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优质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42.01 KB
- 文档页数:10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历史必修一教学设计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教学设计意图】古罗马从弹丸小国到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庞大帝国,演绎了一部血与火的编年史,同时也是一部从共和走向集权的制度史。
古罗马的兴衰成败虽已成过去,罗马人创造的文明成果却千古犹存。
那么,古罗马究竟实行了怎样的法律制度?留下了哪些文明遗产?通过对本课内容教学能使学生清晰认识罗马法律伴随罗马的发展而不断的完善,理解罗马法在稳定社会秩序、稳定帝国统治的重要作用,进而在事实基础上对罗马法进行评价形成全面认识。
【教材分析】本课的内容属于世界历史方面的“西方古代法制的起源和发展”这一专题的内容。
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罗马法的起源、发展、确立和完善及其作用和影响,为学生后面学习的资产阶级政治法制作铺垫。
同时本课内容涉及从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6世纪千余年的历史,时间跨度较大。
【学情分析】由于学生对于古罗马时期的历史了解粗浅,所以对本课程的内容可能感觉比较陌生,尤其是对法律概念的认识不够深入,所以老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入和介绍一些古罗马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与法律的故事,使教学深入浅出。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阅读史料,培养分析历史问题能力。
【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十二铜表法》、公民法、万民法、《民法大全》的主要内容;归纳分析罗马法的发展历程,培养学生归纳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综合罗马法的主要内容,探究罗马法的实质,培养学生综合史实,探究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方面分析罗马法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学习用联系、辨证的观点看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罗马法对于维系和稳定庞大的罗马帝国的统治起到重要的作用,体会法律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方面发挥的做用和国家进行法制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和万民法对维系罗马帝国的统治所起的作用。
2.教学难点: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罗马法的影响。
【 课型与课时 】新授课/1课时【 教学过程 】素材:1.影视《角斗士》视频场景感知印象;2.罗马遗迹印象(图片展示)(通过影视《角斗士》视频场景感知及罗马遗迹古建筑图让学生体悟历史,增强感性认识与直观印象)课堂导入:材料一:(故事)曾有一位游客到罗马旅游,夜晚问一个老者:“罗马夜里为什么不能稍微亮一点?”那位老者说:“一座城市既然有历史的光辉,就不必再用灯光来制造明亮!”那么,照亮罗马城的光辉到底是什么呢?材料二: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在其著作《罗马法精神》一书中说:“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基督教),第三次以法律。
二、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和古罗马的法律制度,在当今大多数国家的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古人的智慧在当今的社会里依然能得到完美的体现。
在第一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大会上,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瑞典科学家汉内斯·阿尔文博士指出:“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之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古希腊罗马文化同样如此,古代的伟大智慧历经了几千年的沉淀与积累,愈久弥坚,永远是世人汲取智慧的源泉。
板书设计
一、概念
二、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1.产生:习惯法到成文法
2.发展:公民法到万民法
3.形成: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编纂完成
三、内容
四、作用
活动设计
写一篇有关罗马法影响的小论文,并指出在英国《权利法案》、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和《拿破仑法典》以及中国现行《民法通则》《继承法》中,有哪些罗马法精神的体现。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识记习惯法、成文法、公民法、万民法的定义,识记《十二铜表法》,《民法大全》和罗马法的概念、作用、影响及局限性。
②、由“公民法到万民法”,“由零散到形成体系”来理解罗马法的发展与形成、完善,罗马法的形成是罗马不断扩张的结果,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
罗马法的发展过程中具有明显的连续性和统一性。
理解罗马法的内容、作用、影响、局限性。
