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沿海港口分布图
- 格式:pptx
- 大小:481.50 KB
- 文档页数:61
第一节中国海湾概况及围填海对海湾的影响1 中国海湾概况海湾是深入陆地形成明显水曲的海域。
湾口两个对应岬角的连线是海湾与海的分界线。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0条第2款规定:“海湾为凹入陆地的明显水曲,其水曲的面积要大于或等于以湾口宽度为直径划的半圆面积,湾口为水曲口门最窄处。
”同时该公约第10条第3款还规定,水曲的面积是位于水曲陆岸周围的低潮标和一条连接水曲天然入口两端低潮标的线之间的面积。
但我国规定,平均高潮线为岸线,因此我国海湾面积量算以海岸线为准。
严格地讲,海湾除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的水域部分外,还应包括水域周围的陆域部分。
我们把海湾看成由海水、水盆、周围和空域共同组成的综合自然体。
我国地处亚洲东部、濒临太平洋,我国大陆的海岸从北部与朝鲜交界的鸭绿江口算起,南至与越南交界的北仑河口,长达1.80万km。
在这漫长的海岸广布着类型繁多、大小不同的海湾200多个(面积在10km2以上者有150多个,面积在5km2以上者总和为200个左右)。
由于受区域性的地质构造和各种自然条件的共同影响,我国海湾大部分分布在岸线较为曲折、动力较为强劲的沿海岸段。
其中以浙江省和福建省沿岸海湾的分布数量最多;其次为山东省和广东省沿岸海湾的分布数量较多;再次为辽宁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和台湾省沿岸海湾的分布数量为较少,而河北省天津市、江苏省、上海市等沿岸海湾的分布数量很少。
我国是开展海湾研究较早的国家之一,始于二十世纪50年代至今我国曾开展过涉及海湾的多次调查研究,其中尤以1986~1998年开展的中国海湾志调查研究是最为详细、最为系统,并首次对面积在10km2以上的近150个海湾进行成因分类,提出分为原生海湾和次生海湾。
原生海湾主要包括构造湾、基岩侵蚀—堆积湾、溺谷湾和火山口湾,原生海湾约占我国海湾总数的2/3,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等山地海岸,是冰期后海进淹没沿岸低地与河谷等成而的。
次生海湾主要包括河口湾、泻湖湾、连岛坝湾、三角洲和环礁湾,次生海湾以泻湖湾居多,主要分布在山东、广东及海南三省潮差偏小的海岸地区,连岛坝湾分布在潮汐作用不明显的浪控海岸,河口湾主要分布在沿海各省市的大、中河口区,火山口湾分布在北部湾中的涠洲岛和斜阳岛,环礁湾分布在南海诸岛,三角洲湾由建设型三角洲围水而成。
福建省沿海渔港布局与建设规划(2009~2018)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二○一○年四月前言渔港是集渔船停泊与避风、渔货装卸、物资补给、冷藏加工、流通贸易、船网工具修造为一体的渔业综合生产基地,是渔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重要集散地。
近十年来,福建渔港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其功能逐步多样化,港镇建设逐步一体化,辐射力不断增强,带动面不断扩大,产业链不断延伸,渔区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
但由于历史原因,我省渔港建设仍相对滞后,与渔业发展的需要、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要求和实现渔船安全生产还有一定差距,渔港已成为我省十大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
