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距离保护
- 格式:ppt
- 大小:263.00 KB
- 文档页数:22
第三章距离保护第三章:电网距离保护1.距离保护的定义和基本原理:距离保护:是利用短路时电压、电流同时变化的特征,测量电压与电流的壁纸,反映故障点到保护安装处的距离而工作的保护。
基本原理:按照继电保选择性的要求,安装在线路两端的距离保护仅在下路MN内部故障时,保护装置才应该立即动作,将相应的断路器跳开,而在保护区的反方向或本线路之外正方向短路时,保护装置不应动作。
与电流速断保护一样,为了保证在下级线路的出口处短路时保护不误动作,在保护区的正方向(对于线路MN的M侧保护来说,正方向就是由M指向N的方向)上设定一个小于本线路全长的保护范围,用整定距离Lset来表示。
当系统发生短路故障时,首先判断故障的方向,若故障位于保护区的正方向上,则设法测出故障点到保护安装处的距离Lk,并将Lk与Lset相比较,若Lk小于Lset,说明故障发生在保护范围之内,这时保护应立即动作,跳开相应的断路器;若LK大于Lset,说明故障发生在保护范围之外,保护不应动作,对应的断路器不会跳开。
若故障位于保护区的反方向上,则无需进行比较和测量,直接判断为区外故障而不动作。
}通常情况下,距离保护可以通过测量短路阻抗的方法来间接地测量和判断故障距离。
2.几种继电器的方式:苹果特性:有较高的耐受过渡电阻的能力,耐受过负荷的能力比较差;橄榄特性正好相反。
电抗特性:动作情况至于测量阻抗中的电抗分量有关,与电阻无关,因而它有很强的耐过渡电阻的能力。
但是它本身不具有方向性,且在负荷阻抗情况下也可能动作,所以通常它不能独立应用,而是与其他特性复合,形成具有复合特性的阻抗原件。
电阻特性:通常也与其他特性复合,形成具有复合特性的阻抗原件。
多边形特性:能同时兼顾耐受过渡电阻的能力和躲负荷的能力。
3测量阻抗:Zm定义为保护安装处测量电压Um&与测量电流Im&之比,即Um&/Im& 动作阻抗:使阻抗原件处于临界动作状态对应的阻抗(Zop)。
三电网距离保护1距离保护基本原理与构成1.距离保护的概念短路时,电压电流同时变化,测量到电压与电流的比值就反映了故障点到保护安装处的距离,短路时:电流增大、电压变小、阻抗与电流的关系:故障点与保护安装处越近,阻抗越小,短路电流越大。
阻抗与距离的关系:阻抗与距离成正比,阻抗的单位是欧姆/公里。
距离保护与电流保护的关系:电流保护的范围与距离保护的范围大致相同,电流保护的范围就是用距离来衡量的,电流的保护范围实际反映的是距离的范围。
距离与电流是统一的。
但是,电流保护只用电流值来判断是否故障,距离保护使用电压、电流2个物理量来判断,因此,距离保护更准确.2.测量阻抗、负荷阻抗、短路阻抗、整定阻抗、动作阻抗概念辨析?负荷阻抗:正常运行条件下,额定电压与负荷电流的比值;短路阻抗:短路发生后,保护安装处的残压与流过保护的短路电流的比值(线路的阻抗值);短路阻抗总小于负荷阻抗。
测量阻抗:继电器测量到的电压除以电流,得到的阻抗值;正常运行时,测量阻抗就是负荷阻抗,短路时,测量阻抗就是短路阻抗。
测量阻抗能反应出运行状态。
整定阻抗:能使继电器动作的最大阻抗,是一个定值。
测量阻抗小于整定阻抗,继电器就动作。
阻抗继电器是一个欠量继电器,电流继电器是过量继电器,测量电流大于整定电流时动作。
这是一对对偶关系.动作阻抗:阻抗继电器动作时,测量到的阻抗值。
比如:人为设置整定阻抗是20Ω,只要测量到的阻抗值小于20就可以动作,今天动作了一次,一查故障记录,动作阻抗是10Ω,说明动作准确无误.3.一次阻抗、二次阻抗区别?这里要对比一次电流和二次电流的概念,道理是一样的。
一次阻抗:一次电压与一次电流的比值,二次阻抗:二次电压与二次电流的比值,4.测量阻抗角、负荷阻抗角、短路阻抗角、整定阻抗角、动作阻抗角概念辨析测量阻抗角:测量电压与测量电流的夹角负荷阻抗角:负荷电压与负荷电流的夹角短路阻抗角:短路电压与短路电流的夹角动作阻抗角:继电器动作时,加入继电器的电压与电流的夹角.整定阻抗角:能够使保护动作的最大灵敏角,这是人为设置的,其余都是测量到的。
距离保护校验总结引言距离保护校验是一种用于保护电力系统的保护策略,在电力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主要通过测量电力系统各个部件之间的距离,判断故障点的位置,从而实现对电力系统的保护。
本文将对距离保护校验进行总结,包括距离保护的原理、常见问题以及解决方案等。
距离保护的原理距离保护是一种基于电流和电压的保护策略,主要用于检测电力系统中发生的故障,并迅速采取措施隔离故障点,保护系统的正常运行。
其核心原理是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的大小和相位差,计算故障点与保护装置之间的距离。
当距离超过一定阈值时,保护装置将触发动作,进行距离保护。
距离保护的核心公式如下:测量距离 = (电流相位差 * 阻抗) / 电压模值其中,电流相位差是指电流波形与电压波形之间的相位差,阻抗是电力系统的特性阻抗,电压模值是电压的幅值。