③、运用创设情境,实例探究罗马法的形成过程;讨论分析罗马法对于维系罗马帝国的作用,及对西方欧州国家和世界其它国家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搜集和阅读本课相关资料,提炼有关信息,加深理解本课内容。
创设情境,实例探究罗马法的形成过程,体会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讨论分析罗马法的作用、影响、局限,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习惯,学会合作学习、自主学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罗马法是通行于整个古代罗马世界的法律,对于维系和稳定罗马帝国的统治起了重要作用。
罗马法代表统治阶级的利益,为维护罗马帝国统治而存在。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是罗马史上也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全面系统的法典,是重要的人类文化遗产,对后世尤其是近代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现行的《民法通则》和《继承法》也受到罗马法的影响,可见罗马精神对中国法制现代化的现实价值,体会法律在维护国家稳定和民主法制建设方面的重要性。
2.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十二铜表法》,《民法大全》和罗马法的概念、作用、影响及局限性。
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引用两段材料,从罗马文明导入罗马法。
“世上有很多美好的词汇,可以分配给欧洲各个城市,例如精致,浑朴,繁丽,畅达,古典,舒适,奇崛,壮观,肃穆……。
只有一个词,它们不会争,争到了也不受用,只让它静静安踞在并不明亮的高位上,留给那唯一的城市。
这个词叫伟大,这座城市叫罗马。
”——余秋雨《行者无疆》“罗马帝国曾以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基督教),第三次以法律。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教学设计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教学设计一、整体设计思路罗马法指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7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马法律,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
它对维系罗马帝国的统治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对于后世尤其是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以及近代各国的立法都影响深远。
关于法律,学生平时了解和解触的这方面内容甚少。
加上法律内容本身偏、繁、杂、多、深,教学中适当创设情境,以具体案例的分析体验,使教学深入浅出,化难为易。
通过思考辩论、探究合作、分析讨论等方式,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培养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能力(1)、识记习惯法、成文法、公民法、万民法的定义,识记《十二铜表法》,《民法大全》和罗马法的概念、作用、影响及局限性。
(2)、理解习惯法和成文法的特点及成文法的概念、意义、局限;理解罗马法的内容、作用、影响、局限性。
(3)、运用创设情境,实例探究罗马法的形成过程;讨论分析罗马法对于维系罗马帝国的作用,及对西方欧州国家和世界其它国家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搜集和阅读本课相关资料,提炼有关信息,加深理解本课内容。
创设情境,实例探究罗马法的形成过程,体会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讨论分析罗马法的作用、影响、局限,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习惯,学会合作学习、自主学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罗马法是通行于整个古代罗马世界的法律,对于维系和稳定罗马帝国的统治起了重要作用。
罗马法是重要的人类文化遗产,对后世尤其是近代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教材分析本课从三方面介绍了罗马法的起源、发展、确立和完善及其作用和影响,为学习资产阶级政治法制作了铺垫。
分三个目录,“从习惯法到成文法”介绍罗马法的起源,“罗马法的发展与完善”介绍罗马法的发展、确立和完善;“维系统治影响后世”介绍罗马法的作用和影响。
同时本课内容涉及从公元前6世纪末到公元7世纪千余年的历史,时间跨度较大。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识:罗马法,《十二铜表法》,公民法,万民法,《民法大全》,罗马法的核心与影响。
能力:培养学生根据视频、材料、地图等信息获取知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阅读课本、分析材料、合作探究、教师总结等方法学习罗马法起源和发展的过程以及造成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罗马法代表统治阶级的利益,为维护罗马帝国的统治而存在,认识法律在古代西方社会的价值,培养正确对待和汲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积极态度;明确法律在维持国家长治久安方面发挥的作用和国家进行法制建设和实行法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增强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