编制《福建省沿海渔港布局与建设规划(2009~2018年)》(以下简称《规划》),对优化全省渔港布局、合理安排渔港建设的进度、提高渔业防灾减灾能力、增强渔港综合服务功能、推进社会主义新渔区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促进海洋渔业发展和海洋经济强省建设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本规划以《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福建省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暨“十一五”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规划》、《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标准渔港建设的若干意见》等规划和文件为依据,阐述了在规划期内政府对全省渔港布局、规划建设的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明确了渔港布局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和主要内容,并对如何实现本规划目标提出了具体实施意见。
本规划基准年为2008年。
规划期:近期为2009~2013年,远期为2014~2018年。
规划范围为我省沿海宁德市、福州市、莆田市、泉州市、厦门市以及漳州市。
本规划的目标:根据福建沿海经济发展现状、渔业发展要求和防灾减灾需要,综合考虑各地渔业资源、渔业经济比重、渔船数量、渔港基础设施现状和自然条件,在现有渔港基础上,规划近期2009~2013年,在沿海地区新建或改扩建标准渔港167个(中心渔港4个、一级渔港15个、二级渔港59个、三级渔港89个)、避风锚地16个,能为福建省沿海约83%的渔船提供就近避风水域。
山东的港口经济情况国务院已经通过了关于港口的发展规划,把全国港口划分成5个港口群,包括长三角、朱三角、环渤海、东南沿海和西南沿海港口群。
主要有三大区域,即以天津、大连、青岛港为轴心的环渤海港口群;以上海为中心,宁波、太仓港为两翼的长江三角洲港口群;以深圳、广州港为代表的珠江三角洲港口群。
从2007年港口统筹整合协调发展的足迹可以看到,未来渤海地区港口群体将形成三大中心:1环渤海府线(西海岸),以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为主,秦皇岛港、唐山港等错位发展的津冀沿海港口群,主要服务于京津、华北及其西向延伸的中国北方地区。
2环渤海北侧,以一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为主,营口港、丹东港、锦州港等错位发展的辽宁沿海港口群,主要服务于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
3环渤海南侧,以青岛港为主,烟台港、威海港等港口错位发展组成的山东沿海港口群,主要服务于山东半岛及其西向延伸的部分地区。
根据《山东沿海港口布局规划》的精神,今后几年山东将全面打造以青岛港为龙头,以日照港、烟台港为两翼、以山东沿海港口群为基础的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
首先关注一下山东港口的发展状况:一、港口的基本状况1、港口的地理分布状况山东半岛拥有海岸线3024.4km,大陆海岸线占全国海岸线的1/6,仅次于广东居全国第二。
1 青岛距韩国、日本仅160~430km,腹地经济发达,是太平洋西海岸重要的枢纽港。
2 日照港位于山东半岛南翼,东临黄海,隔海与朝鲜、韩国、日本相望,直接经济腹地包括山东南部、河南北部、河北南部、山西南部及陕西关中等地区。
间接经济腹地包括甘肃、宁夏、新疆等中原、西北广大地区,人口2亿多,面积约占全国的1/5。
3 烟台濒临黄海、渤海地处东北亚中心;拥有海岸线909公里,占山东省海岸线总长的近1/3,海域总面积2.6万平方公里,是陆地面积的饿两倍,浅海、滩涂面积6844平方公里,占山东总面积的37.9%;500平方米以上的基岩岛屿72个,岛屿面积59.9平方公里,占山东的40.7%。
全球海运主要航线概况及基本港口分布、标准图示汇总1.近洋航线(1)港澳线--到香港、澳门地区。
(2)新马线--到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巴生港(PORTKELANG)、槟城(PENANG)和马六甲(MALACEA)等港(3)暹罗湾线,又可称为越南、柬埔寨、泰国线----到越南海防,柬埔寨的磅逊和泰国的曼谷等港。
(4)科伦坡,孟加拉湾线----到斯里兰卡的科伦坡和缅甸的仰光,孟加拉的吉大港和印度东海岸的加尔各答等港。
(5)菲律宾线----到菲律宾的马尼拉港。
(6)印度尼西亚线----到爪哇岛的雅加达、三宝垄等。
(7)澳大利亚新西兰线----到澳大利亚的悉尼、墨尔本、布里斯班和新西兰的奥克兰、惠灵顿。
(8)巴布亚新几内亚线----到巴布亚新几内亚的莱城、莫尔兹比港等。
(9)日本线----到日本九州岛的门司和本州岛神户、大阪、名古屋、横滨和川崎等港口。
(10)韩国线----到釜山、仁川等港口。
