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继续教育历史文化专题
- 格式:doc
- 大小:52.50 KB
- 文档页数:7
汉中汉文化的内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汉中,位于陕西省中部,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城市。
这里是关中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拥有许多历史遗迹和传统文化,被誉为“汉文化圣地”。
汉中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早在西周时期,这里就是重要的军事重镇。
随着历代王朝的更迭,汉中逐渐成为了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之一。
汉中的文化底蕴深厚,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传说,还有着独特的文化遗产和传统习俗。
汉中的文化传统主要受到了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的影响。
儒家讲求仁爱和道德规范,强调君臣、父子、夫妇、朋友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关怀;而道家则追求自然和谐,主张顺应自然、顺势而为。
这两大思想在汉中的地域中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汉中文化。
在汉中,人们尊儒尚道,安享清静生活。
每逢传统节日,汉中市民都会举行各种各样的祭祀活动,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其中最有名的要数巴山夜宴,这是汉中一年一度的盛大祭祀仪式,各地人士会聚集在巴山古道上共享美食,舞狮祈福,祈求家庭幸福平安。
在汉中还有着许多闻名遐迩的历史遗迹,如汉昭帝陵、青仓山石窟、镇南关等。
这些遗迹见证了汉中文化的繁荣和辉煌,也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参观游览,感受历史的沧桑变迁。
汉中人民热爱传统戏曲和音乐艺术,汉剧、秦腔、琉璃灯戏等是汉中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形式。
这些表演形式多以古代战争、历史典故为题材,情节曲折、唱腔婉转,深受当地人民喜爱。
汉中的传统手工艺也非常丰富多彩,如羊皮画、剪纸、木雕等。
这些传统手工艺不仅体现了人们的智慧和技艺,更传承了汉中地区独特的文化精神。
如今,这些传统手工艺正在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保护,成为了汉中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
汉中的汉文化是一种充满着传统和现代元素的独特文化形态,它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我相信,在不断的发展和传承中,汉中的文化将继续发扬光大,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保护和弘扬做出新的贡献。
【2000字】第二篇示例:汉中,位于陕西省中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陕西省一般中学2024年高二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试卷(含解析)2024.3.30留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一部分和其次部分。
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其次部分为非选择题。
2.考生领到试卷后,必需按规定在试卷上填写姓名、考籍号、座位号,并在答题卡上涂黑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
3.所必需在答题卡上指定区域内作答。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计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每年清明节,海内外炎黄子孙在黄陵祭拜始祖轩辕黄帝,凝合民族血脉,传承家国情怀。
祭拜始祖源于A. 宗法制B. 分封制C. 礼乐制D. 井田制【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清明节内外炎黄子孙拜始祖轩辕黄帝是受宗法制的影响,故A 项正确。
分封制是指周武王把王畿以外的广阔地区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故B项错误。
礼乐制是指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制定的规则和仪式,并配有特定的音乐,故C项错误。
井田制是指西周时期的土地公有制,故D项错误。
