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三相短路电流计算
- 格式:doc
- 大小:4.38 MB
- 文档页数:32
电力系统三相短路电流的实用计算
电力系统三相短路电流是指在电力系统中,当三相电路发生短路时,电流的大小。
电力系统中的短路电流对电力设备和人员的安全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对于短路电流的实用计算具有重要的意义。
电力系统的三相短路电流的计算涉及到许多因素,主要包括电源电压、短路电阻、接地方式等。
在进行计算前需要先确定电源电压和短路电阻的数值。
电源电压可以通过测量电源的电压来得到,而短路电阻则需要通过短路测试或者模拟计算得到。
在计算短路电阻时需要考虑到接地方式的不同,比如单相接地、中性点接地和无接地等情况。
计算三相短路电流的方法有多种,比较常用的是对称分量法和解析法。
对称分量法是将三相电流分解为正、负和零序三个对称分量,然后分别计算每个分量的短路电流,最后将三个分量的短路电流进行合成得到最终的短路电流。
解析法则是通过利用短路电路的等效电路模型对短路电流进行求解。
除了以上两种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计算方法,比如短路电流表法、有限元法等。
不同的计算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情况,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选择。
在进行短路电流计算时,需要注意一些关键的点。
首先是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其次是确定计算时所使用的参数的准确性,包括电源电压、短路电阻的数值和接地方式等,这些因素的误差都会对短路电流的计算结果产生影响。
另外,还需要对计算结果进行验证和分析,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总之,电力系统三相短路电流的实用计算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之一,需要进行准确的计算和分析,以保障电力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电力系统三相短路电流计算公式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电可是无处不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您知道吗,当电力系统出现三相短路这种情况时,要计算短路电流可是有专门的公式呢!咱先来说说啥是三相短路。
这就好比一条宽阔的道路,原本电流在三根导线上稳稳当当流动,突然之间,这三条路一下子都“堵死”了,电流就像没头的苍蝇一样乱撞。
这时候,要搞清楚这混乱中的电流有多大,就得靠三相短路电流计算公式啦。
这个公式看起来可能有点复杂,不过别担心,我来给您慢慢拆解。
三相短路电流的计算公式是:$I_{k} = \frac{U_{av}}{Z_{eq}}$ 。
这里面,$U_{av}$ 表示平均额定电压,$Z_{eq}$ 表示短路回路的总阻抗。
就拿我曾经遇到的一个实际例子来说吧。
有一家工厂,新增加了一批大型设备。
在设备调试阶段,突然出现了短路故障。
技术人员赶紧进行排查,发现是三相短路了。
这时候,要计算短路电流,就得先搞清楚这短路回路的总阻抗。
他们开始仔细检查线路,从变压器到配电柜,再到每一台设备的连接线路。
发现有一段线路因为老化,电阻增大了不少。
还有一些设备的电感参数也不太正常。
经过一番努力,把这些参数都整理清楚,代入公式中,算出了短路电流的大小。
这可太重要啦!知道了短路电流的大小,才能选择合适的保护设备,比如断路器、熔断器等等,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再来说说这个平均额定电压。
它可不是随便定的,而是根据电力系统的标准来确定的。
不同的电压等级,平均额定电压也不一样。
总之,电力系统三相短路电流计算公式虽然有点复杂,但只要我们弄清楚每个参数的含义,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准确的测量和计算,就能有效地应对短路故障,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回想我之前提到的那个工厂,如果没有及时算出短路电流,采取有效的措施,可能整个生产线都得瘫痪好一阵子,那损失可就大了去了。
所以啊,掌握这个计算公式,对于电力工程师和相关技术人员来说,那可是必备的技能。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还得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温度对电阻的影响,频率对电感的影响等等。