(11)波斯湾线,又称阿拉伯湾线----到巴基斯坦的卡拉奇、伊朗的阿巴斯、霍拉姆沙赫尔;伊拉克的巴士拉;科威特的科威特港;沙特阿拉伯的达曼。
2.远洋航线(1)地中海线----到地中海东部黎巴嫩的贝鲁特、的黎波里;以色列的海法、阿什杜德;叙利亚的拉塔基亚;地中海南部埃及的塞得港、亚历山大;突尼斯的突尼斯;阿尔及利亚的阿尔及尔、奥兰、地中海北部意大利的热那亚;法国的马赛;西班牙的巴赛罗那和塞浦路斯的利马索尔等港。
(2)西北欧线----到比利时的安特卫普;荷兰的鹿特丹;德国的汉堡、不来梅、法国的勒弗尔;英国的伦敦、利物浦;丹麦的哥本哈根;挪威的奥斯陆;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和哥德堡;芬兰的赫尔辛基等。
(3)美国加拿大线----包括加拿大西海岸港口温哥华;美国西岸港口西雅图、波特兰、旧金山、洛杉矶;加拿大东岸港口蒙特利尔、多伦多;美国东岸港口纽约、波士顿、费城、巴尔的摩、波特兰和美国墨西哥湾港口的莫比尔、新奥尔良、休斯顿等港口。
美国墨西哥湾各港也属美国东海岸航线。
1.珠海港(九洲)风况:常风向东南及东南偏东,最大风力42米/秒;春季多东北风,风力12米/秒;夏季多东南风,风力24米/秒;秋季多南风,风力22米/秒;冬季多北风,风力11米/秒;台风季节为6-10月,平均风力大于30米/秒。
降水:平均降水量2015毫米,降水集中在6-8月,年平均降水日数136.8天。
雾况:一般雾天发生在12月-次年4月,每年2-3月为多雾天。
气温:年平均气温22.4摄氏度。
潮汐:属不规则半日潮,有日潮不等现象。
最高潮位2.27米,最低潮位-1.90米,平均最高潮位0.4米,平均最低潮位-1.7米。
潮流:涨潮流速0.36米/秒,落潮流速0.2米/秒。
助航信息锚地:九洲港区共有锚地四处,高栏港区锚地位于航道口门东侧,面积为8325万平方米航道:高栏港区航道均为人工航道,分主航道和通至各作业区的分航道,九洲港区进港航道底宽100米,走向329度-149度。
唐家港区进港最大船舶为3000吨级,目前最浅处为-4米。
港区港区分布及泊位情况九洲港区有2个万吨级泊位,码头岸线长962米,一个货运作业区,两个客运站。
港湾自然水深4米,万吨级船舶需通过一条长18公里的桂山至九洲人工航道进港。
吃水6米以下的船舶,可进九洲西北的引航锚地;吃水7米以上的船舶,可驶桂山锚地联检、过驳、补给。
桂山锚地水深18米,有系船浮18个。
香洲港区码头前沿水深2米,乘潮可靠泊1000吨级船舶。
有客运码头5座。
前山水道全长23公里,500吨级内河船舶可进出港口。
高栏港区拥有2个2000吨级的件杂货泊位洪湾港区共有泊位4个,为电厂装卸设备前山港区有码头泊位80多个,多为货主专用码头井岸港区码头64个,多为货主专用码头唐家港区拥有码头泊位11个最大靠泊能力3000吨级斗门港码头泊位3个,最大靠泊能力2000吨区湾仔港码头泊位45个,最大靠泊能力2000吨级区桂山港共有泊位33个区2.洋浦港(海南)自然条件风况:常风向东北风,频率22.31%,每年5至10月为台风季节,年平均有3至4次台风入侵。
江苏连云港港区资料.1港口地理位置连云港港地处我国沿海中部,江苏省东北部、黄海海州湾西南岸,南靠云台山北麓、北倚东西连岛,地理坐标34°44′32″N,119°27′28″E。
以国家首批沿海开放城市连云港市为依托,东距韩国釜山港522 n mile、日本长崎港587 n mile;西至徐州223 km、乌鲁木齐3626km;南距上海港383 n mile、香港1106 n mile;北至大连港342n mile、青岛港107 n mile。
气象连云港市位于江苏省北部,属东亚季风气候,冬季受西泊利亚冷空气控制,干旱少雨,气温偏低,盛行偏北风;夏季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东南季风控制,温、湿度偏高,盛行东南风。
本规划采用连云港新浦气象站(地理坐标34°46´N,119°10´E,距港区约20公里)、大西山海洋站(地理坐标34°47´N;119°26´E,海拔高度,距港区约6公里)的多年的观测资料统计分析。
气象、水文观测点位置见图1-2。
(一)气温本地区属东亚温带季风气候,月平均气温8月份最高,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1月份最低,平均气温℃。
多年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日最高气温≥35℃的日数平均每年出现3d。
(二)降水本地区降水有显著的季节变化,每年的6~9月的降水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3%,其中6月份降水量最大。
