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常见仪器设备使用和维护-仪器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共28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3.34 MB
- 文档页数:14
仪器设备的使用、保养、维护桂林路小学仪器设备的使用、保养、维护一、仪器设备的使用正确使用,认真保养仪器设备并能排除一般故障是实验员的基本职责,是体现实验室实验能力的指标之一,是衡量实验人员工作责任心、工作业绩和业务水平的依据之一。
实验员必须认真掌握仪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维护保养,并能排除一般故障。
这对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和耐用期,保证仪器设备处于最佳工作状态,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指导学生正确使用仪器,实验员首先必须做到:1、对新购仪器,要充分了解其性能,掌握其操作规程后,才能调试运行。
2、各类仪器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3、每次使用完仪器后,都要回复原状,擦拭干净,并填好使用记录。
4、爱护仪器,合理使用,不得带病运行,要及时排除故障。
5、不得丢失零、附件及说明书。
二、仪器设备的保养教学仪器在长期存放过程中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会引起质地变化,性能变差,甚至报废。
教学仪器的这种自然老化现象容易被人忽视。
管理者的任务是要依据仪器自身特点,做好保养工作,使其经常处于良好可用状态,延长使用寿命。
仪器设备的保养要做好以下工作:1.做好清洁除尘工作。
灰尘是由许多不同性质的微粒组成的,附着存仪器的表而,不但影响整洁美观,而且会破坏仪器的使用性能,甚至发生意外。
例如,机械的运动部门有灰会增加机械磨损,金属表面有灰会粘附水汽而生锈,静电仪器粘附灰尘会影响绝缘性能,光学仪器粘附灰尘会影响透光度,使镜头霉变,等等。
仪器本身要定期擦抹或用机械吸尘除灰,特别是精密贵重仪器,如气垫道轨、电子仪表,要经常保持洁净,有的要装入原包装盒内存放,有的要加盖防尘罩,定期除尘保养。
不要用无门的橱柜摆入仪器、模型标本。
2.要适当调节仪器保管室内的温、湿度,使其保持正常。
超常的温、湿度是导致仪器锈蚀,霉变和老化的主要原因。
要做好仪器室的通风排气工作,有条件的学校应配备除湿机。
平时要利用自然通风调节室内温、湿度(如高温季节或雨季,室外温度或湿度高于室内时,要关好门窗;反之,室外温度或湿度低于室内时,要打开门窗,进行调节),存放精密仪器及电子仪表的橱柜内要放置干燥剂,(如氯化钙、硅胶等)并要定期更换或除湿。
仪器设备使用和维护在各种实验室和生产环境中,仪器设备使用和维护是非常重要的。
正确的使用和维护仪器设备可以确保实验或工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下面将讨论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的一些重要方面。
首先,正确的仪器设备使用是至关重要的。
在使用仪器设备之前,应仔细阅读设备使用手册或相关说明书,并了解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确保掌握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并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
此外,还应注意设备的使用限制和操作要求。
例如,一些仪器设备可能需要特殊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或电源要求。
使用时必须注意这些因素,并按照要求进行操作。
其次,定期维护仪器设备也是十分重要的。
定期的维护可以确保仪器设备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维护的具体步骤可以根据设备的类型和要求而有所不同,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清洁:保持设备的清洁是仪器设备维护的基本步骤。
定期清洁设备的外部表面和内部部件,如传感器、接口、滤芯等。
使用正确的清洁剂和工具,并遵循清洁步骤和注意事项。
2.校准:定期校准仪器设备可以确保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校准的频率和方法应根据设备的要求进行。
一般情况下,可以使用标准样品进行校准,并根据校准结果调整仪器的设置或零点。
3.检查和更换部件:定期检查仪器设备的各个部件,并更换损坏或老化的部件。
此外,还应检查设备的线缆和连接器,确保其完好无损。
4.更新软件和固件:随着技术的发展,设备的软件和固件可能会更新。
定期检查设备的官方网站或生产商的通知,了解是否有更新的软件或固件可用,以提高设备的性能和功能。
