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海九段线是怎么来的
- 格式:doc
- 大小:83.50 KB
- 文档页数:3
南海地图上的“九段线”作者:李开盛来源:《百科知识》2011年第19期在中国出版的世界或中国地图上,人们可以看到南海区域上面有一条由九条短线组成的U 形断续线,俗称“U形线”或“九段线”。
有心人可能会注意到,类似的线不但在中国的黄海、东海并不存在,在世界其他地区也极少看到。
那么,为什么在南海会有这样一条九段线?它意味着什么?要弄清楚这些问题,还得从一个世纪以前说起。
历史由来中国自古以来就对南海诸岛进行管辖,但进入近代,西方列强不仅屡屡入侵中国,还霸占越南等周边各国,进而觊觎地处边陲的中国海岛。
1909年,清朝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前往西沙群岛巡视,每到一岛即勒石命名,竖黄龙国旗,以示该岛为中国领土。
占领越南的法国当时并未抗议,多年后却又宣称中国对西沙的主张“从未得到正式的承认”,公开显露其窥伺之意。
除西沙群岛外,法国还企图染指南沙群岛。
1933年4月,法炮舰“阿美罗德”号和测量舰“阿斯德罗拉勃”号侵入南沙群岛“考察”,以示“占领”。
同年12月,交趾支那(在越南南部)总督克劳泰默签署法令,把南沙群岛的这些小岛合并到安南的巴地省。
面对法国的侵略,当时的民国政府感到有必要固我主权。
1934年12月21日,在民国政府“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举行的第25次会议上,审定了中国南海各岛礁的中英文地名。
1935年1月,该委员会编印了第一期会刊,上面较详细地罗列了南海的132个岛、礁、沙、滩的名称。
同年4月,该委员会又出版了《中国南海岛屿图》,确定了中国最南的疆域线至北纬4度,曾母暗沙被标在疆域线之内。
这就是中国地图上最早出现的南海疆域线,也就是今日中国南海地图上U形断续线的雏形。
日本侵略中国后,强行占领了南沙群岛,并将其改名为“新南群岛”,划归台湾(当时台湾为日本殖民地)管辖。
1943年12月,中美英三国签署的《开罗宣言》中规定“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
”1945年7月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规定:“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
中国南海疆界“九段线”的由来打开中国地图,我们会看到在呈公鸡形状的中国领土版图下面,划出一个“U”字形的以九段虚线连成的海疆国界线。
这条线,通常也被人们称为“九段线”。
它是对中国南海疆界的标绘。
70年前,这条海疆国界线在中国地图上正式标出。
此前,虽然中国历代从宋朝起就已经将南海诸岛纳入了行政管辖的范围内,但一直没有对南海疆界有统一的标示界线,直到1933年,法国人侵占了南沙群岛的“九小岛”,当时的民国政府深感事态严重,出版中国南海疆域的确切地图已经迫在眉睫。
“九段线”:外国侵占逼出的主权意识中国最早开始对南海诸岛进行行政管理的记载,可追溯到唐代,到宋代时,对南海诸岛的行政划分已经明确。
此后的明、清,南海不但被列入中国版图,而且进一步确认它属于琼州府的管辖范围。
进入20世纪,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日益高涨,1909年,由广东水师提督李准率领的一支清朝舰队赴西沙进行了一次高调巡视,宣示主权。
1907年,日本商人西泽带领120名工人及各种器具材料登上了东沙岛(东沙群岛主岛)。
他们驱赶岛上的中国居民,拆毁中国寺庙,甚至将岛上百余座中国人的坟墓捣毁,将全岛占领,易名为“西泽岛”。
此后,西泽开始将岛上的磷质鸟粪等资源源源不断运回日本。
事件报到清朝廷,1909年,中国政府派两广总督张人骏照会日本驻广州领事赖川浅之进,交涉此事。
日方的回应是,他们认为这是一个无主荒岛。
在中国政府拿出一系列包括中国、英国出版的图志等证明东沙岛一直是中国领土以后,日本方面又说,西泽如果要撤出东沙,必多损失,中国方面应该予以赔偿。