而冬三月(1~3月)的降水量,仅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
多年平均降水量年最多降水量 mm年最少降水量 mm日最多降水量 mm(1985年9月1日,为罕见特大暴雨)日降水量≥25mm的天数多年平均 d。
(三)风况连云港海洋站多年风况资料统计结果表明:该地区常风向为E向,季节分布为春、夏季E-ESE向;秋季N、NNE向;冬季NE、NNE向。
1992年以来的6级以上大风天数有所减少。
统计结果详见表1-1,风玫瑰图见图1-3。
长江三角洲主要港口群我国幅员辽阔,海岸线长达1.8万公里,优越的自然环境和悠久的航运发展史为我国发展水路运输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我国外贸进出口90%以上的货物都是通过港口运输的。
沿海地区成为我国经济最活跃、海洋运输最繁忙、经济核心城市分布最密集的地区,从其发展进程看,高度发达的沿海经济与沿海港口的发展密不可分。
我国港口群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自北向南依次是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东南沿海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和西南沿海地区等五大港口群。
长三角港口群是我国沿海五个港口群中港口分布最为密集、吞吐量最大的港口群,拥有8个沿海主要港口、26个内河规模以上港口。
以上海为首,长江沿江港口为身,浙江、江苏的沿海港口为两翼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一体两翼”的格局已经成形。
长江三角洲港口群依托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以上海港、宁波港、连云港港为主,为长江三角洲以及长江沿线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上海港作为长三角经济区域的龙头,区域辐射作用明显,港口配套设施、通关条件及航线网络均比较成熟,集装箱吞吐量连年位居中国港口第一位;宁波地处东海之滨,是兼备干散货与集装箱业务于一身的综合型港口,是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沿线地区大宗散货中转基地、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基地;连云港港地处黄海之滨,是我国中西部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口,是连接大西洋、太平洋两大洋和美洲、亚洲、欧洲3大洲,沟通世界海陆运输的重要节点,其主要为散、杂货和液体化工品等货类提供装卸、堆存等服务。
一、上海港上海港,作为世界著名港口,位于长江三角洲前缘。
2010年上海港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均位居世界第一,创造世界货物吞吐量最大港口的世界纪录。
2011年在国际航运业陷入寒冬,集装箱运价以及舱位利用率一跌再跌的情况下,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3000万标准箱。
吞吐量的快速增长反映了上海港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
上海港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货物吞吐量第二大港。
上海港旨在通过产业整合,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和规模优势,提升集装箱码头、散杂货码头、港口物流和港口服务四大支柱产业能级。
天津港天津港地处渤海湾西端,位于海河下游及其入海口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17°42′05″、北纬38°59′08″),是环渤海中与华北、西北等内陆地区距离最短的港口,是首都北京的海上门户,也是亚欧大陆桥最短的东端起点。
天津港是我国华北、西北和京津地区的重要水路交通枢纽,对外交通十分发达,已形成了颇具规模的立体交通集疏运体系。
京哈、京沪、京津三条铁路干线在此交汇,并外接京广、京九、京包、京承、京通、京坨、石德、石太、陇海、包兰、兰新等干线与全国铁路联网。