2.下图为中国古代中心官制示意图,该图反映的是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明朝【答案】D【解析】【详解】概括图表可知,中心机构中没有宰相,同时设置锦衣卫、东厂和西厂,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是明朝时期,故D项正确。
图表没有唐朝的”三省”,即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故A项错误。
宋朝设中书门下、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故B项错误。
元朝设中书省,故C项错误。
3.太平天国制定了繁琐的“礼乐制度”;对诸王及其妻子儿女、亲戚和各级官员的称呼都做了严格的规定;各级官吏之间,上下的等级界线也非常严格。
这说明太平天国A. 追求合理社会秩序B. 崇尚肯定平均主义C. 认同封建等级观念D. 效法西方礼仪制度【答案】C【解析】【详解】概括材料“对诸王及其妻子儿女、亲戚和各级官员的称呼都做了严格的规定;各级官吏之间,上下的等级界线也非常严格”可知是对封建等级观念认同,故C项正确。
飞天形象在东汉随佛教传入中国,玉质飞天则始见于()时期,造型多作昂首飞舞状,是迄今所见最早的佛教玉雕。
A、隋唐B、三国C、两晋D、南北朝正确答案:A,下列陈述中正确的一个是()。
A、时代越早的文物价值越大B、文物的复制品是假古董,故毫无价值可言。
C、文物的科学价值往往需要通过科学分析研究才能更全面的揭示出来D、文物的价值是通过市场决定的正确答案:C古代壁画保护测绘时,需要根据保护对象所依托的建筑体量大小、平、剖(纵横)面图和各壁画展开图比例尺一般选择()至1:200范围。
A、1:5B、1:100C、1:1D、1:20正确答案:A唐代佛教兴盛,各种宝相花是佛教艺术中特有的花卉形象,是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想象中的花卉。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明朝中叶,在繁华的三吴地区,涌现了一批名振四海的书法名家,时有“天下书法归吾吴”之说。
其中最负盛名的代表人物是被称作“吴门三家”的()。
A、唐寅B、祝允明C、文徵明D、王宠正确答案:BCD按地质矿物学界对玉的界定,玉有硬玉、软玉之分。
硬玉主要指(),产于缅甸;软玉主要指()、()、()等A、翡翠B、新疆和田玉C、辽宁岫岩玉D、陕西蓝田玉正确答案:ABCD明代嘉靖,万历年间,苏州专诸巷的著名玉工有()。
A、鲍天成B、朱碧山C、陆子冈D、贾铨正确答案:C,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是唐代中原()与北方()文化交流的象征A、汉族;女真族B、汉族;契丹族C、汉族;吐蕃D、汉族;蒙古族正确答案:B,《国语》载,“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同志”的基础是A、宗法制B、分封制C、结盟国D、联姻国正确答案:A青铜器中的甗是蒸饭器,全器分为上下两部分,上体用以盛食,称为鬲,下体用来煮水,称为甑。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是中国古代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收录了各个方面的生产技术,其中《珠玉篇》记述了玉器制作的工艺流程。
A、《考工记》B、《开工天物》C、《农政全书》D、《梦溪笔谈》正确答案:B根据《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以下哪些状态可以被看作文物古迹的原状?A、实施保护之前的状态B、历史上经过修缮、改建、重建后留存的有价值的状态,以及能够体现重要历史因素的残毁状态C、局部坍塌、掩埋、变形、错置、支撑,但仍保留原构件和原有结构形制,经修整后恢复的状态D、由于长期无人管理而出现的污渍秽迹,荒芜堆积正确答案:ABC崇尚(新疆和田)羊脂白玉之风,始于().A、东汉B、西汉C、秦代D、战国正确答案:B在南方,那种虫类对古代木建筑的破坏最为严重A、蚯蚓B、蟑螂C、白蚁D、臭虫正确答案:C()是滇文化最具代表性的青铜器形A、铜鼓B、青铜天亡簋C、储贝器D、鼎正确答案:AC唐长安城规整有序,李白在诗中描绘其为“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高三历史试卷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上)、(下)。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甘肃大地湾一期文化遗址中,出土了27件陶制生产工具,其中主要为纺轮,约占陶制生产工具的70%;收割用的陶刀只有1件。
石器中用于狩猎的工具有34件,占石制工具的72.3%,尚未发现功能明确的畜制农业生产工具。
据此可知,这一时期该地A.阶级矛盾比较尖锐B.生产方式处于过渡阶段C.劳动分工日益明确D.游牧经济占据主导地位2.北魏拓跋先世信仰的神祇混杂繁复,北魏前期每年举行的“祀天于西郊”仪式,就源于拓跋鲜卑族的原始信仰。
至孝文帝下诏“减省群祀”,废除了西郊祀天仪式,转而采用汉地帝王的祭祀天地仪式。
北魏祭祀的这一变化A.推动了国家的政治认同B.铲除了鲜卑旧制的影响C.旨在缓和民族间的矛盾D.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加强3.宋代农户经常几家合零为整入纳县镇税场。
农户为减少周折便折钱给付揽人,由揽人就近购买粮绢等税物代为完纳,或者是因为农户自家不生产某种税物,亦由揽人到外地购买再入纳官府。