另外,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安全操作:使用仪器设备时应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这包括佩戴个人防护设备(如手套、眼镜、防护服等),避免过度操作或超过设备的工作范围,以及使用防护装置和设备(如防护盖、安全锁等)。
2.知识更新:定期参加相关的培训和研讨会,了解最新的使用和维护技术和方法。
掌握新的技术和知识,可以更好地使用和维护仪器设备。
3.文件管理:建立仪器设备的操作和维护记录,包括使用日期、维护日期、校准日期、维护人员等信息。
仪器设备的使用保养及维修管理制度仪器设备是科研、生产和实验过程中的重要工具,它们的正常使用、保养和维修至关重要。
为了保障仪器设备的正常运作和延长使用寿命,制定一套完善的使用、保养和维修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仪器设备使用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仪器设备的登记和归档:对于新购买或引进的仪器设备,需要进行详细登记,包括仪器名称、型号、出厂编号、购置日期、购置合同及相关文件的保存等,然后进行设备档案的建立,方便后续的管理和查询。
2.使用权限的分配:根据各个部门或个人的需要,对仪器设备的使用权限进行分配,确保使用者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保证仪器设备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3.使用规范和操作步骤:制定仪器设备的使用规范和操作步骤,包括仪器设备的开机、校准、操作、关机等操作流程,阐明使用者在仪器操作中应注意的事项和禁止事项,尤其是涉及到对仪器设备的保养和维修的操作。
4.使用记录和维护:鼓励使用者对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包括使用时间、使用频率、使用人员等,以及仪器设备的使用结果和质量。
同时,要求使用者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
5.维修管理:对于仪器设备的维修工作,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包括维修人员的分配和培训、维修计划的制定、维修记录的保存和维修结果的评估等。
同时,要与专业的维修服务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确保维修的质量和效果。
6.保养管理:制定仪器设备的保养计划和保养方案,确保仪器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包括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期的清洁、校准、润滑、更换易损件等工作,以及对仪器设备周围的环境进行控制,避免灰尘、湿气等对仪器设备的影响。
仪器设备的使用、保养和维修管理制度是保障仪器设备正常运作和延长使用寿命的重要保障。
只有建立科学、规范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并加强培训和监督,才能有效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效率和科研水平,为科研和生产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仪器设备使用和维护规范
一、仪器设备使用规范:
1.使用前检查:使用仪器设备之前,需要进行检查,确保仪器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检查的内容包括仪器设备的外观是否完好、电源是否接通、仪器设备内部是否清洁等。
3.校准和调整:校准和调整仪器设备是确保仪器设备正常工作的关键步骤,应按照操作手册或相关说明进行操作,并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校准和调整。
4.清洁和维护:仪器设备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进行清洁和维护,以保持仪器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清洁时应使用专用的清洁剂,并避免使用有腐蚀性的溶剂;维护包括更换易损件、润滑部件等。
5.使用记录:使用仪器设备时应及时记录使用情况,包括使用时间、使用人员、使用环境等,以便进行日后的维护和追溯。
二、仪器设备维护规范:
1.定期维护:仪器设备需要定期进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工作;定期维护内容包括清洁、校准、调整等;定期维护的时间间隔根据仪器设备的性能和使用频率而定。
2.应急维护:在使用仪器设备过程中,如遇到突发问题,需进行及时的应急维护;应急维护包括排除故障、更换损坏部件等;应急维护应由专业人员进行,非专业人员不得擅自维修。
