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卫生依从性调查表
- 格式:doc
- 大小:41.50 KB
- 文档页数:2
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调查表编号您好!医疗机构医护人员手上携带的细菌已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源,因此,正确洗手是预防医院感染传播、保护患者,避免交又感染的重要环节之一。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我院各科室医护人员手卫生知识、信念、行为现状,请您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我们对您的参与合作表示十分的感谢!科室:调查日期:年月日一、一般情况1. 姓名:2.性别:①男②女3.民族:①汉族②其他4. 工龄:年5. 文化程度:①中专或高中②大专③本科④本科以上6. 岗位分类:①医生②护士③医技人员④其他7. 工作科室:①外科系统②内科系统③急诊科④门诊⑤其他8. 职称:①初级②中级③高级④其他二、手卫生指征在临床工作中,出现下列情况时,是否需要用肥皂、洗手液等清洁剂在流动水下洗手(简称“洗手,’)或采用免洗手消毒的方法,即用酒精等消毒剂擦手(简称“擦手”)?9.双手有可见的污迹或被血液,体液等污物污染时①需要②不需要10.直接接触每一位病人的身体之前①需要②不需要11.每接触一位病人完整的皮肤之后(如测量生命体征、搬运病人、体格检查等)①需要②不需要12.执行医疗、护理操作需戴无菌手套之前①需要②不需要13.脱去手套后(包括一次性或非一次性手套) ①需要②不需要14.静脉抽血或动脉采血之前①需要②不需要15.注射之前(包括皮下、皮内、肌肉注射) ①需要②不需要16.放置中心静脉、周围静脉导管或动脉插管之前①需要②不需要.17.进行其他侵入性医疗护理操作之前(如导尿,吸痰、内窥镜、气管切开、支气管镜等)①需要②不需要.18.接触病人的粘膜、不完整皮肤之后①需要②不需要.19.接触病人的体液、排泄物、分泌物或伤口敷料之后①需要②不需要.20.在医疗、护理服务过程中,手从病人身体的污染部位移至清洁部位之前①需要②不需要.21.每接触一位病人周围的物体之后(包括医疗设备) ①需要②不需要.22.在处理完被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污物污染的被服、设备、物品之后①需要②不需要.23.饭前便后①需要②不需要.三、手卫生相关知识、信念情况(可多选,选此项则在此选项处填入“√”;不选不填,下同)24. 如果手套未明显污染.在为其他病人服务时是否需要更换? ①需要②不需要25.未接触患者明显污染部位如伤口脓液等即是手未被污染,不需要洗手?①是②否26.接触同一患者是否需要洗手?①是②否27.带手套操作是否需要洗手?①是②否28.护理同一病种患者,不会造成交叉感染,不必洗手?①是②否29.肥皂是否需要保持干燥?①是②否30.戴手套前后是否需要洗手?①是②否31.使用“快速手消”可以完全替代洗手?①是②否32.使用“快速手消”时,应将产品涂抹在所有手部皮肤,揉搓至干?①是②否33.使用“快速手消”前,是否需要保持手部干燥?①是②否34.处理一名以上患者时,是否需要更换手套?①是②否35.一次性手套是否可以重复使用?①是②否36.你知道一次性橡胶手套的防护时间么?①知道②不知道37.下列哪些属于擦手消毒剂?①醇类②含碘消毒剂③有效氯制剂38. 对特殊传染性较强的患者进行检查或换药后,一次性手套是否需要专门处理?①需要②不需要39. 手卫生的目的是为了去除寄生于手部的哪类细菌?①暂住菌②常驻菌③全部细菌四、手卫生执行情况40.您每天洗手或手消毒次数约为?①0~ 10次②10~20次③20~30次④30~35次⑤35次以上41.您平时洗手后,选择何种干手方式?①自然风干②白大褂擦干③纸巾擦干④干手器吹干⑤其他42.如不能执行手卫生措施,原因是?①工作太忙顾不上②洗手设施不便③冬季洗手用水温度低④戴手套就不用洗手⑤频繁洗手对皮肤有损伤⑥手卫生与临床治疗关系不大⑦其他43.近一年内是否参加过手卫生相关培训?①有②无44.如参加过相关培训,培训次数?①一次②两次③三次④四次⑤四次以上45.如果有相关手卫生的宣传教育活动,你愿意参加吗?①不愿意②有时间也愿意③很愿意46.你曾经主动了解过有关手卫生的知识吗?①没有过②有过47.下列关于手卫生的宣传方式,你最喜欢要哪种?①不喜欢任何一种②哪种都可以③声像制品(磁带、录像带、光盘)④文字为主的材料(报纸、杂志、书、小册子)⑤图文并茂的材料(宣传画、折页、连环画)48.你对我院手卫生领域相关工作有什么意见与建议?。
手卫生依从性观察表观察期□干预前□干预后科室观察者日期日期日期专业类别专业类别人数人数时机指征行动时机指征行动时机指征行动时机指征行动1 □接触患者前□清洁或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体液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环境后□手消□洗手○未采取○正确1□接触患者前□清洁或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体液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环境后□手消□洗手○未采取○正确1□接触患者前□清洁或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体液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环境后□手消□洗手○未采取○正确1□接触患者前□清洁或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体液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环境后□手消□洗手○未采取○正确2 □接触患者前□清洁或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体液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环境后□手消□洗手○未采取○正确2□接触患者前□清洁或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体液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环境后□手消□洗手○未采取○正确2□接触患者前□清洁或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体液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环境后□手消□洗手○未采取○正确2□接触患者前□清洁或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体液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环境后□手消□洗手○未采取○正确3 □接触患者前□清洁或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体液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环境后□手消□洗手○未采取○正确3□接触患者前□清洁或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体液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环境后□手消□洗手○未采取○正确3□接触患者前□清洁或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体液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环境后□手消□洗手○未采取○正确3□接触患者前□清洁或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体液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环境后□手消□洗手○未采取○正确4 □接触患者前□清洁或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体液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环境后□手消□洗手○未采取○正确4□接触患者前□清洁或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体液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环境后□手消□洗手○未采取○正确4□接触患者前□清洁或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体液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环境后□手消□洗手○未采取○正确4□接触患者前□清洁或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体液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环境后□手消□洗手○未采取○正确5 □接触患者前□清洁或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体液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环境后□手消□洗手○未采取○正确5□接触患者前□清洁或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体液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环境后□手消□洗手○未采取○正确5□接触患者前□清洁或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体液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环境后□手消□洗手○未采取○正确5□接触患者前□清洁或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体液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环境后□手消□洗手○未采取○正确应洗:实洗:正确:应洗:实洗:正确:应洗:实洗:正确:应洗:实洗:正确:接触患者前:清洁或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体液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
手卫生依从性调查表被观察人员类别:1二实习医生,2二医师,3=实习护士,4=护士,5=护工/保洁员五个手卫生时刻的常见操作与场景1 .接触患者前、后:接触患者完整皮肤和衣物前后:与患者握手前后、抚摸儿童前额前后;协助患者生活自理后;移动、洗澡、穿衣等;提供护理和其他侵入性治疗前后;戴氧气面罩、理疗等;进行体检、非侵入性检查前后;测脉搏、量血压、胸部听诊、做心电图等。
2 .清洁/无菌操作前:既涉及任何直接或间接接触患者粘膜、损伤皮肤或侵入性医疗器械操作前实施。
包括为患者刷牙、滴眼药水、阴道检查或直肠检查、无论是否使用仪器进行的口腔、鼻、耳检查,插入药栓/阴道药栓。
抽吸粘液前:包扎伤口、换药、经皮注射/穿刺前;置入侵入性医疗器械前,如鼻导管、胃管、气管插管、导尿管、引流管等;为了喂食、加药、引流、吸痰、监测等目的破坏/打开任何闭合循环的侵入性医学装置前;配餐、加药、配药3 •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准备无菌物品前\(注意:如果戴手套进行清洁/无菌操作,在戴手套前必须进行手卫生。
)从事维护活动后,如更换床单、整理床头柜等;从事护理活动后,如调整输液速度、清除监测警报等;接触物表或无生命物体后等,如触摸床栏、患者物品、床头桌等。
4 .血液体液暴露风险后:接触粘膜和(或)不完整皮肤后;经皮注射或穿刺后,置入侵入性医疗器械后如血管通路、导管、各种管路、引流管等,破坏/打开侵入性回路后;移除侵入性医疗器械后;移除覆盖任何保护物品后,如尿布、敷料、纱布、卫生巾等;处理有机样品后,清除排泄物和任何其他体液后,清洁污染表面和材料后如脏床单、牙科器具、仪器、小便器,便盆、抽水马桶等。
(注意:如果涉及体液暴露风险的操作时带手套,摘出手套后应进行手卫生)。
手卫生依从性观察表科室/病房: 日期: 年月日
开始/结束时间: : / : 观察者:
附录 D
(规范性附录)
手卫生依从性监测方法
1.采用直接观察法在日常医疗护理活动中,不告知观察对象时,随机选择观察对象,观察并记录医务人员手卫生时机及执行的情况,计算手卫生依从率,以评估手卫生的依从性。
2.观察人员由受过专门培训的观察员进行观察。
3.观察时间与范围根据评价手卫生依从性的需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观察区域和时间段;观察持续时间不宜超过 20 min。
4.观察内容观察前设计监测内容及表格,主要包括:a)每次观察记录观察日期和起止时间、观察地点(医院名称、病区名称等)、观察人员。
b) 记录观察的每个手卫生时机,包括被观察人员类别(医生、护士、护理员等)、手卫生指征、是否执行手卫生以及手卫生的方法。
c) 可同时观察其他内容,如:手套佩戴情况、手卫生方法的正确性及错误原因。
d) 观察人员可同时最多观察 3 名医务人员。
一次观察一名医务人员不宜超过 3 个手卫生时机。
5. 计算手卫生依从率,并进行反馈。
手卫生依从率=手卫生执行时机数/应执行手卫生时机数×100%
6.优点:可观察详细信息,如洗手、卫生手消毒、手套的使用、揉搓方法和影响
消毒效果的因素。
7. 缺点:工作量大、耗时、需要合格的观察员、存在选择偏倚、霍桑效应和观察者偏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