这反映出宋代A.白银货币化日益发展B.农业生产的专业化C.重农抑商政策已改变D.商品经济比较活跃4.图1所示为清代宫廷的西洋画师郎世宁所绘制的《乾隆皇帝射猎图》。
郎世宁将西洋画的技法融入中国画中,在此射猎图中以写实的笔法呈现骁勇善战的射猎人物形象。
这一作品A.显示出风俗画的价值取向B.体现了东学西渐的社会潮流C.彰显了清廷尚武的风尚D.反映了清朝宫廷生活的奢靡5.1903年,清政府颁布《学务政纲》,重视国学、倡导读经。
2024-2025学年陕西省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1. 陕西神木石峁遗址是目前所见龙山文化最大的城址。
古城由皇城台、内城和外城三重结构组成,城防设施完备,规模宏大。
石峁人在修建城墙过程中,将玉钺(兵器)、玉牙璋(礼仪性兵器)等玉器嵌入墙体或埋入墙根,有考古学家认为这是希望城址安稳永固。
由此表明,当时()A.定居生活出现B.建筑技术明显进步C.私有制已产生D.国家形态初步具备2. 西汉武帝末年,隽不疑任青州刺史。
武帝去世后,昭帝即位,“齐孝王孙刘泽交结郡国豪杰谋反,欲先杀青州刺史。
不疑发觉,收捕,皆伏其辜”。
因此,昭帝擢升隽不疑为京兆尹,并“赐钱百万”。
据此推断,西汉刺史制度()A.扩大了皇权范围B.有利于选拔郡国官员C.加强了中央集权D.确保了官员清正廉洁3. 西晋末年,部分中原士人为避战乱,举族迁往河西。
当地相对安定,重视文教,学风蔚然,儒家文化得以存续、发展。
北魏统一北方后,河西士人大多被东迁平城,其学说成为北方儒家文化的重要来源。
这说明()A.人口迁移实现了文化传播延续B.人口迁徙推动河西经济开发C.移民提高了迁入地的文化水平D.北魏时期河西成为儒学重镇4. 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玄奘“誓游西方以问所惑”,历时17年,游历天竺130国。
后晋《旧唐书·玄奘传》里,玄奘“往游西域,辩博出群,所在必为讲释论难,蕃人远近咸尊伏之”。
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玄奘被塑造为一心求法,历经磨难,最终修成正果的高僧。
这反映了()A.文学作品与史传记载差异巨大B.唐代典籍中玄奘形象更真实C.文学作品完全颠覆了历史真相D.玄奘形象是层累建构的结果5. 陕西省澄城县存有道光元年(1821年)刻立的《合村公议禁条碑》。
碑文列有禁止窝赌、偷谷、偷苗、偷水、折树、“纵放六畜,践踏青苗”等多项规约。
“凡此数条,若能遵而行之⋯⋯数年之间,咸知礼规,仁让成风”。
这表明()A.乡规民约成效显著B.基层治理敦风厉俗C.礼刑并用律令合一D.生态危机日益凸显6. 郑观应曾撰写《盛世危言》《易言》等论著,大谈商战,倡导改良。
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大河坎中学2022年高一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下表为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部分)A.注重创新农业生产工具B.精耕细作模式形成并发展C.注重农时、改进耕作技术D.注重农业经验总结及推广参考答案:BA、C不能全面反映材料,排除;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反映出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创新农业生产工具、注重农时、改进耕作技术,体现出精耕细作模式形成并发展,故B正确。
【名师点睛】2. “我们五百年前是一家”是同姓人之间常说的一句话语。
与这种说法最相关的是()A.行省制B.宗法制C.内阁制D.井田制参考答案:考点:13:西周的宗法制.分析: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同姓人”切入,结合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进行思考.解答:姓源于母系社会,同一个姓表示同一个母系的血缘关系.宗法制也是按血缘关系来的.故选B.3.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最高法院和低级法院的法官如忠于职守,得终身任职。
”这一规定的直接目的是( )A.保障法官的人身安全B.保证司法的独立性C.实现三权分立D.体现“分权制衡”的原则参考答案:B4. 清代的军机处设在隆宗门内,乾清门两侧,严禁外人进入。
皇帝召见军机大臣时,连太监也须退出。
这些规定A.提高了决策的机密性B.提高了军机大臣地位C.保证了决策的科学性D.有利于遏制腐败现象参考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严禁外人进入”“连太监也须退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军机处具有严格的保密管理机制,故A选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军机大臣地位的提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军机大臣地位较低,故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了清朝军机处具有严格的保密管理机制,这不能保证决策的科学性,故C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有利于遏制腐败现象,而是强调军机处具有保密性,故D选项错误。
