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酸树脂涂料综述..
- 格式:docx
- 大小:29.63 KB
- 文档页数:12
溶剂型丙烯酸树脂涂料-51coat溶剂型丙烯酸树脂涂料溶剂型丙烯酸树脂涂料Acrylate Resin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丙烯酸树脂的基本化学反应聚合工艺热塑性丙烯酸树脂热固性丙烯酸树脂辐射固化丙烯酸树脂涂料溶剂型丙烯酸树脂涂料概述丙烯酸树脂是以(甲基)丙烯酸脂类单体为主,借助硬性不饱和单体和极性不饱和单体的特性,通过共聚合反应而合成出具有不同性能和不同用途的高聚物,通常泛称丙烯酸树脂。
丙烯酸酯涂料为(甲基)丙烯酸酯及其它烯属单体共聚和制成的树脂所组成,通过选用不同的树脂结构、不同的配方、生产工艺及溶剂和助剂,制成溶剂型、水溶性型、水分散型、非水分散型、粉末型以及无溶剂型等多种品种。
丙烯酸涂料是指以丙烯酸型、粉末型以及无溶剂型等多种品种。
丙烯酸涂料是指以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为主要单体,同其它含乙烯基的单体共聚、甲基丙烯酸( 合反应而生成的丙烯酸共聚树脂,再调入适当的颜料、填料、助剂,即为丙烯酸涂料。
丙烯酸树脂色浅、保色性、保光性、耐侯性好,光泽和硬度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室内外高装饰性领域中。
溶剂型丙烯酸树脂涂料丙烯酸单体的种类丙烯酸单体有丙烯酸、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和多官能单体: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三丙烯酸酯等。
丙烯酸系单体包括丙烯酸、丙烯酸酯、丙烯酸多官能单体,其基本结构均属于乙烯基单体,双键的活性受所带官能团的影响。
由于官能团具有很大的活泼性,所以双键本身的活性很大,很易发生聚合反应。
(1)热聚合:丙烯酸酯不加任何引发剂,仅仅加热使可发生聚合。
(2)光聚合:在有可见光存在的情况下,丙烯酸酯可以发生聚合,但反应的速度较慢(3)辐射聚合:以高能射线照射丙烯酸单体分子上将产生活性中心,引发聚合(4)引发聚合:加入一定量的引发剂,促使聚合发生。
丙烯酸用于各种粘合剂中作为羧基单体的使用量占总量约l0~20 %而大量用于制作不同分子量的聚丙烯酸盐。
丙烯酸树脂涂料化学工程与工艺一班)摘要:介绍了丙烯酸树脂涂料的用途;简述了丙烯酸树脂改性方法,展望了丙烯酸树脂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丙烯酸树脂纳米材料杂化改性UV固化1、前言丙烯酸涂料是由丙烯酸树脂、溶剂和颜料、填料以及助剂组成。
丙烯酸树脂是由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苯乙烯等单体聚合而成,丙烯酸树脂具有色浅、透明度高、光亮丰满、涂膜坚韧、附着力强、耐腐蚀等特点,是常用的涂层材料。
由于丙烯酸树脂在特定场合存在一定的缺陷,如硬度、抗污染性、耐溶剂性、机械性能不够好以及成本偏高等,限制了它的进一步应用,因此国内外学者进行大量深入研究,有众多改性方法[1]。
2010 年国内丙烯酸及酯的产能分别达到117.9 万t/a、172.8 万t/a,我国已成为世界丙烯酸及酯的最大产国[2],丙烯酸树脂及涂料产量也将居世界首位。
2、丙烯酸树脂涂料的用途2.1 用于建筑涂料如丙烯酸树脂建筑用乳胶漆,聚丙烯酸酯彩色涂料,防水涂料和外墙涂料。