目录1港口概况2位置及交通3性质功能4主营业务5港口现状5.1 、泊位情况5.2 、历年吞吐量6自然条件6.1 气象6.2 水文6.3 泥沙淤积6.4 工程地质1港口概况北达北京、内蒙古和东北,南抵华东、华南各地,西连西部和西北部内陆地区,进而连通蒙古、俄罗斯及欧洲各国。
公路成网,四通八达,京津塘高速公路、丹拉高速公路、京津塘公路(103国道)、津晋高速、海防公路等形成辐射状公路网络,连接了北京、天津及华北、西北地区各省市。
管道纵横,有直通北京的航空煤油管线;有连接大港油田和天津石化的原油和成品油管线,并可通过天津至沧州的管线与中石化原油管网相通。
根据天津港的地理位置、腹地经济发展需求以及在我国和区域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天津港是我国沿海主枢纽港和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是京津冀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的重要节点和对外贸易的主要口岸,是华北、西北地区能源物资和原材料运输的主要中转港,是北方地区的集装箱干线港和发展现代物流的重要港口。
天津港的发展将为北京市和天津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现代化都市圈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服务,为京津冀地区基本实现工业化、优化生产力布局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服务,为天津市、北京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及对外开放服务,为华北、西北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和能源、原材料及外贸物资运输服务。
随着腹地经济的发展,天津港应具备运输组织、装卸仓储、中转换装、临港工业、现代物流、口岸商贸、保税加工及配送、航运及市场信息、综合服务等功能,并将逐步发展成为设施先进、功能完善、运行高效、文明环保的现代化、多功能的综合性港口。
中国沿海潮汐类型分布特点吴俊彦,肖京国,成 俊,张亚彪(海军出版社,天津 300450)摘要:根据掌握的700多个潮站的潮汐资料,对中国沿海潮港的潮汐类型进行了系统分析、计算和统计,探讨了中国沿海潮汐类型的分布特点,并结合中国海区潮波系统的传播方式说明了该统计结果的合理性。
关键词:潮汐性质;潮波系统;统计分析;分布规律1 引 言中国海区的潮汐现象比较复杂,潮汐性质因地而异,变化比较急剧。
针对中国海区潮汐现象的特点,尤其是潮汐性质的分布特点虽然有过不少研究,但由于实测资料比较缺乏,许多研究只限于局部地区或者采用某些数值模拟方法进行海区理论推测,利用实测资料进行系统分析中国沿海潮汐性质的研究相对较少。
随着时间的推移,沿岸地形及河口形态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部分潮港的潮汐性质也随之改变。
为了反映我国沿海潮汐性质分布规律的现势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本文根据700多个潮站的潮汐资料及相关研究成果,对中国沿海各潮港的潮汐性质进行了重新计算,并结合中国海区的潮波系统的传播方式,探讨了中国沿海潮汐性质的分布规律。
2 潮汐性质的分类我国沿海潮港潮汐性质的划分主要以F1= (H K1+H O1)/H M2的值来判断,其中H K1、H O1、H M2分别为分潮K1、O1、M2的振幅。
根据F1值的大小将潮港分为以下3种潮汐类型:(1)半日潮港(0<F1≤0.5)半日潮港在一个太阴日内(约24小时50分钟),发生两次高潮和低潮,且相邻的高潮(低潮)的潮高大致相等,涨落潮持续时间亦很接近。
(2)混合潮港(0.5<F1≤4)混合潮港分为不规则半日潮混合潮港(0.5<F1≤2)和不规则日潮混合潮港(2<F1≤4)。
不规则半日潮是潮汐在朔望前后多数天里在一个太阴日内有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而两次高潮和低潮的潮高不等,潮时也不等。
不规则日潮是潮汐在一个朔望月中出现一天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的天数不到一半,而多数天为一天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的不规则半日潮。