根据距离保护的原理,我们可以看出,距离保护校验需要准确测量电流和电压,并进行相应的计算和判断,因此,距离保护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对于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问题一:故障距离计算不准确在距离保护校验中,故障距离的计算是关键,如果计算不准确,将导致错误的判断和保护动作。
常见的导致故障距离计算不准确的因素包括电流和电压测量误差、阻抗参数不准确等。
针对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案:1.提高电流和电压的测量精度,使用精度更高、稳定性更好的测量设备。
2.定期检查和校准阻抗参数,确保其准确性。
3.在计算故障距离时,考虑到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如线路长度、传输特性等,进行合适的修正。
问题二:故障点判断误差较大在距离保护校验中,故障点判断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距离保护装置的触发动作。
常见的导致故障点判断误差较大的因素包括传感器安装位置不合理、传感器损坏等。
针对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案:1.合理选择和安装传感器,确保其能够准确地测量电流和电压。
避免传感器安装在阻抗变化较大的位置,如接地点等。
2.定期检查和维护传感器,确保其运行正常。
什么是距离保护距离保护是指在电力系统中,在故障或异常情况下,通过监测电气量的变化,利用测量元件对电力系统进行保护。
它是电力系统保护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保护方式,它涉及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对防止电力系统故障和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距离保护的作用距离保护是保护电力系统不受故障影响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以下情况下可以发挥重要作用:1.发生单线路接地故障,或出现相间短路故障时,会出现大量电流的流动,距离保护可以对电力系统进行快速、准确地遮断电路,从而防止更大的故障;2.发生过电压故障或电压降低故障时,距离保护可以及时检测到故障点,并做出相应的保护措施,防止对电力系统造成进一步影响。
3.发生电力系统谐振或其他振动时,距离保护可以对电气量进行检测和测量,保持电力系统稳定运行。
因此,距离保护在电力系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距离保护的工作原理距离保护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力系统中发生异常时,测量元件(例如CT,PT等)检测到电气量的变化,进而对系统进行保护的措施。
通俗来讲,距离保护是通过电气距离来进行保护的,当距离上出现错误时,距离保护会自动地停止电路的电力传输。
其测量精度、灵敏度、稳定性等性能指标对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影响极大。
距离保护的原理是利用发生故障时,电气量会有明显的变化来进行保护的,通常情况下,距离保护会通过二次电路中的测量变压器对电气量进行检测,如果检测到电气量异常,则会向控制系统发出信号,从而对系统进行保护,可以完全自动实现。
距离保护的分类距离保护可以根据保护原理以及测量元件的不同进行分类。
按照保护原理分类按照保护原理分类,距离保护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阻抗保护:阻抗保护是根据线路的电气特性(如电阻、电感、电容等)来进行保护,可以用来保护电力系统中的各种故障。
2.反向型保护:反向型保护是根据故障出现时电流的方向变化来进行保护的,可以用来保护电力系统中的短路、接地接线等故障。
3.微机保护:微机保护使用数字化技术对电气量进行检测和测量,可以比传统的距离保护更加精确地进行保护。
距离保护1、什么叫距离保护?距离保护所反应的实质是什么?它与电流保护的只要区别是什么?2、什么叫测量阻抗、动作阻抗、整定阻抗、返回阻抗、短路阻抗、负荷阻抗?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3、等式;;;在什么条件下才能成立?在什么情况下这些条件才会发生。