聚丙烯酸酯彩色涂料的基料可用于制备清漆或者色漆,其制得的清漆或者色漆适合于内外墙装饰,具有色彩艳丽,耐水性,耐恶劣气候性强,漆膜柔韧,对环境无污染等特点。
2 ,2用于制备防腐涂料水性铁红丙烯酸防锈漆,水性自交联丙烯酸防腐涂料,耐酸雨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涂料,水性聚氨酯改性丙烯酸木器涂料。
水性铁红丙烯酸防锈漆是自干型涂料,其性能优于红丹酚醛防锈漆和红丹醇酸防锈漆。
该漆具有优良的耐盐水性,耐腐蚀性,漆膜附着力强,坚韧牢固,可与各类面漆配套使用,且无毒害,不燃不爆,对坏,境污染少,便于储藏运算和施工涂料。
该涂料主要应用于大型机械车辆船舶与小型仪器仪表的涂装。
2,3 用于导电功能丙烯酸涂料丙烯酸--石墨导电涂料,丙烯酸—聚苯胺防腐导电涂料,塑料制品用丙烯酸防静电涂料丙烯酸—石墨导电性涂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对陶瓷表面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其优点在于不污染环境价格低廉,主要用于电磁屏蔽的涂覆。
焦作大学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丙烯酸酯涂料的性能与应用学号:姓名:年级: 09级院部: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专业:材料工程技术专业指导教师:完成日期:2012年5月1日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丙烯酸酯涂料的性能,主要品种和主要用途及发展趋势。
丙烯酸树脂涂料是由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的聚合物制成的涂料,这类产品的原料是石油化工生产的,其价格低廉,资源丰富,用途广泛。
丙烯酸酯涂料由于性能优良,已广泛用于汽车装饰和维修、家用电器、钢制家具、铝制品、卷材、机械、仪表电器、建筑、木材、造纸、黏合剂和皮革等生产领域,其应用面广,是一种比较新的优质涂料。
近十年来,水性涂料在一般工业涂料领域的应用日益扩大,已经替代了不少惯用的溶剂型涂料。
随着各国对挥发性有机物及有毒物质的限制越来越严格,以及树脂和配方的优化和适用助剂的开发,预计水性涂料在用于金属防锈涂料、装饰性涂料、建筑涂料等方面替代溶剂型涂料将取得突破性进展。
水性涂料(包括水溶性和水分散性涂料)已达到涂料总产量的50﹪以上,全球每年水性涂料的需求量以大于10%的速度递增。
在水性涂料中应用最多的是丙烯酸酯类。
丙烯酸胶乳在胶乳涂料中是很有价值的。
虽然它的价格较高,但能提供坚韧的有伸缩性的薄膜,具有耐久不变色和优良的抗气候性能,特别是在明亮的阳光下。
它们对碱、油脂、湿气都有抵抗力,而且在使用后很短时间内就有很好的抗水性能。
丙烯酸酯能配成有光泽和耐久性好的保护性外层涂料,包括装饰材料,它取代了醇酸树脂的传统市场。
关键词:丙烯酸酯,丙烯酸酯涂料,水性涂料,丙烯酸树脂的性能,品种,用途目录1. 前言 (1)2丙烯酸酯涂料简介 (2)2.1丙烯酸酯涂料的发展史 (2)2.2丙烯酸树脂 (3)2.3丙烯酸树脂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3)2.4丙烯酸树脂的合成 (4)2.5丙烯酸酯涂料的主要性能 (5)2.6丙烯酸酯涂料的主要品种和用途。