银川能源学院课程设计课程名称:电力系统分析设计题目:电力系统三相短路电流的计算学院:电力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____________班级:1203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张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1310240006__________________目录摘要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2第一章.短路的概述21.1发生短路的原因21.2发生短路的类型21.3短路计算的目的31.4短路的后果3第二章.给定电力系统进行三相短路电流的计算42.1收集已知电力系统的原始参数42.2制定等值网络及参数计算42.2.1标幺值的概念42.2.2计算各元件的电抗标幺值52.2.3系统的等值网络图5第三章.故障点短路电流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电力系统不对称短路电流计算94.1对称分量法94.2各序网络的定制104.2.1同步发电机的各序电抗104.2.2变压器的各序电抗104.3不对称短路的分析124.3.1不对称短路三种情况的分析124.3.2正序等效定则14心得体会15参考文献16电力系统分析是电气工程、电力工程的专业核心课程,通过学习电力系统分析,学生可以了解电力系统的构成,电力系统的计算分析及方法、电力系统常见的故障及其处理方法、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判断,为从事电力系统打下必要的基础。
电力系统短路电流的计算是重中之重,电力系统三相短路电流计算主要是短路电流周期(基频)分理的计算,在给定电源电势时,实际上就是稳态交流电路的求解。
采用近似计算法,对系统元件模型和标幺参数计算作简化处理,将电路转化为不含变压器的等值电路,这样,就把不同电压等级系统简化为直流系统来求解。
在电力系统中,短路是最常见而且对电力系统运行产生最严重故障的后果之一。
电力系统接线图如图所示,其中G为发电机,M为电动机,负载(6)为由各种电动机组合而成的综合负荷,设在电动机附近发生三相短路故障,计算短路点k的短路电流。
电源三相短路电流计算公式在电力系统中,短路电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它决定了系统中的保护装置的选择和设置。
特别是在三相电源系统中,短路电流的计算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电源三相短路电流的计算公式,以及一些相关的理论知识。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电源三相短路电流的计算公式。
在三相电源系统中,短路电流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Isc = U / (Z √3)。
其中,Isc代表短路电流,U代表电源的相电压,Z代表系统的阻抗。
这个公式简单明了,但是其中的一些参数可能需要进一步解释。
首先是相电压U,它是指电源系统的相电压,通常以伏特(V)为单位。
其次是系统的阻抗Z,它是指系统中的总阻抗,包括电缆、变压器、发电机等设备的阻抗。
最后是√3,它是一个常数,代表了三相系统中的相电压和线电压之间的关系。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计算出电源系统中的短路电流。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因素。
例如,系统中的电流限制装置、保护装置的动作特性等,这些都会对短路电流的计算和分析产生影响。
除了短路电流的计算公式,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些相关的理论知识。
首先是短路电流的影响。
短路电流会导致系统中的设备受到过载,甚至烧毁。
因此,对于系统中的各种设备,我们都需要对其进行短路电流的计算和分析,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其次是短路电流的限制和保护。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通常会在系统中设置电流限制装置和保护装置,以保护系统中的设备。
这些装置的动作特性和设置参数,都需要根据系统中的短路电流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设置。
另外,我们还需要考虑系统中的地线电流。