2.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罗马法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罗马法的核心、影响、实质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导入】导入新课出示幻灯片:世界上有很多美好的词汇,可以分配给欧洲各个城市,例如精致、深朴、繁丽、畅达、古典、新锐、宁谧、舒适、奇异、神秘、壮观、肃穆……其中有不少城市还因为风格交叉而不愿意固守一词,产生角逐。
只有一个词,它们不会争,争到了也不受用,它静静安踞在并不明亮的位置上,留给那唯一的城市。
这个词叫伟大,这座城市叫“罗马”。
——余秋雨《行者无疆》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基督教),第三次以法律。
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
——德国法学家耶林的《罗马法精神》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古罗马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法律【讲授】授课过程首先了解什么是罗马法。
(出示幻灯片)罗马法:公元前6世纪末到公元7世纪古代罗马奴隶制国家制定和实施的全部法律制度。
任何东西都是从无到有的,最开始的罗马法是什么样子的呢?(出示幻灯片)在社会发展某个很早的阶段,产生了这样的需求,把生产、分配和交换产品的行为用一个共同的规则概括起来,设法使个人服从生产和交换的一般条件,这个规则首先表现为习惯,后来便成了法律。
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在其著作《罗马法精神》一书中说:“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
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惟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
”现在,我们就来追溯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感受古罗马的辉煌与荣誉。
[推进新课](板书: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师:同学们在初中所学习的古罗马则侧重于其历史发展的过程,讲述了罗马从起源到帝国建立,再到西罗马帝国灭亡的基本史实,不太强调其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法律的制定,但好处是可以为我们今天的学习罗马法制发展的变化过程提供一个良好的背景知识。
那么是罗马法呢?(投影材料)罗马法是指公元前6世纪末罗马奴隶制共和国形成至公元7世纪拜占廷(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的罗马奴隶制法。
包括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马法律。
师:正如罗马城不是一天建造起来的一样,罗马法也不是一夜之间骤成的。
罗马法主要经历了起源、发展和完成三个阶段,首先我们来看起源阶段。
(板书)一、罗马的起源与发展(板书)1.起源:从习惯法到成文法师:什么是习惯法?它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要发展到成文法?成文法诞生的标志是什么?生:(合作探究)罗马在国家形成的初期,没有成文法典,只有未经政府明确承认而被一般人接受并默认为社会生活中相互关系之规则的习惯法。
当时罗马没有成文法,处理诉讼只依习惯法,习惯法本身就很模糊,贵族法官又操纵着法律的解释权,贵族祭司控制着复杂的法律程序,他们得以利用职权袒护贵族,欺压百姓。
贵族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为保护贵族特权提供了方便。
在共和国早期,贵族利用手中的权力,只为自己着想,不维护平民的利益。
平民们坚持斗争,要求编纂成文法典,经过平民们不懈的斗争,到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制定颁布了一部成文法,它被镌刻在12块铜牌上,悬挂在罗马广场的中央,史称《十二铜表法》。
《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
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教学目标1、知识识记罗马法;《十二铜表法》—罗马成文法的诞生;公民法;万民法成为适用与罗马帝国境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民法大全》标志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2、理解与运用习惯法和成文法的概念区别;公民法与万民法的区别;罗马法律的发展是不断完善的过程;罗马法的作用与影响及其局限性。
3、情感价值观理解罗马法对维系罗马统治的重要作用以及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并能认识法律对人类社会维系公共秩序、协调社会矛盾有着重要作用。
教学难重点、难点重点:罗马法的形成过程、罗马法的历史影响难点:罗马法的庞杂的体系以及不断发展的原因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今天很荣幸来到这座革命的城市与我们南昌二中的同学们一起学习交流,同学们,说到西方文明的源头,我们会很自然的回忆学过的古代希腊,那么古希腊政治文明给后人留下了什么?(民主)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西方文明的另一个源头,古罗马的法律。
法、法律,在我们今天的法制社会里,大家应该是耳熟能详的。
那么,法在中国古代是怎样写的?我们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下法字的古体字。
左边三点水、右边上面一个廌(zhi),下面一个去。
那么它又是什么含义?《说文解字》解释:“灋,刑也。
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
”平之如水,喻示着法象水一样平,廌(zhi)是传说中的一种独角兽,也叫獬豸(xie zhi)。