(6)2.7溶剂型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工艺 (7)2.7.1溶液聚合 (7)2.7.2悬浮聚合 (9)2.8丙烯酸树脂涂料溶剂的选择 (9)2.8.1溶解性 (9)2.8.2挥发性 (10)2.8.3黏度 (10)2.8.4溶剂的易燃性 (10)3.水溶液性丙烯酸酯树脂的制备 (12)4丙烯酸酯涂料 (16)4.1涂料的配制 (16)4.2涂料性能的影响因素 (16)4.3涂料的用途 (17)5.水性丙烯酸酯涂料 (18)5.1水性涂料的应用特性 (18)5.2水性丙烯酸酯涂料的常见种类与应用现状 (18)5.2.1水性防腐涂料 (18)5.2.2水性防锈涂料 (19)5.2.3水性外墙涂料 (19)5.2.4水性木器涂料 (20)5.2.5水性纸品上光涂料 (21)5.2.6水性路标涂料 (21)5.3水性涂料的优点与缺点 (22)5.3.1优点 (22)5.3.2缺点 (22)致谢 (24)参考文献 (25)1. 前言涂料是众多工业品的配套材料,涂料的使用使这些工业产品,如汽车、家具、建筑物、塑料制品等更加美观、耐用。
丙烯酸树脂涂料综述丙烯酸树脂涂料综述引言:丙烯酸树脂漆是由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的聚合物制成的涂料,这类产品的原料是石油化工生产的,其价格低廉,资源丰富。
为了改进性能和降低成本,往往还采用一定比例的烯烃单体与之共聚,如丙烯腈,丙烯酰胺、醋酸乙烯、苯乙烯等。
不同共聚物具有各自的特点.所以可以根据产品的要求,制造出各种型号规格的涂料品种丙烯酸酯涂料由于性能优良,已广泛用于汽车装饰和维修、家用电器、钢制家具,铝制品、卷材、机械、仪表电器、建筑、木材、造纸,粘合剂和皮革等生产领域。
其应用面广,是一种比较新型的优质涂料。
正文:一、丙烯酸树脂的发展历史在丙烯酸乳胶漆成为建筑涂料主流的今天,人们很难想象它们从诞生至今只有50年。
在1953年之前,乳胶漆还没有在建筑涂料领域中应用,而50年后的今天它已经成为全球最流行的墙面涂料。
40年代直到二战结束,乳胶漆还没有在建筑涂料中得到应用,几乎所有的建筑都涂着由油性树酯和醇酸树酯制造的油漆。
这些油漆在内外墙涂装上都能表现出良好的性能,但溶剂的使用使其极其易燃并带来刺鼻的气味;同时它们非常不容易清除,需要用其它溶剂如矿物油或松香油来。
1939年“纽约国际交易会”曾经在砖石墙面表面使用了由醇酸树酯制成的水性涂料,这在当时仅仅是对水性涂料应用的一种尝试。
1953年丙烯酸乳液诞生1953年罗门哈斯公司推出了第一代100%纯丙烯酸乳液Rhoplex AC-33,它由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合成。
基于丙烯酸乳液的水性涂料沿袭了其它非丙烯酸水性涂料的特点,快干、低气味和容易清洗,同时丙烯酸乳液也为涂料生产企业带来了其它优势。
60年代第一代丙烯酸乳液附着力差的特点使它们在外墙涂料的应用中经常发生开裂、起泡、剥落的现象。
60年代初研制出新的丙烯酸乳液,科学家们在聚合过程中加入了其他单体,使乳液对新的或刷过涂料基材的附着力大大加强。
几年后,丙烯酸乳液的耐久性通过聚合物合成技术的改进得到了加强,它们被赋予了抗紫外光和防潮的性能,同时着色力和抗粉化也得到了加强。
丙烯酸树脂涂料综述摘要:丙烯酸树脂漆在建筑涂料领域中广泛应用,已经成为全球最流行的墙面涂料。
对丙烯酸树脂漆的发展历史进行了研究,报告了丙烯酸树脂漆的发展现状,并且调查了丙烯酸树脂的合成技术与应用。
关键词:丙烯酸树脂;发展历史;发展现况和趋势;应用前言:丙烯酸树脂漆是由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的聚合物制成的涂料,这类产品的原料是石油化工生产的,其价格低廉,资源丰富。
为了改进性能和降低成本,往往还采用一定比例的烯烃单体与之共聚,如丙烯腈,丙烯酰胺、醋酸乙烯、苯乙烯等。
不同共聚物具有各自的特点。
所以可以根据产品的要求,制造出各种型号规格的涂料品种。