在三相系统中,地线电流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它通常会影响系统中的保护装置的选择和设置。
因此,在进行短路电流的计算和分析时,我们还需要考虑地线电流的影响。
总之,电源三相短路电流的计算公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准确地计算出系统中的短路电流。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因素,例如系统中的保护装置、电流限制装置等。
电力系统三相短路电流的实用计算
电力系统中,短路电流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参数,它能够反映出电力系统的安全性能。
在电力系统中,短路电流通常是指在电力系统中某一点发生短路时,通过短路点的电流大小。
在电力系统中,短路电流通常是三相短路电流,因为电力系统中的电路通常是三相电路。
三相短路电流的实用计算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比较常用的方法是采用对称分量法。
对称分量法是一种基于对称分量理论的计算方法,它能够将三相电路转化为三个对称分量电路,从而简化计算。
对称分量法的基本思想是将三相电路分解为正序、负序和零序三个对称分量电路,然后分别计算每个对称分量电路的短路电流,最后将三个对称分量电路的短路电流合成为三相短路电流。
具体的计算步骤如下:
1. 将三相电路分解为正序、负序和零序三个对称分量电路。
2. 分别计算正序、负序和零序三个对称分量电路的短路电流。
3. 将三个对称分量电路的短路电流合成为三相短路电流。
对称分量法的优点是计算简单、直观,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电路。
但是,对称分量法也有一些局限性,比如只适用于对称电路,不适用于非对称电路。
除了对称分量法,还有一些其他的计算方法,比如矩阵法、有限元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电力系统三相短路电流的实用计算是电力系统设计和运行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需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和技巧,以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性能。
电力系统三相短路电流及其计算短路全电流,为短路电流周期分量与非周期分量之和。
k p np i i i =+ 式中,p i 为短路电流周期分量,np i 为短路电流非周期分量。
短路冲击电流,三相短路电流峰值sh p i K =式中,sh K 为短路电流冲击系数。
12sh K <<()短路全电流k i 的最大有效值,也称短路冲击电流有效值(指第一个周期内)sh p I =在高压电路发生三相短路时,一般可取 1.8sh K =,因此2.55sh p i I = 1.51sh p I I =在1000kVA 及以下电力变压器二次侧及低压电路中发生三相短路时,一般可取 1.3sh K =,因此1.84sh p i I = 1.09sh p I I =一般来说,sh i 用来校验电气设备短路时的动稳定性,sh I 校验冲击电流的热稳定性高压三相短路电流计算短路计算中有关物理量一般采用以下单位。
电流kA ,电压kV ,短路容量和断流容量MVA ,设备容量kW 或kVA ,阻抗Ω。
标幺值法进行短路计算时,一般先选定基准容量100B S MVA =和基准电压 1.05B N av U U U ==(115kV ,10.5kV ,0.4kV )根据功率方程S =,欧姆定律U = 基准电流B S I =基准电抗2BBBUXS==系统电源阻抗(电力系统的电抗)标幺值22*//B B Bs S BK B KU U SX X XS S S===KS为母线Ⅰ上的短路容量(电力系统变电所高压馈电线出口处的短路容量,一般由供电部门提供)电力变压器的电抗标幺值22*%%//100100K B B K BT T BT B TU U U U SX X XS S S===TS为配电变压器的额定容量(MVA)电力线路的电抗标幺值架空线路2*002//B BW W BB BU SX X X X l X lS U===电缆线路2*2//B BC C BB BU SZ X XS U===(注:一般高压短路回路的总电阻值R∑远小于总电抗X∑的1/3,计算中可不计高压元件有效电阻)限流电抗器2*//BK K BBU UUX X XS===其中KX,NU,NI为电抗器电抗百分值,额定电压,额定电流三相稳态短路电流(短路周期分量有效值)P KI I I∞==标幺值2***1//K PBK BBU S UI I I IS X X∑∑=====由此可得**1PP K B BI I I I IX∑=====三相短路容量**PBK av K av BSS I S IX∑====由**P KK B K BS S I S S S==,得**P KI S=即某点短路容量标幺值与该点的短路电流标幺值在数值上相等。