此后中日双方反复谈判,到了八月才达成一致:中国收买西泽在东沙岛上的物业,定为付广东银毫16万元;西泽缴纳赔偿款和税款3万元。
也就是说,这场纠纷最终以中国方面付款13万元宣告收回主权。
东沙岛的接收仪式,是在1909年的11月19日进行的。
而李准率领海军的西沙巡视之行,则是在当年的5月29日出发。
当时的中国人已经感觉到,受到侵略威胁的,不仅仅是东沙岛,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都已经出现危机的苗头。
中国南海九段线的历史来历中国南海断续线是在1933年法国占领南沙九小岛、二战后法国继续占领西沙群岛和菲律宾企图把南沙群岛并入其国防范围内的背景下由当时的中国政府划定的,其目的是维护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并向世界公布中国在南海的管辖范围。
在1951年的《旧金山对日和约》草案中,美英故意不提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主权归属问题,为之后的南海领土争端埋下了祸根。
中国南海断续线,指的是在中国南海地图上标明的一条U形断续线,亦称“U形线”或“九段线”。
该线于1947年公布,当时的国际社会并未提出异议,周边的东南亚国家也从未提出过外交抗议,这等同于默认。
之后,许多国家出版的地图也以此标绘,并注明归属中国。
然而,自1993年中国台湾“立法院”通过《南海政策纲领》,将断续线内的水域称为“历史性水域”后,这条断续线开始引起国际上的广泛关注,南海周边的东南亚国家甚至对断续线的性质及法律地位提出质疑。
为了弄清这条断续线的历史面貌,本文拟就其产生的背景、效力与作用作一回顾。
从1933年法国占领南沙九小岛谈起法国政府自1885年将越南占为殖民地之后,一直对中国的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怀有侵占之心。
他们除了伪造“历史事实”,编造所谓“19世纪初期,安南(今越南——编者注)嘉隆王与明命王时,均曾出征西沙,现安南既归法国所有,则西沙群岛亦当归法国所有”的谎言外,还对1909年清朝广东水师提督李准一行前往西沙群岛巡视,每到一岛即勒石命名,构建木屋,竖起桅杆,挂黄龙国旗,以示属中国领土的合法性提出质疑。
1930年3月,驻河内法国印支总督致法国殖民部的信中写道:广东省决定由华南当局出面声称他们对西沙群岛拥有主权。
1909年发生的巡视西沙群岛的重大行动,是当时的两广总督倡议举行的一次正式的占领仪式,现在广东省政府的声称似乎是基于这个仪式。
这种占领对于法国来说,仅是武力的表现,从未得到正式的承认,如果要在法律上生效,只能假设西沙群岛在当时是无主地。
南海海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海域面积达360多万平方公里。
作为联接欧、亚、非三大洲的咽喉要地,南海地区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除了拥有重要的战略航运线之外,南海海域还蕴藏着丰富的石油矿产资源以及丰富的海洋水产和渔业资源。
1947至1948年间,国民政府出兵收复西沙、南沙群岛,划定了南海岛屿国界,出版了南海地图,在此基础上确立了我们今天南海“九段线”疆界。
位于南中国海的南沙群岛,历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1909年,清朝广东水师提督李准率领170余人,乘坐3艘军舰前往西沙群岛巡视,每到一岛即勒石命名,构建木屋,竖起桅杆,挂黄龙国旗,以示西沙群岛属于中国领土。
清朝以至中华民国,在西沙、南沙各个大岛上都有一些中国人住在那里。
此外,中国渔民在出海打鱼的过程中也去那几个大岛歇脚。
1933年4月,越南的宗主国法国派出一支“探险队”,强占了包括南沙主岛在内的西沙、南沙两个群岛的6个岛,后又扩大为9个岛礁。
此即轰动一时的“法国占领九小岛事件”,开始引起了主权争端。
事件发生以后,国民政府迅速成立了“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并于1935年出版了《中国南海岛屿图》,确定中国南海最南的疆域线至北纬4°,把曾母暗沙标在疆域线之内。