5. 维克多.雨果曾说过“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台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从这段引言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欧洲统一有很深的历史渊源 B.欧洲各国将不存在差异C.反对战争,主张和平共处 D.主张建立欧洲联盟参考答案:A6. 封泥是将稠泥浆贴在捆好书绳的简策的锁口处,在其尚存软性的似干非干之时,用刻好的印章在封泥上盖印(压印),从而留印迹于封泥之上。
汉中市2015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专业技术人员执行力与创新服务力(事业)》题库一、单选题:1、改革法院案件受理制度,变立案审查制为(C)。
A 立案备查制B 立案审议制C 立案登记制D 立案审理制2、领导风格研究的价值在于它更能解释领导活动的(C)。
A 影响力B 专长权C 有效性D 魅力3、健全行政裁决制度,必须明确行政裁决的适用范围为(A)。
A 民事纠纷B 刑事纠纷C 行政纠纷D 政治纠纷4、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与所在单位发生人事争议的,依照(A)等有关规定处理。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C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D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5、自(A)年,日本超过了英、法、西德,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强国A 1975B 1980C 1985D 19706、激励理论中的强化理论是(B)提出的。
A 马斯洛B 斯金纳C 佛隆D 赫兹伯格7、麦当劳成立了一个能源管理小组属于(B)团队。
A 多功能B 自我管理型C 决策型D 问题解决型8、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共十章(D)条A 41条B 42条C 43条D 44条9、美国的路得教友互动会属于(C)团队。
A 决策型B 好大喜功C 自我管理型D 标新立异10、按照团队角色理论,实干者的优点是是干敬业,缺点是(D)。
A 好大喜B 焦虑C 固执D 应变性差11、团队执行力就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C)能力。
A 执行B 贯彻C 操作D 认知12、自1975年,(C)超过了英、法、西德,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强国A 韩国B 新加坡C 日本D 加拿大13、工作人员受处分的期限,警告为(B)。
A 3个月B 6个月C 9个月D 12个月14、(B)对企业文化和团队建设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A 员工B 领导者C 中层D 团队15、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坚持(A)原则。
A 党管干部,党管人才B 民主集中制C 少数服从多数D 下级服从上级16、事业单位对工作人员的聘期考核,其结果可以分为(B)。
选择题周初将前代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其根本目的是A.保护贵族的世袭地位B.调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C.扩大西周的统治基础D.巩固刚建立的西周政权【答案】D【解析】试题此题解题时要抓住“根本”二字。
统治者在制定政策时都是从维护统治的角度出发来制定政策的。
A.保护贵族的世袭地位不是根本目的;B.调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主要是宗法制的作用;C.扩大西周的统治基础是分封制的作用;D.巩固刚建立的西周政权符合题目的要求,故此题选D项选择题西周分封制主要是针对()进行分封的A.先代帝王后代B.异姓功臣贵族C.边远氏族部落首领D.同姓王室贵族【答案】D【解析】试题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对象有王族、功臣、先代贵族,其中最主要的是同姓王室贵族,因为周天子与其有血缘关系,故选D.选择题下列关于西周分封制的表述,正确的是A. 周王室与地方的矛盾得以解决B. 受封诸侯以宗法制传承下去C. 受封者与周天子必有血缘关系D. 各诸侯国上缴赋税给周天子【答案】B【解析】试题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西周分封制度的理解。
根据所学知识,西周的分封制度目的是巩固西周的统治,前期加强了天子对地方的统治,促进了边远地区的开发,扩大了统治区域,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兼并战争的开始,削弱了周王室的地位,A项错误;宗法制度和分封制是结合在一起的,B项正确;分封制分封对象:功臣,王族,先代贵族,C项错误;各诸侯国的义务:为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D项错误。