丙烯酸酯涂料由于性能优良,已广泛用于汽车装饰和维修、家用电器、钢制家具,铝制品、卷材、机械、仪表电器、建筑、木材、造纸,粘合剂和皮革等生产领域。
其应用面广,是一种比较新型的优质涂料。
、丙烯酸树脂涂料简介1.1定义丙烯酸树脂漆是由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的聚合物制成的涂料,这类产品的原料是石油化工生产的,其价格低廉,资源丰富。
1.2特点不同共聚物具有各自的特点.所以可以根据产品的要求,制造出各种型号规格的涂料品种。
它们有很多共同符点:(1)具有优良的色泽,可制成透明度极好的水白色清漆和纯白的白磁漆;(2)耐光耐候性好,耐紫外线照射不分解或变黄;(3)保光、保色、能长期保持原有色泽;(4)耐热性好;(5)可耐一般酸,碱,醇和油脂等;(6)可制成中性涂料,可调入铜粉、铝粉,使其具有金银一样光耀夺目的色泽,不会变暗;(7)长期贮存不变质1.3分类1.溶液型丙烯酸酯胶黏剂:可以粘塑料。
2.乳液型丙烯酸酯胶黏剂:可合成多种共聚乳液,供无纺布、织物、植绒、复合薄膜,纸张上光、建筑密封及涂料应用。
3 .a —氰基丙烯酸酯:为单液型,粘度低,固化特别快,见潮即可在几十秒内聚合,常称为瞬干胶。
强度高、透明、毒性小、使用方便;但脆性大、耐久性差、价格昂贵。
可粘各种材料,最适于应急修补。
4.厌氧胶:是由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的双酯或某些特殊的丙烯酸酯,如甲基丙烯酸羟丙酯为主构成的,在隔绝空气下(无氧)可自行室温固化的胶黏剂。
现已发展成几百个品种,具有单组分、无溶剂、低粘度、使用方便、常温快速固化、耐热、耐溶剂、耐酸碱性好、适用期长、贮存稳定的特点。
主要用于管道螺纹、法兰面及机械箱体防漏;螺纹螺栓紧固;轴承、插件、嵌件固定。
5.丙烯酸结构胶黏剂:70年代杜邦公司开发的新型二液型改性丙烯酸酯胶黏剂,又称第二代丙烯酸酯胶黏剂(SGA )分底涂型及双主剂型两大类。
二、丙烯酸树脂的发展历史在丙烯酸乳胶漆成为建筑涂料主流的今天,人们很难想象它们从诞生至今只 有60年。
在1953年之前,乳胶漆还没有在建筑涂料领域中应用, 而60年后的今天它 已经成为全球最流行的墙面涂料。
丙烯酸乳胶漆之所以能得到迅速发展,主要是 因为其干燥快速,容易操作和施工,易清理;人们对油性涂料健康和环境保护不 安全性的担心越来越多;配方的优势在涂料生产企业中越发显现出来。
2.1四十年代直到二战结束,乳胶漆还没有在建筑涂料中得到应用,几乎所有的建筑 都涂着由油性树酯和醇酸树酯制造的油漆。
这些油漆在内外墙涂装上都能表现出 良好的性能,但溶剂的使用使其极其易燃并带来刺鼻的气味;同时它们非常不容 易清除,需要用其它溶剂如矿物油或松香油来。
1939年 “纽约国际交易会”曾经在砖石墙面表面使用了由醇酸树酯制成 的水性涂料,这在当时仅仅是对水性涂料应用的一种尝试。
而真正可称为现代乳 胶漆的祖先的是一种为二战中军用轮胎开发的合成橡胶一一 GRS 它由两种乳液 聚合物:丁二烯(软)和苯乙烯(硬)以 60/40的比例组成。
这种涂料比醇酸树 酯涂料干得快,气味小很多并且容易清洗。
在SBR 之后其他种类的乳液也进入了 开发,其中以醋酸乙烯(PVA 聚合物为最多,并且通过马来酸、延胡索酸、丙 烯酸酯或乙烯酯进行改性。
改性后的PVA 比SBR 便宜,且气味更低。
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当需要更硬的涂膜和更好的外墙涂料耐久性时 发挥作用。
当然这些早期的水性涂料没有一种能够达到溶剂型涂料的性能,2.2五十年代1953年罗门哈斯公司推出了第一代100%纯丙烯酸乳液Rhoplex AC-33它由 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合成。