当时还有一幅《海疆南展后之中国全图》,在南海疆域内标有东沙群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今中沙群岛)和团沙群岛(今南沙群岛),其周围用国界线标示。
1935年4月,法国派遣军舰载运30名越南人长年移居南沙主岛。
当年在中国周边甚至境内,日本军队虎视眈眈,伺机而动,成为心腹之患,中国国内又内战频仍,国民政府应接不暇,只能坐视不理了。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为推行南进战略,从1939年3月起,日军从法军手中夺占西沙群岛,3月底又攻占南沙主岛。
4月9日,日军为了杜绝后患,驱赶了占领南沙部分岛屿的法军和越南渔民。
不久,日军陆战队、气象情报组和通信分队进驻西沙永兴岛和南沙主岛(日军命名为长岛)。
林遵收复西沙、南沙,成为近代中国宣誓、确认南海主权的关键环节抗战胜利后,随着国共内战愈演愈烈,驻越南的中国军队全部被召回国。
林遵收复南海诸岛与“九段线”的由来南海海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海域面积达360多万平方公里。
作为联接欧、亚、非三大洲的咽喉要地,南海地区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除了拥有重要的战略航运线之外,南海海域还蕴藏着丰富的石油矿产资源以及丰富的海洋水产和渔业资源。
1947至1948年间,国民政府出兵收复西沙、南沙群岛,划定了南海岛屿国界,出版了南海地图,在此基础上确立了我们今天南海“九段线”疆界。
位于南中国海的南沙群岛,历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1909年,清朝广东水师提督李准率领170余人,乘坐3艘军舰前往西沙群岛巡视,每到一岛即勒石命名,构建木屋,竖起桅杆,挂黄龙国旗,以示西沙群岛属于中国领土。
清朝以至中华民国,在西沙、南沙各个大岛上都有一些中国人住在那里。
此外,中国渔民在出海打鱼的过程中也去那几个大岛歇脚。
1933年4月,越南的宗主国法国派出一支“探险队”,强占了包括南沙主岛在内的西沙、南沙两个群岛的6个岛,后又扩大为9个岛礁。
此即轰动一时的“法国占领九小岛事件”,开始引起了主权争端。
事件发生以后,国民政府迅速成立了“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并于1935年出版了《中国南海岛屿图》,确定中国南海最南的疆域线至北纬4°,把曾母暗沙标在疆域线之内。
当时还有一幅《海疆南展后之中国全图》,在南海疆域内标有东沙群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今中沙群岛)和团沙群岛(今南沙群岛),其周围用国界线标示。
1935年4月,法国派遣军舰载运30名越南人长年移居南沙主岛。
当年在中国周边甚至境内,日本军队虎视眈眈,伺机而动,成为心腹之患,中国国内又内战频仍,国民政府应接不暇,只能坐视不理了。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为推行南进战略,从1939年3月起,日军从法军手中夺占西沙群岛,3月底又攻占南沙主岛。
4月9日,日军为了杜绝后患,驱赶了占领南沙部分岛屿的法军和越南渔民。
不久,日军陆战队、气象情报组和通信分队进驻西沙永兴岛和南沙主岛(日军命名为长岛)。
霸气的“九段线”是谁设计的?为何当时获得世界认可,无可质疑?众所周知,南海海域是我国的固有领土之一,然而还是有很多别有用心的国家,觊觎这片领土,时不时的来作妖一下。
然而中国自然不会对此坐视不理,为了防止这些国家在领土问题上做文章,我们国家在南海海域周围划上了霸气的“九段线”,打开地图大家就能很直观地看到,在南海海域的周边,有九条间接相连的线段,很好地将南海海域单独圈出来。
直接和周围国家划分的清清楚楚,但凡是自觉一点的国家,就知道,九段线之内就是中国海域,但是仍然在不长眼的国家,因为太过觊觎中国的领土,明知道这是中国的领地,依旧想来占便宜,好比越南,时常在南沙万安滩试探,试图以这为突破口,对南海海域进行划分。
然而中国直接甩出了九段线,让他们辨无可辨,将它们从我们海域范围内逼退,越南人也只敢暗中试探,让他们真的和中国正面杠,他们就得认怂,所以他们也恨极了九段线。