故选B。
选择题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是A. 完全割裂的B. 互为表里C. 前者决定后者D. 后者决定前者【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简单。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是互为表里,故B项正确,A项错误;CD项不符合题意。
所以答案选B。
选择题西周宗法制的核心是:()A.嫡长子继承制B.民主选举首领C.世袭制D.分封制【答案】A【解析】试题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汉中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职称评审、聘任与继续教育政策解答(内部资料注意保存)二〇一一年十月目录第一部分专业技术职称评审一、什么人可以申报职称晋升 (4)二、申报职称晋升所需资料和申报程序 (4)三、职称评审程序 (6)四、职称审批程序 (7)五、职称评审委员会的组建方法 (8)六、我市各系列职称评委会建设情况 (9)七、各系列专业技术任职资格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 (10)八、申报职称晋升的破格条件 (20)九、实行资格考试或考试与评审结合的专业 (21)第二部分资格证书颁发与管理一、评审类资格证书的颁发与管理 (22)二、考试类(含考评结合)资格证书的颁发与管理 (22)三、资格证书的领取方法 (23)四、资格证书的补发 (23)第三部分专业技术人员聘用(任)一、聘任制的基本内容 (23)二、聘用制的基本内容 (24)三、专业技术岗位管理 (24)四、专业技术岗位设置 (25)五、专业技术岗位设置程序 (25)六、专业技术岗位设置的核准 (26)七、专业技术岗位聘用程序 (26)八、专业技术岗位聘用时间 (27)九、专业技术二级岗位人选的条件 (27)十、专业技术二级岗位人选的聘用 (28)十一、专业技术岗位设置的调整 (28)十二、专业技术岗位聘用审核备案工作中的注意事项 (29)十三、专业技术岗位聘用工作中几个具体问题的处理办法 (30)第四部分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一、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32)二、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权利 (34)三、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应当履行的义务 (34)四、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内容 (35)五、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组织与管理 (35)六、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考核办法 (36)七、多种学习方式可以纳入专业科目考核 (37)八、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经费来源 (38)九、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的建设标准 (38)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工作任务 (38)十一、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考核结果的应用 (39)第一部分专业技术职称评审一、什么人可以申报职称晋升凡在本市范围内各类经济单位、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符合专业技术职务试行条例和《陕西省人事厅关于当前职称评审工作若干补充规定(试行)》(陕人发[2003]71号)、市人事局《关于当前职称评审工作若干补充规定(试行)》(汉人发[2004]70号)、《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实施意见》(汉人发[2009]284号)和市人社局《关于加强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汉人社发[2011]3号)等职改政策规定的条件,均可按申报程序向单位提出职称晋升申请。
2022陕西汉中中考历史考察范围1、夏朝的建立及发展:①、时间、建立者及都城:约公元前2070年禹阳城夏、商、西周的更替一、夏朝的兴衰:1、夏朝的建立及发展:①、时间、建立者及都城:约公元前2070年禹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②、历史地位: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③、巩固政权措施:创建军队,颁布刑法,设置监狱,完善了国家机构。
④、王位世袭制的开始: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王位。
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禅让时代”结束,开始了“家天下”的王位世袭制。
