖啡色(褐色)、蓝绿色等。
其中以绿色、金黄色、黄绿色最受欢迎。
●金绿宝石通常为玻璃光泽至亚金刚光泽;亚透明—透明。
(猫眼通常为亚透明—半透明)●金绿宝石为非均质体,二轴晶正光性。
●折射率:1.74-1.75,密度3.75。
●金绿宝石具三色性,猫眼多色性较弱,变石的多色性很强。
在紫外灯下通常无荧光。
●吸收光谱:黄绿色金绿宝石及猫眼皆由 Fe3+ 致色,具相似吸收光谱,主要产生445nm为中心的强吸收带。
变石的变色效应因含微量Cr 元素,其吸收光谱具 Cr 吸收特征:具680nm、678nm吸收线,630nm-580nm部分吸收,紫区全吸收。
●金绿宝石中,通常出现猫眼效应及变色效应,又可出现更为珍贵的变色猫眼,星光效应极少。
力学性质:●硬度:8-8.5;密度3.73(±0.02)●金绿宝石具三组不完全解理,常出现不均匀贝壳状断口。
猫眼和变石一般无解理。
显微特征:猫眼内部主要含有大量平行排列的丝状金红石包体或管状包体。
变石内部主要含有指纹状包体及丝状物。
二、金绿宝石的品种1)金绿宝石:无任何特殊光学效应的金绿宝石2)猫眼:具猫眼效应的金绿宝石。
在光线照射下,猫眼表面呈现一条明亮的光带,光带随着宝石或光线的转动而移动。
在两个光源下,随着宝石的转动,眼线会出现开闭现象。
在聚光光源下,宝石向光的一半呈现其体色,另一半呈现乳白色。
3)变石:具变色效应的金绿宝石,又称为亚历山大石(1830年,在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生日当天发现了变石,故命名为亚历山大石)。
金绿宝石及其识别胡经国一、金绿宝石及其矿物学特性金绿宝石的英文名称为Chrysoberyl,意思是“金色绿宝石”。
在珠宝界,亦称“金绿玉”、“金绿铍”。
在矿物学上,金绿宝石属于尖晶石族矿物中的一种矿物。
金绿宝石是一种氧化物矿物,主要化学成分是氧化铝铍,化学分子式为BeAl2O4。
晶体形态常呈短柱状、板状。
由于含铁量不同,颜色可呈淡黄、葵花黄、金黄、棕黄、绿黄、黄绿、黄褐色。
摩氏硬度8.5;密度3.71~3.75克/立方厘米;贝壳状断口;韧性极好。
透明至不透明;具有玻璃光泽至油脂光泽。
折光率 1.746~1.755,双折射率0.008~0.010,二色性明显,色散0.015。
绿黄色的金绿宝石在短波紫外光下,产生绿黄色荧光。
其变种具有奇异的光学效应——猫眼效应和变色效应。
遇酸不受侵蚀。
二、金绿宝石的主要变种金绿宝石的主要变种有:金绿宝石猫眼、变石和变石猫眼。
㈠、金绿宝石猫眼具有猫眼效应的金绿宝石,称为金绿宝石猫眼,简称金绿猫眼、猫眼石或猫眼。
这是因为,在所有具有猫眼效应的猫眼宝石中,以金绿宝石猫眼最为著名和最为珍贵。
因此,习惯上将金绿宝石猫眼简称为金绿猫眼、猫眼石或猫眼。
一般所说的猫眼石或猫眼,指的就是金绿猫眼。
其它猫眼宝石是不可以像这样称呼的,必须在“猫眼”二字之前加上宝石的名称,如海蓝宝石猫眼、碧玺(电气石)猫眼等。
金绿猫眼是金绿宝石的著名变种之一。
当金绿宝石中含有大量平行排列的管状包裹体时,将其加工成弧面型,即可出现猫眼效应。
对其内部含有大量真空状内含物的金绿宝石,施以卡波逊切割之后,出现猫眼效应的便是猫眼石。
把猫眼石放在光线之下,可以显现出一条很清楚的亮带(眼线),这种光学效应就称为猫眼效应。
若转动它,亮带(眼线)则会产生左右摇动的现象,这就是猫眼石的变色现象。
㈡、变石——亚历山大石具有变色效应的金绿宝石称为变石。
它是一种含微量氧化铬(Cr2O3)的可以变色的金绿宝石。
呈深红、橙黄和绿色;透明至半透明;具有强多色性。
大田山边宝石:金绿宝石金绿宝石因其独特的黄绿至金绿色外观而得名,以其特殊的光学效应而闻名。
金绿宝石根据其特殊光学效应的有无可分为金绿宝石、猫眼、变石和变石猫眼等品种,其中最为有名的当属金绿宝石猫眼。
猫眼以其丝绢状的光泽、锐利的眼线而深受人们的喜爱。
在亚洲,猫眼宝石常被当作好运气的象征,人们相信它会保护主人的健康,免于贫困。
