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签约工作考核细则、评估
- 格式:doc
- 大小:21.44 KB
- 文档页数:3
附件1****总医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考核细则附件2注:考核评估得分在8分及以上为合格。
赠送以下资料《公司绩效考核办法》附全套表格制度与操作方案为了调动公司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员工工作热情,提升工作业绩,增强公司竞争力,保证公司目标的顺利达成,HR顾问特制定本绩效考核办法。
一、考核对象公司所有部门及员工(总经理除外)。
二、考核内容和方式(一)考核时间:每月1日至31日。
(二)考核工资标准:将员工每月应发工资总额的10%作为绩效考核工资,根据当月工作绩效考核结果,确定绩效工资发放比例和具体金额。
其中,年薪制员工考核工资标准为:年薪÷12×80%×10%;置业顾问考核工资标准为:基本工资×10%。
(三)考核内容:员工本人当月工作完成情况及综合表现。
(四)考核方式:实行分级考核,由直接上级考核直接下级,并由分管领导最终评定。
即:1、公司总经理考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其中,总工程师的考核结合分管副总意见);2、公司副总经理考核部门负责人及分管部门;3、部门负责人考核部门所属员工,并由分管领导最终评定;4、财务部门人员由集团公司财务审计部负责考核,公司提供相关参考依据。
三、考核流程由制定工作计划、执行工作计划及工作考核三部分组成,详见下页图表1。
图表1四、考核结果及奖惩(一)对员工的考核1、考核结果考核结果以分数确定,最终转换为A、B、C、D四个等级,以分管领导最终评定为准。
各个等级对应分数及基本标准如下(图表2):A级:超额完成当月工作任务,综合表现突出,工作成绩优异;B级:全面完成当月工作任务,综合表现良好,工作成绩良好;C级:基本完成当月工作任务,综合表现合格,工作成绩一般,偶有工作失误;D级:未完成当月工作任务,综合表现一般,工作成绩较差或有重大工作失误。
图表22、奖惩办法当月考核结果直接与员工当月绩效工资的发放挂钩:(1)考核结果为A级:绩效工资按100%发放,并按本人当月考核工资标准的10%另行发放奖励工资。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评价指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满足人们对个性化、连续性医疗服务的需求,我们国家在2024年启动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评价指标的制定,不仅有助于评估家庭医生的服务质量,也能对整体医疗服务体系进行指导和改进。
本文将从服务效果、工作态度、专业能力和管理水平四个方面,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评价指标进行探讨。
一、服务效果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核心要素之一,体现了家庭医生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
评价指标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就诊时间:家庭医生需尽量满足患者的就诊需求,提供合理的就诊时间。
评价指标可从预约时间、候诊时间以及是否按时就诊来进行考察。
2.慢性病管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对患者的慢性病进行管理,评价指标可从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状况改善情况、用药合理性以及慢性病的复诊率等方面进行考察。
3.急诊情况: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目的是提供及时的医疗服务,减少患者不必要的急诊情况。
评价指标可从急诊的次数、急诊指导的满意度以及是否按时处理急诊病例等方面进行考察。
二、工作态度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重要方面,直接影响到患者对家庭医生的满意度。
评价指标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沟通能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需要与患者进行频繁的沟通,评价指标可从家庭医生的沟通态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以及表达能力等方面进行考察。
2.服务态度: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需要对患者做出全面、个性化的服务,评价指标可从家庭医生对待患者的耐心程度、服务态度以及尊重患者意愿的能力等方面进行考察。
3.宣教能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需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评价指标可从家庭医生传递健康知识的准确性、专业性以及教育效果等方面进行考察。
三、专业能力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基础,关系到患者的就医体验和治疗效果。
评价指标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诊断准确性:家庭医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诊断能力,评价指标可从家庭医生的诊断准确性、诊断结果的合理性以及诊断效果的稳定性等方面进行考察。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绩效指标考核简介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绩效指标考核的指导。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一种提供全方位医疗服务的模式,旨在为签约患者提供持续、综合的医疗保健。