不过对中国来说,这可是个好东西,所以也有人非常疑惑,这究竟是谁设计的呢?为我们解决了不少的麻烦事儿。
“九段线”的源来真正还追究其根源,时间要回溯到唐朝的时候了,在那个时候,唐朝对自己的领土就已经有了很强烈的主权意识,后来到了宋代之后,这样的主权意识进一步加固,中央也重点对自己的所有领域进行了划分,并且还将其归属到各个州县,分别派遣人进行管辖,在清朝的时候,就已经有国人在南海群岛上进行巡视。
所以自古以来南海海域就是中国的领土,不过到了清朝末期,因为我们的落后,受到了列强的欺负,很多领地在当时不得不划分出去,而肥沃的南海海域受到了不少国家的争夺,为了阻止他们,中国国民政府直接将南海海域进行了划分,九段线在此刻初具模型。
真正的来临,是在二战之后。
我们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以前划分出去的领土也在慢慢收回,为了更好地拿回原本属于我们的土地,国民政府特意成立了一个全新的部门,专门对领土进行划分,为了不让我们的领土有所缺失,还专门遣人去往南海海域勘察,并且予以记录在册,在收集完所有的信息,也对领域进行全面的划分之后,中国对外正式公布了这一份中国地图。
南海九段线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中国会有如此⼤的海域⾯积?谢邀,这是⼀个重要的历史遗留问题,不过W君⼀直倾向认为九段线之内是中国领海,并不接受任何反驳。
民国时期我们有明确的⼗⼀段线的划分。
这个是⼀段线的划分是延续⼤清帝国的。
⽽根据历史记载,在清朝(1908年)《李准巡海记》中记录了当时的⼴东⽔师提督李准,奉粤督张⼈骏命巡视东、西沙群岛,升旗鸣炮,命名的⽇记。
有兴趣的话⼤家是可以去看⼀下的,这篇《巡海记》记录了当时的⼤清⽔师巡查南海诸岛,在岛上命名(发现)、插旗(宣告主权)、建房(⾏使管理权)、鸣炮的记录。
《巡海记》于1908年在《地学杂志》⼀卷3期发表。
按照国际惯例⼟地的取得有三种⽅式:征服、割让和占领⽆主地(terra nullius)⽽李准在1907年所做的事情就是占领了南海九段线内的⽆主岛屿。
这是符合国际惯例的。
同时《国际法》中规定“先占”(occupation)意指⼀个国家对⽆主地⾏使有效占领⽽取得领⼟主权。
这⾥的所谓有效占领其实就是指⼀个国家做出占有该领⼟的意思表⽰,例如透过发表声明、宣⾔或通告的⽅式,将该领⼟置于其国家主权之下。
例如当时⼤清帝国在《地学杂志》上发表的内容。
其次是进⾏⾏政管理,挂旗⼦、建屋、命名也就是做出了⾏政惯例的动作。
⾄今曾母暗沙上还有主权碑。
成为九段线是因为当年和越南交好,共同开发北部湾所致。
现在南海周边诸国窥视南海资源,巴不得⽠分咱们的内海,提出了很多不合理的要求,⽽国际法庭也被西⽅势⼒操控做出不合法判决。
这些所谓的判决咱们的国家⼀直没有承认过。
在这⾥W君只说⼀句,国⼟虽⼤,⼨不能失!。
9段线法理
九段线学名叫做南海诸岛归属范围线,因为这个范围线共有九条,因此俗称“九段线”。
九段线区分了南中国海(面积350万平方公里)与中国南海(面积210万平方公里)这两个地理概念。
该线范围内就是中国南海,其法理依据如下:
- 历史渊源:中国自秦朝起就开始对南海海域进行管理,汉朝有了详尽的关于南海的文献记载,汉武帝在海南设置珠崖郡、儋耳郡,对南海地区进行行政管理。
此后的宋元明清各个朝代,都对南海进行了管理。
到了盛唐,大批中国人开始活跃在南沙诸岛,南海众多岛屿被纳入中国版图,正式确立主权。
近代以来,由于晚清国力孱弱,南海逐渐被侵占。
为应对此种局面,国民政府开始组织人力审核确立中国的海陆版图,并将北纬4度确立为南海边界,随后发行的地图上,标明了一个“U”型的南海疆域线。
二战后,在《开罗宣言》与《波茨坦公告》中,国际社会对中国在南海的主权没有任何质疑,中国于1946年对南海进行详尽勘测,并确定南海172个岛屿的名称,以此为依据,将原来的“U”型边界线,改成了11段线。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重新绘制地图边界线,将11段线改为九段线,这就是九段线的来历。
