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01.00 KB
- 文档页数:7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二单元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案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学设计【教材分析】1.本课题选自人教版必修III。
课标要求为“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2.《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一课主要围绕普罗泰格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展开。
涉及到的人物较多,相关思想不易理解。
3.必修I对于雅典民主制度的演变已经做了铺垫。
【学情分析】1.由于初中阶段及必修I相关内容的学习,学生对于古希腊城邦制度及雅典的民主政治有一定的了解。
2.学生对于苏格拉底和普罗泰格拉等人的思想及其与时代的联系知之甚少,这将成为制约教学实施的难点。
3.学生的兴趣点主要集中在古希腊神话和苏格拉底的故事等方面。
【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发现人”、“认识人”、“理解人”三个环节勾勒出出西方人文主义思想起源的发展轨迹。
导入哈佛大学校徽和校训解析哈佛大学校徽和校训涵义。
一同跟随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脚步去追寻真理,了解西方文化的精髓。
新材料引起学生探知兴趣。
引出主题阿波罗神庙石碑上的“认识你自己”。
本课主线概述本课的主线:追求真理,“认识自己”的艰难:发现人——认识人——理解人。
师徒四人让学生了解本课梗概。
带着我们寻求真理。
一、发现人——从神到人早期希腊是神的世界呈现希腊诸神图片述;早期人们关注的是神。
吸引学生注意力,带入历史情境。
从“神”到“人”生动讲述斯芬克斯的神话传说。
问:神话表现的主题有什么特点?学生思考:探究人的主题;肯定人的智慧。
故事说理,学生易于理解。
从关注神到自然再到人;引导学生思考:从关注神到关注人的原因?(人文主强调希腊雅典民主政治让人们关注自己。
义精神产生的背景)智者学派及普罗泰戈拉的思想普罗泰戈拉简介;普罗泰戈拉经典语录;问:材料反映了普罗泰戈拉的什么思想?有什么进步意义?“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思想,特别强调人的感觉的重要性。
意义:实现了“发现人——从神到人”的变化,体现人文主义精神。
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一】课程目标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识记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关于“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关于人文主义精神的基本内涵。
识记理解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这一观点过程与方法:情景分析法、比较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学生追求真、善、美;批判地继承古典文化【三】重点和难点重点:智者学派、苏格拉底。
难点:哲学观点【四】知识体系构建与问题探究分析一、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一)西方(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起源背景1.经济:工商业经济繁荣;2.政治:民主政治达到顶峰;3.文化:人的地位提高。
(自然哲学奠定基础)。
(二)智者学派: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1.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2.思想: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的价值,树立人的尊严和权威。
3.评价:(1)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2)但忽视道德标准。
二、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一)背景1.智者学派忽视道德;2.雅典世风日下,道德沦丧。
(二)苏格拉底的思想:1.“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2.“美德即知识”3.善是人的内在灵魂,教育可以使人认识内在美德。
(三)评价1.是人类精神觉醒的重要表现;2.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三、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一)柏拉图:著作《理想国》,根据智慧和品德而非按照出身分工;鼓励独立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亚里斯多德:是古代希腊最博学的人,创建严密的逻辑论证系统。
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四、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1)促进古希腊文化科学的发展;(2)为近代欧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思维拓展】一.儒家民本思想与希腊人文主义二.孔子(民本)思想与苏格拉底(人文)思想的异同三.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思想的异同。
第五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掌握智者学派的概念,了解普罗泰格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2、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分析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
二、过程与方法1、充分利用图片、材料,再现历史。