变石更是被誉为“白昼里的祖母绿,黑夜里的红宝石”。
在西方金绿宝石是赫赫有名的五大宝石之一。
一、金绿宝石的基本性质(一) 矿物名称金绿宝石(Chrysoberyl),矿物学中属金绿宝石族。
(二) 化学成分金绿宝石矿物为铍铝氧化物,分子式为BeAl2O4,实际上金绿宝石矿物中常含有微量Fe、Cr,、Ti等组分。
不同的微量元素使金绿宝石矿物产生不同的颜色。
(三) 晶系与结晶习性金绿宝石矿物属斜方晶系,原生矿物晶体常呈板状、短柱状晶形。
晶面常见平行条纹,晶体常形成假六方的三连晶穿插双晶(四) 光学性质1.颜色金绿宝石通常为浅一中等的黄色至黄绿色、灰绿色、褐色至黄褐色以及很罕见的浅蓝色,猫眼主要为黄色一黄绿色、灰绿色、褐色一褐黄色;变石通常在日光下为带有黄色色调、褐色色调、灰色色调或蓝色色调的绿色(例如:黄绿、褐绿、灰绿、蓝绿),而在白炽灯光下则呈现橙色或褐红色一紫红色;变石猫眼呈现出蓝绿色和紫褐色。
2.光泽和透明度金绿宝石的光泽通常为玻璃光泽至亚金刚光泽,透明度通常为透明一不透明;猫眼的光泽多为玻璃光泽,呈亚透明一半透明;变石抛光面光泽为玻璃光泽至亚金刚光泽,断口呈现玻璃一油脂光泽,而透明度通常为透明。
3.光性金绿宝石矿物为光性非均质体,二轴晶,正光性。
4.折射率和双折射率金绿宝石的折射率为1.746~1.755(+0.004,-0.006),双折射率为0.0080.010。
例外情况曾发现一个褐色金绿宝石晶体具有相当高的折射率值:ng=1.770、np=1.764、nm=1.759,而其密度为3.755g/cm3。
跻身五大宝石之一的金绿宝石(猫眼),是彩宝界的低调王族-随心戴· 共享珠宝 -15 min阅读介绍篇|金绿宝石在西方金绿宝石是赫赫有名的五大宝石之一,相信大家都有听过。
金绿宝石因其独特的黄绿至金绿色外观而得名,以其特殊的光学效应而闻名。
金绿宝石根据其特殊光学效应的有无可分为金绿宝石、猫眼、变石和变石猫眼等品种,其中最著名的为金绿宝石猫眼。
其中变石更是被誉为“白昼里的祖母绿,黑夜里的红宝石”。
想了解更多关于金绿宝石的宝宝,就跟着我往下看吧~01金绿宝石金绿宝石的英文名称为Chrysoberyl,源于希腊语的Chrysos (金)和Beryuos(绿宝石),意思是“金色绿宝石”。
在珠宝界亦称“金绿玉”、“金绿铍”。
金绿宝石矿物属斜方晶系,原生矿物晶体常呈板状、短柱状晶形。
晶面常见平行条纹,晶体常形成假六方的三连晶穿插双晶。
金绿宝石颜色通常为浅—中等的黄色至黄绿色、灰绿色、褐色至黄褐色以及罕见的浅蓝色。
金绿宝石的黄色和黄绿色起因于金绿宝石矿物中含有微量Fe3+元素,猫眼的颜色主要也是起因于宝石中含Fe3+元素。
金绿宝石的多色性为三色性,呈弱至中等的黄、绿和褐色。
浅绿黄色金绿宝石多色性较弱,而褐色金绿宝石多色性略强。
猫眼的多色性较弱,呈现黄一黄绿一橙色。
变石的多色性很强,表现为绿色,橙黄色和紫红色。
02金绿宝石产地金绿宝石主要产地有俄罗斯、斯里兰卡、缅甸、巴西、美国、马达加斯加、津巴布韦、坦桑尼亚等国。
主要产地--俄罗斯最好的变石,即变色效应最好的变石产于俄罗斯乌拉尔地区。
俄罗斯资源种类繁多、储量丰富、自给程度高。
其中珍稀的金绿宝石则产于著名的乌拉尔矿区。
乌拉尔是世界上变石最著名的产地。
19世纪由芬兰矿物学家N.Nordenshild首先在祖母绿矿床中发现了变石,这种宝石矿床位于东乌拉尔北部隆起的一个构造结合地带。
产出的金绿宝石主要是变石,粒度较小。
质地透明,颜色在日光下呈蓝绿色。
主要产地--斯里兰卡斯里兰卡砂矿中则产出黄绿色大颗粒变石及高品质的猫眼宝石。
金绿宝石的评价与鉴赏金绿宝石的评价与鉴赏一、金绿宝石的特征:金绿宝石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矿物,通常以黄色、黄绿色,甚至金黄色而著称。
由于其优美的颜色而令人向往,由于其坚硬无瑕的质地而持久不衰,由于其稀少难寻而珍贵。