- 国际法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沿海国对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拥有主权权利和管辖权。
九段线内的岛屿和海域属于中国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中国对此拥有主权权利和管辖权。
九段线的来历和故事
九段线,即南海诸岛归属范围线,是中国对南海海域权益边界的一种画法。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中,在南中国海里有9条断续线组成的U形线,通常称为九段线,线内区域为中国南海。
因此,九段线区分了南中国海(面积350万平方公里)与中国南海(面积210万平方公里)。
根源:历史上东南亚落后、人少而分散,中国人的南向活动发达,例如郑和下西洋时就任命吕宋岛华商许柴佬为总督并长期管理,明末张杰绪在纳土纳群岛建立延续数百年的王国(后被荷兰抢占)。
元爪战争时期元朝海军出行很远。
明末清朝和民国时期,用南沙和下南洋都是大风气,长期利用经营和管辖形成了对南沙群岛等的历史性主权,例如2015年10月28日公布的英美海军航海旧记录,以第三方立场证明:清代和民国只有中国渔民遍布南海各岛礁,并在有的岛上常年生活。
线史:1947年中国政府编绘出版《南海诸岛位置图》,以未定国界线符号标绘了十一段线。
这是继承历史主权区,长期统治东南亚的欧洲列强长期尊重线内区域的中国主权,二战后收回南海诸岛是国际认可的,因此断续线地图广被国际认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新中国地图继承了这条线,只是将11段改为9段,1953年取消海南岛与越南之间的两段。
“九段线”的形成,获得世界认可,无可质疑。
众所周知,南海海域是我国的固有领土之一,然而还是有很多别有用心的国家,觊觎这一片领土,时不时的就来作妖一下。
然而中国自然不会对此坐视不理,并且为了防止这些国家在领土问题上做文章,我们国家在南海海域周围做上了霸气的“九段线”,打开地图大家就能很直观地看到.南海局势波谲云诡,阴霾密布,南海周边一些国家纷纷宣布和划定自己的海疆界线,确定自己的海洋国土范围,开发那里的海洋资源。
而这些自行划定的海疆界线,犬牙交错,大部分突入我国在南海的传统疆域,有的甚至深入南海腹地,严重损害我国在南海的海洋权益,伤害我国在南海活动渔民、船只的事件也时有发生,由此不断加剧南海的紧张局势,正引起世界有关国家的关注和不安。
我国作为南海的最大一个主权国,无论从历史形成的对南海的传统疆域,还是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赋予拥有专属经济区的范围,都享有这片海洋国土的一切海洋权益,包括对它的研究、考察、开发、利用、治理、保护等。
南海海洋面积约为350万平方公里,属于我国传统疆域内的约200万平方公里,含这个海域内岛礁、沙洲及其附近海域,即为我国管辖的海洋国土。
西方列强对南海诸岛的窥视和侵略,提醒我国有识之士应以在地图上划界方式,表示国家版图和领土主权。
因为地图代表国家疆域和主权,古代送图等于献城,故有荆轲刺秦皇、图穷匕首现的史记。
而对南海诸岛作为海洋国土的划界表示,可追溯到20世纪初。
1914年12月上海东亚图书馆胡晋绥编绘《中华民国地理图·中华领域损失图》,用一条连续线表示南海疆域,并在界线附近多处注明“中国领海界线”,这可能是迄今见到划线表示的南海诸岛最早地图。
此后,在20世纪20年代出版的我国非官方地图上,对南海诸岛疆界,有用连续和不连续段线两种画法,所包括范围也不尽一致,也有不画海岛界线的。
同年,该图由北平(京)建设图书馆出版发行,称为《中华建设新图·海疆南展后之中国全图》直到1936年,著名地理学家河北师范大学白眉初(1876-1940)教授在一幅中学地理教学挂图上,第一次完整地将整个南海诸岛画上,并将北纬4°曾母暗沙作为中国最南端范围。
南海九段线的形成及其意义司徒尚纪【摘要】在当前南海以海洋权益为核心引发紧张局势基础上,以近百年来外来势力入侵中国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中国政府和人民与之斗争的历史为背景,阐述作为中国在南海传统疆域界线内的九段线形成、演变、法律地位和作用,指出与邻近国家不存在南海重新划界问题,应坚定不渝地维护九段线的安全,同时通过合理途径,解决有关南海海洋权益的争端问题。