2、通过问题探究、历史比较、情景分析等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认识到古希腊文化的辉煌,教育学生追求真、善、美。
2、培养学生用辩证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智者学派出现的背景、主张、影响2、苏格拉底【教学难点】理解智者学派的思想主张与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学情分析】本课授课对象是高二学生,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思维活跃,乐于表现、感性思维能力强,但是理性思维如逻辑思维辩证思维能力还需要加强;而本课的理论性强,较为抽象,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举例法和探究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能在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故事导入:利用“斯芬达克斯之谜”的神话故事,让学生认识到古希腊人对人本身的关注和思考,从而引出“人文主义精神”的概念,介绍“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和发展”的过程,再导入本课课题: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第一篇:领略先贤风采这一部分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和学习古希腊先哲的人文主义思想。
一、智者学派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弄清什么是智者学派,智者学派的主要活动和代表人物。
【自主学习1】阅读P22页课本内容,要求学生概括智者学派的主要主张1、主张①人是万物的尺度(核心观点):人的感觉是衡量一切的准绳,否定神的意志作为衡量一切的尺度②反对迷信,强调自由③制度道德法律都是人为的产物,其兴废要以人为尺度.社会道德方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标准这里着重讲解认识万物尺度的含义,并设疑:人真的是万物的尺度吗?如何评价人是万物的尺度?采用合作讨论的方式2、评价评价历史事件应该用辩证的思维方法。
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2、过程与方法:识记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关于“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关于人文主义精神的基本内涵。
识记理解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这一观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人文主义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了积极作用,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滥觞,促进了希腊文化的发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智者学派、苏格拉底。
2、难点:哲学观点三、教学方法:问题探究式教法,同时配合史料阅读、课堂讨论四、教学时间:2课时五、教学器具:多媒体设备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当奥运圣火点燃,“更高、更快、更强”的口号响彻云霄的时候,谁能不对古希腊人油然而生敬意?这是古希腊人为世界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啊。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奥运的故乡希腊,去感受一下古希腊文化的人文精神。
【讲授新课】(一)、古希腊人文精神产生的背景1‘雅典民主政治高度发展。
民主氛围创造的空间使雅典人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
2、雅典工商业的发展带来的平民地位的上升、个人主义成长以及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
3、雅典从东方文明(埃及和两河流域)吸纳了它们部分精神文明成果。
4、希腊宗教的“神人同形同性论”的思想也有利于希腊萌发人文主义思想。
(二)、古希腊人文精神产生与发展的历程1、源起:公元前7世纪,一些人开始怀疑宗教神话对世界和人生的解释,试图从实际出发去探究世界万物的本来面目,提出一系列普遍性问题。
——哲学本意就是“爱智慧”,体现理性精神。
2、自然哲学:①产生:公元前6世纪部分希腊哲学家从神话的思考模式发展到以经验与理性为基础的思考模式。
他们对世上万物从大自然的变化找寻自然的、而非超自然的解释。
于是自然派哲学诞生了。
②代表及主要观点:泰勒斯:“水是万物之本源”公元前6世纪,西方哲学之父;安纳西梅尼斯:万物之源是“空气”或“气体”;德谟克利特:世界由原子组成;毕达哥拉斯:世界由数组成;赫拉克里特:火是万物的本原③意义:自然派哲学家用自己的头脑去探索自然的奥秘,这是古希腊人开始具有自主意识的体现,标志古代西方人的精神觉醒。
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课程标准】(1)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2)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3)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单元概述】本单元教学内容跨古代和近代两个时期,时间跨度从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的智者运动到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讲授了西方思想发展的简史,重点突出了西方人精神的起源、形成和发展的历史。
西方的人文精神起源于古代希腊文明,发端于公元前5世纪中叶的智者运动。
智者运动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开始了用人的眼光去观察世界的尝试。
