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斤顶装配图及零件图
- 格式:doc
- 大小:333.50 KB
- 文档页数:4
千斤顶装配说明书千斤顶由底座、螺套、绞杠、螺旋杆、顶垫和两枚规格不同的螺钉装配而成。
装配的过程从底座开始,螺套嵌压底座中,一边用螺钉固定以防止螺套和底座之间的相对运动。
螺旋杆的球面形顶部套上一个顶垫,用螺钉连接,以防止顶垫脱落或随螺旋杆一起旋转。
千斤顶零件图如下:一、底座先打开UG,并建立草图:开画底座的轮廓:约束建立好中心线后开始作图:输入相应数据:插入点:最后得出所需的轮廓:在截取多余的线段:然后就可以完成草图,并且进行回转:输入数据就可以得出所需零件:然后所需的边进行倒角:倒角完之后,就进行打孔:然后进行定位:然后输入相应的数据,就可以得出效果图:对孔进行打螺纹:最后得出完整的底座:二、画螺套画圆柱画凸台及其定位倒凸台斜角打孔及其定位画螺纹及其定位打孔、定位、画螺纹三、画螺钉M10*12画圆柱并倒斜角画槽画外螺纹四、画绞杠画圆柱并倒斜角五、画螺纹杆画连续凸台并倒斜角然后继续采用凸台命令,并且对中得出最后图形:然后创建草图进行下一步:做几条投影线:得到:进一步完成草图:约束圆:同样完成以下步骤:对多余的线进行剪切:旋转:然后继续建立凸台完成图形:建基准平面打孔并定位画外螺纹六、画螺钉M8*12画圆柱并倒斜角、割键槽步骤M10螺钉是一样的画螺钉M8外螺纹七、画顶垫创建草图,通过画直线并约束来画顶垫的外形通过回转功能画顶垫的实体图创建基准平面、打孔、定位、画螺纹对以上的零件进行装配:然后继续加载其他部件并约束:最后是进行零件的顺序运动:先是接触个零件的约束,再建立新的顺序,然后对零件进行运动。
CAD证书培训任务手册装配图案例1 千斤顶
1. 培训任务
1.1 绘图要求
绘图之前,要根据GB/T 14665—2012《机械工程CAD制图规则》,设置图层参数如下表所示:
字体参数按下表要求设置:
1.2 任务要求
根据千斤顶装配示意图和零件图,完成以下任务:
1.弄清楚千斤顶的工作原理
2.抄画零件图(包含视图、尺寸、技术要求、标题栏)
3.根据绘制的零件图拼画千斤顶的装配图(包含视图、尺寸、技术要求、明细栏和标题栏)2. 培训资料
培训资料包含千斤顶装配示意图和零件图,图样资料如下:
图8-1 千斤顶装配示意图
图8-2 起重螺杆
图8-3 旋转杆
图8-4 螺钉
图8-5 顶盖
图8-6底座。
装配图
一、学习要点
本章重点应掌握:装配图的各种表达方法及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
解题实例
例9—1:根据千斤顶的轴测图和零件图(图9—1(a),(b))绘制其装配图。
图9-1(a)千斤顶的轴测图
图9-1(b)千斤顶的零件图
解:
(1)分析
首先要了解千斤顶的工作原理:千斤顶是利用螺旋传动来顶举重物的一种起重或顶压工具,常用于汽车修理及机械安装中。
工作时,重物压于顶垫之上,将绞杠穿入螺旋杆上部的孔中,旋动绞杠,螺旋杆在螺套中靠螺纹做上、下移动,从而顶起或放下重物。
螺套镶在底座里,用螺钉定位,磨损后便于更换。
顶垫套在螺旋杆顶部,其球面形成传递承重之配合面,由螺钉锁定,使顶垫相对螺旋杆旋转而不脱落。
由工作原理可知,千斤顶的装配主干线是螺旋杆,为了清楚的表达千斤顶的内外部装配结构,应选如图9—1(c)所示全剖视的工作位置为主视图。
在主视图上,千斤顶的7个零件所处的位置及装配关系、各零件的主要形状均已表达清楚,只有螺旋杆上与绞杠配合的孔没有表达充分,故采用拆去绞杠零件,沿螺旋杆上部孔的轴线剖开的A—A断面图表达清楚。
在千斤顶装配图上,应标注螺套与底座的配合尺寸Ø60H8/j7和外形尺寸Ø150、300、230.5~278.5。
(2)画图
选定绘图比例和图幅后布置视图,先确定各视图的位置,画出主要轴线、中心线及基准线。
然后开始画底图,按照“先主后次”的原则,沿装配轴线按装配关系依次画出底座→螺套→螺旋杆→绞杠→顶垫等零件。
底图完成后,检查加深图线,还要进行尺寸标注,编注零件序号,填写明细栏、标题栏等,完成全图,如图9—1(c)所示。
图9-1(c)千斤顶的装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