【关键词】南海九段线;历史演变;法律地位和作用【中图分类号】K9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00X(2011)04-0017-05近年,南海局势波谲云诡,阴霾密布,南海周边一些国家纷纷宣布和划定自己的海疆界线,确定自己的海洋国土范围,开发那里的海洋资源。
而这些自行划定的海疆界线,犬牙交错,大部分突入我国在南海的传统疆域,有的甚至深入南海腹地,严重损害我国在南海的海洋权益,伤害我国在南海活动渔民、船只的事件也时有发生,由此不断加剧南海的紧张局势,正引起世界有关国家的关注和不安。
我国作为南海的最大一个主权国,无论从历史形成的对南海的传统疆域,还是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赋予拥有专属经济区的范围,都享有这片海洋国土的一切海洋权益,包括对它的研究、考察、开发、利用、治理、保护等。
南海海洋面积约为350万平方公里,属于我国传统疆域内的约200万平方公里,含这个海域内岛礁、沙洲及其附近海域,即为我国管辖的海洋国土。
世界海洋是一个整体,与陆地受山川分割而产生很多天然界线不一样,海洋国土的海洋主权或权益管理界线通常按历史习惯或由相关国家协商划定。
其界线划分和表现形式显然与陆上国土不同。
而我国在南海的传统疆域是以九段线来表示的,它享有崇高的法律地位和效力,并是我国拥有南海传统疆域的依据。
现在我国捍卫、保护、开发利用和管理的南海海洋国土,也在这九段线所划定的范围之内。
所以,认识九段线由来、历史变迁及其意义,不仅有重要的海洋法建设价值,更有非同寻常的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保障国家安全,建设海上强国的价值。
九段线:中国的岛屿归属线南海断续线,又称“九段线”、U形线,是确定我国南海岛屿主权和海洋权益线。
但随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问世,南海周边各国根据自己对公约的理解或曲解“跑马圈地”,漠视我国“九段线”。
最近有些专家提出,当前形势下,我国宜就“九段线”作出正式官方解释,向国际社会声明其国家地位和法律依据,赋予其法律意义,用“岛屿归属线”说加强我国对南海诸岛主权的认证。
本版刊载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教授李金明的文章,对此问题进行介绍和分析,供大家了解和参考。
南海断续线,指的是在中国南海地图上标明的一条U形断续线,亦称“U形线”,或“九段线”。
该线自1947年公布之后,当时的国际社会未曾提出过任何异议,周边的东南亚国家也从未提出过外交抗议,这等同于默认。
许多国外出版的地图也以此标绘,并注明归属中国。
然而,近年来随着南海问题的不断升级,周边某些东南亚国家对南海断续线的存在提出质疑,要求把南海断续线的法律地位解释清楚。
南海断续线的由来1933年,当时统治越南的法国殖民者非法占领我国南沙群岛的九小岛。
此事件对当时的民国政府触动很大,因为他们不了解被占各岛的名称及地理位置,无法及时提出外交抗议。
于是,民国政府感到有必要出版中国南海疆域的详细地图,对疆域内各岛礁的中英文地名统一进行审定,并因此成立“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
1935年4月,该委员会出版了《中国南海岛屿图》,确定了中国南海最南的疆域线至北纬4°,把曾母暗沙标在疆域线之内。
这幅地图1936年被收入由白眉初主编的地图集–––《中华建设新图》,另名为《海疆南展后之中国全图》,图中在南海疆域内标有东沙群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和团沙群岛,其周围用国界线标明,以示南海诸岛同属中国版图。
这就是中国地图上最早出现的南海疆域线,也就是今日中国南海地图上U形断续线的雏形。
抗日战争胜利后,当时的中国政府根据《开罗宣言》与《波茨坦公告》的规定,于1945年10月25日收复台湾后,则正式收复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