基于丙烯酸乳液的水性涂料沿袭了其它非丙烯酸水 性涂料的特点,快干、低气味和容易清洗,同时丙烯酸乳液也为涂料生产企业带SBR 在当时 PVA 就能同时它们也无法从成本上超越醇酸树脂涂料。
因此这种水性涂料在当时只是作为一种时髦 的涂料,而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来了其它优势。
纯丙烯酸Rhoplex AC-33乳液的漆膜更耐久,比SBR 和 PVA 有更 高的耐碱性。
油性醇酸树脂漆能提供高光的涂膜,漆膜表面光滑,且附着力很好, 在外墙涂料和装饰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而当时的 Rho pl exAC-33则仅仅局限于 内墙的涂装。
醇酸树脂漆的耐碱性很差,尤其是新砖石墙面基材上,Rhoplex AC-33 的表现则较好,且砖石墙面基材对附着力的要求比木头基材低,因此 Rho plex AC-33成为在此领域中应用的首选。
2.3六十年代第一代丙烯酸乳液附着力差的特点使它们在外墙涂料的应用中经常发生开 裂、起泡、剥落的现象。
程中加入了其他单体,使乳液对新的或刷过涂料基材的附着力大大加强。
丙烯酸乳液的耐久性通过聚合物合成技术的改进得到了加强, 外光和防潮的性能,同时着色力和抗粉化也得到了加强。
接着要改进的是成膜性能,丙烯酸乳液涂料往往漆膜过薄, 和油性涂料由于固含量高和曳刷性能好而表现出更好的成膜性。
得到相同的性能,则要求与纤维素类增稠剂有很好的配伍性。
通过调整乳胶颗粒 分布的新的丙烯酸乳液推出了,但是它也产生的粉化的现象;而要增强它的附着 力,则需要用醇酸树脂来改性,而这会牺牲丙烯酸涂料快干、着色和防霉的优点。
紧接着外墙涂料的耐沾污性被提出,硬度较高的丙烯酸乳液推出了,这种乳 液平衡了涂料光泽、耐沾污性和抗开裂等性能。
值得一提的事它们直至现在还在 被使用。
2.4七十年代进入70年代,科学家们开始研究开发在粉化基材上也能有良好附着力的 丙烯酸乳液,而这种乳液不使用醇酸树脂改性。
通过调整聚合稳定性,一种有出 色附着力的乳液诞生,这种乳液与在同时由罗门哈斯公司开发出的新增稠剂一一 缔合型增稠剂有着非常好的配合。
在当时几乎所有的乳液都被研制成与纤维素类 增稠剂配伍,因此这种乳液与缔合型增稠剂配合的优点并没有表现出来。
耐污渍封闭低漆。
早在60年代,科学家们通过在不同基材上的试验,发现 早期的建筑涂料乳液并不能用于金属表面,因为漆膜不能封闭金属基材遇到潮湿 而腐蚀。
在当时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使用活跃的颜填料来中和这种化学反应, 由 60年代初研制出新的丙烯酸乳液,科学家们在聚合过 几年后, 它们被赋予了抗紫而反之醇酸树脂 要使丙烯酸涂料此造成的不良后果就是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损坏。
1979年科学家们研制出使漆膜更加紧致的乳液,对基材能有优良的封闭作用。
2.5八十年代80年代丙烯酸乳液的研发开始向特种涂料(如:弹性涂料、高光涂料、工业涂料等)发展。
其中最长足的进展来自于乳液和增稠剂完美的配合使用。
能同时满足平光、丝光和高光的乳液。
60和70年代,已经开发出各种能做出平光、丝光和高光涂料,并且有良好附着力的乳液。
然而不足的是没有一种单个的乳液能同时满足这些配方需求。
这就意味着需要一种乳液,既能与纤维素增稠剂又能与缔合型增稠剂配合使用,并能保证优秀的附着力。
科学家们通过优化聚合技术和添加特殊单体实现了这个目标,同时这种乳液还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多功能性。