(展示獬豸图片)传说它能辨是非曲直,当人们发生冲突或纠纷的时候,独角兽能用角指向无理的一方,甚至用角直接撞死犯法者,所以在古代,獬豸就成了执法公正的化身。
甚至到今天我国一些法院门口还矗立着这种传说中的独角兽。
但是在西方很多国家的法院却矗立着一手持天平一手执宝剑,蒙着双眼的女神雕塑。
她就是西方的正义女神朱斯提提亚。
天平象征着“公平与公正”,宝剑象征着“正义与力量”,蒙上双眼表示“用心灵观察”。
英语中的 justice“正义、公正”,justicer“法官”,都是源自正义女神的名字。
由此可见,古代中西方都重视法律的作用,但是獬豸和朱斯提提亚却折射出了古代东西方法律文化的差异。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教案姓李景亭版本人教版(历史必修1)名设计主题:第2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1、整体设计思路、指导依据说明罗马法指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7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马法律,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
它对维系罗马帝国的统治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对于后世尤其是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以及近代各国的立法都影响深远。
本课内容是世界古代史中的法律史。
关于法律,学生平时了解和解触的这方面内容甚少。
加上法律内容本身偏、繁、杂、多、深,教学中适当创设情境,通过讲故事和名人名言的引入,以及具体案例的分析体验,使教学深入浅出,化难为易。
通过思考辩论、探究合作、分析讨论等方式,正确的分析理解法律概念、法律现象,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以及法律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阶级性,“以人为本”为理念,培养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为主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切实落实课程标准要求。
2、教学目标分析4、学情分析高中学生的知识储备、感行和理性的认识都比初中有了发展,个性也较初中成熟,对历史较有兴趣,各方面能力也明显增强,但由于初中对本课内容涉及较少,尤其是对古代法律知识了解更少、更陌生,需运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落实目标。
5、教学过程设计步骤1:导入:多媒播放《今日说法》:十年冤狱谁之罪。
这是一起沉冤十载的重案。
2019年5月29日,杭州西湖留下镇发生一起命案。
在没有找到任何证据的情况下,仅凭口供,警方将张高平、张辉叔侄俩定罪,致使叔侄二人蒙冤十载。
服刑期间,张高平一直坚持申诉,相信法律的严肃公正,在检查官张彪的帮助下,最终找到杀人凶手的证据,案件得以纠正。
师:我们先不去观注案子的本身,但从这起案子,让我们看到中国法治前进发展的趋势。
多媒展示:“法律乃是植根于自然的最高理性,它允许做应该做的事,禁止做相反的事,法的始源应导源于法律,因为法乃是一种自然之力量,是明理之士的智慧和理性,是公正和不公正的标准”。
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一、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
维系现代社会正常运转的两大支柱,一是民主,二是法制。
新课标必修1第二单元第1课介绍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第2课介绍古代罗马的法制,这正是
现代民主法制的源头,学习好这两课显得十分重要。
罗马法指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7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马法律,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
它对维系罗马帝国的统治起到重要作用。
同时对于后世尤其是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以及近代各国的立法都影响深远。
本课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罗马法的发展与完善;罗马法的作用和影响。
三、教学重点: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维系罗马国家机关的统治所起的作用
四、教学难点:罗马法的历史作用和现实价值。
五、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电视剧《别动我的抽屉》有这样一段剧情:贝蕾收到了同班男生米乐的情书,她把情书锁在了自己的抽屉里,匆忙中却把锁给锁歪了。
母亲田枫打扫房间时看见锁歪的抽屉,终于忍不住打开它,发现了女儿的秘密。
田枫不敢去问女儿,只好冲她发些无名火,贝
蕾却很快就发现了妈妈偷看过自己的“情书”。
母女俩生平第一次爆发了强烈的冲突……
你怎样看待贝蕾这种情况呢?
(1.多数人反感并谴责父母的行为。
2.个别人理解父母的行为。
)
生甲:这是父母在关心我们,没什么。
生乙:我觉得我们应该理解父母。
生丙:我觉得父母侵犯了我们的隐私,违法了。
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父母偷看子女们的信件违背了法律赋予每个公民的隐私权。
其实,现代社会的法制最早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法制。
一、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给学生案例:
罗莫洛是一个仁慈、善良的贵族,也是罗马一支军队的首领。
生前立遗嘱,希望把他一半的财产捐给那些跟随他作战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
但罗莫落死后,他的家人却不履行罗莫洛的遗嘱,受伤或战死士兵的
家人因此告上了法庭,请同学们想一想,法官会怎么判呢?