南海九段线法律地位分析南海九段线的产生源于我国维护南海主权的需要。
1947年,___印制了《南海诸岛位置图》,宣示中国对南海的主权。
新中国成立后,断续线由十一条改为九条,称为南海“九段线”。
九段线范围内的南海主权归属中国,世界各国也承认其合法性。
然而,周边国家不顾事实,否认九段线存在,侵犯我国南海主权,使南海问题日益复杂化。
南海九段线的法律地位界定模糊,导致其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面临诸多挑战,但九段线的法律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解决南海问题,我国必须坚持以九段线为依据,而岛屿归属线是对九段线的恰当界定。
我国应努力维护九段线内的南海主权,同时,应当积极主张对“其余海域”的权利,在“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指引下,实现南海争端的和平解决。
南海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丰富,有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和战略价值。
周边国家企图将属于我国的南海岛屿划归入其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内,严重侵犯了中国的南海主权。
只有准确的界定九段线的法律地位,才能有效的维护我国对南海所享有的无可争辩的主权。
有些学者主张将九段线视为国界线,认为中国对九段线内的岛屿、礁石、沙滩及海域享有主权,而九段线外则属于其他国家或公海。
然而,九段线和国界线或疆域线有很大的区别。
国界线是清晰明确的,具有显著的标志,而九段线是以九条虚线的形式标注的,并没有明显的标志,外观上很难将其界定为一条名副其实的国界线。
国界线的目的是划分两个国家的领土主权,国界线内属于一国的领土范围,界线外则属于他国领土范围,但九段线的公布并没有因此否定南海海域内存在“公海”的事实。
因此,将九段线作为划分我国与周围国家领土主权的国界线不妥。
台湾方面最早提出历史性水域的主张,1993年通过《南海政策纲领》,声明南海的一些群岛及海域为其固有领土,拥有一切权益。
然而,历史性水域必须具备有效管辖、长期管辖和其他国家的承认三个要件,这些在短期内难以做到,也很难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
同时,将历史性水域简单地界定为内水在法律和实践上都是行不通的。
中国地图上的南海"九段线"在我国南海,九段断续线圈定了一片辽阔的海疆,总面积近200万平方公里,拥有东沙、西沙、中沙、南沙四大群岛。
但这条断续线的"身份"长期以来一直为大家关注和讨论,它的性质到底是什么?国界线?领海线?还是传统海疆线?在它所包围的海域里,我国到底享有哪些权利?¤为什么要画九段线?在中国地图上,人们可以看到,有一条明显的断续国界线像围栏一样包着我国的南海。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要画这样一条线?而且为什么只有南海才有,黄海、东海的外围却没有呢?这是因为在制作地图时,必须将海域内所有岛礁的名字都逐一标注清楚,以明确岛礁的主权归属。
可是在南海,岛礁实在太多,而且有些面积非常小,在小比例尺地图上标注所有岛礁名字的难度相当大。
于是,为了明确中国南海诸岛及其海域的主权,我们的先人便画出这样一条断续国界线,表示线内所有岛礁及其附近海域都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受我国的管辖和控制。
九段线的产生是缘于南海岛礁的特殊性,而黄海和东海不存在这样的问题,自然也就不用画出这样的断续线。
¤模糊才是正确的,一旦清晰就错了对于九段线从未公布其精确坐标,有些人不理解--如果测绘部门不给出具体的坐标值,那其他国家的船只或飞行器怎么知道在航行过程中是否已经进入了我国九段线内呢?这个问题其实不需要担心,因为不论在历史上还是现在,中国只对我国岛礁之内的海域,按国际海洋法行使12海里领海及24海里毗连区内的航海航空交通管制权。