绩效指标考核目标- 提高患者满意度:通过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提高患者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满意度。
- 改善健康结果:通过积极管理患者的健康状况,降低慢性病发病率和医疗风险,提高患者的健康结果。
- 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通过合理的医疗资源配置和管理,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绩效指标考核指标1. 签约患者数量:衡量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普及程度和受欢迎程度。
2. 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定期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评估患者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满意程度。
3. 慢性病管理效果:监测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状况,包括病情稳定度、控制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等。
4. 医疗资源利用效率:评估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包括门诊就诊次数、住院率和医疗费用等。
5. 健康教育和预防服务:评估家庭医生提供的健康教育和预防服务的覆盖率和效果。
6. 紧急医疗响应:评估家庭医生在紧急情况下的响应时间和处理能力。
绩效指标考核方法1. 数据统计和分析:定期收集和统计相关指标数据,并进行分析和比较,以评估绩效指标的完成情况。
2. 患者调查:定期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患者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意见和反馈。
3. 病例回顾:对患者的病例进行回顾,评估慢性病管理效果和健康教育和预防服务的实施情况。
4. 医疗资源统计:收集和统计医疗资源的利用情况,包括门诊就诊次数、住院率和医疗费用等。
5. 紧急医疗响应评估:对家庭医生在紧急情况下的响应时间和处理能力进行评估和监测。
绩效指标考核结果应用绩效指标考核的结果应用于以下方面:1. 绩效评价:根据绩效指标考核的结果,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绩效进行评价,评估其优劣和改进空间。
2. 政策制定:根据绩效指标考核的结果,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支持和促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发展。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考核细则一、考核目的为进一步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和效果,保障居民的健康权益,特制定本考核细则。
通过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考核,促进家庭医生团队提升服务能力,规范服务行为,确保签约居民获得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
二、考核原则1、公平公正原则考核过程应客观、公正,遵循统一的标准和方法,确保考核结果真实反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实际情况。
2、科学合理原则考核指标应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衡量性,能够准确评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3、激励导向原则考核结果应与激励机制相结合,对服务质量好、居民满意度高的家庭医生团队给予表彰和奖励,对服务质量差的团队进行督促整改,形成良好的工作导向。
4、持续改进原则通过考核发现问题,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机制和服务内容,持续提升服务质量。
三、考核对象承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医疗机构及其家庭医生团队。
四、考核内容1、组织管理(1)家庭医生团队组建情况,包括团队成员的资质、专业构成等。
(2)工作制度和流程的建立与执行情况,如签约服务流程、转诊流程等。
(3)团队内部培训和学习情况,包括业务培训、政策学习等。
2、签约服务数量(1)签约居民数量及签约率,重点考核重点人群(如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产妇、儿童等)的签约情况。
(2)续约率,评估居民对签约服务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3、服务质量(1)医疗服务质量,包括诊疗规范、合理用药、医疗安全等。
(2)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如预防接种、慢性病管理、健康教育等工作的完成情况。
(3)中医药服务质量,提供中医药服务的种类、频次和效果。
