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物言志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托物言志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丰都实验小学陶勋愉

一、教学目标:

(一)学科目标

1.能根据议题快速浏览文章,捕捉关键信息。

2.能找出描写“物”特点的句子和表明“物”与“志”(“情”)内在联系的句子,能初步体会。

3.能初步表述出“物品的主要特点与志向和意愿的相同点和相似点。”

(二)同时目标

感受世间万物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和人生思考。

二、教学内容

(一)知识点: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

(二)关键词:快读浏览,托物言志

(三)相关知识:状物描写

(四)教学重点:找出描写“物”特点的句子和表明“物”与“志”(“情”)内在联系的句子,能初步体会

(五)教学难点:能初步表述出“物品的主要特点与志向和意愿的相同点和相似点。”

三、教学材料

教材课文《梅花魂》《落花生》相关段落,课外文章三篇:《新叶》《白杨》《伟大的蚂蚁》四、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阅读一组文章。在阅读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课文《梅花魂》是怎样写梅花的,以及《落花生》是怎么通过写落花生来谈到做人的道理的。(教材中不少文章都或多或少地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如人教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中的《万年牢》《花的勇气》,五年级上册中的《梅花魂》和《落花生》等等。老师将学习目标进行适当延伸,让学生初步感知,这种以写物来表达志向和情感的方法就叫“托物言志”。)

(二)复习课文,加深认知

1.(出示《梅花魂》)梅花的特点是什么?课文告诉了我们“爷爷”怎样的志向?

(出示《落花生》相关段落)落花生的特点是什么?课文告诉了我们父亲对我们怎样的教诲?

2.这种通过写物来表达志向或意愿的方法就是托物言志。你知道为什么《梅花魂》中爷爷通过梅花来就能表达出“顶天立地、不低头折节”的志向呢?《落花生》中父亲告诉我们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为什么要借花生来教诲这样我们呢?

3.一个人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和梅花不怕风欺雪压、凌寒开放是多么相似……有些人总是默默无闻地奉献着,他们朴实无华不求名利,就好比落花生深藏地底、但营养价值却极高。(三)小组合作,群文阅读

1.这三篇文章都是比较典型的托物言志类的文章,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迅速找出文章托何物言何志,并勾划描写事物特征的句子,重点研读,思考作者是怎样把品格、思想、感情等表达出来的?将学习成果填写在文章末的表格中。

(1)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在老师出示阅读任务后,学生安静阅读,独自思考,基本完成任务后,分别和同桌、小组所有成员交流讨论。

(2)托物言志对于高段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障碍。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出学生的潜力,从而突破障碍,达成学科目标。

2.《伟大的蚂蚁》阅读交流和成果展示。

(1)汇报的小组齐读勾划的关键句子。读后谈体会。

(2)汇报预设:文章通过写“蚂蚁”表达的“志向”是:我们没有理由言渺小、说卑微,不能自暴自弃、玩世不恭。蚂蚁非常渺小,但遇到危险时,却抱成一团,为了集体能够险中逃生,一些蚂蚁甘愿牺牲自己。从这一现象,作者感受到了渺小的蚂蚁对生命的珍重。而作为人却常常自暴自弃。作者从中便体会到了这一“志向”。

(3)小组内同学补充或组外同学补充、点评。

(4)老师适机引读、质疑、点评。

3.《新叶》阅读交流和成果展示。

(1)汇报的小组齐读勾划的关键句子。读后谈体会。

(2)汇报预设:文章通过写“新叶”表达的“志向”是:人生,应该充满蓬勃、谦逊和勤恳。新叶坚定执着地等待着春天,……它从不挑剔所处环境的恶劣。它辛勤地工作着,用自己的身体装点河山,美化环境,为大道挡阳拦沙,为路人庇阴遮雨。它扶持着香甜的果实、艳丽的花朵,却从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献……

新叶给予了作者启发,让作者明白人生也应该充满活力、勤恳、默默奉献……

(3)小组内同学补充或组外同学补充、点评。

(4)老师适机引读、质疑、点评。

4.《白杨》阅读交流和成果展示。

(1)汇报的小组齐读勾划的关键句子。读后谈体会。

(2)汇报预设:文章通过写“白杨”表达的“志向”是:要坚强不软弱。白杨树生活在艰苦的戈壁。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

这篇文章和《落花生》有“异曲同工”之妙……

(3)小组内同学补充或组外同学补充、点评。

(4)老师适机引读、质疑、点评。

(四)总结

1.通过这三篇文章的阅读,你对“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了吗?

2.以后,我们还可以在写作中试着运用“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来表达你的“志向”或“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