三相短路容量计算公式在电力系统中,短路是指电流在电路中产生异常大的流动,可能导致电气设备受损甚至引发事故。
因此,了解电路的短路容量是非常重要的。
三相短路容量是指在三相电路中,短路电流的最大值。
本文将介绍三相短路容量的计算公式以及相关的内容。
一、三相短路容量的定义三相短路容量是指在三相电路中,当发生短路时,电流的最大值。
它是衡量电力系统抗短路能力的重要参数之一。
通常以单位时间内,电流的最大值来表示。
二、三相短路容量计算公式三相短路容量的计算公式如下:Isc = U / (Zs × √3)其中,Isc为短路电流,U为电压,Zs为短路阻抗。
三、三相短路容量计算公式的解释在三相电路中,电压、短路阻抗和短路电流之间存在着特定的关系。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等于电压除以阻抗。
而在三相电路中,短路电流的最大值是通过电压和短路阻抗计算得出的。
其中,√3是一个常数,它与三相电路中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有关。
由上述公式可知,当电压和短路阻抗都不变时,短路电流的最大值只与这两个参数有关。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测量电压和短路阻抗来计算三相短路容量,从而评估电力系统的抗短路能力。
四、三相短路容量的影响因素1. 电压:电压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短路电流的大小,电压越高,短路电流越大。
2. 短路阻抗:短路阻抗的大小也会影响到短路电流的大小,短路阻抗越小,短路电流越大。
3. 电力系统容量:电力系统的容量越大,短路电流也会越大。
4. 电力系统的接地方式:电力系统的接地方式不同,短路电流的大小也会有所不同。
五、三相短路容量的应用1. 设计电力系统:在设计电力系统时,需要计算三相短路容量,以确保系统能够承受短路电流的影响,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
2. 选择电力设备:在选购电力设备时,需要考虑设备的额定短路容量,以满足电力系统的要求。
3. 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维护:了解电力系统的短路容量,可以帮助运行人员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电力故障,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第三章 电力系统三相短路电流的实用计算上一章讨论了一台发电机的三相短路电流,其阐发过程已经相当复杂,并且还不是完全严格的。
那么,对于包含有许多台发电机的实际电力系统,在进行短路电流的工程实际计算时,不成能也没有必要作如此复杂的阐发。
实际上工程计算时,只要求计算短路电流基频交流分量的初始值I ''即可。
1、I ''假设取 1.8M K =2.551.52M ch M ch i i I I I I ''==''==2、求I ''的方法:〔1〕手算 〔2〕计算机计算〔3〕运算曲线法:不单可以求0t =时刻的I ',还可以求任意时刻t 的t I 值。
§3-1I ''的计算〔I ''-周期分量起始有效值〕一、计算I ''的条件和近似1、电源参数的取用〔1〕发电机: 以101E ''和d X ''等值〔且认为d q X X ''''=,即都是隐极机〕 101101101d E U jI X ''''=+ 〔3-1〕101E ''在0t =时刻不突变。
〔2〕调相机: 与发电机一样,以101E ''和d X ''等值 但应注意:当调相机短路前为欠激运行时,∵101101E U ''< ∴不提供§3-2应用运算曲线法求任意时刻周期分量有效值tI由上章的阐发可知,即使是一台发电机,要计算其任意时刻的短路电流,也是较繁的。
首先必需知道各时间常数、电抗、电势参数,然后进行指数计算。
这对工程上的实用计算显然不适合的。
50年代以来,我国电力部分持久采用畴前苏联引进的一种运算曲线法来计算的。
此刻试行据我国的机组参数绘制的运算曲线,下面介绍这种曲线的制定和应用。
电力系统三相对称短路电流计算_实用计算方法和程序电力系统三相对称短路电流计算是电力系统中常见的一项计算工作。
计算三相对称短路电流有助于评估系统的短路能力,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设备的安全性。
本篇文章将介绍电力系统三相对称短路电流的实用计算方法和程序。
首先,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些基本的电路参数和公式。