4、服务效果(1)居民健康状况改善情况,通过健康指标(如血压、血糖控制率等)的变化进行评估。
(2)居民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电话回访等方式了解居民对签约服务的满意度。
5、信息化建设(1)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信息系统的使用情况,包括信息录入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2)与上级医疗机构的信息互联互通情况,实现医疗资源共享和转诊服务的顺畅。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效率的考核标准为了确保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高效、优质运行,提高服务质量和满意度,特制定本考核标准。
一、考核指标1.1 签约率- 指标定义:签约率指签约患者数与目标患者数的比率。
指标定义:签约率指签约患者数与目标患者数的比率。
- 计算方式:签约率 =(签约患者数 / 目标患者数)* 100%计算方式:签约率 =(签约患者数 / 目标患者数)* 100% - 考核标准:签约率应达到80%以上。
考核标准:签约率应达到80%以上。
1.2 服务响应时间- 指标定义:服务响应时间指从患者提出服务请求到家庭医生响应的时间。
指标定义:服务响应时间指从患者提出服务请求到家庭医生响应的时间。
- 计算方式:服务响应时间 = 家庭医生响应时间 - 患者请求时间计算方式:服务响应时间 = 家庭医生响应时间 - 患者请求时间- 考核标准:服务响应时间不应超过24小时。
考核标准:服务响应时间不应超过24小时。
1.3 服务质量- 指标定义:服务质量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得分来评估。
指标定义:服务质量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得分来评估。
- 计算方式:服务质量得分 = 患者满意度调查总分 / 调查人数计算方式:服务质量得分 = 患者满意度调查总分 / 调查人数- 考核标准:服务质量得分应不低于90分。
考核标准:服务质量得分应不低于90分。
1.4 服务完成率- 指标定义:服务完成率指计划完成的服务项目数与实际完成的服务项目数的比率。
指标定义:服务完成率指计划完成的服务项目数与实际完成的服务项目数的比率。
- 计算方式:服务完成率 =(实际完成服务项目数 / 计划服务项目数)* 100%计算方式:服务完成率 =(实际完成服务项目数 / 计划服务项目数)* 100%- 考核标准:服务完成率应达到95%以上。
考核标准:服务完成率应达到95%以上。
二、考核流程2.1 数据收集- 收集与考核指标相关的数据,包括签约患者数、目标患者数、服务响应时间记录、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计划与实际完成的服务项目数等。
重点人群管理3对65岁及以上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提供个体化健康教育。
未开展扣3分。
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结果为依据。
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结果为依据。
3 组织重性精神病患者参加体检,体检率达80%。
体检率每下降1%扣0.1未开展扣3分。
3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未开展扣3分。
3 建立居民建康档案管理,开展儿童中医未开展扣3分。
医疗服务3 由卫生院统一组织结合健康扶贫提供上门服务未开展扣3分。
根据健康扶贫疾病筛查情况,入户核实。
3协助签约重点人群开展转诊工作,并填写双向转诊单及双向转诊登记表。
未开展或未记录、记录不真实不得分,记录不完整1人扣0.5分。
3对签约对象由上级医院回转的,了解并记录病情。
需要继续康复治疗的,按照上级医院用药医嘱开具相同药品,继续康复治疗。
未开展或未记录、记录不真实不得分,记录不完整1人扣0.5分。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分值考核标准评分标准考核方法得分备注有效履约(47分)健康管理2为因病情需要到上级就诊的签约居民预约上级就诊,并做好相关登记。
未开展或未记录、记录不真实不得分,记录不完整1人扣0.5分。
入户核实、电话抽查及现场资料核实。
4 为辖区因病致贫人员100%采取个性化服务措施。
服务率每降低1%扣0.2分,扣完为止。
2为签约居民提供家庭用药指导、转诊咨询,并做好记录。
未开展或未记录不得分。
10对重点人群每年至少1次健康体检和4次随访的健康“点对点”“面对面”的管理服务。
健康管理率≧80%。
健康管理率每降低1%扣0.2分,可扣负分。
组织宣传(6分)村级宣传3 每个卫生所至少有一条永久性的宣传标语实地查看,没有不得分。
查宣传标语、入户居民对家签的知晓率3 结合健康教育、健康体检对居民宣传家庭医生签约效果评价(11分)居民满意度9 签约居民满意度≧80% 每降低1%扣0.2分,扣完为止。
每个村随机调查10名签约对象。
服务能力 2 签约对象患病两周首选基层医疗机构率≧40% 每降低1%扣0.2分,扣完为止。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考核细则1、一级指标:签约数量指标二级指标:重点人群签约率(核心指标)、全人群签约率(参考指标)评分标准:签约数量总计15分。
若重点人群签约率≥30%,得15分;实际得分=15×重点人群签约率/30%。
2、一级指标:有效签约指标二级指标:签约协议完整率(核心指标)、签约居民服务知晓率(核心指标) 评分标准:有效签约指标总计12分。
签约协议完整率(3分):抽取签约居民协议10份(或签约总数的5%),判断签约协议完整率,参考目标值为100%,得3分;实际得分=5×签约协议完整率/100%。