3.外部环境维护:仪器设备的维护不仅包括设备本身,还包括设备周围的环境;设备周围的环境应保持清洁,避免灰尘、液体等物质进入仪器设备内部,以防影响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
5.更新升级: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技术的更新,仪器设备的性能也会不断提高,建议及时了解并进行更新升级,以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果和准确性。
综上所述,仪器设备使用和维护规范对于保障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延长使用寿命、保障实验结果准确可靠非常重要。
使用人员应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和维护,并在有需要时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和指导。
实验室仪器设备使用、保养与维护正确使用操作、认真保养仪器设备并能排除一般故障是实验员的基本职责,是体现实验员实验能力的指标之一,也是衡量实验员工作责任心、工作业绩和业务水平的依据之一;实验员必须认真掌握实验仪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维护保养要求,并能排除一般故障,这对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和使用寿命,保证仪器设备时刻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对提高和保障产品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一、指导实验员正确使用仪器,首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对新申购仪器设备,要充分了解其性能,掌握操作规程后,才能调试运行;2、各类仪器设备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3、每次使用完仪器设备后,都要恢复原状,擦拭干净,并填好使用记录和交接班记录;4、爱护仪器,合理使用,不得带病作业,要及时排除故障;5、不得丢失零件、附件及说明书。
二、仪器保养范围和技术要求:1、所有仪器设备贯彻“专人负责、预防为主、经常保养、及时检修”的原则,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调试、小修是实验员的职责;2、日常保养:是指按仪器的操作与管理规程所进行的例行保养。
主要项目包括对仪器的外部清洁、润滑、紧固和外观检查等;3、一级保养:此项目是由设备的外部进入到设备的内部(全局性的清洁、润滑和紧固),它主要包括对一般性可解体(如拆外壳)保养的仪器作局部解体检查和调整,对整个仪器的通电试运行或驱潮等内容,具体根据工艺设备部编制的《一级点检标准》执行;4、二级保养:此项目主要是指对仪器的内部保养,它主要包括对一般性可解体的仪器的主要部件所要进行的解体或不解体检查、调整,更换易损零部件,同时,还包括对成套仪器中所有配套元器件的重新清点组合,更换其中的易损零部件。
另外,还包括对各类使用时间较长(三年以上)的仪器进行精度检查、校正和定标等工作。
使仪器经常处于整洁、润滑、安全和可用的技术状态,具体按照工艺设备部编制的《二级保养标准》执行;5、在不影响工作前的提下,必须定期对自己所管理的仪器进行保养维护。
仪器设备的使用、保养、维护1仪器设备的使用1.1仪器设备的使用,操作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了解仪器设备的性能,熟悉操作方法,方可上机工作。
1.2检测仪器的使用环境应满足使用说明书的要求。
1.3操作人员在使用仪器前必须了解该仪器现有的技术状态是否正常,检定合格证是否在有效期内,工作电压(电路、油路、机械转动部分)是否符合要求,方可通电使用。
1.4对贵重、精密及大型的仪器设备,应制定操作规程,使用人员要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填写《仪器设备使用记录》。
1.5仪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故障或损坏,应立即停止使用。
2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仪器设备维护保养是仪器设备管理的一项经常性工作,作好这项工作既能节省更新仪器设备所需要的资金,又能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
保证工作正常进行。
谁使用,谁负责、谁维护,谁保养,熟练掌握所负责仪器设备的性能、操作规程、维护保养常识,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所用仪器设备的效益,提高利用率.认真做好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根据仪器设备的不同性质和要求,要做好防尘、防潮、防震、防腐蚀等工作,“定人保管,定期保养,定位校验”,使仪器设备保持应有的性能和精密度,时刻处于完好的可用状态.仪器设备的使用人员应做好详细的使用记录,经常检查、了解仪器设备的运行情况,发现失灵、损坏等情况应及时与维修部门取得联系,及时进行维修。