2、夏朝的衰亡:①、夏朝的最后一个王:桀(jié)②、原因:穷奢极欲,无休止的征发劳役等。
二、商朝的兴衰:1、商朝的建立及发展:①、时间、建立者及都城:约公元前1600年汤亳(Bó今河南郑州)②、历史地位:商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王朝。
③、迁都:约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殷(殷是指今河南安阳),因此,商朝又称殷朝。
④、商朝的发展:A、商朝的疆域:东到今山东西部,北到河北中部,南至长江流域,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B、经济状况:经济以农业为主,发展较快。
手工业生产技术进步更加迅速,创造出了灿烂的青铜文明。
2、商朝的衰亡:①、商朝的最后一个王:纣(Zhòu)②、原因:荒淫无道,修筑豪华宫殿,“酒池肉林”,刑法严酷等。
三、西周的兴衰:1、西周的建立和发展:①、背景:周文王励精图治,国力迅速壮大。
(周文王重用姜尚)②、时间、建立者: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③、都城:镐(Hào)京(今陕西西安)④、重要战役:牧野之战(武王伐纣)(商纣王自焚而死,商朝灭亡。
)⑤、巩固政权措施:实行分封制A、目的:为加强西周对全国的统治。
B、分封制下各诸侯的义务:受封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命令,定期向周天子朝觐、纳贡,平时治理封国、守卫疆土,战时要为周天子出兵作战。
2、西周的衰亡:①、原因:西周后期,政治黑暗。
其主要表现为:A、周厉王暴虐无道,贪财好利,天下怨声载道,引发国人暴动。
2021-2022学年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县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0分)1. 根据下列图片推断出的信息,不正确的是()A.化石是我们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B.北京人和现代人没有什么区别C.北京人靠采集、狩猎为生,过群居生活D.北京人已经会使用火了2. 考古发掘的遗址实物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最能证明“中国是水稻的故乡”的遗址是()A.北京周口店遗址B.河姆渡遗址C.半坡遗址D.大汶口遗址3. 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遗址都在大河流域,是因为()A.战略地位重要B.适宜航行、交通便利C.水源丰富、土地肥沃、适宜农业生产D.环境优美4. “黄帝的妻子嫘祖是位贤德的女性。
她全力支持丈夫的工作,也像丈夫一样关心老百姓的疾苦。
她发现桑蚕,教会老百姓养蚕缫丝,织成丝绸,做成漂亮的衣服。
”这段文字描述的事情应该是()A.历史传说B.真人真事C.亲身经历D.考古发现5. 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的标志是()A.炎帝和黄帝部落联盟B.夏朝的建立C.尧成为部落联盟首领D.原始农耕的出现6. 下列有关我国夏、商、周三代兴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禹建立了夏朝B.汤灭夏建立商朝C.公元前1045年,周灭商D.周武王建立周朝7.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其生产力显著提高的主要表现是()A.铁器、牛耕的广泛使用B.手工业的发展C.大量水利工程的修建D.商业和城市的发展8. 《史记》记载:“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霸主)。
”该材料说明东周时期()①周天子威望下降②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命令③诸侯之间经常进行争霸战争④最终秦国完成国家统一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9.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其中以“尊王攘夷”为旗号,扩充疆界,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是()A.齐桓公B.晋文公C.越王勾践D.楚庄王10. 下列关于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争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打击奴隶制,推广封建制B.争夺土地、人口的战争C.“尊王攘夷”,维护周王室统治D.春秋无义战,阻碍社会进步11. 小明观察了《春秋争霸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发现有一个诸侯国曾经是春秋时期的霸主,而在战国形势图上却找不到,该诸侯国应该是()A.晋B.齐C.楚D.秦12.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是商鞅变法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