在三相对称系统中,短路电流是由以下公式计算得出:I=U/Z其中,I表示短路电流,U表示电压,Z表示短路阻抗。
根据短路故障类型的不同,Z可以分为三种情况:对称短路阻抗Zs、负序短路阻抗Z2和零序短路阻抗Z0。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两种常用的计算方法和程序。
方法一:直接计算法直接计算法是一种较为简单直接的计算方法,适用于系统较简单、负载较少的情况。
步骤一:确定短路故障点的位置和类型。
常见的短路故障类型有对称短路、单相接地短路和两相接地短路。
步骤二:根据短路故障类型确定所需的短路参数,如短路阻抗Zs、负序短路阻抗Z2和零序短路阻抗Z0。
步骤三:根据系统的电压等级和拓扑结构选取合适的计算方法和程序。
对于一般的配电系统,可以使用常见的短路电流计算软件,如ETAP、CYME等。
步骤四:输入所需的系统参数和短路参数,进行计算。
计算的结果一般包括三个方向的对称短路电流、负序短路电流和零序短路电流。
方法二:梯级计算法梯级计算法是一种逐步递推计算的方法,适用于系统结构复杂、负载多变的情况。
步骤一:将电力系统划分为若干个较小的区域,每个区域由一个发电机和若干个负载组成。
步骤二:根据每个区域的电源和负载参数确定区域内的电压和短路阻抗,并计算出各区域内的对称短路电流、负序短路电流和零序短路电流。
步骤三:根据区域之间的连接关系和相应的变压器参数,逐步计算各区域之间的短路电流。
步骤四:将各区域之间的短路电流相加,得到整个系统的短路电流。
需要注意的是,梯级计算法需要依赖于电力系统的拓扑结构和参数,对于大型复杂系统,计算过程较为繁琐,因此需要借助计算软件进行计算。
6.4 电力系统三相短路的实用计算6.4.1 短路电流实用计算的基本假设与基本任务电力系统短路计算可分为实用的“手算”计算和计算机算法。
大型电力系统的短路计算一般均采用计算机算法进行计算。
在现场实用中为简化计算,常采用一定假设条件下的“手算”近似计算方法,短路电流实用计算所作的基本假设如下:①短路过程中发电机之间不发生摇摆,系统中所有发电机的电势同相位。
采用该假设后,计算出的短路电流值偏大。
②短路前电力系统是对称三相系统。
③不计磁路饱和。
这样,使系统各元件参数恒定,电力网络可看作线性网络,能应用叠加原理。
④忽略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电阻和对地电容,忽略变压器的励磁支路和绕组电阻,每个元件都用纯电抗表示。
采用该假设后,简化部分复数计算为代数计算。
⑤对负荷只作近似估计。
一般情况下,认为负荷电流比同一处的短路电流小得多,可以忽略不计。
计算短路电流时仅需考虑接在短路点附近的大容量电动机对短路电流的影响。
⑥短路是金属性短路,即短路点相与相或相与地间发生短接时,它们之间的阻抗是零。
在前面已介绍了在突然短路的暂态过程中,定子电流包含有同步频率周期分量、直流分量和二倍频率分量。
由于实际的同步发电机具有阻尼绕组或等效阻尼绕组,减小了、轴的不对称,使二倍频率分量的幅值很小,工程上通常可以忽略不计;定子直流分量衰减的时间常数很小,它很快按指数规律衰减到零。
因此,在工程实际问题中,主要是对短路电流同步频率周期分量进行计算,只有在某些情况下,如冲击电流和短路初期全电流有效值的计算中,才考虑直流分量的影响。
短路电流同步频率周期分量的计算,包括周期分量起始值的计算和任意时刻周期分量电流的计算。
周期分量起始值的计算并不困难,只需将各同步发电机用其次暂态电动势(或暂态电动势)和次暂态电抗(或暂态电抗)作为等值电势和电抗,短路点作为零电位,然后将网络作为稳态交流电路进行计算即可;而任意时刻周期分量电流要准确计算非常复杂,工程上常常采用的是运算曲线法,运算曲线是按照典型电路得到的的关系曲线,根据各等值电源与短路点的计算电抗和时刻t,即可由运算曲线查得。
3 电力系统三相短路的实用计算①起始次暂态电流I"(短路电流基频交流分量的初始值)、冲击电流(短路电流最大瞬时值)、短路电流最大有效值、短路容量;(用于效验断路器开断电流、继电保护整定、电气设备动稳定效验);②采用运算曲线法近似计算电网三相短路暂态过程中,任一时刻短路电流(交流分量的有效值)3.1交流电流初始值的计算一、计算近似假设(各个元件次暂态参数的获取)1)发电机①电抗:用x d";②电动势:用E"(近似认为短路前后瞬间保持不变)相量表示:E0"=U0+jI0x d"标量表示:E0"≈U0+jI0x d"sinφ|0|其中:I|0|=P|0|−jQ|0|U0③近似计算中可取E"=1.05~1.08④不计负荷影响时(短路前空载),E"=1,且同相位。
⑤当电源远离短路点,可将发电机看作恒定电压源,取其额定电压U N。
2)线路、变压器① 并联支路:忽略线路对地电容、变压器励磁回路; ② 高压输电线路:仅考虑线路电抗,忽略电阻; ③低压输电线路或电缆:近似用阻抗模值z = 2+x 2 ④变压器变比:不考虑实际变比,用平均电压比。
3) 一般负荷①不考虑负荷(即短路前空载):基于负荷电流远小于短路电流。