签约居民服务知晓率(9分):抽取签约居民10名,或签约人数5%,电话调查或问卷调查,若知晓率≥50%,计9分,实际得分=12×实际知晓率/80%。
3、一级指标:有效履约指标二级指标:签约居民定点机构就诊率(参考指标)、签约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合格率(核心指标)、签约居民健康评估及指导合格率(核心指标)、签约居民预约门诊楼(核心指标)、签约居民预约履约率(核心指标)、签约医生就诊率(核心指标)、签约居民复诊率(核心指标)、转诊机制建设情况(核心指标)、签约居民下转回访率(核心指标)、签约居民上转追踪率(参考指标)评价标准:有效率约指标总计48分。
签约居民电子档案合格率(5分):抽取签约居民电子健康档案10份,判断合格分数。
合格率100%,计5分;90%~99%,计4分;80%~89%,计3分,70%~79%,计2分;低于70%,不得分。
签约居民健康评估及指导合格率(10分):随机抽取10份已开展年检的签约居民档案,判断合格份数。
若合格率≥80%,计10分;实际得分=10×签约居民健康评估及指导合格率/80%。
签约居民预约门诊率(7分):根据统计数据,门诊率≥30%,计为7分;实际得分=7×签约居民预约门诊率/30%。
签约居民预约履约率(7分):根据门诊记录查核,若履约率≥50%,计7分;40%~49%,计5分,30%~39%,计3分,20%~29%,计1分;低于20%,不得分。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绩效考核方案嘿,各位亲爱的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如何制定一个既科学又合理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绩效考核方案。
我这十年的方案写作经验告诉我,这个活儿可一点儿都不简单,但只要掌握了关键点,就能轻松搞定。
一、考核目的二、考核指标1.签约覆盖率:这个指标反映的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普及程度,很重要。
签约覆盖率越高,说明服务越受欢迎。
2.服务质量:这个指标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衡量,比如居民的满意度、服务的及时性、服务的专业性等。
3.居民满意度:这个指标是最直接的,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来获取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满意度。
4.疾病管理效果:这个指标可以通过对签约居民的健康状况进行跟踪,来评估家庭医生在疾病管理方面的效果。
5.资源利用效率:这个指标主要考核家庭医生在资源利用方面的能力,比如药品的合理使用、医疗设备的有效利用等。
三、考核方法1.定量考核:通过数据分析,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各项指标进行量化评估。
2.定性考核: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质量进行定性评估。
3.比较考核: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各项指标与行业平均水平进行对比,找出差距。
4.动态考核: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各项指标进行定期跟踪,以观察其变化趋势。
四、考核流程1.制定考核方案:明确考核目的、指标、方法等。
2.成立考核小组:由相关部门组成,负责考核的具体实施。
3.开展考核:按照考核方案,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进行考核。
4.数据分析:对考核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找出问题。
5.反馈结果:将考核结果反馈给家庭医生团队,让他们了解自己的表现。
6.持续改进:根据考核结果,制定改进措施,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五、激励机制1.绩效奖励:根据考核结果,给予家庭医生团队一定的绩效奖励。
2.职业发展:为表现优秀的家庭医生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
3.培训提升:组织定期的培训,帮助家庭医生提升业务水平。
4.精神激励:通过表彰、颁发荣誉证书等方式,对优秀的家庭医生进行精神激励。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绩效考核方案|家庭签约工作绩效考核***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绩效考核方案***镇自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以来,全镇共组建了以医生(全科)为组长的家庭医生13个服务团队,为广大居民提供建立健康档案、健康教育、对各类重点人群实行健康管理,通过签约团队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为进一步提高基层卫生服务效率,提高签约团队医生的工作积极性,结合工作实际,特制定本考核方案。
一、考核目的通过建立家庭医生服务质量考核体系,进一步明确家庭医生工作内容及质量标准,对家庭医生进行全面管理和综合评估,通过考核奖优罚劣,营造岗位竞争氛围,充分调动家庭医生团队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切实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使广大居民与家庭医生形成长期、稳定、相互配合、相互信任和相互促进的契约式服务关系,在全镇形成“让家庭拥有医生,让医生走入家庭”的医疗新常态。