东海航海保障中心“十三五”发展规划航标专项规划东海航海保障中心2016年10月1目录第1章前言 (3)1.1规划背景 (3)1.2规划依据 (3)1.3规划范围 (4)第2章现状和评价 (5)2.1 海区航标现状 (5)2.2 海区航标现状评价 (7)第3章形势和需求 (12)3.1履行国际公约,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12)3.2落实海洋强国战略和海上管理体制改革 (12)3.3适应区域海洋经济发展,提升中远海保障能力 (13)3.4 紧跟e-Navigation 发展,构建综合导助航体系 (13)第4章发展目标 (15)4.1规划指导思想 (15)4.2规划原则 (15)4.3总体目标 (16)4.4 规划分目标 (16)第5章主要任务 (17)5.1 航标建设 (17)5.2 航标管理 (21)5.3科技研发与新技术应用 (24)5.4国际履约与合作 (25)2第1章前言1.1规划背景航标作为一种为船舶航行及其它各类水上活动提供导、助航安全信息服务的船舶之外的系统或装置,是国家主权的象征,是国家海上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保障海上运输安全、高效、畅通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航标的发展对我国水运事业、海洋开发、渔业捕捞、国防建设和维护国家主权都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江苏沿海大开发、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海峡西岸经济区都提升到国家战略发展层面,对东海海区的助航服务水平、技术应用水平和管理维护水平等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同时,随着海上风电场、海上钻井平台、海上游艇行业这些新兴海上活动的开展,更是对东海海区航标系统提出了多样性和差异化的导航需求。
党的十八大做出的建设“海洋强国”、“一带一路”、“军民融合的战略部署,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交通运输部关于加强全国海事系统“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建设的意见》中提出要优化航海保障服务,提升航海保障综合服务水平,对航海保障工作同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江苏连云港港区资料江苏连云港港区资料2.1.1港⼝地理位置连云港港地处我国沿海中部,江苏省东北部、黄海海州湾西南岸,南靠云台⼭北麓、北倚东西连岛,地理坐标34°44′32″N,119°27′28″E。
以国家⾸批沿海开放城市连云港市为依托,东距韩国釜⼭港522 n mile、⽇本长崎港587 n mile;西⾄徐州223 km、乌鲁⽊齐3626km;南距上海港383 n mile、⾹港1106 n mile;北⾄⼤连港342n mile、青岛港107 n mile。
2.1.2 ⽓象连云港市位于江苏省北部,属东亚季风⽓候,冬季受西泊利亚冷空⽓控制,⼲旱少⾬,⽓温偏低,盛⾏偏北风;夏季受西太平洋副热带⾼压与东南季风控制,温、湿度偏⾼,盛⾏东南风。
本规划采⽤连云港新浦⽓象站(地理坐标34°46′N,119°10′E,距港区约20公⾥)、⼤西⼭海洋站(地理坐标34°47′N;119°26′E,海拔⾼度26.9m,距港区约6公⾥)的多年的观测资料统计分析。
⽓象、⽔⽂观测点位置见图1-2。
(⼀)⽓温本地区属东亚温带季风⽓候,⽉平均⽓温8⽉份最⾼,平均⽓温27.2℃;⽉平均⽓温1⽉份最低,平均⽓温0.9℃。
多年平均⽓温 14.2℃极端最⾼⽓温 38.5℃极端最低⽓温 -11.9℃⽇最⾼⽓温≥35℃的⽇数平均每年出现3d。
(⼆)降⽔本地区降⽔有显著的季节变化,每年的6~9⽉的降⽔量,占全年总降⽔量的63%,其中6⽉份降⽔量最⼤。
⽽冬三⽉(1~3⽉)的降⽔量,仅占全年总降⽔量的6%。
多年平均降⽔量 882.6mm年最多降⽔量 1380.7 mm年最少降⽔量520.7 mm⽇最多降⽔量450.7 mm(1985年9⽉1⽇,为罕见特⼤暴⾬)⽇降⽔量≥25mm的天数多年平均8.8 d。
(三)风况连云港海洋站多年风况资料统计结果表明:该地区常风向为E向,季节分布为春、夏季E-ESE向;秋季N、NNE向;冬季NE、NNE向。