对于不能维护检修的仪器设备,应找仪器售后服务请专业技术人员来进行仪器设备的维修工作。
2.1仪器设备的保养2.1.1仪器设备的保养时间(1)精密仪器,每月要保养一次。
(2)贵重仪器,每季度保养一次。
(3)一般仪器,每半年保养一次。
2.1.2保养内容设备维护保养通常包括日常维护、定期维护、定期检查和精度检查四项内容,其中日常维护是大家最易忽略的设备维修保养,冷却系统维护和设备润滑同样也是设备维护保养的一个重要内容。
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设备日常维护保养是设备维护保养的基础工作,所以必须要做到制度化和规范化。
输液泵的保养一、日常维护:每周一次1、输液泵外壳及电源线可用湿润毛巾擦拭,禁止使用乙醇。
2、泵门内各个部位用无水酒精棉球擦拭后清水棉球擦拭。
注:抹布及棉球一定要最大限度拧干。
3、电池保养:⑴如未经充分放电而反复充电,将导致电池容量降低,应对首次使用或长时间不用的内部电池充电约16小时。
⑵每月对内部电池进行充放电一次,以防电池老化。
二、设备检查及调试,每周一次1、检查电源线是否完好,连接交流电源,绿色灯亮,按“电源”键约0.5秒开机,显示屏亮。
注意查看电池用量。
2、门传感器:打开泵门,“开门”闪亮显示,关闭泵门则字符显示消失。
3、气泡检测器:⑴开机后输液器未安装前“气泡”闪亮。
⑵输液器装好后,把输液泵泵门关好,按“清除”键,“气泡”闪亮应消失。
电动吸引器的保养一、日常维护保管:1、每周一次用清洁毛巾擦拭机身及电源线及配件外表。
2、如污染严重机身及导线用乙醇擦拭,然后用清水毛巾擦拭,但尽量少用,因酒精能加速电源线绝缘层老化。
3、每次用后贮液瓶及连接管用含氯消毒液消毒,清水冲洗后安装测试备用。
4、积极更换老化连接管。
电动吸引器拔掉电源后,室温下放置备用。
二、设备检查及调试:每周一次。
1、检查贮存瓶及连接管完好,电源线及导线无老化。
2、开动机器,按住吸引口,使之产生0.04-0.06mp负压,维持三分钟,证明仪器性能完好。
应急灯的保养电池:1、首次使用或长时间不用时内部电池要充电5-8小时。
2、每三个月对内部电池进行充放电一次,以防电池老化。
3、每周检查应急灯的性能。
建议:1、有内部电池的仪器注明电池保养时间。
2、电池手电注明电池更换时间,有效期不超过6个月血压计的保养一、清洁与保养:1、血压计袖带外套用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清洗晾干、每周一次,如有污染随时消毒清洗。
、2、血压计袖带内囊及连接管如有污染需要清洗时要把管口封住避免液体进入里面,导致测量结果不准或损坏。
3、血压计、听诊器外表面用酒精擦拭,每周一次。
检验科常见仪器与设备的使用与维护一、引言在科学研究和实验中,仪器与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是确保实验结果准确和保证设备寿命的重要环节。
检验科作为一项关键的科学研究领域,常见仪器和设备的正确使用和维护对于保障实验室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检验科常见仪器与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进行探讨。
二、天平的使用与维护1. 天平的使用天平是检验科常见的仪器之一,用于测量物质的质量。
使用天平前,需要先进行零位校准,确保准确进行测量。
每次称量前,应清洁天平盘和称量器具,保持无尘无物质残留,以减少误差。
同时要注意称量时避免大风和震动的干扰。
在称量结束后,应将天平盘和称量器具彻底清洁,防止下次使用时的干扰。
2. 天平的维护天平需要定期进行维护,保持仪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首先,要注意天平的防尘措施,避免尘埃积聚在关键部位。
其次,要定期检查天平的精确度和灵敏度,及时调整和校正。
此外,还需保持天平的平稳摆放,避免碰撞和摔落,以免造成损坏。
三、显微镜的使用与维护1. 显微镜的使用显微镜在检验科中常用于观察微小物体。
使用显微镜前,首先要调节目镜和物镜,使其对焦清晰。
同时,要注意显微镜放置的地方要干燥、无灰尘,并避免强光照射或直射阳光。
使用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避免碰撞和震动。
2. 显微镜的维护显微镜需要定期清洁和维护,以保证其正常使用和观察效果。
在清洁显微镜时,应使用软毛刷轻柔地清除尘埃,严禁用手触摸光孔和物镜。
定期检查显微镜的各个部件是否正常,如焦距、调焦机构等,及时修复或更换损坏的部件。
四、离心机的使用与维护1. 离心机的使用离心机是检验科中用于分离液体和颗粒物质的常见设备。
在使用离心机前,要检查离心管是否放置平衡,避免不平衡造成的震动和噪音。
离心过程中,要注意设定合适的离心时间和速度,以避免破坏离心管和离心机。
2. 离心机的维护离心机需要定期清洁和维护,以确保其安全运行和稳定性。
首先,要注意检查离心机的密封性能,确保离心管密封良好。
其次,要定期检查离心机的电源和电线,确保电路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