②考虑负荷:恒定阻抗负荷:z i =U i|0|2P i|0|−jQ i|0|综合负荷:E "=0.8,x "=0.35远离短路点的负荷:略去不计或x "=0.354) 短路点附近的大型异步(同步)电动机负荷:①正常运行时,异步电动机的转差率很小(2%~5%),可作同步机看待。
则根据短路瞬间磁链守恒原理,可用与转子绕组总磁链成正比的E "、x "(为启动电抗)表示。
如短路瞬间的机端电压小于E ",则考虑到送短路电流,当作发电机看待。
E "、x "的确定:x "=1I st =14~7=0.14~0.25,近似x "≅0.2E 0 "≈U 0 −jI 0 x "sin φ|0|,近似E 0 "≅0.9(I "≅0.45)②如短路瞬间的机端电压大于E ",当作综合负荷看待。
三相短路电流计算公式三相短路电流计算公式通常,三相短路电流最大,当短路点发生在发电机附近时,两相短路电流可能大于三相短路电流;当短路点靠近中性点接地的变压器时,单相短路电流也有可能大于三相短路电流。
1、先计算各电源到短路点的转移电抗(在某基准容量为基准值下的标幺值表示);2、换算成各电源容量为基准值的计算电抗;3、各电源容量除以各计算电抗,即为各电源在短路点的短路电流;4、上述各短路电流相加,即为总的短路电流(次暂态值)。
三相短路电流计算是电力系统规划、设计、运行中必须进行的计算分析工作。
目前,三相短路电流超标题目已成为困扰国内很多电网运行的关键题目。
然而,在进行三相短路电流计算时,各设计、运行和研究部分采用的计算方法各不相同,这就有可能造成短路电流计算结论的差异和短路电流超标判定的差异,以及短路电流限制措施的不同。
假如短路电流计算结果偏于守旧,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投资浪费;若偏于乐观,则将给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埋下灾难性的隐患。
因而,在深进研究短路电流计算标准的基础上,比较了不同短路电流计算条件对短路电流计算结论的影响,以期能为电网短路电流的计算和限制提供更切合实际的方法和思路。
1、短路电流计算方法经典的短路电流计算方法为:取变比为1.0,不考虑线路充电电容和并联补偿,不考虑负荷电流和负荷的影响,节点电压取1.0,发电机空载。
短路电流计算的标准主要有IEC标准和ANSI标准,中国采用的是IEC标准。
国标规定了短路电流的计算方法、计算条件。
国标推荐的三相短路电流计算方法是等值电压源法,其计算条件为:?不考虑非旋转负载的运行数据和发电机励磁方式;?忽略线路电容和非旋转负载的并联导纳;?具有分接开关的变压器,其开关位置均视为在主分接位置;?不计弧电阻;?35kV及以上系统的最大短路电流计算时,等值电压源取标称电压的1.1(计算中额定电压的1.05pu),但不超过设备的最高运行电压。
对于电网规划、运行部分,三相最大短路电流计算是主要的计算内容。
短路电流计算方法
短路电流计算是电力系统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是针对线路或设备在短路状态下电流的大小和方向的计算。
正确地计算短路电流有助于选择合适的保护装置来保护设备,以及评估系统的稳态和动态行为。
下面是短路电流计算的基本方法及步骤。
一、短路电流基本原理
短路电流是指在电力系统中,短路处的电阻很小,使得电流极大,电力系统对电流的负荷能力不足而出现故障。
因此,短路电流大小的计算就显得特别重要。
总的短路电流分为三种类型:
1.三相短路电流
短路故障时,电源中发生三相短路。
三相短路电流的计算是根据 Ohm 定律进行的,即
l = V / Z
其中,l 是电流,V 是电压,Z 是短路阻抗,它由以下式子得到:
Z = (Z1*Z2)/(Z1+Z2)
其中,Z1 和 Z2 分别是两端的线圈或电容器的阻抗。
2.两相短路电流
1。
单片机系统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设计课题:基于89C51的电机转速计设计学院名称:电气工程学院专业班级:电气F1302学生姓名:赵爱钦学号:201314020323指导教师:臧海河设计地点:31-504设计时间:2015-12-21~2016-01-03单片机系统课程设计课程设计名称:基于89C51的电机转速计设计专业班级:电气F1302学生姓名:赵爱钦学号:20131402323指导教师:臧海河课程设计地点:31-630课程设计时间:2015-12-21~2016-01-03单片机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目录1 概述........................................................................................................... . (4)1.1 研究背景 (4)1.2 基本功能概述 (5)2 方案设计.................................................................................................. .. (5)2.1 霍尔传感器测量方案 (5)2.2 光电传感器测量方案............................................................................... .. (6)3 硬件电路设计............................................................................................ . (7)3.1 单片机及其外围电路设计................................................................. (7)3.2 时钟电路设计...................................................................................... (11)3.3 复位电路设计....................................................................................... .. (12)3.4 显示电路设计..................................................................................... . (14)3.5 键盘电路设计 (15)3.6 电机控制与驱动电路设计 (16)4 系统软件设计............................................................................................ . (17)4.1 主程序设计.................................................................................. (18)4.2 中断服务程序设计........................................................................... . (20)4.3 子程序设计................................................................................ .. (22)4.3.1 显示子程序设计 (22)4.3.2 键处理子程序设计 (24)5 总结...................................................................................................... .. (26)附录A 系统原理图 (27)附录B 部分源程序 (28)一概述1.1 转速测量系统的发展背景随着微型计算机可靠性提高和价格的下降,用单片机测量电机转速已经日趋普遍。
我们知道,欲提高测量精度,必须先测出准确的转速,而原先在可控硅调速电路中采用的测速发电机方式已不能满足要求,必须采用数字测速的方法。
目前国内外测量电机转速的方法很多,按照不同的理论方法,先后产生过模拟测速法(如离心式转速表、用电机转矩或者电机电枢电动势计算所得)、同步测速法(如机械式或闪光式频闪测速仪)以及计数测速法。
计数测速法又可分为机械式定时计数法和电子式定时计数法。
传统的电机转速检测多采用测速发电机或光电数字脉冲编码器,也有采用电磁式(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或可变磁阻的霍尔元件等)、电容式(对高频振荡进行幅值调制或频率调制)等,还有一些特殊的测速器是利用置于旋转体内的放射性材料来发生脉冲信号.其中应用最广的是光电式,光电式测系统具有低惯性、低噪声、高分辨率和高精度的优点.加之激光光源、光栅、光学码盘、CCD 器件、光导纤维等的相继出现和成功应用,使得光电传感器在检测和控制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而采用光电传感器的电机转速测量系统测量准确度高、采样速度快、测量范围宽和测量精度与被测转速无关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测速装置在控制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低位,对测速装置的要求是分辨能力强、高精度和尽可能短的检测时间。
在工程实践中,经常会遇到各种需要测量转速的场合, 例如在发动机、电动机、卷扬机、机床主轴等旋转设备的试验、运转和控制中,常需要分时或连续测量和显示其转速及瞬时转速。
要测速,首先要解决是采样问题。
在使用模技术制作测速表时,常用测速发电机的方法,即将测速发电机的转轴与待测轴相连,测速发电机的电压高低反映了转速的高低。
为了能精确地测量转速外,还要保证测量的实时性,要求能测得瞬时转速方法。