4、利用全阻抗、偏移阻抗或方向阻抗继电器作为距离保护的测量元件时,试问:(1)反方向故障时,采取哪些措施才能保证距离保护不动作;(2)正方向出口短路时,接到继电器上的电压降为零或趋进于零时是否有死区?如有,须如何减小或消除?5、阻抗继电器是通过电压互感器连接到线路上的,这就使继电器端子上的整定阻抗同线路上实际反应的整定阻抗在数值上不相等,试问两者之间存在什么关系?由此关系去推断:(1)线路发生短路时,由于电流互感器铁芯饱和而使它出现负误差时,保护范围有什么变化(伸长或缩短)?(2)当短路时,由于电压下降很严重、电压互感器铁芯工作于其磁化曲线的起始部分,即导磁率下降,使误差增加,此时保护范围有什么变化(伸长或缩短)?6、具有圆特性的全阻抗、偏移特性阻抗和方向阻抗继电器各有何特点?7、有两种原理可以用来分析圆特性和直线特性阻抗继电器的动作特性及其构成方法,试说明这两种原理是什么?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8基于比较两电量幅值的原理和基于比较两电量相位的原理中,、、、和各量都用到和,试说明和是什么量?如何获得?如何选取?它与继电器的动作特性及动作整定参数有什么关系,试举例说明之。
9、已知被比较的两电气量为,(1)当比较此二电气量的幅值时,可构成何种继电器?此时其动作条件是什么?动作特性是什么(设已知)?(2)当比较此二电气量的相位时,可构成何种继电器?此时其动作条件是什么?动作特性是什么?(3)对于(1)如该用比较相位的原理,所需二电气量的表达式如何?此时其动作条件是什么?动作特性是什么?(4)对于(2)如该用比较幅值的原理,所需二电气量的表达式如何?此时其动作条件是什么?动作特性是什么?10、已知被比较的两个电气量分别为,(1)试问采用比较该二电气量的相位,且取动作条件为时所构成的继电器是什么继电器?它的动作特性是什么?试用复平面或向量图画出它的动作特性或动作范围。
距离保护的工作原理
距离保护是一种用于保护电气设备及线路的技术,其工作原理是基于电磁感应的原理。
距离保护主要由距离保护装置和电流互感器组成。
当电力系统中发生故障时,电流互感器将故障电流信号转换为相应的电压信号,传送给距离保护装置。
距离保护装置会通过测量故障发生点与保护位置之间的阻抗值,来判断故障的位置。
在正常运行状态下,距离保护装置会根据设定的保护范围来判断电流的流动是否正常。
当电流流过设定的距离保护范围时,保护装置会正常工作,不会触发保护动作。
但当发生故障时,故障电流会导致故障点周围的电路阻抗发生变化。
根据距离保护装置预设的阻抗-时间特性曲线,装置会根据测
量得到的阻抗值来判断故障的位置,并计算出故障点与保护位置之间的距离。
如果故障点距离保护位置的距离超过了设定值,距离保护装置会触发保护动作,切断电流源,以保护设备免受故障影响。
总之,距离保护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流互感器测量故障电流信号,并根据测量得到的阻抗值来判断故障的位置,从而实现对电气设备及线路的保护。
简述距离保护的工作原理距离保护的工作原理其实可以说是电力系统里的一位“保护神”。
想象一下,电力系统就像一个大家庭,远亲近邻都得相处融洽。
可一旦发生故障,像短路这种“黑心亲戚”出现,家庭的和谐就得打折扣。
这个时候,距离保护就像是那个懂事的小孩,迅速冲上前,帮忙解决问题。
说到距离保护,它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来判断故障发生的位置。
它就像个侦探,时刻在观察周围的一切。
当电流流经变压器、输电线路的时候,距离保护设备会监测这些数据。
如果某个地方出现异常,比如电流大得吓人,那就说明出了问题。
想象一下,电流就像是家庭聚会的气氛,正常时候欢声笑语,突然间就变得紧张起来,那肯定是出事了。
这时候,距离保护就得开始行动了。
它会计算出一个“距离”,告诉我们故障发生的具体位置,像是给我们发了个定位导航,轻松找到“罪魁祸首”。
通过对比正常值和异常值,设备能迅速决定是断开故障线路,还是继续供电。
这种聪明的判断,真是让人拍手称快,简直是电力系统里的“智多星”。
距离保护还拥有一项绝佳的“自我修复”能力。
故障被排除后,它会自动恢复工作状态,继续保护整个电力系统。
真的是一名默默无闻但又不可或缺的英雄,就像是那种永远不会缺席的朋友,总是在你需要的时候出现。
再说说它的“多面手”能力吧。
距离保护不仅能用于高压线路,还能适用于各种复杂环境。
这就像一个万能的工具,无论你是在山顶、沙漠,还是在海底,它都能发挥作用。
即使环境再恶劣,它也能保持冷静,确保电力供应的安全。
使用距离保护设备还需要一些注意事项。
虽然它聪明,但也不是说百分之百没问题。
定期维护和检查设备是必不可少的,毕竟即使是最好的朋友,也需要时不时关心一下。
这样才能确保在关键时刻,它能够正常工作,不会掉链子。
距离保护还可以和其他保护装置配合,形成一个庞大的保护网络。
就像家庭成员间的默契配合,各自担任不同的角色,互相补充,共同抵御外来的“威胁”。
这就好比,一个人再聪明,也得靠团队的力量才能战胜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