14世纪随着西欧经济的发展,市民阶级的壮大和世俗文化的繁荣,出现了以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为形式的思想解放——文艺复兴运动;之后又产生了针对天主教“神权”统治的宗教改革运动。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使西方长期被宗教所禁锢的人性得以复苏,被蒙蔽的理性得以昌明。
随着西欧民族国家的形成、近代科学的兴起,文艺复兴以来思想解放运动的进一步深化, 17、18世纪的欧洲知识界产生了一场更大规模的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
众多启蒙思想家提倡科学与民主,宣扬平等与自由,科学与民主的阳光开始照耀欧洲大陆。
西方的人文精神也发展到了成熟阶段。
本单元考点为古希腊人文主义,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近年来全国课表卷命题多大35次之多,例如2012年安微文综第37题对人文主义“各自深刻的特定的社会条件”考察人文主义的发展脉络,2012年北京文综和浙江文综将16世纪东西方启蒙思想考察,2012年广东和重庆文综对宗教改革的考察,2011年山东文综第37题对16世纪东西方启蒙思想的考察及15题对启蒙思想对美国当代政治影响的考察。
可见高考对本单元几乎所有考点都有命题,多以材料考察思想特点,注意纵向和横向的比较,考察学生获取解读材料,调动运用知识,描述阐释事物的能力,难度中等偏上。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一、智者学派1.智者学派的出现及代表人物2.智者学派的观点及主张二、苏格拉底重点:智者学派、苏格拉底思想主张,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难点:分析智者学派的观点及其作用【教学方法】本课的内容理论性很强,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在课前应指导学生预习,有条件的学校可让学生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以增强对对教材背景知识的了解,以及人文主义、智者学派、知德合一等重要概念的理解。
同时在课堂上配合提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分析历史问题的思维能力。
【导入新课】让学生先看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拉斐尔的名画《雅典学院》,然后提问:“看了这幅名画,你有什么突出感受?”让学生感觉到雅典的哲学家们在探求真理时的严肃、热烈场面的同时,也感受到强烈的人文主义色彩。
然后教师指出:这幅名画折射出古希腊文化的人文主义色彩,古代希腊──欧洲文明的发源地,也是人文主义思想的发源地。
古代希腊的智者是如何看待‘人’的哪?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一、智者学派1.智者学派的出现及代表人物公元前6~前5世纪中期,古代希腊出现了一批自然哲学家。
他们都力求在宗教神话之外凭观察思考探讨世界万物的本原以及运动发展的规律,因而称为自然哲学家。
他们的主要的研究对象是事物客观和“神”的本质,而忽略了人类的活动和创造性。
公元前5世纪叶以后,希腊奴隶制经济进一步繁荣,雅典的奴隶制的民主政治发展起来,并达到顶峰,雅典成为希腊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城邦民主制度的发达,使参与政治生活成为每个公民生活的重要内容。
面对人在社会中日益突出的中心地位,有些学者开始怀疑社会现实和宗教,把研究的重点转移到人本身。
于是出现了智者学派,又称哲人学派。
“智者”,他们的出现标志着希腊人的思想开始从对神秘浩渺的宇宙探索转向喧嚣的人类社会。
高中历史必修3《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案高中历史必修3《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案【一】教学准备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关于“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关于人文主义精神的基本内涵。
识记理解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这一观点2.过程与方法情景分析法、比较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追求真、善、美;批判地继承古典文化教学重难点重点:智者学派、苏格拉底。
难点:哲学观点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蒙娜丽莎”油画。
它与人文精神有什么联系?什么是人文精神?人文主义:在西文中,“人文精神”一词应该是humanism,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
其核心思想为:一、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狭义地说是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
起源于古希腊:由敬畏“神”到关注“人”发展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注重人性,宣扬人性的力量,形成人文主义思潮进一步发展于“启蒙运动”:猛烈抨击封建制度和基督教会。
科学和理性成为资产阶级建立自己理想社会的思想武器。
一、智者学派:(1)产生时间背景:公元前5世纪1.民主政治的发展(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古希腊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2.古希腊奴隶制经济的繁荣(海外贸易和工商业的发展,古希腊经济迅速发展起来)3.人的地位的提高(民主政治制度和每个公民参与政治意识的加强,使人的中心地位日益突出)4.特殊的地理环境(1)代表人物:普罗泰戈(2)主要观点“人是万物的尺度”如何解释这一命题------学生解释(1)强调人的价值,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含义: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评价:否定了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