在南海,各国船只和飞行器都可以通航,不存在"误入"的问题。
九段线从其诞生之日起,就是中国对该海域最早发现、最早开发、最早并持续进行行政管辖权的确认。
它是我国对传统海疆的主张线,而不是海洋边界。
同时,我国也保留与相关国家就争议性问题进行谈判的空间。
因此,"模糊"是由它的本质属性决定的,一旦清晰标注成为确定的边界线就错了。
南海断续的国界线是如何形成的?1909年5月19日,三艘飘扬着大清龙旗的木壳炮舰,驶入南海,直奔西沙群岛。
这支由广东水师提督李准率领的舰队,带了一支多达一百七十多人的考察队伍。
除宣示主权、给西沙15个岛屿命名外,李准还利用出航前在广州和天津购得的英制测距皮尺、海上定位器、经纬仪等设备,对西沙、东沙、南沙三处群岛进行了测量和考察,获得了一份较详尽的海图。
“吾国领域经累朝合并以来,至前清乾嘉以前可称全盛时代——今即渐为强者攫夺,然旧时领地何敢忘也。
”1933年4月上旬,三艘法国军舰忽然出现在南沙中业岛海域,派人登岛升起了法国国旗,还拉着岛上渔民在旗下合影。
仓促间,中国渔民王安庆手里还拿着二胡。
离岛前,法国人埋下了一个装有法文文书的玻璃瓶,不过当晚就被王安庆等人挖出来扔了。
大约十天后,文昌县龙楼镇星光村渔民郑兰锭来到中业岛,爬上树把法国国旗也解了下来。
王安庆后来才知道,那段时间法国人占了南海好几个岛:自1933年4月7日至13日,法国西贡海洋研究所所长薛弗氏带着军舰和测量船,登上太平岛、中业岛、西月岛……算上1930年占领的东沙南威岛,共九座岛礁,是为“九小岛事件”。
法国对南海诸岛早有觊觎之心。
1885年将越南占为殖民地,尔后,法国政府就曾公开谈到“19世纪初期安南嘉隆王与明命王时,均曾出征西沙,现安南既归法国所有,则西沙群岛亦当归法国所有”,并否认中国前清政府在1909年对西沙群岛的主权宣示:“这种占领仅是武力的表现,从未得到正式的承认,如果要在法律上生效,只能假设西沙群岛在当时是无主地。
”(1930年3月,驻河内法国印支总督致法国殖民部信件)对此,中华民国驻法国公使于1932年9月照会法国外交部强调,“根据国际法和习惯法,拥有远离大陆的一个岛屿的主要条件是最先的有效占领,换言之,是国民最先在那里定居,从而使其国家拥有这些领土。
海南渔民在西沙群岛定居,并建造房屋和渔船以供其需要,自古以来就是如此。
”染指西沙于法无据,法国又将目光转移到了南沙群岛。
南海中国“九段线”的由来
何立波
【期刊名称】《中国故事》
【年(卷),期】2012(000)009
【摘要】位于南中国海的南沙群岛,历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1909年,清朝广东水师提督李准率领170余人,乘坐3艘军舰前往西沙群岛巡视,每到一岛即勒石命名,构建木屋,竖起桅杆,挂黄龙国旗,以示西沙群岛属于中国领土。
清朝以至中华民国,在西沙、南沙各个大岛上都有一些中国人住在那里。
此外,中国渔民在出海打渔的过程中也去那几个大岛歇脚。
【总页数】4页(P16-19)
【作者】何立波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736.1
【相关文献】
1.中国南海疆界“九段线”的由来
2.南海九段线法律问题析论
3.中国南海疆界“九段线”确立始末
4.从“历史性水域”到“岛屿归属线”——南海“九段线”法律地位研究
5.南海九段线的由来和法理价值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龙源期刊网
中国南海九段线是怎么来的
作者:姜浩峰
来源:《百姓生活》2014年第10期
2014年2月5日,美国负责东亚与亚太事务的助理国务卿丹尼尔·拉塞尔,在国会听证会上要求中国就南海九段线作出明确说明。
那么,九段线是怎么来的呢?
一条法新社专电引起国民政府出兵
“法国海军陆战队于1946年5月在帕拉塞尔群岛登陆,逗留15天。
”1946年,正当国共调停失败,中国内战即将全面爆发之际,法新社一条专电引起了中国人的注意——所谓帕拉塞尔群岛,就是我西沙群岛。
1946年8月,又有消息称,菲律宾外交部部长季里诺表示,要将新
南群岛并入菲国防范围之内。
这更引起了中国政府的警惕——菲所谓新南群岛,是我国如今的南沙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