然而这种乳液复杂的聚合工艺使生产成本很高,于是科学家又尝试着改变聚合颗粒的形态来改进工艺.在过去的工艺中,乳胶颗粒都是球形的,80年代后期,罗门哈斯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将一些原来球形的乳胶颗粒制造成为大颗粒的叶形,从而使球状和叶状的乳胶颗粒同时存在于乳液中。
这种新型乳液的优点在于它能在配方时同时提供自然粘度和保证给定粘度情况下的成膜性。
大粒径的叶状乳胶颗粒能阻止涂料配方时水的流动,配方师们就能在配方时使用较少的亲水性增稠剂,从而降低成本并减少表面活性剂的析出。
高光乳液的变革。
80年代之前,溶剂型醇酸树脂仍在高光涂料中占主导地位。
丙烯酸乳液无法在不牺牲涂料其他性能的情况下实现高光性。
而纤维素类增稠剂在乳液含量较高的配方中会导致体积限制絮凝的局限性也阻碍了丙烯酸涂料在这个方面的发展。
70年代开发的缔合型增稠剂解决了这个问题,80年代初,与缔合型增稠剂完美配合的乳液问世了,它能同时满足内墙的耐污渍性能和外墙的高光及保色性能。
功能性乳液。
金属漆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没有一种乳胶漆能在金属基材上起到防腐作用,主要原因是纤维素类增稠剂使得漆膜不连续,因此涂料的防腐性能主要来自于添加许多化学反应活性的颜填料。
用纯丙烯酸技术制成的乳液能实现漆膜的连续性。
弹性涂料乳液。
科学家们从纺织乳液的应用中开发了弹性涂料,用于遮盖细微裂纹的外墙涂装。
直至80年代中期,没有一种丙烯酸乳能满足弹性涂料的弹性要求,因为它们都过硬,以至无法在各种温度条件下实现弹性。
而用于填缝胶和胶粘剂的乳液柔软度能实现弹性,但漆膜又太粘,容易沾染灰尘。
弹性涂料乳液同时运用了较硬的聚合物和较软的聚合物技术,它既能使漆膜具有柔韧性,表面又有一定的硬度,还能使涂料表现出良好的抗张强度。
遮盖聚合物。
罗门哈斯公司在80年代又开发出了遮盖聚合物。
这种由苯乙烯聚合成的粒径仅0.38-1微米的中空聚合物能在配方中替代钛白粉实现遮盖,节省涂料成本,并且从耐擦洗性、耐沾污性、保色性等方面改善涂料的性能。
2.6九十年代90年代环保和低气味得到重视,人们开始关注涂料中的 VOC 含量。
乳胶漆 中的VOC 主要来自于成膜助剂带来的溶剂。
如果从平光涂料中去除成膜助剂, 乳液将无法良好成膜;而无需成膜助剂的乳液,则会导致漆膜太软并容易沾染灰 尘。
于是低VOC 乳液诞生了。
内外墙通用型半光乳液成为最受欢迎的产品。
它能同时满足附着力、流平 性、耐久性、保色性、抗粉化、耐沾污性等性能要求,并与疏水改性碱溶性乳液 型增稠剂或非离子型聚氨酯增稠剂有良好的配合。
增稠剂的作用在配方中越发体现出来。
人们开始注重高、中、低剪切粘度对 涂料性能的不同影响,增稠剂的产品线也越来越完善。
三、发展现状和趋势目前,我国丙烯酸树脂的品种已经相对完善, 但是与国外先进同行相比,生 产规模、工艺控制及部分特殊性能要求的产品还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在工艺控 制与质量稳定性方面。
因此,我们要在未来几年内,采用更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 统,确保产品工艺控制能保持一致,从而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特别是 产品质量力求达到国外厂家的水平, 是丙烯酸树脂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根本所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