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2)反对迷信,强调人的自由(3)社会道德不应该强求一律,强调人的个性、发展(4)意义:人文主义的最初体现。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难能可贵的。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案一.人们对宇宙万物起源的探索情况:神、水、人。
先安排学生快速阅读教材21页的单元引言和22页的本课引言,思考并概括“人们对宇宙万物起源的探索情况及人文主义起源发展的线索”,然后教师概述:人们对宇宙万物起源的探索:1.前6世纪之前,世界由神创造2.前6世纪,泰勒斯:“万物都是由水形成的”。
3.前5世纪,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
西方的“人文主义”的演变和发展:起源: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的智者学派;压抑:中世纪基督教的统治;发展:14至17世纪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成熟:17、18世纪启蒙运动。
二.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智者学派什么是智者学派?(概念)为什么在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会出现智者学派?(原因和背景)智者学派的主张有哪些?影响如何?(主张和影响)1、“智者学派”的概念有偿传授辩论、演说、修辞的技巧和参政知识的职业教师,自称“智者”。
反对派认为他们巧言善辩、假冒智慧,称其为“诡辩学派”。
那么当时的希腊为什么会出现智者学派呢?2、智者学派的出现背景【探究一】结合材料和教材思考:阿菲尔:你上午去参加公民大会吗?阿里托:希波战争胜利后,我的葡萄酒生意一直很好,我正要赶往港口送货,然后参加公民大会。
阿菲尔:中午到我家讨论公民发言权问题,如何?阿里托:不行,我要去听普罗泰格拉老师的课。
我想参加陪审法庭,但演说水平不够。
上次与你讨论的问题想好了吗?阿菲尔:“究竟是标枪,还是掷标枪的人,还是主持者对标枪刺死事件负责?”我思考很久,但没有结论!在当时雅典的公民大会和陪审法庭上,人们常常要发表意见,要和自己的对手辩论,雅典法庭规定每个公民须替自己辩护,不许旁人代辩。
所以出现了这样一批专门教授人辩论、演说、修辞的技巧和参政知识的职业教师。
①政治因素: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成为希腊政治和文化中心。
参与政治生活成为每个公民生活的重要内容②古希腊工商业发展,奴隶制经济繁荣(在广大奴隶的劳动基础上,古希腊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为哲学的成长提供了物质条件)——根本原因③人的地位的提高(民主政治制度和每个公民参与政治意识的加强,使人的中心地位日益突出)最后教师强调:提示并强调学生学习时要注意理解“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3、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4、研究领域:人和人类社会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风俗习惯和伦理规范5、思想主张:①强调人的价值,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②反对迷信,强调自由,认为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
③在社会道德方面,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强求一律。
强调其思想主张所体现的人文主义精神实质“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哲学名言在当时具有反传统的意义。
为什么这么说呢?看到23页的学思之窗这里所说的“人”,就是指人的感觉。
意思是说,认定事物的本质,要以人的感觉为标准。
这就对神灵的存在提出了大胆的怀疑,让人取代神的地位,树立了人的价值尊严,是西方人本主义的最初表现,具有反对神灵崇拜传统观念的重大意义。
[探究二]那么这句被誉为吹响人文主义的号角的名言到底有没有不足之处呢?人真的是万物的尺度吗?6、历史意义:智者学派的积极主张及评价积极作用:①对雅典民众思想启蒙和解放起了积极作用②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消极作用:过分强调个人的感受,认为没有是非之别,给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方便之门。
[多媒体显示]欧提勒士要拜普罗泰格拉为师学习诉讼和辩护。
师徒事先签订有合同,规定欧提勒士先付给普罗泰格拉一半学费,剩下一半,等他打赢第一场官司再付。
一年满师后,欧提勒士却迟迟不替人打官司。
[设问] 如果你是法官或者是一个想帮助他们解决困境的人,你会用什么办法来解决二人的僵局呢?你认为这个故事显示了智者学派哪些不足之处呢?[引导] 以庭外调解,劝一方或双方退让等。
[结论] 通过“半费之讼”这个故事说明智者学派只重视追求名利,只重视知识和技能,忽视伦理道德的缺陷。
智者学派过分强调个人主观感受,忽视伦理道德,导致雅典社会世风日下,引起了其他思想流派的批判。
其中以苏格拉底的主张最为卓越。
三.人文主义思想的升华:苏格拉底【探究三】1.结合老师刚才的讲述及教材思考:“美德即知识”主张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提出的?2.结合以下材料归纳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
“雅典人啊!我尊敬你们,热爱你们。
我要教诲和劝勉我遇到的每一个人……要认识你自己。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你们不能只追求荣誉和享乐,要知道,知识才是美德。
你们不能只注意金钱和地位,而不注意智慧和真理。
你们不要老想着人身和财产,而首先要改善你们的心灵。
金钱不能买到美德,美德却能产生一切美好的东西。
这就是我的教义。
”——苏格拉底的演讲1.背景:①智者学派重视人的作用,但忽视道德②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苏格拉底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整个西方哲学的奠基人,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
他以“雅典的牛虻”自居,他的使命就是要叮咬、责备、劝说雅典这匹迟钝、昏睡的骏马,使它惊醒。