1、化学成份:金绿宝石是铍和铝的氧化物,分子式为BeO、Al2O3,常会有Fe和C r元素,而使金绿宝石呈现不同的颜色。
2、晶体结构:金绿宝石属斜方晶系,单晶体呈假六方板状或柱状,晶面上常见有平行生长纹,接触双晶和穿插双晶十分发育,常见有六边轮式和膝式双晶的晶体和盾形晶体。
3、物理性质:①金绿宝石一般呈棕黄色,绿黄色,黄绿色,黄褐色,常具有三色性:黄绿色,橙黄色,浅紫红色。
②硬度为8.5,密度为3.71-3.75g/cm3,一般为3.73 g/cm3。
③断口为贝壳状断口。
④透明度:透明至半透明,光泽为玻璃光泽—亚金刚光泽。
⑤包裹体:金绿宝石常具有二相气液包体和少量固态包体。
猫眼石具有针状、管状金红石等包体。
4、光学性质:①金绿宝石属二轴晶正光性,折光率为1.746-1.755,双折射率为0.008-0.009。
②吸收谱线:在445nm有一条铁的吸收带。
变石在红色区有四条(680nm、678nm、665nm、655nm),兰色区有两条(476nm、473 nm)吸收带。
③查尔斯镜下变石呈红色。
二、金绿宝石的种类:金绿宝石英文“Chrysoberyl”,来自西腊语“shryso”,意思是金黄色之意,这个词概括了金绿宝石的颜色特征,一般情况下,金绿宝石呈浅茶水一样明亮的褐黄色和绿黄色。
金绿宝石常具有特殊的光学效应,具有猫眼效应的金绿宝石叫“金绿宝石猫眼”或“猫眼”。
具有变色效应的金绿宝石叫“变石”。
同时具有猫眼和变色效应的金绿宝石叫“变石猫眼”。
具有猫眼效应的金绿宝属于高档宝石品种。
1、猫眼(cat’s eyes):在宝石中,具有猫眼效应的宝石很多,如石英猫眼,电气石猫眼,海蓝宝石猫眼,硅线石猫眼等,但比起金绿宝石猫眼来,其效果则不可同日而语。
金绿宝石的基本信息金绿宝石是铍和铝的氧化物,品质优良的是极为珍贵的猫眼石。
金绿宝石一般为厚板状,透明有玻璃光泽,呈深浅不同的绿色或黄至棕色,有些在不同的光源下会发出不同的颜色。
金绿宝石主要产于花岗伟晶岩、细晶岩和云母片岩中,因为它非常坚硬耐磨,所以在溪流和砾石中也会存在。
人工的方法可以生成金绿宝石,但品质不如天然的。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金绿宝石的基本信息,希望能帮到你。
金绿宝石简介金绿宝石的英文名称为Chrysoberyl,源于希腊语的Chrysos(金)和Beryuos(绿宝石),意思是“金色绿宝石”。
在珠宝界亦称“金绿玉”、“金绿铍”。
金绿宝石本身就是较稀少的矿物,能形成猫眼和变色效应者就更少,因而十分珍贵。
金绿宝石中,最著名的就是金绿猫眼。
金绿宝石通常透明度较好,呈现黄或黄绿色,亦由此得名。
大部分被切割成刻面宝石以表现其优良的火彩。
产地有巴西、斯里兰卡和马达加斯加。
市场价格尚处于低位,由于它具备所有高档宝石的优点,且颜色特别,所以不排除假以时日,当人们对它有所了解后,该宝石价格上涨的可能。
金绿宝石是铍和铝的氧化物,品质优良的,是极为珍贵。
金绿宝石一般为厚板状,透明有玻璃光泽,呈深浅不同的绿色或黄至棕色,有些在不同的光源下会发出不同的颜色。
金绿宝石主要产于花岗伟晶岩、细晶岩和云母片岩中,也作为碎屑矿物见于砂砾层中。
因为它非常坚硬耐磨,所以在溪流和砾石[1] 中也会存在。
人工的方法可以生成金绿宝石,但品质不如天然的。
金绿宝石是一种氧化物,主要化学成分是氧化铝铍,化学分子式为BeAl2O4。
属斜方晶系。
晶体形态常呈短柱状、板状。
颜色为棕黄、绿黄、黄绿、黄褐色。
透明至不透明。
玻璃至油脂光泽。
折光率1.746-1.755,双折射率0.008-0.010,二色性明显,色散0.015。
硬度8.5,密度3.71-3.75克/立方厘米。
贝壳状断口。
韧性极好。
绿黄色的金绿宝石在短波紫外光下,产生绿黄色荧光。
遇酸不受侵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