因此转速的测试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次设计内容包含知识全面,对传感器测量发电机转速的不同的方法及原理设计有较多介绍,在测量系统中能学到关于测量转速的传感器采样问题,单片机部分的内容,显示部分等各个模块的通信和联调。
1.2基本功能概述这次的设计系统要完成以下的功能:1.设计并制作单片机的转速测量的硬件系统;2.用汇编语言完成转速测量的软件系统;3.要求把转速显示在5位LED上;根据系统要实现的功能以及要求,要实现单片机的转速测量主要是各个模块的设计,定时器记数定时功能、以及LED驱动之间的通信。
单片机可通过编程控制外围部件,能实现较高的自动化程度。
以它为系统核心的控制模块可实现主从控制,完成预定的任务。
二方案设计转速测量的方案选择,一般要考虑传感器的结构、安装以及测速范围与环境条件等方面的适用性;再就是二次仪表的要求,除了显示以外还有控制、通讯和远传方面的要求。
下面是两个方案的设计与论证。
2.1 霍尔传感器测量方案霍尔转速传感器的主要工作原理是霍尔效应,也就是当转动的金属部件通过霍尔传感器的磁场时会引起电势的变化,通过对电势的测量就可以得到被测量对象的转速值。
霍尔转速传感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传感头和齿圈,而传感头又是由霍尔元件、永磁体和电子电路组成的。
霍尔转速传感器在测量机械设备的转速时,被测量机械的金属齿轮、齿条等运动部件会经过传感器的前端,引起磁场的相应变化,当运动部件穿过霍尔元件产生磁力线较为分散的区域时,磁场相对较弱,而穿过产生磁力线较为几种的区域时,磁场就相对较强。
霍尔转速传感器就是通过磁力线密度的变化,在磁力线穿过传感器上的感应元件时,产生霍尔电势。
霍尔转速传感器的霍尔元件在产生霍尔电势后,会将其转换为交变电信号,最后传感器的内置电路会将信号调整和放大,输出矩形脉冲信号。
霍尔传感器的方框图如图2.1所示图2.1霍尔传感器框图缺点:采用霍尔传感器在信号采样的时候,会出现采样不精确,因为它是靠磁性感应才采集脉冲的,使用时间长了会出现磁性变小,影响脉冲的采样精度。
2.2 光电传感器测量方案光电转速传感器是根据光敏二极管工作原理制造的一种感应接收光强度变化的电子器件,当它发出的光被目标反射或阻断时,则接收器感应出相应的电信号。
一般的转速长期测量系统是预先在轴上安装一个有60 齿的测速齿盘,当测速齿槽旋转一周,光敏元件就能感受与开孔数相等次数的光次数,即每转一周产生60个电脉冲信号。
临时性转速测量系统,多采用光电传感器,从转轴上预先粘贴的一个标志上获得一转一个转速脉冲,随后利用电子倍频器和测频方法实现转速测量。
不论长期或临时转速测量,都可以在微处理器的参与下,通过测量转轴上预留的一转一齿的鉴相信号或光电信号的周期,换算出转轴的频率或转速。
即通过速度传感器,将转速信号变为电脉冲,利用微机在单位时间内对脉冲进行计数,再经过软件计算获得转速数据。
即:n=N/(mT)◆n ———转速、单位:转/ 分钟;◆N ———采样时间内所计脉冲个数;◆T———采样时间、单位:分钟;◆m ———每旋转一周所产生的脉冲个数(通常指测速码盘的齿数) 。
通常m=60,那么1 秒钟内脉冲个数N就是转速n,即:n=N/ (mT) =N/60×1/60=N光电传感器的方框图如图2.2所示图2.2光电传感器方框图优点:这种方案使用光电转速传感器具有采样精确,采样速度快,范围广的特点。
综上所述,方案二使用光电传感器来作为本设计的最佳选择方案。
三硬件电路设计单片机是单片微型计算机(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的简称,是指在一块芯片上集成了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AM、程序存储器ROM或EPROM、定时器/计数器、中断控制器以及串行和并行I/O接口等部件,构成一个完整的微型计算机。
目前,新型单片机内还有A/D及D/A转换器、高速输入/输出等部件。
由于它的结构和指令功能都是按工业控制要求设计的,特别适用于工业控制及其数据处理场合,因此,确切的称谓应是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 系统使用的单片机是AT89C51型单片机。
AT89C51是一种带4K字节闪烁可编程可擦除只读存贮器(FPEROM—Falsh Programmable and Erasable Read Only Memory)的低电压,高性能CMOS 8位微处理器。
该器件采用ATMEL高密度非易失存储器制造技术制造,与工业标准的MCS-51指令集和输出管脚相兼容。
由于将多功能8位CPU和闪烁存储器组合在单个芯片中,ATMEL的AT89C51是一种高效微控制器, AT89C单片机为很多嵌入式控制系统提供了一种灵活性高且价廉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