在罗马法产生的初期,法官会判给贵族的家人,因为当时没有成文法,判案的依据很松动,法官可以依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判案,法官肯定会偏袒贵族。
正是因为这种问题,罗马的平民开始了斗争,最终有了成文法。
成文法诞生的标志是?十二铜表法。
习惯法:早期罗马国家没有成文法,只有习惯法。
<?xml:namespace prefix = v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vml" />缺陷:法
律与习惯间没有明显的界限,贵族可随心所欲解
释法律。
原因:平民反对贵族斗争的结果
成文法:公元前5世纪中期,《十二铜表法》发表――标志罗马成文法诞生
作用:一定程度限制了贵族特权,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阅读P26学思之窗,提问《十二铜表法》真的是为平民服务的吗?
公民法:主要限于罗马公民
二、罗马法的发展与完善:从公民法到万民法
公元前3世纪早期,罗马统一了意大利半岛。
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起罗马帝国。
到公元2世纪初,地中海也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建立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庞大帝国。
所以,我们有谚语说“条条大路通罗马”。
那么,这个时候,在统治上又出现了什么新的问题呢?我们再一起来看案例:
古罗马大将恺撒进兵埃及,与美丽的埃及女王克丽奥佩特拉一见钟情,两人还有了一个私生子,取名托勒密·恺撒。
当恺撒归国执政之后,克丽奥佩特拉携儿子赴罗马与恺撒相会,并向罗马法庭为自己和儿子申请罗马籍,请问法官会判给克丽奥佩特拉和她的儿子享有罗马籍吗?为什么?
公民法:公元前3世纪中叶以前,仅限于罗马公民,
原因:罗马对外征服扩张的结果(即罗马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
万民法: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
最终完成――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编纂,标志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三、维系统治影响后世
1、维系统治
(1)稳定社会秩序,保护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再通过一个案例:布鲁图是伽太基城里的一个铁匠,他向贵族卡西借了20个金币,并立契约30天以后归还。
但30天过去了,布鲁图并没有能力还钱,贵族卡西因此告上法庭,要求布鲁图作他的奴隶。
请问,法官会同意卡西的要求吗?为什么?
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
罗马法提倡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吏的职责,或提出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
——《民法大全》
以上规定能否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为什么
以上材料表明,罗马法提倡的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有条件的。
法律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是阶级专政的工具之一。
因此罗马法具有鲜明的阶级特征,<?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宣扬君权神授,体现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但是,在2000年前的古罗马,能够提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已经是一个巨大的社会进步了。
(2)缓解社会矛盾,稳定统治
2、影响后世
(1)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2)成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
局限性:罗马法主要体现帝国统治者的利益,对于被统治者来说,只能承担义务,受到不公正的处罚。
【小结】罗马法在发展过程中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不断修正、完善,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由于罗马统治者重视法学,尊重法学家,加上罗马法本身的系统性、逻辑性很强,法理精深,有利于它的发展及传播,从而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提供了理论武器;奠定了近代欧洲法律体系的基础,是各国立法所遵循的范本。
【课堂练习】
1.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是()
A.习惯法的废除
B.公民法的制定
C.《十二铜表法》的制定
D.《民法大全》的编纂2.下列关于《十二铜表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在平民反对贵族长期斗争中取得的确
B.是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C.标志着罗马法律体系的最终完成
D.该法对于平民的最大好处就是量刑有法可依3. 罗马皇帝哈德良说:“皇帝的命令就是最高的法律”。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罗马没有法律
B.皇帝颁布的法令是法律的组成部分
C.罗马法面前不能保证人人平等
D.罗马法保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4.古罗马万民法的适用范围是()
A.罗马公民
B.西西里人民
C.地中海区域的人民
D.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