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拖拉机学第二册底盘构造与车辆理论-李玖哲第1章-发动机总体构造和工作原理PPT优秀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3.82 MB
- 文档页数:12
汽车拖拉机学底盘构造与车辆理论第2册课程设计课程设计目的
本次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汽车拖拉机底盘的构造,理解其工作原理,掌握底盘调整与维修等重要技能。
课程设计内容
一、底盘构造
1.底盘种类及结构特点
2.车轮的结构及作用
3.轮轴、轮辋及轮毂的结构及作用
4.悬挂系统的种类及结构
5.转向机构的种类及结构
二、底盘动力传动系统
1.动力来源
2.常见的传动方式及特点
3.传动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4.驱动器件的种类及构造
5.离合器、变速器的种类及构造
三、底盘调整与裕度管理
1.前、后轮定位方式及调整
2.轮胎的装配及调整
3.悬挂系统的调整
4.底盘裕度及其管理
1。
中等职业学校拖拉机汽车底盘构造与维护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适用专业: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修订年月:2012年4月修订人:张久顺天水农业学校一、课程名称课程中文名称:拖拉机汽车底盘构造与维护课程英文名称:Tractor automobile chassis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二、课程简介本课程详细讲解拖拉机汽车底盘各系统——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制动系及拖拉机工作装置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检查调整、故障分析、使用与维护知识。
使学生了解拖拉机汽车底盘的基本组成、构造与工作原理,掌握底盘的使用、保养与维护方法,掌握底盘主要部件的检查调整及典型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
培养学生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计划总学时97~128学时。
本课程教学分理论教学、校内实训、校外顶岗实习三部分,理论教学以多媒体教学为主,主要讲解各总成的组成、工作原理、结构特点等;校内实训随课程进度安排,每讲完一个总成,即安排该总成的拆装、检查调整实训,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安排一周的底盘大修教学实习,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本课程的网络课程把各种教学媒体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新颖、直观、形象、生动地进行教学,使学生从科学与艺术的融合中感知抽象、复杂的事物,从而发挥出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课程教学任务、在专业中的地位与作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是学生掌握拖拉机汽车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的专业课,担负着对学生进行农机使用与维护、汽车运用与维修职业能力和岗位素质培养的重任。
其任务是:讲授拖拉机和汽车底盘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检查调整、故障分析、使用与维护等内容。
通过教学和实验实习,使学生能正确使用和维护常用拖拉机和汽车的底盘。
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其形成严谨、敬业的工作作风,为今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汽车拖沓机结构原理与应用第一编发动机一、基本知识点1、内燃机的作用是将燃料和空气引入汽缸内部焚烧,将所产生的热能转变为机械能,而后以扭矩形式经过车辆的传动系给着地的车轮,驱动车辆行驶。
发动机又称为车辆的心脏。
2、发动机种类按燃料方式分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按冲程数量分二冲程和四冲程发动机。
3、发动机的基本结构由两大机构:曲轩连杆机构(含机体)、配气机构;五大系统:燃油供应系、冷却系、润滑系、起动系和电气系(含点火系)所构成。
4、活塞由一个止点到另一个止点运动一次的过程称作冲程。
5、在一个汽缸里,活塞从上止点挪动到下止点所让出的空间称为汽缸工作容积。
多缸发动机所有汽缸工作容积的总和,常称为排量。
6、有效扭矩是发动机经过飞轮向外输出的扭矩。
7、干式缸套不直接与冷水接触,而湿式缸套的表面面与冷却水直接接触。
8、汽缸套有整体型、干缸套型、湿缸套型。
9、汽缸垫装于汽缸体与汽缸盖接合平面之间。
作用是防备汽缸漏气和漏水。
缸垫一般用铜皮或钢皮包石棉板,表面还涂上石墨或硅。
10、气油机常有的焚烧室结构形式有半球型、楔型及浴盆型等。
11、装汽缸盖和汽缸垫时,为保证装置质量,缸盖螺栓应使用扭力扳手,并由中间向周围,按规定扭力矩分三次逐渐扭紧。
12、活塞连杆组由活塞、活塞环、活塞销和连杆所构成。
13、活塞与汽缸盖构成焚烧室,蒙受燃气压力并经过活塞销和连杆将压力传达给曲轴。
14、活塞环分气环和油环。
气环的作用是密封汽缸,防备漏气并帮助活塞散热。
油环的作用是形成一层必需的油膜来润滑活塞和汽缸壁,同时刮去剩余的机油。
油环分一般油环和组合油环。
15、选择气环时,一定保证环应有的弹性,保证环的侧隙和端隙的大小,保证安装时各道环的张口相互错开。
16、连杆的作用是连结活塞和曲轴,并将活塞的直线来去运动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
17、曲轴的作用是将从活塞经连杆传来的力,转变为扭矩输送给车辆的传动机构,并带动各辅助机件运动。
18、为了减少重量以减少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连杆轴颈制成空心的,并在曲柄靠主轴颈的一侧装有均衡铁。
汽车拖拉机学》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汽车拖拉机学课程英文名称:Automobile and Tractor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课程编号:0803105001课程归属单位;机械工程学院制定时间:2007 年8 月15 日一、课程的性质、任务1.《汽车拖拉机学》课程是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课程。
它以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金属工艺学、液压传动、工程热力学、公差与技术测量和机械设计基础课为理论依托,其中与机械制图、理论力学和机械设计基础的联系尤其密切。
此外,本课程又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以及掌握有关汽车拖拉机方面的最新科技成就,为农业机械学、农机运用及修理和农机管理等专业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本课程任务是以汽车拖拉机各总成及零部件的功能为主线全面系统地讲授常见汽车拖拉机及各总成、零部件的功用、组成、工作原理、结构分析及调整等内容。
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对汽车拖拉机外的农机及其它机械设备分析、运用的能力,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及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提供基础知识。
2.课程为专业课,采用课堂教学。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汽车拖拉机发动机、底盘各系统、总成、部件的组成、功用、类型、要求(一般、特殊)、结构和工作原理;要求学生具有对汽车拖拉机主要总成、零部件进行一般运动、受力和性能分析的能力;要求学生能识读汽车拖拉机主要总成的装配、结构示意图,了解主要总成的装配关系,一般技术要点和调整方法。
3.适用的专业与学时数:适用于四年制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本科学生;授课44 学时。
4.本门课程与其他课程关系:学习前导课程包括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金属工艺学、液压传动、工程热力学、公差与技术测量和机械设计基础课等。
5.推荐教材及参考书:(1)推荐教材:《汽车构造》(第3 版)陈家瑞主编,机工版。
(2)参考资料:《国外汽车最新结构图册》徐清富编,机械工业出版社;《汽车构造》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组编,机械工业出版社;《拖拉机汽车学》中国农业大学主编,农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