二、考核原则1、公平原则坚持随机抽取考核资料、服务对象;坚持统一评分尺度,经得起推敲、复核;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原则。
2、严格原则严格按照《**市***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绩效考核指标》实施,并对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及成员实际工作质量进行评估,考核结果由医院办公室负责整理存档。
3、公开原则绩效考核的结果应在考核结束后公示,凸显公正性。
4、奖惩结合原则考核结果要向被考核者反馈,并提出整改意见等,充分发挥督促作用;以考核促进工作,建立奖勤罚懒、末位淘汰激励机制。
三、考核对象***镇13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所有成员。
四、考核内容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团队管理、服务功能和服务效果三方面内容。
考核实行百分制,其中团队管理占20分,服务功能占50分,服务效果占30分。
1、团队管理包括团队管理、分工管理和信息化手段等方面。
考核评价家庭医生团队整体签约情况、团队内部管理机制、信息化手段利用的程度,并以当年目标值为基准,综合考核团队管理状况。
2、服务功能包括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分级诊疗等方面。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绩效评价标准评价指标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效1.公示团队核心成员信息,得1分;2.灵活组建家庭医生团队,公示团队架构,得2分;3.吸纳除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外的专家,并承担具体任务,得2分;4.灵活组建的、人数不定的团队,得1分;5.有专家参与签约服务绩效分配佐证资料的团队,得2分。
二、组织管理1.制定签约服务绩效考核方案,定期开展绩效考核,得2分;2.考核结果公示,明确家庭医生团队成员签约服务费分配制度,得3分;3.签约服务费总收入逐年上升,得5分;4.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收入占总签约服务费(扣除成本)占比超过70%,得2分;5.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资金到位及使用等管理情况,得2分;6.对考核优秀的家庭医生团队/个人给予专项奖励,得2分。
三、服务数量1.一般人群签约率达到国家和省要求,得3分;2.重点人群签约率到国家和省要求,得2分。
四、基层首诊签约1.明确统一的基层首诊签约服务内容和收费标准,得5分;2.基层首诊签约率逐年上升,或超过50%,得10分。
五、续约率签约居民的续约率逐年上升,或≥80%,得10分。
1.签约协议可以根据签约对象的需求灵活确定签约周期,同时可以开展“点单式”个性化签约。
这项服务可以得到4分的评分。
2.协议书必须填写完整,并且内容必须真实。
同时,居民和家庭医生的签名必须真实有效。
这项服务可以得到3分的评分。
3.必须按照协议书约定的内容为签约居民提供服务。
这项服务可以得到3分的评分。
服务质量1.签约居民在基层就诊比例逐年上升,或者达到80%以上。
签约居民在基层就诊比例可以通过查看报表或家医签约系统来确定。
每上升5%,可以得到2分的评分,最高得分为10分。
2.签约居民的就诊占比逐年上升,或者达到80%以上。
签约居民的就诊占比可以通过签约居民基层就诊年人次数与该机构门诊诊疗年次数的比例来确定。
每上升2%,可以得到1分的评分,最高得分为该项满分。
3.随机抽取20份重点人群或“点单”签约协议(纸质或电子均可),履约情况通过纸质档案或平台核查后进行履约服务评分。
附件1****总医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考核细则附件2注:考核评估得分在8分及以上为合格。
赠送以下资料《公司绩效考核办法》附全套表格制度与操作方案为了调动公司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员工工作热情,提升工作业绩,增强公司竞争力,保证公司目标的顺利达成,HR顾问特制定本绩效考核办法。
一、考核对象公司所有部门及员工(总经理除外)。
二、考核内容和方式(一)考核时间:每月1日至31日。
(二)考核工资标准:将员工每月应发工资总额的10%作为绩效考核工资,根据当月工作绩效考核结果,确定绩效工资发放比例和具体金额。
其中,年薪制员工考核工资标准为:年薪÷12×80%×10%;置业顾问考核工资标准为:基本工资×10%。
(三)考核内容:员工本人当月工作完成情况及综合表现。
(四)考核方式:实行分级考核,由直接上级考核直接下级,并由分管领导最终评定。
即:1、公司总经理考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其中,总工程师的考核结合分管副总意见);2、公司副总经理考核部门负责人及分管部门;3、部门负责人考核部门所属员工,并由分管领导最终评定;4、财务部门人员由集团公司财务审计部负责考核,公司提供相关参考依据。
三、考核流程由制定工作计划、执行工作计划及工作考核三部分组成,详见下页图表1。
图表1四、考核结果及奖惩(一)对员工的考核1、考核结果考核结果以分数确定,最终转换为A、B、C、D四个等级,以分管领导最终评定为准。
各个等级对应分数及基本标准如下(图表2):A级:超额完成当月工作任务,综合表现突出,工作成绩优异;B级:全面完成当月工作任务,综合表现良好,工作成绩良好;C级:基本完成当月工作任务,综合表现合格,工作成绩一般,偶有工作失误;D级:未完成当月工作任务,综合表现一般,工作成绩较差或有重大工作失误。
图表22、奖惩办法当月考核结果直接与员工当月绩效工资的发放挂钩:(1)考核结果为A级:绩效工资按100%发放,并按本人当月考核工资标准的10%另行发放奖励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