那么这只牛虻他有哪些重要的思想主张呢?2、思想主张:①“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希望重建人们道德价值观,挽救城邦制度(界定什么样的“人”)②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认为社会中的人应该具备美德,美德来源于知识(知德合一);(什么样的“人”才有思想)③主张“认识你自己”,提出善是人内在的灵魂,作恶是出于无知,教育可使人人是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怎样获得知德)苏格拉底和智者的异同:相同点:把人类及其社会作为探究的课题;体现人文主义精神,注重人、人性;不同点:苏格拉底更重视人的伦理道德,强调“知德合一”3、意义: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请回人间”的哲学家。
教师展开简述:美国的哈佛大学是世界一流大学,它的校训是这样的:“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以真理为友”。
由此可见,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在西方影响巨大。
四.人文主义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柏拉图出身雅典显贵,是苏格拉底的学生,20岁拜苏格拉底为师,跟他学习了10年。
他继承和发展了苏格拉底的人文思想。
作为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亚里士多德更以学识渊博著称,在逻辑、伦理、政治、经济、文艺理论和自然科学中的动物学、植物学、生理学、物理学等方面都颇有研究。
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被后人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他有哪些思想主张呢?【探究四】为什么说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答案要点:①柏拉图关注人类社会,在《理想国》书中,根据智慧品德把每个人明确分工,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认为理念是万物的本原(唯心)②亚里士多德主张真理高于一切(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以科学调查的方式研究自然界,创建了严密的逻辑论证系统。
【课堂小结】 1.通过本课的讲授,先由学生讲述自己所理解的“人文精神”的内涵,教师再讲述,升华学生理解知识的能力。
教师总结:“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2.依据课文,归纳概括古希腊人文主义者的主张,比较他们的异同并说出人文主义发展的线索?者学派拉人文主义的本质体现三大古典哲学思想家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重视人的美德;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柏拉图好人之所以好是因为他是有智慧的重视人的理性亚里士多德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不断追求真理,了解未知;重视人的逻辑1.(09山东威海一中)下列关于古希腊智者学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研究主题开始从自然界转向人类社会 B.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C.热衷于考察和认识社会问题D.提出“知识就是道德”的伦理思想2.(09江苏启东中学)表明人类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自身所属社会的审判者,人有资格.有力量也有权利重新规范自己的生活,这是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开始。
这观点应是A.水是万物的本原 B.感觉即知识 C.人是万物的尺度 D.知识即美德3.(09山东淄博市一中)古希腊一位哲人说: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能左右自己。
这位哲人是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普罗泰格拉4.(09山东省平邑实验中学)2008年7月5日,创建中国新文化(北京)论坛第七次研讨会召开,31位学者与媒体工作者参加了会议。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刘利华主讲,提供的论文是《“和谐哲学铁三角”的意义》。
文章指出:“西方社会之所以慢慢地能走向进步,关键正在于无论是它的宗教还是它的哲学,它们都具有“人人平等”真理的这种方向性的追求。
对于宗教来说,就是人人在上帝面前平等;对于哲学来说,就是人人在真理面前平等。
大家知道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真理高于一切,所以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亚里士多德是怎样进一步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2)结合亚里士多德的名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简述他对待老师的态度?(3)“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思想对于治国有何借鉴意义。
1.D 【解析】D项是苏格拉底的主张。
2.C【解析】标志西方人文精神的开始。
3.C【解析】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主张。
4.(1)①自然界是客观的、真实的存在,人们的认识来自对客观世界的感觉,没有感觉就没有认知;②“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③创建了逻辑学。
(2)态度:非常尊敬老师,但并不因此放弃自己的独立思考。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表明真理高于一切。
(3)意义:真理高于一切,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解析】第(1)问是回答亚里士多德的主张。
第(2)问的答案是提炼名言。
第(3)问是强调“吾尤爱真理”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